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课时 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课时 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8课时 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

第8课时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P88例9、例10,完成教科书P88“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计算活动中,体验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使除法口算变得简便,还

可以使笔算变得简便。

2.经历运用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探索简便计算的方法,并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商

的变化规律。

3.在探索学习中学会根据具体算式灵活选择简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感受运用数学知识带来的便捷,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运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的知识与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简便计算时余数大小的确定,不同简便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规律,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多数学生能发现这三道算式和例题之间的联系:第一道算式是除数不

变,被除数乘了2,商也要乘2;第二道算式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了2,商要乘2;第

三道算式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了6,商不变。

2.揭示课题。

师:商的变化规律这一知识看来同学们掌握得很扎实,我们除了可以利用商的变化

规律直接写得数之外,还可以使笔算变得简便。怎样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使笔算变简便

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板书课题: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

【设计意图】由习题中利用商的变化规律直接写出除法算式的商,引导学生思考“能

否用商的变化规律使笔算也变得简便及如何可以使笔算变得更简便”等问题,促使学生

积极地将已经学过的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中来。

二、利用规律,自主建构

1.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简便计算。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8例9第(1)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笔算过程后和同桌交流做法,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提示】

如果没有学生

想到用简便方法

(即被除数和除数

同时除以10)进行

笔算,教师可直接

课件展示教科书上

小英的做法。

(2)展示交流。

选择有代表性的计算方法进行展示。

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计算方法正确吗?

分别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会直接按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计算,也不排除会有学生想到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的0同时去掉即同时除以10进行简便笔算。

师:这样计算正确吗?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

(3)对比方法。

师: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780和30末尾的0同时去掉了商还是26?

【学情预设】学生很容易看出把780÷30变成78÷3进行计算更简便,也能够说出把780和30末尾的0同时去掉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所以这种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师小结:看来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有0时,我们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笔算变得简便。

(4)小练习。

课件展示教科书P88

“做一做”第1题的前两道题。

师:你们会用刚刚学习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独立试做,对比与交流两种笔算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确简便方法的算理。再通过“做一做”进行及时巩固和反馈,使学生的笔算技能得到提高。

2.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简便计算。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8例10。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进行笔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后汇报。

(2)交流讨论。

师:余数是4还是4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可以怎样验证余数是40而不是4?

【学情预设】经过例9中第一道算式的简便计算,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能够独立完成840÷50的简便计算,而余数究竟应该是4还是40成为问题讨论的焦点。

【学情预设】将例10提前至例9第一道算式后教学,因为用竖式计算,既可以更好地促进方法的迁移,也可以让学生在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时,发现新问题,即“余数究竟是多少?”,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厘清算理,从而确定余数是40而不是4。而后再通过用原来的方法计算或验算等途径进行验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小练习。

课件展示教科书P88“做一做”第1题的后两道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教学提示】

余数是40而不是4,学生心里都很明白,关键是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

3.除数是非整十数除法的简便计算。

(1)课件出示教科书P88例9第(2)小题。

师:这道题和刚才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除数不是整十数。

(2)分析讨论,尝试计算。

师:你想怎样用商的变化规律使计算简便呢?

①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把自己的计算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②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汇报、评价。

分别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学情预设】通过对比,多数学生会发现这道算式中除数不是整十数,无法运用将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根据之前对商的变化规律的认识,可

能会想出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两数共同的因数3或5;也可能想出先将被除数和除

数同时乘上一个数,使除数变成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师:这样计算正确吗?它们能使计算变得简便吗?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都能使计算变得简便。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一方面让学生发现原有的方法只适用于被除数与除数同为

整十或整百数的算式,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思考出不同的方法,使除法

笔算变得简便,从而促进学生对商的变化规律能更深刻地理解与运用,并促进学生创新

思维的发展。

(3)师:这道题我们是怎样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使计算简便的?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可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几(0除外),也可以同时乘

几(0除外),使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或整十数的除法。

(4)小练习。

课件展示教科书P88“做一做”第2题。

师:先填一填,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比较简便。

三、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师:回顾今天学习的三道算式,谁来说一说我们可以怎样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使除法

笔算变得简便?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全班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我们可以同时去掉

末尾的一个0,即让它们同时除以10再进行简便计算;如果末尾没有0,我们可以利用

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再用脱式计算。

师:你知道这些方法的共同之处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归纳出:我们都可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

法变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或整十数的除法,从而使计算变得简便。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回顾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从而使

学生学会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灵活进行简便计算。此外引导学生进一步抽象

概括,认识到这些方法都是通过运用商的变化规律,将原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转化为

除数是一位数或整十数的计算,从而使计算简便,逐步转化为一般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提示】

这里要问学

生:利用商不变的

规律把被除数和除

数同时乘或除以一

个相同的数(0除

外)的目的是什

么?是随便乘或除

以一个数都行吗?

让学生明白这样做

的目的是让除数变

成整十数从而进行

快速口算。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数学思维的发展为主线,整个学习活动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结构;同时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在引导学生发现方法、总结方法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促进其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58第2、5题。

2.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余数()。

(2)根据上面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

32÷3=10 (2)

960÷90=()……()3200÷300=()……()

5.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400÷25 7200÷120

参考答案

2.(1)(竖排)6 2 6 20 6 200 6 400 不变也乘相同的数

(2)10 60 10 200

5.16 60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姓名: 1、竖式计算 135×45= 54×312= 408×25= 47×210= 11×11 80÷40= 94÷20= 246÷60= 360÷30= 127÷21= 54×138= 312×25= 460×23= 102×15= 99×99 263÷27= 602÷31= 487÷18= 961÷19= 108÷18= 2、脱式计算 360÷(12+6)×5 360÷[(12+6)×5] 459×(76-50) 3、简便计算 35×2×5 ( 60×25 ) ×4 ( 125×5 ) ×8 ( 3×4 ) ×5×6

1、竖式计算 164÷20= 210÷70= 780÷60= 460÷80= 302÷48= 208×24= 437×28= 26×137= 82×403= 624×78 846÷18= 728÷13= 900÷60= 900÷12= 218÷42= 253×56= 503×32= 45×240= 336÷21= 858÷39= 2、脱式计算 120÷[(8+4)×2] 400÷(51-46)×8 (227+26)÷11 3、简便计算 36×3 58+39+42+61 39×101 35×68+68+68×64

85×82+82×15 (125×25)×4 167+289+33 25×41 第三组 1、竖式计算 552÷69= 536÷8= 315÷9= 216÷3= 312÷4= 48×23= 603×34= 72×124= 25×112= 46×589 150×40= 77×209= 26×137= 82×403= 503×32 54×138= 312×25= 460×23= 102×15= 44×25 2、脱式计算 400÷[(51-46)×8] (105×12-635)÷25 120÷(8+4)×2 3、简便计算 25×37×4 (125×12)×8 27×45+27×55 13×102

小学数学四年级计算题

(一)(二)(三)(四)(五) 825÷25= 9864÷48= 900÷22= 57×307 59×198= 689÷34= 1105÷55= 504×32= 358÷25 538÷33= 986÷29= 13320÷70= 603×36= 812÷57= 860÷30= 647÷27= 786÷94= 689÷21= 783÷58= 45×368= 750×40= 188×25= 2704÷26= 343÷32= 4800÷600 2700÷300 986÷29= 25×480= 905÷45= 450×78= 899÷36= 367÷29= 99007÷45 7403÷68= 864÷57=

(一)(二)(三)(四)68000÷400 6500÷125 68000÷400= 518-299 800÷25 125×12×2×8 34×26+34+34×73 298+147 6000÷125 124×25-25×24 (125×25)×4 400÷25 75×399+75 (20+4)×4 278-(78-69)1800÷25 1200÷400 (400-40)×25 367+459+233 6500÷125 987-(87+25)25×125×32 132×67+132×34-132 7800÷300 201×85-85 1300÷25 51×59-59 +50×59 1680÷20 三、脱式计算 (一)(二)

720÷[(12+24)×20 840÷(79×23-1809) 200÷[(172-72)÷25] 320÷[(200+120)÷32] 182÷[(36-23)×7] xx÷72×(84-56) 76+24×950 2592÷[1080÷(27+18 )] 864÷[(27-23)×12] 182+18×75 3804+810÷15×172 1439―53×(252÷12) (三)(四) 360÷(12+6×5)1440÷80×(205-186) 360÷[(12+6)×5] (204×15-960)÷3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六、2.笔算除法第9课时 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 练习十七

第9课时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练习十七 教科书第8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习题。 1.巩固商变化的规律。 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一些运算更简便。 3.带领学生体会简算的优势。 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口算。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一些计算更简便。 一、自主预习 1.请你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 2.说说下面各组题的商是否相同。为什么? (1)49÷7(2)104÷8 490÷70 1040÷80 4900÷700 10400÷800 3.应用商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使口算简便,还可以使笔算简便,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商不变的规律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9(1):780÷30= 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你能独立完成这一题的解答吗? 比较这两种竖式,计算得都对吗?哪个更简便? 被除数、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一个0,被除数和除数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笔算简便。 2.教学例9(2):120÷15= (1)课件显示:120÷15 =(120×4)÷(15×4) =480÷60 =8 (2)这样做,对吗?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变化?应用了什么规律? (3)练习:第88页“做一做”第2题。 3.教学例10:840÷50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把两种不同的计算结果显示出来。 (2)这两种结果,哪一种是对的? 小结: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会更简便。除数和被除数的末尾都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但余数发生变化,去掉几个0,余数就要加上几个0。 三、引领提升 1.教科书第88页“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七第1、2、3、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变式练习 选择题。 (1)2100÷70,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10,那么商应当()。 A.不变B.乘10 C.除以10 (2)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5,商应当()。 A.不变 B.乘5 C.除以15 (3)两个数的商是4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20,商是()。 A.80 B.20 C.40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1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6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二、竖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验算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432÷46 966÷23 731÷79 980÷28 828÷36 689÷34 618÷88 645÷32 372÷45 294÷29 328÷42 395÷56 840÷35 630÷31 961÷19 765÷74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 125+75+320 128+89+72 3 153+38+162 57+288+143 378+527+73 167+289+33 58+39+42+61 158+395+105 822+197+78 75+34+125+366 578+143+22+57 129+235+171+165

163+32+137+268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125×32 (15×25)×4 38×25×4 35×2×5 60×25)×4 (125×5)×8 25×17×4 (25×125)×(8×4)38×125×8×3 5×289×2

125×5×8×2 9×8×125 43×25×4 125×50×2 42×125×8 60×25×4 125×5×8 25×17×4 37×8×125 3.乘法交换结合律(二): 125×32 24×125 125×56 125×72 48×125 125 ×64 25×36 25×32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15套

小学四年级寒假数学计算练习题(一) 第1天( 2018年月日): 1.乘法计算: (1)166×23 = (2)150×36 = (3)120×50 = (4)328×56 = (5)294×43 = 2.除法计算: (1)350÷60 = (2)780÷26 = (3)614÷80 = (4)895÷35 = (5)378÷42 = 3.拖式计算: (1)480-180+60 (2)480-(180+60)(3)360÷40×9 (4)360÷(40×9)(5)90-40×2

小学四年级寒假数学计算练习题(二) 第2天( 2018年月日): 1.乘法计算: (1)103×27 = (2)102×76= (3)125×64= (4)125×47= (5)264×97= 2.除法计算: (1)786÷23= (2)335÷44= (3)580÷48= (4)980÷36= (5)670÷54= 3.拖式计算: (1)275-175+25 (2)338-(138+68)(3)120-20×5 (4)450÷(45×2)(5)(175-25)÷25

小学四年级寒假数学计算练习题(三) 第3天( 2018年月日): 1.乘法计算: (1)433×22 = (2)160×30= (3)220×40= (4)104×55= (5)125×64= 2.除法计算: (1)650÷15= (2)207÷19= (3)774÷43= (4)480÷32= (5)735÷35= 3.拖式计算: (1)275-75×3 (2)960÷64-4 (3)615-15×12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应用题练习+计算题500+道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延伸阅读: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应用题练习) 135×45108×2554×31247×210138×54126×89 203×32312×25437×2882×403 208×2436×137406×23460×23305×56624×78 46×589353×5645×240479×85 二、竖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验算 336÷21 858÷39918÷27888÷37645÷32432÷46 966÷23731÷79980÷28828÷36 689÷34618÷88372÷45294÷29328÷42395÷56 765÷74840÷35630÷31961÷19 三、简便计算(延伸阅读: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 578+143+22+57= 128+89+72= 357+288+14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7+289+33= 58+39+42+61= 75+34+125+366= 125+75+320= 153+38+162= 163+32+137+268= 158+395+105= 822+197+78=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 ×125×32=(15×25)×4=38×25×4=35×2×5= (60×25)×4=(125×5)×8=25×17×4=(25×125)×(8×4)= 38×125×8×3=5×289×2=125×5×8×2=9×8×125=

43×25×4=125×50×2=42×125×8=60×25×4= 125×5×8=25×17×4=37×8×125= 3.乘法交换结合律(二): 125×3224×125125×56125×72125×1648×125 125 ×6425×3625×3225×16 25×2425×28 4.乘法分配律(一): 34×72+34×28= 7×48+7×52= 35×37+65×37= 85×82+82×15= 25×97+25×3= 76×25+25×24= 16×17+16×23= 27×36+27×64= 73×36+36×27= 64×23+36×23= 43×36+57×36= 19×67+19×33= 57×35+43×35= 18×72+72×182= 46×46+46×54= 31×69+31×31 34×13-34 ×3= 5.乘法分配律(二): 38×99+38 75× 299+75 102×99+102 39+9×39 99×128 +128 27+99×27 34+199×3435×99+35 6.乘法分配律(三): 125×(8+80 )= (80+4)×25=8×(125+9)= (20+4)×25= 32 ×(200+3)= (125+17)×8= (100+2)×99= 102×(100-1)= 25×(40+4)= (25+100)×4= 99×(100+1)= (125+40)×8= (125+25)×8= 99 ×(100+7)= 8 ×(125+7)= (30+25) ×4= 7.乘法分配律(四): 46×10248×10199×46102×42103×31 107×16108×15125×88 88×102102×9939×10125×4148×101 201 ×24302×43102×13

【免费】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提升方法与技巧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提升方法与技巧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更是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可见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保证也是小学数学 的一项主要任务。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计算教学不容忽视。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等方式训练;小组开火车;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例如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计算时,可以出类似1+2+3+4+……+99+100的题目,在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钻研题目,勤于思考的数学习惯,使得机械单调的计算练习也可以有声有色。 二、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常用的口算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运用“凑十法”口算。根据式题的特征,应用定律和质使运算数据“凑整”:加数“凑整”。如27+5+15=?启发学生: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把几个数相加。连乘中因数“凑整”。如25×9×4,25与4的积是100,可直接口算出结是900。

(2)运用“分解法”口算。“分解法”口算就是把题目中的某数“拆开”分别与另一个数运算,如25×32,原式变成25×4×8=10×8=80。如125×32,原式变为125×8×4=1000×4=4000。 (3)运用一些速算技巧进行口算。首同尾合10的两个两位数相乘的乘法速算。即用其中一个十位上的数加1再乘以另一个数的十位数,所得积作两个数相乘积的百位、千位,再用两个数个位上数的积作两个数相乘的积的个位、十位。如:14×16=224(4×6=24作个位、十位、(1+1)×1=2作百位)。口算训练的方法很多,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口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积极性,坚持不懈的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而“粗心”的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身心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的前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让学生养成抄完题检查的习惯,计算结束用估算方法快速验算的习惯,结合题意回头看的习惯等等,这些都是提高练习质量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计算培养和训练。还要学生自己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力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200道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1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82×403126×89 203×32 1700÷40 336÷21138×49437×28437×28 735÷25 1080÷36 28×312 47×210 858÷39 918×27 888÷37 640÷32 432÷46 966÷23 7311÷79 850÷28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2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437×28159÷94 203×47 725÷74 568×9 370÷40 54×312 47×210 294÷29 689÷34 618÷88 1372÷45 338×26 717×26 328÷42 395÷56

234×46 613×48 320×25 440÷70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3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4321÷48 598÷12 450÷251004÷24 350÷34 930÷32 864÷36 694×17 609÷87 9100÷240 5070÷39 7936÷26 289÷44 3200÷70 32×246 672÷42

771÷38 840÷56 13×450 670×90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4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231÷43 241÷23 341÷26 215×36 152÷14 25×291 117÷25 3842÷34 367÷24 463÷49 195×32 245×31 1117÷36 910÷65 16×270 136×15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5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437×28457÷19 332×24 465÷49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1543÷42 960÷32 872÷19 786÷86 125×86 335×26 165×24 256×31

四年级数学上册商的变化规律应用教案

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教材第88页例9、例10) 【课程标准描述】 探索并了解运算定律,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学习目标】 1.灵活运用商的变化的规律。 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体验到运算更加简便。 3.理解简便运算中的余数的含义。 【学习重点】 巩固商变化的规律。 【学习难点】 1.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一些运算更简便。 2.理解简便运算中的余数的含义。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知识运用环节,学生能灵活运用规律正确计算评价目标1。 2.通过例9(1)两种不同方的比较评价目标2。 3.通过例10的验算对比过程评价目标3。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首先来检验一下同学的学习情况。 (1)( )不变,被除数乘几,商();被除数除以几(0除外)商。 (2)()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商。 (3)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 师:学习了知识,我们还要学会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的变化规律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88页例9(1)。(评价目标2) 780÷30 (一生板演) 问:还可以怎样算? 生独立思考并尝试 提问: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都得出了一样的结果,哪个更简单?同学们会选择哪种计算方法? 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1)从上面两个竖式中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再它们的末尾画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 2.出示例9(2)。

(1)运用商不变规律独立思考并完成。 (2)说说这样做的方法及理由,师生点评交流。 (3)归纳小结:我们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简便,这要求我们细致观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复习(学生口答) 5÷2=( )…( ) 8÷3=( )…( ) 50÷20=( )…( ) 80÷30=( )…( ) 4.出示例10。 (评价目标3) (1)学生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算,汇报计算结果 预设:余数是4或者余数是40 (2)学生验证(两名学生板演) (3)师生交流小结:如果有余数,在横式中写余数时,再添上与被除数画去同样多的0. 5.小结: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在它们的末尾画去同样多的0再除,商不变。如果有余数,在横式中写余数时,再添上与被除数画去同样多的0. 三、巩固练习 1.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评价目标1) 600÷40= 540÷20= 670÷30= 980÷50=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评价目标1) —— —— —— —— —— 四、课后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除法里商的变化规律,那么谁能说说运用这个规律时我们要注意哪些? 【学习目标检测】 ÷ 90 180 ÷ 45 = ×2 ×( ) 450 ÷ 18 = ÷9 ÷( ) ÷ 2 450 ÷ 18 = ÷9 ÷( ) ÷ 2 ÷2

【小学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竖式计算150道

135×5 108×6 8×312 7×210 138×9 82×403 126×89 203×32 312×25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7×28 432÷46 966÷23 731÷79 980÷28 828÷36 123×6

568×9 307×46 54×312 47×210 1598÷9.4 294÷29 689÷34 618÷88 372÷45 234×46 613×48 320×25 7210+2865 444÷76 4321÷48 350÷34 930÷32 864÷36

694÷17 5981÷26 609÷87 9100÷240 5070÷39 7936÷26 450÷25 289÷44 320xx÷700 25×29 117÷25 3842÷34 19.95+132.47 117÷36 91÷65 136×15 215×36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332×24 33×215 125×6 335×26 165×24 256×31 306×12 260×15 303×46 65×224 325×40

167×48 336×25 125×45 336×25 112×52 335×24 125×65 36×125 116×58 256×81 331×25 125×34 336×25 215×34 205×32 31×206 37×481 91×214 325×68 336×21 245×3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经典计算题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汇总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6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二、竖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验算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2÷46 966÷23 731÷79 980÷28 828÷36 689÷34 618÷88 372÷45 294÷29 328÷42 395÷56 765÷74 840÷35 630÷31 961÷19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 578+143+22+57 128+89+72 357+288+14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7+289+33 58+39+42+61

75+34+125+366 125+75+320 153+38+162 163+32+137+268 158+395+105 822+197+78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 ×125×32= (15×25)×4= 38×25×4= 35×2×5= (60×25)×4= (125×5)×8= 25×17×4= (25×125)×(8×4)= 38×125×8×3= 5×289×2= 125×5×8×2= 9×8×125= 43×25×4= 125×50×2= 42×125×8= 60×25×4= 125×5×8= 25×17×4= 37×8×125= 3.乘法交换结合律(二): 125×32 24×125 125×56 125×72 125×16 48×125 125 ×6425×36 25×32 25×16 4.乘法分配律(一): 34×72+34×28 7×48+7×52 35×37+65×37 85×82+82×15 25×97+25×3 76×25+25×24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笔算乘法专项复习 一、口算。 90×70= 420÷60= 25×20= 18×4= 9×120= 130×5= 360÷40= 400×50= 303×20= 120×7= 240÷60= 620-180= 4500÷15= 560×20= 7200÷90= 900÷6= 2500+60= 210×30= 650÷50= 560÷80= 300+(11+49)= 720÷9+120= 90×9×0= 二、用竖式计算,带※的算式要验算。 126×97= 93×125= 17×204= 280×15=

77×510= 220×40= 160×60= 180×50= 305×54= 108×90= ※845×86= 三、估算: 518×77≈371×63≈69×188≈38×892≈ 603×21≈399×42≈538×48≈58×103≈ 58×59≈579×54≈489×85≈64×554≈ 73×437≈807×97≈86×463≈ 961×988≈ 四、脱式计算。. 410+145×10 180×4-560

78-250÷5 2300÷(103-78)(1800-274)÷14 5800-147×39 五、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两个因数都变化时,因数变化的倍数相乘除,便是积的变化。 1.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620×1600=992÷16=620×()=9920 3.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5,积是(),如果把因数5改成50、500,积分别是()、()。 1,则积是,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两个数的积是240410。) ( 缩5A扩大倍,B ),当35.A×B=316,当A扩大倍,B不变,积是(

第8课时 用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

第8课时商的变化规律简便计算 教科书第88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七的习题。 1.巩固商变化的规律。 2.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一些运算更简便。 3.带领学生体会简算的优势。 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进行口算。 利用商不变的规律,使一些计算更简便。 一、自主预习 1.请你说一说商不变的规律。 2.说说下面各组题的商是否相同。为什么? (1)49÷7(2)104÷8 490÷70 1040÷80 4900÷700 10400÷800 3.应用商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使口算简便,还可以使笔算简便,本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有关商不变的规律的知识。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9(1):780÷30= 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你能独立完成这一题的解答吗? 比较这两种竖式,计算得都对吗?哪个更简便? 被除数、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一个0,被除数和除数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笔算简便。 2.教学例9(2):120÷15= (1)课件显示:120÷15 =(120×4)÷(15×4) =480÷60 =8 (2)这样做,对吗?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变化?应用了什么规律? (3)练习:第88页“做一做”第2题。 3.教学例10:840÷50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把两种不同的计算结果显示出来。 (2)这两种结果,哪一种是对的? 小结: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会更简便。除数和被除数的末尾都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但余数发生变化,去掉几个0,余数就要加上几个0。 三、引领提升 1.教科书第88页“做一做”第1题。 2.练习十七第1、2、3、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变式练习 选择题。 (1)2100÷70,如果除数不变,被除数除以10,那么商应当()。 A.不变B.乘10 C.除以10 (2)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5,商应当()。 A.不变 B.乘5 C.除以15 (3)两个数的商是4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20,商是()。 A.80 B.20 C.40

西师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 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 一、三位数乘二位数竖式计算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245×32 138×54 126×89 203×32 312×25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7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28×312 47×210 138×49 437×28 125×86 335×26 165×24 256×31 82×403 126×89 203×32 918×27 28×36 54×312

47×210 568×29 203×47 338×26 717×26 234×46 613×48 320×25 694×17 13×450 670×90 25×291 32×246 195×32 245×31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26×270 二、三位数除以二位数计算题 700÷40 336÷21 858÷39 888÷37 640÷32 432÷46 966÷23 731÷79 850÷28 370÷40 159÷94 294÷29 689÷34 618÷88 372÷45

328÷42 395÷56 725÷74 440÷70 432÷48 350÷34 930÷32 864÷36 598÷26 609÷87 771÷38 840÷56 152÷14 117÷25 384÷34 241÷23 367÷24 463÷49 341÷26 117÷36 910÷65 457÷19 543÷42 960÷32 872÷19 三、脱式计算 45+240÷12 124+78+22 100-35-25 (140-70)×54 63+84×2 490÷7+24×5 26×6-110 (46-20)×30-90 25×27×4 15×7+85×7 (40-4)×25 2400÷80-14×2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12课时商的变化规律(2) 【教学内容】:教材第88页例9、例10。 【教学目标】: 1.加深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并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问题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中余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口算: 140÷20= 700÷70= 150÷30= 270÷90= 160÷80= 1200÷300= 你是怎么口算的? 学生口算,说出算法。 由此可见,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使我们口算得又对又快,笔算时能不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9第(1)题。 780÷30= (1)你会算吗?是怎样计算的?学生独立练习,指两名计算方法不同

的学生板演。 (2)这两种做法对吗? 第2种做法为什么是对的?学生可以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哪种方法简便一些? (3)教师小结: 笔算时,当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我们可以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得多。 2.出示例9第(2)题。 120÷15= (1)这道算式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使我们计算更简便吗?可以怎样做呢?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试算,看看谁的方法好。 (2)学生汇报算法,教师板书。 120÷15 120÷15 =(120×2)÷(15×2) =(120×4)÷(15×4) =240÷30 =480÷60 =8 =8 (3)小结:这两种方法是把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或都乘4,使除数15变成了整十数,这样方便我们口算出结果。 3.出示例10。 840÷50= (1)同学们现在都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这道题了吧。先算算,看结果是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1、竖式计算 135×45= 54×312= 408×25= 47×210= 11×11 80÷40= 94÷20= 246÷60= 360÷30= 127÷21= 54×138= 312×25= 460×23= 102×15= 99×99 263÷27= 602÷31= 487÷18= 961÷19= 108÷18= 2、脱式计算 360÷(12+6)×5 360÷[(12+6)×5] 459×(76-50)

3、简便计算 35×2×5 ( 60×25 ) ×4 ( 125×5 ) ×8 ( 3×4 ) ×5×6 1、竖式计算 164÷20= 210÷70= 780÷60= 460÷80= 302÷48= 208×24= 437×28= 26×137= 82×403= 624×78 846÷18= 728÷13= 900÷60= 900÷12= 218÷42= 253×56= 503×32= 45×240= 336÷21= 858÷39= 2、脱式计算 120÷[(8+4)×2] 400÷(51-46)×8 (227+26)÷11

3、简便计算 36×3 58+39+42+61 39×101 35×68+68+68×64 85×82+82×15 (125×25)×4 167+289+33 25×41 第三组 1、竖式计算 552÷69= 536÷8= 315÷9= 216÷3= 312÷4= 48×23= 603×34= 72×124= 25×112= 46×589 150×40= 77×209= 26×137= 82×403= 503×32

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导学案 学习小组学习小主人主备人 学习内容:简便计算。(课本P88页例9、例10) 学习目标:1.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会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 除法的简便运算。 2.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在除法中的应用。 一、复习引入。 1.补充完整。 (1).()不变,被除数乘几或除以几,商。 (3).()不变,()乘几或除以几,商。 (3). 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 二、自主探究 1.先认真看课本p88页的例9、例10,想一想如何能使计算简便 想一想:(1). 780÷30= 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根据( )的规律 可以把“780÷30=”变成“78÷3=”除数是一位数试一试: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 (2).

120÷15 =(120×4)÷(15×4) = 480÷60 = 8 是不是只能乘以4乘以几也可以使计算简便写出来试试。 120÷15 =(120×)÷(15×) =÷ = 2、应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时,如果有余数时要特别注意:例 840÷50= 用刚学的方法列竖式这道题余数是几想办法验证一下。 508 4 0 3.我会小结:1. 应用()不仅可以使口算简便,还可以使笔算简便。 2.有余数时,实际的余数要乘以相同的倍数。 三、展示交流。 四、达标检测。 1. 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注意有余数时) 600÷40= 540÷20= 670÷30= 980÷50=

2.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可以口算。 3. 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 )里画“√”。 (1)一个除法算式,被除数乘15,要使商不变,除数也要乘15。( ) (2)两个数的商是8,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4,商就变成32。( ) (3)一个除法算式的被除数、除数都除以3以后,商是20,那么 原来的商是60。 ( ) ÷ 90 180 ÷ 45 = ×2 ×( ) 450 ÷ 18 = ÷9 ÷( ) ÷ 2 120 ÷ 15 = ×( ) ×( ) ÷ 210 ÷ 42 = ÷( ) ÷( )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题

四年级计算 一、口算。 210÷3=160÷40= 350÷70=52÷4=76÷2= 170×3=91÷13=40×50=660÷30= 380+57= 20×35= 46+50= 780÷30= 280-190= 15×60= 800-130= 600×50=94÷2=600×50=94÷2= 二、笔算。 135×35= 336÷21= 108×25= 858÷39= 645÷32= 53×312 = 294÷29= 908÷27= 47×210= 125×80= 775÷74= 741÷79= 126×89= 888÷36= 689÷34= 203×32= 432÷46= 312×25= 980÷28= 437×28= 828÷36= 82×403= 966÷23= 208×24= 961÷19= 36×137= 372÷45= 406×23= 395÷56= 460×23=

840÷35= 305×56= 630÷31= 624×78= 618÷88= 46×589= 353×56= 328÷42= 45×240= 479×85= 300÷25= 153×46= 1000÷125= 5100×280= 600÷25= 800÷26= 215×46= 693÷35= 703×12= 653÷21= 653÷65= 128×46= 653÷35= 3400×180= 653÷85= 715÷15= 218×53= 715÷71= 304×150= 715÷75= 368÷26= 32×253= 368÷18= 480×250= 368÷49= 806÷26= 47×203= 806÷91= 750×84= 806÷21=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商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沙沟小学马建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随被除数(或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2、故事设疑、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商不变规律 (1) 6÷3 = 2 60÷30 = 2 600÷300 = 2 (2)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商不变规律,师把规律补充完整。 (3)小练笔验证规律 (4)应用商不变规律填一填:24÷8=3 (24○□)÷(8○□)=3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发现的这个规律,想一想要使商

不变,这里的○和□应该怎样填?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在填写过程中会出现乘0或除以0,教师借机教学0除外。】 师:很好,可见这句话不完整,那应该怎样补充?(生说0除外,师再补充0除外)然后介绍这个规律叫“商不变规律”,全班齐读,再找关键词。 板书: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5)、判一判 50÷7=(50×4)÷(7×4)() 30÷6=(30×5)÷(6×4)() 400÷8=(400÷2)÷(8×2)() (师引导生判断并说明理由,让学生明白商不变规律) (6)大胆猜想 400÷8 400÷(8×2) 2、教学被除数不变,商随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引导,探究,归纳, 总结) 200÷2 = 100 200÷2 = 10 200÷40 = 5 被除数不变乘除以 除以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计算练习题全套

1×90=8×69=4×31=6×16=4×78=5×41=7×62=98×6=2×92=4×12= 8×80= 6×85= 5×73= 89×5= 1×50= 86×4= 4×87= 44×1= 35×6= 14×7= 1×43= 78×3= 6×72= 4×14= 28×7= 64×3= 6×47= 76×6= 9×13= 81×9= 5×47= 7×80= 65×9= 3×23= 2×80= 6×40=

21×2=8×52=44×9=51×7=27×5=73×8=72×4=97×4=71×1=87×7= 5×76= 9×76= 41×7= 49×7= 7×97= 2×13= 6×54= 4×41= 33×2= 8×56= 20×7= 46×9= 6×55= 42×7= 61×2= 66×8= 75×4= 7×41= 93×9= 8×70= 58×2= 5×27= 3×32= 4×34= 85×4= 6×63=

3×81=7×16=5×39=54×3=5×90=4×91=15×1=89×4=7×37=20×3= 3×96= 3×40= 4×84= 8×87= 58×3= 7×63= 37×2= 67×7= 80×1= 78×4= 93×1= 42×1= 57×5= 4×44= 8×64= 1×83= 8×48= 60×3= 2×61= 34×7= 58×7= 94×5= 9×74= 51×6= 22×1= 3×97=

3×43=13×9=85×9=3×69=4×27=4×62=84×4=47×3=1×93=66×6= 45×6= 2×28= 1×41= 14×9= 79×4= 4×17= 9×55= 73×5= 7×77= 74×5= 27×2= 5×96= 24×2= 2×33= 9×40= 7×76= 65×9= 37×3= 37×1= 1×46= 77×9= 1×15= 2×34= 7×67= 12×4= 6×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