上编综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合集下载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49)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4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习题与答案(上编)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4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但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上篇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上篇综述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1、14至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14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 里,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使用雇佣 劳动者的手工作坊主、控制家庭手工业的包买商。 而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更为欧洲开拓世界 市场、发展海外贸易和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官僚资产阶级主要是指官僚买办资本家。 他们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 和与外国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 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具有两面性。 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 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没有革命的 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 利。
3、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29日,清 政府派钦差大臣耆英、 伊里布与英国签订了中 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 等条约《南京条约》。 此后,又于1843年 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 条约》。1844年7月签订 了中美《望厦条约》, 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 条约》。
《 南 京 条 约 》 签 订 现 场
《 天 津 条 约 》 签 订 现 场
吸食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
吸食者不胜枚举,上至王公大臣,下至 平民百姓
鸦片烟枪
清政府的戒烟行动
巡视戒烟的清朝官员
在虎门销烟池遗址树立的纪念碑,永远向后 世人们讲述着中华民族拒绝毒品的义行。
2、战争过程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 鸦片战争。清政府以失败而告终,中 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综述课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综述课件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 纵了中国的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力量。
(2)封建势力与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是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3)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封建 剥削制度依然占优势,是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 化的重要障碍。
具有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
(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文 化并存; 经济政治的变化: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封 建专制统治与外国殖民统治并存。)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中国社会两对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与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
2、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
“半野蛮人维护道德原则,而文明人却以发 财的原则来对抗。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 之一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 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一场殊死 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 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 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历史概述
从1840年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 社会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也是中华民族苦难 屈辱的八十年。在这80年中,一方面由于西 方列强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使中国社会由一 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为了 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进行了不屈不饶 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虽然旧 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取得最终胜利,但毕竟结 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 粉碎了西方列强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二)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用血和火的文字 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 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 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它就不能存在 和发展。”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变化
(一)西方列强的入侵: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 中日战争。 知识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日军正在刺杀无辜的中国青年 以杀人为乐的日军军官 俄军正在砍杀中国老百姓
(二)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 1、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两大历史任务间的相互关系
(1)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2)实现近代化是民族独立的保证
(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最主要的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937年12月,日本东 日军把被捕的 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 日军残杀中国 中国青年作为新兵 军“片桐部队”的两名军 老百姓图为人头落 训练刺杀的活靶子 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 地的一瞬间 杀人比赛的消息。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
1、社会性质的变化 独立 半殖民地; 封建 半封建。
知识点:半封建半殖பைடு நூலகம்地社会的基本特征(教材11-12页)
2、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
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并存。
3、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上篇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第二讲上篇综述

第二讲上篇综述

“掠夺是一切资产阶级的生存原则” -----马克思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 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 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漩涡之中, 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列宁
于是非法贸易与战争变的不可避免
• 非法贸易 从十八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便开始向中国输入 鸦片。鸦片(Opium),又称阿片、雅片、阿芙 蓉。 • 鸦片本身的特点是商品又是毒品,充任了英国打 开中国门户的重型炮弹,但之所以能够奏效,又 在于中国腐朽社会有这样一个极大的鸦片消费市 场,吸食和以此发财,(而不是其他的商品市 场)。 • 鸦片由罂粟之汁液提炼制成,原产小亚细亚、印 度等地。十七、十八世纪,葡萄牙人和荷兰人把 鸦片从土耳其运到中国,数量不多,只作安神止 痛的药材用,称为洋药。
万,但武备废弛、纪律败坏。战斗力
不强。 镇压1796—1804年白莲教起义,历时9 年,耗费二亿两,“竭全国之力以御 教军,只办尾追而己”
(4)文化思想。
一方面禁锢,使学术思想陷入与 世无补的考据之学; 一方面提倡“读经尊孔”。意识 形态、学术思想最直截地反映着该 社会的实际情况
真正是“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
英国最具典型特色,以经济 称雄,关键在政治制度和经 济生产上的典型彻底的资本 主义化。 • 政治上,产业资产阶级专政 • 经济上,拥有世界工业垄断 地位 • 军事上,则据有海上霸权。 (1588年,英军痛击西班牙 无敌舰队于英吉利海峡)。
• 英国在十七世纪中叶完成了资产阶级 革命(政治制度上),十八世纪末叶 开始了产业革命(从织布机、蒸气机 开始),使工业动力不受自然能源和 地点的限制,而完全受人支配 • 蒸气机的使用在工业生产上起决定性 的革命(飞跃),即所谓的产业(工 业)革命——蒸气机时代

上编综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上编综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鉴真像
(二)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与其他国家所不 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这 样的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得其 前进缓慢甚至迟滞,造成不可克服的周 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下面我们从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四个方面来解读。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毛泽东指出:‚自从 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为什么这样说呢? 毛泽东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 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 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西方资本主义的 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 民扩张。使一直为西 方殖民者垂涎,物产 丰饶、人口众多的古 老中国,面临空前严 重的挑战,面临极其 深刻的生存危机。
黄炎培
(二)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
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 纪的‚康乾盛世‛是中国 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 统治者此时没有采取过把 中国社会导入近代化轨道 的任何措施,相反,乾隆 末年起,社会生产力发展 停滞不前,土地兼并严重, 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清 朝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潜伏着许多危机。所以中 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总体上了解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确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主要矛盾和面临的历史任务,从而对本编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二、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及其关系三、教学难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主要特点,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四、教学时间:2学时五、主要内容: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从1840年到1919年差不多八十年,古老的中国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剧变:当清王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弱时,因资本扩张而急于对外殖民的英国侵略者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了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资本主义列强不断挑起侵华战争,清政府几乎每战必败,中华民族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长时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灿烂的古代文明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从19世纪中叶开始,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

政治上官僚机构膨胀,吏治腐败;经济上土地兼并,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连绵不绝,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军事上军制落后军备废弛;文化上奉行文化专制政策,导致思想僵化。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正当清朝国势日趋衰微之时,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却非常迅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活动。

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而国力又日渐衰弱的中国自然就成为西方国家的入侵目标。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8世纪,英国出现“工业革命”,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工业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国家。

01上编-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01上编-1-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经济: 所有制:土地所有制 经济: 所有制: 经营方式:小农经济, 经营方式: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2,政治阶级矛盾;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政治阶级矛盾; 3,文化:儒家为核心 文化: 4,社会结构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 社会结构的特点: 等级制度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与殖民扩张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 代 15世纪,环球航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 世纪,环球航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 世纪 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 民扩张的序幕; 民扩张的序幕; 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之后,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 资本主义制度确定之后,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 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 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使人类成为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步使人类成为世界历史.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15世纪环球航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综述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1,物质文明 2,精神文明 3,对外文化交流 4,历史人物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殖民扩张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其他 文明比较,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历史文化 从未中断的文明国家。其在经济、政治、 哲学、科技、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都 形成了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文化整体。中 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人类发展 作出了巨大贡献。
2.鸦片战争及其结果
• (1) 虎门销烟 • 林则徐以民族利 益为重,进行了震撼 世界的虎门销烟,虎 门销烟完全是维护国 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 正义行动。 • 英国以此为由发 动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鸦片战争的结果
• (2)鸦片战争以 清政府的失败而结束 • 1842年8月29日签 订中英《南京条 约》,1843年又签订中英 《虎门条约》.美国和法 国又强迫清政府分别签 订中美《望厦条约》和 中法《黄埔条约》
封建社会的跪拜与礼仪都是为维 护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服务的
(二)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
1.封建王朝的兴衰“周期率”

中国封建社会的几乎每一 个封建王朝都跳不出从初期兴起, 到逐渐昌盛,再到后期腐败、衰 亡的‚周期率‛。 • 黄炎培直言:‚我生六十多 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 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 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 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不少单 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力。‛用在封建王朝的兴替上是 恰当不过的。
鉴真像
(二) 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中国封建社会具有与其他国家所不 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这 样的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 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得其 前进缓慢甚至迟滞,造成不可克服的周 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下面我们从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四个方面来解读。
美丽的罂粟花,其果 实是制做鸦片的原料
东 印 度 公 司 的 鸦 片 仓 库
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 有特殊气味,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后传到印 度、阿拉伯和东南亚等地。
40200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情况
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激增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 的兴起的前提。 • 一方面少数人积累大 量货币财富,另一方面劳 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 由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16世纪至18世纪资本主义 的原始积累为此创造了条 件。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1. 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二,欧洲资本主义的 兴起。 • 14 世纪至 15 世纪,在 欧洲地中海沿岸的城市里, 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为其资 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思想条 件;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为开拓世界市场、发展外贸、 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
学 习 要 点
二、西方列强的入 侵和近代中国的半 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一)两对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三、近代中国的主 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的一 中、 国鸦 与片 世战 界争 前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
(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 • 第一,源远流长。 • 早在七八千年前 中华民族就在黄河流 域、长江流域进行耕 作。三千多年前的商 代甲骨文,最早记录 了我国的农事活动。
甲骨文
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 (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
第二,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的文化丰 富多彩,在政治、经济、 军事、哲学、历史、教 育、文学等诸多方面, 创造了曾经领先于世界 或被世人至今奉为圭臬 的思想和理论。
世界奇观—秦始皇兵马俑
四大发明雕塑图
1.各民族融合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传承不绝 (1)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 第三,影响深远。 • 如 ‚自强不息‛的 • 中华文明对中 奋斗精神;‚富贵不能 华民族的形成、繁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的立身精神; 衍、统一、稳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发展产生了巨大影 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 响,使中华民族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精神;‚天下兴亡,匹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2)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 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历代皇帝都不断 加强皇权,维护‚家天下‛的 君主专专制统治;隋唐以后用 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比 欧洲的公务员选拔制度要早好 几百年),使官僚阶层有一定 的开放性、流动性。 • 这种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 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 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 活力。 云南贡院是中国科举考试的考场之一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毛泽东指出:‚自从 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991年版,第626页。
提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毛泽东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1)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 建国家逐渐演变为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 受到外国侵略者干涉和控制的国家,开始成为丧失政治上的 独立地位的半殖民地国家; • (2)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 家逐渐演变为自然经济解体、开始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市 场和原料供给地的半封建国家。 • (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演变为资 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 盾,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逐步发展成为最主要 的社会矛盾。 • (4)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开始担负起对外反对侵略的 民族革命和对内反对地主阶级的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
黄炎培
(二)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
2.鸦片战争前夜中国封建社会的迟滞与衰落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 纪的‚康乾盛世‛是中国 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 统治者此时没有采取过把 中国社会导入近代化轨道 的任何措施,相反,乾隆 末年起,社会生产力发展 停滞不前,土地兼并严重, 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清 朝闭关自守、固步自封, 潜伏着许多危机。所以中 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
35445
罪恶的鸦片贸易
12576 7889 4000多
20331
1820
1824 1829
1830
1835
1838
据不完全统 计,鸦片战争前 40年,英国运入 中国的鸦片有40 万箱,从中国掠 走3亿至4亿两白 银,并且直接毒 害了中国人的身 体和精神。
吸食鸦片图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 的起点
(二)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 地半封建性质 (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的背景 •
(1)世界资本主义的大 发展,向海外寻找原料产地 和商品倾销市场。 • (2)英国对华贸易长期 处于入超状态,于是把罪恶 的鸦片走私到中国作为改变 贸易逆差的手段。 • (3)为摆脱经济危机和 转移国内人民视线,蓄谋发 动侵略战争,武力打开中国 市场。

1建社会的文化结构
• 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体 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突出父 权、夫权、君权,以三纲五常 为其伦理道德的基础,在中国 封建社会中显示出超乎寻常的 稳定性,长期为封建统治服务。 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 实行专制统治。镇压异端,实 行文化专制主义。 •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漫长, 封建意识形态所起的作用无疑 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文字狱的书籍 是巨大的。
重点与难点:
(一)怎样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二)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 开端? (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 要矛盾、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 系?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一、鸦片战争前的 中国与世界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由昌盛到衰落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 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 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西方资本主义的 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 民扩张。使一直为西 方殖民者垂涎,物产 丰饶、人口众多的古 老中国,面临空前严 重的挑战,面临极其 深刻的生存危机。
1.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的原因
(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 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 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 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 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了生产力的 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 排斥力;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 结合在一起,常常从事地租剥削、 兼营商业或放高利贷,预示新的 生产关系兴起发展之不易。 • 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 发展和社会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 造成封建经济发展迟滞。
马克思为此指出: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 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 顾时势,安于现状,人 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 力以尽善尽美的幻想自 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 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 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716页。
封近 二 建代 、 性中 西 质国 方 的列 半强 殖的 民入 地侵 半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