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分析仪CANslinkal简介

CAN分析仪CANslinkal简介
CAN分析仪CANslinkal简介

西谌CAN分析仿真系统CANslinkal简介

V1.81 1.系统特点

CANslinkal(读音:看斯林卡,“看”重音,“林”重音加长音)是一款高性能多功能的CAN分析仿真工具,由软件与配套硬件两部分组成。具有以下特点:

1)使用USB与电脑通信和供电,无须额外电源。

2)★DC2500V电气隔离,采用脉冲变压器和高速光耦实现电源和信号的隔离耦合,保

护设备免于电气浪涌的损坏。

3)★增强的EMC设计加强了设备对电源传导干扰和空间辐射干扰的抵抗能力。

4)完全支持CAN2.0A和B两种格式。

5)4K~1000Kbps波特率自由设置。总线波特率自动探测,特定波特率下参数自动计算。

6)通道单独工作每秒7200帧扩展ID的接收与发送能力(1000Kbps波特率下总线100%

极限负荷)。主机传输模式下,双通道同时工作各通道每秒4500帧扩展ID的接收与发送能力(1000Kbps波特率下总线60%以上负荷(※注1),500Kbps或以下波特率下总线100%极限负荷)。纯模块程序处理模式下,双通道同时工作各通道每秒

7200帧扩展ID的接收与发送能力(1000Kbps波特率下总线100%极限负荷)。

7)★实现了ID信息全览查看方式。在该功能页面中,可以根据数据库自动解析原始

数据,转换成实际的物理数值。并能够自由分组、排序与过滤,方便用户观察。

8)★实现了CAN数据变化追踪功能。可以实时突出显示变化与不变的数据,为CAN

数据破解提供了强力的辅助。

9)★实现了图形控件显示功能。用图形(如里程表,指示灯等)以更形象的方式显示

CAN数据物理数值。

10)★实现了序列数据流显示功能。能够将数据按接收顺序依次显示,并用不同颜色区

分不同的ID。

11)★实现了示波监测功能。能够以波形方式实时显示CAN数据物理数值,便于查看

数据变化轨迹。

12)同步在线显示丰富的CAN总线状态与统计信息。

13)★完善的CAN数据记录功能。能够自动保存全部数据,也能够手动保存最近的数

据。并可以自定义任意过滤ID(滤通或滤阻)。

14)完善的离线数据分析功能,可将在线保存的数据按条件提取、重放,做更详细充分

的分析。

15)★类C语言的脚本支持(西谌YiCscript),提供方便的数据收发交互功能。并提供代

码自动生成向导,不用写代码,就能完成条件发送CAN数据的功能(如定时触发、按键触发、收到或发送完特定的CAN数据后触发),CAN数据可以一个或多个连续发送或者多个数据分次发送等。

16)★提供类似Matlab/simulink与LabView的可视化模块建模工具,只须拖放模块,

无须代码编程就可以自由控制CAN数据收发和复杂的逻辑测试。这种方式入门简单,开发速度极快,非常适合现场开发。而传统的CAN分析软件不过是提供给用户动态链接库,须用户自己编写程序,这种方式用户界面非常不友好。它难度大,控制难,开发周期长,不能随心所欲作快速开发。

17)★模块程序可以内嵌C语言(西谌YiCscript),可在必要的地方提供代码级的控制能

力。

18)★强大的实时性能。可视化模块程序完全在CANslinkal专用硬件上执行,满足苛刻

的实时控制要求。用户可以真正的建立一个与实际别无二致的仿真环境。而使用其它的CAN分析仪开发的程序,都是运行在电脑上,根本无法保证运行时间的精确性。只能让用户退而求其次,得出的结果可能会与实际大相径庭。

19)★模块生成的程序,既可以在CANslinkal硬件上实时执行,也可以写入到

CANdirect硬件(需另外购置)中,不用电脑,直接连接外部电源即可实时执行。

用此功能,用户可以非常容易的构建各种功能的CAN传输、转换或者网关工具。

20)★高层应用协议。系统提供高层应用协议(j1939、OBD-CAN、ISO15765)的直接支

持,不需要用户编程来实现。但也同时提供用户脚本(YiCscript)编程功能,以满足用户自定义功能的需求。

21)提供动态连接库,它能通过USB接口调用硬件功能。用户可以此制作自己的上位机

程序。

22)除了实际硬件,用户也可以使用虚拟硬件来执行用户控制逻辑。这样可以在没有实

际硬件的情况完成开发测试。使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插接实际硬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开发。

※注1:根据工业要求,任何正常合理的设计,在实性能要求比较高的情况下,CAN 总线负荷不应该超过30%;实时性能要求比较低的情况下,CAN总线负荷不应该超过50%。CANslinkal在常用波特率,如500Kbps或者250Kbps下单双通道都能达到100%极限负荷。在最高波特率1000Kbps、且双通道同时工作模式下,提供的最大负荷虽然达不到100%(单通道工作可以达到100%),但60%的负荷已经能满足实际需要。从系统实现上来说,在1000Kbps做到100%负荷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无外

乎多开几个USB通道)。但这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用户根本用不着,多余的性能只能增加系统运行的负担。这也与我们系统高效简洁的开发宗旨相违背。

2 功能简述

CAN数据接收功能主要用于CAN的在线或离线查看与分析。它有ID信息全览、图形控件显示、序列数据流与示波监测等四种在线观测方式。使用这四种功能,可以满足任何数据在线查看的要求。而且除了数据之外,也可以查看CAN总线统计信息与状态。这对于分析总线状态很有用处。各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2.1 ID信息全览

2.1.1 数据自动解析

该页面会显示所有接收或发送的CAN ID。上图所示蓝色文字就是CAN原始的全部信息,包括ID值、ID类型、名称(需要在下述的数据库中登录)、数据长度、所在通道(CANslinkal 支持两个通道同时运行)、数据方向(接收或是发送)、数据内容(十六进制显示),各ID 的总的实时数量与前后两帧的间隔。

如果CAN ID和其携带的数据的解析方式被登录到数据库(相当于DBC文件,但更直观易懂,有专门的编辑页面),接收到的物理数据就会被直接解析并显示。比如上图所示的ID 0x18F1330A所传输的数据―――速度、重量与坡度等,解析后,显示实际数值与描述,这就免去了手工计算的麻烦。

★如果使用了j1939协议插件,此处不仅能自动解析上述全部信息,还能够显示PDU 等各种j1939 CAN ID的组成元素。j1939的复帧(多帧)也能够在此自动解析出来。如下图:

2.1.2 数据变化追踪

该页面还提供了原始数据变化追踪功能。该功能的一大应用就是CAN数据的破解。比如从汽车OBD接口接入CAN数据,如果松踏刹车而导致某个数据发生变化,那么该数据很可能就包含有刹车板的信息,诸如此类。下图是使用该功能后,检测出的数据变化,其中蓝色表示该字节从未发生变化,红色表示该字节正在变化,紫色表示该字节曾经发生了变化,但现在没有发生变化:

点击某个ID,还可以直接查看到字节的具体变化过程,如下图,按接收顺序显示了某个ID数据。“--”表示该字节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显示了具体的数值,则表示对应字节发生了变化:

上述功能的组合,可以说是CAN数据破解的利器。

2.1.3 ID排序、分组以及过滤

其它诸如ID排序、分组以及过滤等功能,都为用户观察数据提供了及其便利的辅助,自定义功能极其强大:

2.2 数据流

并不是所有时候都需要解析物理数据的。比如ISO15765的对话式通信,对话数据的因果关系、时间先后才是分析的重点。那么,使用数据流的查看方式是再好不过了。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要查看的ID,不让无用的ID干扰视线。还可以自定义ID和数据的颜色,区分对话的双方等等。页面除了显示ID和数据内容,还会显示前后两个数据的接收时间差。这些功能,几乎可以说是为对话式通信贴身定做的。

同时因为这里可以显示前后两帧之间的接收或发送间隔。所以它额外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功能:可以确认一个ID的发送周期。特别当用户在做控制器开发时,需要按固定周期发送一个ID,这里就可以确认其周期是否正确,其精度可以达到0.001毫秒。

2.3 波形监测

使用波形监测功能,可以将CAN物理数据象示波器一样显示出来,与"ID观测"功能一样,把CAN的ID以及解析方式事先登录到数据库中,然后数据解析就全部由程序自动完成。与"ID观测"不同的地方在于,这里可以看到数据变化的全部轨迹。

此处波形绘制刷新可以使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固定周期采样绘制,比较适合大量数据的长期监测。一种是在CAN数据收到的时间点绘制,其优点就是不会漏画任何数据点,这对精确观测数据变化很有帮助。

监测的图形数据可以保存为文件,方便后续分析。也可以保存为文本格式,使用Excel 可以直接打开和绘制图表。非常容易使用。

★该页面使用了西谌科技通用的波形观察控件,提供了很多便利的功能以方便用户观察数据。同时用户可以将别的地方取得的数据,用csv格式保存起来,在该控件中打开,以查看分析,它比excel所提供的功能便利得多。

★如果使用了j1939协议插件,这里还可以接收解析j1939的单帧与复帧(多帧)数据。

2.4 图形控件显示

CAN图形控件显示为用户提供了更形象的CAN数据观察方式,它同样基于CAN数据库(或者j1939数据库)执行数据的自动转换,然后将转换结果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系统提供了多种显示控件,并且在一直增加新的类型。

其操作也是非常容易,通过ID观测页面或者数据库,简单使用右键快捷菜单就可以把监测项目添加到该页面,然后从图形控件库拖放任意控件到面板中,建立一个新的显示控件,最后拖放界面下部添加到页面的数据项到显示控件中,即可以将数据与控件关联,让控件以不同的形式显示数据。

这里波形监测页面类似,可以有两种显示刷新方式。一种是按一定周期统一刷新,一种是对某些需要特定观察的项目作实时更新,每次数据更新时,显示也就更新,不遗漏任何过程中的数据。这都是可由用户自己选择设置的。

2.5 数据保存

程序提供了数据保存功能,可以将任何接收到的CAN数据保存在电脑硬盘上,然后使用离线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通过数据文件计算CAN总线统计信息,或者将数据转化成物理波形数据,便于分析,等等。记录文件是用csv格式保存的,所以用户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或excel查看这些数据,做任何分析。

使用上述对话框,可以对保存的数据作更详细设定,它包括:保存文件类型、自定义文件名称、滤通与滤阻设置等等,基本能满足各类需要。

只要开启了数据记录,所有总线上收到的数据通过过滤后,都会自动保存在电脑中,不需要用户中间干预,这就避免了数据遗漏。同时系统也提供了手动保存功能,可以将最近的数据(可以自定义缓冲大小)保存为单个文件,这就增加了数据保存的灵活性。

2.6 离线分析

上面保存的数据,可以通过离线分析工具重现通信过程。比如可以重放数据,像在线查看一样。也可以通过操作画面,选择感兴趣的某段数据分离保存。如下图:

也还可以通过设置条件,让系统自动提取数据,分离保存等。如下图,就是一个自动提取数据的实例页面:

2.7 数据发送

使用数据发送功能,用户只需要设置好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双击上图中的红色区域就可以将数据发送出去。

★该功能相对比较简单也缺乏一些灵活性,只适用于最简单的应用。如果需要复杂的交互性,可以使用下述交互脚本功能。

2.8 交互脚本YiCscript

交互脚本YiCscript是为了解决CAN数据不能灵活收发、交换信息的问题。它采用的是C语言语法,采用解释方法执行。该语言解释器完全由西谌科技自主开发,同时对C语言功能作了部分扩充,方便用户使用。如上图中的OnKeyA函数,使用了属性功能,用户在按下A键时,即可触发该函数执行,这个函数里,调用了系统函数can_send_data发送了一个CAN数据。

系统还提供了自动代码生成功能。对不大精通C语言的用户,只需要使用该向导,就可以完成就能完成条件发送CAN数据的功能,如定时触发、按键触发、收到特定CAN数据或发送完特定CAN数据后触发等。向导界面如下:

如果使用上述向导中设置,生成的代码如下:

使用自动代码生成向导,可以轻易完成市面上其它一些CAN分析仪所完成的CAN数据发送功能。

同样的功能,为什么不增加到前面“2.7数据传输”所述发送功能,而在这里自动生成

代码来完成呢?因为在“数据传输”页面来完成的话,确少脚本的支持,能发送的都不过是一些简单固定的数据。与市面上的一CAN分析仪一样,会受制于向导本身提供的功能。而向导本身所能提供的功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包含用户所有的需求。

而在这里来实现的话,有脚本的强力支持,除了能完成固定数据的发送外,用户还可以简单地修改生成的代码实现更多更灵活的功能。远远超过了向导所能覆盖的功能范围。

★除交互脚本可以做动态数据收发处理外,对于不熟悉或者不喜欢写代码用户,系统还提供了更智能的更简单的模块化编程方式,该功能在后面详述。

2.9 总线状态

系统提供了完备的总线状态信息监测功能,包括离线错误,被动错误、CRC检验错误,位0错误等总线所有错误,并且使用波形方式显示记录,不会漏掉任何稍纵即逝的错误。

2.10 总线统计信息

系统还提供了总线统计信息,包括总线负荷、每秒帧数等等,以方便用户对总线数据信息有个整体的把握。

2.11 系统数据库

CAN系统数据库,它类似DBC文件,是为了在上述"ID观测"、"数据监测"与“图形控件显示”功能中,提供物理数据的解析依据,用户只需要在这里编辑好数据的相关信息,其它解析工作都由系统自动完成。

其信息同样可为下面所述的模块编程功能所用,对应的CAN相关模块会自动完成数据解析或组装需要。

2.12 模块编程仿真

除去通用的用户函数库调用外,某些”高级”一些的CAN分析仪设计用户程序时一般是使用的是脚本语言的方式(CANslinkal同样也支持)。脚本语言的话,一般来说设计的都比较简单,容易学。但是,再简单它也是一种文本语言,本质上与用户调用函数库写自己的程序并无不同。只是工具一开始就把开发平台准备好了,用户只用关心功能如何实现,而不用在意功能之外---比如选择开发工具、开发语言和搭建开发环境等等方面的事。使用文本语言编程,终归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注意太多的细节,写好不容易,维护修改更不容易。

与其他CAN分析仪不同,CANslinkal提供了一套功能强大的仿真系统,用于动态处理数据,这样,用户就可以不需要书写任何代码,就可以构建任意的逻辑功能(包括CAN数据动态收发处理)。

如果用户使用过Matlab/simulink或者LabView的话,对于这种方式应该不会陌生。程序是用可视化方式进行设计,由基本的功能模块组成。用户使用鼠标通过拖放和连线来完成设计,非常简单容易。比如作一个加法运算100 + 50,并显示结果,设计出的程序将会像下图一样,这不会让用户写一行代码。

无论对于开发人员还是维护人员,这种编程方式都是一种极大的解脱。就算在问题解决的现场,都可以极快的时间设计出测试程序,而不必让客户或上司久等一行一行的文本编码。

2.12.1 一般计算仿真

仿真系统的核心是仿真模块,使用它,我们可以如同搭积木一样,设计任何仿真功能,而不需要用程序语言写代码。从而可以真正模拟现实的系统。比如,发动机通过CAN总线接收外部的转速与油门要求,然后计算出最终喷油量,再交给发动机模拟计算出新的转速与力矩,然后把信息通过CAN数据发送出去等等。仿真模块如下图:

系统提供了大量的功能模块,能够直接完成各种基本的功能,用以组合成强大的模块程序。为了便于操作,系统也提供了内嵌C语言(西谌YiCscript)的功能,这样用户就可以定义自己的功能模块(请不要将该功能与前面的“交互脚本YiCscript”相混淆。它们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使用YiCscript语法,但“交互脚本YiCscript”处,用的是独立的页面,它的功能与模块编程是同级并行的,本质上与模块编程并无关系。这里的功能是指将脚本嵌入到模块程序中,制作自己的功能模块,在模块程序中使用代码来实现部分功能)。

该功能类似Maltab/slimulink中的S函数,只是CANslinkal提供了更为简易的使用形式。比如,要实现三个变量的加法,仅有如下代码就可以完成:

int sum(int s1,int s2,int s3)

{

return s1 + s2 + s3;

}

生成的模块如下:

其参数与模块的输入端口一一对应,返回值与模块的输出端口对应。用这种方式来构建用户自己的模块,是非常简单的。比Maltab/slimulink中的S函数这种形式方便易行的多。

2.12.2 过程控制

写过代码的用户都知道,实现复杂的流程控制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比如看似非常简单的j1939复帧点对点收发,没有一定的框架构建功力,都是很难写好的。

很多可视化模块编程工具对此也没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过多的依赖于内嵌代码的处理。而CANslinkal完美了解决了这一问题。仿真系统除了提供一般的运算逻辑之外,还提供了流程系统。使用它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复杂的过程控制,例如在任意执行点暂停,以等待时间或事件的发生,以及条件分支、循环等等。比如收发j1939或ISO15765复祯,使用流程系统,只需要按自然的流程思维来处理,就能完成。下图示是一个发送j1939复帧的实际流程系统的部分截图:

2.12.3 状态控制

对于状态迁移的逻辑,使用状态系统可以轻松的完成。在功能上,状态系统与流程系统有重叠的部分。系统提供了多种选择,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实现设计。下图是一个状态系统的实际例子:

2.12.4 用户面板

如果说前述的模块编程类似应用程序的内部运行逻辑的话,用户面板就这个应用程序的界面,用户可以在此观测程序的各种变量数据(当然也包括CAN总线上的各种数据),也可以通过控件输入,实时改变内部数据。比如改变CAN发送的发动机控制转速,力矩等等。

用户不要将此处的用户面板与前面2.4所述CAN图形面板相混淆,虽然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CAN图形面板着重为CAN数据观察服务,而此处的面板着重为仿真数据控制与观察服务。二者功能虽有交集,但各有重点,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

面板开发也非常简单直接,拖放CANslinkal内置的控件到面板上,然后拖放模块程序的变量到相应控件即可。下图是一个面板例:

2.12.5 绝对实时性

市面上很多CAN分析仪都没有实时性可言,都源同一个原因:程序都是运行在电脑上的。无论是调用用户函数库,还是用脚本写自己的程序,这些程序的运行宿主是电脑。我们所用电脑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分时系统,而不是一个实时系统,程序响应是有延迟的。但我们平时一般的操作感觉不到它的延迟,总感觉操作之后马上就有响应,所以会误以为电脑操作系统是一个可以满足实时控制的平台。其实完全不是的。如果我们要求10毫秒响应,而电脑花了100毫秒才响应,比如显示一个打出的字在屏幕上,用户是不会感觉到差异的。而这种延迟对于工业控制,是绝对有问题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比如发动机控制器去控制EGR 的开度,或者机械自动变速箱去控制发动机转速,一般都是10毫秒级的周期传送要求,如果10毫秒变成了100毫秒,发动机的性能就值得怀疑。

对于电脑程序,它响应速度完全取决与电脑的配置和当前状态。假如当前还有别的程序在运行,或者操作系统在自己调度,那情况就更糟。要求10毫秒,结果响应为20毫秒以上,甚至几百毫秒都是常有的。CAN控制器系统一般都有CAN通信断绝判定的时间,对于这种情况,只有延长判定时间而别无它法。而这与CAN控制器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别就拉大了,很难完成真正的测试。

CANslinkal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通过拖放模块设计出的用户程序,完全在专用的硬件平台上执行,而不是在电脑上(用户在操作上也不用付出任何代价。程序设计好后,仅仅按下两次按钮就可以运行程序了。一般都在两三秒内完成,也没有漫长的编译等待)。我们的硬件是集CAN控制器与用户程序运行环境于一体的。他除了执行用户程序和CAN收发之外不做任何事。就是说,用户程序是直接运行在硬件上的,使用的是绝对的硬时钟。这样我们就完全可以保证响应的实时性。有了这样的实时性保证,用户就可以构建一个与实际工作环境别无二致的测试环境,永远不再须要妥协,不须要退而求其次。

2.12.6 脱机执行

脱机执行是指:在硬件不连接电脑的情况下,直接外接电源就执行模块程序。CANslinkal 硬件本身不支持该功能,西谌科技提供了名为CANdirect的硬件来实现。使用该硬件的好处

逻辑分析仪使用手册.pdf

目录 概述 (1) 第1章逻辑分析仪原理及基本概念 (2) 1.1逻辑分析仪原理 (2) 1.2逻辑分析仪基本概念 (2) 1.2.1定时采样 (2) 1.2.2状态采样 (3) 1.2.3动态采样 (3) 1.2.4存储容量 (3) 1.2.5采样时间 (4) 1.2.6测量带宽 (4) 1.2.7门限电压 (5) 1.2.8触发 (5) 1.2.9触发位置优先 (5) 1.2.10触发状态优先 (5) 第2章致远逻辑分析仪 (6) 2.1命名规则 (6) 2.1.1LA系列逻辑分析仪 (6) 2.1.2LAB系列逻辑分析仪 (6) 2.2功能特色 (7) 2.2.1测量线 (7) 2.2.2逻辑笔 (7) 2.2.3频率计 (8) 2.2.4双边沿同步采样 (9) 2.2.5触发方式 (9) 2.2.6数据滤波 (10) 2.2.7数据导出 (11) 2.2.8协议分析 (11) 2.3型号对比 (11) 2.3.1LA系列对比 (11) 2.3.2LAB系列对比 (12) 2.3.3LA系列与LAB系列对比 (13) 第3章如何使用逻辑分析仪 (14) 3.1逻辑分析仪软件安装 (14) 3.1.1安装ZlgLogic软件 (14) 3.1.2安装驱动程序 (18) 3.1.3软件升级 (19) 3.2逻辑分析仪硬件连接 (21) 3.3逻辑分析仪使用步骤 (25) 3.3.1频率测量 (25) 3.3.2总线测量 (28) 3.3.3SPI测量 (31) 3.3.4SPI总线分析 (32) i

3.3.5SPI触发设置 (34) 3.4逻辑分析仪使用注意事项 (36) 3.4.1确保接地良好 (36) 3.4.2合理设置采样频率 (37) 3.4.3合理设置触发方式 (37) 3.4.4合理设置门限电压 (37) 3.4.5使用Timing-State模式 (38) 3.4.6差分信号测量 (38) 第4章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39) 4.1逻辑分析仪队列触发的应用 (39) 4.1.1队列触发在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 (39) 4.1.2队列触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40) 4.2逻辑分析仪数据延迟触发的应用 (42) 4.2.1原理分析 (42) 4.2.2测试步骤 (42) 4.3逻辑分析仪插件触发的应用 (44) 4.4逻辑分析仪外部触发的应用 (44) 4.4.1触发输出在电路调试中的应用 (44) 4.4.2触发输入在电路调试中的应用 (46) 4.4.3其它应用 (47) 4.5逻辑分析仪在数据采集开发系统中的应用 (47) 4.6逻辑分析仪在1-wire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49) 4.7逻辑分析在LIN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51) 4.8逻辑分析仪在DALI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53) 4.9逻辑分析仪在CAN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54) 4.10逻辑分析仪在FPGA开发中的应用 (55) 4.11逻辑分析仪在ACTEL平台中的应用 (57) 4.11.1方案介绍 (58) 4.11.2实现过程 (58) 4.12逻辑分析仪在RFID开发中的应用 (60) 4.12.1方案介绍 (60) 4.12.2方案实现 (60) 4.12.3实现过程 (61) 4.13逻辑分析仪在SDRAM开发中的应用 (62) 4.13.1硬件平台介绍 (62) 4.13.2建立应用平台 (63) 4.13.3逻辑分析仪测量应用 (64) 4.14逻辑分析仪在USB开发中的应用 (65) 4.14.1测量方法 (66) 4.14.2应用实例 (67) 4.15逻辑分析仪在CF卡开发中的应用 (68) 4.15.1CF卡原理 (68) 4.15.2插件解码分析 (69) 4.16逻辑分析仪在SD卡开发中的应用 (71) ii

基于STC89C51的CAN总线点对点通信模块设计

基于STC89C51的CAN总线点对点通信模块设计 [导读]随着人们对总线对总线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总线上的系统数量越来越多,继而出现电路的复杂性提高、可靠性下降、成本增加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阐述了基于SJAl000的CAN总线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法,该方法以PCA82C250作为通信模块的总线收发器,以SITA-l000作为网络控制器。并以STCSTC89C5l单片机来完成基于STC89C5l的CAN通信硬件设计。文章还就平台的初始化、模块的发送和接收进行了设计和分析。通过测试分析证明,该系统可以达到CAN的通信要求,整个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0 引言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最底层的一种总线型拓扑网络,是可用做现场控制系统直接与所有受控设备节点串行相连的通信网络。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其控制的现场范围可以从一台家电设备到一个车间、一个工厂。一般情况下,受控设备和网络所处的环境可能很特殊,对信号的干扰往往也是多方面的。但要求控制则必须实时性很强,这就决定了现场总线有别于一般的网络特点。此外,由于现场总线的设备通常是标准化和功能模块化,因而还具有设计简单、易于重构等特点。 1 CAN总线概述 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最初是由德国Bosch公司为汽车检测和控制系统而设计的。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其良好的性能及独特的设计,使CAN总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CAN总线本身的特点,其应用范围目前已不再局限于汽车行业,而向自动控制、航空航天、航海、过程工业、机械工业、纺织机械、农用机械、机器人、数控机床、医疗器械及传感器等领域发展。目前,CAN已经形成国际标准,并已被公认为几种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它的直线通信距离最大可以达到l Mbps/30m.其它的节点数目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目前可以达到110个。 2 CAN系统硬件设计 图1所示是基于CAN2.0B协议的CAN系统硬件框图,该系统包括电源模块、MCU部分、CAN控制器、光电耦合器、CAN收发器和RS232接口。硬件系统MCU采用STC89C5l,CAN控制器采用SJAl000,CAN收发器采用PCA82C250,光耦隔离采用6N137。

使用逻辑分析仪测定CAN-bus波特率(精)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修订历史 销售与服务网络(一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89号光大银行大厦12楼F4 邮编:510630 电话:(020******** 38730917 38730972 38730976 38730977 传真:(020********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48116220.html, 广州专卖店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新赛格电子城203-204室电话:(020******** 87569917 传真:(020******** 南京周立功 地址:南京市珠江路280号珠江大厦2006室电话:(025******** 83613271 83603500 传真:(025******** 北京周立功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3号银网中心A 座1207-1208室 (中发电子市场斜对面电话:(010******** 62536179 82628073 传真:(010******** 重庆周立功 地址:重庆市石桥铺科园一路二号大西洋国际大厦(赛格电子市场1611室电话:(023******** 68796439 传真:(023******** 杭州周立功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217号江南电子大厦502室电话:(0571 ******** 28139612 28139613 28139615 28139616 28139618 传真:(0571 ********

成都周立功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1号数码同人港401室(磨子桥立交西北角 电话:(028******** 85437446 传真:(028******** 深圳周立功 地址:深圳市深南中路 2070号电子科技大厦C 座4楼D 室 电话:(0755********(5线传真:(0755******** 武汉周立功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广埠屯珞瑜路158号12128室(华中电脑数码市场 电话:(027******** 87168297 87168397 传真:(027******** 上海周立功 地址:上海市北京东路668号科技京城东座7E 室电话:(021******** 53083453 53083496 传真:(021******** 西安办事处 地址:西安市长安北路54号太平洋大厦1201室电话:(029******** 83063000 87881295 传真:(029******** 销售与服务网络(二 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路黄洲工业区3栋2楼

CAN总线设计

微机应用课程设计报告 `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16*16点阵系统设计 专业: … 班级: 姓名: 学号: 地点: 时间: 指导老师:

~

摘要 现场总线是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网络,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它以总线为纽带,将现场设备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能够相互交换信息的控制网络,是一种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系统。CAN总线也是现场总线的一种,它最初被应用于汽车的控制系统中,由于其卓越的性能,CAN总线的应用范围已不再局限于汽车工业中,而被广泛的用到自动控制、楼宇自动化、医疗设备等各个领域。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控制系统,通过对这一系统的制作流程来说明CAN总线的简单应用,文章主要是对本控制系统的三个硬件模块进行介绍及模块中相关芯片的应用,同时本文也对软件的编写进行了说明。 关键字:现场总线; CAN总线;单片机;控制系统

目录 1 绪论 (1) CAN总线的简单介绍 (1) CAN总线的优势 (1) 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 (2) 缩短了开发周期 (2) 已形成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 (2) 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 (2) 2 硬件电路设计 (3) 单片机模块 (3) STC89C52主要特性如下: (4) STC89C52RC单片机的工作模式 (5) CAN总线控制器模块 (6) SJA1000简介 (6) PCA82C250简介 (9) 通信模块和外围接口 (11) 通信模块 (11) 外围接口 (12) 3 CAN总线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13) 初始化程序 (13) 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功能 (15) 发送数据 (15) 接收数据 (17) 4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一 (21)

labview的8位逻辑分析仪

目录 引言 (5) 一、LABVIEW和数字逻辑分析仪简介 (6) 1.1 LABVIEW简介 (6) 1.2 数字逻辑分析仪简介 (6) 1.3 实验平台简介 (8) 二、数字逻辑分析仪的总体设计 (8) 三、前面板设计 (11) 四、程序设计 (11) 五、调试及结果 (13) 六、总结心得 (14) 七、参考文献 (15)

引言 数字逻辑分析仪重点在于考察信号高于或低于某一门限电平值,以及这些数字信号与系统时间之间的相对关。逻辑分析仪是一种类似于示波器的波形测试设备,它可以监测硬件电路工作时的逻辑电平(高或低),并加以存储,用图形的方式直观地表达出来,便于用户检测,分析电路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中的错误,逻辑分析仪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通过它,可以迅速地定位错误,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逻辑分析仪是利用时钟从测试设备上采集和显示数字信号的仪器,最主要作用在于时序判定。由于逻辑分析仪不像示波器那样有许多电压等级,通常只显示两个电压(逻辑1和0),因此设定了参考电压后,逻辑分析仪将被测信号通过比较器进行判定,高于参考电压者为High,低于参考电压者为Low,在High与Low之间形成数字波形。逻辑分析仪分为两大类:逻辑状态分析仪(Logic State Analyzer,简称LSA)和逻辑定时分析仪(Logic Timing Analyzer)。这两类分析仪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主要区别表现在显示方式和定时方式上。 LabVIEW是目前国际上唯一的编译型图形化编程语言,使用“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技术建立人机界面,使用图标表示功能模块迷失用图标之间的连线表示各模块间的数据传递。同时LabVIEW继承了高级编程语言的结构化和模块化编程的优点,支持模块化与层次化实际,这种结构的实际增强了程序的可读性。 LabVIEW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它广泛地被工业界、学术界和研究实验室所接收,被公认为是标准的数据采集和仪器控制软件。LabVIEW 是一个功能强大且灵活的软件,利用他可以方便的建立自己的虚拟仪器。以LabVIEW为代表的图形化编程语言,又称为“G”语言。使用这种语编程时,基本上不需要编写程序代码,而是“绘制”程序流程图。LabVIEW尽可能利用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术语、图标和概念,因而它是一种面向最终用户的开发工具,可以增强工程人员构建自己的科学和工程系统的能力,可为实现仪器编程和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便捷途径。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在LabVIEW基础上设计一个8位数字逻辑分析仪。并从中学习和了解LabVIEW的运用和编程。

逻辑分析仪在CAN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逻辑分析仪─从入门到精通讲座(11) 逻辑分析仪在CAN总线开发中的应用 1. 引言 作为一种串行通讯技术,CAN-bus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适应汽车控制网络化要求而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并已成为开放的国际标准通讯协议(ISO 11898),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专用的CAN分析仪价格昂贵,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逻辑分析仪的分析CAN总线的方法,不仅节省项目的资金,而且高效准确。一般的逻辑分析仪中没有CAN 总线分析插件,CAN总线信号解码只能采用人工分析方法,即根据协议中规定的关系等许多情况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方式不仅要求分析人员对该CAN协议非常熟悉,而且数据量大,分析过程容易出错。本文采用了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的高性能LAB6052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相结合的方法对CAN-bus进行分析调试。LAB6052逻辑分析仪的CAN-bus总线分析功能使得大多数开发人员可以很轻松的发现错误、调试硬件、加快开发进度,为高速度、高质量完成工程提供保障。 2. 测试原理 尽管CAN是差分信号,而逻辑分析仪只支持单端信号的测量,但是根据CAN的电平特性,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方法准确测量分析CAN总线数据的。 如图1所示CAN2.0B规范定义了两种互补的逻辑数值:“显性”和“隐性”,同时传送“显性”和“隐性”位时,总线结果值为“显性”。“显性”(“Daminant”)数值表示逻辑“0”,而“隐性”(“Recessive”)表示逻辑“1”。 在CAN规范中并未定义代表逻辑电平的物理状态(例如电压),iCAN网络使用符合ISO11898-2标准的电平信号,典型地,CAN总线为“隐性”(逻辑1)时,CAN_H和CAN_L 的电平为2.5V(电位差为0V);CAN总线为“显性”(逻辑0)时,CAN_H和CAN_L的电平分别是3.5V和1.5V(电位差为2V),如图1所示。 图 1 CAN协议逻辑数值 显而易见,当逻辑为1时CAN_L和CAN_H的差值为0,当逻辑为0时CAN_L和CAN_H

CAN总线网络设计

1 引言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最初是由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汽车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而设计的数字信号通信协议,属于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由于can总线自身的特点,其应用领域由汽车行业扩展到过程控制、机械制造、机器人和楼宇自动化等领域,被公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现场总线之一。 can总线系统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式结构,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采用无源抽头连接,系统可靠性高。本设计在保证系统可靠工作和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具有通用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等持点。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整个can网络由上位机(上位机也是网络节点)和各网络节点组成(见图1)。上位机采用工控机或通用计算机,它不仅可以使用普通pc机的丰富软件,而且采用了许多保护措施,保证了安全可靠的运行,工控机特别适合于工业控制环境恶劣条件下的使用。上位机通过can总线适配卡与各网络节点进行信息交换,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和给下位机发送各种操作控制命令和设定参数。 网络节点由传感器接口、下位机、can控制器和can收发器组成,通过can收发器与总线相连,接收上位机的设置和命令。传感器接口把采集到的现场信号经过网络节点处理后,由can收发器经由can总线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换,上位机对传感器检测到的现场信号做进一步分析、处理或存储,完成系统的在线检测,计算机分析与控制。本设计can总线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 图 1 can总线网络系统结构 3 can总线智能网络节点硬件设计 本文给出以arm7tdmi内核philips公司的lpc2119芯片作为核心构成的智能节点电路设计。该智能节点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该智能节点的设计在保证系统可靠工作和降低成本的条件下,具有通用性、实时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下面分别对电路的各部分做进一步

can总线分析仪kvaserlin产品详解

CAN总线分析仪Kvaser Linx 将Kvaser Linx连接到Kvaser 现场总线上,即可分析J1587、LIN、K-Line、SWC 或 LS 总线网络,其优越的兼容性、灵活性和可靠性,极大的方便了各种总线的分析,目前市场上尚只有Kvaser Linx J1587 ?Kvaser Linx LIN适用于LIN 2.0和LIN 1.x. ?Kvaser Linx J1587适用于 SAE J1587/1708. ?Kvaser Linx K-line适用于ISO 9141. ?Kvaser Linx SWC适用于SAE J2411, GMLAN. ?Kvaser Linx LS适用于ISO 11898-3 (故障容忍CAN). ?Kvaser Linx Analog I/O适用于从0到24伏的输入电压. 一般特点 ?塑模造的9针DSUB母连接器带大拇指螺钉 ?塑模造的9针DSUB公连接器 ?紧凑的塑料外壳 ?适用于Kvaser的高速CAN接口 ?特别适合于 Kvaser Memorator Professional, Kvaser USBcan Professional 产品版本 ?Kvaser Linx J1587 (Schedule for Item no. 00389-7) ?Kvaser Linx LIN (Schedule for Q1, 2007) ?Kvaser Linx K-line (Schedule for Q1, 2007) ?Kvaser Linx SWC (Schedule for Q1, 2007) Kvaser Linx LS (Schedule for Q1, 2007)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逻辑分析仪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逻辑分析仪 目录 第1节引言 (3) 1.1系统概述 (3) 1.1.1系统的特点 (4) 1.1.2系统的功能 (4) 第2节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 (5) 2.1 系统结构框图 (5) 2.2 主体控制模块 (5) 2.3 系统硬件的主体实现 (7) 2.3.1 数字信号发生器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7) 2.3.2 主控系统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8) 2.3.3 LED显示模块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10) 2.3.4 硬件的抗干扰措施 (12) 第3节系统软件设计 (13) 3.1 系统软件流程 (13) 3.2 中断服务子程序 (15) 3.3 AT24C04程序设计 (15) 第4节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逻辑分析仪

第1节引言 信息时代是数字化的时代,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通信、数字测量的数字系统。在研究这些数字系统产品的应用性能的同时也必须研究在设计、生产和维修他们的过程中,如何验证数字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如何协调硬件及其驱动应用软件的工作、如何测量其技术指标以及如何评价其性能。逻辑分析仪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随着数字系统复杂程序的增加,尤其是微处理器的高速发展,用示波器测试己显得有些无能为力。1973年在美国应运而生的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zer),能满足数字域测试的各种要求。它属于总线分析仪一类的数据域测试仪器*主要用于查找总线(或多线)相关故障.同时对于数据有很强的选择能力和跟踪能力,因此,逻辑分析汉在数字系统的测试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zer)是以逻辑信号为分析对象的测量仪器。是一种数据域仪器,其作用相当于时域测量中的示波器。正如在模拟电路错误分析中需要示波器一样,在数字电路故障分析中也需要一种仪器,它适应了数字化技术的要求,是数字、逻辑电路、仪器、设备的设计、分析及故障诊断工作中不可按少的工具。在测试数字电路、研制和维修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以及各种集成化数字仪表和装置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还是数字系统设计、侦错、软件开发和仿真的必备仪器;作为硬件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检测工具,还可将其引入实验教学中,建立直观感性的印象,提升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LA在多通道、大存储量、高采样速率、多触发功能方面得到更快的发展,在航天、军事、通信等数字系统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逻辑分析仪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那么我们在学习、应用的同时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逻辑分析仪就显的意义重大了,这样这个过程既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其原理,又可以提高动手设计并制作整个系统电路的能力,还可以将其作为简易仪器应用于以后的实验中。 1.1系统概述 因在本节中,我们将对简易逻辑分析仪的应用进行分析。给出它的特点,能实现的功能以及系统的简单操作 1.1.1 系统的特点 逻辑分析仪也称逻辑示波器,它是用来分析数字系统逻辑关系的一种仪器。逻辑分析仪的主要作用有二个:一是用于观察的形式显示出数字系统的运行情况,相当于扩展了人们的视野,起一个逻辑显示器的作用;二是对系统运行进行分析和故障诊断。

课程设计--CAN总线

课程设计 题目 CAN通信 二级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 专业自动化 班级 107070103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熊文 考核项目 设计50分平时 成绩 20分 答辩30分 设计质量 20分 创新设计 15分 报告质量 15分 熟练程度 20分 个人素质 10分 得分 总分考核等级教师签名

摘要: CAN总线是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ontr01ler AreaNetwork)的简称。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由于其高性能、高可靠性及独立的设计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控制系统中。SJAl000是一个独立的CAN控制器,PCA82C200的硬件和软件都兼容,具有一系列先进的性能,特别在系统优化、诊断和维护方面,因此,SJAl000将会替代PCA82C200。SJAl000支持直接连接到两个著名的微型控制器系列80C51和68xx。下面以单片机AT89C52和SJAl000为例,介绍CAN总线模块的硬件设计和CAN通信软件的基本设计方法。 关键词:AT89S52 CAN通信 SJA1000

目录: (一) 背景: (二) CAN介绍 (三) SJA1000内部结构和功能简介 (四) 硬件电路图 (五) 初始化程序 (六) 测试 (七) 总结

一背景: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数据总线是一种极适于汽车环境的汽车局域网。CAN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汽车监控系统中的 复杂技术难题而设计的数字信号通信协议,它属于总线式串行通信网 络。由于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独特的设计思想,与同类车载网络相比,CAN总线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可靠、实时和灵活的优点。 1991年9月Philips半导体公司制定并发布了CAN技术规范(版本 2.0),该技术规范包括A部分和B两部分,其中2.0A给出了CAN报文的标 准格式;2.0B给出了标准和扩展两种格式。此后,1993年11月ISO正 式颁布了道路交通运输工具一数据信息交换一高速通信控制器局域 网(CAN)的国际标准IS011898,为控制器局域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铺 平了道路。 二CAN介绍 CAN通信的特点: (1) CAN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具有国际标准且成本较低的现场总线; (2) CAN废除了传统总线的站地址编码,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为 多主方式工作,不分主从,通信方式灵活,通过报文标识符通信,可 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无需站地址等节点信息。 (3) CAN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 息时,优先级较低的节点会主动地退出发送,而最高优先级的节点可 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从而大大节省了总线冲突仲裁时间。尤其 是在网络负载很重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网络瘫痪情况(以太网则有可

逻辑分析仪使用教程

声明: 本文来自 另外,将68013制作逻辑分析仪的原理说明简单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看看,如果想DIY也就不难了。点击此处下载ourdev_578200.pdf(文件大小:203K)(原文件名:逻辑分析仪开发手册.pdf) 前言 一、什么是逻辑分析仪 二、使用介绍 三、安装说明 四、Saleae软件使用方法 五、逻辑分析仪硬件安装 六、使用Saleae分析电视红外遥控器通信协议 七、使用Saleae分析UART通信 八、使用Saleae分析IIC总线通信 九、使用Saleae分析SPI总线通信 十、Saleae逻辑分析仪使用问题和注意事项 https://www.360docs.net/doc/548116220.html,/item.htm?id=6293581805

淘宝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48116220.html,/item.htm?id=6293581805 (原文件名:21.jpg) 前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逻辑分析仪是电子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由于一直以来,逻辑分析仪都属于高端产品,所以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我们首先要感谢Cypress公司,提供给我们68013这么好的芯片,感谢俄罗斯毛子哥将这个Saleae逻辑分析仪开源出来,让我们用平民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贵族的待遇,获得一款性价比如此之高的逻辑分析仪,可以让我们在进行数字逻辑分析仪的时候,快速查找并且解决许多信号、时序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我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原本计划,直接将Saleae的英文版本使用手册直接翻译过来提供给大家,我花费半天时间翻译完后,发现外国人写的东西不太符合我们国人的思维习惯,当然,也是由于我的英语水平有限,因此,我根据自己摸索这个Saleae的过程,写了一份个人认为符合中国人习惯的Saleae,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少走弯路,快速掌握使用方法,更快的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 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因此在文章撰写的过程中难免存在问题和错误,如果有任何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我会虚心接受并且改进,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给越来越多的人提供更加优秀的资料,共同进步。 一、什么是逻辑分析仪: 逻辑分析仪是一种类似于示波器的波形测试设备,它通过采集指定的信号,并通过图形或者数据统计化的方式展示给开发人员,开发人员通过这些图形化时序信号按照协议来分析硬件或者软件中的错误。逻辑分析仪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备,通过它,可以迅速定位错误,发现并解决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在分析时序,比如1wire、I2C、UART、SPI、CAN等数据的时候,应用逻辑分析仪解决问题非常快速。 如果在你的工作中有数字逻辑信号,你就有机会使用逻辑分析仪。因此应选好一种逻辑分析仪,既符合所用的功能,又不太超越所需的功能。用户多半会找一种容易操作的仪器,它在功能控制上操作步骤较少,菜单种类也不多,而且不太复杂。而Saleae就是一种低端的,比较适合大众化的逻辑分析仪,价格便宜,而且常用的逻辑分析功能足够,人机界面人性化,非常适合实用。 以下是一个Saleae分析I2C时序的一个典型例子: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起始信号start,从地址是0x50的器件中去读取数据,第一个字节是0xc0,第二个字节是0x50,有了逻辑分析仪,我们可以快捷的找出我们的I2C时序读写数据的正确与否,可以很快将问题解决。后边的讲解中,我会详细讲解逻辑分析仪分析红外遥控器,UART时序,I2C 时序的具体方式方法。

CAN总线设计(最终版)(1)

CAN-USB适配器设计 ***** 指导老师:*** 学院名称:***** 专业班级:**** 设计提交日期:**年**月 摘要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外设接口技术的发展,现场总线与计算机快速有效的连接又有了更多的方案。USB作为一种新型的接口技术,以其简单易用、速度快等特点而备受青睐。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新型USB接口芯片CH372的CAN总线网络适配器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使用USB接口实现CAN总线网络与计算机连接

的方案。利用芯片CH372可在不了解任何USB协议或固件程序甚至驱动程序的情况下,轻松地将并口或串口产品升级到USB接口。该系统在工业现场较之以往的系统,可以更加灵活,高速,高效地完成大量数据交换,并可应用于多种控制系统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USB;CH372;CAN;SJA100;适配器 目录 1.设计思想 (3) 2.CAN总线与USB的转换概述 (4) 3. 适配器硬件接口设计 (5) 3.1 USB接口电路 (5)

3.2 CAN总线接口电路 (7) 4.USB通用设备接口芯片CH372 (8) 4.1 概述 (8) 4.2 引脚功能说明 (9) 4.3 内部结构 (9) 4.4 命令 (10) 5.软件设计 (10) 5.1 概述 (10) 5.2主监控程序设计 (12) 5.3 CAN和USB接口芯片的初始化 (13) 5.4 CAN报文的发送 (15) 5.5 CAN报文的接收 (17) 5.6.自检过程 (19) 5.7 USB下传子程序设计 (20) 5.8 USB上传子程序设计 (22) 5.9.USB—CAN转换器计算机端软件设计 (23) 6. 抗干扰措施 (25) 7. 估算成本 (26) 8. 应用实例介绍 (27) 9 总结及设计心得 (28) 10 参考文献 (28) 1 设计思想 现场总线网络技术的实现需要与计算机相结合。目前,在微机上扩展CAN总线接口设备一般采用PCI总线或者RS-232总线。PCI虽然仍是高速外设与计算机接口的主要渠道,但其主要缺点是占用有限的系统资源、扩展槽地址;中断资源有限;并且插拔不方便;价格较贵;而且设计复杂、需有高质量的驱动程序保证系统的稳定;且无法用于便携式计算机的扩

CAN总线分析仪运行 ECANTools软件时常见问题解答

CAN总线分析仪运行 ECANTools软件时常见问题解答 文档版本:2017/01/24

使用ECANTools或其他CAN总线应用软件时,弹出缺少“CHUSBDLL.dll”、“打开设备失败”、“启动设备失败”的处理方法。 一.问题现象描述 USBCAN分析仪是收发CAN总线原始数据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人在使用USBCAN分析仪的时候,打开ECANTools或其他CAN总线应用软件时,会弹出“打开设备失败”、“启动设备失败”、缺少“CHUSBDLL.dll”。 图1 打开/启动设备失败 二.问题的排查和解决 以微波检测软件搭配上广成科技的硬件为例,打开设备失败问题用户可参考本文档找到打开设备失败的原因,接下来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排查和解决。 1.驱动问题 A.驱动未安装 通过查看计算机管理器,查看驱动是否安装成功。判断方法为:是否有名为USB CAN的设备。

图 1 驱动未安装 图 2 驱动已安装

B. 安装驱动 方法一:驱动未安装的用户,可以在广成科技USBCAN分析仪随货附带的光盘资料里,找到简易的安装包这种方法相比较于手动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广成科技分别提供32位和64位的安装包。 图3 找到驱动简易安装包 图4 安装成功 方法二:手动安装驱动,鼠标右键点击计算机,进入管理界面。找到左侧的设备管理器,点击右侧窗口中的“其他设备”。 图5 找到设备管理器

图6 USBCAN在设备管理器中的驱动名称(未安装上时) “其他设备”中的设备显示为黄色感叹号,鼠标右键点选“更新驱动程序软件”。 图7 手动查找计算机上驱动 选择“浏览计算机以查找驱动程序软件”。路径引导到广成科技光盘资料软件文件夹里,点击下一步即可完成驱动安装。安装完成后,设备管理器显示正常。

keil的软件逻辑分析仪使用教程

keil的软件逻辑分析仪(logic analyzer)使用教程 在keil MDK中软件逻辑分析仪很强的功能,可以分析数字信号,模拟化的信号,CPU的总线(UART、IIC等一切有输出的管脚),提供调试函数机制,用于产生自定义的信号,如Sin,三角波、澡声信号等,这些都可以定义。 以keil里自带的stm32的CPU为例,对PWM波形跟踪观测,打开 C:\Keil\ARM\Boards\Keil\MCBSTM32\PWM_2目录下的stm32的Dome,第一步:进行仿真配置,如图: (原文件名:1.jpg) 把开工程中的Abstract.txt文件有对工程的描述,PWM从PB0.8和PB0.9输出,稍后将它加入软件逻辑分析仪里。 The 'PWM' project is a simple program for the STM32F103RBT6 using Keil 'MCBSTM32' Evalua tion Board and demonstrating the use of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ith Timer TIM4 . Example functionality: - Clock Settings: - XTAL = 8.00 MHz - SYSCLK = 72.00 MHz - HCLK = SYSCLK = 72.00 MHz - PCLK1 = HCLK/2 = 36.00 MHz - PCLK2 = HCLK = 72.00 MHz - ADCLK = PCLK2/6 = 12.00 MHz

- SYSTICK = HCLK/8 = 9.00 MHz - TIM4 is running at 100Hz. LEDs PB8, PB9 are dimmed using the PWM function of TIM4 channel3, channel4 The Timer program is available in different targets: Simulator: - configured for software Simulator MCBSTM32: - runs from Internal Flash located on chip (used for production or target debugging) 第二、选择软件仿真 (原文件名:2.jpg)

CAN总线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CAN总线系统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100083) 邬宽明 摘 要:论述了CAN总线系统设计中系统时钟和位时间的选定、CAN中断服务程序编制以及较长报文拼接等问题。 关键词:CAN总线设计 系统时钟 位时间 中断服务 报文拼接 CAN总线是德国Bo sch公司在80年代初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总线,它是一种多主总线系统,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通信速率可达1M bp s。CAN总线通信控制器中集成了CAN协议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功能,可完成对通信数据的成帧处理,包括零位的插入 删除、数据块编码、循环冗余检验、优先级判别等项工作。CAN协议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废除了传统的站地址编码,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使网络内的节点个数在理论上不受限制,数据块的标识码可由11位(按CAN技术规范210A)或29位(按CAN 技术规范210B)二进制数组成,因此可以定义211或229个不同的数据块。这种按数据块编码的方式,还可使不同的节点同时接收到相同的数据,这一点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非常有用。数据段长度最多为8个字节,可满足通常工业领域中控制命令、工作状态及测试数据的一般要求。同时,8个字节不会占用总线时间过长,从而保证了通信的实时性。CAN协议采用CRC检验并可提供相应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了数据通信的可靠性。CAN的这些卓越特性,极高的可靠性和独特的设计,特别适合工业过程监控设备的互连,因此,越来越受到工业界重视,并已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1993年11月ISO正式颁布了道路交通运载工具—数字信息交换—高速通信控制器局部网(CAN)国际标准(ISO11898)。为控制器局部网标准化、规范化推广铺平了道路。可以预料,控制器局部网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是指日可待的。 本文分别论述CAN总线系统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系统时钟和位时间如何选定、CAN中断服务程序如何安排以及较长报文如何拼接等几个问题。 1 系统时钟和位时间的选定 在CAN控制器中提供两个总线定时寄存器,其中总线定时寄存器0(BR T0)可决定波特率予分频(BR P)和同步跳转宽度(SJW)的数值,其低六位(D5~D0)用来确定系统时钟,而其高二位(D7,D6)用来确定同步跳转宽度(SJW)。总线定时寄存器1(BR T1)可决定位周期宽度、采样点位置和在每个采样点进行采样的次数,其D3~D0用于T SEG1,而D6~D4用于T SEG2并按下式计算: t TSEG1=t SCL(8T SEG1.3+4T SEG1.2+2T SEG1.1 +T SEG1.0+1) t TSEG2=t SCL(4T SEG2.2+2T SEG2.1+T SEG2.0+1) 图1 每位时间和采样点位置T SEG1和T SEG2可 确定每位的时钟周期数目 和采样点位置,如图1所 示 若P8XC592复位请求 位被置为高,这两个寄存器 均可被访问(读 写)。系统时 钟t SCL可使用下列等式计算: t SCL=2t CL K(32BR P.5+16BR P.4+8BR P.3+4BR P.2 +2BR P.1+BR P.0+1) 其中:t CL K为P8XC592振荡器的时钟周期 实例:设晶体振荡器频率为16M H Z,BTR0=00H, BTR1=14H,计算系统时钟和位时间 由给定BTR0和BR T1值可知: BR P.5,BR P.4,BR P.3,BR P.2,BR P.1和BR P10均为0,另外,除T SEG112和T SEG210为1外,其余系数均为01因此有, t SCL=2t CL K(32×0+16×0+8×0+4×0+2×0 +0+1)=2t CL K t TSEG1=t SCL(8×0+4×0+2×0+1)=5t SCL t TSEG2=t SCL(4×0+2×0+1×0+1)=2t SCL t b=(1+5+2)t SCL=2×8×t CL K=1M bp s 此时同步跳转宽度(SJW)为 t SJW=t SCL(2SJW.1+SJW.01+1)=t SCL即1 8(Λs)实例2:设晶体振荡器频率为16M H z,BTR0= 7FH,BTR1=7FH,计算系统时钟和位时间 由给定BR T0和BR T1值可知: BR P15,BR P14,BR P13,BR P12,BR P11,和BR P10,均为1,另外,T SEG11X和T SEG21X亦均为 81四通电脑应用美国德州工控机6257723062577231 《电子技术应用》1998年第9期

USBCAN CANalyst II分析仪 产品说明书

USB-CAN(CANalyst-II分析仪) 产品说明书 说明书版本:V2.00 更新日期:2015.07.01

目录 第一章产品简介 (1) 1.1 概述 (1) 1.2 性能与技术指标 (1) 1.3 典型应用 (2) 1.4 产品销售清单 (3) 1.5 技术支持与服务 (3) 1.6 产品选型 (3) 第二章外形与接口描述 (4) 2.1 外观与接口 (4) 2.2 信号定义 (5) 2.3 出厂配置 (6) 第三章安装USB_CAN Tool软件 (7) 3.1 驱动程序安装 (7) 3.2 USB-CAN Tool软件 (18) 3.3 软件操作与功能介绍 (21) 3.4 自发自收测试 (23) 3.5 多个USB-CAN设备同时使用 (24) 第四章附录 (25) 4.1 CAN2.0B标准帧格式. (25) 4.2 CAN2.0B扩展帧格式 (26)

第一章产品简介 1.1 概述 USBCAN-2(A/C)总线适配器是带有USB2.0接口和2路CAN接口的CAN总线适配器。 CANalyst-II分析仪是带有USB2.0接口和2路CAN接口的CAN分析仪,具备CAN总线协议分析功能,支持SAE J1939、DeviceNet、CANopen、iCAN以及自定义高层协议分析功能,兼容周立功的CANPro软件。 USBCAN总线适配器/CANalyst-II分析仪可以被作为一个标准的CAN节点,是CAN总线产品开发、CAN总线设备测试、数据分析的强大工具。采用该接口适配器,PC可以通过USB 接口连接一个标准CAN网络,应用于构建现场总线测试实验室、工业控制、智能楼宇、汽车电子等领域中,进行数据处理、数据采集、数据通讯。同时,USBCAN/CANalyst-II分析仪具有体积小、方便安装等特点,也是便携式系统用户的最佳选择。 USBCAN-2A接口适配器设备,CAN总线未隔离,由USB直接供电。 USBCAN-2C接口适配器设备,CAN总线电路采用独立的隔离DC-DC电源模块、高速磁藕隔离模块进行电气隔离,使该接口适配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了系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可靠性。(USB与CAN之间隔离,CAN1与CAN2之间未隔离) CANalyst-II分析仪,USB、CAN1、CAN2三端之间完全隔离。 产品可以利用厂家提供的USB_CAN TOOL工具软件,直接进行CAN总线的配置,发送和接收。用户也可以参考提供的DLL动态连接库,C++Builder、C#、VC、VB、https://www.360docs.net/doc/548116220.html,、Delphi、LABVIEW、LabWindows/CVI例程编写自己的应用程序,方便的开发出CAN系统应用软件产品。 利用USBCAN / CANalyst-II分析仪进行二次开发时,您完全不需要了解复杂的USB接口通讯协议。 1.2 性能与技术指标 ●USB与CAN总线的协议转换; ●USBCAN-2(A/C)具备2个通道CAN接口; ●CANalyst-II分析仪具备2个通道CAN接口; ●USB接口支持USB2.0,兼容USB1.1; ●支持CAN2.0A和CAN2.0B协议,支持标准帧和扩展帧;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第1章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逻辑分析仪是分析数字系统逻辑关系的仪器。逻辑分析仪是属于数据域测试仪器中的一种总线分析仪,即以总线(多线)概念为基础,同时对多条数据线上的数据流进行观察和测试的仪器,这种仪器对复杂的数字系统的测试和分析十分有效。逻辑分析仪是利用时钟从测试设备上采集和显示数字信号的仪器,最主要作用在于时序判定。 一、逻辑分析仪的应用场合 通常在电子仪器行业,我们在以下情况下需要使用逻辑分析仪: ●调试并检验数字系统的运行; ●同时跟踪并使多个数字信号相关联; ●检验并分析总线中违反时限的操作以及瞬变状态; ●跟踪嵌入软件的执行情况。 二、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步骤 使用逻辑分析仪与数字信号相连、捕获数字信号并进行分析,一般有以下4个步骤: ●用逻辑探头与被测系统(DUT)相连; ●设置时钟模式和触发条件; ●捕获被测信号; ●分析与显示捕获的数据。 三、逻辑探头 在使用逻辑分析仪测试中,首先选择合适的逻辑探头与被测系统(DUT)相连,探头利用内部比较器将输入电压与门限电压相比较,确定信号的逻辑状态(1或0)。门限值由用户设定,范围由逻辑分析仪本身决定,常用的逻辑电平为TTL电平、CMOS电平、ECL电平等等。 逻辑分析仪的探头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大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夹具。常用的探头有用于点到点故障查找的“夹子状”,有用在电路板上专用的连接器高密度、多通道型探头。逻辑探头应能够捕获高质量的信号,并且对被测系统的影响最小。另外,逻辑分析仪的探头应能提供高质量信号并传递给逻辑分析仪,并且对被测系统造成的负载最小,而且要适合与电路板及设备以多种方式连接。 四、设置时钟模式和触发条件 在逻辑分析仪与被测系统连接好之后,需要设置时钟模式与触发条件。逻辑分析仪的数据捕获方式不同于示波器,它有两种捕获方式,分别是异步捕获,获取信号的时间信息和同步捕获,用于获取被测系统的状态信息。其中异步分析更类似于示波器的数据捕获方式,其中采样率、波形捕获率等概念都与示波器的相关概念类似。 1.异步捕获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逻辑分析仪用内部时钟进行数据采样,采样速度越快,测试分辨率越高。采样速率对于异步定时分析非常重要,例如,当采样间隔为2ns时,即每隔2ns捕获新的数据存入存储器中,在采样时钟到来之后改变的数据不会被捕获,直到下一个采样时钟到来,由于无法确定2ns中不会被捕获的数据,直到下一个采样时钟到来,由于无法确定2ns中数据是否发生变化,所以最终分辨率是2ns。这种异步捕获模式常用在目标设备与分析仪捕获的数据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关系,而且被测系统的信号间的时间关系为主要考虑因素时,通常使用这种捕获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