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解读论文
《周易》论文

《周易》与文化--《周易》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姓名:卢嘉杰学号:140142320专业:统计学电话:摘要《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
尽管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
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然而如此的文化事实上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于我们的人一辈子价值,拼搏精神,职场修养,企业管理乃至于政治方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文我们主要来谈一谈《周易》文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生活改革辩证法内因他山之石,能够攻玉——浅谈《周易》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相传最早是伏羲氏所作,后为周文王创出八卦,即为文王演挂。
后孔子所作《易传》进一步发扬光大,与《诗经》、《尚书》、《礼记》和《春秋》并称为五经、大部分人提及《周易》总会联想到占卦算命,觉得是封建迷信。
这事实上是对《易经》文化的一种片面的解读,《周易》之因此成为五经之首,更重要是因为其内在蕴含的深刻哲理对我们现代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举个例子①,比如说近十几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有两句话或者是两个理念,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两句话一个是与时俱进,一个是和谐社会。
与时俱进在《周易》当中就是与时偕行。
偕,在《说文解字》当中就说:偕者,俱也;行者,进也、那么,与时偕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这种思想就来自于周易文化,和谐社会也是如此、在《周易》当中讲太和,追求一种最高的和谐的理想状态,把它叫做“大和",也就是太和、它讲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讲履,和之至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都是讲和、实际上《周易》当中所提出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太和。
再论《周易》范文

再论《周易》范文
《周易》是远古时期的一些人看周国和周朝史书之后的史评(史评包
括史书),且以史书和史评为占卜。
远古时期的一些人归纳古代周国和周
朝的所有政治战争的变化且以占卜的形式祈求得到神的指导统治。
周国原很弱小,后来强大,周国取得对古代中国的统治权,建立了周朝,到了周平王时期,又衰弱。
一些周王室成员原是按照周国发生的事件
顺序及从事件所总结的经验,以时间顺序以史为鉴以统治当时的中国;但是,西周还是衰弱了。
这让一些周王室成员困惑不解,他们认为,他们已
经尽力了,却还是无法永远统治当时的中国。
(每个统治者都希望永远统
治一些国家。
这是《周易》和《周易》占卜产生的最大原因。
)大概因此,周王室一些成员以占卜的形式,向神祈祷。
占卜就打破了周国和西周的历
史事件顺序以及从事件所总结的经验的时间顺序。
一些周王室成员想以占
卜得神指导以明白所处阶段及应采取何种应对而统治永固。
但是,占卜,也是迷信的。
论《周易》那篇论文,是我对远古时期的一些人的史书史评以及以史
书和史评为占卜的评论。
历史最重要的是真实。
法律告诉人们,不论怎样,人当尽最大努力守法。
而且法律应当是所
有阶级阶层的意志的合力的表现,而不是一些阶级或阶层的意志的表现。
这是古代中国统治者所不知的。
周易3000字

周易3000字篇一:易经3000字论文《周易》与为人处世之道学院: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周易》与为人处世之道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中外无数往圣时贤都对它怀有一种宗教崇拜般的特殊感情,并不惜皓首穷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热情都献给它。
它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珍贵文化典籍,对于中国文化举世惊羡的空前繁荣起了不可替代的重大历史作用。
对于处于大转型时代的中国来说,面临着多重历史难题:如何处理悠久沉重的历史传统与飞速发展的现代文明的关系,小农生产意识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观念的关系,加快现代化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动文明的健康进步与消除文明的异化倾向的关系等。
在这种历史转折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并曾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国家,如何从古代文化成就中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便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现实课题。
当今的易学热、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便是这种时代需要的反映。
我们研究《周易》的目的,也是为了向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即我们要着眼于《周易》的现代意义,尽可能从中挖掘出积极闪光的思想意蕴。
《周易》作为中国文化的“大道之源”,它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生存智慧、人生哲学等,无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几乎都有明显的《周易》烙印。
中国古老的《周易》曾经为中国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且与现代科学文化颇相契合。
因此,我们相信,《周易》精湛的思想内涵,有益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益于人类的全面进步。
于是,及时而准确地发掘《周易》蕴含的渊博智慧,便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周易》提出了一系列为人处世的原则,其中不少思想就是在今天依然有着指导意义。
首先,易经提出处理天人关系的三大法则:识天、顺天、乐天。
《周易》关于吉凶祸福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规律。
《周易》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基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它总是用自然现象来类比社会现象,用自然现象的已然性来论证社会现象的应然性。
周易论文

感于《周易》,用之于行不得不承认,当初在选课的时候确实是十分随意而又仓促,毕竟借师兄的电脑不能太久,而且选课太慢会出现选不到的情况。
不过在这些一系列的各类课程之中,唯有一门课我是特别留意而选的,而如今那一个系列除了这门课其他课程我全都不记得是什么名称,这门特意挑选的课就是——《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之所以选择这门课,总的来说是想要探索一下《易经》中的神秘,虽然我甚至不明白这本书是讲什么的,但是对于许多关于这本书的传言以及这本书已经流传千年的事实使我对这门课的向往异于常者。
这学期的第一节课便加深了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向往。
咋看一下这些都是一些毫无根据的东西,但是其中的深意果然是如今许多书籍都望尘莫及的。
而书中所言虽然都似乎是占卜卦象,但我细细回味一番之后却觉得,这是古人所制作的一个精明的教育方式。
所谓学以致用,用事实生活中的范例来加以叙述便可以使其中的道理更为清晰,但是反之范例又会使得文章变得罗嗦。
而《周易》这本书便运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传授它其中的奥秘,那便是占卜。
将一些深刻的道理蕴含于占卜的卦象之中,使得其中的道理隐隐约约,同时又极具实践性,让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玄机。
古人在求天下治理时深刻的认识到,如天下大治则必须各安其位,(易经的时与位)与时偕行,如此才可顺应大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了解自己也很难推己及人,古人以为臣道是做一个好部下,君道是做一个好领导,而师道则是贯通君道与臣道才可为师。
天地君亲师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想大概是以为形容天地和人的关系,天地既好像是领导一样威严令人敬畏,天地也好像是亲人一样疼惜子女,天地还可作为人的师长令人明晓道理。
不得不佩服这本书可谓是集大智所成,能够将学以致用这么有意义的道理具体化来展示给所有用心去读这本书的人。
我是如何理解《周易》的呢?首先说一下老师一开始提出对“周易”二字的解读:周而复始,相互易变。
这就相当包涵了哲学中“量变成质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矛盾”这两个基本理念。
周易论文

周易论文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接触了周易,只是我当时还不知道那就是周易,只是把它当做是一本算命的书。
在那时候,八卦,我只知道它是用来辟邪的,根本不知道它居然还有那么多学问。
在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周易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候看到有摆书摊,就买了周易,因为我根本不太相信有算命这一回事,那时候只是想把其中的道理学会,想知道为什么周易能够算命,它的原理是什么,它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是怎么样才能够知道未来。
我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开始读我的周易,却怎么也读不懂,大致地浏览一遍,也不知道它是怎么用来算命的。
后来听一些老师说,想读懂周易,要先去读一下易经。
于是我又买了一本图解易经,开始尝试去读它。
那本易经,比周易详细多了,它不只讲述了周易的由来、发展,还详细地介绍了占筮的多种方法,也把每一卦中蕴含的道理都讲述出来。
所以我慢慢地对它一点一点地了解。
来到大学,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读课外书,所以我开始慢慢地研究易经里每一卦,同时也下载一些视频帮助我理解易经。
看了曾仕强百家讲坛的所有最易经的讲解之后,我进一步地了解了周易。
才知道它不只是一本占筮的书,它包括象、数、理、占卜四大部分,是一本古老的哲学书,占卜只是它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是很多人只对它这一部分感兴趣,所以它的范畴在无形中被缩小了。
很多人都对占卜感兴趣,因此就以占卜这一话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人们都说,《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它只用阴爻阳爻两个符号,通过3组不同组合成8卦,8卦再两两相叠,衍变成64卦,揽括了世间万事万物。
每一爻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或不同的位置。
人们通过占卜得到一个卦,可以大致地预算到自己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能够提前地做好准备,趋吉避凶。
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行动之前为自己卜一卦,不管它灵还是不灵。
《周易》的科学哲学思想观论文

《周易》的科学哲学思想观论文《周易》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虽然不能代替这样或那样形形色色的最新科学,但它包罗万象的质朴自然哲学观和科学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好的启迪,将继续为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
《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1《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周易》对古代哲学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主要是易传对易经所作的哲理角度的阐发。
《易经》中蕴藏着哲学思维的萌芽,但是仅仅提供了向哲学体系发展的可能。
《易经》把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看作是由阴阳对立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它包含着矛盾对立的概念和发展变化的概念。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太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正反卦都表明了易经把矛盾关系看作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关系,体现了原始的辩证思维方法。
《易经》从卜筮迷信向易传的哲学体系转化是与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的需要以及传统的天命神学思想的动摇相关的。
《易传》的哲学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酝酿成熟的。
2《周易》中的科学思想中国在古代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周易》层次不穷的科技发明与创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物质文明的发展。
上古之时,先人们为了便于掌握天象,物像的变化创造了八卦,《周易》的八卦,六十四卦是从古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一套自然规律,它是《周易》的主体部分,河某某某、洛书、八卦、六十四卦中蕴含着科学的天时观。
《周易》认为”日往而月来,月往而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周易》与中医也是密不可分的,《周易》实为中医之源,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深远,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气化说阴阳五行说,干支学说都由周易而来,并且经过后人的不懈探索,在医学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易经论文

浅谈《易经》09航海何静内容提要:对易经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其主要是从哲学的辩证法出发进行阐释,并且分析了易经中所体现的深刻思想内核。
导言:《周易》是一部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书籍。
它内容丰富。
其中一些精粹思想具有历久常新的义蕴,也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提到周易,大多数人便把算命、占卜、问卦等概念与之联系起来。
《周易》在最早的时候确实是用来卜筮,但用《周易》来占卜并不能随便,所谓‚卜以解疑,不疑何卜?‛《周易》的作用也并不是让碌碌无为之人无须做任何事只凭算命便能得到什么,而是当人在进退两难之时为人们稍做判断。
关于《周易》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书,历代学者多有争议,但至少可以肯定,《周易》绝不单单是一本卜筮之书,而是融合了哲学、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书。
正文:{一}易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哲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最高概括,其内涵最小,外延最大。
《易经》中乾卦说明了事物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
初九爻:‚潜龙勿用‛,潜在水里的龙自然是未成气候。
‚飞龙在天‛才是事物发展的成熟时机。
如果过于狂妄自大,必乐极生悲,正是‚亢龙有悔‛。
又如《彖传》中:‚‘师’,众也;‘贞’,正也。
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说明了‚得道多助‛的道理,有民心才能王天下。
《周易》以‚神道设教‛,接过一般民众都迷信的筮法,装进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内容。
将卜筮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对哲学不感兴趣的民众也易于接受。
正如《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易》学中也包括许多看似浅显,但内涵十分丰富与深刻的哲学道理。
二、《大象传》在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
细读这两句话,会发现这其中有可贵的涵义存在。
如今,中华民族的子孙仍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勉着自己,鞭策着自己。
由此可见,《周易》中的哲学精神对人本身的教化作用之大。
《周易》导读-期末论文

《易经》与管理《易经》的起源与中华民族同样古老,它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古人誉为六经之首,无所不包.理应与管理学有联系。
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周易》,即是一部管理学经典。
易学中的许多管理学原理或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按照西方管理学理论,管理本身是一种决策学。
所谓决策,就是对各种可能行《周易》成书后参与了古代重大决策,成为重要决策方法之一。
例如,在周代专设筮官,名曰大卜,掌管卜筮之书,对于国家大事如建国、迁都、战争、立嗣、分封等进行决策。
同时《周易》卜筮又是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主要表现在古代管理者利用《周易》卜筮这种神圣的权威让百姓相信自己制定的决策的正确性,并使这一决策得以顺利实施。
其次,经过儒家整理和阐发的《周易》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本身即是管理哲学。
《周易》与其他五经成为汉以后的官学,充当了管理国家的理论工具,被称为“儒术”。
仪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尺度。
汉之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天文、历法、音律等制度皆以此为基石建立起来。
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皆可从《周易》和其他经学理论中找到根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易学理论及其精神是培养和造就古代管理者的工具和教化被管理者的法宝。
同时,《周易》又是选拔古代优秀管理者的重要尺度。
汉武帝以后包括《周易》在内的经学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经学成为时人晋身入仕的阶梯。
在当代,人类发展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周易》经传所蕴涵的丰富管理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强调天人合一。
整体性原则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
这种原则强调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理想状态。
人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从客观事物的整体联系出发,从其内在矛盾着眼,特别是以寻求事物间的和谐统一为旨趣,推动事物的和谐发展,从而获得最佳管理效益。
例如,在改造、征服自然时,应本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不能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解读
刘法
电子信息工程
200832800066
在学习《周易》之前,感觉《周易》是一门古老,神秘的天书,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终于把它神秘的面纱揭下,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我认为学习周易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因为学习周易是了解古人如何占卜,如何适应和征服大自然的学问。
在学习《周易》之前,就听到风言风语。
一说到《周易》,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算卦、看风水的术数。
其中,我的同学就告诉我,这东西最好别接触,因为,它太邪乎了。
还讲了一些关于他们邻居的一些怪事,令人心有余悸。
面对同学的劝告,最终,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对于《周易》这门古老的奇书,它越神秘,我越想接触它。
一定要亲身探个究竟!
期盼已久的《周易》,终于开课了。
当老师走向讲台时,我才意识到老师外表成熟,稳重,不像算命先生那样留有长长的胡须,疯癫的神态。
谈到房老师,可以说,他是我见到过所有文科老师中,讲课很有水准,而且有学识,有风格的老师。
所以,第一次课后,就使我更加喜欢《周易》这门课了,让我对《周易》的兴趣更浓厚。
对于《周易》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是漫长的。
不管怎样,老师总算是把我们引导到了通往这门学科的正道上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以后就靠个人的修行了。
经过一次次老师的讲解,《周易》的神秘面纱,慢慢的显现出来。
周易是一门古老的,且是一门具有考古价值的百科全书。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古人的行为思想,生活方式,人文地理,以及风俗习惯。
至于形成这种奇怪的占卜的原因,可谓是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我认为是由于当时古代科技不发达,导致古人只好用占卜的方式预知未来,保平安,指导人类生活,工作。
这体现了人类,努力征服,适应大自然的想法!总之,通过学习《周易》,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包括人生哲理,文言文知识,古人贤明品行等。
目前,我国的易学研究在原理探索上仍无重大进展,理论研究停步不前,思想混乱,实际应用容易趋向神秘主义。
上述状况严重歪曲了易学的学术地位,阻碍了中华易学良性化发展的步伐,蒙蔽了易学的真正价值。
我认为,我们国人应该多学习我们民族的国粹,鉴赏古人的好思想,做到继承精华,剔除糟杷,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周易》。
《周易》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暂无定论。
《周易》中的“周”字,历代易学专家众说纷纭,归结起来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的周代;二是齐全、完备的意思。
“易”字的含义,说法更多,概而言之主要有两种:
一是变动、变化的意思,整个易理讲的就是万事万物纵向的生成、发展、消长、转化的运行规律。
二是一个字同时包含三个意思,即简易、不易和变易。
从总体上看《周易》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
著作。
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是一部探讨宇宙万物生灭变化规
律的经典,是中国古代圣哲对自然、社会、人生和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揭示!古
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中通人事。
在《周易》中以太极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成八卦的哲学框架,生动地表达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相互联系而又各自
独立的状态和法则。
其中的阴阳对立与融合、变化与依存,即是易经的基本精神。
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
科学。
虽然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
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
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
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
是由阳爻和阴
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
《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
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阴和阳就
是构成宇宙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
一阴一阳谓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绎出六十四卦。
每一
个卦有六个爻辞。
爻辞从下往上,通常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顺序。
伏
曦创太极八卦﹑周文王组合成六十四卦﹑孔子作十翼,所谓十翼,其实就是孔子
学习易经后总结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并对易经做了解释和讲解。
八卦中通过阴阳
组合,来代表不同的意象。
八卦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简易不易变易,一天是
方向,三地是方位,二人是行动。
易经最本质的东西:变化,随时而变。
读易经中,用得很多的词就是生和化,生和化是易经的的核心。
生代表包容,化代表连续。
易经四大作用:象(现象)数(定数)理(推理)占(占卜)。
天有天文、地有地理、人有人相,相随心转。
九是阳,六是阴,阳是创造,阴是配合,阳中必有阴,讲天必含地,孤阴不生独
阳不长。
六十四卦附录:
1.乾卦:读qián 2.坤卦:读kūn 3.屯卦:读zhūn 4.蒙卦:读méng
5.需卦:读xū6.讼卦:读sòng 7.师卦:读shī
8.比卦:读bì
9.小畜卦:读xiaoxù10.履卦:读lǚ11.泰卦:读tài 12.否卦:读pǐ
13.同人卦:读tóngrén 14.大有卦:读dàyōu 15.谦卦:读qiān 16.豫卦:读yǜ
17.随卦:读suí18.蛊卦:读gǔ19.临卦:读lín 20.观卦:读guān
21.噬嗑卦:读shìhé22.贲卦:读bì23.剥卦:读bō24.复卦:读fù
25.无妄卦:读wúwàng 26.大畜卦:读dàxù27.颐卦:读yí
28.大过卦:读dàguò
29.坎卦:读kǎn 30.离卦:读lí31.咸卦:读xián 32.恒卦:读héng
33.遁卦:读dùn 34.大壮卦:读dàzhuàng 35.晋卦:读jìn
36.明夷卦:读míngyí
37.家人卦:读jiā38.睽卦:读kuí39.蹇卦:读jiǎn 40.解卦:读xiè
41.损卦:读sǔn 42.益卦:读yì43.夬卦:读guài 44.姤卦:读gòu
45.萃卦:读cuì46.升卦:读shēng 47.困卦:读kùn 48.井卦:读jǐng
49.革卦:读gé50.鼎卦:读dǐng 51.震卦:读zhèn 52.艮卦:读gèn
53.渐卦:读jiàn 54.归妹卦:读guīmèi 55.丰卦:读fēng
56.旅卦:读lǚ
57.巽卦:读xùn 58.兑卦:读duì59.涣卦:读huàn 60.节卦:读jié
61.中孚卦:读zhōngfú62.小过卦:读xiǎoguò63.既济卦:读jìjì64.未济卦:读wèijì
1.乾宫八卦卦辞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2.兑宫八卦卦辞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
过
雷泽归
妹
3.离宫八卦卦辞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
济
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
天火同
人
4.震宫八卦卦辞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
过
泽雷随
5.巽宫八卦卦辞
巽为风风天小
畜
风火家
人
风雷益
天雷无
妄
火雷噬
嗑
山雷颐山风蛊
6.坎宫八卦卦辞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
济
泽火革雷火丰
地火明
夷
地水师
7.艮宫八卦卦辞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
畜
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
风泽中
孚
风山渐
8.坤宫八卦卦辞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
壮
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