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盖里
陈经荣建筑文化的现代书写--以弗兰克·盖里的设计为例

雕 塑被称为 “ 缩 小版 的建筑 ” ,因为雕 塑 的体 量 更小 ,但 它也是对 空间的整体考虑 。对绘画雕塑艺术 的钟情 ,使 得盖里认识了许多现代艺术家 。在与他们
建筑文化 的现代书写
— —
以弗 兰克 ・ 盖里 的设 计为例
来
。 凡
建筑 师弗兰克 ・ 盖里可谓是 闻名于世 的先锋建 筑 师 。他前卫 大胆 的建筑 作品被 业界看做是对现实世界 的一种认识过程 ,他钟 情于行 动派的创作方 式 ,他所 设计 的建筑充分表现了他动感 、随意 、 自由的创作过
盖里一直都 是 以大胆 前卫的设计震 撼着建 筑界 , “ 立体派 ”艺术贯 穿予绘 画 、雕 塑艺术 中 ,又被 他经常运用艺术创作 中的抽象元素使他 的作 品十分独 盖里运用到建筑创作 中 ,只不过他是用结构 主义 的方 特 、具有个性 ,并且钟情 于几何 图形来 打破传 统的建 式将其演绎 。他设计 的房子像是一个个 的盒子 ,只不 筑设计理念 ,断裂对他 而言就 意味着 艺术 的张力 。正 过是复杂 的堆叠 的组合。 是这些吸引着观赏者的 目光 ,也逐渐增加了他在世界 立体派 的艺术作 品充满力度和速度感 ,疯狂 的线 条给人一种不安 的矛盾感 ,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受此 影 响在很 多时候 ,盖里把建筑 当成雕塑来设计 ,他在 建筑 和艺 术 中找到 了共 鸣 ,这 就是他 为什 么被 誉 为 “ 建筑界 的毕加 索” 的原 因 。盖里 希望 自己是一个 实 际的、考虑空 间需求 的建筑 师 ,但 在外界 看来 却不竟 然 ,建筑师眼中盖里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 ,而在艺术
浅析弗兰克·盖里

浅谈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摘要: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极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
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
盖里仿佛与美国都市格格不入,他采用多种物质材料、运用各种建筑形式,并将幽默、神秘以及梦想等融入他的建筑体系中。
关键字:弗兰克·盖里简介风格与思想作品总结一.生平简介1929年,盖里出生于加拿大,1947年移居到美国加州。
195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然后在哈佛大学进修了1年,主要学习城市规划和他所感兴趣的其它领域的课程,包括音乐、美术、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
盖里在位于洛杉矶的维托克·戈恩的公司工作了3年,然后在巴黎工作了1年,于1962年建立了自己的公司。
之后的岁月里,盖里创建了自己长达40年的建筑事务所,他在美国、欧洲、亚洲建造了许多公共和私人建筑。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期间,盖里所负责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
他在这一时期完成的项目包括新天堂,即耶鲁大学精神病学协会的大楼(1985~1986),位于德国莱茵河畔魏尔城的维特拉国际家具博物馆 (1986~1996),以及位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弗雷德里克魏斯曼艺术博物馆。
1986年,明尼阿波利斯的沃克艺术中心组织了盖里作品的第一次回顾展览,不仅展出了盖里设计的建筑,还展出了他设计的家具。
盖里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认同和称赞,盖里的作品也使他获得了许多建筑界的重要奖项。
目前,他的建筑作品已经获得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协会颁发的奖项。
1989年获得普利策奖的盖里,被许多评论家甚至一些建筑业同行认为是今天建筑界最伟大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筑师之一。
纽约《Times》杂志1989年11月刊中发表了一篇建筑评论家Paul G oldberger的文章,文中这样写到:“盖里的建筑是原始几何模型中强有力的尝试····但是从美学角度来说,它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中最深刻最光辉的作品”。
倪康明 弗兰克盖里

由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法兰克·盖瑞做出的设计方案得到莉莉安得青睐,1992年12月,开工的锣声敲响了,然而,工程进展得并 不顺利,直至1996年,才完成地下停车场施工,而这时,就已经花掉了一亿一千万美金。工程费用的大量超支和工程进度的一再 拖延,引起了不少争议。幸而洛杉矶市当局卖掉了部分政府债券,并展开募捐活动,拖到1999年,才重新开始地面建筑工程。截 至2003年10月音乐厅完工时,已经花掉2亿7千4百万美金
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
62岁时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更被誉为“未来的建筑提前降临人世”。它 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被报界惊呼为“一个奇迹”, 称它是“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
作品特点 盖里试图从现在的世界中提取素材,将现成的世界作为设计的源泉, 却又按照他的理解, 重新塑造了一个他所认识的 真买世界。他变更了有封闭特征的建筑中所有的点, 使建筑中那种固定的、封闭的和可预见的性质被改梦了, 呈现 出砒筑形体的错位和扭曲。与此同时, 盖里在设计中着力去表现建筑的营建和制造活动的过程, 开使外部复杂的形 体对应干其内部不同的使用功能。“ 形式服从功能” 在维持拉家具博物馆得到了充分甚至夸张的体现, 博物馆外 观形状名一异的体块, 其内部正是展室、坡道、楼梯、入口以及天窗等, 盖里将这些建筑构件作为极其重要的造型 要素, 完全暴露并加以表现, 让人感知。因此, 尽管家具博物馆形态丰富, 但却很容易被人解读。柔和的非直射光线, 木地板的温暖质感和白色的墙面有助干形成一个良好的展示气氛。博物馆上一二层的每个展室都有着不同性格的 光线, 空间形状和体积的大小尺度关系, 尽管彼此之间视觉上的相互联系、渗透, 但却是各自独豆的。展室与展室 之间的空间渐进对, 沿空间参观流线相互衔接, 一气呵成, 成为有机的整体。
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

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建筑灿若星河的创造中,毕尔巴鄂古根海 姆博物馆无疑属于最伟大之列,与悉尼歌剧院一样,它们都属 于未来的建筑提前降临人世,属于不是用凡间语言写就的城市 诗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盖里所精通的这种形式活生生地破 坏了本国的总体流行形式。尽管他的作品与其他作品有很大程 度的不同,但在某些类别上又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在与 传统的城市功能、形式、空间以及总体外形等方面的比较上, 盖里的作品又有相当的优越感。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在 建筑形式上也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盖里在建筑和艺术间找到 了共鸣,这也说明公众同样也渴望在建筑中融入艺术,这两项 同样是不可预知并且充满了惊奇感。这种合成主要体现在明显 与模糊、自然与人工、新与旧、晦暗与透明、堵塞与空旷等方 面,这就是盖里与其他建筑作品最为明晰的对照,因此盖里被 誉为“ 建筑界的毕加索”。
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
——弗兰克· 盖里
弗兰克· 盖里(FrankOwen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 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 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他现在归 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 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late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 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包,有这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包古根汉姆美术馆 (MuseoGuggenheimBilbao)。 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极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 识形态的东西。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 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在很多时候,他把建筑工作当成 雕刻一样对待,这种三维结构图通过集中处理就拥有了多种形式。
弗兰克·盖里

古 根 海 姆 博 物 馆
盖里的代表作品
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 沃特·迪斯尼音乐厅 西雅图的摇滚博物馆 诺顿住宅 欧洲迪斯尼娱乐中心 圣塔莫尼卡自宅 维特拉家具博物馆 辛辛那提大学分子研究中心 新海关大楼 魏斯曼博物馆 荷兰国际办公大楼 巴黎美国中心 玛吉癌症中心
沃 迪 斯 尼 音 乐 厅
·
沃特· 迪斯尼音乐厅
布拉格尼德兰大厦
西 雅 图 的 摇 滚 博 物 馆
)
西 雅 图 的 摇 滚 博 物 馆 (
俯 视
麻省理工的 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
德国杜塞尔多 夫海关 (Duesseldorf Customs Office)
艺术特点
弗兰克· 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极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 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他通常使用多 角 。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 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弗兰克· 盖里使用断裂的 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一 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在许多实例中,弗兰克· 盖里将形 式脱离于功能,所建立的不是一种整体的建筑结构,而是 一种成功的想法和抽象的城市机构。在很多时候,他把建 筑工作当成雕刻一样对待,这种三位结构图通过集中处理 就拥有了多种形式。
它博它 统表博 是得以 遥面物 “举奇 相还馆 世世美 呼包在 界瞩的 应覆建 上目造 。钛材 最,型 金方 有被、 属面 意报特 ,使 义界异 与用 、惊的 该玻 最呼结 市璃 美为构 长、 丽“和 久钢 的一崭 以和 博个新 来石 物奇的 的灰 馆迹材 造岩 。”料 船, ,立 业部 称刻 传分
弗兰克盖里精品PPT课件

•
•
• 建筑091 肖瑶
解构主义大师
弗兰克·盖里Biblioteka ·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
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 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 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 筑教授。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 主义。 ·弗兰克·盖里 是 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这位 非历史主义的奇才,,已六次获得AIA 金奖 。鉴于他的成就与追求,1989年度的普利兹 克奖授给 了这位洛杉矶建筑师。
• ·1982、1985、1987、1988及1989年,他拥有耶鲁大学建筑系 之Charlotte Davenport 教授的职位。
• ·1984年,担任哈佛大学Eliot Noyes讲座。
• ·1986年10月,由沃克(Walker)艺术中心主办一场有关他的 作品的重要回顾展,此展览由明尼阿波里斯巡回至亚特兰大、 休士敦、多伦多及洛杉矶,闭幕于纽约的美洲艺术惠特尼 (Whitney)博物馆。
• 盖里的一部分创造力来自出身、父母、 童年,而继而发展的动力则和一股想要 超越前人、追求更美好的意图有关。
• 童年的经验曾让他因自己的犹太姓氏和 礼拜五身上的鱼味,遭到同学的嘲笑。
1986年明尼苏达州 Walker艺术中心内, 约三层楼高的玻璃 鱼雕刻
神户鱼跃餐厅
西班牙巴塞罗那(1992)奥运村鱼形雕塑
——生物形态思维
• 盖里年轻的时代是建筑史上的现代主义盛 行的时代,所有的装饰性和极简之外的变 化都属于“低品位”,但他却在当时非主 流的表现主义建筑作品中找到依归,如柏 林爱乐音乐厅和爱因斯坦塔。
柏林爱乐音乐厅
爱因斯坦塔
生物形态思维
• 他对鱼和蛇这两种动物的造型特别感兴趣 ,是因为它们的动态和丰富的曲线变化。 在当时他也受绘画雕塑的影响,盖里自诉 :“我在印度和希腊的石雕像上,看见线条 律动的美,也发现可以固定不动的材料, 表现动的感觉,我的视觉语汇是曲线和弧 度。”雕塑概念运用于建筑即被视为空间雕 塑品。
(完整版)弗兰克·盖里

临时性的当代(洛杉矶,加州,美国) 维特拉国际家具博物馆(魏尔市,德国) 托雷多大学视觉艺术中心(托雷多,俄亥俄州,美国) 弗雷德里克魏斯曼艺术博物馆(明尼苏达州,美国) 维特拉国际公司新总部(巴塞尔,瑞士) 美国中心(巴黎,法国) EMR通讯与技术中心(贝·奥豪森,德国) 迪斯尼乐园管理大楼 (阿纳海姆,加州,美国) 荷兰国际办公大厦(布拉格,捷克) 古根海姆博物馆(毕尔巴鄂,西班牙) 新海关大楼(杜塞多尔夫,德国) 华盛顿音乐中心(西雅图,华盛顿,美国) 巴德大学艺术中心(纽约,美国) 迪斯尼音乐厅(洛杉矶,加州,美国)
转动或翻滚,倾斜的壁给走在其中的人或外面环绕观看的人带来 不稳定感……,不少西班牙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游乐在其中……。
博物馆全部面积占地24000平方公尺,陈列的空 间则有11000千平方公尺,分成19个展示厅,其 中一间还是全世界最大的艺廊之一。 整个建筑并不是毫无章法,所有展室都围绕着中
庭这个中心轴,依东、南、西三个方向旋转伸展,展室虽然大小不等、形状 不一,但室内格局多数规整方正,便于布展与陈列,相对封闭安静的空间又 让人能专心体会艺术品,完全满足功能的要求,其中一层伸到桥下的展室长 达130米。 同层或不同层展室之间的连接,都通过中庭曲折的连廊、倾斜的坡道、悬挑 的楼梯、突出的玻璃电梯来过渡,看似凌乱、复杂的表面却暗含着理性与秩 序,观摩展品的参观流线清晰明朗又不重复,感到空间并未被割裂得支离破 碎,走在其中,反尔使人在任何角度,视觉效果决不重复!
弗兰克盖里的设计风格
弗兰克·盖里受到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文化的激励,但缺乏理想 化的形式,盖里广泛吸取着来自艺术界的抽象片断和城市环境等方面 的零星补充。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也很具个性,他的大部分作品中 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 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盖 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 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介绍一个著名建筑师的英语作文

The Genius of Frank Gehry: Shaping the World with Curves and ColorsIn the realm of architecture, few names stand as tall as Frank Gehry. A renowned figure in contemporary design, Gehry's work has revolutionized the fac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bringing a unique blend of innovation, functionality, and aesthetics to the world. His buildings, often characterized by their dynamic forms and vibrant color palettes, are instantly recognizable as Gehry's, a testament to his exceptional talent and vision.Born in Toronto, Canada, in 1929, Gehry's journey to architectural fame was not a traditional one. He initially studied fine arts, painting specifically, before finding his calling in architecture. This eclectic background is reflected in his work, which often defies the conventional boundaries of design. Gehry's buildings are not just structures; they are works of art, designed to evoke emotion and inspire wonder.One of Gehry's most famous works is the Bilbao Guggenheim Museum, a structure that single-handedly put the city of Bilbao on the map. The museum, with its undulatingforms and vibrant exterior, is a testament to Gehry'sability to create spaces that are both visually arresting and functional. The interior, designed to showcase the museum's extensive collection of modern art, is a maze of interconnected galleries and spaces, each unique and designed to enhance the visitor's experience.Gehry's design philosophy is rooted in the belief that architecture should not just serve a practical purpose but als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He believes thatbuildings should be extensions of their surroundings, blending into their environments while also standing out as works of art. This philosophy is evident in all of his projects, from the residential complexes he has designed in Los Angeles to the performing arts centers he has built in Europe.Gehry's influence extends beyond the world of architecture, touching various disciplines such as interior design, furniture design, and even product design. His collaborations with other artists and designers have resulted in a range of innovative and beautiful products that are as functional as they are aesthetically pleasing.Despite his numerous accolades and achievements, Gehry remains unpretentious and committed to his craft. Heremains passionate about designing buildings that are not just visually appealing but also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the lives of the people who interact with them. His legacyis not just in the buildings he has designed but also inthe way he has changed the perception of what architecture can be.Frank Gehry is not just an architect; he is a cultural icon, a visionary, and a true artist. His work has transformed the face of architecture, making it more inclusive, dynamic, and vibrant. His legacy will continueto inspire generations of architects and designers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what is possible, creating beautiful and functional spaces that enhance our lives.**弗兰克·盖里的天才之作:用曲线和色彩塑造世界** 在建筑界,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名字可谓如雷贯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兰克·盖里:建筑界的毕加索摘要: 优秀的建筑作品应是时代文化的载体,它能体现建筑师对时代文化构成信息的敏锐触觉。
该文从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入手,通过对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部分作品的深入分析,解读出其建筑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语言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 弗兰克·盖里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 个性文化Frank Gary: Construction of PicassoAbstract :The excellent architecture should be a carrier of culture age, it can reflect the architects of theculture information acumen. This article from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 the elite culture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through to the American architect Frank Gary works thorough analysis,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chitectural works of the rich cultural language and unique cultural charm.Key words :Frank Gary; Elite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Cultural personality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是以创作大胆前卫的建筑作品而闻名于世的先锋建筑师。
他是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他的作品因抛弃直线条和传统的造型方式,偏爱生动的曲线和不同寻常的材料而超然卓绝。
其最著名的作品——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更被建筑界人士誉为“未来的建筑提前降临人世”。
他的建筑,包括他的私人住宅,已成了各地的观光胜地。
许多博物馆、公司行号与城市将盖里的建筑作为高尚的象征。
盖里著名的作品包括洛杉矶闹区的迪士尼音乐厅,西雅图的体验音乐馆,明尼阿波利斯的魏斯曼艺术博物馆,捷克共和国的跳舞的房子,以及德国黑尔福德的MARTa 博物馆等等。
图1:沃特迪斯尼音乐厅盖里的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掺杂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东西。
他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
盖里使用断裂的几何图形以打破传统习俗,对他而言,断裂意味着探索一种不明确的社会秩序。
图2:跳舞的房在许多实例中,盖里将形式脱离于功能,所建立的不是一种整体的建筑结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盖里所精通的这种形式活生生地破坏了本国的总体流行形式。
尽管他的作品与其他作品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但在某些类别上又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但是,在与传统的城市功能、形式、空间以及总体外形等方面的比较上,盖里的作品又有相当的优越感。
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在建筑形式上也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
盖里在建筑和艺术间找到了共鸣,这也说明公众同样也渴望在建筑中融入艺术,这两项同样是不可预知并且充满了惊奇感。
这种合成主要体现在明显与模糊、自然与人工、新与旧、晦暗与透明、堵塞与空旷等方面,这就是盖里与其他建筑作品最为明晰的对照,因此盖里被誉为“建筑界的毕加索”。
精英文化的采集弗兰克·盖里的作品相当独特,也很具个性,他的作品不但具有新锐奇异的艺术特质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同时也兼具独特的文化意味。
他们不但能够体现出具有探索性的、不同领域的先锋派精英文化理念,也能表现出精英文化的前瞻性所引领的大众文化流行风向。
在处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中,弗兰克·盖里的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文化,这种个性文化的确立更多地融入了他对时代发展、民族性格、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认知。
弗兰克·盖里作为一名当代艺术的爱好者与鉴赏者,因为同艺术家们的密切往来,使他有很多机会能够接触到先锋派艺术家,并与之探讨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
这些先锋艺术家们重视内心表达和情感体验的创作方式与弗兰克·盖里的创作理念产生共鸣,同时也对他的建筑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与艺术家们的频繁交流激发了他释放先锋艺术式建筑创作理念的冲动。
画家们那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对里产生极大的影向。
尤其是艺术家们倡导的“自动构思”创作方式,使盖里深受启发,并在他的建筑实践中被发展成为“无意识”的建筑创作方式。
弗兰克·盖里在绘制草图过程中,凭借着自己的潜意识在白纸上寻找那些未曾面世的形式,将潜意识中的灵感完全释放到他的草图设计当中(图3)。
图3: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草图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了摆脱传统的束缚与理性的压抑,盖里率先对建筑传统的对抗才去了极为极端的形式。
盖里在很多作品中选择了曲线作为建筑形态的主要构成元素。
现代主义以前的建筑形态平面大多是由相互垂直的线条组成,即使偶尔有几处曲线也是韵律感极强,让人觉得和谐流畅。
到了近现代,这些传统才被一些具有反叛精神的建筑师打破,在建筑作品中曲线的比重逐渐增大,而且连传统的秩序感和逻辑统一性也逐渐消失了。
盖里不但是这些建筑师的一员,而且他还在建筑作品中将曲线运用的更加出神入化。
在盖里的作品中,西雅图体验音乐工程,可能是将曲线、曲面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一座最典型建筑。
(图4)图4西雅图体验音乐工程整座建筑除了平面上能够反映出几条屈指可数的直线以外,在其他角度上几乎找不到两条平行的线,建筑的墙体和屋顶是一体的,无法确切分辨出各个部分的建筑构件,他们就像是从地面上凸起的几块水银,随时可以流动到各个方向,曲面的运用使这座建筑的动态效果的表现达到了极致,建筑中涌动的力量和激情证明建筑作品中的曲线恰当的体现了建筑形态的力量和走势。
(图5)图5西雅图体验音乐工程平面图大众文化的提升建筑中涌动的力量盖里在建筑形态的创作过程中对大众文化采取极尽包容的心态进行深度的发掘和萃取式的提升。
他曾经这样描述大众文化:“我们正处在这样一种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由快餐、广告、用过就扔、赶飞机、叫出租车等组成的一片狂乱…因为到处都混乱,人们可能需要更能放松的东西——少一点压力,多一些潇洒。
我们需要平衡。
诚然,大众文化是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是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效率的过程中随之产生的,我们无法把它们从现代社会中剥离出来,所以必须接受。
而弗兰克·盖里对大众文化的成功借鉴在于他把握住这种文化的积极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正面地展示给大众、解释给大众。
构筑个性文化在建筑创作中,虽然弗兰克·盖里专注于在精英文化的汲取和大众文化的提升之间建立良性的循环,但是,他的最终的目的却是建立起自己的建筑艺术表达方式和个性文化基调。
弗兰克·盖里一直认为建筑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是建筑形态语言应该体现的重要部分。
因为地域文化对建筑使用者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她能在建筑的形态中有所体现,那么,在一个相对保守的环境里建筑作品就很容易被当地所接受。
就像他在日本神户创作的鱼舞餐厅(图9)。
在日本的民间鲤鱼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要是那家生了男孩,就会在自家门前升起一条鲤鱼旗。
而且鱼还是众多艺术家和民间手工艺者的创作主题。
正是基于对这种地域文化的了解和个人偏好的契合,弗兰克·盖里唯一一次使鱼的形态以具象的形式展示出来。
照此看来弗兰克·盖里完成的鱼舞餐厅方案并不是简单的广告语言,更应该是对一方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他将地域文化和主观的个人色彩同时融入到建筑创作中,在实现自己创作理念的同时还增加了建筑在当地的可接受度,可谓一举双得。
弗兰克·盖里虽然喜欢鱼,但他不是只做鱼的尝试。
在他的建筑形态创作中出现过很多具体的形象,鸟翼形态的公共汽车站、蛇灯、DG银行的马头。
从具象到抽象,他都做过尝试。
图9 :鱼舞餐厅图1 0: DZ银行办公楼在德国柏林的DG银行内庭的会议厅(图1 0)应该算是这一类型。
每当人们提起它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建筑中庭里的那个马头。
在弗兰克·盖里看来这个作品的构思也充满了偶然。
“马头的构思对于荣耀广场这座多功能(部分商业,部分居住)建筑来说,源于彼特·列维斯住宅(PeterLewis House)的创意。
来到柏林的原因是我们对广场中间的新闻中心——一个平淡无奇的方案,做了一个设计。
…在竞赛结束之前无法及时完成它,所以我就在这放了一个完美的马头形态,它也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所以我接受了它,并且我们强调稍后我们将会对它做一些改动,但最起码它完成了它的使命,并且看上去也很完整。
’就这样我们就把它放在广场中心,而且委托方也很喜欢这个构思,我们最终在这次比赛中获胜。
后来我坚持了这个想法,并也对它做了提炼,毕竟我也喜欢这个构思。
”这完全是一次偶然尝试的胜利,虽然是一次侥幸的玩味,但是它已经超出了建筑的范畴进入了雕塑的领域,它的抽象概括能力使这件筑作品的雕塑性表现成为可能。
弗兰克·盖里本人也说过“跨越建筑和雕塑之间的那条线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
”他用作品证明他做到。
弗兰克·盖里在打造自己的建筑形态语言时,不仅从精英文化的理念中汲取营养,也在大众文化中寻求建筑创作的灵感。
他将精英文化中先锋艺术的创作方式应用到建筑创作中,将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特点融入到建筑形态语言里,以此来体现当代精英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可取之处;对于大众文化,弗兰克·盖里将大众文化中可取的部分局部放大,使建筑形态看起来凡而不粗、通而不俗、雅而不闷:在从精英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来提升大众文化品质的过程中,弗兰克·盖里构筑起自己的个性文化语言和表达方式。
为了力求个性的凸现,他运用艺术家式的创作手法使建筑形态看起来独具风格。
通过对这种文化的借鉴和提取,弗兰克·盖里的建筑作品不但展示了社会文化构成的多样性,而且也展示了大众文化存在的某些合理内核。
弗兰克·盖里凭借他非凡的创造力将大众文化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上,从而使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密切结合,萃取出个性色彩十足的建筑形态语言。
[参考文献]1 杨志疆.当代艺术视野中的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丁亚平.艺术文化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