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的启示(2篇)
从香菱学诗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作文

从香菱学诗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作文香菱学诗那股子痴迷劲儿,就像我们现在追喜欢的明星或者玩超爱的游戏一样。
她本来是个小丫鬟,生活里一堆杂事,可她就心心念念想学诗。
这就告诉我们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你要是对啥有兴趣,就像心里有个小火苗在烧,怎么都灭不了。
就像我吧,对画画感兴趣,哪怕没有好的画笔,拿个小树枝在地上都能画得津津有味。
香菱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晚上就着那点微弱的灯光读诗、写诗,这种对兴趣的执着追求,是我们第一个要学的。
再看看她学诗的过程,那可真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得很。
她不是一开始就想写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好诗,而是从读诗开始。
读王维的诗,就像我们学数学先从简单的加减法开始一样。
她把王维的诗读得滚瓜烂熟,体会其中的意境、用词、节奏。
这就是在打基础呢。
我们做啥事也得这样,别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
我以前学英语,单词都没背几个,就想直接看英文小说,那结果肯定是看得一头雾水。
香菱读了好多诗之后才开始尝试写诗,而且写了改,改了写,不怕麻烦。
她写的诗被人批评了,也不灰心,继续努力。
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要有耐心,要能接受自己的不足,慢慢改进。
还有啊,香菱身边有一群很好的老师和朋友。
黛玉就像一个超级棒的导师,她教香菱学诗有方法,不是干巴巴地讲大道理。
她告诉香菱要多读,还要大胆去写。
而且她对香菱很耐心,认真地看香菱写的诗,指出问题。
像宝玉、探春这些人呢,也都是香菱的“诗友”,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
这让我想到我们学习的时候,要是有好的老师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可就像开了挂一样。
我在学吉他的时候,要是有个厉害的老师指点,再加上有几个一起练琴的小伙伴互相切磋,进步肯定比自己闷头苦练快多了。
香菱学诗读后感(6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6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6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叔本华曾说过: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采花莫怕刺,这对于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是个很好的榜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香菱之所以想学诗,兴趣是她最先的出发点,平时,她也爱看些诗集,如上贾府在这个特殊环境里,文学氛围浓厚,更是增加了对诗的兴趣。
表面上看,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你不见那草草学子被师大胁迫着学这种特长,那种特长,而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却被早早的扼杀。
最后,少数人站在了人生的领奖台上,而更多的人却成为人们惨痛的教训,正所谓吃草的骆驼莫喂肉。
香菱为了采花,在满是刺儿的玫瑰花丛中勇敢前行,黛玉吩咐她要多读,于是向灯下一道一道的读,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她也不睡,中学生若能如此勤奋,即便是笨马,也有先飞的一天,读书,不仅用眼更要用脑,边看边思,才能有所得,香菱读诗便是例证,她读诗后对诗的感悟,宝玉也称赞,并说:可知三昧&你已得了,对于一个初学者,能有这么快的进步,也不能不让人赞叹。
香菱开始写诗人,可那玫瑰的芬芳还远躲着她,留给她的仍是那成片的刺心,但她不气馁,因为她知道跌倒了,只有爬起来,被扎了,只有重整向前才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在前两首诗都通不过后,便继续努力:她便要思索起来了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愁诗香菱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最终,她的诗博得了众人的好评,都争着要诗看。
人生的路很多,平坦的却没有几条,更多的荆棘丛生,悬崖峭壁,如果因为害怕被刺札,害怕摔倒,就不想去采取前路芬芳的玫瑰,那就是懦夫,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人生的辉煌的点,但我仍然要说,只要经历过,成功和失败同样精彩,因为经历过了,你总会比别人多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学的境界愿菱荇花香飘满在你我的征途,促人奋进,最终到达那美丽的玫瑰园,尽意的采樵,记住:采花莫怕刺!香菱学诗读后感篇2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而《香菱学诗》是我们语文课文,我看了香菱的学习用功不禁让我想向他学习。
初中《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2篇)

初中《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
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
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
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
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
”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后四十回写她死于难产,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
在情榜当中,香菱位居副册首位,可见是相当重要的人物。
作者写她学诗,也是为了抬高她的身份,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
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香菱学诗,大致可分三个步骤。
首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
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泊成篇。
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
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她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
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香菱的第三首诗是这样的: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这首诗是成功的。
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
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
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
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
从《香菱学诗》想到的作文

从《香菱学诗》想到的作文【篇一:从《香菱学诗》想到的】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角色, 一直以来, 我对《红楼梦》的印象不过是贾宝玉, 林黛玉最多还有薛宝钗, 王熙凤几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已。
可是《香菱学诗》却今我感受颇深, 很是喜欢。
香菱是一个苦命的女孩, 三岁时被拐卖, 长大后被薛蟠强卖做妾, 之后随薛家进京, 过着寄人离下的日子。
可是, 即便如此, 香菱却有着许多供我们学习的品质, 比如好学, 比如努力, 比如自尊。
说香菱好学, 是因为她在大观园生活时, 完全可以悠哉悠哉的放松一段时间, 可她却没有闲着, 拜黛玉为师刻苦学习, 对于香菱这样小的像世间尘埃连命运都无法把握住的弱女子而言, 学习有什么用呢?并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 她只是单纯的渴望写诗, 渴望学习罢了。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呢!面对学习时就头皮发怵, 丝毫提不起兴趣, 更别提好学了。
香菱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黛玉教她诗时, 夜不寐的读书, 教她作诗时连写三稿才最终得了一首好诗。
怎能不算努力。
其实, 我认为香菱也是一个有自尊的人, 因为香菱面对命运的不幸, 他并没有绝望, 也没有哭泣, 更没有自暴自弃, 而是追求自己所可以追求的价值, 我认为这便是香菱自尊的体现。
而且我感觉人只要有了自尊, 才能有向命运昂头的勇气和奋斗的坚强, 是使人不断向前的原始动力。
我是一个缺少自尊的人, 每每被老师训斥时, 自尊心便受到挫折, 可过了不久就嬉皮笑脸, 缺乏的自尊心丝毫激不起刚才还信誓旦旦的想努力作好每一件事, 让老师刮目相看的我。
所以从《香菱学诗》中我想到了我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好学, 学习不仅是我的责任还未来我成长的资本。
而且, 我作为一名社会的青年, 应该拥有强大的自尊心作为后盾懂得积极上进。
【篇二:从《香菱学诗》想到的】一个人对知识的渴望是宝贵的。
一个想学, 好学, 爱学的孩子是现今社会最缺少的人了。
坚持不懈的吸取知识会使你一天天进步。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大作家曹雪芹的作品。
读《香菱学诗》有感优秀8篇

读《香菱学诗》有感优秀8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篇一《香菱学诗》这篇课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中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第四十八回,本篇课文叙述了香菱在林黛玉的指导下专心读诗,认真理解,讲评诗歌并苦心吟诗,写诗的全过程。
也赞扬了黛玉教得得法,香菱学得极致。
文中黛玉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
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
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黛玉有诗性、有灵性、有耐性、有经验的好老师。
一个苦学的学生加上一个好老师,体现出教与学紧紧相扣,缺一不可的重要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有教也有学,教得细,学得精。
自从上了中学后,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尽人意,而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好老师,她讲的课针对性强,循序渐进。
成绩不理想时她会很严厉的批评但又叫你下次努力。
这种指导发式可谓严而不苟,引而不发。
但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这种优良的教学资源。
有了好的教,却没有认真学,才会导致今天英语差的局面。
在《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为学诗“诸事不顾”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如果用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去学英语,我想也不至于那么差。
在我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我有一位与黛玉相似的好老师,但我“不学无术”没有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所以成绩当然提高不了。
在学习中不但要有教也要有个人的苦学。
在学习中教育学缺一不可。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与学相结合才有可能成功。
对于教与学的认识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读《香菱学诗》有感篇二今天我学习了《香菱学诗》这篇文章,心中不禁感触万分。
尤为突出的是香菱苦心学诗,她首先下定决心拜师学诗,然后专心致志地学诗。
虽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这些困难抵挡不住她对艺术对诗的痴迷,她着魔仿的学诗。
虽然自己不是很有文化基础,但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的坚持赢得了成功。
《香菱学诗》这篇文章引入了我对“学习”这个题的深思,现在,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我想这就寥寥无几了吧,有几个人能像她那样不畏艰难地学习呢?我想也不多吧!何况比起当时的环境来现在的学习环境是多么优越,图书馆,因特网……为什么她能做到,而我们不能做到呢?我想是因为现在条件好,人们变得懒惰了。
香菱学诗读后感样本(2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样本《香菱学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
这一段描述了香菱在荣府学诗的经历和感悟。
通过这一段插曲,曹雪芹在小品文的形式上表达了对女性教育的思考与呼唤,同时也展示了女性的才情与智慧。
读完《香菱学诗》,我对这一段插曲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在《香菱学诗》这一插曲中,一方面展现了香菱的才情和学习的努力。
香菱自幼聪颖,对诗词颇有天赋。
她不仅能随机应变地作对,还能借助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写出令人称道的诗句。
无论是草地的童趣,还是菩提树下的感悟,香菱都能准确地抓住其中的重点,用恰到好处的言语表达出来。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出了香菱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也展示了她对自然、生活的敏感和触动。
从香菱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思想开阔、情感细腻的女子,她的才情和智慧使她与众不同,给荣府带来了新的气象。
另一方面,《香菱学诗》也从女性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女性的智慧和才艺。
在红楼梦中,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男性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香菱学诗》通过展示香菱的才情和学习成果,表达了对女性教育的重视和呼唤。
香菱作为一个女子,她怀揣着对诗词的喜爱和热爱,追求着知识的提升和才艺的完善。
她通过自学,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性别而自卑和局限,反而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才情和智慧。
这种追求和努力,强调了女性教育的重要性,呼唤了女性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
读完《香菱学诗》,我对女性的力量和智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历史中,女性的地位一直相对较低,缺乏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与呵护。
然而,香菱的故事告诉我们,女性同样有着才情和智慧,同样能够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中,女性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提升的空间。
她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灵感,有着与男性一样的能力和潜力。
因此,我们应该为女性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发展环境,让她们展现自己的才情和智慧。
《香菱学诗》这一插曲,不仅展示了香菱的才情和学习的努力,也通过女性教育的思考和呼唤,向读者传达了对女性智慧和力量的肯定和尊重。
香菱学诗读后感优秀模板五篇.doc

香菱学诗读后感优秀模板五篇叔本华曾说过:“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采花莫怕刺,这对于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是个很好的榜样。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作文香菱学诗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香菱学诗》读后感(一)《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痴心学诗的故事让我感动不已。
每每读着这个故事,我都会想到自己学习写作的经历。
小学时,我们每次上课都会不余遗力地跟着老师大声地朗读,喊着那些生动的字母“a o e……”;大声的念着那些古怪的汉字组成的文章:“鹅,鹅,鹅,曲项向天歌……”;阅读着带着插图的小人书上,一个拼音一个拼音组装成一个童话故事,那些奇妙美丽的情境令人流连忘返。
不知不觉中,我的心中也长出一个梦想,自己将来也要成为一名作家,为孩子们编织无数的故事,这样一直到了终于三年级。
一节语文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要写作文了,而写作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想什么就说什么,只要能通顺地组成200字的文段就成。
“想什么就说什么”,原来写文章就这么简单呀。
我美滋滋地,一直胸有成竹地写,将心中的秘密哗啦啦地倾泻了出来。
不知不觉中远远超过200字了。
作文本发下来了,我的作文获得了一个大大的“好”字,老师还把它当作范文在班上进行了示范朗读。
当时的我别提有多开心呀。
至今想来,我写作文与香菱学诗一样,大家都是兴趣当头。
我时常翻翻那些名家名篇,有些体会就会摘抄下来,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思考。
我认识到那些经典都是感情真挚,感染力极强的文章。
我明白了,文章立意为大,只有有了最真最美的立意,才有资格去谈文采藻,结构思路等问题。
有了基础,模仿借鉴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环节。
小说中,香菱刚写诗时,也只是将王维、李白等的经典罗列一番,可以说是最实在的模仿。
但别忘了,这种模仿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课文中,香菱按照黛玉的布置开始写“月亮”的诗,但前两首都被黛玉批评为做作,没有自己的东西。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三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香菱学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的一个分册,以主人公香菱为中心,讲述了她在荣府中不断努力学习诗词的故事。
通过香菱的学习过程,揭示了荣府中世家子弟的文化修养以及爱情的复杂心理。
在阅读《香菱学诗》之后,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吸引,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香菱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聪明伶俐、心地善良的女孩,而且对诗词非常痴迷。
虽然身世卑微,但她并不因此自卑,相反,在学习诗词方面一直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她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阅读诗书,勤奋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种努力和奋斗的精神令我深感敬佩。
通过她的努力,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毅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成功。
其次,香菱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情节让我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故事中,香菱一直暗恋着宝玉,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
然而,宝玉对她的感情却只是淡淡的友情,并没有进一步发展。
这使得香菱陷入了痛苦和失落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到了现实中的很多人际关系,有时候我们把对别人的感情过分投入,期待得到回报,但往往最终只是一场空欢喜。
这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复杂而纷繁的,不能一味地寄托于别人身上,而应该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最后,通过香菱的学诗经历,我也对诗词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之一。
在《香菱学诗》中,曹雪芹通过香菱对诗词的学习和理解,呈现了诗词之美和诗意之境。
这让我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并对自己的文化修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通过研读诗词,我不仅能够领略到美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加我自己的文化底蕴。
总之,阅读《香菱学诗》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香菱的形象和她的学诗经历让我明白了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引发了我对诗词文化的深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菱学诗的启示(2篇).txt1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第一篇:
先,要多读。
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
“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学写诗也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
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能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大。
诵读不仅是学好诗歌的根基,也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
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除了杜甫,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七言律诗,杜甫的诗要是打一百分的话,恐怕要再找出一个八十分的都不可能,后来一个李商隐也还可以;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的了。
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以前一直是这样评价的。
后来白居易取代了王维的位置,因为他的诗里面有一些反映劳动阶级的生活、思想等等,还有他的长篇,如《长恨歌》《琵琶行》都不错,但是以前一直是以李白、杜甫、王维三个人为首的。
林黛玉这个看法也是很对的。
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
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象。
香菱学诗,第一首,通篇就是说了“月亮很亮”这么一个意思。
所以黛玉就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要有想象力才行。
这也是很对的。
恩格斯在评论德国诗人普拉顿的时候曾强调说:“写诗必须有大胆的想象。
”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
形象思维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大胆的想象可以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美质,令人耳目一新。
其它文体的创作也离不开大胆想象。
《香菱学诗》中的这些文艺创作理论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第二篇:
对于知识的渴望是人的天性,然而,获得知识不仅需要求知欲,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际行动去获取知识。
香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一个自幼在外漂泊流浪,并终日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中,这样一个女子学诗为了什么?功名?利禄?或是荣华富贵?显然都不是只是她的求知欲和为此的决心在驱使着她,她想为自己创造一个无纷无扰的精神净土,她为了这个小小的愿望不断努力着,她最终的成功,是偶然中的必然。
偶然,是因为她几乎不可能获得这么好的机会,让灵魂在净水中遨游;必然是因为她极强的渴望激发了他的潜能。
像香菱这样只为满足个人精神需求而学习的人非常少见。
扪心自问,谁能保证自己学习的目的没有一点功利色彩?不是说我们的求知欲早已泯灭,而是庸懒的头脑和过多的诱惑将那对知识的渴望埋藏,我们开始机械的学习,成了一台台学习的机器,重复着“输入程序→执行程序→输出程序”这一单一又乏味枯燥的过程,学习便相应地枯燥乏味,只为了考高中,考大学,考硕士,考博士,为了更好的文凭,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房子,更多的金钱,在这样利欲的驱动下,我们无不成为“推磨的鬼”,如何真正静下来学习?学习是为了自己,但不是仅仅为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不是获得利益的工具。
学习即是一个自我升华的过程。
充实
自我并丰富精神世界,娱乐自我,并最终提升个人修养,这才应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看看香菱在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怎能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