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波索宾_和声学教程_课后作业答案_split_6
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教育文档

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教育文档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黄虎威,1932年1月生于四川内江,中国著名作曲家、资深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
1954年毕业于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专业并留校任教。
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作曲家鲍里斯·阿拉波夫教授专家班进修作曲理论,曾任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是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
在中国学习钢琴的人和学术界一般都对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有深入研究,这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部钢琴经典作品。
而黄虎威的《和声写作基本知识》和《转调法》等书籍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被人民音乐出版社多次再版、重印。
近年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黄虎威系列专辑——《黄虎威钢琴作品选集》《黄虎威艺术歌曲选集》和《〈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等,成为传统和声应用的典范。
早在1981年7月的暑假里,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舞蹈系的几位老师去新疆石河子某团宣传队辅导节目,笔者也被邀请前往,团里教员拿来黄虎威《和声写作基本知识》作为指定教材,那是迄今为止笔者见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唯一的简谱传统和声学教材。
通过深入了解,才知是基层音乐人希望能学习传统和声学理论,更渴望用简谱学习音乐理论,他们认为,这样学习和声学理论更为便捷,认为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与黄虎威联手打造的这部教材是当时社会音乐教育普及和自学成才的一个好帮手。
而另一本在198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虎威的《转调法》,则是针对作曲、指挥和表演等专业人士的力作。
这本书集中介绍了如何将西方传统和声学转调技法用于中国民族音乐创作,并有许多转调示范例题,“是一本切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好书”。
①这些学术成果对传统《〈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的成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和声习题答案

和声习题答案【篇一:(0851)《和声基础》网上作业题及答案】t>1[论述题]请标出下列和弦的级数参考答案:2[论述题]请标出下列和弦的级数参考答案:3[论述题]请标出下列和弦的级数参考答案:4[论述题]为下列旋律配和声参考答案:5[论述题] 为下列旋律配和声参考答案:6[论述题] 为下列低音配和声【篇二:(0829)《和声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t>1[论述题]在高音谱表构造c大调一级六和弦、四级四六和弦、五级原位和弦参考答案:1 4 25 1 73 6 5[单选题]什么是和弦a:a 按三度叠置的三个音b:几个音按一定关系叠置起来c:几个音按三度叠置起来参考答案:b[单选题]什么是和声a:和起来的声音b:几个声部在一起唱c:和弦就是和声d:和弦的连续进行参考答案:d[单选题]什么是和声学a:和弦的学问b:研究和弦连接规律的学问c:研究音的结合结合规律序进及使用方法等音乐表现的学科参考答案:c[单选题]和弦叠置的规律是什么a:三度b:四度c:五度d:都可以参考答案:d[单选题]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和声学a:古典和声学b:调式和声c:近现代和声参考答案:a[单选题]调性和声的和弦是以几度关系叠置的a:大三度b:小三度c:增三度d:减三度e:都可以f:大小三度参考答案:f[单选题]古典和声中有几中功能a:三种b:四种c:五种参考答案:a[单选题]常用的七和弦有几种a:4种b:5种c:6种d:7种参考答案:a[单选题]常用七和弦的根音与七音有几种七度a:大七度小七度增七度减七度b:大七度小七度c:大七度减七度d:小七度减七度e:大七度小七度减七度参考答案:d[判断题]转位和弦就是根音不在最低音位置参考答案:正确[论述题]功能和声的功能有那几种,分别是什么功能,功能圈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参考答案:有主、下属、属三种功能,顺序为主、下属、属、主2[论述题]在大谱表上为g大调一级、四级、五级原位和弦作密集、开放排列参考答案:(答案不唯一,属创作题)[判断题]四部和声就是四个声部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外声部就是和弦的根音和五音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四部和声最主要的特点是声部平衡音响丰满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上三声部相邻两声部间不能超过8度参考答案:正确[论述题]什么是旋律位置参考答案:和弦音处于高音声部(旋律声部)就叫旋律位置,根\三\五\七音任何一个和弦音都可能放在旋律位置.[判断题]次中音声部与低音声部间不能超8度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和弦重复音原则是根据泛音列规律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四声部中上两个声部符干向上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高音声部与低音声部在音高节奏相同时可共用符头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中音声部与低音声部符干朝下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相邻两声部中上方声部的音音高不能低于下方声部的音参考答案:正确[论述题]什么是密集排列法参考答案:上三声部相邻两声部间不能插入同一和弦的任何一个和弦音(不能超过或等于五度) 3[论述题]原位和弦基本连接:f大调一级――四级;四级――五级参考答案:(创作题,无答案)[判断题]和弦三音不能重复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符干方向表示声部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全音符可以共用符头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和弦的任何一个音都有可能省略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原位和弦低音一定是根音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声部进行中二度是级进三度或三度以上是跳进参考答案:错误[论述题]什么是和声连接参考答案:在不同和弦的连接中将相同的音保持在同一声部的连接方法[判断题]每个声部都可以作三音跳进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旋律连接是每个声部都是旋律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平稳连接是四个声部都没有跳进的连接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正格进行是主属之间的进行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同和弦变位是同一和弦换一种形式的反复参考答案:正确4[论述题]为a小调作一级――五级;一级――四级旋律连接参考答案:(创作题,无答案)[判断题]根音之间的度数关系就是和弦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四五度关系的和弦连接只能用和声连接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二度关系的和弦只能用旋律连接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平行五度是协和而美好的应多用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平行八度没有声部感故不能用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四部同向造成声部动荡故不能用参考答案:正确[论述题]简述旋律连接步骤参考答案:1、写出低音(二度或四度)2、写出旋律位置的音,与低音反向控制在三度或二度3、写出内声部的和弦音,与低音反向并控制在三度内4、重复根音,不能有保持音[判断题]增音程进行应用减音程代替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平行大小调的和弦完全相同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小调的主和弦是六级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三音跳进时必须改变排列法参考答案:正确5[判断题]终止式是用来结束全曲的和声进行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半终止是终止式的一半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完全终止或完满终止都必须结束在主和弦上参考答案:正确 [判断题]k46和弦是属音在低音声部的主和弦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k46和弦放在较强位后面必须是属功能和弦参考答案:正确【篇三:《基础和声学》试题库(10套试卷)(1)】声是传统和声学习的主要形式,四个声部的名称由高到低依次是高音部、________、___________与低音部。
和声学教程第15章课后第一题答案

和声学教程第15章课后第一题答案1.根据和声现象的三个基本要素:和声、声波和声场,要求了解和声学知识。
2.正确回答是关于“谐波”的问题。
3.不正确的表述是“谐波”不是“声波”。
错误的表述是:从一个频率上来看,声速相等,没有声音。
4.根据和声现象和声场的要求,可以将二者看作同一频率不同点上声音的发散性和相似性,从而定义了一个“谐波-声场”模型:5.对声速相等的不同声分量之间形成一定规律的复合体(即:在有足够大强度下形成一种近似和声),可以用共振波表达该谐波的特性。
6.在共振模式下,振幅为波长(最小值)与频率(频带内连续相除后频率)之间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关系,从而定义了该谐波作为振动体时所应具有的性质。
7.本文根据和声学知识分析了各种谐波在相等声波状态下所表现出不一样效果产生原因。
(1)共振波所具有的衰减速度很快,会使谐波的有效波长发生变化。
在相等的声速条件下,当谐波的有效波长很小时,由于共振模式频率的不同,其产生的共振波会被衰减。
对于大多数谐波,其有效波长都要小于共振模式波长一半以上(包括低频)。
如在谐波的最大衰减速率为8 m/s时,谐波具有的最大有效波长为21 m;在波长在50-150 Hz间时,最大有效波长为40 m;在高频段上时是38 m。
此时对谐波施加不同强度会使其有效波长发生变化。
例如:当把低频振幅范围增大到一定值时(60 Hz),对一个谐波来说其有效波长会发生变化。
当共振模式改变时,这种变化也会使其产生相同的效果。
如:当把共振模式改变到3-5 Hz时,谐波有效波长会发生变化;而当把共振模式从3-5 Hz改变到4-5 Hz时,谐波有效波长变化不大。
因此这一效应对谐波衰减有重要作用。
8.在在频率相等时,因为声音的发散性不一样,所以能得到的波长不一样。
例如:在以100 kHz左右频率为例的振动环境中有2个同相位的声波;在以100 kHz左右频率为例的振动环境中有2个不同频率下有3个同相位的声波(如图2-4所示);在以60 kHz左右频率为例的振动环境中有3个同相位的声波。
浅谈姜之国与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的比较与学习建议

浅谈姜之国与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的比较与学习建议徐悦栋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24()5
【摘要】姜之国教授的最新著作《和声学教程》是基于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的一次重大改进,其上编的主要内容是传统功能和声,有着与“小组”《教程》共同的理论基础与知识体系。
本文试从教学顺序与篇章布局、和弦标记的呈现与具体写作技术内容等方面,对姜之国《和声学教程》(上编)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上下册)进行比较,浅评两者的优劣之处,并试图提供一定的学习建议。
笔者认
为,“小组”《教程》在教学顺序上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而姜之国《教程》本着作者对历史上的和声现象追根溯源的学术态度,体现出较高的学术价值,只有同时吸收两本教程的精华,才能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掌握传统功能和声。
【总页数】6页(P42-47)
【作者】徐悦栋
【作者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4
【相关文献】
1.四部和声写作中副属和弦的运用与实践r——以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第三十二章习题一为例
2.自然音体系内的和声基础比较
——以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与《勋伯格和声学》为例3.论桑桐《和声学教程》与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之比较分析4.和声写作中变和弦的实践与运用——以伊·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课后习题为例5.学习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之宏观
把握——以非作曲专业学生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的调式观点质凝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的调式观点质凝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的调式观点质凝[内容提要]本文在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界定之基础上,将调式构成音纳入五度相生法则,从而推导出七声为自然调式之极限,八声以上的调式则应纳入非自然音调式体系之论断。
经过详细论证,否定了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中将和声大小调与旋律大小调视为自然音调式体系的观点,确立了自然音与非自然音调式体系的严格界定法。
关键词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五度相生律。
在斯波索宾等合著的《和声学教程》(增订重版本)第二十八章《终止中的重属和弦》之绪论中说:"所有各种自然的、和声的以及旋律的大调和小调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都是自然音体系的调式"。
笔者对斯氏将和声大小调与旋律大小调纳入自然音体系的调式之观点表示质疑。
总体上看,调式分为自然音体系与非自然音体系两大类型。
自然音体系的调式应界定为:调式构成音可以按照五度相生律顺次排列起来,调式各音级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半音皆为自然半音,所形成的全音皆为自然全音,由这样的音级所构成的调式,叫做自然音体系的调式。
非自然音体系的调式应界定为:调式构成音虽然可以按照五度相生律顺次排列起来,但调式各音级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半音中至少有一处变化半音关系,含有这样音级的调式,叫做非自然音体系的调式。
按照调式调性观念,调式音级相互之间所形成的半音与全音有下列四种类型:一自然半音由相邻音级构成的半音,叫做自然半音。
如E-F、#F-G、A-bB、×C-#D、bB-bC、bD-bbE等。
(二)自然全音由相邻音级构成的全音,叫做自然全音。
如C-D、E-#F、bB-C、#G-#A、bD-bE 等。
三变化半音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
如C-#C、bE-E、#F-×F、bbA- bA等。
四变化全音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
和声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和声简明教程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中,练习对于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非常重要,本文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目,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和声技巧。
为了方便学生的使用,本文提供了答案,学生在做完题目后可以对照答案来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题目1. 简单和弦写作请在以下 C 调的五度以下进行中选出一种五度音程的和弦符号,写出其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音符,要求使用当前调号下的音名。
• A. 五度音程:G-B;和弦符号:IV7;第一声部:G3 B3 D4 F4;第二声部:B2 D3 F3 A3• B. 五度音程:D-F#;和弦符号:V;第一声部:A3 C#4 E4;第二声部:F#3 A3 C#4• C. 五度音程:E-G#;和弦符号:ii7;第一声部:E3 G#3 B3 D4;第二声部:G#2 B2 D3 F#3• D. 五度音程:F#-A#;和弦符号:viio;第一声部:D4 F#4 A4;第二声部:F#3 A3 C#4答案:B2. 和声分析请分析以下乐段的和声进程,并写出和声符号。
A -B -C - B -D - A -E -F -G - A答案:I - ii - IV - ii - V - I - vi - bVII - IV - I3. 和声变化请分析以下乐段最后两个节拍的和声变化:G - C - F - G答案:IV - I - IV6 - V4. 局部和声请在以下几组音符中选择一个和弦进行,并写出其和弦符号:• A. C - E - G• B. G - B - D• C. E - G - B• D. A - C# - E答案:A - C;I; B - D; V5. 共用音的使用请分析以下 G 调的和弦,写出它们所共用的音符。
•G7•Dm•Bb• C答案:G7 - B 和 F; Dm - D 和 F; Bb - D 和 F; C - E 和 G结语以上是一些简单的和声练习题,希望能对学生们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第六章 为低音配和声课件

旋律顶点
四.旋律写作的基本原则
在旋律结构上,设计旋律时要注意两个乐句的平衡,旋律应有明确的乐 句划分
(1)在目前阶段大都以对称的上下句为主。中间有停顿,最后有结束。 上下句在节奏上要保持对称统一,旋律进行上要前后呼应
四.旋律写作的基本原则
整个旋律不分上下句,但前面两小节一个句逗,后面四小节连贯进行, 构成:短—短—长的结构方式
十.声部节奏
习题
和弦的转换最好用在这样一些情况下: 一、低音重复时 二、低音作八度跳进时 三、低音有很长的时值(可以设想是几个较短的音符用连线连了起来)
时
八.关于给低音配和声的实践指示
不要滥用和弦转换,为了避免和声的过分杂乱,一拍最好不要超过一个 和弦。
在
4 4
拍中,一个四分音符不超过一个和弦,在
6 8
拍中,一个八分音符不优点:旋律进行流畅,富于波浪感;采用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交
替运用的方法,使各声部的节奏有所变化 2.适用条件:低音不做五度进行
七.和弦性质的判定
和弦转换法的应用: 1.优点:改变排列法与和弦音位置,使上方声部有所流动变化 2.大跳过后一般反向级进
七.和弦性质的判定
在和声小调式中,五声性音调有一定的局限,主要发生在Ⅰ—Ⅳ的进行 中。有时也包含在Ⅴ级的运用时。
九.五声性音调的旋律
声部之间的节奏关系目前常用的有三种处理方式: 各声部同节奏,适用于节奏活跃或合唱式的处理
十.声部节奏
上方三声部同一节奏与低音的节奏相结合
十.声部节奏
各声部的节奏有时相同,有时长短交替结合 这在旋律比较流畅连贯、具有抒情性时所常采用的声部节奏处理方式。
过一个和弦。
在安排总的节奏时,必须考虑速度,注意小节强拍上的和弦的长度不应 短于弱拍上的和弦,至少也应相等。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刚看完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发总结一篇共飨★调号# ## ### #### ##### ###### G-e D-b A-#f E-#c B-#g #F-bb bb bbb bbbb bbbbb bbbbbbF-d bB-g bE-c bA-f bD-bb bG-be★转调音程和调号的关系↑小二↑大二↑小三↑大三↑纯四↑增四↑纯五↑小六↑大六↑小七↑大七bbbbb ## bbb #### b 6个调号# bbbb ### bb #####↓大七↓小七↓大六↓小六↓纯五↓增四↓纯四↓大三↓小三↓大二↓小二★属七和弦S D7 TK D7 TS K D7 TT D34 T6★下属七和弦{T, T6, K, S, SⅡ}-SⅡ7-{ D, T, D7 }★导七和弦{T, S, D, D7, SⅡ7, TSⅥ}-DⅦ7-{ T, D7 }DⅦ7的功能内解决:DⅦ7-D56-D34-D2-D7DⅦ7之间的经过和弦:DⅦ7-{ T组,D组, S组}-DⅦ7DⅦ34(4 6 7 2)有下属功能★属九和弦{ S, SⅡ, SⅡ7, T, K, D7, D }-D9-{T, D7}★下属九和弦SⅡ9-{ D7, D9, SⅡ7 }★副七和弦T7 DTⅢ7 S7 TSⅥ7(用于模进)进行到下方五度的三和弦或进行到该级上的七和弦T7-{ S, S7 }DTⅢ7-{ TSⅥ, TSⅥ7 }S7-{ DⅦ, DⅦ7 }TSⅥ7-{ SⅡ, SⅡ}★重属和弦(升高IV)在序列[2-#4-6-1-3(b3)]上随意截取形成:DD,DD7,DD9,DD9,DDⅦ,DDⅦ7{ S, SⅡ, SⅡ7, S7, T, TSⅥ}-DD-{ D, K, D7, DⅦ7, D9, sⅡ7 }★变音重属和弦(含增六度)b6-1-#4(亦可在1和#4之间增加2,b3或3){ T, S组, DD }-变DD-{ K, T46,(D)}X-变DD-X6(辅助)★大调变音属和弦变属和弦:#5D, b5D, #5D7, b5D7, #5D9, b5D9变导和弦:#3DⅦ, b3DⅦ, #3DⅦ7, b3DⅦ7重要的有:#5D, #5D7, b5D7, #3DⅦ7{D, SⅡ, SⅡ7, DD, T6, S, 变DD}-变D-T阻碍中止:b5D7-降Ⅵ级(tsⅥ),★小调变音属和弦(仅用于和声小调)降Ⅱ级:b5D, b5D7, b5D9,(3-#5-b7-2-4)降Ⅳ级:b7D7(3 #5 7 b2), b5DⅦ(#5 7 b2)降Ⅱ,Ⅳ级:b57D7(3 #5 b7 b2), b57DⅦ(#5 b7 b2){D, sⅡ, sⅡ7, DD, t6, s, 变DD}-变D-t★那不勒斯和弦(N6, N, N7)N6(小调:2 4 b7, 大调:4 b6 b2), N(小调:b7 2 4, 大调:b2 4 b6) N7(小调:b7 2 4 6, 大调:b2 4 b6 1)用于小调:{t, tsⅥ, sⅡ, s, dtⅢ}-N6用于大调:{tsⅥ, dtⅢ}-N6(交替大小调和弦)N6-{K, D, D7, T(t)}N7-{变D, 变D7, 变DⅦ7, 变D9}s-N, tsⅥ-NN-{D, D7, DⅦ7, D9}★大调变音下属和弦(#1SⅡ56:4 6 1 #2, 相当于下属调的属七和弦) T-#1SⅡ56-T([4 6 1 #2]-[1 5 1 3])★用同主音小调复杂化的大调t=b3T, s=b3S, sⅡ=b5SⅡ, tsⅥ=b1b5TSⅥ, d=b3D, dtⅢ=b1 b5DTⅢ, dⅦ=b1DⅦ(逢3 6 7便降)★用同主音大调复杂化的小调T=#3t, D=#3d, DTⅢ=#1#5dtⅢ, DⅦ=#1dⅦ, S=#3s, SⅡ=# 5sⅡ, TSⅥ=#1#5tsⅥ(逢1 4 5便升)交替大小调常用进行正格进行:d-dtⅢ-T阻碍进行:D7-tsⅥ变格进行:tsⅥ-T,dⅦ-s6-T变格(多里亚)进行:S-t正格进行:(D)-DTⅢ-t★交替大小调的降Ⅵ级三和弦(tsⅥ)1.阻碍进行:D(D7)-tsⅥ-{s, sⅡ7, DD,(较少用K, dtⅢ, dⅦ)}2.代替s:{T, s, S, dtⅢ}-tsⅥ-{s, T,(S, K, dtⅢ)}★到属调和下属调的转调转到属调:? ={ T, TSⅥ}-{ S, DD, D }? ={ S, SⅡ}-{ 不协和下属,DD ,K, D7, DⅦ7 }转到下属调:? ={ D, DT, T, TS, (S,DD) }--a.引入阻碍进行b.离调到其Ⅳ级调c.把新调的终止加以扩展到共同和弦的离调:大调-SⅡ,(TSⅥ,S)小调-s,(tsⅥ)★经过小S或大d的转调大调-小下属调:主和弦-上方四度小和弦小调-大属调:主和弦-上方五度大和弦★经过交替大小调tsⅥ的转调{T, D}-tsⅥ={T, S, D, DD}★经过那不勒斯和弦的转调任意大三和弦=那不勒斯和弦-{K, D系列, T}★经过同主音主和弦的转调1.引入方法a.在相似主题大小调结构句逗处对置b.让小调结束在大调主和弦(反之罕见)c.让大小调结构共有不稳定结构(小D9,D7,减DⅦ7,D,sⅡ7,s,dtⅢ)2.转调方法a.引入主和弦后,该主和弦成为继续转调的中介和弦b.引入主和弦后,继续转到该调的同主音调★经过减七和弦(DⅦ7,DDⅦ7,DⅦ7→S(s))的等音转调{T, D, S, DD}-减七减七=DⅦ7-{ D7(七音下行二度),T }减七=DDⅦ-K(需将DDⅦ转位使其低音比K低音高大二或低小二)减七=变DDⅦ-K减七=DⅦ7→S(s)-D7★经过属七和弦的等音转调(D7=b3DDⅦ7)★转调公式(按调号排列)# 属调## 重属调### 同主音大调S=tsⅣ,减七和弦,tsⅥ-N-D#### 大属调T=tsⅣ,S=N,#3d=T##### 远关系调D=tsⅣ,T=N,D7=b3DDⅦ566个b/# 最远关系调tsⅣ=DD,DD=tsⅣ,D=N,减七和弦b 下属调bb 重下属调bbb 同主音小调tsⅣ=S,减七和弦,bbbb 小下属调tsⅣ=T,b3S=tbbbbb 远关系调tsⅣ=D,DD=N★转调公式(按中介和弦排列)1.降Ⅵ级和弦(tsⅣ)tsⅣ=T --- bbbbtsⅣ=S --- bbbtsⅣ=D --- bbbbbtsⅣ=DD --- bbbbbbT=tsⅣ--- ####S=tsⅣ--- ###D=tsⅣ--- #####DD=tsⅣ--- ######2.那不勒斯和弦(N)tsⅥ-N-D ___ ###T=N ___ #####S=N ___ ####D=N ___ ######或bbbbbbDD=N ___ bbbbb3.大调的小下属和弦(b3S)和小调的大属和弦(#3D)b3S=t ___ bbbb#3d=T ___ ####4.减七和弦(减DⅦ7)###, bbb, ######或bbbbbb5.属七和弦(D7)D7=b3DDⅦ56 --- #####ⅠⅡⅢⅣⅤⅥ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