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作品分析
从女扮男装情节看《第十二夜》

从女扮男装情节看《第十二夜》《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的一部喜剧戏剧,由于其讽刺和幽默的情节,以及充满智慧和幽默的对白而著称。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维奥拉的女仆,在一次海难中失去了家人,只身一人来到一座陌生的岛屿。
由于一系列的事件,她决定女扮男装,变成一个叫塞斯里奥的年轻男子,最终卷入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爱情纠葛和混乱的情节。
女扮男装是《第十二夜》的核心情节之一,它为整个故事提供了许多戏剧性的转折和笑料。
以下是从女扮男装情节看《第十二夜》的分析:1. 性别角色的混淆女扮男装情节带来了性别角色的混淆,这在戏剧中创造了许多笑料。
通过女扮男装,维奥拉混淆了她的性别,并在剧中扮演男性角色。
这导致了许多笑料,例如她不习惯男性的行为和举止,尤其是在与其他男性角色进行对话时,她的言行举止常常暴露了她的女性身份。
这种混淆不仅在戏剧中创造了趣味,也引发了剧中其他角色的疑惑和困惑。
2. 爱情的迷失女扮男装情节也导致了爱情的迷失和混乱。
在剧中,维奥拉女扮男装后,她爱上了她的主人奥利维亚。
奥利维亚却爱上了维奥拉女扮的男装塞斯里奥。
这种三角恋情产生了爱情的迷失和混乱,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和悬念,也增添了观众的期待和笑料。
3. 对性别角色的思考通过女扮男装情节,《第十二夜》也引发了对性别角色的思考。
在剧中,维奥拉女扮男装后,她展现出了男性更加开放和自信的一面,这也表现了对性别角色的一种挑战和颠覆。
这种对性别角色的思考,使得剧中的人物更加立体和丰富,也引发了观众对性别角色的思考和讨论。
女扮男装情节是《第十二夜》中的一个核心情节,它为整个故事提供了许多戏剧性的转折和笑料。
通过女扮男装,故事创造了性别角色的混淆、爱情的迷失和对性别角色的思考,使得整个故事更加有趣、生动和富有智慧。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作品分析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作品分析《第十二夜》作品分析12软件技术1(软件测试)施琪莎士比亚的作品很多,但在喜剧中我觉得《第十二夜》尤为好。
首先从作品的表达上来说,《第十二夜》是一部体现莎士比亚喜剧才能和精神的典范之作。
再从内容情节上,该戏剧主要讲述了伊利里亚公爵奥西诺、奥丽维娅、薇奥拉和哥哥西巴斯辛这四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爱情故事。
故事情节中穿插着两条主线,一条明线——薇奥拉在公爵府的所作所为,一条暗线——前部分一直未曾露面的孪生兄长,两条线穿插剧中,使该戏剧变得生动。
而且在剧中,由明线还串联着三个恶作剧般的喜剧性情节,分别是薇奥拉的女扮男装,托比、玛利娅及小丑对马伏里奥的戏弄,托比对安德鲁的蒙骗。
这三个故意但并无恶意的情节在结构上环环相扣,丰富曲折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狂欢化了的世界。
戏剧讲述了伊利里亚公爵奥西诺向奥丽维娅小姐求爱,但屡遭拒绝。
同时,一对孪生兄妹航海到伊利里亚,在附近海上遇难。
妹妹薇奥拉便改扮男装投身奥西诺公爵家中做侍童,并充当了代他向奥丽维娅小姐求爱的使者。
奥丽维娅对偷偷爱着公爵女扮男装的薇奥拉一见钟情,后来,奥丽维娅碰巧遇上薇奥拉的孪生兄长西巴斯辛,两人鬼使神差地结成夫妇,而公爵也最终被薇奥拉的品貌感动了,全剧以兄妹相聚,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告终。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以圆满结尾而告终的一部不同于《阿姆雷特》风格的戏剧,是莎士比亚戏剧的才能另一种体现。
剧中薇奥拉的女扮男装是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虽然薇奥拉并非是存心而为,只是在听从了老船长的美好劝告,又没有机会侍奉奥丽维娅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但是它却引起了一系列的矛盾。
首先,女扮男装的薇奥拉无法说出对公爵的爱情,还得作为公爵的侍从担起替公爵向奥丽维娅表白的使者之职。
正如在第一幕第四场中薇奥拉的无奈旁白,“我愿意尽力去向您的爱人求婚,唉,怨只怨多阻碍的前程,但我一定要做他的夫人。
”这显示出薇奥拉是一个心地善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又聪明自主的人。
她一方面代表公爵尽职尽责地向奥丽维娅求爱,大公无私地愿意成全公爵和其他的女子的爱情,牺牲自己的幸福,但在奥丽维娅小姐一直拒绝的情况下,薇奥拉也在试着努力争取自己的爱情,她一次次向公爵暗示自己的爱慕之情。
第十二夜情节概括及问答分析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第十二夜》分析【内容简介】伊利里亚的公爵奥西诺因苦恋奥丽维娅而终日沉溺在癫狂、浪漫的梦想之中。
另一方面,奥丽维娅誓言要守丧七年,但当她一见到薇奥拉假扮的西萨里奥,却立刻违背誓言坠入爱河。
而薇奥拉和西巴斯辛这对孪生兄妹似乎也受到故事癫狂气氛的感染,西巴斯辛娶了陌生的奥丽维娅为妻;薇奥拉爱上奥西诺,却不表明奥丽维娅爱上薇奥拉,薇奥拉也不急于澄清;她女扮男装,也只是一种生存之道。
薇奥拉静待着任由时间来安排一切,并没有太多的焦虑和不安。
在本剧中,时间不但给人带来痛苦与悲伤,也为不抗拒它的人带来补偿与幸福。
【章节概括】第一幕第一场公爵府中一室:奥西诺公爵爱上了奥丽维娅,然而奥丽维娅因为挚爱的哥哥死去而发誓不愿见任何一个男人,也不愿意见公爵,奥西诺公爵因此天天听着忧伤的情歌,为情所困。
第二场海滨:薇奥拉乘坐的船破了,她的哥哥不知生死,她为她的哥哥祈祷担心,随着船长来到了伊利里亚,听说了奥西诺公爵向奥丽维娅求婚不得,奥丽维娅仍然沉浸在失去哥哥的痛苦中的事情,而奥丽维娅不见任何人,于是薇奥拉决心让船长帮她假扮一下,去侍候奥西诺公爵,并且不能让“真相”泄露出去。
第三场奥丽维娅宅中一室:奥丽维娅的叔父托比·培尔契爵士总是酗酒,深夜不归,奥丽维娅的侍女玛利娅告诉托比奥丽维娅对此不满。
托比曾经带安德鲁·艾古契克爵士来向奥维利亚求婚,奥丽维娅看不上他。
托比觉得安德鲁又有钱又一表人才,而玛利娅觉得安德鲁是个傻子。
安德鲁上场,玛利娅与两位爵士说笑,言语之中,安德鲁不学无术、喜好吹嘘的性格暴露无遗。
安德鲁知道奥丽维娅不肯见自己,于是和托比一起去喝酒跳舞去了。
第四场公爵府中一室:薇奥拉女扮男装化名西萨里奥,才三天就成为奥西诺特别宠幸的侍从。
奥西诺让薇奥拉去奥丽维娅的门口用尽一切办法替奥西诺求婚。
薇奥拉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去了,并发誓一定要做奥西诺的夫人。
第五场奥丽维娅宅中一室:奥丽维娅的小丑因为不老实,是个十足十的傻子,不再讨奥丽维娅的欢心,要被撵出去。
《第十二夜》情节分析

《第十二夜》情节分析爱情喜剧在莎翁的戏剧作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莎翁的爱情喜剧大多表现了“纯洁的爱”洋溢着浪漫的色彩,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多情节线索的复杂结构以及误会、巧合、设圈套等喜剧手段,从而能使戏剧丰富多彩,回味无穷,经得起反复琢磨和思考。
《第十二夜》被公认为是莎翁的戏剧中情节线索最多的一部剧作,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它有十二条情节。
我认为这部剧大概可以根据两个大冲突划分成两组七个线索。
第一组第一条线索;伊利里亚城的统治者奥西诺公爵爱上了本城中富有而美丽的伯爵小姐奥丽维娅,并矢志不渝地向她示爱,然而奥丽维娅并不喜欢奥西诺公爵,对他的示好一直毫不含糊的拒绝。
奥西诺公爵对奥丽维亚伯爵小姐的追求,可以说是剧情的外在冲突。
第二条线索是;海难中与兄长失散,获救后在船长的帮助下女扮男装投身于奥西诺伯爵府邸,成为奥西诺伯爵的侍童,并逐渐爱上了伯爵。
女扮男装的薇奥拉对奥西诺公爵隐忍而忠诚的爱情,是剧本的内在冲突。
第三条线索是;薇奥拉凭借自身出色的口才和风度赢得了公爵的欣赏和信任,公爵不知道薇奥拉对自己的感情,命她代自己向奥丽维娅求婚,谁知奥丽维娅对女扮男装的薇奥拉一见钟情,主动示爱,更加坚定的拒绝公爵。
奥丽维娅对女扮男装的薇奥拉的爱情,是由误会引起的假想冲突,它推动了前两个冲突的发展。
第四条线索是;奥丽维娅误将薇奥拉的孪生哥哥西巴斯辛当作自己的心上人,热情的招待他并向他求婚,西巴斯辛在阴差阳错的误会下意外收获了奥利维娅的爱情。
这四条线索互相勾连推动,形成环状结构,纠缠在起,展现了贵族生活,构成了莎翁爱情喜剧的人文主义理想的情节。
莎翁的爱情喜剧中构造的恋爱模式有两角恋、三角恋、四角恋、五角恋,其中以两男追一女的三角恋为最多,如《爱的徒劳》中怪诞的西班牙人亚马多和乡人考斯塔德都追求村姑杰奎妮妲;《无事生非》的贵族唐-约翰的侍者波拉契奥和贵族唐-彼德罗的仆人鲍尔萨泽,都爱慕总督女儿希罗的侍女玛格莱特;《皆大欢喜》中乡人威廉与小丑试金石同追村女奥德蕾。
浅析《第十二夜》

浅析《第十二夜》《第十二夜》写于1600年-1602年间,它是莎翁早期戏剧创作的最后一部喜剧作品,具有总结性意义。
“第十二夜”即“主显节之夜”最早是为了纪念耶稣降生后受洗,朝拜圣婴等事迹,人们在这一夜举行盛大的宴会,把这一夜看的比圣诞夜还重要。
然而到了莎翁的时代,因为伊丽莎白女王和詹姆士一世两位国王的支持和保护,“主显节之夜”的宗教意义日渐消失,而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狂欢之夜。
人们会暂时忘却规矩和秩序,打扮成教士,在街上举行荒唐的宗教游行。
到处可见各种丑化的模仿行为,将各种严肃的事物当作笑料来取乐。
《第十二夜》是莎翁唯一一部有两个标题的剧作,他的副标题是《随心所欲》即what you will。
“will”在伊丽莎白时代的意思是愿望或者非理性的欲望、不受理智控制的激情。
本书的剧名暗示了一个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不需要像任何俗世的规矩负责,任何奇幻的结局也是都可以成立的,诸多常理难以解释的矛盾也都可以理解。
在完成《第十二夜》前,莎翁已经写过《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等剧,趣味讽刺的手法日渐成熟,而因为刚刚完成《哈姆雷特》,他在心境上经历了背叛、悲悼、癫狂,因而有许多评论家认为,《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最后也是最好的欢庆喜剧,剧中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主显节的精神,是以虽然剧名与剧情没有直接关系,但点明了这部剧所具有的欢庆喜悦的气氛。
这部剧被公认为是莎翁的剧作中最让人愉快的喜剧之一,话里行间都充满了甜美可爱的插科打诨,即便是作为喜剧,《第十二夜》也有些太过善良。
剧中没有过多的讽刺和愤怒,颇有些对事不对人的公允,笑人类的蠢事却不对他们抱有蔑视的恶意。
像是精心培育的一盆玫瑰,有甜蜜的芬芳而没有丛生的尖刺。
你或许能从花叶上看到虫蛀的洞,但依然会感动于花儿整体的芳香甜美。
剧中人物有弱点也有缺陷,但是并没有让读者恨得咬牙切齿,即使是“丑角”也不会在别人的机智或者恶意衬托下显得卑琐。
莎翁真正做到了在一部喜剧中使最低贱粗鄙的东西都变成使人快乐的东西。
《第十二夜》读后感

《第十二夜》读后感摘要与总结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第十二夜》以其复杂的情节、丰富的角色塑造以及深刻的人性探讨而著称。
本文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教训,主要集中在爱情、自我认知和人性的本质等方面。
一、主题与情节概览错位身份与爱情:在故事中,薇奥拉(Viola)假装自己是男性,来到诺森伯兰公爵的身边工作。
而她的哥哥塞巴斯蒂安(Sebastian),则因一场海难下落不明。
这一身份上的错位,引出了复杂的爱情纠葛。
双线发展:作品通过平行情节展开故事,薇奥拉与奥丽维娅的爱情线索和塞巴斯蒂安与薇奥拉之间的关系构成两条主线。
讽刺与幽默:莎士比亚利用喜剧手法,如误会、伪装等元素,制造了一系列滑稽的场景。
二、经验教训爱情中的盲目与真诚薇奥拉对奥丽维娅的单恋以及公爵对薇奥拉的误认,展现了爱情中的盲目和冲动。
而真正的爱情往往需要时间和双方的努力去证明。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塞巴斯蒂安在剧中多次强调要认清自己的身份,这是自我认知的价值所在。
只有了解自己是谁,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
人性的复杂性与多元面通过不同角色的性格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真与假等多维度特质。
误会与真相的力量故事中多次出现的误会最终都被揭示出来,这反映了真实的重要性。
误解往往会导致冲突和矛盾,而真相则能够带来和谐与解决。
成长与转变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角色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比如薇奥拉从最初的迷茫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信、勇敢的人。
三、个人感悟通过阅读《第十二夜》,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保持自我认知和真诚的重要性。
同时,面对人生中的种种误会与挑战时,我们应该勇于面对真相并从中学习成长。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场喜剧的盛宴,更是对人性深入剖析的一次探索。
结论《第十二夜》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真实、最复杂的一面。
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寻找自我,并且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第十二夜情节概括及问题分析

第十二夜情节概括及问题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第十二夜》分析【内容简介】伊利里亚的公爵奥西诺因苦恋奥丽维娅而终日沉溺在癫狂、浪漫的梦想之中。
另一方面,奥丽维娅誓言要守丧七年,但当她一见到薇奥拉假扮的西萨里奥,却立刻违背誓言坠入爱河。
而薇奥拉和西巴斯辛这对孪生兄妹似乎也受到故事癫狂气氛的感染,西巴斯辛娶了陌生的奥丽维娅为妻;薇奥拉爱上奥西诺,却不表明奥丽维娅爱上薇奥拉,薇奥拉也不急于澄清;她女扮男装,也只是一种生存之道。
薇奥拉静待着任由时间来安排一切,并没有太多的焦虑和不安。
在本剧中,时间不但给人带来痛苦与悲伤,也为不抗拒它的人带来补偿与幸福。
【章节概括】第一幕第一场公爵府中一室:奥西诺公爵爱上了奥丽维娅,然而奥丽维娅因为挚爱的哥哥死去而发誓不愿见任何一个男人,也不愿意见公爵,奥西诺公爵因此天天听着忧伤的情歌,为情所困。
第二场海滨:薇奥拉乘坐的船破了,她的哥哥不知生死,她为她的哥哥祈祷担心,随着船长来到了伊利里亚,听说了奥西诺公爵向奥丽维娅求婚不得,奥丽维娅仍然沉浸在失去哥哥的痛苦中的事情,而奥丽维娅不见任何人,于是薇奥拉决心让船长帮她假扮一下,去侍候奥西诺公爵,并且不能让“真相”泄露出去。
第三场奥丽维娅宅中一室:奥丽维娅的叔父托比·培尔契爵士总是酗酒,深夜不归,奥丽维娅的侍女玛利娅告诉托比奥丽维娅对此不满。
托比曾经带安德鲁·艾古契克爵士来向奥维利亚求婚,奥丽维娅看不上他。
托比觉得安德鲁又有钱又一表人才,而玛利娅觉得安德鲁是个傻子。
安德鲁上场,玛利娅与两位爵士说笑,言语之中,安德鲁不学无术、喜好吹嘘的性格暴露无遗。
安德鲁知道奥丽维娅不肯见自己,于是和托比一起去喝酒跳舞去了。
第四场公爵府中一室:薇奥拉女扮男装化名西萨里奥,才三天就成为奥西诺特别宠幸的侍从。
第十二夜情节概括及问题分析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之《第十二夜》分析【内容简介】伊利里亚得公爵奥西诺因苦恋奥丽维娅而终日沉溺在癫狂、浪漫得梦想之中。
另一方面,奥丽维娅誓言要守丧七年,但当她一见到薇奥拉假扮得西萨里奥,却立刻违背誓言坠入爱河。
而薇奥拉与西巴斯辛这对孪生兄妹似乎也受到故事癫狂气氛得感染,西巴斯辛娶了陌生得奥丽维娅为妻;薇奥拉爱上奥西诺,却不表明奥丽维娅爱上薇奥拉,薇奥拉也不急于澄清;她女扮男装,也只就是一种生存之道。
薇奥拉静待着任由时间来安排一切,并没有太多得焦虑与不安。
在本剧中,时间不但给人带来痛苦与悲伤,也为不抗拒它得人带来补偿与幸福。
【章节概括】第一幕第一场公爵府中一室:奥西诺公爵爱上了奥丽维娅,然而奥丽维娅因为挚爱得哥哥死去而发誓不愿见任何一个男人,也不愿意见公爵,奥西诺公爵因此天天听着忧伤得情歌,为情所困。
第二场海滨:薇奥拉乘坐得船破了,她得哥哥不知生死,她为她得哥哥祈祷担心,随着船长来到了伊利里亚,听说了奥西诺公爵向奥丽维娅求婚不得,奥丽维娅仍然沉浸在失去哥哥得痛苦中得事情,而奥丽维娅不见任何人,于就是薇奥拉决心让船长帮她假扮一下,去侍候奥西诺公爵,并且不能让“真相”泄露出去。
第三场奥丽维娅宅中一室:奥丽维娅得叔父托比·培尔契爵士总就是酗酒,深夜不归,奥丽维娅得侍女玛利娅告诉托比奥丽维娅对此不满。
托比曾经带安德鲁·艾古契克爵士来向奥维利亚求婚,奥丽维娅瞧不上她。
托比觉得安德鲁又有钱又一表人才,而玛利娅觉得安德鲁就是个傻子。
安德鲁上场,玛利娅与两位爵士说笑,言语之中,安德鲁不学无术、喜好吹嘘得性格暴露无遗。
安德鲁知道奥丽维娅不肯见自己,于就是与托比一起去喝酒跳舞去了。
第四场公爵府中一室:薇奥拉女扮男装化名西萨里奥,才三天就成为奥西诺特别宠幸得侍从。
奥西诺让薇奥拉去奥丽维娅得门口用尽一切办法替奥西诺求婚。
薇奥拉虽然不愿意,但也只能去了,并发誓一定要做奥西诺得夫人。
第五场奥丽维娅宅中一室:奥丽维娅得小丑因为不老实,就是个十足十得傻子,不再讨奥丽维娅得欢心,要被撵出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夜》作品分析
12软件技术1(软件测试)施琪
莎士比亚的作品很多,但在喜剧中我觉得《第十二夜》尤为好。
首先从作品的表达上来说,《第十二夜》是一部体现莎士比亚喜剧才能和精神的典范之作。
再从内容情节上,该戏剧主要讲述了伊利里亚公爵奥西诺、奥丽维娅、薇奥拉和哥哥西巴斯辛这四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爱情故事。
故事情节中穿插着两条主线,一条明线——薇奥拉在公爵府的所作所为,一条暗线——前部分一直未曾露面的孪生兄长,两条线穿插剧中,使该戏剧变得生动。
而且在剧中,由明线还串联着三个恶作剧般的喜剧性情节,分别是薇奥拉的女扮男装,托比、玛利娅及小丑对马伏里奥的戏弄,托比对安德鲁的蒙骗。
这三个故意但并无恶意的情节在结构上环环相扣,丰富曲折的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狂欢化了的世界。
戏剧讲述了伊利里亚公爵奥西诺向奥丽维娅小姐求爱,但屡遭拒绝。
同时,一对孪生兄妹航海到伊利里亚,在附近海上遇难。
妹妹薇奥拉便改扮男装投身奥西诺公爵家中做侍童,并充当了代他向奥丽维娅小姐求爱的使者。
奥丽维娅对偷偷爱着公爵女扮男装的薇奥拉一见钟情,后来,奥丽维娅碰巧遇上薇奥拉的孪生兄长西巴斯辛,两人鬼使神差地结成夫妇,而公爵也最终被薇奥拉的品貌感动了,全剧以兄妹相聚,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告终。
在我看来这是一部以圆满结尾而告终的一部不同于《阿姆雷特》风格的戏剧,是莎士比亚戏剧的才能另一种体现。
剧中薇奥拉的女扮男装是贯穿全剧的重要线索,虽然薇奥拉并非是存心而为,只是在听从了老船长的美好劝告,又没有机会侍奉奥丽维娅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但是它却引起了一系列的矛盾。
首先,女扮男装的薇奥拉无法说出对公爵的爱情,还得作为公爵的侍从担起替公爵向奥丽维娅表白的使者之职。
正如在第一幕第四场中薇奥拉的无奈旁白,“我愿意尽力去向您的爱人求婚,唉,怨只怨多阻碍的前程,但我一定要做他的夫人。
”这显示出薇奥拉是一个心地善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又聪明自主的人。
她一方面代表公爵尽职尽责地向奥丽维娅求爱,大公无私地愿意成全公爵和其他的女子的爱情,牺牲自己的幸福,但在奥丽维娅小姐一直拒绝的情况下,薇奥拉也在试着努力争取自己的爱情,她一次次向公爵暗示自己的爱慕之情。
如第二幕第四场中,当公爵问起薇奥拉是否曾喜欢过什么人时,她回答“和您相貌差不多、和您的年纪差不多”“假如有一位姑娘——也许真有那么一个人——也像您爱着奥丽维娅一样痛苦地爱着您”“我的父亲有一个女儿,她爱上了一个男人,正像假如我是个女人也许会爱上了您殿下一样”“我父亲的女儿只有我一个,儿子也只有我一个”等等剧中的台词,只可惜这一系列的暗示却并未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
其次,奥丽维娅小姐居然对既是公爵的使者又是女人的薇奥拉一见钟情,这是一件十足滑稽悲哀的事。
可是也由于薇奥拉女扮男装和西萨里奥的身份,使得奥丽维娅小姐爱上“他”又成了合乎情理的事情。
这一情节也体现了既矛盾又喜剧性的特点。
再次是孪生兄妹—薇奥拉和西巴斯辛的错认。
除了在开始时从薇奥拉的口中知道他有孪生哥哥外,一直对此没有描述,直到第一次的误会发生在第三幕第四场,安东尼奥错把薇奥拉当成了西巴斯辛,责怪他忘恩负义,这条副线才开始浮出水面,但是误会并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解除,反而随着小丑错把西巴斯辛当成了薇奥拉,硬是拉他去见了奥丽维娅小姐,奥丽维娅小姐也把对薇奥拉的爱
情错误地许诺给了西巴斯辛越滚越大,直到到了剧末,才让两条线真正有机会结合,兄妹面对面的站到了一起,误会才得以解除。
托比、玛利娅及小丑对马伏里奥的戏弄是既联系剧中人物,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笑料。
起因是小姐的叔父托比受到了傲慢的马伏里奥的斥责,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玛利娅出主意模仿奥丽维娅的笔迹给目空一切的马伏里奥写封情书,让其出丑。
马伏里奥的可笑滑稽之处,不仅在于他身穿令人讨厌的黄袜子、扎着十字交叉的袜带,还因为他近乎痴狂没有自知之明地对奥丽维娅小姐的迷恋,成了剧中最无自知之明的一厢情愿。
在第一幕第五场中,马伏里奥对小姐说,我不懂小姐怎么会喜欢这种没有头脑的混账东西,也正如小姐对他的评价“太自命不凡了”,而这也正是他后文被戏弄的原因。
在第三幕第四场中,马伏里奥和小姐的对话让他丑态百出,但同时也借助近乎痴狂的他的口喊出了一些人文主义的口号,如不用惧怕富贵等,使得本剧的人文主义思想更加突出。
由这条线串联的还有托比和玛利娅的不谋而合甚至最后产生爱情,和托比对安德鲁的欺骗这两个情节。
通过世俗人的形象写出了爱情本来就是说不清楚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讲述了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
而安德鲁对奥丽维娅的无稽希冀很大程度上是寄托在托比对他的引导和欺骗上,并非是真的爱情。
奥丽维娅在爱情中,先是被公爵一见倾心,对其展开了激烈的追逐,而她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爱情一直拒绝,说明她有一定的觉悟,正如她努力争取西萨里奥的爱情,不顾颜面和身份,可是无奈的是女人怎么可以和女人结合呢,直到最后,她误打误撞的无奈的接受了和薇奥拉孪生兄长在一起,也使她这个具有一定新人文主义特征的女性的爱情梦想没有落空,找到了一个算是合适的替身。
奥丽维娅在爱情中的一些被动,而这也更加突出了薇奥拉敢于追求爱情的人文主义形象。
剧中的小丑,虽然是一个滑稽逗人发笑的角色,来烘托愉快气氛,创造喜剧氛围,但是从他看不出头绪的行为与语言中,我们依稀可见的是,它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他会在不经意间,说出些警世哲言,一语道破人与人之间的玄机,正如薇奥拉所说的,这家伙扮傻子很有点儿聪明。
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他必须窥伺被他所取笑的人们的心情,了解他们的身分,还得看准了时机;然后像窥伺着眼前每一只鸟雀的野鹰一样,每个机会都不放松。
这是一种和聪明人的艺术一样艰难的工作:傻子不妨说几句聪明话,聪明人说傻话难免笑骂。
一系列的误会,终于在剧末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公爵被薇奥拉的行为和品貌打动,要娶她为妻,奥丽维娅也接受现实和西巴斯辛成婚,可谓是皆大欢喜,同时符合了该剧的另一个名字《各遂所愿》。
在该剧中,莎士比亚运用大量人物对话的隐含意义,不但增强了喜剧效果,而且塑造出了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
如马伏里奥虚伪荒诞的个性在被戏弄的过程中暴露无疑。
总而言之,《第十二夜》是一部结构设计巧妙紧凑,语言诙谐的喜剧,风格清新明快,有讽刺而不辛辣,充满着温柔亲切的情感;有幽默而不浮华,洋溢着浪漫动人的诗情,在我看来堪称是一部不可多得不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