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与情商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音乐与情商的关系

姚琛

情商(EQ)和音乐看似两个不相关的名词,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可以互相制约、互相促进。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学好音乐与智商(IQ)有十分重要的关系,甚至归功于人的天赋。学好音乐不可否认智商的独特作用,然而许多智商很高(包括很有天赋)的人最终显得很平庸。为什么?纵观历史,凡是最后能成名成家的,除了智商因素外,还与其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等方面密切相关。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就属于情商(EQ)范畴。学好音乐同一个人的EQ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需要EQ包涵的各种能力。

(1)音乐学习及表演需要有自我控制力与毅力。

音乐活动往往通过表演来进行。这种表演赋予演出者掌握相应技能的任务,越是具有高超的技艺,就越能得心应手地描述音乐形象,解释音乐内容,揭示作品的内涵,抒发自己的感情。各种音乐技能是没有止境的,获得技能要付出艰巨的劳动,优秀的表演者都有一个勤学苦练的过程,需要有自我控制力及坚忍不拔的毅力。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国内、国际上屡屡获奖,他所付出的是比别人多的多的汗水,别人休息、娱乐,他总是在琴房练习,他的自控力是极强的。比如指挥看来很省力,不用自己去演奏,一个人只要稍微有一些音乐修养和基础,拿起指挥棍,穿上燕尾服到指挥台上一站,似乎都蛮象样的,但是,一挥手,一个动作下去,乐队演奏员就知道是不是真正指挥。卡拉扬曾经说过:“要成为一个指挥,需要十年功夫,要想成为一个好指挥,还需要十年。”这种相对枯燥的技术,无疑需要学习者极强的自控力和顽强的毅力。

(2)音乐需要热情和自我激励。

音乐不能缺少积极热情地投入。一个感情麻木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在音乐上有造诣的人。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中年以后双耳失聪,加上兄弟的死亡,使他精神上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他因不能登台指挥而热泪盈眶,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倾诉了内心的极度痛苦,

也曾因此一度很少作曲,然而,最终出于对音乐真挚的热爱,他在失去听觉的情况下,仍然以顽强的意志创作出《第九交响乐》这一充满英雄主义精神的辉煌乐曲。

(3)音乐活动需要具备移情能力。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需要通过演奏、演唱才能为人们所感知而产生艺术效果。音乐表演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表演者要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解释。音乐还需要欣赏者的再创造,这就要求我们具备移情能力,即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的能力。

(4)音乐需要情感中的最佳状态“神驰”。

神驰是一种忘却自我的状态,处于神驰状态下的人,给人的印象是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精妙绝纶的发挥,自然流畅,随心所欲。神驰也是音乐活动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然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有精通的技术,对音乐的极度热情,很高的艺术修养等,符合上面要求的,必然是一个有顽强毅力,有高度热情,有移情能力的人。要想达到神驰状态,首先必须练就熟练的技术。熟能生巧,如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人就容易进入神驰状态。试问初学钢琴者能达到神驰状态还是钢琴家能达到神驰状态?当然是钢琴家。初学者,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弹琴难免疙疙瘩瘩,大脑的效率较低,一般不会达到神驰状态。其次,必须对音乐有极高的热情。只有有了这种热情才会觉得从事音乐活动是一种无穷的乐趣,才会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的从事音乐活动,才会处于忘我状态,超水平发挥音乐潜力,再次,必须有很好的移情能力。要想达到神驰状态,必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至深,能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同身受,并且加上自己的再创作,觉得任何变化都能应付自如,自身的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才进入了神驰状态。

(5)音乐活动也需要社交能力。

音乐活动有许多是以集体方式进行的,如合唱、合奏,每个参加者都有相应的技巧和合作精神,要具备融合到集体里去的素质。这就需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只有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才能更好的培养团结性、纪律性,合作精神才能更好的体现。音乐的其它活动也需要社交能力,如指挥,就要求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与同事们共事的能力,如果和乐队老是相处不好,责怪这个、责怪

那个,那么就无法开展指挥工作。可以说音乐活动需要社交能力,是为了更好的组织音乐、推广音乐、表现音乐。

二、音乐活动也有利于EQ的提高。

人的大脑有左右两半球的不同分工,左脑以语言、逻辑等功能为主,右脑以音乐、感情等功能为主。从事音乐活动能锻炼我们右脑,使我们的感情更丰富,感知能力越强,有利于EQ的提高。

1、音乐能产生移情作用。

音乐的表现手段很多,节奏、节拍、调式、旋律、配器等,由于这些表现手段自身的特点,有的容易使人产生移情效果,如节奏的快慢,快的总是容易与兴奋的、欢乐的、紧张的等情绪联系起来,慢的总是与平静的、优雅的、柔和的等情绪联系起来。调式的特殊表现力也很强,如大调比较明朗雄壮,小调比较暗淡柔和。旋律更是音乐中最能表达感情、最有感人力量的因素,如运用不同乐器加上旋律,它可模拟自然声音,我国民间管乐合奏曲《百鸟朝凤》,都模拟了鸟鸣声。当然音乐所能产生的移情作用还是各种音乐表现手法共同表现的结果。

高尔基曾说过:“当你听音乐时,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正是因为音乐能激发感情的浪花,拨动思想深入的心弦,从而产生移情作用。这种移情作用的产生,不仅是因为有时音乐中传达的思想感情与听者相当一致,或者非常接近因而融为一体,如抗战救亡歌曲在当年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歌剧《白毛女》在土地改革时清算恶霸的时候,还有激动人心的庆典狂欢音乐;葬礼中的哀乐等,此时此景听众的感情与音乐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忘却了自我,音乐表现的感情转达化成听者自身的体会,他们沉醉其中,感情有了寄托,还有一种情形有时音乐与听者的情感并不一致,但是由于音乐的魅力,它所表现的某种崇高的精神理想,反映某种客观的哲理等原因也会让听者产生移情作用,如听者也许对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不很熟悉,对柴可夫斯基的思想和心境未必充分了解,但他“悲怆”交响曲仍然会深深地感动听者,当代大学生和贝多芬差别极大,时代、社会及个人经历彼此完全不同,但是“命运”交响曲那种克服困难去争取胜利的坚定信念,贝多芬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样能鼓舞现代的学生。移情是EQ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地移情能够帮助调控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