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合集下载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素植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其他植物和动物对植物的竞争、掠食和寄生,而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肥力和土壤pH等。

首先,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可以将阳光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

光照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一般来说,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物生长得更加健壮。

而阴暗的环境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导致植物长得瘦弱甚至死亡。

其次,温度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

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因不同的植物物种而异。

一般来说,大部分植物的适宜生长温度范围在20到30摄氏度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高温会导致植物蒸腾加剧、水分丧失过多,甚至热射病的发生,而低温则会导致植物代谢速率下降、生长停滞、以及冻害等现象。

水分也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分对于植物的生长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水是植物细胞内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媒介。

水分不足会导致植物脱水、凋萎和死亡,而水分过多则可能导致植物根部缺氧和根腐病的发生。

不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一些生长在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对水分的适应能力更强,而一些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则对水分相对较为敏感。

土壤肥力和土壤pH也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其中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消耗最多的元素,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土壤pH则影响着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使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下降,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此,对土壤的合理管理和施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关键。

其他生物也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

植物之间存在着资源竞争关系,强势植物会争夺水分、阳光和营养物质等资源,从而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与环境关系

植物的生长与环境关系

植物的生长与环境关系植物的生长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因素的不同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水、光、温度和土壤等方面探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 水的重要性水是植物生长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导管系统将水分运送到叶片。

水分不仅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还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植物体内的温度。

然而,水的过量或缺乏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过多时,根系可能会缺氧,导致根系腐烂。

相反,水缺乏时,植物的细胞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叶片萎蔫。

因此,合理的浇水量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2. 光的作用光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也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因素之一。

光合作用使植物能够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和养分。

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生物活性物质。

不同植物对光的要求程度不同,有的植物对光的强度要求较高,如光照不足会导致苗木细长苍白。

另一些植物对光强度要求较低,如在阴暗的环境中也能较好地生长。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来合理配置光线,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3. 温度的影响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

植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所不同。

一些植物能够耐受较高或较低的温度,而另一些植物对温度较为敏感。

过高的温度可能引起植物叶片干枯,甚至死亡;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植物冻害。

因此,在栽培植物时,需要注意为植物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以促进其正常生长。

4. 土壤的关键性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合理的土壤条件对于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首先,土壤的结构和通气性能影响根系的发育。

松软的土壤便于植物的根系伸展,并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

而密实的土壤会限制根系的生长,导致植物的发育受阻。

其次,土壤中的养分含量直接决定植物的生长状况。

不同的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一些植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较高,而另一些植物对养分的需求较低。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环境条件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及其环境条件

② 耐寒园艺植物:
金鱼草、蛇目菊、三色堇、菠菜、 大葱、大蒜等园艺植物,能耐-2~-1℃的 低温。短期内可以忍耐-10~-5℃。在我 国除高寒地区以外的地带可以露地越冬。
③ 半耐寒园艺植物:
金盏花、紫罗兰、桂竹香、萝卜、 胡萝卜、芹菜、莴苣、豌豆、蚕豆、 甘蓝类、白菜类等,不能忍耐长期 -2~-1℃的低温,在北方冬季需 采用防寒保温措施才可安全越冬。
第四章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 环境条件
第一节园艺植物对温度的要求
温度是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 环境条件之一,各种园艺植物对温度都 有一定的要求,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 及最高温度,称为3基点温度。按对温 度需求不同,园艺植物分为5类。
① 耐寒的多年生宿根园艺植物:
落叶果树冬季地上部枯黄脱落,进入 休眠期,此时地下部可耐-12~-10℃ 的低温。而大多数常绿果树、常绿观 赏树木能忍耐-7~-5℃低温。宿根草 本园艺植物,当冬季严寒到来时,地 上部全部干枯,到翌年春季又复萌发 新芽,其地下宿根能耐0℃以下甚至10~-5℃的低温。
期性的变化,称为温周期。有季节的变 化及昼夜的变化。1d中白昼温度较高, 光合作用旺盛,同化物积累较多;夜间 温度较低,减少呼吸消耗。因而这种昼 高夜低的变温对植物生长有利。但不同 植物适宜的昼夜温差范围不同。通常热 带植物昼夜温差应在3-6℃;温带植物57℃;而沙漠植物则要相差10℃以上。
此外,果实生长后期昼夜温差 是影响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 新疆、甘肃等地由于昼夜温差较大, 西瓜、甜瓜含糖量高,品质优良,是 我国著名的西、甜瓜生产基地;而 “砀山酥梨”在黄河故道地区可溶性 固形物仅10%~12%,在陕北黄土高 原则高达15%。
第二节园艺植物对光照的要求
光照是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 境条件。其通过光强、光质和日照时间 长短影响光合作用及光合产物,从而制 约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蔬菜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蔬菜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蔬菜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一)蔬菜对温度的要求蔬菜的生长发育受温度的影响最敏感,每种蔬菜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不同,都有温度的“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超出了最高、最低范围,生理活动就会停止,甚至死亡。

1.蔬菜不同种类对温度的要求根据蔬菜种类对温度的要求状况,可分为五类:(1)耐寒多年生宿根蔬菜。

如黄花菜、韭菜等。

地上部能耐高温,但到冬季地上部枯死,而以地下宿根越冬。

能耐-10—-15℃低温。

(2)耐寒蔬菜。

如菠菜、大蒜等。

能耐-1--2℃低温,短期内可以忍耐-5--10℃低温。

(3)半耐寒蔬菜。

如萝卜、芹菜、豌豆、甘蓝类、白菜等。

这类菜抗霜,但不能长期忍耐-1—-2℃低温,以17—20℃时光合作用最强,生长最快;超过20℃,光合作用减弱,超过30℃,光合产物全为呼吸所消耗。

(4)喜温蔬菜。

如黄瓜、番茄、菜豆、茄子、辣椒等,最适温度为20—30℃,超过40℃,生长几乎停止。

温度在10—15℃以下时,授粉不良,引起落花。

(5)耐热蔬菜。

如冬瓜、南瓜、丝瓜、苦瓜、西瓜、刀豆、豇豆等。

它们在30℃左右光合作用最强,生长最快,其中西瓜、甜瓜及豇豆在40℃的高温下仍能生长。

2.蔬菜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蔬菜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一般种子发芽期要求较高的温度。

喜温蔬菜种子发芽温度以25-30℃为最适宜,耐热蔬菜种子发芽温度要稍高2-3℃,而耐寒蔬菜的种子发芽温度可以在10—15℃或更低,半耐寒蔬菜种子的发芽适温介于喜温蔬菜与耐寒蔬菜之间,一般为20℃左右。

蔬菜幼苗期,它的生长温度往往比发芽期低,苗期温度过高,易产生徒长。

营养生长期,一般要求温度比幼苗期高。

但二年生蔬菜例外(两年生蔬菜其营养生长后期,即贮藏器官形成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又低些)。

生殖生长期即抽薹开花期,要求充足的阳光和较高的温度。

种子贮藏及休眠期要求较低的温度,尽量降低其生命代谢活动。

3.温周期作用自然环境的温度有季节的变化及昼夜的变化。

第三章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三章  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三章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考核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生长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条件的要求掌握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一、园艺植物生长对温度的要求1. 园艺植物三基点温度不同园艺植物虽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但都有各自温度要求的“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是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温度,低于最低温度或高于最高温度将严重影响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园艺植物生长发育最快。

适宜温度:植物体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一定的温度范围。

适应温度(生存温度):适宜温度范围之外,在一定限度的最高、最低温度范围内,蔬菜能够生存,但植株生理失调。

强调: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并不是植物生长最健壮时的温度。

2. 园艺植物适宜的温周期温周期:植株或器官生长速率随季节或昼夜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温周期现象。

(季节周期性,昼夜周期性)昼高夜低的温度变化,有利于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实,而且能改善果实、蔬菜的品质。

一般来说,一天中白昼温度较高,光合作用旺盛,植株同化物积累较多;夜间温度较低,减少植株呼吸消耗,因而这种昼高夜低的变温对植株生长有利。

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不仅能促进植株的生长,而且能改善果实、蔬菜的品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例如新疆、甘肃等地由于昼夜温差较大,西瓜、甜瓜含糖量高,品质优良,是我国著名的西瓜、甜瓜生产基地。

而“砀山酥梨”在黄河故道地区可溶性固形物仅10%~12%,在陕北黄土高原则高达15%。

但不同植物适宜的昼夜温差范围不同。

通常热带植物昼夜温差应在3~6℃,温带植物5~7℃,而沙漠植物则要相差10℃以上。

3. 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是影响园艺植物尤其是果树自然分布的重要原因,各种园艺植物都有其适宜栽培的年平均温度适应范围,例如苹果为7~15℃,葡萄5~18℃,柑橘16~18℃等等。

环境条件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条件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改变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环境条件
(三)直接消灭害虫
三、生物因素 (一)食物因素
1.食物对昆虫的影响
2.食物网和食物链(保护害虫的天敌)
3.植物的抗虫性 不选择性 抗生性 耐害性
选育、推广抗虫品种
(二)天敌因素
1.捕食性天敌
2.寄生性天敌 ➢单寄生 ➢多寄生 ➢共寄生 ➢重寄生
3.致病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四、人为因素 (一)改变一个地区昆虫种类的组成
2286.4日度 / 685.2日度 = 3.34(代)
例2:已知国槐尺蠖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5ºC,卵期有效 积温为84日度,卵产下后一段时期内的日平均气温为20ºC, 若以后天气情况无异常变化,预测国尺蠖卵的孵化时间。
N= K /(T - C)= 84 /(20-8.5)= 7.3 (天)
(二)湿度 昆虫获得水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取食;散失水分 主要通过表皮和气门蒸发及排粪。
K= N(T - C) 或 N= K /(T - C)
K是有效积温,N是发育天数,T为该期的平均温度, C为发育起点温度,T-C是该时间内的有效温度。
世代数 = 某地一年的有效积温 / 某虫完成一代所需的有效积温
世代数 = 某地一年的有效积温 / 某虫完成一代所需的有效积温 例1:粘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为9.6ºC,完成一代所需的有效积 温为685.2日度,北京地区全年平均有效总和为2286.4日度。 求粘虫在北京地区的世代数。
温度主要影响昆虫的发育速度,表现在发生期的 早晚;而湿度则影响昆虫的成活率和生殖力。 1.湿度对昆虫的成活率的影响 2.湿度对昆虫的繁殖力的影响
(三)温湿度的综合影响
温湿系数 = 平均相对湿度 / 平均温度

环境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园艺植物适宜的温周期 温度呈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温周期.有季节性的变化及昼夜的变化. 〔1〕温度的年周期变化: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春、夏、秋、 冬四季分明,一般春、秋季气温中10~22℃之间,夏季平均气温在25℃, 冬季平均气温在0~10℃.对于原产温带地区的植物,一般表现为春季发 芽,夏季生长旺盛,秋季生长缓慢,冬季进入休眠. 〔2〕气温日较差:一天之中,最高气温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 出现在日出前后,二者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 通常热带植物昼夜温差应在3~6℃;温带植物5~7℃;而沙漠植物 则要相差10℃以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生物因子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生物因子可分为动物因子和植物因子.园林绿地除了园艺植物以外, 还有许多其它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 研究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促进园艺植物 生育发育有很重要的意义.
2.3.1 动物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动物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这里的动物主要指危害园艺 植物的虫害.如蛀干类害虫天牛、吉丁虫等;危害幼嫩枝叶花果实 的害虫更多如蚜虫、潜叶蛾、凤蝶、螨类、介壳虫等等.
4〕土壤营养
土壤营养指土壤中所含营养元素的多少,园艺植物与其它植物一样, 所需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为N、P、K,其次是Ca、Mg.不同植物和同 一园艺植物在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需要量不同,生产上了解各种 营养元素的作用和园艺植物不同生育期的生理特征,采取相应施肥 措施是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
5〕土壤含盐量:土壤中含主要盐类为碳酸钠、氯化钠和硫酸钠, 其中碳酸钠危害最大.据研究,能进行硝化作用的极限浓度是:硫酸 盐0.3%,碳酸盐0.03%,氯化物0.01%.大多数乔木在2.5~3m土层内, 其含盐量必须低于有害浓度才能正常生长.植物受盐碱危害轻者,生 长发育受阻,表现枝叶焦枯,严重时全株死亡.一般沿海一带盐碱地 较多.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植物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其中环境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并合理调节这些环境因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环境因素,并探讨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首先,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中最基本的环境因素之一。

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所需的有机物质,并产生氧气。

不同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一般分为喜阴植物、喜光植物和适中光植物。

我们在栽培植物时,应根据不同植物的光照要求来合理调节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其次,温度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分为冷性植物、温性植物和热性植物。

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代谢等都有直接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引发植物生理障碍。

因此,在栽培植物时,应根据植物的温度要求,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提供适合的温度条件。

还有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水分。

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需求,直接参与到植物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中。

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一般分为耐旱植物、喜湿植物和适中湿度植物。

在栽培植物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水分需求,合理浇水,并注意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水分供应,以保持植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土壤质地、pH 值和土壤养分也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不同植物对土壤条件和养分需求差异很大,我们在栽培植物时,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并合理施肥。

保持适宜的土壤 pH 值和适当的养分供应,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我们在栽培植物时,需要根据不同植物对光照、温度、水分和土壤条件的要求,合理调节这些环境因素,以提供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只有给予植物合适的环境,才能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并最终获得丰收和良好的果实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形态特征与生长发育,花生的生育期约110~180天。

通常划分为种子萌发出苗期、苗期(从出苗到开花)、开花下针期(从始花到50%植株出现幼果)、结英期(自,50%植株出现幼果至50%植株出现饱果)和饱果成熟期(自50%植株出现饱果至收获)。

我国花生品种分为四大类型,即普通型、龙生型、珍珠豆型和多粒型。

根为圆锥根系,由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

幼苗出土时,主根约长20~30cm,侧根已有40多条。

成熟期主根一般长60~90cm,最长达2m。

花生70%的根系分布在30cm深的土层内。

花生根系有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

茎主茎直立,侧茎因类型、品种呈斜伸、佩国或半甸罔,除两个子叶节分枝对生外,各级侧枝互生,第三、四个一级侧枝形似对生,常称第二对侧枝,第一、二对侧枝是花生结果的主要部位。

叶有子叶、鳞叶、真叶之分。

鳞叶小,长桃形,密枝亚种的各级分枝基部2节、有时3节着生鳞叶;真叶由托叶、叶柄和小叶组成,小叶一般四片,两两对生于叶柄上部,叶柄基部及小叶柄基部有叶枕,可行睡眠运动。

花生主茎叶由出现到展开,第1~4片叶需1~2天,5~8片叶需5~9天,10~17叶需4~6天,以后出叶速度明显减慢,需10天或更长时间。

花序总状花序,每花序一般生单花3~5朵,花生开花受精后,子房柄伸长使果针(子房柄与其先端的子房合称果针)入土,果针入土4~6天,子房即横卧膨大成英果。

油菜有阶段发育特性,有明显的春化阶段,是长日照作物。

生育期变化较大,可在50~300天。

油菜全生育期可分为萌发出苗期(种子萌发到子叶出土现绿)、苗期(子叶现绿到现蕾)、蕾期(花蕾出现到始花)、开花期(始花到终花)和子实期(终花到种子成熟)。

(1)根系为圆锥根系,主根发达,主要根群集中在30cm土层内,油菜根能分泌较多的有机酸类物质,能溶解土壤中难溶性磷,从而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

叶互生,叶色有深绿、淡绿、青绿、蓝绿和紫绿等。

不同部位的叶因柄的有无、着生位置可分为基叶(近根叶)和苔叶(茎生叶)两类。

基叶为苗期所生,旗生于基部,一般有叶柄,苔叶是抽苔后在苔茎上着生的叶,一般无柄。

茎直立,紫色或绿色,主茎高和分枝数变化很大,取决于品种、密度、播种早晚及水肥条件,主茎最高可达2m以上。

花序着生在主茎或分枝顶端,为总状花序。

花为典型的十字形花。

果实为角果,种子球形或近球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