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天上的云朵》教案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二课 天上的云朵|广西版

第2课:天上的云朵一、教学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天空,并提出问题:1、天上飘着的是什么?2、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后视学生的回答给予总结。
2、欣赏教师准备的课件或课本图片。
3、自行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认知能力目的: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并感受色彩的美,孩子们能用简短或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2、情感目的: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培养孩子们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学情分析:每个孩子的绘画基础不同,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在课堂上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增减内容或放慢范画例子速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蓝天、白云”的美感体验的评述。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欣赏与评述活动,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语言。
导入板书:天上的云朵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谈谈自我感受。
指定或抽取学生回答印象中的云朵是什么样子的?它的颜色是什么?然后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2、提出问题:你能把“云朵”画成什么样子?,然后请学生上台演示,并根据结果给予评价和肯定。
3、引导学生观看《大气层的云朵》,语言: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大气层中的云朵是什么的?它与我们在蓝天上看到的云朵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4、出示课件,欣赏图片,结合课本图片与范画例子供学生欣赏。
(1)一天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学生从颜色、形状上观察)(2)在大风吹起的时候云朵又是如何变化的。
(3)下雨前后云朵的变化。
5、提出问题:谁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让学生讨论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小结。
四、作业布置,表现所想1、首先引导学生观看其他同龄孩子们的范画例子,然后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现方法”然后引出作业内容“天上的云朵”。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1、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然后互评。
2、选出有个性与创意的作业,全班进行展示,后教师小结。
六、提供课外拓展最后留下问题:在什么样的天气下,天上的云朵会变得更神奇、更美丽?请小朋友们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观察观察,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2天上的云朵》说课稿

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 2 天上的云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 天上的云朵》是桂美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天上的云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云朵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进而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云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云朵有了一定的认知,他们知道云朵是天空中的自然现象。
但是,他们对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变化可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云朵的特点,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云朵的认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描绘,让学生了解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变化,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掌握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云朵的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云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提供绘画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云朵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云朵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兴趣。
2.讲解:简要介绍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变化,让学生对云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实践:让学生动手描绘云朵,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云朵。
4.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和描绘云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内容:云朵的形状、颜色和变化。
2.设计思路:通过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展示云朵的特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一年级美术下册《天上的云朵》教案、教学设计

5.通过对云朵的描绘,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充满向往。在本章节《天上的云朵》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绘画技巧和美术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此外,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对本章节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2.教授绘画云朵的技巧,包括线条、色彩、形状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方法。
3.示范绘画过程,分步骤讲解,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实践。
4.强调观察和想象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云朵进行观察和讨论。
2.各小组讨论云朵的特点、绘画方法以及如何表现云朵的动态美。
3.研究性学习:分组进行云朵研究,每组选择一种具有特色的云朵,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资料,了解其形成原因、特点等。下节课向同学们分享你们的研究成果。
4.写作作业:以“我心中的云朵”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你对云朵的喜爱和想象。要求语言生动、有趣,能够体现出你对云朵的独特情感。
5.家庭互动:邀请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观察云朵,讨论绘画技巧。鼓励家长鼓励孩子发挥创意,共同完成一幅家庭云朵画作。
b)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c)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
d)结合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观察生活、发现美的习惯。
4.教学评价:
a)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观察力、绘画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给予及时反馈和鼓励。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课 天上的云朵|广西版

天上的云朵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学习装饰风格,培养健康向上的窝、审美趣味。
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色彩的美。
学生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评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2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一节属于造型·表现类型的课程。
本次课将人文主题和美术的基本知识有机的结合,进行双主题教学。
通过欣赏一些成熟的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挖掘云朵的美,再次去观察、欣赏云朵,这时的云朵就变得形态神奇、色彩丰富。
这样变化多端的云朵造型,不得不使孩子产生美丽而丰富的联想,为孩子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3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对“蓝天白云”的美感体验评述。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与欣赏与评述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4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 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颜料、画纸等常规用具和材料,4—6人的小组并选好小组长(教师) 课件《云的图片》、相关云的知识、绘画用具等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天上的白云谜语导入: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不好,大大一团棉花糖,高高挂在蓝天上:天天飘来又飘去,小小雨滴里面藏。
(打一自然景物)活动2【讲授】创设情境,谈谈感受CAI出示蓝天白云绿草的图片那你喜欢云吗?为什么?(云可以挡住太阳,云很漂亮……)你们都这么喜欢云那你知道云是哪里来的吗?空气中的水汽是从江河湖泊等的水面蒸发而来。
高空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
到了五六千米的高空。
无数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看上去白茫茫一片,就是我们平时看见的云。
你平时把云画成什么样子?我想请几位同学上黑板来画一画(请几位同学上黑板来画一画)活动3【活动】引导欣赏,全新体验其实受天气的影响,云儿的颜色和形状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俗话说:“七月八月看巧云。
”在农历七八月的时候你抬头仔细看天上的云会发现天上的云千变万化,形状各异。
老师这也准备了一些巧云的图片(CAI出示有关云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联想)你觉得这张云像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像XX的,上来指给我们看看好吗……恩,你很有想象力,很聪明.活动4【练习】传授方法,激发创意白云是天空中最美丽的景物,它们像一只只白鸟在不停的飞翔、飘荡,让人望去心旷神怡。
天上的云朵-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天上的云朵-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为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中的一节课,涉及到天上的云朵这一主题。
本课程旨在通过观察、绘制云朵让学生对云朵有更深刻的理解,并通过色彩搭配等方式表达出云朵的美丽与柔和。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云朵,理解其形态与特点;2.能够使用正确的手法画出云朵;3.能够通过色彩与绘制表达出云朵的柔和美。
教学准备1.课堂画板或黑板;2.各种颜色的油画颜料及调色器;3.每人一份毛笔、白纸;4.PPT及云朵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1.让学生看一些云朵的图片,讨论云朵是何种物体,具备哪些特征;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朵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3.向学生讲解绘画云朵的方法,以及使用色彩表达云朵的柔和美。
实践部分:1.让学生使用毛笔和白纸模仿天上的云朵,先画轮廓,再涂色,最后描细节;2.带领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云朵,根据观察结果画出形状各异的云朵;3.老师讲解如何使用色彩和手法表达云朵的柔和美,学生按照老师的介绍涂抹不同的颜色和层次,试图表达出云朵的质感和颜色层次感。
总结:当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云朵的涂绘任务后,老师要求学生自己选出三份最美的作品,并在全班面前进行展示。
在展示时,老师可以再次谈到云朵的形态和颜色等特征,并与学生分享如何画出更加美丽的云朵。
课后作业1.请学生在回家的路上,从天空中寻找最美的云朵,找到之后尝试用画笔将其画下来;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最喜欢的云朵,并说明理由;3.请学生寻找一张云朵的图片,自己尝试完成绘制云朵的任务。
总结此次教学着重让学生了解云朵的形态、特点和柔和的美感。
除此之外,还教给了学生用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
最终期待学生对天上的云朵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对绘画有了新的认识。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2《天上的云朵》|广西版

《天上的云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了解云朵的基本形态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云朵的形态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云朵的形态、颜色和变化,了解云朵的基本特点。
2. 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云朵的形态和特点。
3. 进行云朵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了解云朵的基本形态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难点: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云朵的形态和特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云朵图片、绘画工具。
学具:绘画纸、彩笔、水粉、画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朵,让学生说出云朵的形态和颜色。
二、基本知识与技能(10分钟)1. 教师讲解云朵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如:白云、乌云、卷云等。
2. 引导学生学习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云朵的形态和特点。
三、实践与创作(10分钟)1. 学生进行云朵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发挥想象,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云朵的形态和特点。
四、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云朵的基本形态和特点白云乌云卷云美术元素表现线条色彩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
2. 家长参与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了解了云朵的基本形态和特点,提高了审美观察能力。
在实践与创作环节,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表现云朵的形态和特点,培养了美术表现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天上的云朵-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天上的云朵-桂美2011版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1.理解云朵的形态和颜色,了解云的分类;2.培养观察云朵、记录云朵、表达云朵的能力;3.发现自然美之美、陶冶情操、促进心灵健康。
2. 教学内容1.云朵的形态和颜色;2.云的分类及表达。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对云朵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手法表达云朵的形态和颜色。
4. 教学准备•一些云朵的图片;•印有云的形态和颜色的卡片;•云彩刷子、水彩、颜料、画布等绘画用具;•一份完整的教案。
5. 教学过程5.1 导入上课前老师要让学生一起去操场,仰望天空寻找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云朵,并让学生描述它们。
细心的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想想云朵在天上的作用。
5.2 学习云的分类通过展示一些云朵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形态的云朵,并介绍它们的分类。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语言和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所学的内容。
5.3 画云让学生使用云彩刷子、水彩、颜料、画布等绘画用具,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自己心目中最想要表达的云朵。
5.4 分享云画让学生把自己画的云朵分享给同桌,并邀请学生谈谈他们画的云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如有时间,可以组织一次展览,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学习。
5.5 总结通过学习本课和画画的方式,让学生对云朵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最后,让学生回到主题,分享自己收获的心得体会。
6. 家庭作业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画一张自己最喜欢的云朵,注明云朵的类型、颜色和形状,并用语言自己的记述及感受。
7. 教学反思本课以云朵为主题,启发学生对云朵的认识,通过画画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长。
总体上,此次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适时引导、调整和教学,便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
美术桂美版一年级下册 2《天上的云朵》教学设计

《天上的云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自然景观中云的不同变化,了解有关云朵的知识。
2、引导学生对天空的云朵大胆的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方式创作画面,表达内心所想所感云朵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色彩的美,对云朵进行大胆的联想和表现。
难点:尝试用不同材料不同创作方式表现天空中的云朵。
教学准备教师:教案,课件,各种云朵的图片学生:绘画用的笔和纸,棉花,固体胶或双面胶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游戏导入:走进大自然。
由老师扮成导游,学生充当游客,自然风光的录像、图片是旅游景点,师生共同坐上飞机去观光,着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天空中的色彩变化,学生展开自由的联想和想象。
二、发展阶段1、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启发学生用简短的语句表达所见所想,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灌输环境保护意识我们任何时候都能看见蓝天白云吗?教师启发学生初步理解蓝天白云与人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让学生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道理。
3、评一评,想一想出示画家和小朋友表现蓝天白云的美术作品,提问:作品中有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着重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画家笔下和小朋友眼中的天空,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解释作品,发表自己的评价。
)三、创作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对身边材料展开丰富的联想和独特的构想,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绘画、剪贴或者撕贴的方式,在蓝色的纸上添上白云、小鸟……四、展示评价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互评。
五、课外拓展学生课后和同伴一起讨论:我能为保护自然环境做些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天上的云朵》
教案
桂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天上的云朵》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的: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感受色彩的
美,学生能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2、情感目的: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
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3、能力目的:观察天空中云朵的形状,用美术的语言
表达内心所感所想的云朵变化。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并且对美
术有着极大的兴趣,会运用美术语言大胆的进行美术创作。
但是由于一年级的基本知识还不够扎实,基本功较为薄弱,
所以画面组着能力欠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天空中云朵的形状变化和色
彩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达对天空中云朵的所感
所想。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通过播放视频引出小客人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热情。
活动2【讲授】二、讲授新课,探究体验
二、讲授新课,探究体验
1、老师:小云朵听说我们今天的美术课内容跟它有关,可高兴了,吵着也要加入我们的课堂,大家欢迎它吗?我把这朵可爱的小云朵也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为了表示它的感谢,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节目,大家想看吗?用掌声欢迎(播放云朵变化视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老师:你们说小云朵的节目棒不棒?(学生回答)
3、老师:现在,小云朵有问题问大家了
小云朵的家在哪?(引出蓝天)
视频当中小云朵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从颜色、形状上观察)你还能说出云朵的其他变化吗?(让学生讨论交流,说说感受)
小云朵是什么变的呢?(播放视频)
教师小结:云朵是有地面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中后遇冷,凝聚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天空中有各种不同颜色的云,有的洁白如絮,有的是乌黑一块,有的是灰蒙蒙一片,有的发出红色和紫色的光彩。
而流动的空气会带着轻柔的云不停的动,看上去好像会“走路”一样,云也因此
变化成各种各样的造型。
4、欣赏作品
(1)小云朵:大家可喜欢我了,你们看?(播放图片,欣赏画家笔下的小云朵)
小云朵:大家了解了那么多关于我的知识,我想请大家给我画个像,画一画你心目中的我长什么样子的?
老师:大家能不能满足小云朵的心愿啊?老师也带了来我心目中小云朵的样子,大家想不想看?(展示作品)你能说说我是怎么画出来的吗?用了什么方法和材料?
(2)学生上台讲述,尝试做一做,教师帮助补充辅导。
(3)教师:怎样对所画的云朵造型进行联想和表现呢?(提示:通过对形的想象,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添加、概括、夸张等手法进行表现。
)
三、创作方法:
(1)用撕纸的方式进行小云朵的造型创作。
(2)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征,通过对形的联想进行创作,强调撕的技巧(对比图片展示撕的技巧)
(3)技巧:想——画——撕——贴——添
四、启发思路
(1)欣赏小朋友笔下的云朵作品,拓宽学生思维。
(2)用背景色来创设不同的场景(蓝色、橙色、黑色等)
活动3【练习】五、创造表现
五、创造表现
老师:看完以后,相信大家都跃跃欲试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给小云朵画一张像,作业要求如下: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小组讨论,说一说创作想法(教师给出一些基本形状参考)
2、制作时间以音乐为时间点,音乐声停止的时候,同学们立刻停下来。
3、提示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以及小组讨论的音量。
教师巡视过程中,提醒学生注重外形的创作以及与背景的合理搭配。
活动4【测试】六、交流评析
六、交流评析
展示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请学生评一评自己喜欢的作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识。
七、课后拓展
告诉学生要爱护环境,才能有这样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