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色培养基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培养基名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英文名称:Chromogenic Coliform&E.coli Agar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用途:用于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和计数。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使用原理:蛋白胨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混合显色底物分别与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所对应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在淡黄色平板上大肠菌群产生橙红色的菌落,大肠杆菌产生蓝绿色的菌落。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配方(每升):蛋白胨15.0g酵母膏粉3.0g氯化钠5.0g十二烷基硫酸钠0.1g琼脂12.0g混合显色底物6.77g最终pH7.0±0.2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使用方法:1、称取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41.9g,加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1.0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装三角瓶,115℃高压灭菌10min。
2、以无菌手续取样品25.0g或25.0mL,加入含225.0m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三角瓶内,充分振摇或用均质器均质1min成1:10稀释液,然后以1:10继续稀释,选择三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倾注加热溶解并冷至45℃左右的培养基。
3、观察结果。
质量控制: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ECC)倾注平皿后呈淡黄色,下列菌株接种后于36±1℃培养18~24h生长情况如下表。
菌名菌号生长状况培养特征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良好菌落蓝绿色柠檬酸杆菌ATCC8090良好菌落橙红色鼠伤寒沙门氏菌CMCC50115良好菌落无色粪肠球菌ATCC29212受抑制-----贮存: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
贮存期二年。
规格:可配置1L的培养基干粉。
罗丹明显色培养基

罗丹明显色培养基:甲组分:0.1% (NH4)2SO4,0.1% K2HPO4,0.5% KCl,0.05% MgSO4·7H2O,0.01% FeSO4·7H2O,0.5% YE,0.5% Trypton, 2% 琼脂, pH自然,装入三角瓶中,115℃灭菌30 min;乙组分:取橄榄油15ml与2%的聚乙烯醇(PVA)溶液50ml混合1:3的比例混合,用细胞破碎仪10000rpm破碎乳化3min,间歇5min,再次乳化3min,115℃灭菌30 min;将甲、乙组分溶液灭菌后,冷却至60℃将12ml乙组份加入到100ml甲组份混匀。
Rhodamine B:使用时加入0.1g罗丹明溶解在100mL用灭菌的针头滤器(0.2μm)过滤除菌,0.1%浓度的Rhodamine B溶液以1:100体积比加入到甲乙混合液中混匀,作为显色指示剂倒平板。
Rhodamine B Plate screening Culture Medium:Component A: 0.1% (NH4)2SO4, 0.1% K2HPO4, 0.5% KCl, 0.05% MgSO4·7H2O, 0.01% FeSO4·7H2O, 0.5% YE, 0.5% Trypton, 2% agar resoluted in beaker without changing the pH, then the solution will be loaded into baffled flask followed by sterilizing at 115℃ for 30 min;Component B: dissolve 2% polyvinyl alcohol(PVA) into water by heating to boiling for about 30 min until totally dissolved, put 15 mL palmitic oil and 50 mL 2% PVA solution together, emulsify the oils by 10000 r/min for 15 min using emulsifying equipment, then sterilize the compound for 30 min;While the component A and B are cold to about 60℃ after the sterilizing, mix 12 mL component A with 100 mL component B;Rhodamine B: dissolve 0.1 g Rhodamine B to 100 mL sterilized water, sterilizing the resolution by filtration using sterilized syringe whose diameter of sieve pore is 0.2μm, then the 0.1% Rhodamine B solution, as the coloring indicator of the plate screening culure, will be mixed with the compound of component A and B with a rate of 1:100 in volume, then pour the compound with Rhodamine B into the sterilized plates.。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ChromogenicSalmonellaAgar)用途:用于沙门氏菌的快速分离和鉴定。
(GB4789.40-2010)原理:蛋白胨和酵母膏粉提供碳氮源和微量元素;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抑菌剂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增强培养基的抑制杂菌的能力;混合色素分别与沙门氏菌和大肠菌群所对应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在淡黄色平板上沙门氏菌产生品红色的菌落,大肠菌群产生蓝绿色的菌落。
配方(每升):蛋白胨19.6g酵母膏粉3g氯化钠5g抑菌剂 1.5g琼脂12g混合色素 6.4g最终pH7.0±0.2使用方法:1、称取本品47.5g,用1000ml蒸馏水或纯水溶解,混合均匀加热至100℃,并按常规不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不能持续高温加热,建议不要重复煮溶),不需高压灭菌,冷至50℃,倾注灭菌平皿。
2、按国家标准、SN标准、FDA标准或其它方法制备样品液与增菌液。
3、建议使用二步增菌法:(1)前增菌:将处理过的样品25g置于225mL缓冲蛋白胨水中,混合均匀后37℃培养6~8h;(2)选择性增菌:取前增菌液1mL加入到9mL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中,混合均匀后37℃培养18~24h;4、用接种环取增菌液一环,划线接种于沙门氏菌显色平板上,置于36±1℃培养18-24小时。
5、观察结果。
挑取显色平板上呈品红色,扁平透明,边缘光滑,直径约2mm的可疑菌落进行进一步的试验。
6、可使用MicrogenTMGN-ID或API20E或生化管试验,对疑似沙门氏菌菌落进行生化鉴定。
质量控制:本品倾注平皿后呈淡黄色,下列菌株接种后于36±1℃培养18—24h生长情况如下表。
菌名菌号生长状况培养特征鼠伤寒沙门氏菌CMCC50115 良好菌落品红色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 良好菌落蓝绿色奇异变形杆菌CMCC(B)49005 良好菌落无色粪肠球菌ATCC29212 受抑制-----贮存:贮存于避光、阴凉干燥处,用后立即旋紧瓶盖。
念珠菌显色对照培养基使用说明

念珠菌显色对照培养基念珠菌显色对照培养基用途:培养基适用性实验念珠菌显色对照培养基外观:本品为淡黄色均一粉末,加入水中混悬均匀,灭菌后融化状态时为黄色透明液体。
念珠菌显色对照培养基酸度:灭菌后pH6.0.念珠菌显色对照培养基注意事项:1.检查平板内是否干裂或染菌,如长菌请勿使用;2.请在洁净的环境下操作,避免杂菌干扰;3.在冰箱储存很久的培养基容易出现一些冷凝水,请在洁净的环境下将水倒出,然后在培养箱放置10-30Min,待其表面干燥后再接种;或在使用前,提前一到两周放置室温即可;4.弃物处理:使用后应高压灭菌或焚烧后按一般垃圾处理,也可按专业技术人员指示方法处理。
保存:避光保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念珠菌显色对照培养基他相关对照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对照培养基改良马丁对照培养基营养琼脂对照培养基营养肉汤对照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对照培养基胆盐乳糖对照培养基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对照培养基沙氏葡萄糖肉汤对照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对照培养基沙门、志贺菌属琼脂对照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萄苷酸(MUG)对照培养基沙氏葡萄糖琼脂对照培养基念珠菌显色对照培养基绿脓菌素测定用对照培养基基础梭菌增菌对照培养基哥伦比亚琼脂对照培养基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对照培养基基础四硫磺酸钠亮绿对照培养基基础乳糖发酵对照培养基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YPD)对照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对照培养基胰酪大豆胨肉汤对照培养基R2A琼脂对照培养基三糖铁琼脂对照培养基麦康凯液体对照培养基紫红胆盐葡萄糖琼脂对照培养基肠道菌增菌液体对照培养基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对照培养基。
马拉色菌显色培养基说明书pdf

马拉色菌显色培养基使用说明书
用于马拉色菌的检测。
组分
琼脂15.0 g/L 蛋白胨和酵母粉38.0 g/L 氯霉素0.5 g/L
色素 2.8 g/L
pH值6.1±0.2
操作
1、取瓶内干粉56.3 g溶于1000 mL去离子水的洁净三角瓶中,添加1g/L
甘油和0.5g/L吐温60,充分搅拌混匀。
也可根据需要按照56.3 g/L的比例扩大或缩小制备培养基的量。
2、加热至100℃,不停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切勿加热超过100℃,切勿
121℃高压灭菌。
若使用微波炉加热,应将培养基加热沸腾,立即移出,轻轻摇匀,再放入微波炉加热,观察小气泡变为大气泡,直至完全溶解即可。
切勿使培养基溢出。
3、加热后的培养基冷却至45℃~50℃,轻轻地摇动均匀,倾注平皿,使其
凝固,晾干备用。
保存该成品平板在室温可保存一天或在冰箱内贮存1个月(2℃~8℃,避光)。
接种
划线或涂布接种(冰箱内保存的平板使用前应恢复至室温),在30℃~37℃恒温条件下需氧培养72h。
结果
性能及局限
对糠秕马拉色菌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接近100%(Kaneko et al. 2007)。
最终鉴定需要做附加实验。
贮存条件
干粉需保存于15℃~30℃干燥环境中,在有效期前使用。
污染处理
使用过的培养基需要在121℃灭菌至少20分钟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丢弃。
附:供体外诊断使用,产品须专业人员操作。
法国科玛嘉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说明书

法国科玛嘉蜡样芽孢杆菌显色培养基使
用说明书
此显色培养基用于分离和鉴别蜡样芽孢杆菌。
一、组成
科玛嘉蜡样芽孢杆菌基础培养基和增补剂各一瓶。
基础干粉贮存于15-30℃环境中,增补剂贮存于2-8℃环境中。
二、成分(g/L)
琼脂: 15.0 蛋白胨和酵母浸出物 8.0 NaCl 5.0 色素 8.2
pH:6.8±0.2
三、操作:
⊙基础干粉
取瓶内基础干粉加入1000ml蒸馏水中(可根据需要按照33.2g/L
的比例扩大或缩小),搅拌至琼脂溶解。
常规高压灭菌(121℃,15min),
然后水浴冷却至47±2℃。
⊙增补剂
取增补剂一瓶加入40ml无菌水中(可根据需要按照3g/L的比例
扩大或缩小),用磁力搅拌器快速搅拌(-1200rpm)均匀(时间不少
于30分钟),使其完全溶解,最终成为奶油状的匀质溶液。
常规高压
灭菌(121℃,15min),然后水浴冷却至47±2℃。
把混匀后的增补剂加入到冷却好的基础培养基中,轻轻混匀,然
后倾入无菌培养皿中,使其凝固。
此成品平板可在室温保存一天;在冰箱里可保存两周(2-8℃,避光、
干燥)。
★使用过的培养基需要在121℃灭菌至少20分钟才可以按照有关
规定丢弃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弧菌显色培养基

弧菌显色培养基弧菌显色培养基(ChromogenicVibrioAgar)用途:用于水产品及食物中毒样品中弧菌特别是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和鉴定。
(GB/T4789.7-2008,SN0173-2010和SN1022-2010) 原理:蛋白胨和酵母膏粉提供氮源、维生素、氨基酸和碳源;蔗糖为可发酵的糖类;抑菌剂抑制大部分非弧菌细菌,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混合色素与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所对应的酶发生特异性反应,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基团,在淡黄色平板上产生品红色菌落(副溶血性弧菌)和绿-蓝绿色的菌落(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
配方(每升):蛋白胨18.8g酵母膏粉5g蔗糖20g氯化钠10g抑菌剂1.5g琼脂13g混合色素3g最终pH9.0±0.2使用方法1、取瓶内干粉71.3克,用1000ml蒸馏水或纯水溶解,可按比例扩增或缩小。
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不需高压灭菌,冷至约50℃,倾注灭菌平皿。
2、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mL),加入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225mL,用旋转刀片式均质器以8000r/min均质1min,或拍击式均质器拍击2min,或用Pulsifier脉冲式样品处理器均质30秒,制备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如无均质器,则将样品放入无菌乳钵中磨碎,然后放在500mL的灭菌容器内,加225mL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并充分振荡。
3、增菌:将上述1:10稀释液于36±1℃培养8~18h。
4、分离在增菌液中用接种环取一环,于弧菌显色平板上划线分离,于236±1℃培养18~24h。
5、通过验证试验进一步确认假定性副溶血性弧菌和其他弧菌,如氧化酶、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等。
质量控制:本品倾注平皿后呈淡黄色,下列菌株接种后36±1℃培养18-24小时生长情况如下表:质控菌株接种量(cfu/平板)生长情况菌落色泽副溶血性弧菌ATCC17802霍乱弧菌VBO非01溶藻弧菌ATCC3378730–300 30–300--良好良好良好品红色绿-蓝绿色无色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5000不长-注:最后的鉴定须做补充试验。
阪崎杆菌显色培养基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阪崎杆菌显色培养基
成分:蛋白胨,牛肉粉,氯化钠,琼脂,显色试剂。
操作:
1、称取瓶内干粉5g,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可以根据需要按照50g/L的比例缩小或扩大。
2、将上述干粉缓慢倒入去离子水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3、按常规搅拌加热至100℃,直至琼脂完全溶解,用纸密封瓶口,微火保持溶液微沸2分钟。
4、表面接种法:将培养基冷却至50℃时,立即倾注于无菌平皿中,使其完全凝固、干燥后,划线接种,
36℃培养18-22h。
贮存:
1、干粉需密闭保存于15-30℃干燥、避光环境中、
2、制备好的培养基在室温可保存一天,2-8℃冰箱中避光可贮存一星期。
染色结果:
初筛微生物菌落颜色及外观
阪崎肠杆菌(蓝)绿色菌落
大肠埃希氏菌无色菌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
注意事项:
1、搅拌加热溶解时,避免溶液溢出灼伤人员。
2、表面接种法中制备的培养基因表面干燥,未见明显湿润。
3、最后的鉴定必须做补充实验。
4、使用过的培养基需要在121℃灭菌30分钟,才可按照有关规定弃去。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显色培养基缺点
非目标菌的竞争作用,常会造成目标菌漏检和检测结果假阴 性 ——降低了显色培养基的灵敏性;
非目标菌也存在特异性酶反应造成检测结果的假阳性——降 低了显色培养基的特异性; 某种细菌不同血清型可能存在特异性酶反应的差异,结果在 显色培养基上出现不同颜色的菌落,还需要辅助观察或传统生 化试验才能对菌株作鉴定;
显色培养基是利用微生物具有种属特异性酶的特点,在培养基 中加入相应的显色酶底物,经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生酶水解底物 释放色原物质使培养物着色,从而进行目标微生物筛选鉴别。
2
显色酶底物的类型
荧光的显色底物(fluorogenic substrates), 酶水解相应荧光底物后释放的荧光色原在一定波 长的紫外光照射下,使目标微生物的培养物呈现 荧光;
25
CHROMagar Listeria
单增李斯特菌- 蓝色菌落周围 有白色环 其它菌- 被抑制,或蓝色菌落 周围无白色环,或无色菌落
26
CHROMagar Vibrio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 Mauve(- Turquoise-Blue (蓝绿色)
Vibrio alginolyticus - Colourless
Other bacterial colonies – inhibited or colourless
27
CHROMagar E.coli
E.coli - blue
CHROMagar ECC
28
Rambach Agar for the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用于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的同 时快速鉴别和计数,18-24h可 初步判定结果
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
蓝绿色 紫红色
15
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CA) Coliform Chromagenic Agar
用于大肠菌群的快速鉴别和计 数,18-24h可初步判定结果 大肠菌群 其他 蓝绿色 无色或被抑制
16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 Salmonellae Chromagenic medium
显色培养基中的抑菌剂在抑制杂菌生长的同时可能对目标菌 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显色培养基在检测过程中只能对目标菌进行定性分析, 还不能定量分析。
5
主要生产商 国外: 法国科马嘉
CHROMagarTM
chromID™
法国生物梅里埃
英国OXOID公司
国内: 北京陆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ESM系列
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环凯微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
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
Oxoid Chromogenic UTI Clarity Agar
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肠球菌
用于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分离鉴别, 18-24h可初步判定结果
沙门菌
其他
(浅)紫红色
蓝绿色、无色, 或不生长
17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 Listeria Chromagenic medium
用于李斯特氏菌的选择性分离鉴 别,24h可初步判定结
单增李斯特菌 :绿色菌落,周围有晕圈 绵阳李斯特菌 :绿色菌落,周围有晕圈 英诺克李特菌:绿色菌落
用于坂崎肠杆菌的选择性分离鉴别, 24h可初步判定结果
阪崎肠杆菌 蓝绿色 大肠菌群 无色菌落 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抑制
20
弧菌显色培养基 Vibrio Chromagenic medium
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鉴别, 24h可初步判定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 紫红色 霍乱弧菌 蓝绿色 拟态弧菌 蓝绿色
21
Using Rambach Agar, a species specific positive chromogenic medium based on the metabolisation of propylene glycol by Salmonella and with procedures identical to those used in classical agar culture methods
可见光显色底物(chromogenic substrates), 酶水解相应的可见光显色底物后释放的色原在可 见光下可使目标微生物的培养物显现特有的颜色。
显色培养基优点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显色培养基的灵敏性、
特异性和选择性都明显优于传统培养基, 节省时间、人力和资金投入,为微生物的分
离和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显色培养基
Chromogenic media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王国庆 huaxiwgq@
显色培养基的原理
细菌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可合成和释放某些特异 性的酶,
按酶的特性,选用相应的底物和指示剂,将其配 制在相关的培养基中。 根据细菌反应后出现的明显的颜色变化,确定待 分离的可疑菌株,反应的测定结果有助于细菌的快 速诊断
CHROMagar Candida
Candida albicans - green Candida tropicalis - metalic blue Candida krusei - rose
22
CHROMagar O157
E.coli O157 – purple other bacterial colonies inhibited, blue or colourless
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 蓝绿色、有荧光 蓝绿色、无荧光
13
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ECC) E. coli & Coliform Chromagenic medium
用于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的同时 快速鉴别和计数,
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
蓝绿色 紫红色
14
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显色培养基(ECC) E. coli & Coliform Chromagenic medium
18
大肠杆菌O157:H7显色培养基 E.coli O157:H7 Chromagenic medium
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选择 性分离鉴别,24h可初步判定 结果
大肠杆菌O157:H7 紫红色 其他大肠杆菌 蓝色 其他 无色或被抑制
19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E. Sakazakii Chromagenic medium
Composition Sodium lauryl sulfate, Magenta-GAL, X-GLUC etc. · coli positive E. Beta-glucuronidase is a specific enzyme observed in E. coli in the enterobacteria excluding Salmonella and Shigella, as maintained in 95% of E. coli. This betaglucuronidase hydrolyzes the chromogenic enzyme substrate X-GLUC to generate blue coloring. · Coliform group positive The chromogenic enzyme substrate Magenta-GAL is hydrolyzed by betagalactosidase generated by coliform group, coloring the colony in red.
Rapid and reliable (no false positive) detection of non-typhi Salmonella
Salmonella - red other bacterial colonies - blue, violet or colourless
29
Pro-media agar tricolor
23
CHROMagar Salmonella
Salmonella - purple other bacterial colonies - inhibited, blue or colourless
24
CHROMagar Staph.aureus
金黄色葡萄球菌- 紫色菌落 其它- 被抑制,蓝色或无色菌落
6
7
8
9
10
11
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ECA)
用于大肠杆菌 的快速鉴别和 计数,18-24h 可初步判定结 果
12
大肠杆菌:蓝绿色 其他: 无色或被抑制
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液体显色培养基(LECC)
Liquid E.coli&Coliform Chromagenic medium
可同时检测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 MPN法计数,24h可判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