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味散文

合集下载

怎样品味散文的语言

怎样品味散文的语言

怎样品味散文的语言
1、从修辞角度品味散文语言
散文中很多语言运用了修辞手法,阅读时首先要判断其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次,根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从全文的感情基调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揣摩该语句蕴含的作者的感情。

2、从遣词造句角度品味散文语言
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作者只有在遣词上下一番工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认真地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品味散文语言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

对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空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回答,对有些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目,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体裁与风格等来准确地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品味散文应注意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尽量抓住要点。

鉴赏散文的方法——品味散文

鉴赏散文的方法——品味散文

材 .语 文 老 师 只 有 依 据 国 家 教 育 部 制 定 的 课 程 作 为 生命 成 长 的 一 种 过 程 。作 文 教 改 的 先 行 者 . 标 准 ,仁 者 见 仁 , 者 见 智 ” “ 智 。这 导 致 了 作 文 教 已把这种 写作 叫 “ 生态 作文 ” 学 生是写 作的主 学 存 在着 随 意性 而 在 应 试 作 文 的驱 使 下 . 长 体 .生 活 和 对 生 活 的 认 识 是 学 生 写 作 的 源 泉 . 家
在 怎样 的 心 境 下 写 出来 的 .当 时 的 时 代 背景 如 同 阶 层 不 同时 代 的不 同 读 者 都 可 能 从 某 一 角 度 何 . 会 环 境 怎 样 等 , 我们 探 索 散 文 主 题 的重 找到与散文作者 的共通处 .品 味出散文的情感 社 是 要 途 径 。郁 达 夫 的 散 文 就 明显 地 打上 了时 代 的 美 , 既要“ 通其 情”且要“ . 晓其理 ” 。

的几个场面 .尤其 细致人 微地刻 画了父 亲为我 买橘子 的行动 .此 时似 电影镜 头叠现 的情势 点

生。任何作 家都 示 了“ 多次的流泪。此时 。 我” 调动 自己的生活体
生 活在一定 的时代 、 定 的国度 、 定 的地域 。 验 , 一 一 才能深切意会到一个父 亲 , 一个 一家之长在
的陕甘 宁革命根据地 军 民伟大 而崇 高的革命精 的 《 中登泰 山》运 用冷静的直观抒 写泰山 的 雨
神” . 的 但这个 主题是 如何体现 的呢 ?因为全文 水 、 、 、 松 石 雾在 “ 中的和谐统一 。 现 了作者 雨” 体
从 头 至 尾 是 赞 颂 属 于 “ 二 自然 ” 特 殊 的 “ 第 的 风 的哲理思考 ; 文的理 也可在事 中体现 。 散 贾平 凹 景 ” 而像 “ 安 ” “ 命 根 据 地 ” “ 产 党 ” 字 的 《 石 》 是 借 丑石 的 故 事 讲 了一 个 很 朴 素 的 , 延 、革 、共 等 丑 就

品读散文心得(优秀5篇)

品读散文心得(优秀5篇)

品读散文心得(优秀5篇)品读散文心得篇1品读散文心得自从我接触散文开始,我就被它那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细腻所吸引。

我曾阅读过《朝花夕拾》、《朱自清散文精选》等名著,收益良多。

品读散文,我仿佛被带进了一个个不同寻常的世界,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作者笔下的万千气象。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情感强烈、语言优美。

在《荷塘月色》中,我感受到了作者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小狗客厅》中,我体悟到了作者对生活、友情和爱动物的种种感悟。

这些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文字,总能在我心中激起共鸣。

通过阅读散文,我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对比和分析,我发现散文是一种涵盖了诗歌、小说、哲理等多种元素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1.散文注重情感和语言的完美结合,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2.散文中的主题往往是生活中的琐事,但作者通过巧妙的手法,将看似平凡的细节展现出了深刻的内涵。

3.散文中的语言风格独特,既具有诗意的灵动,又兼具哲理的深沉。

作者通过文字,将读者带入自己营造的意境中,使读者产生共鸣。

4.散文中的主题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通过阅读散文,我学会了思考生活中的点滴,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综上所述,品读散文是一次愉快的体验。

我从散文中收获了很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还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欣赏和阅读散文,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养分,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品读散文心得篇2品读散文心得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艺术个性鲜明、语言表达自由灵活的一种文学文体。

读散文,仿佛走进一个春和景明、神清气爽的世界,让人思维豁然开朗。

一、抓住文眼,纲举目张抓住散文的文眼,即迅速找出作者情感和观点的载体。

文眼是“神”之所在,它可抒发作者的胸臆,反映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

现代文阅读名家散文品味与写作技巧

现代文阅读名家散文品味与写作技巧

现代文阅读名家散文品味与写作技巧散文是一种以抒发思想和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通过对生活、自然、人情等主题的描写和抒发,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感悟力。

在现代文阅读中,名家散文常常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对我们的写作技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现代文阅读名家散文品味与写作技巧进行探讨。

一、散文品味名家散文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在品味名家散文时,我们首先要关注散文的主题与情感表达。

散文的主题可以是家园、人情、自然等,通过对这些主题的描写和抒发,名家们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对社会乱象的不满之情为主题,通过疯狂的文字形象和荒诞的逻辑,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其次,我们要关注散文的叙述技巧与形象描写。

名家散文往往以独特的叙述方式和生动的形象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余秋雨的《豆腐西施》中,通过对豆腐西施的描写,他巧妙地将美丽与智慧融为一体,让读者对这个形象充满了深深的热爱与怜悯之情。

最后,我们要关注散文的语言艺术与文笔特点。

名家散文通常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写作技巧。

例如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中,采用了大量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词汇,使散文更贴近当下年轻读者的口味;而李敖的散文则以犀利的言辞和激情四溢的笔触,向读者展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二、写作技巧通过研读名家散文,我们可以汲取到一些写作技巧,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注重细节描写。

散文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其独特的细节描写。

通过对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描写,可以使散文更加生动、具体,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通过对离别时的雨水、康桥悠悠的背影等细节的描写,使离别之情更加深刻、真实。

其次,要注重议论与抒发个人情感。

散文是作者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写作时要注重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独特感受。

这样可以使作品更具个性化和可读性。

例如鲁迅的散文在批判社会的同时,也流露出强烈的人文关怀;而余秋雨的散文中,融入了大量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关于品味的初一作文优秀散文5篇

关于品味的初一作文优秀散文5篇

关于品味的初一作文优秀散文5篇品位人生会让你有所收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让我们一同去品位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绽放独特的光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品味的初一作文优秀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品味的初一作文优秀散文1美酒,之所以令人回味无穷,是因为它的醇香;佳肴,之所以令人垂涎欲滴,是因为它的美味;一本书,之所以令人意犹未尽,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而《弟子规》,正是那本令我意犹未尽的书。

从我记事开始,《弟子规》里的语句就萦绕在我耳畔。

直到如今,《弟子规》已陪伴我走过幼儿园、小学,到了中学,它仍然是我的好伙伴,一位循循善诱的好伙伴。

在一遍又一遍的阅读中,我读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些至理名言的熏陶下,我渐渐成为了有见识、知书达理的人。

每一次阅读《弟子规》,就仿佛站在一个新的台阶上,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带来一次又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正是这种感觉吸引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伴随着淡淡的墨香,我翻开了《弟子规》,书中的每一句话犹如我一位位良师益友,多么亲切,多么熟悉!手捧《弟子规》,我油然而生起一种民族自豪感——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华夏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结晶。

让我在一句又一句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中,净化心灵,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在一句又一句“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中,被中华经典所陶醉,所震撼。

《弟子规》犹如甘甜的美酒,犹如母亲的乳汁,令人回味无穷,沉迷其中。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对于经典名著阅读的加深,其思想境界也渗入到我的生活中。

在长辈面前,我们须知“称尊长,忽呼名;对尊长,忽见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做到“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在饮食习惯方面,我会做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而在处世为人方面,《弟子规》还教育我“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在“入则孝”这一章节里,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

也懂得了去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在“信”这一章节中,我明白了做人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诚信比黄金更可贵;而在“余力学文”中,它又教我怎样学习,改变了我学习上的一些缺漏。

浅谈对散文的感悟

浅谈对散文的感悟

浅谈对散文的感悟散文是很有味道的东西,和诗歌比较,我觉得更亲切些。

最接近于心灵的自由抒发和想象。

感情或平淡理智,或热烈活泼,可均匀调成和协的韵律,迷心,动情,晓理,喻意。

我很喜欢美妙而深刻的散文,往往为之激动和神旺,感受作者聪敏的机智,幽默的心理洞察,智慧的无羁挥洒和情韵的幽婉动人。

散文,若非强写,拘于主题目标强烈而明确,则可任意顺情连缀,就一切事理和感情,乃至悟性之种种包囊括尽。

形式也极为自由,笔调可以蘸取任何的心情色调,凭经验和悟性创造。

散文可以锤炼一个人的语言功力,培养对于语言的深厚感悟能力。

尤其,可以使心灵变得彻底地无拘无束,放达,伸展,灌注真的性情,为从事更具深度的文学写作和进一步学习现代文学技巧打下坚实的文字基础。

现实是宽敞的散文的华美屋宇,是美好理想的和优美情怀的真切难舍的花园。

而梦想则是我们时而出脱现实的土地,而在云的变幻中寄托着我们的整个精神的波光和风形。

哲学的概括太抽象,太幽玄费思了,现实的五彩缤纷,情感的五味杂陈,被抽绎成概念的空壳。

而文学,散文则能够拯救那些僵死的哲学概念,赋予概念以骨、肉、血和神经,使之作为一个动人的具象而包容哲学和文学两者。

我就希望找到一条秘径,能使自己和散文语言的内在魔力更愈亲近。

语言应该是我身体里自然而然的一种感情要素,妥贴,温和,能进入任何思维和想象的意境里,也能在现实的观察中辅之以纤毫必现;它能合着我的快乐心情起舞,也能随着我内在的激愤而挥戈。

在记忆的夜晚,我是那神奇的能夜视四围环境变化的野猫,在无拘无束的.畅想和梦幻领域,我能创造任何新奇独异的事物,来满足我对未来的希翼和展望。

语言,这伟大而珍贵的粘土,只有当我的整个精神确立了它那颇具权威的统治力的时候,我才能得心应手地将我的存在彻底揭示出深沉的底蕴、浑厚的未知、神秘的结构、繁复的形色。

伟大的精神无非就是在一切的可能性上驰骋自己的生命意志,从而确定正确的方向和生命的目标。

泰戈尔的散文,是诗的散文,描绘的是宇宙里的生命存在和华美乐章;兰姆的散文,是心灵的散文,表达和抒发的是一个温情地贴着大地,在历史的柔美乐声中感受一去不返的时代斑斓的梦影和世情的具体幻象的人,有着绅士般的旷达和明智情怀。

品味散文优秀文章

品味散文优秀文章

品味散文优秀文章品味散文优秀文章(精选1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

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品味散文优秀文章(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品味散文优秀文章篇1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的世界,并且创造了生活在其中的精灵——人。

人生活在其中,但什么是生活呢?生活犹如三棱镜,可以反射赤橙红黄等颜色,也可散发酸甜苦辣等味。

就让我们来品尝生活的滋味吧!品生活之酸酸这一味可说是让人又爱又恨。

为何作此一说呢?若有细细品味过便可知:酸并非是完完全全地酸到底,而是由开始的酸转为后来的甘甜。

就拿枇杷来说,一入口便会让牙齿顿时软掉,但过后便是一种略带甜味之感,故此酸的爱。

说它令人恨,那便是如前面所述让牙齿顿时软掉,还会有转疼的可能,以至于最后让人什么都吃不了,甚至连喝白开水都觉得疼痛不已。

由此便使我们们联想到生活中的酸亦是如此,先是让你难受的不得了,然后再带给你“雨后的甘露”。

即说你若能经历生活中酸所带来的苦难,那么你或许就可以收获一份意想不到的快乐。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尝试着去品尝酸的滋味,从而品生活的美味所在。

品生活之甜甜食可说是人皆好之。

自然,甜美的生活亦是人人所喜爱。

要说生活中的甜那可真是多,对于小孩子来说吃喝玩乐是甜,对于青少年来说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是甜,对于老年人来说尽享天伦之乐是甜……。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得出不同的甜,但究其根却是一词——快乐。

就像我们吃甜食时有一种令人兴奋不已的感觉一样,但凡品到生活中的甜时也是欢乐不已的。

其实生活的甜也就是幸福快乐的生活的体现。

品生活之苦苦是许多人敬而远之的,古语有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生活之苦亦如此。

虽然令人难以承受,但却利于人生路的行走。

苦可以是躯体上所受的饥饿、寒冷、伤痛,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煎熬和摧残。

总的来说苦是一种磨炼,磨炼人的精气神,从而得到更完美的自我。

语文(心得)之如何品味散文语言

语文(心得)之如何品味散文语言

语文(心得)之如何品味散文语言语文论文之如何品尝散文语言一篇散文的艺术魅力,往往从美丽的语言上表现出来,所以有人称散文的艺术为“语言的艺术”。

作家在创作时,肯定会用贴切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其内在的思想感情,读者只有透彻了解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领悟作家的思想感情。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

”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散文的鉴赏方面。

散文的语言凝炼美丽,富于哲理,而且往往富有由作家共性与其美丽精辟的语言相融合形成的某种特色。

在语言上,有的散文寓意深刻,有的散文朴实自然,有的散文能够使读者从作家的文学语言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因此,阅读散文要通过理解语言来感知艺术形象。

那么,怎样来引导同学观赏散文的语言,感受其艺术表现力呢?依笔者阅历来看,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领悟——通过联想和想象领悟语言的表达效果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有一段文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静静的,草软绵绵的。

”这段对初春小草的描写文字美丽,借助了联想和想象,从颜色、人物活动、人的感受等角度细致地表现春草的生气和怡人的美感,读者也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那软绵绵的、生气勃勃的春草,调动起个人的生活阅历来感受意趣盎然的春草形象,才能体会那浓浓的喜悦和喜爱之情。

二、推敲——仔细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任何好的作品,从表达角度来说,只有在谴词用语上下一番功夫,选择鲜亮、生动、详细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善地表情达意;从阅读角度来说,读者只有仔细品尝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容和语言,才能有助于阅读力量的提高。

对语言文字敏锐地感受主要体现在透彻地了解精妙的语言所表达的作家思想情感的意义和情味,也就是仔细揣摩品尝为什么要这样用语,这样的语言能够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样的语言同文意有什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品味散文
散文作为四大文体样式之一,以其短小隽永、精悍利落见称,被誉为文艺阵地的“轻骑兵”,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那一篇篇或优美或深刻的散文,犹如文学艺术殿堂中朵朵绚烂的奇葩,又如深邃夜空中颗颗璀璨的星星,它们有的诠释生命的价值,有的展示自然的魅力,给我们以最完美的精神的享受。

近年来,以散文为阅读材料检测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题目,成为中考的必考题。

研究散文阅读的规律技巧,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进一步激发对各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散文阅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生活味
散文是一幅铺开的生活画卷。

任何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一定的国度、一定的地域,他们的作品总是表现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生活。

主题的表现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人的世界观的制约,想办法弄清作品是作者在怎样的心境下写出来的,当时的时代背景如何,社会环境怎样等,是我们探索散文主题的重要途径。

郁达夫的散文就明显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沈从文的散文,浸润着浓郁的湘西气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表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我们解读散文就是解读一种生活,领略一种风情。

茅盾的《风景谈》,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极力赞美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军民伟大而崇高的革命精神”的,但这个主题是如何体现的呢?因为全文从头至尾是赞颂属于“第二自然”的特殊的“风景”,而像“延安”、“革命根据地”、“共产党”等字样却根本找不到,又谈何赞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呢?看来就非得要求助于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这是自然的。

二、情感味
散文尤其是中国的散文,往往以抒情为内核,好散文往往是情感的燃烧、精神的闪烁、生命的体验,是作者用心写成的。

我们在阅读散文时,要用心去体会、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那份真情。

我们在阅读散文时,一定要披文入情,用心去体会、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那份真情。

朱自清的《背景》,作者在用家庭灾祸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背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场面,尤其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行动,此时似电影镜头叠现的情势点示了“我”多次的流泪。

此时,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深切意会到一个父亲,一个一家之长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无限牵挂,那种不忍不舍,催人泪下,是因为它凝聚了作者对父亲的一片深情。

人的情感是相通的,不同经历不同阶层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品味出散文的情感美,既要“通其情”,且要“晓其理”。

三、哲理味
含理性的散文,才有生命力。

作家在散文创作中,总是把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

我们要细心捕捉作者在散文中传达的“理”。

散文的理可以反映在景中,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运用冷静的直观抒写泰山的水、松、石、雾在“雨”中的和谐统一,
体现了作者的哲理思考;散文的理也可在事中体现,贾平凹的《丑石》就是借丑石的故事讲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任何东西都有它的美(用处),关键在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看;散文的理还可以渗透在情中,鲁迅的《风筝》写得痛心疾首,对自己的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进行了严格地自我批判,含有深刻的哲理。

品味散文中的哲理,会启发读者的思考,把作者的生命经验和自己的生命经验,作一比较,并对很多人生的道理,产生大彻大悟的作用,一些精彩的人生警语,成为一辈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