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糖基转移酶
野葛葡糖基转移酶基因PlUGT3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野葛葡糖基转移酶基因P l UG T3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周文灵1, 王瑛华1,2, 陈刚2, 李玲1,*1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631; 2肇庆学院生物系, 广东肇庆526061提要: 采用3' 和5' RACE 技术从野葛中克隆到葡糖基转移酶基因PlUGT3 (GenBank 登录号EU889121) cDNA序列, 长度为1 678 bp, 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
ORF 全长1 428 bp, 编码475 个氨基酸。
此氨基酸序列具有葡糖基转移酶糖基受体结合特征区域PSPG box, 与几种高等植物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大于40%。
半定量RT-PCR 表明, PlUGT3 在野葛根和叶中表达, 两者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别。
关键词: 野葛; 葡糖基转移酶; RACE; 生物信息学分析Cloning an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of Glucosyltransferases Gene PlUGT3 in 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ZHOU W en-Lin g1, WANG Yin g-Hua1, 2, CHEN Gan g2, LI Lin g1,*1Guangdong Key Labo rato ry of Biotechnology fo r Plan t Development,Colleg e of Life S cien ce, Sou th China No 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 ina; 2Depa rtment of Biology, Zhaoqing Un iversity, Zhaoqing, Guangdong 526061, Ch inaAbstract: A glucosyltransferase gene, named PlUGT3 (GenBank accession No. EU889121) was cloned from Pueraria lobata by RT-PCR and RACE methods. The cDNA contained 1 678 bp with an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1 428 bp and encoded a putative protein of 457 amino acid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showed more than 40% similarity to homologues from other plants such as Rhodiola sachalinensis and Arabidopsis thaliana, and to highly conserved functional domain PSPG box of the gene family. Semiquantitive RT-PC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lUGT3 expression levels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roots and leaves.Key words: Pueraria lobata; glucosyltransferases; RACE; bioinformatic analysis野葛是豆科植物葛属的一个种, 其干燥根作为我国传统中药。
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_概述说明

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β-1,6-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它在细胞内起着关键的调控和调解作用。
该酶能够催化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glucosamine,GlcNAc)与其他分子的结合,形成特定的化学键。
这种酶在多个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黏附和识别、细胞外基质重塑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讨论。
引言部分提供了对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概述,并介绍了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将详细阐述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定义、特点、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
第三部分将介绍相关领域中应用于研究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方法和技术。
第四部分将探讨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在医学应用和药物开发领域的潜力,包括与疾病关联性、药物开发与抑制剂设计,以及临床治疗前景及挑战。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并概述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特点、结构、功能以及其在生理调控中的作用。
同时还将阐述相关领域中用于研究该酶的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其在医学应用和药物开发方面的潜力。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及其研究现状与进展普及知识,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这一领域提供指导和启示。
2. 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2.1 定义和特点:β-1,6-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是一种重要的糖基转移酶,它参与细胞壁合成中N-乙酰葡萄糖胺(GlcNAc)残基的转移。
该酶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菌和植物中,但在哺乳动物中异常稀少。
其特点之一是它能催化将GlcNAc残基连接到β-1,6位点上,并具有多功能性底物适应性。
普鲁兰多糖高产菌株Y68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纯化及特性研究

J U N LO C O IL G o.2 1 o.0N . O R A FMIR BO O YN v 0 0V 13 o6
普 鲁 兰 多糖 高产 菌株 Y 8 6 葡 萄 糖 基 转移 酶 的 纯化 及 特 性研 究
称 G F 。 以 S S P G 、 ai — A E对 蛋 白质 进 行 量 化 、 T )并 D —A E N t eP G v 比较 及 特 性 鉴 定 , 究 其 酶 学特 性 。 结果 表 明 短 梗 研
霉 Y 8中 G F被 分 离纯化 , 6 T 纯化 酶在 S SP G D —A E凝 胶 电泳 上 显 示 分 子 量 5 . u单 一 条 带 , 在 N teP G 0 8k 而 a v.A E i
s ia l e ci n pH n e p rt r fp rfe u tb er a to a d tm e au e o u iid GTF s6. nd40 ℃ rs e t e y.a d t ee z mewa ey s ns— wa 0 a e p ci l v n h n y sv r e i
DU a u AN Xi o h i ,G G Jn p i ,F EN i . e ANG S a . i g ,L u .e g h o q n IJ n fn
( .Y na E t xt n et 1 a ti n0 E i Is c p .& Q a .B r u ,Y na 6 0 0 .Q n d oU i fS i u r ue . a ti 4 0 ;2 ig a n.o c a 2 .& T c n 1 ,Q n d o2 6 0 ) eh o. i a 6 0 3 g
作 用。
口腔医学习题(含参考答案)

口腔医学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后牙修复体颊舌面突度过大会引起()。
A、牙髓炎B、食物滞留C、根尖炎D、牙龈受创伤E、牙槽脓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正常恢复轴面的外形高点,可以在咀嚼过程中为牙龈提供保护,食物对牙龈产生适当的按摩作用,有利于牙龈的健康,轴面外形过突,则食物在咀嚼过程中不能为牙龈提供按摩作用,牙颈部容易聚集牙菌斑。
2.葡糖基转移酶(GTF)的唯一底物是()。
A、麦芽糖B、乳糖C、葡萄糖D、蔗糖E、果糖正确答案:D3.颞部外伤出血进行压迫止血的有效部位是()。
A、下颌角区B、颈动脉三角区C、耳屏前区D、咬肌前缘E、颌外动脉走行区正确答案:C4.细菌经紫外线照射会发生DNA损伤,为修复这种损伤,细菌合成DNA修复酶的基因表达增强,这种现象称为()。
A、DNA损伤B、DNA修复C、DNA表达D、诱导E、阻遏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特定环境信号刺激下,相应的基因被激活,基因表达产物增加,这种基因是可诱导的。
可诱导基因在特定环境中表达增强的过程称为诱导或诱导表达。
5.外科患者最易发生水和钠代谢紊乱是()。
A、原发性缺水B、低渗性缺水C、等渗性缺水D、高渗性缺水E、水过多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等渗性缺水是外科患者最易发生的,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
6.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
A、同型输血B、互助献血C、自身储血D、自愿献血E、率先献血正确答案:C7.舌下腺属于()。
A、纯浆液性腺B、纯黏液性腺C、混合性腺D、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E、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腮腺、味腺为纯浆液性腺,舌腭腺、腭腺、舌后腺为纯黏液腺,颌下腺为浆液性腺泡为主混合腺,舌下腺、唇腺、颊腺、磨牙后腺、舌前腺是以黏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
8.无牙颌患者,戴全口义齿半月。
每天戴义齿时间较长后感觉面颊部酸胀。
检查:患者鼻唇沟变浅,说话时人工牙有撞击声。
野葛葡糖基转移酶PIUGTs的同源建模及其活性位点分析

Ho mo l o g y mo de l i n g o f g l uc o s y l t r a n s f e r a s e s f r o m
P u e r a r i a l o b a t a( Wi l l d . )Oh wi a n d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a c t i v e mo t i f
mo l e c u l a r d o c k i n g t h r o u g h t h e Au t o Do c k ADT. a n d a n ly a z e d t h e o v e r a l l P1 UGTs ’a c t i v e mo t i f nd a c o fo n r ma t i o n wi t h t h e s u b s t r a t e s .As a r e s u l t ,P1 UCT1 ,P 1 UG, a n d P1 UGT 3 a t l c a n g e t冀 o o d t e r t i a r y c o fo n r ma t i o n s ,wh i l e P1 UCT1 a nd Pl UGT 2 h a v e g o o d d o c k i n g wi h t t re h e s t t b s t r a t e s .H1 8. 8.N3 5 9 a r e t h r e e k i n d s o f a in m o a c i d r e s i d u e s b o t h i n t h e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we p r e s e n t t h e h o mo l o g y mo d e l i n g o n P l UG1 r s a n d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i t s a c t i v e mo t i f a n d c o n f o r ma t i o n wi t h t h e s u b s t r a t e . W_ e s e l e c t e d PI UCr I s I b a s e d o n t h e S WI S S. M0DEL o n l i n e t e mp l a t e p r e d i c t i o n s.u s e d t h e
糖基转移酶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糖基转移酶名词解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糖基转移酶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在细胞中起着关键的调控和介导作用。
糖基转移酶能够将一种糖基从一个底物分子上转移到另一个底物分子上,从而改变底物分子的化学性质和功能。
这些底物可以是蛋白质、核酸或其他小分子,糖基转移酶对于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代谢调节以及糖类结构修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糖基转移酶展开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糖基转移酶进行概述,包括定义与原理、功能与作用以及分类与种类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我们将关注糖基转移酶在生物学意义、医学应用以及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研究糖基转移酶所采用的常见方法和技术,并给出一些实例和案例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糖基转移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与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糖基转移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释和说明,帮助读者理解糖基转移酶的定义、原理、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介绍糖基转移酶在生物学、医学和工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希望进一步引发读者对该领域的兴趣,并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2. 糖基转移酶概述:2.1 定义与原理:糖基转移酶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的酶,其主要功能是将糖基从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个化合物上。
该过程涉及到底物分子上的糖基团与活性位点上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样的转移反应可以改变底物分子的特性和功能。
2.2 功能与作用:糖基转移酶在细胞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它们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代谢调节、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修饰等。
糖基转移酶还参与了糖复合物、磷脂等重要生物分子的合成和修饰,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和活性。
此外,糖基转移酶还能够催化毒素代谢和药物代谢过程。
2.3 分类与种类:根据其底物和产物类型的不同,糖基转移酶可被分为多个家族。
常见的糖基转移酶家族包括葡萄糖苷转移酶(GLUT)家族、糖基转移酶1(GT-1)家族和核糖基转移酶(RMT)家族等。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hydroxypropyl-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简称HP-CDTase,是一种酶类。
它能够通过将葡萄糖基团转移至环糊精的羟丙基上,形成葡萄糖基环糊精衍生物。
环糊精是一种具有空心圆筒状结构的环状分子,通过与其他分子发生包结作用,可以改变它们的溶解性、稳定性、水溶性等性质。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衍生物可以用作药物的输送系统,可以将水溶性较差的药物包结进环糊精分子中,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另外,它还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香精、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的稳定,以及酒类中的杂味去除等。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应用领域,改善酶的稳定性和活性,以提高环糊精衍生物的产量和质量。
由于其在药物输送和食品工业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已经成为当前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葡糖基转移酶

糖原合成
葡糖基转移酶在糖原合成过程 中催化葡萄糖分子从供体转移 到受体,形成糖原分子,储存
能量。
糖酵解
在糖酵解途径中,葡糖基转移 酶参与将葡萄糖分子分解为丙
酮酸,进而产生ATP供能。
糖异生
葡糖基转移酶在糖异生过程中 将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
持血糖水平。
与疾病的关系及诊断应用
糖尿病
葡糖基转移酶活性异常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糖尿病诊断 和治疗的靶点。
表示酶催化反应的最大速率,与酶浓度和底物浓度有关。在底物浓度足够高的情况下,葡 糖基转移酶的Vmax值可达到较高水平。
催化效率(kcat/Km)
综合反映酶的催化活性和底物亲和力。葡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效率通常较高,说明其在生物 体内能够高效地催化葡糖基的转移反应。
04
葡糖基转移酶在生物体内 的应用
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作用
根据催化反应的类型和底物的特异性,葡糖基转移酶可分为多种类型 ,如糖基转移酶、糖苷酶等。
结构与功能
结构
葡糖基转移酶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 包括多个功能域和结合位点,用于识 别底物和催化葡糖基的转移。
功能
葡糖基转移酶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 的生理功能,如参与糖蛋白、糖脂等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调节细胞信号传 导和代谢过程等。
等,并分析其功能。
03
结构与功能关系
探讨葡糖基转移酶的结构与其 催化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结
构变化对酶活性的影响。
辅因子与酶活性调节
辅因子的种类与作用
分析葡糖基转移酶所需的辅因子类型及其在酶活性中 的作用。
酶活性调节机制
研究葡糖基转移酶的活性调节机制,包括变构调节、 共价修饰等。
辅因子与酶活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OLS FOR GLYCOBIOLOGY
糖基转移酶的结构域
催化域,为管腔中的最大结构域,呈球状, 约含310-430个(最长可达720个左右)氨基 酸残基,为糖基转移酶最重要的催化区域。
TOOLS FOR GLYCOBIOLOGY
克隆的哺乳动物糖基转移酶的结构域
TOOLS FOR GLYCOBIOLOGY
TOOLS FOR GLYCOBIOLOGY
TOOLS FOR GLYCOBIOLOGY
大鼠不同组织中三种N-乙酰葡糖胺基转移酶(GlcNAc T) 活力(pmol/mg蛋白· h)
组织 肾 脑 胃 小肠 肺 脾
GlcNAc T-II
1840 330 660 48 500 150 280 99 104 4.6 100 2.5
9.4 1.4 2.8 0.7
37 4
10 1 8.2 0.8
TOOLS FOR GLYCOBIOLOGY
三、糖基转移酶的结构域
属于II-型膜结合蛋白的糖基转移酶分成四 个结构域。 氨基端的胞浆域,一般少于25个(最少4个) 氨基酸,含正电荷的碱基氨基酸较多; 穿膜域,有少量氨基酸残基,富含疏水氨 基酸; 颈区域,位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管腔内, 含甘氨酸和脯氨酸残基,有的带有N-糖链。
-1,4-Galactosyltransferase Family
TOOLS FOR GLYCOBIOLOGY
Fucosyltransferase Family
TOOLS FOR GLYCOBIOLOGY
All members of the sialyltransferase genes cloned
四、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特性与功能
(1)底物专一性 糖复合物中糖基的顺序和连接键是由糖基 转移酶的底物专一性和催化特性来决定的。 对底物专一性,一个酶的产物常作为下一 个酶的底物,这样就保证了糖链中糖基的 特定顺序。 因合成的产物结构不同或合成的部位不同, 所用的供体和受体也不同。
TOOLS FOR GLYCOBIOLOGY
TOOLS FOR GLYCOBIOLOGY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Glycosyltransferase Genes
后生动物
后口动物 原始昆虫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非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
TOOLS FOR GLYCOBIOLOGY
二、糖基转移酶特性
一个基因 一种转移酶 一种连接键
糖基转移酶和糖苷酶
TOOLS FOR GLYCOBIOLOGY
第一节 糖基转移酶
(Glycosyltransferases) 糖基转移酶是一系列参与催化双糖、聚糖 和糖复合物中糖链合成的一类酶。 负责将活性供体(通常是NDP-糖)的单糖转 移到糖、蛋白质、脂类、核酸分子上,完 成糖基化反应。 目前发现的糖基转移酶有100多种,其主要 分布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TOOLS FOR GLYCOBIOLOGY
糖基转移酶的命名
GlcNAc T-I的全称为: UDP-N-乙酰葡糖胺:-3-甘露糖基1,2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 GlcNAc T-II的全称为: UDP-N-乙酰葡糖胺: -6-甘露糖基1,2N-乙酰葡糖胺转移酶。
TOOLS FOR GLYCOBIOLOGY
糖基转移酶的催化特性
合成糖原时,葡萄糖的供体是UDP-Glc,合 成淀粉时,则是ADP-Glc,合成纤维素时是 GDP-Glc。 对受体的专一性,在糖蛋白的 N- 糖苷键连 接的糖链的外周有 6种不同的方式连接的 N乙酰葡糖胺 (GIcNAc), 它们连接在不同甘露 糖基 (Man) 的不同糖基上,分别有 6 个不同 的糖基转移酶负责它们的转移,每个酶又 对应不同的受体 。
TOOLS FOR GLYCOBIOLOGY
TOOLS FOR GLYCOBIOLOGY
TOOLS FOR GLYCOBIOLOGY
一、糖基转移酶的命名与分类
糖基转移酶的传统分类方法是根据其所转 移的单糖类型进行分类的。 如半乳糖转移酶,唾液酸转移酶等。 另外一种方法是根据序列的同源性、底物/ 产物立体化学异构性以及供体糖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法糖基转移酶被分为66个家族及 一个未分类族。 所有家族只采用两种折叠方式,形成了两 个超家族,分别为GT-A和GT-B超家族。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a Soluble Form of 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V (Glation of High Branching in N-linked Oligosaccharides
GlcNAc T-IV
1.9 1.6 8.7 0.7 8.2 0.7 17 1.5 2.6 0.7 20 8
GlcNAc T-V
30 6 38 1 25 1 68 11 38 4 21 2
睾丸
心 肝
52 2.9
11 1.1 81 0.9
8.2 0.8
TOOLS FOR GLYCOBIOLOGY
TOOLS FOR GLYCOBIOLOGY
糖基转移酶特性
糖基转移酶绝大部分是II型膜结合蛋白,即 较短的N-端在胞浆,有一穿膜部分通过内 质网或高尔基体膜,长的C-端在内质网或 高尔基体的管腔内。
有少数糖基转移酶是I型膜结合蛋白,其较 短的N-端在内质网腔,而很长的C-端则定 位于胞浆。
TOOLS FOR GLYCOBIOLOGY
糖链的合成不是由基因编码合成的,而是由基因编 码的糖基转移酶通过糖基化作用,将糖基由其供体 转移到受体上完成的。
每个糖基转移酶都有自己特异供体、受体和联接键, 这就保证了在没有模板的情况下合成特异性的糖。 糖链可以认为是基因的次级产物, 一个基因编码一 个糖基转移酶, 一个糖基转移酶专一地催化一个糖 苷键的合成,一条糖链的合成就需要一个多酶系统, 也就对应了一个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