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终点
电位滴定终点确定方法

面间会形成一层静止层; 用软纸擦去膜表面的悬浮物和胶状物,避免划伤敏感膜; 不要在酸性氟化物溶液中使用玻璃电极,因为膜会受到F-离
子的化学侵蚀。
40
– 如银-氯化银电极
– 电极反应和电极电位为:
AgCl + e → Ag + Cl-
Ag︱AgCl
0 - 0.059lg Cl -
18
3、惰性金属电极
• 将惰性金属(铂或金)插入含有某氧化态和还 原态电对的溶液中组成的电极
– 应用:测定氧化型、还原型浓度或比值 – 惰性金属不参与电极反应,仅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内参比 电极
玻璃膜
指示电极 玻璃电极
待测 溶液
参比电极 甘汞电极
E SCE GE 0 .2412 ( K 0 .059 pH )
常数+ 0.059pH
33
两次测量法
以消除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和公式中的常数
• 将两个电极先一起插入pH已知的标液
(-)玻璃电极︱标准缓冲溶液‖饱和甘汞电极 (+)
– 主要介绍测PH指示电极
20
三、 玻璃电极的构造和原理
• (一) 玻璃电极的构造
– 软质球状玻璃膜:
• 含Na2O、CaO和SiO2 • 厚度小于0.1mm • 对H+选择性响应
– 内部溶液:
• pH 6—7的膜内缓冲溶液 • 0.1 mol/L 的KCl内参比溶液
– 内参比电极:Ag-AgCl电极
上述试液污染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通常对测定影 响较小。但如果用此类参比电极测量K+、Cl-、Ag+ 、Hg2+ 时,其测量误差可能会较大。这时可用盐桥 (不含干扰离子的KNO3或Na2SO4)来克服
环氧乙烷电位滴定

环氧乙烷电位滴定
环氧乙烷电位滴定是一种检测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产品是否可用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电位滴定仪,通过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终点,进而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在进行电位滴定时,需要先将聚乙二醇200在旋转蒸发仪中蒸发6小时以除去挥发性成分,然后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的要求配制乙醇制氢氧化钾滴定液(0.1mol/L)。
接着,取适量环氧乙烷冷冻后用于冰箱冷冻室放置10分钟,再用微量注射器吸取环氧乙烷溶液300μl,注入已加入聚乙二醇200的100ml量瓶中,用聚乙二醇200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环氧乙烷贮备液。
在标定过程中,取50% W/V)氯化镁的无水乙醇混悬液10ml,置三个100ml碘瓶中,各精密加入0.1mol/L盐酸的乙醇溶液20ml,摇匀,室温放置过夜,然后精密称取环氧乙烷贮备液2份,分别置上述两个碘瓶中,摇匀,室温放置30分钟,以进行滴定。
环氧乙烷电位滴定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在药品检验、医疗器械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19403348_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酸值的试验原理及注意事项

C h i n as t o r a g e&t r a n s p o r t m a g a z i n e 2023.06文章详细介绍了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酸值的试验原理,指出了试验时使用保养及校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注意事项。
前言酸值是指中和1g 石油产品中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以mg K O H /g 表示[1]。
酸值常用于评定石油产品的腐蚀性,是航空润滑油和航空液压油的必检项目。
其测定方法主要包括G B /T264-1983(200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 B /T 12574-1990(2004)喷气燃料总酸值测定法和G B /T7304-2014石油产品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等[2]。
其中电位滴定法主要应用于测定浑浊、颜色较深的石油产品酸值。
教学中发现,部分化验员因对电位滴定法测定油品酸值的试验原理及注意事项掌握不清晰,从而导致试验结果偏差较大。
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试验原理、有关使用保养和校准电极的注意事项,以帮助油料化验工作者得到准确、可靠的酸值结果。
1.试验原理1.1电池电动势与电极电位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滴定分析法,可用于酸碱、氧化还原等各类滴定反应终点的确定[3]。
其中,电池电动势可定义为通过电池的电流趋于零时,两极(正极和负极)间电位差的极限值。
比如一节标有1.5V 字样的7号电池,1.5V 则是该电池电动势,是电池的正极电位值和负极电位值的差值极限值,该数值可用电位计准确测得。
要测得电池电动势,就先要有两极电位。
如将一金属片浸入该金属离子的水溶液中,在金属和溶液界面间产生了扩散双电层,两相之间产生了一个电位差,称之为电极电位,其大小可用能斯特(N e r n s t )方程描述[3]:φM n +/M=φθM n +/Ml n αR T n FM n +电位滴定法测定油品酸值,正是利用电极电位值与其相应的离子活度遵守能斯特(N e r n s t )关系,以达到检测油品中氢离子活度(αH+)的目的。
分析化学第五版答案2

解:
(1)
(2)
(3)
11.称取含Fe2O3和Al2O3试样0.2015g,溶解后,在pH=2.0时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2008 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mL。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准溶液25.00mL,加热煮沸,调节pH= 4.5,以PAN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 mol•L-1 Cu2+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8.16mL。计算试样中Fe2O3和Al2O3的质量分数。
n1= n2 =2, lgK≥3(1+1)≥6, E10’- E20’≥0.18V (E0’=)
(2) 不一定。虽然K’很大,但如果反应不能以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或反应的速率很慢,都不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
4.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加速反应的进行?
答: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物的浓度, 温度, 催化剂, 诱导作用;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升高溶液的温度,或加入正催化剂,或有诱导反应存在等都可加速反应的完成。
解:(1)查表5-2: 当pH = 6.0时,lgαY(H) = 4.65,lgK’= lgK稳-lgαY(H) = 8.69-4.65 = 4.04,lgK’<8, ∴不能准确滴定
(2)lgαY(H) = lgK稳-8 = 0.69,查表5-2或114页林邦曲线得pH ≈ 9.6。
4.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0.01 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解:
(1)
(2)
12.分析含铅、铋和镉的合金试样时,称取试样1.936g,溶于HNO3溶液后,用容量瓶配成100.0mL试液。吸取该试液25.00mL,调至pH为1,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479 mol•L-1 EDTA溶液滴定,消耗25.67mL,然后加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调节pH=5.0,继续用上述EDTA滴定,又消耗EDTA24.76mL。加入邻二氮菲,置换出EDTA配合物中的Cd2+,然后用0.02174mol•L-1 Pb(NO3)2标准溶液滴定游离EDTA,消耗6.76mL。计算合金中铅、铋和镉的质量分数。
滴定终点的确定

例如:库仑滴定法测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用双指示电极电流法确定滴定终点。
终点确定原理: “永停法”
电解产生的I2滴定Na2S2O3溶液: 滴定反应:I2 + 2 S2O32 -= 2I- + S4O62阴极:2 H2O + 2e = H2 + 2OH阳极: 2I- - 2e = I2
三、双指示电极电压法
Ede
(E1/ 2 )c
RT nF
ln
i id i
(15-28)
例2. 某一溶液中含KBr和KI溶度均为0.1mol/L,将
溶液放入带有Pt电极的多孔磁杯内,将杯再放在一
个较大的器皿中,器皿内有一Zn电极和大量的
0.1mol/L的ZnCl2溶液,设H2气在Zn上的析出过电位 是0.70v,O2气在Pt电极上析出过电位是0.45v(不考 虑液接电位,Zn、I2和Br2的析出过电位很小,可忽 略)。问:
电流大小维持在 i 时,记
录两个指示电极上的电位, 可以分别得到曲线 A 和 C ,曲线 B 相当于是单指
示电极电压法中的滴定曲 线。
•记录两个指示电极上 的电位差,所得到滴
定曲线则如图 ( b ) 所示。
15-15-1 简单金属离子的波方程式
A为可还原物质, B为还原产物,对于滴汞电极上
的可逆反应: A +ne- + Hg +nH+ = B(Hg)
• a < 0.5 :电流逐渐上升,
• 在一个指示电极上: • Fe3+ + e → Fe2+ , • 而在另一个电极上 • Fe2+ - e → Fe3+, • 由于这时[Fe3+]<[Fe2+] ,则
凯氏定氮法颜色滴定终点和电位滴定终点

监控使用说明书
监控使用说明书
1开机监控软件自动启动到监控录像画面,默认为锁定状态,需点击解锁
默认的用户名为(super)
2需要哪个画面放大鼠标移动到哪个画面快速点击鼠标左键两下画面变大在快速点击鼠标左键两下画面变回默认画面按键盘上面ESC键可以全屏观看或退出全屏
3匀速球及高速球操作用鼠标点击云台控制点击云台再选中高速球或匀速球画面点上下左右球机随着操作方向转动,点击变倍就拉近或拉远距离,点击聚焦调整画面清晰度
4录像回放点击回放选择回放本地录像
选择日期
再选录像通道可同时选一个或多个画画
选时间
上面为分钟下面为小时
根据自己的要求播放录像快慢
再点击播放
退出
5使用桌面录像播放软件可以看到录像画画打开播放软件点击|file|open\\选择相对应的文件来看录像画面
6键盘控制按键盘上面切换键切换到球机地址再按地址按相应的地址选择要控制的球机,操作摇杆上下左右球机随之转动变倍加减可控制球机远近距离。
仪器分析实验磷酸的电位滴定

实验的改进与优化建议
仪器改进
试剂优化
考虑使用更先进的电位滴定设备,以 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寻找更高纯度的磷酸试剂,以减少杂 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时,对标准 溶液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操作优化
在滴定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二次称 样法来减小称量误差,从而提高实验 的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掌握电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了解如何通过滴定曲线确定滴 定终点。
熟悉电位滴定仪的使用方法
熟悉电位滴定仪的各部件及功能, 如电极、滴定管、搅拌器等。
掌握电位滴定仪的基本操作步骤, 如溶液的准备、电极的校准、滴
定操作等。
熟悉电位滴定仪的数据处理功能, 如数据记录、计算和输出等。
了解磷酸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结果的误差分析
01
02
03
04
误差来源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误差 的环节,如电极响应来源,计算各测量值 的误差,并分析其对最终结果
的影响。
误差范围确定
根据误差传递计算结果,确定 磷酸浓度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
。
减小误差的方法
提出减小误差的措施,如提高 测量设备的精度、优化实验操
04
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实验数据整理
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电位值、 滴定体积等数据整理成表格,
方便后续计算和分析。
电位滴定曲线的绘制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位滴定曲 线,通过曲线变化趋势分析滴 定反应的进程。
滴定体积的计算
根据电位滴定曲线的变化,确 定滴定终点,并计算滴定体积 。
磷酸浓度的计算
根据滴定体积和磷酸的摩尔质 量,计算磷酸的浓度。
了解磷酸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如酸碱性、溶解性、稳定性等。
电位滴定法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电位滴定法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简介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它基于电位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通过测量溶液中的电位变化来确定反应的终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位滴定法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原理在电位滴定法中,我们通常使用指示剂和参比电极来监测溶液中的电位变化。
指示剂是一种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改变颜色的物质,当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指示剂会发生颜色变化。
参比电极则用于提供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势,以便准确测量溶液中的电位。
在进行电位滴定时,我们首先需要根据所研究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和参比电极。
然后,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溶液逐渐混合,并同时记录下测量得到的电位值。
当溶液中出现明显颜色变化时,并且伴随着突变式的电位变化时,可以判断滴定反应已经达到终点。
实验步骤以下是进行电位滴定法确定滴定终点的一般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和参比电极,并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准备标准溶液:根据所需测定物质的浓度,配制出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
3.准备待测溶液:将待测溶液与适量的试剂混合,以达到滴定所需的反应条件。
4.开始滴定:使用滴定管将标准溶液缓慢加入待测溶液中,并同时记录下每次加入后的电位值。
5.监测颜色变化: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在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时停止加入标准溶液,并记录下此时的电位值。
6.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分析曲线上出现突变式电位变化的位置,确定滴定终点。
注意事项在进行电位滴定法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和参比电极,确保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2.控制滴定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滴定终点的判断错误。
3.注意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及时停止加入标准溶液。
4.实验室操作要规范,注意安全。
应用领域电位滴定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领域。
它可以用于测定酸碱度、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等不同类型的滴定分析。
在环境监测中,电位滴定法可以用于测定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位滴定的优点: 电位滴定法一般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但分析时 间较长。由于电位滴定法测量的是随滴定剂加入而引起 的电池电动势的变化,而不是电动势的绝对值,即使电 极的斜率少有变化,也不影响测量结果。而其液接电位 和活度系数的变化很小,等当点附近电位突跃较大,容 易准确测定终点。 我的优势
一般酸碱滴定,沉淀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和络合滴定都 可采还原滴定: 参比电极一般使用饱和甘汞电极,在滴定 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 电极电位是氧化剂(或还原剂)电对的氧化 型与还原型活度比的函数。指示电极常用铂、 金等惰性电极。 许多氧化还原反应都受pH影响,滴定曲线形 状依赖于pH,滴定时应控制合适的pH值。
④络合滴定: 参比电极一般使用饱和甘汞电极,指 示电极应根据不同络合反应选用不同 电极。 由于无机络合物多系分级络合,滴定过程 中无明显[Mz+]突跃或电位突跃,也缺乏 合适的指示剂,因而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一般仅限于AgNO3或Hg(NO3)滴定CN-等。
一般由人工操作来 获得一条完整的滴 定曲线是非常麻烦 的。现在已开发出 自动电位滴定仪, 使滴定过程大为简 化。
甘汞电极:
表示式:Cl- | Hg2Cl2 , Hg 电极反应:Hg2Cl2+2e-==2Hg+2 ClRT ln aCl 电极电位: 0 F
甘汞电极电位随[Cl-]增大而减小, Cl-浓度 为1mol/L的甘汞电极称为标准甘汞电极。 Cl-浓度为4.2mol/L的称为饱和甘汞电极。
②酸碱滴定: 参比电极一般为甘汞电极, 指示电极除用玻璃电极外还可用 Sb电极,醌-氢醌电极和C电极。 可通过测定滴定过程中pH,绘制 pH-V曲线,或溶液电位E,绘制 E-V曲线确定终点体积。
③沉淀滴定: 参比电极一般使用饱和甘汞电极, 指示电极应根据不同沉淀反应选用 不同电极,如银电极,铂电极,离 子选择电极等。 由于沉淀反应不易找到指示终点的指示 电极,使沉淀滴定局限在少数几种沉淀 反应。离子选择电极的应用大大扩展了 沉淀滴定的范围。在滴定中即可选择对 阳离子产生电位响应的选择电极,也可 以选择对其中阴离子产生电位响应的阴 离子选择电极做指示电极。
电位滴定法初窥
made by 侯冠华
一 电位滴定法概述:
电位滴定法是利用由样品溶液和两个适当选择 的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突跃来检测出滴 定终点的方法。通常在滴定的过程中不断测量 电动势,记录下滴定体积和电动势,便可得到 滴定曲线,经数据处理便可得到滴定终点。 当滴定反应平衡常数较小,滴定突跃太短甚 至不明显,或被测溶液浑浊,具有荧光或颜 色,用指示剂判断终点有困难甚至不可能时, 可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终点。
指示电极:指示电极所给出的电位应 该能反映出溶液中参与半反应的某种 物质的活度或不同氧化态离子活度之 比,对所指示半反应可逆,且成能斯 特响应,使用方便。常用的有:金属 电极和膜电极
三 常用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 正如前面所讲的,电位滴定法利用滴定过程中 电位的变化对滴定体积做图得到滴定曲线,由此确 定滴定终点。常用的确定终点的方法有:
哈哈,现在轻松多了!
电位滴定为滴定分 析手段开辟了一条 崭新的途径,解决 了许多传统滴定难 以解决的问题;克 服了传统滴定方法 的许多缺陷。随着 科技的发展,电位 滴定必将在分析化 学中扮演更加重要 的角色。
参考文献:《氧化还原滴定法》---皮以凡 《自动电位滴定》---G 斯维拉
电位滴定法的缺点: 电位滴定的运用也有一定的局限 性:其灵敏度受低浓度时电极电 位测量准确度的限制,浓度低于 10-5mol/L时,残余电流成为零 电流电位法中的干扰因素。因此, 若溶液浓度低于10-3mol/l时,就 需要采用其他滴定方法,才能保 证一定准确度。
谁都有缺点啊!!
二 常用电极的介绍: 电位滴定法的应用离不开电极的使 用。在滴定过程中需要用到两个电极: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参比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一般具有可逆性好, 易于安装,便于使用,在测量过程中电位 保持恒定,电极电位准确知道,且重现性 好,随所指示溶液很快达到平衡的特点。 常用的参比电极有:标准氢电极,甘汞电 极和银-氧化银电极
直线法:对于平衡常数很小的滴定反应,滴 定曲线上拐点不明显,或滴定曲线不对称, 须采用直线滴定法。具体做法是:分步等 量加入滴定剂,并测量相应pH,将各组V 及pH代入有关方程,求出相应Ve—V,绘 出(Ve--V)—V曲线,得两条相交于V轴的 直线,交点V值即为等当点体积
滴定到预定电位或pH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