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诊治
狼疮性肾炎的中医诊治现状

2 病 因病 机
毒 , 以透 热凉 营之 品, 伍 以达气 营两清 , 方用清瘟败毒饮 加减 。
② 阴虚 内热型 , 多见 于 L N的亚急性 或轻度 活动期 , 主张 以滋
中医治疗 并不 能很好的控制疾 病的发展 , 使疾病不易控 制与缓 解, 降低患者 的生 活质 量。中西 医结合 治疗 L 常可 优势 互 N,
补 , 同奏功 , 协 以取得较好 的治疗 效果 。王柏 丁等_] 1通过 中西 2 医结合治疗狼疮性 肾炎 的疗 效观察 发现西 医对照组 4 ( 0例 激
脏病理类型 的不 同, 现代 医学在临床 上多采用激素 、 细胞毒 类 药物 、 生物制剂 、 细胞 学疗 法 、 造血干 细胞移植 等方法 , 但价 格 昂贵 , 副作用 较多 , 中医 中药 在改善症 状 , 解病情 上有独 特 缓 的作用 , 现将近年来 狼疮 性。 肾炎的中医诊治现状综述如下 。 1 病名 狼疮性 。 肾炎在古 代 中医文献 内无确切 对应 的名称 , 根 但
存在一些问题 , : 如 中医的病名 、 证型 、 效评价在 近几 年虽有 疗
当以清热泻毒 , 而大量的激 素为“ 阳刚之 品” 在 L , N激素诱导 治
疗期 , 大剂量 的“ 阳刚之 品” 进人 人体 , 导致 阳亢 耗 阴, 阴液受
损, 表现出阴虚火 旺症状 , 治疗上应 及时予养 阴清 热。在激 素 撤减 阶段外源性阳刚之 品减少 , 自身 的皮质 激素功能长期受 而 抑制未能恢复 , 患者常 由阴虚向气虚 转化 , 表现 为脾 肾气虚 、 气
素标准疗 程联 合环 磷 酰胺 治疗 ) 有效 率 为 7 , 发率 为 总 5 复 2 . , 67 中西 医结合组 5 例( 1 激素标 准疗 程联合环磷 酰胺联合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诊治

替麦考酚酯(MMF,2精D品)医学或ppt硫唑嘌呤(AZA,2D);17 而ACR指南则建议首选MMF(A) 。
精品医学ppt
18
Ⅵ型狼疮性肾炎
• KDIGO指南推荐对该型患者须根据狼疮肾外表现的 程度决定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 (2D),ACR指南对于这部分患者则未作建议。
肾移植应在狼疮不活动或处于低活动期至少3~6个月后进行。
2
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任何一条
• ACR标准:持续蛋白尿>0.5g/d或3+以上 • 活动性尿沉渣:RBC>5/HPF, WBC>5/HPF,细胞管型
为红细胞或白细胞管型(排除尿路感染) • 肾活检证实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
精品医学ppt
3
尿蛋白/肌酐比值
尿蛋白/肌酐比值是近年来用于监测尿蛋白排出情况的一种 新的可靠方法 能够可靠的反映24小时尿蛋白量 快速、简便、精确 正常值 0.1-0.2 >0.97 vs 1g >1.97 vs 2g
MMF和CYC的效果相当,并特别建议非洲裔美国人和西班
牙裔人群应首选MMF。精品医学ppt
13
Ⅲ/Ⅳ型的维持缓解治疗
• KDIGO指南(1B)及ACR指南(A,图)均建议应 在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10 mg/d)基础上,联 合使用硫唑嘌呤或MMF。
•
不同的是,KDIGO指南推荐硫唑嘌呤的剂量为
肾外表现的程度来决定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2D);ACR指南对于这部分患者则未作建议。
•
对于单纯Ⅴ型狼疮肾炎并表现为肾病水平蛋白尿的
患者,KDIGO指南及ACR指南均建议联合使用糖皮质
2018年狼疮性肾炎诊治新进展回顾

2018年狼疮性肾炎诊治新进展回顾作者:刘必成仰欣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由自身抗原-抗体作用介导,以损伤肾脏为主,可累及身体多个脏器受损,病程迁延多年,常反复发作,部分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
LN诊治研究一直是肾脏疾病在临床中最活跃的课题之一。
各版指南对LN的定义存在区别2018年,国际肾脏病学会/肾脏病理学会(ISN/RPS)修订了LN的病理分型标准,新版指南重新定义了以下4个概念:(1)Ⅱ型即系膜增生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的定义为4个或以上细胞核出现在系膜区基质中(不包括血管极);(2)细胞性新月体:新月体组成为>75.0%的细胞和纤维蛋白,<25.0%的纤维基质;(3)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组成为>75.0%的纤维基质,<25.0%的细胞和纤维蛋白;(4)纤维细胞性新月体:25.0%~75.0%的细胞和纤维蛋白,剩余成分为纤维基质。
此外,新指南用“毛细血管内细胞过多”替代了“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删除了Ⅳ型(弥漫性)LN中的Ⅳ-S(节段性)和Ⅳ-G(球性)亚型;评估Ⅲ型和Ⅳ型LN活动性/慢性的A、C、A/C参数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LN活动性及慢性评分系统替代;新指南已调整了NIH系统部分参数,并将进一步更新,推荐今后用于各型LN活动性、慢性的半定量评价。
201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发布的LN临床指南中,LN的诊断标准为,在确诊SLE的基础上,有肾脏损害的表现,如:持续性蛋白尿(≥0.5 mg/d或≥+++)或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等)。
同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国际合作组织(SLICC)将肾活检提示肾小球抗核抗体或抗双链DNA 抗体阳性作为LN的诊断标准。
在刚刚出版的最新版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中首次正式推荐SLICC的诊断标准。
2018年,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病理学部Rijnink EC等发表了对149例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指出SLICC与ACR的诊断标准相比,前者诊断SLE的敏感性更高(100.0% vs. 94.0%),但特异性稍差(91.0%vs. 100.0%);而SLICC的LN诊断标准对于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并无帮助反而降低了其特异性。
狼疮性肾炎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中医辨治思路

狼疮性肾炎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中医辨治思路
祝昌昊;杨精华;王耀光;刘远航
【期刊名称】《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4(26)2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治用药规律,为诊治LN提供思路与方法。
首先从先天禀赋、外感六淫、日晒毒、药毒及情志失调等方面探讨中医病因病机,并结合诊治LN的临床验案,分析辨治思路及用药特色。
笔者认为LN病因复杂,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机,标实以热毒、湿浊、血瘀为主,本虚以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亏虚为主。
运用中医药治疗LN,不仅能够明显改善病情,同时能够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显著。
【总页数】5页(P159-163)
【作者】祝昌昊;杨精华;王耀光;刘远航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和辨治思路
2.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特点与中医辨治思路
3.狼疮性肾炎中医辨治思路
4.岭南医家对流行性霍乱病因病机和辨治的认识
5.前列腺痛中医病因病机辨治的再认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谈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治疗

谈谈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治疗狼疮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其都比较陌生,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这个疾病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实狼疮性肾炎通常伴随着SLE的发生。
它是SLE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约有50%的SLE患者存在肾损害,首先患者会出现尿量减少、尿液颜色深、尿蛋白等肾脏损伤症状,这些症状在早期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肾脏功能会逐渐降低,尿量会明显减少,尿液会变得浑浊,同时尿蛋白也会增加,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它吧。
一、什么是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临床特点表现为多种肾脏损伤症状,包括尿量减少、尿液颜色深、尿蛋白、高血压、水肿、贫血、疲劳等。
在中医学中,狼疮性肾炎通常被归为“肾病”范畴,认为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中医治疗通常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为主要手段,如中药加减方、针灸等。
而在西医学中,狼疮性肾炎则被视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反应,攻击自身肾脏组织导致的。
西医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治疗,以及肾透析、肾移植等手段。
同时,西医也强调预防和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肾脏受损程度。
二、临床表现中医上的临床表现:肾虚证型:多见于慢性肾炎期,表现为腰酸腿软、乏力无力、面色晦暗等症状。
瘀血证型:多见于急性肾炎期,表现为尿液中带血、腰酸腰痛、月经过多等症状。
气血不足证型:多见于慢性肾炎期,表现为面色晦暗、乏力无力、头晕眼花等症状。
西医上的临床表现:蛋白尿:尿液中出现大量蛋白质,是狼疮性肾炎最常见的体征之一。
血尿:尿液中出现血液,可以是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或者镜下血。
高血压:狼疮性肾炎导致肾功能受损,可能会引发高血压。
水肿:由于肾脏不能正常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导致身体出现水肿。
肾功能受损:狼疮性肾炎会导致肾小球损伤,进而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
狼疮性肾炎的诊治

出现“满堂亮”现象,早期补体成份C1q、C4 阳性率可达90%
01
间质、沿TBM免疫荧光阳性率在60%以上,是多种免疫球蛋白及补体阳性
02
肾小管上皮细胞核阳性率可高达40-50%
03
免疫荧光:
狼疮性肾炎的特异性病理表现
SLE及N-SLE组TBM、间质及小管上皮细胞 核免疫荧光结果比较
型狼疮性肾炎
0-20%肾病综合征 肾功能正常或有轻度肾功能受损 终末期尿毒症少见 受累肾小球数目在50%左右时临床表现同Ⅳ型
不同类型狼疮性肾炎的肾脏表现
型: 临床症状较重 大量蛋白尿、显著的镜下血尿或较活动的尿沉渣 半数左右为肾病综合征 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较为常见 增殖严重者或伴大量新月体形成的可发生ARF
上皮细胞核 TBM及间质 阳性数例 % 阳性数例 % SEL 12 44 15 60 N-SLE 1 4 5 20 X2 13.24 6.8 P <0.001 <0.001,>0.001
纤维蛋白原沉积常见,鲍曼氏囊壁更为显著
免疫荧光:
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Ⅳ型)
广泛的、大的电子密集物沉积於全部肾小球的任何部位,内皮下部位更为显著
01
上皮下及GBM内沉积也较常见
02
系膜细胞及基质插入并形成双轨征
03
电镜:
弥漫增殖性狼疮性肾炎(Ⅳ型)
01
02
03
04
05
光镜:
a:与原发性膜性肾病极为类似
狼疮性间质肾炎:肾小球损伤并不重,小管间质损伤明显
狼疮性肾炎的间质、小管损害
狼疮性肾炎的相对发生率
Ⅰ型 <1% ⅡA及ⅡB共 26% Ⅲ型 18% Ⅳ型 38% Ⅴ型 16% VI型 1%
孟如教授辨治狼疮性肾炎介绍

孟如教授辨治狼疮性肾炎介绍孟如教授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带教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擅长诊治疑难病证,尤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运用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现将孟如教授辨治狼疮性肾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1辨治思路1.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孟教授认为:狼疮性肾炎属本虚标实之证,热毒为患是关键,真阴不足、阴虚火旺为基本病机,瘀血贯穿始终。
狼疮性肾炎阴虚可因外感热毒伤阴导致,同时素体阴虚又易感邪热。
虚热化火助长实火,实火伤阴化热加重虚热,二者相互呼应,戕害脏腑,损伤气血。
狼疮性肾炎根据临床症状可属中医学”眩晕”、”水肿”、”腰痛”、”尿血”等范畴。
孟教授认为狼疮性肾炎热毒炽盛证、热毒夹瘀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多见,急性活动期常以热毒壅盛、热毒夹瘀为主,缓解期以阴虚或气阴两虚常见,血脉瘀阻伴随始终。
部分狼疮性肾炎患者实验室检查可见有大量蛋白尿,并有免疫学指标异常,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孟教授认为此时患者为肾阴虚兼夹瘀血为主,应当治以滋补肾阴、活血化瘀,可选用六味二至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2经验方药2.1犀角地黄汤合化斑汤加减:基本方主要由水牛角、生地、芍药、丹皮、知母、玄参、石膏、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茅根、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护阴功效,适用于狼疮性肾炎急性期热毒炽盛患者。
加减:伴有面部红斑重,加连翘、紫草、丹参、金银花、野菊花;伴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者,加葶苈子、猪苓、车前子;伴咽痛者,加桔梗、射干、连翘;伴有发热、口腔溃疡,重用石膏,加青蒿、鳖甲、知母、生地、地骨皮;伴有关节酸痛,加羌活、威灵仙。
2.2六味二至饮:基本方主要由生地、淮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女贞子、旱莲草等药物组成,具有以滋养肝肾,凉血益阴功效,适用于狼疮性肾炎肝肾阴虚患者。
加减:伴有面部红斑,加水牛角、生地、芍药、丹皮;伴有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者,加葶苈子、猪苓、车前子;伴咽痛者,加玄参、生地、知母、射干、连翘;伴有发热、口腔溃疡,加青蒿、鳖甲、生地、地骨皮、水牛角、丹皮;伴有关节酸痛,加桑寄生、续断、秦艽g、薏苡仁、木瓜;伴心烦、眠差,加:酸枣仁、知母、茯神、夜交藤;头晕耳鸣,加生龙牡、石决明、磁石。
狼疮性肾炎诊疗进展

一
纯 用糖皮 质激素 疗 法往 往 不能 控 制 L N的病 情 。因 此 L N
在 S E 中有 着 十 分 重 要 的地 位 , 确 的 诊 治 L 对 提 高 L 正 N S E的生存 率 、 L 改善 S E的预 后是 至关重 要 的。 L L N主要影 响 肾小 球 , 临床 上可 分为 肾炎型 ( 现 为全 表 身水 肿 、 数 有高血压 , 少 尿检 有蛋 白尿 、 血尿 、 型尿 ) 肾 管 和 病综 合征 型( 身 明显 水肿 、 全 大量 蛋 白尿 、 浆 蛋 白 降低 、 血 白蛋 白尤低 、 / A G倒 置等 ) 在 实验 室方 面 , N病情 的严 重 ; L
表现为 肾病综 合 征 , 数 为 较 严 重 的慢 性 肾炎 , 少表 现 少 更
为急性 肾炎或 急进性 肾炎 , 发展 成 肾功 能衰 竭 , 易 治疗 较
困难 ;
V型 一膜 性 肾炎 , 占 2 % ,0 表 现 为 肾病 综 合 约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