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费用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巧记
【实用文档】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一)二因素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耗费差异指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能量差异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差额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教材例题】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0件即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0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1.5-400×2×1.5=1500-1200=300(元)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1424-400×3=224(元)(二)三因素分析法三因素分析法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三部分。
耗费差异计算与二因素分析法相同闲置能量差异实际工时未达到生产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异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沿用前述资料计算差异如下: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890)×1.5=110×1.5=165(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1.5=90×1.5=135(元)三因素分析法的闲置能量差异(165元)与效率差异(135元)之和为300元,与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金额相同。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方法解析【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方法解析【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分两种方法,叫二因素法与三因素法,如何理解和运用,是比较令人头疼的难题。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成本公式理解如图:二因素三因素耗费实际固定制造费用① 耗费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② 差异能量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③产量差异差异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④效率差异①永远是实际值,这不会变。
③,④与变动制造费用三项内容也一样,因为变动制造费用与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内容是比照直接材料思路的,只是名称有区别,所以思考上,所谓的“三项内容”( 直接材料的①②③)是比照直接材料分析方法的。
第②项是固定制造费用分析公式独有的,所以是理解核心,展开②应当是预算产量*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是什么东西?直材、直人、变造产量与成本成正比例关系。
标准成本对应的是单位产品的材料用量与单位价格,标准成本不存在预算产量问题。
而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与产量关系不大(也可以说无关-有前提的),其成本标准中的用量标准(每单位产品小时数)同变动制造费用一样,基本上是从直接人工处抄来的,价格标准(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由于固定制造费用与产品产量基本没有关系,价格标准得相对固定,不能根产量变来变去,所以固定制造费用的价格标准实际上在事先确定一个“预算产量”,然后与固定制造费用与用量标准(抄来的),三个值倒算来的。
(一)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成本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二)三因素分析法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小编寄语:不要指望一张证书就能使你走向人生巅峰。
标准成本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一、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甲公司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2400元,预算工时为1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 12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2600元,标准工时为1100小时。
(1)根据公式可求出标准分配率和实际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400/1000=2.4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2600/1200=2.17 (2)根据上述公式求出开支差异、效率差异和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2600-2400=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4×(1200-1100)=240(元) 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2.4×(1000-1200)=-480(元) 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4×1100=2640(元) 所以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2600-2640=-40(元) 或=200+240-480=-4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主要是由于产品定价过高、经济不景气、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停电等原 因影响了产销量而造成的。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原因与形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基本相同。 不论以上哪一种差异,均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正确地落实责任归属。
分析、控制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应就每个生产部门分别编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应就每个生产部门分别记录。 标准分配率与实际分配率也应就每个生产部门分别计算。因此,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也应 该就每个生产部门分别进行,然后将各部门的开支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和各部门的固定 制造费用差异分别加总。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资源价格的变动(如工资率、税率的变动),酌量 性固定成本(广告费、职工培训费等)因管理上的新决策而发生变动,资源数量比预算数量的 增减变化(例如增减职工),计入本期成本的预提和待摊费用变化等。
CPA-财管-成本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

CPA-财管-成本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一、几个概念:1、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就是单位工时所耗用的成本费用,也就是每个工时的固定制造费用,也即单位工时的价格,用公式表示,固定制造费用分配路=固定制造费用金额/所耗费的工时数1、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就是单位工时所耗用的成本费用,也就是每个工时的固定制造费用,也即单位工时的标准价格,用公式表示,固定制造费用分配路=固定制造费用金额/所耗费的工时数2、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就是加工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工时数,即固定制造费用效率=所耗费的总工时/产品数量3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就是单位产品的固定制造费用价格,或者说是固定制造费用的单价,用工时表示为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单位产品耗费工时*固定制造费用3、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固定制造费用效率*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二、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1基本公式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实际产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实际产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效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产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产能*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产能-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3三因素分析法3.1将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产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能*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能*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能-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能-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产能-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3.2、完整的三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产能-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实际产量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成本差异的分析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成本差异的分析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记得学习,只要你在一条路上付出的足够多,能够持之以恒,就会有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备考2019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之路是很漫长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教材,重视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预祝大家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成本差异的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1、两差异分析法
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2、三差异分析
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分。
即将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
①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同两差异。
②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
=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
③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
2019年考试的备考工作也在紧张的进行了,备考脱离不了教材,是我们备考的依据,所
以教材上的知识点,大家一定要夯实,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够在考试中游刃有余,对每一个考点都心中有数,能够从容面对。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点,记得学习。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二差异与三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二差异与三差异1.二差异分析法(1)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三差异分析法(1)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3)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实际数2,预算数(=预算工时*标准分配率=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3,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4,实际产量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两差异法下:耗费差异=1-2 能量差异=2-4三差异法下:耗费差异=1-2 产量差异=2-3 效率差异=3-4【例·计算分析题】某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标准工时为1000小时。
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 千克,实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如下:要求:(1)计算本月产品成本差异总额;(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3)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产量差异、效率差异。
答案如下:1,产品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17550-855*20=450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000/900-9)*900=900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00-20*50)*9=-9003,直接人工效率(量差)差异=(950-20*45)*4=200直接人工工资率(价差)差异=(3325/950-4)*950=-4754,变动制造费用耗费(价格)差异=(2375/950-3)*950=-475变动制造费用效率(用量)差异=(950-20*45)*3=1501)实际数2850 2)预算数1000*2 3)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950*2 4)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20*45*25,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2=2850-2000=850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2-3=2000-1900=10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4=1900-1800=100。
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三差异)计算公式及例解

上式中,“正常生产能力下的生产工时”即为“预算总工时”例5:(沿用例1资料)宏飞制造公司生产甲产品,本期正常生产能力1500小时,单位产品标准工时6小时,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1800元,标准小时费用率1.2元/小时。
本期实际生产工时14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1700元。
要求: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三差异法)。
例题解答:实际产量=210+(20-10)×50%=215(件)实际产量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15×6×1.2=1 548(元)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成本=1 7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 700-1 548=152(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解:(1)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1700-1800=﹣100(元)(2)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500-1400)×1.2=120(元)(3)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效率差异=(1400-215×6)×1.2=215×(2151400-6)×1.2 =215×(6.51-6)×1.2=132(元)计算表明:固定性制造费用产量差异252元,是由于在可供利用的生产工时中,有100工时未被利用而发生的损失120元,以及在被利用的实际生产工时中,由于单位产品实耗× 固定性制造费用 标准小时费用率 × 固定性制造费用 标准小时费用率工时超出标准工时而致使固定性制造费用超支132元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企业应进一步查找工时未被充分利用的原因,以及在被实际利用的工时中,产品工时单耗上升的原因。
根据上述例3、例4、例5计算结果,“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的成本及差异为:制造费用标准成本=2064+1548=3612(元)制造费用实际成本=2380+1700=4080(元)制造费用成本差异=316+152=468(元)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差异分别计算后,应对产品的成本及其差异进行汇总,编制“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汇总表”(见教材 P433 表13-2所示)。
简单记忆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法

简单记忆固定制造费用三差异分析法相信很多备考中级财管的小伙伴都会被第八章成本管理中的两差异和三差异分析法困扰很久,我也不例外,我已经卡了两周,每次看完讲义都觉得自己会了,一到做题就废了,经常混淆各种差异的计算公式,经过不断的总结,有了自己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解题的思路先放上一道例题: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2元/小时,标准工时为1.5小时/件。
甲企业A产品预算产量为10400件,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90000元。
分别运用两差异分析法和三差异分析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在开始之前有几个问题需要单独记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两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成本差异三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产量差异=成本差异能量差异=效率差异+产量差异所以我们只需要记住三差异的方法就可以解决两差异的问题了首先计算成本差异,方便后续的差异可以进行检验,保证我们的结果正确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190000-8000*1.5*12=46000元(超支)然后开始重点内容1.耗费差异:“花的比想得少”我想花这么多,实际只花了这么点“我想花的”=预算金额,“实际花的”=实际金额所以,耗费差异=实际金额-预算产量下的标准金额=190000-10400*1.5*12=2800元(超支)2.效率差异:“做的比别人快”同一件事做的比别人快,花的时间比别人少就是效率,别人就是标准,做的比标准快,所以效率差异就是在相同产量的情况下,消耗工时的差异,即:“同一件事”=实际产量,“比标准快”=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所以,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0000-8000*1.5)*12=-24000元(节约)3.产量差异:“做的比想的少”我想做这么多,实际只做了这么点“我想做的”=预算产量,“实际做的”=实际产量所以,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0400*1.5-10000)*12=67200元(超支)将三项差异相加检验结果,2800+(-24000)+67200=46000,与成本总差异一致【答案解析】A=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实际分配率=190000(元)B=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0400×1.5×12=187200(元)C=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0000×12=120000(元)D=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8000×1.5×12=144000(元)两差异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0000-144000=46000(元)(超支)其中:耗费差异=A-B=190000-187200=2800(元)(超支)能量差异=B-D=187200-144000=43200(元)(超支)三差异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0000-144000=46000(元)(超支)其中:耗费差异=A-B=190000-187200=2800(元)(超支)产量差异=B-C=187200-120000=67200(元)(超支)效率差异=C-D=120000-144000=-24000(元)(节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差异(两差异)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的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混合差异通常归入价格差异)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数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
际工时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
工时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记忆方法:价实标实(价格实惠)--价格差异=(实际-标准)*实际
量实标标(粮食标准)--用量差异=(实际-实际下标准)*标准
都是“实际-标准”价格后面*实际用量后面*标准所谓的“价实量标”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三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预算产量×工时标准×标准分配率
根据陈老师方法,记住1、2、3、4。
练习一下吧:
计算题:A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2元/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
假定A产品的预算产量为10400件,实际生产A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190000元。
要求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并分别采用两差异和三差异分析法计算相关各项成本差异。
『正确答案』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90000-8000×1.5×12=46000(元)
①=190000(元)
②=10400×1.5×12=187200(元)
③=10000×12=120000(元)
④=8000×1.5×12=144000(元)
两差异分析
耗费差异=190000-10400×1.5×12=2800(元)(超支)
能量差异=10400×1.5×12-8000×1.5×12
=43200(元)(超支)
三差异分析
耗费差异=190000-10400×1.5×12=2800(元)(超支)
产量差异=10400×1.5×12-10000×12=67200(元)(超支)
效率差异=(10000-8000×1.5)×12=-24000(元)(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