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的功法名称及演习

合集下载

武当派四式秘功

武当派四式秘功

武当派四式秘功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五千年以前中国古人就开始注重养生方式,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养生成功经验。

武当养生功法源于道内,包括气功等道家养生方法,通过气功等提高身体健康、生命质量。

是以修复、改善人体机能,达到养生保健、增长功力、养生长寿等为目的。

武当养生功法适合任意年龄、体格、兴趣和目的的人来学习。

人之生死,系於性命,性命之道,养长之道,生命之源,升仙之阶。

性者,心也,乃心中之元神,发於两目。

心性好动如猿命者,肾也,乃肾中之元气,发於淫根牵於心性,意气奔驰如马。

谓之“心猿、意马”。

收回心猿,意马自归,古之修炼家,以收回后天之心意,而固精养气,以后天呼吸之气为风,真阳之气为火,去烹之炼之,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使精神凝聚,而还虚合道。

武当派的创派祖师是张三丰,原名张君宝。

当年张君宝在武当山上修习觉远大师传授的九阳真经神功,历经几年之后内力大增,而后多读道藏古籍,于道家练气之术更加深有心得,领会了武当功夫中以柔克刚的内涵,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的武当一派武功。

后来北游宝鸣,见到三峰挺秀,卓立云海,于武学又有所悟,乃自号三丰。

武功深不可测。

一、玄武功玄武功为武当功夫中上乘绝技。

清晨于空气清新的空旷处,面南站立,全身放松,二脚分开尺许,双手握拳置于腰间,目正视前方。

随后猛吸一口气于喉间,两脚跟上悬,舌顶上腭,尽力使身体上悬。

以脚尖为轴,身体左转180度,上身不动,屈双腿成盘坐式。

坐地后双拳向两侧分击,同时鼻孔呼气,要求以意运气,不用蛮力。

然后两脚用力站起,脚跟悬起,头向上顶,运丹田之气极力向上,握拳置于腰间。

吸气储于胸喉之时,怒目张耳,咬牙竖发,身体猛向右转180度,向下成盘坐式,双拳分击。

如此左右交替练习,起则极力高升如欲上天,落则极力收缩似欲入地。

功成身软如绵,柔弱无骨。

双脚踩地,硬如铜铁,无坚不摧。

二、软硬功软硬功是腹部的软功。

武当五形养生功(武当不老回春功)

武当五形养生功(武当不老回春功)

武当五形养生功(武当不老回春功)一、源流该功法系武当山庙观内秘传内养功法,由还俗道人刘玉荣(别名华庭,字号顺心,道号道德,1944年作古)传其子刘德义(现78岁)。

据说,该功功理功法一直单传口授,隐藏民间近百年。

目前,刘德义老先生为武当五形养生秘功唯一传人。

据考证,这套养生功法与武当山龙门派三天门悟性气功24代传人朱诚德(1990年已作古)所练功法一脉相承,旨在健身悟性,延年益寿,实属罕见道家内养秘法。

二、功法特点这套养生功法分“坐、卧、立、行、滚”五种形式练功,融我国民间自我导引、按摩为一体,形成风格独具的优秀传统内养功法。

该功法修炼之时,讲究动静结合,神形兼备,始于静,归于静。

由无极生太极,行四象,走八卦,坐式胎息动静功还原,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形体多变,转折灵敏,势承形圆,呼吸绵绵舒缓,力求自然,意行气行,意气相连。

要求“卧如弓,坐如松,行如风,滚如团子转”。

武当五形养生秘功之一坐功(盘坐功)1、双盘静养胎息功(调息法一)①宽衣解带,端坐于平坦舒适的坐褥上,先将左脚心向上翘起,放在右大腿上,然后将右脚盘压在左脚之上,足心向上。

要求右脚的“昆仑穴”(在足外踝后)压在左脚的“三阴交穴”(在足内踝上三寸上)。

妇女相反(注:若不能双盘,可采取单盘或自然盘,也有颇佳功效)②左手轻握拳,拳眼朝上。

右手轻抱左拳,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并拢,附于左拳背面上,拇指一关节弯曲,放于左拳眼内,成合太极手法。

③将双拳放置于小腹(下丹田)前,呼吸自然,全身放松,一分钟静养(图1)④上述姿势不变。

口微闭,舌胝上腭。

眼光内敛,微睁。

微细绵长鼻吸一口气,至下丹田,然后口鼻闭息,小腹鼓动四次,鼻呼气。

如此重复,外静内动,共吸4口气,腹动16次。

功用:练习下丹,使真气鼓荡,元气充实旺盛。

下丹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

是男子藏精、女子养胎的地方。

修炼丹田,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恢复先天之生理机能,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的功法名称及演习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的功法名称及演习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的功法名称及演习“五行”,是中国古代世界生成论的重要哲学观点,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的结合物,由太极分化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结合,产生了有具体形象的五行万物。

古代哲人认为,“木、火、土、金、水”作为事物的五种元素,本身具有运动和变化的性质。

五行的特点就在于它互有对立面,能互相配合运行,并生出事物的种种变化。

古代医学也引入了五行学说,并把构成世界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官的“目、舌、口、鼻、耳”,五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一一对应,并指出,养生保健,务必遵循五行规律;遵循五行规律,务必辩证有度。

所以说,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是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出自武当道门修养炼性的养生功法。

什么是武当山精神养生∙最近更新: 2011-06-08 12:45∙浏览次数:76 次∙转帖到:∙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

调神养生法1. 1、清静养神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

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达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清静养神的方法少私寡欲: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

减少私心、欲望,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然,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养心敛思:养心,即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

只有精神静谧,从容温和,排除杂念,专心致志,才能做到安静和调,心胸豁达,神清气和,乐观愉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和工作,而且能使整体协调,生活规律,有利于健康长寿。

2. 2、立志养德正确的精神调养,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进行道德风貌的修养和精神调摄,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

武当太乙五行桩功法篇

武当太乙五行桩功法篇

据我亲身体会,是一套非常好的气功修炼方法,现录于下:(摘自陈禾塬著《丹道修炼与养生学——武当丹道延寿图说》)注意:本处只摘取功法篇,不过,理论结合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请参看原书。

采气图预备式: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头顶上悬,颈项竖直,双腿微下蹬,拉伸脊柱;鼻吸3口清气,撮口呼出3口浊气;双目平视远方,并在极目视点上马上慢慢回收目光,即收神光3次;然后微闭双目,舌抵上腭,下颌回收,全身放松。

默念口诀:天地人,两仪分,起混元,玄太极。

行气1—3转,行气路线为:收回目光,反照在舌下玄膺穴。

此穴为孔窍,下可通气管。

不一会儿便会生出满口津液,犹如井泉之水上涌。

将口中所生唾液轻轻地鼓漱36次,然后分3次徐徐以意引下十二重楼,逐渐到达膻中、鸠尾、中脘、神阙,并至气海后停止;然后从气海分为两路,至左右大腿。

从膝部再达到足三里,再向下至脚背及大拇指,又转入涌泉,由脚跟脚髁后、小腿后侧、沿着大腿后内侧向上达到尾闾,使两腿上升之气合为一脉,过肾堂命门、夹脊双关、并分别送入两肩、两膀、两臂至手背;由中指转入手掌,左右手掌微转手心一含,使气一齐旋回,并过手腕、手臂,由上胸部两旁经过两腮、两耳后向上升气,并从脑后灌入头顶;然后再向下经过明堂、天门、雷府、鼻柱之下外龈交、内龈交,并以舌抵于上腭以迎下降之气,再至舌下玄膺孔窍而止。

由此形成一个回路,称为一转。

一转之后,稍事停顿。

再做二转、三转,则体内壅滞之处会逐渐被疏通;这样行气就算不能贯穿诸经,也能通达诸窍。

就像《心印经》中所说的“七窍相通,窍窍光明”是也。

这都是因为人体一旦有一窍灵明,便可逐渐照明其他穴窍,进而人体的六合之内、六合之外,无不周流,无不照明,经络通达,百骸透彻。

如此一直要炼到形神俱妙,方才能与道合真。

(一)六合采气1,前采气(1)双掌捧气体前升至与肩平,翻掌外向采气。

转两掌心向内,收回胸部。

再向外推掌,采气,收回。

如此重复3次以上。

(2)3次采气后,双掌向前外撑,并以肩为转轴带动两掌划圆,即为玄太极,采混元。

武当秘传八段锦《内家通臂八段锦》道家养生健体调养气功

武当秘传八段锦《内家通臂八段锦》道家养生健体调养气功

武当秘传八段锦《内家通臂八段锦》道家养生健体调养气功《内家通臂八段锦》~总决白猿献桃手翻天,盘马弯弓射向前。

通臂起落开乾坤,连拳撩腿势浑元。

狸猫捕鼠敛阴阳,躬身作揖拜师仙。

双目炯起拳攒紧,百疾化尘踮又踮。

第一段:白猿献桃手翻天歌诀:叉指胸前开练起,斜向推按翻举臂。

提跟仰面上托劲,舒理三焦下顺气。

要点:1.整个动作过程要缓慢、连贯进行。

2.上举臂时,要尽量向上引体,把身体舒展开。

3.足跟下落时要有弹性,使整个身体有震荡的感觉。

4.特别提醒:练习曹氏八段锦时,呼吸要顺其自然,该呼即呼。

该吸即吸,该长即长,该短即短,方为真息。

此乃内家秘诀,看似简单,暗合先天大道,望请练者遵守!一日反之,刻意调息或拘执、强抑、憋气,练之难出真功,并且易出偏差,不可不辨功用:1.此段的两手交叉上托,抻拔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顺畅,所谓“开胸顺气,极利保健”。

2.理顺三焦,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整体提高骨骼、肌肉、消化、生殖、泌尿、排泄、循环、呼吸系统的生理作用。

第二段:盘马弯弓射向前歌诀:举拳提膝落仆步,弓步打拳向前冲。

一拳绕顶扣箭弦,一手剑指似开弓。

要点1.整段动作要连贯,不可丢断;重心支撑要稳固,不可摇晃。

◆ 2. 左右拉弓时,用剑指为准心拉弓,直至把胸膛扩开,以意领气。

功用1.此段的展胸扩臂,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还可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

◆ 2.长期练习,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体质,精力充沛。

第三段:通臂起落开乾坤歌诀右手上举掌托天,躬身下按在脚前。

挽指握拳收提回,左右交替力莫闲。

要点1.动作一定要舒缓、连贯。

2.上举臂时,要尽量向上引体,使身体舒展;向下俯腰时,两腿膝要伸直,不可弯曲;下按地时,手掌尽量按着地面,脚十趾抓地扣紧,呼吸均匀。

功用1.此段的上托下撑,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

2.此段最能灵活手臂诸节。

武当秘传太乙五行拳是怎样行功走架的?内附拳谱

武当秘传太乙五行拳是怎样行功走架的?内附拳谱

武当秘传太乙五行拳是怎样行功走架的?内附拳谱太乙五行拳姿势步聚太乙五行拳在姿势层面说道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不仅满身关键全身肌肉群、十字韧带机构和骨节全线参加做功;不仅相互配合匀称的腹式呼吸与横膈健身运动;在意念层面,说道拳气一体,意念集中化于运作中的穴道。

意起涌泉,以意领行,以气催力,意念控制个人行为的全线干预对中枢系统具有积极主动锻练和危害。

意念和拳术的一体高宽比切合,有利于均衡身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吸气功能、人体骨骼系统软件功能、新陈代谢作用、消化吸收作用,及其清除老人肥胖症产生的威协等,使人体系统与人体器官功能获得改进和健康保健,具有健康养生运动健身、祛病延年、抗衰老防衰的功效。

太乙五行拳行拳训练步聚标准:“尚意不尚力,贵化好便宜抗,刚柔相济,走圆化柔,动如蛇之旅,柔似蚕作茧。

实际上训练中,技巧呈圆弧状,并随人体装运而收至腰胯成定势。

每式扣穴封缠的两手健身运动在以胯为轴的圆上主题活动中左收右发或上收下发,总体的弧形劲柔韧性不绝,运作说道沾黏连随、贵化好便宜抗,在走圆化柔中找寻另一方破绽,应用杠杆原理自制力点,在斜线迂回中技巧扣穴,腿法封缠,运用反骨节技术性破掉另一方力点和重心点,姿势力度及时即可获得极佳的训练实际效果。

训练手法: “辨坐落于规格毫厘、制敌于擒拿封闭式”。

即健身运动中捕获战斗机,运用反骨节精确地缠扣敌人骨节、脉门、穴道,工作制服敌人。

在抵抗训练中关键涉及到的骨节有:腕、肘、肩、颈、膝等;关键涉及到的穴道是:涌泉穴、合谷穴、内关穴、阳池穴、阴谷穴、血海穴、昆仑穴、风池穴、天柱穴等。

武当太乙五行拳拳谱预备期势(无极势)起势混元一气旋转乾坤01.白猿出洞双峰拜日02.悬崖勒马深海顶云03.蛟龙溟濛雷劈山洪04.犀牛望月回身托天05.青狮抱球闪亮金庭06.豹子含美仰颈惊林07.大鹏展翅群兽吃惊08.花鹿采芝俯饮清泉09.黄蟒吐津戏引蝼群10.鲤鱼打挺波浪滔天11.雄鹰探山双擒鸡群12.仙鹤腾空飘舞风云13.金猴窃丹灶火皆平14.青娥探月波平浪静15.黑熊反掌威震山林5.金蟾得度醉卧瑶池17.喜鹊登枝寒立梅荫18.苍龙入海意守心宁19.野马抖鬃烈性飞腾20.神猿入洞性归心田21.彩凤凌空百鸟齐鸣22.伏虎灵台永守黄庭23.抱元守一正气长存收势动静结合翻转乾坤。

武当养生功

武当养生功

武当养生功武当养生功源于武当山,为武当道门所传,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养生功法。

本功在练习时,宜取面南背北方向,以顺应地球磁场。

一、混元一气动作:立正姿势,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呈60度夹角,头正身直,虚灵顶劲(头上如顶皮球状)下颌微收,鼻尖和肚脐上下垂直一线。

目平视,舌抵上腭,两手下垂,手指贴于两腿外侧,中指按于风市穴处,意守丹田,身体自然放松,呼吸自然。

要点:本式注意全身松静自然,意守下丹田,足心踏地。

二、阴阳两仪动作:承上式,两掌小指向上,分别向左右两侧徐徐上举,与两胯呈一条直线(意念小指,手太阳小肠经),上起至45度高,然后手掌稍放平(意念无名指,手少阳三焦经),当起至腰部时,中指向两侧前伸(意念中指),起至肩(意念两虎口),然后两手虎口相对,上举于头顶,目平视。

要点:两手在上举的过程中,先意念小指,次及无名指、中指等。

三、旋转乾坤动作:承上势,双手下落于头前,手掌相合(意念劳宫)身体微蹲,两腿微曲,目平视,接着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相对呈抱球状,目平视,紧接着,右手翻至上,左手翻至下,两掌如抱球状,目平视。

要点:在“抱球”时要意注两手劳宫穴,并使气注于掌心。

四、倚马问路动作:两腿原势不动,两手右上左下,手心相对,向右前方伸掌,然后双掌心相对并向后捋(朝自己身体方向)。

捋至身前,然后右手翻成仰掌,左手翻成俯掌,向右前方伸出,呈倚马问路姿势,目平视。

要点:双掌向后捋时,身体要微下蹲。

五、左右挑打动作:原势左脚向左前方上步的同时,左掌由右前臂下向左前方挑出(意念右手劳宫穴),目光随手扫视。

接着,右脚提起贴近左脚的内踝部,向右前方上步的同时,右掌在左前臂下向右前方挑出定势后,左手大拇指对准右臂的少海穴,目光随动作扫视。

要点:挑打定势后,大拇指要对准另一侧的少海穴。

六、掤捋挤按1、拥:承上式,右掌变俯掌,左手变仰掌,上左脚呈左弓步的同时,左臂向正前方掤劲。

在右臂前掤时,右手掌在左手的下方,目视左臂。

武当太乙五行拳的介绍

武当太乙五行拳的介绍

武当太乙五行拳的介绍武当山乃武当武术的发源地。

武当武术则以内家拳为代表。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当太乙五行拳的介绍。

武当太乙五行拳源流武当山乃武当武术的发源地。

武当武术则以内家拳为代表。

而《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全称为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系武当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

此拳系明弘治(孝宗朱佑樘年间(1488-1504)),由武当山道教龙门第八代宗师张守性,根据武当丹士张三丰《太极十三式》,并上溯汉末名医华陀《五禽戏》,及道门流派中吐纳、导引、技击等融炼而成。

1929年,时年24岁的爱新觉逻.溥环(汉名金子弢),游历名山大川,秋到武当山小憩,居紫霄宫七月馀。

无意间窥道李合林道长演练太乙五行拳,并欲学之,由于道规戒律,李道长断然不允。

但金子弢先生心诚意真,焚香拜师,并跪于玄武真帝塑像前发誓学成后永不传人。

终于感动了紫霄道长李合林,方才学得此拳,并练拳一生,悟得真谛。

1980年和1981年,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浙江代表队金子弢先生两度演练此拳术于太原和潘阳,始公诸于众,引起武术界广泛注意,深得好评。

为了挖掘整理、研究和普及此项套路,武汉市体委成立了整理小组,并请金子弢先生到汉讲学。

在此期间,由丹江口市体委特邀金老几度上武当山,拜访王教化道长,阔论武当拳并办班传授,由杨群力和赵剑英等人学得此拳。

金老兴奋之馀感概万千,并赋诗一首“重登玄岳紫霄宫,回忆往事如朦胧,五十二年沧桑泪,今日已成残朽翁,太乙五行归贡献,后继有人继前宗,重振武当健身术,胜似黄山不老松”。

从此《武当太乙五行拳》在武当山乃至全国推广开来。

武当太乙五行拳功理中国古代先哲们从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水、火、木、金、土五种性能不同的物质,作为构成万物的元素,称为“五行”。

进而,以五行相生相剋的关系,来说明事物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规律。

相生意味著相互资生、助长,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相剋意味著相互制约、阻抑,即: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木剋土、土剋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的
功法名称及演习
“五行”,是中国古代世界生成论的重要哲学观点,认为太极是阴阳二气的结合物,由太极分化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的结合,产生了有具体形象的五行万物。

古代哲人认为,“木、火、土、金、水”作为事物的五种元素,本身具有运动和变化的性质。

五行的特点就在于它互有对立面,能互相配合运行,并生出事物的种种变化。

古代医学也引入了五行学说,并把构成世界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官的“目、舌、口、鼻、耳”,五体的“筋、脉、肉、皮、骨”等一一对应,并指出,养生保健,务必遵循五行规律;遵循五行规律,务必辩证有度。

所以说,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是有着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出自武当道门修养炼性的养生功法。

什么是武当山精神养生
∙最近更新: 2011-06-08 12:45
∙浏览次数:76 次
∙转帖到: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
健康水平。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体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
使人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绪。

调神养生法
1. 1、清静养神
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

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达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

清静养神的方法
少私寡欲: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

减少私心、欲望,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然,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养心敛思:养心,即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

只有精神静谧,从容温和,排除杂念,专心致志,才能做到安静和调,心胸豁达,神清气和,乐观愉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和工作,而且能使整体协调,生活规律,有利于健康长寿。

2. 2、立志养德
正确的精神调养,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才能很好地进行道德风貌的修养和精神调摄,更好地促进身心健康。

坚定信念:首先要立志,树立起对生活信念,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

道德修养: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人体生理功能正常有规律的进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3. 3、开朗乐观
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情入手,通过自己美好的行为,塑造开朗的性格。

《论语》中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乐观的情绪是调养精神,舒畅情志,防衰抗老的最好的精神营养。

4. 4、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处在高节奏的竞争环境中,容易产生焦虑、心力疲劳、神经质等心理现象。

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心理健康。

要注重培养竞争的意识和心理素质。

所谓竞争意识,就是要有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表现于对知识的索取,对技艺的追求和对志趣的倾心。

因此,视野开阔,生活充实。

调摄情绪法
1. 1、节制法
所谓节制法就是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

遇事戒怒:“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怒不仅伤肝脏,怒气还伤心、伤胃、伤脑等,导致各种疾病。

制怒之法,道德是以理制怒。

其次,可用提醒法制怒。

再次,怒后反省,每次发怒之后,吸取教训,并计算一下未发怒的日子,养活发怒次数,逐渐养成遇事不怒的习惯。

2. 2、疏泄法
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称之为疏泄法。

3. 3、转移法
升华超脱:所谓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战胜生活中的不幸,并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为的动力,投身于事业中去,以工作和事业的成绩来冲淡感情上的痛苦,寄托自己的情思。

超脱,即超然,思想上把事情看得淡一些,行动上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

移情易性:移情,即排遣情思,改变内心情绪的指向性;易性,即改易心志,通过排除内心杂念和抑郁,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

运动移情: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改善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快。

4. 4、五脏情志制约法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这是认识了精神因素与形体内脏、情志之间,及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根据“以偏救偏”的原理,创立的“以情胜情”的独特方法。

例如,或逗之以笑,或激之以怒,或惹之以哭,或引之以恐等,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畅逐情志。

功法简介
本套功法有按摩、站、盘坐、盘卧、直卧五大式,处处依循人体卫生原理,“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有着增强人的生命力,祛病益寿独特功效。

按摩功
1、无极双盘坐
2、周身转太极
3、两仪托天掌
4、按摩上丹田(面)
5、按摩上丹田(发)
6、按摩上丹田(印堂)
7、按摩上丹田(眼)8、按摩上丹田(太阳穴)9、按摩上丹田(鼻)
10、按摩上丹田(耳)11、捶打通经络12、震脚身松柔
双盘卧功
1、双盘静坐气息匀
2、希夷老祖福卧睡
3、希夷老祖右睡势
4、希夷老祖左睡势
5、虎卧山林蓄机势
6、二仙传送阴阳合
7、卧鹤亮翅轻鼓翼8、寿龟入穴穿山走9、熊立独岩双膝行
10、童子嘻戏双攀足11、下盘拍打震全身12、站势收功气归丹
双盘坐功
1、双盘静坐胎息轻
2、天眼内观暗运行
3、遥看天地转目颈
4、按摩丹田气运身
5、大鹏压(素)摩胸乳
6、搓掌拔指拿肩臂
7、前推后抓左右展8、太极阴阳旋转手9、大雁飞翔高万里
10、阴阳乾坤八字掌11、推拉四势用力轻12、手指相对转乾坤
13、两手抱膝莲花手14、单攀足腿朝天蹬15、按摩拍打慢收功
站功
1、金柱磬立意守丹
2、凤凰点头运目颈
3、闻鸡起舞遵道行
4、鼎天
立地拔总筋5、鹅形摇摆柔肩臂
6、推拉四势通天掌
7、白鹤亮翅周天游
8、饿虎扑食山林震
9、白猿
献果敬高堂10、顺风扫地左右扑
11、仙人指路观剑指2、犀牛望月探玄明13、苍龙绕柱全身转14、
海底捞月马步蹬15、童子探海攀足跟
16、阴阳双合乾坤转17、骑马观阵增掌力18、大雁飞翔轻展翅19、
捞海观天合开臂
20、推波促浪双摇橹21、抱转乾坤天地人22、叉腰旋转四促蹬23、
仙鹤揉膝慢挤阴
24、雄关漫步任督行25、按掌平气震全身26、天元一气归丹田
直卧功
1、仰卧浪动运脏腑
2、侧卧摇摆养肝脾
3、趴卧波涌强腰肾
4、伸筋
拔骨通经络5、摩搓手足拔指梢
6、七碰九拿活筋骨
7、臂腿摩搓交叉行
8、左右踢腿行步灵
9、卧势蹬踏连环套10、曲膝双蹬易筋脉
11、外摆胯腿轮辐转12、内摆胯腿慢挤阴13、左右抱膝蛹揉腹14、臂腿开合蛙潜水
15、弓腿顶腹护命门16、乾坤运行气归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