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电位滴定法(1)
合集下载
电位滴定法课件

+186
5.50
-135
8.00
-342
2.90
+177
6.00
-142
8.50
-364
3.00
+168
6.50
-152
9.00
-375
3.10
+148
7.00
-167
9.50
-383
7.10
-171
10.00
-389
解题(1)
解 :首先 计算在两个化学计量点附近的 △V,△E,△E/△V,△2 E/△V2的值如下表所示。
即:二级微商△2E/△V2 =0时的体积为滴定终点体积,用内插法计算:
24.34ml即为滴定终点时AgNO3消耗的体积
4、△2E/△V2 — V曲线
以二阶微商值为纵 坐标 ,加入滴定剂 的体积为横坐标作 图。 △2E/△V2 =0所 对应的体积即为滴 定终点。
计算示例
吸取Cl-和I-混合液25.00mL,稀释到100.00mL,以 0.1000mol•L-1的AgNO3溶液滴定.以银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 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加入AgNO3的体积及相应的E值如下表 所示.计算Cl-及I-在化学计量点时所消耗AgNO3的体积,并计 算原来溶液中Cl-及I-的浓度各是多少?以g/L表示之。
电位分析法的依据
电位分析法是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电极的电位与其乡相应离子活度之间的关系 可以用能斯特方程式表示。例如,某种金属M插入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所构成 的电极,其电极电位为:
φMn+/M=φoMn+/M+RT/nFlnaMn+ φ—电极电位(V); φo—标准电极电位(V); R—理想气体常数(8.131445J.mol-1.K-1); T—热力学温度(K); F—法拉第常数(96487C); aMn+—金属Mn+的活度(mol.L-1)。
电位滴定法1

电位法测定 pH
例如:用盐桥将适当的参比电极同浸在测试溶液中的氢电 极连接起来组成这样的电极:
参比电极 H+ ( xM ) | H2 , Pt
E E参比 0.059 pH E j
令 E参比 E j 等于常数 k ,则原式变为
E k 0.059 pH
或
Ek pH 0.059
做液膜,有选择性的和待测离子键合)
(4)固膜电极
(5)沉淀膜电极
优点是无需对测定 pH 的溶液添加杂质;可以在有 容易被氧化或还原的物质存在的溶液中进行测定而 不受干扰;电极能制造得很小而使很小容积的溶液 也可加以测定;不像氢电极那样有对中毒敏感的催 化性表面;含有稍微缓冲的溶液也可正确测定,且 电极能良好的适用于连续测量。 缺点是玻璃薄膜总容易碎;在 pH值高的溶液中, 氢离子外的其他粒子通过膜的扩散会引起严重的误 差;在酸性很强( pH 0 )的溶液中使用玻璃电极 也会发生误差。
Ag e Ag
第二类电极(溶液中阴离子调节与金属表 面交换电子的金属离子浓度) 例:银—氯化银电极
第三类电极(汞
AgCl( s ) e Ag Cl
EDTA --电极)
*
膜电极——具有选择透过性
(1)测pH的玻璃电极
Ag | AgCl , HCl (0.1 M ) | 玻璃 | H ( xM ) KCl (盐), Hg2Cl2 | Hg 例:
为使的pH 实用标度固定,需要对有些标准缓冲溶液任意指定值。 美国标准局利用关于活度系数的合理假设,通过选定电池的细 致测量,确定了某些缓冲溶液的 pH 值。
分析化学工作者及生物化学工作者可进行的 多数pH 值测定是采用氯化钾盐桥把玻璃电极和 甘汞参比电极相连接。假定用标准局缓冲溶液 之一来标定pH 计,则测定的值并不完全等于 lgH 但在常见条件下将十分接近,所谓常见条件是 指:a.测试溶液的离子强度小于3左右;b.溶液 中不存在浓度特别的反常离子如非常大的有机 物离子,高度水化的锂离子等;c.pH的范围约为 2—10;d.测试溶液中不存在带电荷的悬浮体如 粘土,土壤或离子交换树脂
分析化学 第08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1[可修改版ppt]
![分析化学 第08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1[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1736d5fad6195f302ba6af.png)
有液接界电池
盐桥作用之一: 阻止两种溶液混合,为通电时的离子迁
移提供通道。
• 铜-锌原电池(Daniell电池) 导线连接两电极时, Zn
片变小,Cu片变大,电流 表指针偏转。
Zn Zn2++2e 负极
Cu2++2e Cu 正极
Zn+Cu2+ Zn2++Cu 电池反应
零电流条件下,原电池电动势为:
2
0.059 0.337 2 lg Cu2
金属越活泼,溶液中该金属离子的浓 度越低,金属正离子进入溶液的倾向越 大,电极还原性越强,电极电位越负;反 之,电极氧化性越强,电极电位越正。
8.2.2 化学电池-原电池和电解池
电极:每组金属-溶液体系 简单化学电池:两组金属-溶液体系 原电池:自发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装置 电解池:消耗外电源,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装置
液接电位 liquid junction potential 两种组成不同或组成相同浓度不同的电解
质溶液相接触界面之间存在的电位差。
盐桥作用之二: 消除液接电位,使测量更加准确。
盐桥的制作
加入3%琼脂于饱和KCl溶液(4.2 mol/L) 中,加热混合均匀,注入到U形玻璃管中,冷 却成凝胶后,两端以多孔砂芯密封,防止电 介质溶液之间的虹吸而发生反应,但仍可形 成电池回路,由于K+、Cl−离子迁移或扩散速 率相当,因而可消除液接电位的影响(可减 小到1~2mV)。
传统电化学分析:无机离子的分析; 有机电化学分析:测定有机化合物也日益广泛; 电化学分析在药物分析中也有较多应用。 应用于活体分析。
按所测的电化学参数不同,可分四类:
8.2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8.2.1 相界电位、电极电位(金属)、液接电位 相界电位与(金属)电极电位
电位滴定法ppt课件

介电常数大,E值读数稳定,但突跃不明显;介电 常数小,突跃明显,易于滴定,但E值读数不稳定。
2. 氧化还原滴定:
➢ 常用电极:铂Pt电极作指示电极, 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精品课件
19
第十二节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和指示电极的选择
3、沉淀滴定 指示电极:根据不同的沉淀反应来采用不同的指示电极. 如:硝酸盐标准溶液滴定卤素可用银电极做指示电极 参比电极:双盐桥甘汞电极
E E2 E1 V V2 V1
精品课件
10
(c)二阶微商法(等于零点):又称二阶微分滴定曲 线,纵坐标Δ2Ε/ΔV 2=0的点即为滴定终点。通过后点 数据减前点数据的方法逐点计算二阶微商。
2E V2
E E V 2 V 1
V
内插法:取二阶微商的正、负转化处的两个点的 体积值V+,V-。
V终V V 2E2V V V 2E2 V 2E2
精品课件
21
应用及计算示例
V /ml 24.00 24.10 24.20 24.30 24.40 24.50 24.60 24.70
E /V 0.174 0.183 0.194 0.233 0.316 0.34 0.351 0.358
V' /ml Δ E/ Δ V V" /ml
24.05 24.15 24.25 24.35 24.45 24.55 24.65
精品课件
16
自动电位分析仪简介
商品电位滴定仪有半 自动、全自动两种。全 自动电位分析仪至少包 括两的单元,即更换试 样系统(取样系统)和 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包 括自动加试剂部分(量 液剂)以及数据处理部 分。仪器结构框架如下 图:
精品课件
17
第十二节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和指示电极的选择
2. 氧化还原滴定:
➢ 常用电极:铂Pt电极作指示电极, 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精品课件
19
第十二节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和指示电极的选择
3、沉淀滴定 指示电极:根据不同的沉淀反应来采用不同的指示电极. 如:硝酸盐标准溶液滴定卤素可用银电极做指示电极 参比电极:双盐桥甘汞电极
E E2 E1 V V2 V1
精品课件
10
(c)二阶微商法(等于零点):又称二阶微分滴定曲 线,纵坐标Δ2Ε/ΔV 2=0的点即为滴定终点。通过后点 数据减前点数据的方法逐点计算二阶微商。
2E V2
E E V 2 V 1
V
内插法:取二阶微商的正、负转化处的两个点的 体积值V+,V-。
V终V V 2E2V V V 2E2 V 2E2
精品课件
21
应用及计算示例
V /ml 24.00 24.10 24.20 24.30 24.40 24.50 24.60 24.70
E /V 0.174 0.183 0.194 0.233 0.316 0.34 0.351 0.358
V' /ml Δ E/ Δ V V" /ml
24.05 24.15 24.25 24.35 24.45 24.55 24.65
精品课件
16
自动电位分析仪简介
商品电位滴定仪有半 自动、全自动两种。全 自动电位分析仪至少包 括两的单元,即更换试 样系统(取样系统)和 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包 括自动加试剂部分(量 液剂)以及数据处理部 分。仪器结构框架如下 图:
精品课件
17
第十二节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和指示电极的选择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分析化学课件)

电位滴定法测亚铁离子含量 三、操作步骤 1.仪器准备 (1)安装滴定台 连接电极杆,
装入搅拌器、溶液杯支架,在溶液杯 中放入搅拌珠,锁紧搅拌器和溶液杯。
电位滴定装置图
14
电位滴定法测亚铁离子含量 (2)安装滴定管 在溶液杯中插入 滴定管,连接输液管,利用接口螺 母旋紧,不得有泄漏现象,插入温 度计传感器,接口插入对应的插座,连接搅拌器接 口。
1.在待测溶液中插入合适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 原电池;
2.待测溶液与滴定液发生化学反应,使待测离子的浓 度不断变化;
3.指示电极的电位也相应发生变化;
4.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指示电极的电位发生突然变 化,导致电池电动势发生突变;
5.通过测量电动势的变化,可确定终点。
8
电位滴定法原理
1.准确度高 电
尖峰所对应的V值即为
化学计量点的体积
△E/△V- 曲线
3
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三) 2E / V—2 V 曲线法
又称二阶微商法,用 2E / V 2 对滴定液体积作图,得 到一条具有两个极值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曲线上为零时所对 应的体积,即为化 学计量点的体积。
4
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 在实际的电位滴定中传统的操作方法正逐渐被 自动电位滴定所取代,自动电位滴定能判断滴定终 点,并自动绘制出E-V曲线,E / V - V 曲线,在很大 程度上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 进行电位滴定时,每加一次滴定剂,测量一次 电动势,直到超过化学计量点为止。这样就得到一 系列的滴定剂用量V和相应的电动势E数据。下面介 绍几种图解法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
1
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
(一)E-V曲线法
以滴定液体积V为横坐标,电位计读数值(电池
第八章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I2
阴极:
I2+ 2e
2I-
(2)化学计量点时,溶液无可逆电对, 电极反应停止,无电流通过。
(3)终点后,溶液无可逆电对,无电
流通过。
终点:电流突然下降不再变动。
第八章 电化学分析法
3.滴定液和待测物均为可逆电对 化学计量点时无电流
I
sp
V
第八章 电化学分析法
小结: 根据滴定过程的电流变化,分为三种类型。
GE K′ 0.059lg H 外
K′ 0.059pH
第八章 电化学分析法
3. 性能
(一)玻璃电极
(1)电极斜率 当溶液中的pH变化一个单位时, 引起玻璃电极的电位变化。
(2)碱差和酸差
① 酸差:测定溶液酸度太大(pH<1)时, 电位值偏 离线性关系,产生误差,pH增高。
② 碱差:pH>9或Na+浓度较高时产生误差,主要是 Na+参与相界面上的交换所致pH降低。
Vsp
V sp
Vsp
a.标准→不可逆 样品→可逆
Na2S2O3 → I2 计量点前有电流 计量点无电流
b.标准→可逆 样品→不可逆
I2 → Na2S2O3 计量点前 无电流
计量点时开始有电流
c.标准→可逆, 样品→可逆 Ce4+ → Fe2+ 计量点前有电流 计量点无电流 计量点后有电流
第八章 电化学分析法
25℃(298.15K)时,其电极电位表示为:
Hg2Cl 2 /Hg
Hg2Cl2/Hg
0.059
lg
c Cl
298.15K时 KCl为饱和: 0.2412V
KCl浓度为0.1mol/L: 0.3337V KCl浓度为1mol/L: 0.2801V
[医学]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医学]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ebbfcfd1f34693daef3e6f.png)
(-)SCE‖试液︱ISE(+) (-)ISE︱试液 ‖SCE(+)
由于不对称电位、活度系数等的不确定,公式的K、
f不确定,一般不能由测得的电动势直接计算出被测离子 的浓度。通常采用下列方法测定。
h
21
1.直接比较法
E s K S lg fc s
E x K S lg fc x
E
Ex
Es
S
lg
K S lg a 外 M n
j
k
2 .303 RT nF
lg
aM n
a
M
n
k
S
lg
a M
n
a
M
n
k
S
lg
aM n
S
lgaLeabharlann Mnh18
ISE Ag /ACl mKSlgaMn ISEKSlgaMn
习题2
与金属基电极的区别: 无电子交换反应,是离
子扩散交换形成膜电位。
h
ClMn+ Mn+ Mn+
0.05l9 gaA g
0.0 25l9gaC2u
金属-金属难溶盐电极 (第二类电极)
AgCl + e
Ag +Cl-
0.05lg a 9Cl
h
16
2、膜电极 (ISE)
膜电极能有选择地对溶液中某特 定离子产生响应,即其电极电位与特 定离子的活度关系为:
ISE k2.3n0F R3TlgaM
离子选择性电极
习题4
19
第三节 直接电位法
直接电位法是选择合适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插入待测溶液组成原电池,根据原电池的电动势大 小,进行分析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一

5
(2)电解法
• 在恒电流或控制电位的条件下,使被测物质在电极 上析出,从而达到定量分离测定目的的方法称为电 解分析法,包括电重量法、库仑分析法和库仑滴定 法。
• 当用外加电源电解试样时,根据待测物在电极上定 量沉积后电极质量的增加,以确定待测物含量的方 法称为电重量法。
• 当用外加电源电解试样时,根据电解过程中消耗的 电量进行分析的方法称为库仑法。
• ① 原电池和电解池
•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其电极 反应可自发进行,在外电路接通时可产生电流。
•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称为电解池。其电极 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必须在电池两极间加一定的 外电压才能进行。
• 同一结构的化学电池,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有时 可作为原电池,有时可作为电解池使用。
生理、医学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 ⑥易于自动控制。 • ⑦还可用于各种化学平衡常数的测定以及研究化
学反应的机理和历程。
分析化学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10
第二节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 一、化学电池 • 1. 定义:化学电池是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化的一种
电化学反应器。电化学反应是发生在电极和电解质 溶液界面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两个电极(相同或 不同)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组成。 • 2. 组成化学电池的条件: • ①电极之间以导线相联; • ②电解质溶液间以一定方式保持接触,使离子从一 方迁移到另一方; • ③发生电极反应或电极上发生电子转移。
• 三、电化学分析法分类: • 1、在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中,依据使用方式的不
同,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 • (1)直接法是由测量值直接求出测定的物理量,
如溶液的pH测定; • (2)间接法是将电化学仪器作为确定滴定终点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Yes
H2SO4(aq)
E No
H2SO4(aq)
F No
CuSO4(aq)
无水乙醇 alcohol(酒精)
H2SO4(aq)
7
8
modern battery industry
9
Dry cells (干电池)
Carbon rod Zinc
anode cathode
Ammonium chloride electrolyte alkaline dry cells (碱性干电池) Zn-MnO2 dry cell
1. 痕量组分的分析 2. 选择性好 1. 准确度高 2. 适用范围广 1. 测定水的纯度 2. 选择性差 1.痕量组分的分析 2. 选择性好—金属离 子和有机物的测定
conductivity current-voltage relationship
26
1.化学电池与电化学分析装置
化学电池:原电池和电解电池。 电化学基本装置:两支电极、电源、放大与显示记录装置
20
电位分析法(potentiometry)
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测定物质含量的一类分析 方法 直接电位法—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 求算离子的浓度 测溶液的pH值 电位滴定法—通过测量滴定反应中电极电 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的方法,进而计算含量。
21
2.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电解分析:
在恒电流或控制电位的条件下,被测物在 电极上析出,实现定量分离测定目的的方法。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Potentiometry and Dead-stop Titration
主讲:梁永红 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lyhyh@
1
◆历史背景知识◆
18世纪,出现了电解分析和库仑滴定法。 19世纪,出现了电导滴定法,玻璃电极 测pH值和高频滴定法。 1922年,极谱法问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离子选择电极及酶 固定化制作酶电极相继问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光谱电化学使电分 析化学从宏观深入到微观。
Stern layer
Zn 铜
+ + + + + + + + ++ + + + + Zn2+
扩散层
+ + + +
主体 溶液
Zn( s ) − 2e
Zn 2+ (aq )
ϕZn
2+
/Zn
37
5. 液接电位
在两种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接触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之为液体接 界电位/扩散电位——无强制性和选择性 是由于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而引起 ,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2
本章重点与难点
1、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2、直接电位法 3、电位滴定法 4、永停滴定法
学时数:6
3
4
电子的运动:
电子的定 向移动形 成电流。
电子流出 的一极是 Zn
电子流入 -e - e - e -的一极是 e e -Cu 正极 e
负极
(Zn)
eeeee 2+ ZnZn2+ e - - -+ 2+ 2+ ZnZn2+2+ e H ZnZn2+ e ZnZn eeee2- SO42SO4 SO42SO42-
电极:
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随测定溶液和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 指示电极:电极电位则随测量溶液和浓度不同而变化。 由电池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活度(常用浓度代替)大小。
28
液体接界电位
在两种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 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之为液体接界电位。 液体接界电位产生的原因: 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而引起。
4. 电导分析法
普通电导法:高纯水质测定, 弱酸测定。 高频电导法:电极不与试样接 触。
23
伏安法(voltammetry)
研究的对象——电解过程中电流和电位变化关 系的曲线 1. 以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根据电解过程中伏 安曲线进行分析——极谱法 polarography 1922年,Heyrovsky,1959年Nobel奖 2. 在恒定电压下进行电解,使被测物在电极上 富集,再用适当的方法使富集物溶解(出),根 据溶出时电流-电位的变化—— 溶出法 3. 电流滴定法—在固定电压下,根据滴定过程 中电流的变化确定终点的方法。 amperometric titration
19
1.电位分析法
直接电位法: 电极电位与溶液中活性 物质的活度有关。 溶液电动势 → 电极→ 能斯特方程 → 物质的含量 电位滴定: 用电位测量装置指 示滴定分析过程中被测组分的浓度变 化。 浓度变化→电极→滴定曲线→计量点 研制各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 的电极是电位分析法最活跃的研究 领域之一。
Ag + Cl −
ϕ = ϕ θ + / Ag + 0.059 lg a Ag + Ag
=ϕ
θ
Ag + / Ag
+ 0.059 lg
Ksp( AgCl ) aCl −
= ϕ θ / Ag − 0.059 lg aCl − AgCl
25℃ 0.197V
40
饱和甘汞电极 ─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 (SCE) 由Hg,Hg2Cl2和饱和KCl溶液所组成 电极反应:Hg2Cl2 + 2e = 2Hg + 2Cl-
液接电位的产生
29
第二节 电位法基本原理
原电池与电解池
1.原电池: 能自发将化学能 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由电极、电解质和外电路组成
30
2.电解池:需要外部电源提供电能迫使电流通过, 使电池内部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
反应发生的方向 与原电池相反
31
如果两个电极分别浸泡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 时(组成或浓度),称为有液体接界电池 有液接界电池比较常用
通过考察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有关参数, 确定物质的组成或含量 电压[Voltage] 电流[Current] 电导[Conductance] 电量[Charge]
18
灵敏度、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应用广泛。 被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10-12 mol/L数量级。 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尤其适合于化工 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 传统电化学分析:无机离子的分析; 测定有机化合物也日益广泛; 有机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在药物分析中也有较多应用。 应用于活体分析。
33
总反应 Zn( s ) + Cu 2+ (aq ) 原电池的书写
Zn 2+ (aq ) + Cu( s )
(-) Zn ZnSO4 (1mol / L) CuSO4 ( 1mol/L) Cu(+)
原则
1. 阳极位于左边,阴极位于右边; 2. 每个半电池中用单树线隔开电极与电解液; 3. 双树线表示盐桥; 4. 电解质应标明浓度;气体应注明温度和分压
Hg/Hg2Cl2
41
反应的实质是电极表面的Hg22+与金属Hg交换电子
Hg 2 + 2e
ϕHg Cl /Hg
2 2
2+
2 Hg
0.059 lg a (Hg 2 2+ ) = ϕ Hg2+ /Hg + 2 2
θ
由于Hg2Cl2是饱和的,其活度积常数是一定的
K ap (Hg 2Cl2 ) = aHg 2+ • a
借助盐桥消除液接电位
1. 盐桥中的Cl-和K+向低浓 度电解质中迁移,且两 者迁移速度相同 2. 饱和KCl中加入3%琼脂 凝胶 3. KCl浓度4.2mol/L
38
6. Nernst方程
用于描述电极电位φ与溶液中对应离子活度 的关系
Ox + ne
θ
Re d
RT aO 2.303RT aO θ ln lg ϕ =ϕ + =ϕ + nF aR nF aR
27
2.电位及电化学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
两大类电化学分析方法:
a.无电极反应。如电导,电泳分析法。使用惰性金属铂电极。 b.电极上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如库仑分析及伏安分析。
电位分析原理: ΔE = E+ - E-+ EL 电位测量:
E外= E测:外电位随两支电极间电位变化。 I = 0 :测定过程中并没有电流流过电极。
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
kinds of alkaline dry cells
12
铅蓄电池(Lead storage batteries)
cathode : Pb (lead) anode : PbO2 (lead dioxide) electrolyte: H2SO4(aq)
13
锂电池( Lithium cells )
25℃时,
0.059 aO lg ϕ =ϕ + n aR
θ
0.059 cO lg ϕ ′+ n cR
θ
通常用浓度代替活度, 这时,公式中的标准 电极电位应改用条件 电位
3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
一、REFERENCE ELECTRODE 在一定条件下,电位值已知且基本恒定的电极 银-氯化银电极──Ag-AgCl 银丝镀上一层AgCl,浸在一定 浓度的KCl溶液中 电极反应 AgCl + e
Ecell = ϕc - ϕa
34
电极电位的绝对值不能单独测定或从理论上计 算,必须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电极构成一个原电池
标准氢电极 normal hydrogen electrode (NHE)
H2SO4(aq)
E No
H2SO4(aq)
F No
CuSO4(aq)
无水乙醇 alcohol(酒精)
H2SO4(aq)
7
8
modern battery industry
9
Dry cells (干电池)
Carbon rod Zinc
anode cathode
Ammonium chloride electrolyte alkaline dry cells (碱性干电池) Zn-MnO2 dry cell
1. 痕量组分的分析 2. 选择性好 1. 准确度高 2. 适用范围广 1. 测定水的纯度 2. 选择性差 1.痕量组分的分析 2. 选择性好—金属离 子和有机物的测定
conductivity current-voltage relationship
26
1.化学电池与电化学分析装置
化学电池:原电池和电解电池。 电化学基本装置:两支电极、电源、放大与显示记录装置
20
电位分析法(potentiometry)
通过测量电极电位来测定物质含量的一类分析 方法 直接电位法—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 求算离子的浓度 测溶液的pH值 电位滴定法—通过测量滴定反应中电极电 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的方法,进而计算含量。
21
2.电解与库仑分析法
电解分析:
在恒电流或控制电位的条件下,被测物在 电极上析出,实现定量分离测定目的的方法。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
Potentiometry and Dead-stop Titration
主讲:梁永红 药学院药物分析教研室 lyhyh@
1
◆历史背景知识◆
18世纪,出现了电解分析和库仑滴定法。 19世纪,出现了电导滴定法,玻璃电极 测pH值和高频滴定法。 1922年,极谱法问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离子选择电极及酶 固定化制作酶电极相继问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光谱电化学使电分 析化学从宏观深入到微观。
Stern layer
Zn 铜
+ + + + + + + + ++ + + + + Zn2+
扩散层
+ + + +
主体 溶液
Zn( s ) − 2e
Zn 2+ (aq )
ϕZn
2+
/Zn
37
5. 液接电位
在两种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接触界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之为液体接 界电位/扩散电位——无强制性和选择性 是由于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而引起 ,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2
本章重点与难点
1、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2、直接电位法 3、电位滴定法 4、永停滴定法
学时数:6
3
4
电子的运动:
电子的定 向移动形 成电流。
电子流出 的一极是 Zn
电子流入 -e - e - e -的一极是 e e -Cu 正极 e
负极
(Zn)
eeeee 2+ ZnZn2+ e - - -+ 2+ 2+ ZnZn2+2+ e H ZnZn2+ e ZnZn eeee2- SO42SO4 SO42SO42-
电极:
参比电极:电极电位不随测定溶液和浓度变化而变化的电极。 指示电极:电极电位则随测量溶液和浓度不同而变化。 由电池电动势的大小可以确定待测溶液的活度(常用浓度代替)大小。
28
液体接界电位
在两种不同离子的溶液或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接触界 面上,存在着微小的电位差,称之为液体接界电位。 液体接界电位产生的原因: 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迁移速率而引起。
4. 电导分析法
普通电导法:高纯水质测定, 弱酸测定。 高频电导法:电极不与试样接 触。
23
伏安法(voltammetry)
研究的对象——电解过程中电流和电位变化关 系的曲线 1. 以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根据电解过程中伏 安曲线进行分析——极谱法 polarography 1922年,Heyrovsky,1959年Nobel奖 2. 在恒定电压下进行电解,使被测物在电极上 富集,再用适当的方法使富集物溶解(出),根 据溶出时电流-电位的变化—— 溶出法 3. 电流滴定法—在固定电压下,根据滴定过程 中电流的变化确定终点的方法。 amperometric titration
19
1.电位分析法
直接电位法: 电极电位与溶液中活性 物质的活度有关。 溶液电动势 → 电极→ 能斯特方程 → 物质的含量 电位滴定: 用电位测量装置指 示滴定分析过程中被测组分的浓度变 化。 浓度变化→电极→滴定曲线→计量点 研制各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 的电极是电位分析法最活跃的研究 领域之一。
Ag + Cl −
ϕ = ϕ θ + / Ag + 0.059 lg a Ag + Ag
=ϕ
θ
Ag + / Ag
+ 0.059 lg
Ksp( AgCl ) aCl −
= ϕ θ / Ag − 0.059 lg aCl − AgCl
25℃ 0.197V
40
饱和甘汞电极 ─ saturated calomel electrode (SCE) 由Hg,Hg2Cl2和饱和KCl溶液所组成 电极反应:Hg2Cl2 + 2e = 2Hg + 2Cl-
液接电位的产生
29
第二节 电位法基本原理
原电池与电解池
1.原电池: 能自发将化学能 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由电极、电解质和外电路组成
30
2.电解池:需要外部电源提供电能迫使电流通过, 使电池内部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
反应发生的方向 与原电池相反
31
如果两个电极分别浸泡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 时(组成或浓度),称为有液体接界电池 有液接界电池比较常用
通过考察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有关参数, 确定物质的组成或含量 电压[Voltage] 电流[Current] 电导[Conductance] 电量[Charge]
18
灵敏度、准确度高,选择性好,应用广泛。 被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10-12 mol/L数量级。 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尤其适合于化工 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 传统电化学分析:无机离子的分析; 测定有机化合物也日益广泛; 有机电化学分析; 电化学分析在药物分析中也有较多应用。 应用于活体分析。
33
总反应 Zn( s ) + Cu 2+ (aq ) 原电池的书写
Zn 2+ (aq ) + Cu( s )
(-) Zn ZnSO4 (1mol / L) CuSO4 ( 1mol/L) Cu(+)
原则
1. 阳极位于左边,阴极位于右边; 2. 每个半电池中用单树线隔开电极与电解液; 3. 双树线表示盐桥; 4. 电解质应标明浓度;气体应注明温度和分压
Hg/Hg2Cl2
41
反应的实质是电极表面的Hg22+与金属Hg交换电子
Hg 2 + 2e
ϕHg Cl /Hg
2 2
2+
2 Hg
0.059 lg a (Hg 2 2+ ) = ϕ Hg2+ /Hg + 2 2
θ
由于Hg2Cl2是饱和的,其活度积常数是一定的
K ap (Hg 2Cl2 ) = aHg 2+ • a
借助盐桥消除液接电位
1. 盐桥中的Cl-和K+向低浓 度电解质中迁移,且两 者迁移速度相同 2. 饱和KCl中加入3%琼脂 凝胶 3. KCl浓度4.2mol/L
38
6. Nernst方程
用于描述电极电位φ与溶液中对应离子活度 的关系
Ox + ne
θ
Re d
RT aO 2.303RT aO θ ln lg ϕ =ϕ + =ϕ + nF aR nF aR
27
2.电位及电化学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
两大类电化学分析方法:
a.无电极反应。如电导,电泳分析法。使用惰性金属铂电极。 b.电极上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如库仑分析及伏安分析。
电位分析原理: ΔE = E+ - E-+ EL 电位测量:
E外= E测:外电位随两支电极间电位变化。 I = 0 :测定过程中并没有电流流过电极。
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结构
kinds of alkaline dry cells
12
铅蓄电池(Lead storage batteries)
cathode : Pb (lead) anode : PbO2 (lead dioxide) electrolyte: H2SO4(aq)
13
锂电池( Lithium cells )
25℃时,
0.059 aO lg ϕ =ϕ + n aR
θ
0.059 cO lg ϕ ′+ n cR
θ
通常用浓度代替活度, 这时,公式中的标准 电极电位应改用条件 电位
3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比电极与指示电极
一、REFERENCE ELECTRODE 在一定条件下,电位值已知且基本恒定的电极 银-氯化银电极──Ag-AgCl 银丝镀上一层AgCl,浸在一定 浓度的KCl溶液中 电极反应 AgCl + e
Ecell = ϕc - ϕa
34
电极电位的绝对值不能单独测定或从理论上计 算,必须和另一个作为标准的电极构成一个原电池
标准氢电极 normal hydrogen electrode (N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