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艺美学到技术美学

合集下载

对工艺的定义

对工艺的定义

对工艺的定义工艺是人类通过对物质进行处理和加工,改变其形态、结构和性能的一种技术活动。

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制造、建筑、艺术和设计等。

工艺的定义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下面将从技术、美学和人文的角度来探讨工艺的定义。

一、技术角度从技术角度看,工艺是指人们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处理和改造,制作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或艺术品。

工艺的过程包含了创意、设计、制造和加工等环节,它需要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材料科学、机械工程、传感技术等。

通过工艺的应用,物质可以得到有效利用,满足了人们对功能性和实用性的需求。

二、美学角度从美学角度看,工艺是一种追求美的过程。

在工艺的实践中,人们不仅仅着眼于产品的实用性,更关注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

工艺品的制作需要考虑到形式、结构、色彩、纹理等因素,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技艺,使得产品呈现出独特、美观的外观。

工艺品往往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成为了人们欣赏和收藏的艺术品。

三、人文角度从人文角度看,工艺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文化的方式。

不同地域的工艺独具特色,代表着当地人民的历史、习俗和精神追求。

工艺品通过其独特的工艺技法和艺术风格,展现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魅力。

工艺的传统技艺需要通过师徒传承和学徒制度来弘扬和保护,使得这些传统技艺得以延续并传扬开来,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综上所述,工艺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涉及到技术、美学和人文等多个方面。

在工艺的实践中,技术为工艺提供了基础和手段,美学为工艺赋予了审美的追求,而人文使得工艺成为了一种传承和表达文化的方式。

工艺的定义虽然多样,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解读,工艺都是一种对物质的处理和加工,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正是因为工艺的存在和发展,人类社会才得以进步和繁荣。

故宫的建筑工艺古代技术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故宫的建筑工艺古代技术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故宫的建筑工艺古代技术与美学的完美结合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宫殿之一,其建筑工艺展示了古代技术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故宫的建筑工艺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独特魅力。

故宫的建筑工艺采用了众多的传统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木结构工艺。

在古代中国,木材被广泛建筑中使用,而故宫的建筑工艺则将木材工艺发挥到了极致。

故宫的建筑结构复杂而精细,采用了榫卯结构和斗拱相承的特殊技术。

这种结构方法不使用任何金属连接件,完全凭借木材的榫卯融合,使得整个建筑结构稳定而坚固。

这一木结构工艺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也为故宫的精美建筑形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故宫的建筑工艺还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细腻与精致。

宫殿的屋檐、门窗、雕梁画栋等元素,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

特别是屋脊上的瓦当,经过精心雕刻,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形象,形态优美,栩栩如生。

这些细致的装饰工艺,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纯熟的艺术技巧。

通过精心设计和杰出的工艺,故宫的建筑工艺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致美学和浓厚文化内涵。

另外,故宫的建筑工艺还注重色彩的运用。

故宫的墙壁多以红色为主色调,这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中的一大特点。

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的象征,也彰显了皇权的威严和尊贵。

在红色基调的映衬下,故宫的金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这种色彩运用不仅让故宫建筑更加富丽堂皇,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色彩的独特感知和追求。

此外,故宫的建筑工艺还注重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宫殿的布局和整体结构,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对对称美的追求。

例如,故宫的大殿和其他建筑物均是以中轴线为对称轴进行布局,左右对称,整体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气势。

这种对称布局不仅使得故宫的建筑风格统一而和谐,也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师对平衡和谐的追求。

总结起来,故宫的建筑工艺展示了古代技术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其木结构工艺、细腻的装饰工艺、精选的色彩运用以及对称与平衡的布局原则,都使得故宫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中国古代的漆器工艺与美学

中国古代的漆器工艺与美学

中国古代的漆器工艺与美学漆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漆器工艺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不仅因为其精巧的工艺技术和起源悠久的历史渊源,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理念和文化精髓。

漆器制品的材料以漆为主,辅以竹木等辅料,漆具有很强的附着力,耐酸碱腐蚀,防水、耐磨、不易变形等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器物,尤其是食器、饰品和家具等艺术品。

漆器制品通常包括底漆、彩漆、贴金等工序,凭借纯天然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技艺,漆器制品具有着极高的实用和美学价值。

漆器工艺的美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观中国古代美学强调“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观,在漆器制品中这一观念得到充分体现。

漆器工艺不仅在色彩和纹饰上向自然取材,并将自然的繁华、瑰丽、圣洁等特点融入其中,从而客观地体现了自然美的感受。

例如,漆器中常见的瑞兽图案就是从我国古代图腾信仰和神话传说中演变而来,表现出了人们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敬和敬畏。

此外,漆器中常见的山水、花鸟等图案,也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二、强调中庸之美中国古代美学另一重要理念就是“中庸之美”,强调在美的表现中不可过度、不可缺失。

漆器制品在形制、装饰、色彩等方面,一般体现出具有宽容、沉稳、克制、内敛的审美特点。

例如,传统漆器制品多采用素雅质朴的基本色调,如红、黑、金等颜色,用银丝、金丝、彩色横线等简单的装饰方式勾勒出图案,没有过分的花哨和华丽,却体现出了淡泊、克制的美感。

三、强调应景思想中国古代美学强调应景思想,认为艺术作品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生活,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欣赏。

漆器制品在材料选择、施工技艺、形制、图案等方面,都考虑到了具体的使用需要、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例如,南方地区的漆器制品多用竹制为底,注重透气性和防潮;北方地区的漆器特别注重保暖性和防冻性,因而使用较厚的松木等质地硬实的材料作为底材。

不同地域的漆器还表现出了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

从工业美学到智能美学

从工业美学到智能美学

个人投资合作协议书4篇全文共4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个人投资合作协议书甲方:(投资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投资人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投资人联系方式)乙方:(受益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受益人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受益人联系方式)为了共同投资并合作经营,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平等、互利、诚信的原则,就具体事项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合作内容1. 甲方和乙方将共同出资合作投资(具体项目名称)项目,并共同承担经营风险。

2. 合作期限为(具体合作期限),合作结束后,按协议约定进行资金分配。

第二条合作比例1. 甲、乙双方合作比例为(具体比例),其中甲方出资金额为(具体金额),乙方出资金额为(具体金额)。

2. 合作方应按照各自出资比例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收益。

第三条投资款项1. 双方均应按照出资比例及时缴纳投资款项。

2. 投资款项应存入合作账户(具体账户)进行管理,并用于(具体用途)。

第四条利润分配1. 项目收益等转入合作账户后,应按照各自出资比例进行分配,甲方分得比例为(具体比例),乙方分得比例为(具体比例)。

2. 分配比例内的税收由各自承担。

第五条义务与责任1. 甲方应按照约定按时足额缴纳投资款项,并参与经营管理;2. 乙方应按照约定履行经营职责,并保证项目的合法经营;3. 双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对方合法权益;4. 若因一方违约导致损失,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条合作变更1. 合作双方应共同商议并签订书面协议,任何合作变更均需双方同意;2. 合作变更涉及具体内容,需在书面协议中明确。

第七条协议终止1. 合作协议终止的情形包括:合作期限届满,一方提前终止,合作变更等;2. 合作协议终止后,应按约定进行资金结算,合作账户在双方协商一致后解散。

第八条争议解决1. 合作双方如发生争议,应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有关部门或仲裁机构裁决;2. 委托仲裁应由(具体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并按仲裁结果执行。

第九条其他1.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生效。

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创意手工艺美学活动

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创意手工艺美学活动

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创意手工艺美学活动1. 引言在当今社会,幼儿园的手工制作已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而布艺手工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

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心,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美学意识。

在手工艺美学活动中,布艺手工更是一种有益的课程内容。

2. 布艺手工的特点布艺手工制作主要是利用各种布料和辅助材料,采用剪裁、缝纫、拼接等手工艺技巧,制作出各种具有美学价值的作品。

而在幼儿园手工制作中,布艺手工通常以简单的形式出现,旨在让幼儿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布艺手工的意义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可以帮助幼儿们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布艺手工,幼儿可以感受到布料的柔软、色彩的变化和材料的质感,从而提高他们对美学的感知。

布艺手工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在完成手工作品的过程中,学会坚持和思考。

4. 布艺手工的教学内容在幼儿园手工制作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使用不同的布料和辅助材料,设计和制作各种手工作品,如布艺玩偶、布艺挂饰、布艺画等。

通过这些布艺手工作品的制作,幼儿可以学会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布艺手工的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是一项有益的教育活动。

通过参与布艺手工制作,幼儿可以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美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布艺手工也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总结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是一项有益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们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布艺手工在教学内容和个人观点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让幼儿在手工制作中感受美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幼儿园可以更加重视布艺手工在教育中的作用,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美学体验。

6. 布艺手工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手工制作布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幼儿们进行布艺手工制作。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20世纪初,欧洲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使得传统的手工艺术逐渐被机械化代替。

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股追求手工艺术和艺术工艺的运动——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的诞生19世纪末,工业革命使得社会生产方式大换血,多数生产步骤被机器完成,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是这也出现了工业化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因此出现了为追求独特的艺术品而提出声音的人们——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

工艺美术运动主张的是技术、材料和工艺都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替代的。

工艺美术运动试图从工业革命中寻找到新的工艺和材料的可能,也力图将工艺品从器物的范畴提升到艺术的范畴,跳出工业化生产的框架,寻找一种新的艺术经验。

因此,设计师们开始以手艺和美学为基础,注重原创性和良好的设计感,将这些特点应用在手工制作的传统实用品上,从而使它们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时,工艺美术运动也试图重建人与对象之间的联系,消除机械化生产对个体主题的抑制和冷漠,追求一种更为完整和集中的创新活动。

这种运动还試图積極塑造一种人文化体验,鼓励设计师们更积极地关注生活中各种可能性的复杂性和美感。

新的艺术经验——新艺术运动的诞生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但并没有指出所有传统的工艺和艺术形式都应当继续沿用。

同时,这种运动只是关注到了那些富有艺术价值或技术价值的日常使用品,并没有真正将美学运动从产业之外转化为艺术的全面发展。

因此,由一些新兴艺术家和设计师发起的新艺术运动迅速兴起。

新艺术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的延续和发展,突如其来的是将装饰和艺术紧密结合的一种治疗性艺术门类,创造了大量哲学上感性和理性的艺术作品。

新艺术运动完全摒弃了传统艺术制度和审美观念,主张创新和个性。

这种运动的设计体现着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原创性与艺术性的共同体现。

新艺术运动的主张是批判传统的装饰艺术,试图寻找一种新的理念和范式,其艺术形式以不对称、异色、曲线、折叠等艺术元素为主。

美学原理课堂展示——技术美汇总

美学原理课堂展示——技术美汇总
美学原理课堂展示——技术美

从技术艺术到技术美学 二 基于技术美学的现代家具风格研究综述 三 谈产品设计美学中的技术美
一 从技术艺术到技术美学
1
技术美学是存在的。
试问,如果技术不发展,我们如何能接近百分 之百的还原所见的美景?我们如何能将文本搬到荧 屏?如何能将我们最想表达话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全 世界?除了技术日趋成熟这一客观原因,技术美学 还有它存在的文化语境
化 料 多同 结 。 种一 构 其 结功 美 结 构能 构 形要 形 式求 式 的 也 若产 可 选品 产 用可 生 不以 多 同设 种 的计 变 材成

,
,
工艺美 工艺美是指产品通过加工制造和表面涂饰等工艺手段所体现 的表面审美特性。任何产品要获得美的形态必须通过相应的 工艺措施来实现, 而工艺美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制造工艺和面 饰工艺两种手段。


材质美 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质感美,在产品设计中, 利用视觉质 感的这一特性, 可以通过装饰的手段, 达到材质美的目的。同 时, 根据产品的不同性能, 选用不同的触觉质感。
舒适美 舒适美是指人们在使用某产品的过程中, 通过人机 关系的协调一致而获得的一种美感。工业产品离不 开人的操作使用, 因而, 每种产品都必须使人们乐于 接近它们。在使用中, 充分感受人与机械的协调一 致性


2产品设计的技术美要求 功能美
产品的物质功能是产品的灵魂, 如果产品失去物质 功能的作用, 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当一种新 产品推向市场时, 其功能美是吸引人们的主要因素, 如果人们已经知道一个产品技术性能不好, 就不会 从美丽的外观中感到美。技术上的良好性能是构成 产品功能美的必要条件。
世 界 第 一 辆 汽 车

技术美学

技术美学

技术美学技术美学是研究物质生产和器物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

技术美学是随本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产生的新的美学分支学科。

它与文艺美学和审美教育相并列,构成了美学的三大应用学科。

技术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美学应用学科,诞生于本世纪30年代。

它开始运用于工业生产中,因而又称工业美学、生产美学或劳动美学;后来,扩大运用于建筑、运输、商业、农业、外贸和服务等行业。

50年代,捷克设计师佩特尔·图奇内建议用“技术美学”这一名称,从此,这一名称被广泛应用,并为国际组织所承认,1957年,在瑞士成立的国际组织,确定为国际技术美学协会。

技术美学这一名称在中国也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其中包含了工业美学、劳动美学、商品美学、建筑美学、设计美学等内容。

技术美学是现代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技术美学是美学原理在物质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是设计观念在美学上的哲学概括。

技术美学表现出高度的综合性,它不仅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艺术学问题,而且涉及文化学、符号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知识。

技术美学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生产中的美学问题,也就是生产美学、劳动美学等问题。

它研究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主观因素如何积极地作用于劳动者,以提高劳动质量和效率;也研究运用美学原则改善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等客观因素如何使劳动者产生审美情感,以提高劳动热情和效率。

另一方面是研究劳动生产中与美学问题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即“迪扎因”(design)问题。

“迪扎因”是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技术美学的重要术语。

它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劳动生产的经济、实用、美观和工艺需要而进行的设计。

这种设计不仅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而且还涉及整个社会生活的美化。

对技术美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产品的审美创造,提高产品、服装、建筑和环境设计的美学水准,而且有助于对主体——人的审美塑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向大 自然 中去探求 - . 真 / -Fra bibliotek式 美 . 中
而偶 尔被 提及 " 此时 的工艺品之外的其他产品 , 没有严格 意
义上 的外观造型设计 , 产品外观基本借鉴前苏联及 东欧 国家 工业 产品的外观 , 企业 与企业之间的产品没有差别 , 不同企 业 同享一 套图纸 , 这与 企业之 间不存在竞争有关 " 此时客观 上存在着 的设计是产 品功能 上的设计, 但总体水平不高 , 是
关键 词 : 中国当代设计美学 ; 工艺美学 ; 技术美学
K e y w o rd s : C h 一 a . d e s 一 n a e s th e tle s ; a e s th e tle s o f e ra f s , te e h n 一a la e sth e t一s n 5 g t e e
Do l编 码 : 10.3969/J. ISSN.1674一 18 7 20 11 06 003 4
艺 术 紫 砂
t r A a C o B S
中国 当代 设计美 学 的发展 , 伴 随着 当代 中 国的设计 由 传 统工 艺美术 向现代 设计这 一宏 观进程 的发展 而发 展 " 新 中国成 立以来的设计 美学 可分为三个阶段 : 2 世纪 5 年 代 0 0 初 期一一 8 年代 初期 , 主要是工 艺美术 为特点 的手工艺 设 0
张光 宇先生 关于工 艺美 术方面 的论文 是发表 于 19 59 年
的 5装 饰 诸 问 题 6 , 其 中的 主 要 观 点如 下 : 1. 实用与 美观 的结合是 工艺美 术的 突出特点 , 其 中实 用具有优先性 " 2 . 在 工 艺 美 术 中 有 一 种 / 富 有 功 用 的结 构 0 , 在 设 计
和 美 学 与 艺 术理 论 界 , 前 者 以雷 圭 元 ! 张 光 宇 ! 王 家 树 ! 田 自秉 等 人为 代 表 , 后 者 以王 朝 闻 为 代 表 "
( 一 ) 雷圭 元
中应 优先被考虑 " 这意味着他暗示 有一种不同于功能结构 的 表现性 的形式结 构的存在 "
3 . 装 饰 可 以 存 在 , 但 要 服 从 于 功 能 与美 观这 一 对 大 关 系 " 因 此 他 反 对 过 分 装 饰 , 认 为 这 会 造 成 工 艺 美 术 的 真 实 本质 的
g , " 一 u d E n l s e D a
C ra f s , a n d th e P e rl d fro m t o
e a rl 19 8 0 5 to th e m l 一 9 9 0 5 e o rre s P o n d 一 g to P h a s e o f th e a e s th e t} s o f y d 1 n e
术 紫 艺 砂
掩盖 , 而呈现 出 / 虚伪 0 的特征 " / 实用 与美观如何结合 , 主要 的在装饰 问题上要极力注意运 用恰 当, 应极力避免装饰
得 过 分 繁 琐 与虚 伪 0 "
( 三) 王家 树
A S 山 t r O , 0 " 田
雷 圭元 先生是新 中国成立后最早对工艺美 术的审美特点 进行 自觉探 索的 工艺美术理 论家 " 其 重要著 作是 19 5 0 年出
所倡导的 回归自然 ! 直接反映生活等观点有 内在的相通性 , 而他对 / 喜相逢 0 之 类的民间形式 的重视 , 则体现 出大众化 文化艺术运动的影响 " 但 难能可贵的是 , 雷先生没有 因为认 同这两大运动就忘掉 了工 艺美术 自身的特 点, 一个 / 假 0 字 , 准确地揭示 了工 艺美 术的审美形式 上的特点 , 这在 当时是需 要极大的 勇气的 "
这 个 时 期在 美 学 领 域 , 开 展 了第 一 次 美 学 大 讨 论 , 但 主
5 . 直线 具有 理性化 联想 内涵 , 而曲线 更 多地 具有情感 方面的联 想内涵 "
6 . 在 对 民 间 图案 的 研 究 中 , 他 发 现 了类 似 于太 极 图 的 / 喜
相逢 0 的样式 " 他认为这是理解 民族图案独特构成特点和深
(二 ) 张 光 宇 育 教 计 设
e r C 一 亘 0 .
1 . 经 济上 , 工 艺美术 是当时 国家获得 外汇 的非常重 要 的收 入来源 , 国外消 费者对 工艺品有审美的需求 "
2. 政 治上 , 渲染 太平盛 世的气 氛需要 工艺美 术从不 同
层次 为其服务 "
(1 ) 宏 观 的层 次 : 全 国 性 的 大 型 节 庆 活 动 ;
e T C h 口iC 日IA e s t e t C S h i
h U 一 三 n . 0 t 8 r O .
) h t e D ev IOP m en to f C h 仍e e D esi n A es t et Cs f om t e e s g h i r h a l E r 下 5 to t e m i 下 y 950 h d 9905
既 有 历 史 的 继 承 性 也 有 发展 的差 异 性 " 教 计 设 育
口 婚国目 丁e devel entofe o. . eontem por " opm na 5 a叮des. aesthet. fr the ear丫0 gn es om l 9505 t 士 m { o he d1 9 9 0 5 h a s g o n e fro r n th e fo rm o f a e s th e tl s o f e ra f s to th e o n e o f te e h n o l g y . T h e P e r一d fro m e t o o e a rl y
要的可能性 " 19 56 年 , 中 央 工 艺 美 术 学 院 成 立 , 几 乎 与此 同 时 遍 布 全 国的 工 艺 美 术 服 务 部 大量 开 张 , / 工 艺 美 术 0 一 词 由此 广 为 流 传 , 而 这 一 阶段 / 设计 0 尚 未 成 为 一 个 被 普 遍 接 受 的 名
别学者 自觉地反思 工艺美术的特质 , 在工 艺美 术的功 能性的 基础 上看到 了它与一般 艺术的共通 性特征 " 除 了美学 大讨 论导致的美 学的影响范围的 延伸这 一原因 之 外, 此时的工艺美 术在美学上的 自觉的原因可能还 来 自如
下几方面:
影响 , 他对 真实 ! 明朗 ! 健康等 内涵 的强调, 与 / 美 术革命 0
l 湖 北 省 教 育 厅 人 文社 科 项 目 / 设 计 美 学 的 基 本理 念 0 阶 段 性 成 果 "
0 2 3 创愈与设计 总筑十七期20 1 0 6
词 , 在 具体论述 中 / 设计 0 作为创造 工艺美术品的一 个步骤
呆板沉 闷;
/ 均衡 0 来 自于 自然 万物 天然的平衡关 系, 既 包 / 真实 0 来 自
层 意 蕴 的 一 个 范例 "
化 文 意 创 "
要限于美的本质研 究和纯艺术领域 , 而对工 艺美术较少涉 及,
其积 极 贡 献 是 让 工 艺 美 术 界 知 道 有 美 学 这 个领 域 , 并 且有 个
雷圭 元先生的观点 , 明显受到 了此 前的 / 美术革命 0 和 艺术 / 大众化 0 观 念的影响, 也有新兴 的政 权的政 治理想的
20 世 纪 9 0 年代 末期一一今 天, 设计在社会生活 中有着举 足 轻重的作用 , 设计美学摆脱 了传统的工艺美学和狭隘的技 术 美学的局限而成长为独立 的设计美学 " 本论文讨论的是当代
中 国设 计 美 学 前 两 个 阶 段 的 发 展 "
作 者 简 介 : 张 黔 , 男 ,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艺 术 与 设 计 学 院 教授 , 博 十 生 学师 , 研 究 方向 : 美 - 和 艺 术 学 笋 !
0 2 2 创意 与设计 总第十七期20 1 0 1 6
从 工艺美学 到技术 美学
一 2 世 纪 5 年代初期至 9 年 代 中期 中国设计美 学 的发 展 0 0 0
化 文 意 创 #
文! 张 黔 1 武汉理 T. 大学 艺术 与设计 学院 ) 一
斤 O m A e s t e t C S O f C 门 几5 f h i o
版 的 5新 图 案 的 理 论 和 作 法 6 , 196 1 年 他 又发 表 了论 文 5图
王 家 树 先 生 于 19 6 2 年 发 表 论 文 5工 艺 美 术 品适 用 性 与 审 美 性 的 统 一 6 , 主要 观 点 如 下 : 1. 日用 工 艺品 的基 本 特 征 是 / - 用 性 . 与 -审 美 性 . 适
1 9 5 0 5 to th e e a rl 1 9 8 0 5 e o rre s P o n d 一 g to P h a s e o f th e a e s th e tl s o f e ra f s W h o s e S tU d y O b je C t a re y n C t
4 . 装 饰 纹 样 的 新 的应 用特 点 : 加 强 ! 变 化 ! 适 合 "
观设计 " 在其他 日用生活领域 , 由于生活物资的医乏 , 后来 作为 商业 竞争手段的视觉设计根本 没有用武之地 , 仅仅是最 简单的包装 工艺与基本的文字信息 的传达 " 因而此时真正有 可能引发 出美学 思考的文化现象, 是 工艺美术 "
峨 愿勿. 中国当 代设计美学从 2 世纪 5 年代初期到 9 年代中期经历了 0 0 0 从工艺美学形态向技术美学形态
的发展 "2 世纪 5 年代初期 ) 0 0

0 8 年代初期对应 的是 以工艺美术为研究对象的工艺 美学阶段 , 2 世纪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