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玉米蛋白粉质量控制
玉米及副产品质量控制

玉米中常见的霉菌毒素
各种霉菌可以产生多达数百种霉菌毒素,对人 类危害特别大且污染频率高的霉菌毒素有:
黄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A,OTA(稻谷) 玉米赤霉烯酮,F-2(玉米) T-2毒素DON(FB1、FB2、FB3、FB4、FA1、FA2)、脱
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 杂色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
精品课件
品质评价与判断
品质判断要点: lys厂的玉米蛋白粉 胚芽粕比淀粉厂的好: 原因是F-2 DON含量比较低
精品课件
收的玉米(干燥后,水分为安全水分) 脂肪酸值为25~30
以良好储藏条件 一年
脂肪酸值35-40
以良好储藏条件 二年
脂肪酸值50左右
站台
11月-6月
脂肪酸值55左右
*参考值
70
储藏的玉米脂肪酸值判断值大约为
精品课件
玉米储存品质技术要求
项目
宜 存 不宜存
陈化
色泽 气味
脂肪酸值 (mgKOH/100g)
注 :样品提取后一定要及时滴定;滴定应在散射日光或日光型日光灯下 对着光源方向进行;滴定终点不易判定时,可用一已加去CO2蒸馏水后尚 未滴定的提取液作参照,当被滴定液颜色与参照相比有色差时,即可视 为已到滴定终点。
精品课件
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
A.1.3 空白试验 取25.0mL无水乙醇于150mL锥形瓶中,加50mL不含CO2
精品课件
A.1 玉分析米步骤脂肪酸值的测定
A.1.1 试样处理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到0.01g,于250mL具塞磨口锥形瓶中,并用
移液管准确加入50.0mL无水乙醇(A3.1),置往返式振荡器上振摇 10min,振荡频率为100次/min。静置1~2min,在玻璃漏斗中放入 折叠式的滤纸过滤,并加盖滤纸。弃去最初几滴滤液,收集滤液 25mL以上。 A.1.2 测定 精确移取25.0mL滤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50mL不含CO2的蒸馏水 并用50mL不含CO2的蒸馏水,滴加3~4滴酚酞-乙醇指示剂后,用 0.01mol/L的氢氧化钾-95%乙醇标准滴定溶液(A3.4.3)滴定至呈 微红色,30s不消褪为止。记下耗用的氢氧化钾-95%乙醇溶液体 积(V1)。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控制

玉米 蛋 白粉 是食 品工 业 中用玉 米加 T淀 粉 的副 产 品 ,其粗 蛋 白含量 一 般可 以达 到 50%以上 ,并 且富 含蛋 氨酸 、胱 氨酸 和亮 氨酸 等氨基 酸 ,作 为一 种 蛋 白质 原料 ,已被广 泛地 应用 于饲 料 T业 。特别 是在 肉鸡 、对 虾等 饲料 中 ,玉米 蛋 白粉还 可 以有 效 的补充 叶黄 素 。然而 ,当前 玉米 蛋 白粉 的质量 参差 不 齐 ,饲料行 业 中也没 有统 一 的质量 标准 ,并 且存 在 着较 为严 重 的掺假现 象 ,这些 都 应 当引起 饲料 界 人 士 的重视 。现 就对 玉米 蛋 白粉 的生产过 程 及其质 量 控制 等 问题 做一个 简单 的介 绍 。 1 玉 米蛋 白粉 的加 工过 程
玉米 一 浸渍 一 破 碎一 筛 分 (分离 出玉 米 胚芽 和 外 皮 )一 离 心 分离 (分离 出玉 米 淀 粉 )一 黄 浆水 一 离 心 沉淀 (或 气 浮选 法 浓缩 )一 压 滤 一 干 燥一 成 品(玉
收 稿 日期 :2006—09—25 作 者简介 :刘兴 旺(1979一):男 ,山东济 南人 ,博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学 的研究和水产饲料的开发。
饲 料 博 览 2006年 第 lo期
一 28 —
维普资讯
异 常 正常 的玉米 蛋 白粉 在显 微镜底 下 为均 匀 的黄
此 外 ,玉米蛋 白粉还 含有 丰富 的 无机盐 类 和多
白色细 颗粒 。而 掺假 时常 有发 亮 的晶状 物 ,或有 较 种维生 素 。表 3是 玉米蛋 门粉 其他 营养 成 分 的近似
玉米及副产品质量控制

玉米及副产品质量控制玉米及副产品质量控制1.引言在玉米及其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及副产品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玉米质量控制2.1 原料选择- 玉米的品种选择应根据产品用途和市场需求,选择具有较高产量和优良品质的品种。
- 原料玉米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水分含量、杂质含量等指标。
2.2 存储条件- 玉米的存储条件应保持恰当的温度和湿度,以防止霉变和品质下降。
- 存储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并且定期清理和消毒。
2.3 加工过程控制- 在玉米的加工过程中,应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保证产品质量。
- 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以确保产品的加工效果和品质。
2.4 检测方法- 对玉米及其副产品的检测应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和指标。
- 常用的玉米质量检测指标包括水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菌落总数等。
3.玉米副产品质量控制3.1 玉米麸质量控制- 玉米麸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选择、麸皮提取过程、麸皮质量检测等环节。
- 原料玉米应为符合标准的玉米,并确保麸皮提取过程中不受污染。
- 麸皮提取后,应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等指标。
3.2 玉米油质量控制- 玉米油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选择、压榨工艺、油质检测等环节。
- 原料玉米应为符合标准的玉米,并进行清洗、破碎等预处理。
- 油质检测应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游离脂肪酸等指标。
3.3 玉米淀粉质量控制- 玉米淀粉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选择、提取工艺、淀粉质量检测等环节。
- 原料玉米应为符合标准的玉米,并进行脱水、研磨等预处理。
- 淀粉质量检测应包括水分含量、黏度、透明度等指标。
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国家标准:指由国家相关部门发布并具有法律效力的质量标准。
2.行业标准:指由行业协会或行业组织制定并适用于特定行业的质量标准。
玉米蛋白粉

是以玉米为原料,经脱胚、粉碎、去渣、提 取淀粉后的黄浆水,再经浓缩和干燥得到的 玉米蛋白粉 富含蛋颗粒状、无发霉、结块、虫 蛀。 本品具有本制品固有气味、无腐败变质气 味。 本品呈淡黄色至黄竭色、色泽均匀。 本品不含砂石等杂质;不得掺入非蛋白氮 等物质,若加人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 剂时,应在饲料标签上做相应的说明。
2
3 4
气味
色泽 夹杂物
饲用玉米蛋白粉
质量指标及分级 项目
指标
一级 二级 12.0 55.0 8.0 三级 12.0 50.0 10.0
水分% 12.0 ≤ 粗蛋白质(干基)% ≥ 60.0 粗脂肪(干基)% 5.0 ≤
粗纤维(干基)% 3.0 4.0 5.0 ≤ 粗灰分(干基) % 2.0 3.0 4.0 ≤ 注: 一级饲料用玉米蛋白粉为优等质量标准, 二级饲料用玉米蛋白 粉为中等质量标准 低于三级者为等外品。
饲料用玉米蛋粉
试验方法 1 2 3 4 5 6 感官性状 水分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 粗灰分 GB/T 14698 GB/T 6435 GB/T 6432 GB/T 6433 GB/T 6434 GB/T 6438
注:回复标准号查询相关标准
玉米蛋白粉质量检验方法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标准>玉米蛋白粉是食品工业中用玉米加工淀粉的副产物,其粗蛋白质含量达到50%以上,富含蛋氨酸、胱氨酸等氨基酸,并且富含叶黄素。
对蛋黄及肉鸡肤色着色效果非常好。
目前,市场上玉米蛋白粉常常掺入皮革粉、染料、尿素等,不仅影响内在品质,而且影响畜禽生产性能。
因此,除常规成分析外,选择适宜指标判定玉米蛋白粉质量非常重要。
纯正的玉米蛋白粉含铅量很低,因为玉米从土壤中吸取大约0.2~0.3mg/kg 的铅。
正常情况下,几乎检测不出。
检测了市场上的8个样品,其中有5个铅含量在85.67~156.43mg/kg,这表明其中掺入含铅高的皮革粉、羽毛粉等。
灰分也是衡量玉米蛋白粉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NY/T685-2003规定,玉米蛋白粉灰分含量在2%~4%。
若超过4%就要引起注意。
灰分高的玉米蛋白粉,其灰化产物为灰色,正常颜色为黑色粉状。
灰化产物加硝酸滴定发生剧烈的发应,表明有石粉的存在。
玉米蛋白粉是黄色粉状物质,纯的玉米蛋白粉在热水中不溶解,蛋白质受热变性,成絮状下沉,其水溶液是无色澄清透明的(叶黄素不溶于水),伪劣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悬浮,沉淀很慢,其水溶液呈浑浊状,甚至呈黄色(掺水溶性色素或黄色染料)。
因此,通过溶解水溶液颜色可以判定玉米蛋白粉中是否掺有色素或者黄色染料。
1、伪劣玉米蛋白粉的组成及危害真正玉米蛋白粉为:湿法制玉米淀粉或玉米糖浆时,原料玉米除去淀粉、胚芽及玉米外皮后剩下的产品,其处观呈金黄色,带有烤玉米的味道,并具有玉米发酵特殊气味,有蛋白质60%及50%以上两种规格,一般常规检测外观、水分、粗蛋白等三个指标,而氨基酸和叶黄素检测的几率很低。
制假分子就是利用常规检测上不足(漏洞)来制造假玉米蛋白粉,一般假货的组成为:蛋白精、玉米粉、小米粉、色素及少量的真玉米蛋白粉。
它们的作用为:用染成黄色的蛋白精(脲醛聚合物)来冒充粗蛋白质,用小米粉和玉米粉当填充物,再加少量的真玉米蛋白粉,根据饲料厂的质量要求,调整比例,就可以生产出不同规格的劣质玉米蛋白粉,以较低价格卖给饲料厂,以次充好,以假乱真,造成饲料质量大幅度下降。
玉米蛋白粉生产技术

玉米蛋白粉生产技术韩振全 白 坤(齐齐哈尔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市 l61006)(郑州万谷机械有限公司,郑州市450064)0概述在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玉米蛋白粉生产工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蛋白粉的生产关系到主产品一一淀粉的得率和质量,也关系到蛋白粉的得率和质量。
麸质浓缩机、真空转鼓吸滤机和其工艺技术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这些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升了我国玉米淀粉的生产技术。
蛋白粉是使用主分离机的顶流(麸质液)物料经过浓缩、脱水、干燥后生产的玉米蛋白质产品。
蛋白粉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l。
1麸质脱水工艺技术生产蛋白粉的液体(麸质液)是主分离机产生的溢流(顶流),这种液体中的干物质很少,约为1.5°Be’,含干物2.6%,呈酸性。
其中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淀粉,蛋白质约占全部干物质的55%以上。
这种液体的悬浮性特殊,使用专业设备和工艺技术处理后得到两种产物,一种是蛋白粉,另一种是过程水。
麸质脱水工艺技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使用麸质浓缩机(碟片分离机)和真空转鼓吸滤机的工艺;另一种是使用气浮槽和板框过滤机的工艺。
使用麸质浓缩机或气浮槽将麸质液中的干物质浓度提高的过程称麸质浓缩(Gluten Concentration),它是将主分离机顶流(麸质液)出来的液体物料中的水与干物质进一步分离的过程。
麸质浓缩的设备可以使用碟片分离机,也可以使用气浮槽,或联合使用碟片分离机和气浮槽。
麸质浓缩机将物料分为顶流和底流两种液体物料,顶流是过程水,过程水去各工序使用。
底流是浓麸质液,浓麸质液去真空转鼓吸滤工序生产蛋白粉产品。
气浮槽也是将主分离机的顶流(麸质液)进行浓缩,将蛋白质与水分离的过程。
使用气浮槽处理后得到三种液体。
第一种液体是在气浮槽的上层物料,这些物料是含有很多蛋白质的浓麸质液,作为生产蛋白质粉使用。
第二种液体是在气浮槽的中问得到的较澄清的过程水,这部分水含有的干物质很少,量很大。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概况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概况玉米蛋白粉是玉米经脱胚、粉碎、去渣、提取淀粉后的黄浆水,再经脱水制成的富含蛋白质的产品,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0%(以干基计)。
玉米籽粒经湿磨法工艺制得的粗淀粉乳,再经淀粉分离机分出的蛋白水,然后用浓缩离心机或沉淀池浓缩,经脱水、干燥即制得玉米蛋白粉。
也有玉米蛋白粉为提取赖氨酸之后的加工副产品。
我国年产玉米蛋白粉在220万吨以上。
玉米蛋白粉粗蛋白在50%以上,有的高达70%,色泽金黄,是常用的蛋白质饲料原料,常用于各种动物日粮。
1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玉米蛋白粉粗蛋白含量在50~60%左右,含有的蛋白质主要为:玉米醇溶蛋白(Zein,68%)、谷蛋白(Glutelin,22%)、球蛋白(GIobulin,1.2%)和少量白蛋白(Albumin)。
玉米蛋白粉氨基酸组成不佳,Ile、Leu、Val、Ala、Pro、G1u等含量高,而Lys、Trp严重不足。
虽然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不佳,但这种独特的氨基酸组成通过生物工程来控制其水解度,可以获得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肽。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和高于豆粕和鱼粉,并且含硫氨基酸和亮氨酸含量也比豆粕和鱼粉更高,因此玉米蛋白粉可以与豆粕和鱼粉蛋白源相互补充。
此外,玉米蛋白粉粗纤维含量低;代谢能与玉米相当或高于玉米;铁含量较多;维生素中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富含色素。
表1玉米蛋白粉的化学组成和氨基酸组成蛋白/% 淀粉/% 脂肪/% 水分/% 纤维/% 灰分/% 类胡萝卜素mg/kg 55~65 15~20 5~7 9~12 0.5~2.5 0.5~3.7 100~300氨基酸 Ile Leu Val Ala Pro Glu Lys Trp摩尔百分比/% 2.05 8.24 3.00 4.81 3.00 12.26 0.96 0.202玉米蛋白粉用作饲料蛋白源玉米蛋白粉用作鸡饲料可以节省蛋氨酸,并且着色效果明显,特别适宜作家禽饲料原料。
玉米蛋白粉质量标准

玉米蛋白粉质量标准玉米蛋白粉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其他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玉米蛋白粉的质量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就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了解并参考。
一、外观与色泽。
玉米蛋白粉的外观应为细腻均匀的粉末状,无明显异物和色泽不均的情况。
色泽应为浅黄色至淡黄色,不得出现发黑、发红等异常情况。
二、气味与味道。
合格的玉米蛋白粉应具有清香的气味,无异味或臭味。
味道应纯正,无苦涩或其他异常味道。
三、蛋白含量。
玉米蛋白粉的蛋白含量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蛋白含量越高,质量越好。
根据国家标准,玉米蛋白粉的蛋白含量不得低于90%。
四、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是影响玉米蛋白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导致玉米蛋白粉易受潮发霉,从而影响其使用效果。
国家标准规定,玉米蛋白粉的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0%。
五、灰分含量。
灰分含量是指玉米蛋白粉中无机物质的含量,也是衡量其纯度的重要指标。
国家标准规定,玉米蛋白粉的灰分含量不得高于1%。
六、菌落总数。
玉米蛋白粉作为食品和饲料原料,其卫生指标尤为重要。
菌落总数是评价玉米蛋白粉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规定,玉米蛋白粉的菌落总数不得高于1×10^5CFU/g。
七、重金属含量。
重金属是玉米蛋白粉中的有害物质,其含量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国家标准对玉米蛋白粉中铅、镉、汞等重金属的含量做了严格规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重金属的含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八、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影响玉米蛋白粉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标准对玉米蛋白粉中农药残留量进行了严格限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玉米蛋白粉质量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依据,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消费者在购买玉米蛋白粉时,也应选择正规渠道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的质量标准,以保障自身权益和健康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控制
玉米蛋白粉是食品工业中用玉米加工淀粉的副产品,其粗蛋白可以达到50%以上,富含Met,胱氨酸和LeU等。
特别应用于肉鸡,对虾等饲料中。
1、玉米蛋白粉的加工过程
玉米淀粉的提取,其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将玉米籽粒的各个化学成分进行有效分离,湿磨是目前玉米淀粉生产的惟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将其浸泡软化,以便于以后磨碎,并且在中间还在添加二氧化硫,破坏包裹
在淀粉表面的蛋白质网膜。
在后续工艺中,实现胚芽,纤维,麸质等的分离。
最后剩下玉米淀粉。
玉米蛋白粉就是利用从淀粉中分享蛋白质时得到的黄浆水进行离心分离产生。
工艺流程:
玉米---浸渍----破碎----筛分---(分离出玉米胚芽和外皮)-----离心分离(分离出玉米
淀粉)-----黄浆水------离心沉淀(或气浮选洗浓缩)-----压滤------干燥------成品(玉
米蛋白粉)
这样的生产流程,分离得到的淀粉占60%,蛋白粉只有5-8%。
蛋白含量越高,产品
越低。
2、玉米蛋白粉的质量标准
感观指标:黄色结晶状物质。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有粒状和粉状两种。
纯玉米蛋
白粉的手感流动性较好,具有均匀一致的甜香味。
一般认为颜色越黄者品质越佳。
而掺假玉米蛋白粉的颜色异常。
正常的玉米蛋白粉在显微镜下为均匀的黄白色细颗
粒。
而掺假时常有发亮的晶状物,或者较多淡黄色粉状颗粒。
有的还掺有细小的深
红色细颗粒(染色剂)
3、玉米蛋白粉的营养成分
对玉米蛋白粉常见指标检测包括:水分,粗蛋白质,脂肪和粗灰分。
其中粗灰份亦
为一项重要指标,好的玉米蛋白粉粗灰分一般小于2%,超过3%就要引起注意了。
蛋白。
其氨基酸总量大于大豆粉和鳕鱼粉,其中含硫氨基酸和亮氨酸的含量高于大
豆粉和鳕鱼粉。
但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低,可与大豆粉和鳕鱼粉的蛋白源相互补
充。
需要指出的是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数与鱼粉的不同。
鱼粉的氨基酸总量达粗蛋白
质含量的90%即可认定合格。
而大多数的实验室测玉米蛋白粉的氨基酸总量要高于
粗蛋白质数值很多。
这是由于氨基酸组成不同而造成的。
玉米蛋白中叶黄素含量为关键指标,一般高达100-300mg/kg,是玉米的15-20倍。
对蛋黄肤皮之着色效果相当好。
故在饲料中使用玉米蛋白粉可以减少玉米的用量。
色素容易氧化而消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