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考前复习指导(讲稿)


高中生物考前复习指导
赫章县实验中学吴道俊
前言
自从接受了学校安排的讲座任务以来,我就一直思考给同学们讲点什么,才能对同学们有更大的帮助!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任何人都懂得的道理。高考迫在眉睫,因此我想,给大家讲讲近期如何进行复习,才能省时高效!这可能对大家的帮助要更大一些,所以确定了这个题目。
现象:
每年高考前夕,总是发现同学们匆匆忙忙、废寝忘食。许多同学见题就改、拿书就读,挑灯夜战、悬梁刺股。
高考之后,好多同学总是有一些遗憾和抱怨:
1.复习时,占用时间最多的地方考的分数很少或者没有考到。
2.用了大量精力、做了大量难题的地方考得很简单,又因为是意
料之外,所以,尽管简单也没有得分。
我本次讲座的目的就是:为帮助同学们提高复习效率、减少高考之后的遗憾和抱怨,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同学们!高考迫在眉睫,复习必须尽量做到省时高效!
那么,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怎样的复习才是省时高效的呢?
一、明确生物科学的研究内容
每一门科学都是对整个自然界某一侧面运动规律的反应。因此,我们不管学习哪一门学科都要思考一下,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不知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复习过程中就像无头苍蝇,没有方向!
那么,生物科学是怎样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呢?1.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
生命现象:简单说就是因为有“命”才体现出来的现象。比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等等。
2.生命的本质
作为生命实际上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新陈代谢)能力的,以及向多方向发生突变并可复制自身的多分子体系。可见,生命就其本质而言也是物质的,它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生物和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就是生物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可以这么说:
“命”的实质就是新陈代谢!
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科的研究内容对于我们学习理解高中生物知识和把握学习重点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学习《细胞结构》时,时常提到生物膜:单膜细胞器、双膜细胞器;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叶
绿体以内囊体跺叠的方式增大膜面积、线粒体以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的方式增大膜面积等等。
为什么反复提到生物膜呢?
因为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为酶提供附着位点,这样使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高效有序的进行。
又如,在学习《蛋白质》时,估计有的同学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计算如蛋白质分子量等题目,这就相当于把力用在刀背上了,不值得。因为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我们高中阶段主要是理解掌握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所以,本节的学习重点应该是理解为什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明白生物科学研究内容以及生命的本质,下一步该怎做呢?二、构建知识框架,分析学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如果学习过程中,对书中全部内容没有一个整体的轮廓,就好比森林里迷路,海洋上没有指南针,学习时抓不住重点。结果往往是抓住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书名是对全书内容最精炼的概括,目录能反应本书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举例:教师考调面试举例
有一次教师考调面试题目是,第几章第几节叫什么名字,谈谈你怎样来上这节课?……
拿着一本书,不能像牛进菜地那样乱啃一通,而是要先看一看是一本什么书,思考一下它是研究什么的;再看一看目录,思考一下本
书的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等等!这样,可以在脑海里面形成一个大概知识框架。头脑里有了一个知识框架,可以结合学科研究内容,分析学习重点。同时,在这思考分析过程中,也清楚自己哪些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复习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构建框架、有的放矢,这一点对于提高复习效率很重要!
那么,如何按此要求对高中生物进行复习呢?
以复习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举例
查看目录,梳理脉络原子–→分子–→细胞……
结合学科研究对象分析编排逻辑
生命的本质是新陈代谢;生物又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另外我们知道,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它的性质。所以研究生命活动当然要从原子、分子着手。
明确学习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如:《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节中,水和蛋白质就是本节的重中之重。
判断理由: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若干的生化反应,水是细胞中各种生化反应的介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学什么?理解掌握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曾有一位同学,花很多时间去进行蛋白质分子量计算、DNA 碱基比例计算……
三、立足根本,理清知识脉络
对生物课本中的一些基本认识、基本原理要深入思考、充分理解。
因为这些基本认识、基本原理是学习生物科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比如:
1.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3.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DNA是遗传物质
5.控制蛋白质合成就控制了生物性状
………… …… …… ……
以“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举例
①为什么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②蛋白质的结构及其特点
③蛋白质是怎样合成的?
④遗传物质是什么?为什么是?
⑤基因是怎样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⑥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又会怎样?
育种方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等
………… …… ……
这种从根本出发,自问自答的学习方法可以使我们理清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明白自己懂了多少;欠缺什么。因此,在复习中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复习效果。
四、注重知识横向联系,力求做到融会贯通
“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似乎不是那么顺耳的词,但是在学习
过程中,为了充实知识架构,弄清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我们不但要“瞻前顾后”,而且还要“左顾右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以减数分裂举例
结合图解指导学生,在复习减数分裂时如何与其它知识相联系:
1.与遗传规律相联系,理解3:1、9:3:3:1比例出现的根本原因;
2.联系生物变异、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往往要
发生部分交叉互换!
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
上述染色体的两种行为,大大增加了配子的种类数!因而后代能产生更多的变异类型!
3.学习有性生殖的优点时,联系生物进化,理解达尔文进化论。有性生殖优点:
子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因而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前面所述:
1.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学科的研究内容对于我们学习理解高
中生物知识和把握学习重点具有重要作用;
2.构建知识框架,才能分析学习重点,进而做到有的放矢;
3.对生物课本中的一些基本认识、基本原理要深入思考、充分理
解;因为它是学习生物科学的根本点和出发点;
4.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力求做到融会贯通。
五、深入理解,学会变通,不能只是死记硬背
也许大家还记得小学课文《群鸟学艺》吧!
许多鸟听说凤凰会搭窝,就都到她那里去学习。凤凰说:“学东西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话刚开个头,猫头鹰想:“真是废话多,凤凰不过是长的漂亮,不见的有什么本事,罗哩罗嗦的,不见得有什么能耐。没什么好学的!”猫头鹰飞走了。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叉.....”老鹰听了,一想:“原来就是找个树杈呀,简单,我会了。”然后老鹰就飞走了。凤凰接着说:“吧叼来的树枝一层层的垒起来......”刚说到这,乌鸦插嘴到“原来就是垒树枝呀,我知道了。”乌鸦得意的飞走了。凤凰又往下说:“这种窝不算好。要想住的安稳一些,应该把窝搭在屋檐下,不怕风,不怕雨......”麻雀听了,高兴的想“和我想的一样呀,没什么高明的!”麻雀转身飞走了。最后只剩下小燕子在那里认真地听。凤凰对小燕子说:“搭这样的窝要不怕苦,不怕累,要先叼泥,用唾液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这样的窝住着才舒服哪”小燕子听完后,
非常高兴,谢过凤凰,回去后按凤凰所说的方法搭建了鸟类中最好的窝。虽然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只有燕子的窝搭的最好,又漂亮,又结实,而且很舒适。
《群鸟学艺》的寓言故事使我们明白,在学习上不能只知道“做窝要找个树杈”,应该仔细分析、深入理解,做到学以致用!
比如:
如果AA个体不发育,子代比例如何?
如果如果有一半的A雄配子死亡,子代比例如何?
如果如果有一半的a雄配子死亡,子代比例又如何?
再比如:
给四倍体西瓜授以二倍体花粉,所结西瓜是否有种子?
所结西瓜的果肉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果有种子,那么种皮细胞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果用上述的四倍体西瓜的根部细胞进行组织培养成植株,该植株是几倍体?
六、适宜练习、常提不足、学会放弃
1.题目是检验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是无穷的,可知识是
有限的。
2.立足教材,分析课本,思考练习题目的知识覆盖面。
3.结合课本,分析错题出现的原因是哪个知识点掌握不到位。
4.找出不足,经常提醒。
5.循序渐进,学会放弃。
在野外,有时会看到一只蚂蚁急急匆匆,寻寻觅觅。一细看,发
现蚂蚁不远处有食物,顿时明白它在忙个啥!看着它那匆忙和焦急的
样子,知道它一定饿坏了。真想帮它一把,直接把它捉到食物旁。
高考临近,许多同学匆匆忙忙、废寝忘食,见题就改、拿书就读,挑灯夜战、悬梁刺股。简直就像“蚂蚁觅食”!
我没有否定勤学苦练的意思,只是不欣赏缺乏思考的蛮干。试想想,觅食的蚂蚁若能爬上一棵小草先看一看,效果是否要好一些呢?
在这高考即将到来之时,心理上难免比较紧张、甚至慌乱。从上述蚂蚁觅食的事例使我们明白,心理上的紧张慌乱,行为上的匆忙蛮干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在近期的复习上,我们要做到忙而不慌,冷静思考、沉着应战,要尽量做到“省时高效”。
同学们!
读书就是为了明白书中所讲的道理,学习科学家的思维、模仿科学家的做法,而不只是背诵书上的哪些部分。
每一门科学都是对整个自然界某一侧面运动规律的反应。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服务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才能理解到位,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背诵,那就成了一台血肉组成的录音机!
牛顿的故事使我们懂得:
多思考才能变聪明!经常深入思考才可能出现灵感!
今天我讲的全部内容,如果用两个字归纳就是“思考”;如果用三个字归纳就是“多思考”!
相信大家能够高效率的利用剩余时间,在高考中考出满意的成绩。
预祝同学们高考成功!
谢谢大家!
2014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