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事故

合集下载

坍塌事故案例

坍塌事故案例

3、复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是造成坍方的重要原 因之一 坍塌段地质复杂、多变,地层为全风化花岗岩,埋 深浅,围岩结构松散,遇水软化呈流塑状,水理性 差。隧道开挖成拱效应差,隧道松驰圈不断扩大, 土体转化为荷载作用在初期支护上,极易发生突发 性的坍塌事故。 4、对地质复杂性认识不清、经验不足是造成坍方的 主观原因 对全风化花岗岩及土石分界段的地质特征及施工难 度认识不足。前期出口施工多处收敛变形累计达到 30cm以上(目前预留变形量为30cm),采取加固措施 后变形均能得到控制。此段隧道变形仍然采用支撑 加固的常规方式进行处理,未采取反压回填等断然 措施,处理不够果断。
工程地质复杂,此段拱顶上方为泥岩与砂岩的接触 带,存在顺层滑动和层间切向节理,易形成滑坍。 对泥岩段的地质特征及施工难度认识不足。前期多 处收敛变形累计达到10cm以上(目前预留变形量为 18cm),未采取加固措施便可安全通过。平导多处 出现初支开裂现象,未出现大的变形,受这种惯性 思维的影响,对地质复杂性认识不清、经验不足, 变形未引起足够重视,而造成此次险性事件 。
此隧道坍塌的详细原因
坍方原因分析 (1)没有应对地质变化的专项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资料显示,在ZK169+870~+920段充 填有方解石脉,围岩破碎,同时围岩走向发生了由 210°变化为275°的剧烈变化,此特征非常符合压 性断层附近岩石特征,在右线进口洞口位K169+628 也有泥岩揭示,故次生构造确实斜交穿过左线 K169+879~+940段,从右线洞口K169+628段穿 出隧道的范围。根据上述资料判断,坍方处明显处于 断层构造带内。但现场技术人员未能引起重视,联系设 计单位变更支护参数,调整施工方法。
2020/3/10

2003年7月上海轨道4号线隧道塌陷事故

2003年7月上海轨道4号线隧道塌陷事故
(2)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直接导致了这起 事故的发生。
(3)同时,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查施工方案, 且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存在欠缺。
(4)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 职。
事故产生的具体原因:
(1)施工方改变开挖顺序
据介绍,6月底,轨道4号线浦东南路——— 南浦大桥段上下行隧道旁通道上方一个大的竖井 已经开挖好,在大竖井底板下距离隧道四五米处, 还需要开挖两个小的竖井,才能与隧道相通。按 照施工惯例,应该先挖旁通道,再挖竖井。但是 施工方改变了开挖顺序,这样极容易造成坍塌。 事故发生时,一个小竖井已经挖好,另外一个也 已开挖2米左右。
这起事故的相关责任人已受到司法机关追究:
其中3人因涉嫌“重大事故责任罪”被批 准逮捕,分别是:施工单位北京中煤矿山工程 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项目副经理李柱和、上海 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袁强华,监理 单位上海地铁咨询监理科技有限公司总监代表 李关强;
上述单位另有3人被取保候审,分别是: 中煤上海分公司项目经理、地铁监理公司总监、 隧道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
对相关单位领导追究领导责任:上海隧道公司 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行政撤职;上海地铁运行公司 总经理行政记大过;上海城建集团总经理行政记过; 国家有关部门还建议,对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领导、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管领导、中煤上 海分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责任追究。
对相关责任单位也作出处罚:上海隧道公司市政 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由特级降为一级、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 企业资质等级由一级降为二级、上海地铁监理公司市 政公用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等级由甲级降为乙级的处罚。
(3)地下沉压水导致喷沙
当时在抢险现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城 市设计研究所的郑健吾曾解释说,上海地层属 于典型的软土,黄浦江两侧砂土分布比较广, 大约分布在浦东浦西两侧10余米至20余米左右。 在上海地下进行作业,就像在蛋糕上做文章, 很容易遇到流沙、沉降等情况。因此“冻结法” 施工是解决松软含水地层水平隧道施工的可靠 技术。但是工程地质看不见摸不着,稍不注意 就会出大问题。

第十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事迹

第十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事迹

第十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事迹中国武警由消防、警卫部队组成,主要担负固定目标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怖,并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任务。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事迹,希望对大家有用~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事迹1尹欣欣,男,汉族,1984年12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上海总队九支队特勤中队班长,一级士官。

2003年7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黄浦江隧道施工段发生江水流沙倒灌,他主动请缨加入突击队,在江堤决裂的危急关头,率先跳入决口,与战友一道打木桩、填沙袋,经过9天9夜的连续奋战,筑起了一道临时防汛墙,排除了险情。

2004年4月20日正值亚太经合组织年会召开前夕,他奉命参加南浦大桥浦东段设卡检查任务。

凌晨时分,在检查一辆白色面包车时,发现后排座椅下藏有爆炸物,一名男子突然点燃打火机准备引爆,他迅速将歹徒压住,夺下打火机,避免了一起爆炸事件的发生,并将3名男子抓获,缴获雷管25支、炸药30余公斤、管制刀具26把。

2005年10月29日上午,正在休假的他路过青州市河滨路工商银行门口时,突然听到呼救声,发现3名歹徒拦车抢劫一提钱女子后逃跑。

他迅速追上前去将一名歹徒扑倒,另两名歹徒见状,拾起砖头、木棍朝他砸来,他奋力与歹徒搏斗,在身体多处被砸伤,血流不止的情况下,强忍剧痛,紧追抢包的歹徒并飞身将其扑倒擒获。

近年来,他先后参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28次,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2006年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和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

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事迹2陶谦,男,汉族,1959年1月出生,1978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总队大兴安岭支队支队长,上校警衔。

2002年在扑灭"7·28"森林大火中,他带领部队挖掘防火隔离带287公里,扑灭火线346公里,及时有效地完成了任务。

地铁施工风险分析

地铁施工风险分析

地铁施工风险分析摘要首先介绍了地铁工程主要的施工方法,然后归纳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最后提出了对地铁施工进行风险分析的方法。

目录1、前言 (1)2、地铁常识 (2)2.1定义 (2)2.2相关术语 (2)2.3世界地铁之最 (3)3、地铁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4)3.1施工理论 (4)3.2施工要领 (4)3.3地铁区间施工方法介绍 (5)3.3.1 明挖法 (5)3.3.2 盖挖法 (6)3.3.3 盾构法 (7)3.3.4 新奥法(浅埋暗挖法) (9)3.3.5 沉管法 (9)3.3.6 钻爆法 (10)3.3.7混合法 (10)4、地铁施工风险分析 (11)4.1地铁施工风险概述 (11)4.2地铁施工风险分析 (12)4.2.1 地理位置 (12)4.2.2 工程地质 (14)4.2.3 施工方法 (15)4.2.4 周边建筑物及管线 (16)4.2.5 风险单位的划分 (17)1、前言2008年11月15日下午,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现场发生大面积地面塌陷,已造成17人死4人失踪。

有专家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事故现场照片事实上,在当前中国地铁建设热潮之中,类似杭州地铁塌陷的事故并不鲜见。

2003年7月1日,上海地铁4号线发生严重透水、涌砂并引起地面塌陷。

2003年10月8日,北京地铁5号线崇文门车站工程发生临时钢管架体倒塌事故,正在地铁隧道里施工的3名工人死亡,另有1名工人受伤。

2007年3月28日,位于北京市海淀南路的地铁10号线工程苏州街车站东南出入口发生一起塌方事故,6名施工者被埋。

30天之后,这条地铁又由于基坑坍塌,造成燕莎桥东北角地下一处直径600mm的自来水管线断裂,涌出的水迅速淹没了整个燕莎桥路口2008年4月1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地铁3号线工地进行桥墩浇筑混凝土施工时,模板突然发生坍塌,混凝土倾泻而下,5人被埋,最终3死2伤。

……,……地铁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由于其隐蔽性、复杂性、地质水文条件的不确定性,其施工难度和建设风险大大增加,各种安全、质量事故也不断出现。

近几国内重大隧道和地下工程事故统计

近几国内重大隧道和地下工程事故统计
3人死亡,2人受伤
2008年4月11日
湖北恩施州屯堡乡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施工工地发生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
4人死亡,1人失踪
中铁11局四公司27标
2008年11月15日
杭州地铁一号线湘湖站地面塌陷事故
工程坍塌
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
中铁四局
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7月6日
深圳市地铁三号线3101标段晒布站人工挖孔桩事故
工程坍塌
2人死亡
2007年7月6日
贵州贵阳市小平坝河排水工程项目隧道距出口1公里处发生坍塌事故
工程坍塌
5人死亡,4人受伤
2007年11月20日
湖北恩施“”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口特别重大坍塌事故
岩崩事故
35人死亡,1人受伤
2008年4月1日
深圳市鹏城集团轨道交通二期三号线3106标“”坍塌死亡事故
模板坍塌
瓦斯爆炸
44人死亡,11人受伤
中铁一局四公司
2006年1月21日
湖北恩施州利川市马鹿菁隧道平导洞发生特大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
11人死亡
中铁11局
2006年2月27日
北京地铁十号线10标段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
3人死亡1人受伤
2006年12月10日
广西贺州市洛湛铁路大桂山隧道爆炸事故
爆炸事故
6人死亡,1人受伤
中铁十七局
2007年3月28日
北京市海淀区地铁十号线2标段苏州街车站“”重大塌方事故
工程坍塌
6人死亡
中铁十二局第二工程公司
2007年4月30日
陕西榆林市绥德县太中银铁路吴堡隧道3号斜井距井口941m处发生塌方
工程坍塌
4人死亡,1人受伤

地铁施工事件、事故典型案例剖析

地铁施工事件、事故典型案例剖析

现场管理失职 6 月 28 日上年隧道下行线小型制冷机发生故障,停
止供冷 7.5 个 小时。下午 2 时左右,施工人员在下 行线隧道内安装水文观测孔,发 现一直有压力水漏 出,尽管采取了用木板封堵掘进面等一定措施,但 效果不佳。29 日凌晨 3 时,水阀处测出的水压接近 外部第七层承压 水水压。险情初露征兆,但现场没 有任何人将这一情况向总承包及监 理公司汇报,导 致险情逐步加剧。 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7 月 1 日零时许,中煤上 海分公司项 目副经理李柱和明知旁通道冻土结构存 严重隐患、工程已停工,竟还 擅自指挥当班班长任 秀忠,执意安排施工人员拆除冻土前掘进面部分 封 板,用风镐凿出直径 0.2 m 的孔洞,准备安装混凝 土输送管。正是 这个孔洞出水,水砂从掘进面的右 下角和侧墙不断涌出,以致封堵无 效,最终酿成事 故。
【事故处理】
事故相关责任人已受到司法机关追究,其中3人因 涉嫌“重大责 任事故罪”被正式批准逮捕,他们是 施工单位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 公司上海分公司项 目副经理李柱和、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经理袁强华,监理单位上海地铁咨询监理科技有限 公司总监代表李关 强。中煤上海分公司项目经理、 上海隧道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地铁 监理公司总监 被取保候审。
上海分公司项目部对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擅自进行 了调整。专家组的分析也认定,方案调整没有严格 遵循冻结法施工工艺的有关规定,导致旁通道冻土 结构在施工中出现薄弱环节。调整后的方案,降低 了对冻土平均温度的要求,从原方案的-10℃减 少到-8℃;旁通道处垂直冻结管数量减少,从原 方案的24根减少到22根,而原先为25米深的 7根垂直冻结管,其中4根被缩短到14.25米, 3根被缩短到16米,造成旁通道与下行线隧道腰 线以下交汇部冻土薄弱;下行线仅设单排6个冻结 斜孔,孔距1米,虽然在冻结孔长度上予以增加, 但数量偏少、间距偏大,导致冻结效果不足以抵御 相应部位的水土压力。

地铁工程事故案例

地铁工程事故案例

地铁工程事故案例一、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联络通道工程事故2003年7月1日上午7点,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位于黄浦江边的董家渡地面下30余米的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发生流砂事故,导致隧道附近的土体流失,约270m隧道发生塌陷损坏,地面发生了较大沉陷,最大沉陷量达到7m左右,事故场区地面宏宇商务楼、音响制品市场、文庙泵站等建筑建筑物发生不同程度倾斜破坏等问题。

图1.1图1.2二、广州海珠广场基坑坍塌事故2005年7月21日12时,广州市海珠广场深20m的基坑南边发生滑坡,导致3人死亡,4人受伤,邻近的7层的海员宾馆倒塌,1栋住宅楼严重损坏,多家商店失火,地铁2号线停运1天。

图2.1图2.2此事故原因分析:a 基坑原设计开挖深度16.2m,而实际开挖深度达20.3m,造成围护桩入土深度不足;b 南侧地层存在软弱透水夹层,随着开挖深度增大,土体发生滑动;c 基坑暴露时间长达33个月,导致地层的软化和锚索预应力损失;d 现场监测数据已有预兆,未引起重视。

三、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坍塌事故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杭州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基坑工程发生塌陷事故,基坑钢支撑崩坏,地下连续墙变形断裂,基坑内外土体滑裂。

造成基坑西侧路面长约100米、宽约50米的区域塌陷,下陷最大深度达6米,自来水管、排污管断裂,大量污水涌出,同时东侧河水及淤泥向施工塌陷地点溃泻,导致施工塌陷区域逐渐被泥水淹没。

事故造成在西侧路面行驶的11辆汽车下沉陷落(车上人员2人轻伤,其余人员安全脱险),在基坑内进行挖土和底板钢筋作业的施工人员17人死亡、4人失踪。

图3.1四、南京地铁盾构出洞事故南京某区间隧道为单圆盾构施工,采用1台土压平衡式盾构从区间右线始发,到站后吊出转运至始发站,从该站左线二次始发,到站后吊出、解体,完成区间盾构施工。

到达端盾构穿越地层主要为中密、局部稍密粉土,上部局部为流塑状泥质粉质粘土,端头井 6m 采用高压旋喷桩配合三轴搅拌桩加固土体。

地铁四号线事故分析与处理

地铁四号线事故分析与处理

地铁四号线事故分析与处理一、工程概况浦东南路站到南浦大桥站区间隧道上行线长2001M,下行线长1987M,其中江中段440M。

区间隧道底部最大埋深为37.35M。

盾构从浦东向浦西推进,在穿越黄浦江后经防汛墙、外马路、文庙泵站、音像制品批发交易市场进入中山南路,在穿越多稼路后隧道上下行线逐渐由水平同向推进转为垂直同向推进直至浦西南浦大桥站(图1)。

图1图2中用深颜色表示的就是本次事故的发生区域。

事故的发生点位于隧道的联络通道处(又称旁通道),联络通道采用冰冻法进行施工(风井采用逆作法施工,已完成)。

2003年7月1日凌晨4时许,建设中的本市轨道交通4号线突发险情,其区间隧道浦西联络通道施工现场发现渗水,随后出现大量流沙涌入,引起地面大幅沉降。

地面数幢建筑遭到破坏,其中中山南路847号一幢八层楼房的裙房于1日上午9时许部分倒塌。

至7月2日上午9时许,进水的联络通道已被基本封堵完毕,解除了因险情造成的对整个轨道交通4号线的威胁。

另外,发生倾斜、倒塌的地面建筑正在被火速拆除。

不过,新的险情又发生了———董家渡外马路段长约30米的防汛墙受地面沉降影响,发生沉陷和开裂!图2去年刚建成的造价1亿元的泵站(左侧粉红色建筑)现已淹在水里隧风井旁通道垂直通风18.25m13.3m4.2mD5.5m 积水坑倾斜楼房即将爆破大批武警战士在沉陷严重的黄浦江防汛堤外抢险二、事故原因分析1.工程地质发生事故的联络通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处在第7层承压水地层中。

2.事故原因施工单位在用于冷冻法施工的制冷设备发生故障、险情征兆出现、工程已经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工,直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同时,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整施工方案,且调整后的施工方案存在欠缺。

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专家组认为:《冻结法施工方案调整》存在缺陷,施工中冻土结构局部区域存在薄弱环节,并又忽视了承压水对工程施工中的危害,导致承压水突涌,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直标榜的“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反思-2
杭州市地铁集团总工程师沈林冲:
杭州地铁1号线萧山湘湖站段“地质比较复杂”,地质专家 分析说:“杭州浅部地层主要以软土、砂性土为主,对工 程而言地质性能本身比较差.”而且“湘湖段的土质具有‘液 化’的特性”。“地下工程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土和水, 萧山的条件都不是特别好。”(2008年11月16日《东方早 报》)。
2003年7月1日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事故
调查表明引发事故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在用于 冷冻法施工的制冷设备发生故障、险情征兆出 现、工程已经停工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有 效措施,排除险情,现场管理人员违章指挥施 工,直接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 单位未按规定程序调查施工方案,且调整后的 施工方案存在欠缺。总包单位现场管理失控, 监理单位现场监理失职。
Hale Waihona Puke 11月16日,杭州地铁施工塌陷事故现场的积水基本抽干,清淤准 备工作也已同步展开
“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反思-1
灾难触目惊心,救援和善后也正在进行。虽 然坍塌原因仍在调查之中,但是,即便是详 细的事故原因调查和严肃的责任追究也无法 挽回逝去的生命,在争分夺秒地救援和善后 时,我们更应该反思: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条,安全意识不够,安全管理不善。鉴于地铁 施工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风险性,从前期勘探、规划,到建设施工、维 护运行无不需要强烈的安全意识、科学周密的安全管理,严格的安全 监管。地铁之类工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项考验安全管理的工程,而 坍塌事故频发,不仅是技术、管理之失,更是“安全意识”的“坍 塌”。
“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我国地铁施工事故频频发生,北京、南京、深圳、上海等地 都曾发生过地铁工地塌陷事故。究其原因,起码包括以下几 点:
首先是技术准备不足。很多工程前期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给 后期工作带来很多隐患。以杭州地铁为例,其萧山湘湖站段 “地质性能本身比较差”、“条件不是特别好”。有此地质 条件,技术支持就该有保障施工也当谨慎周密,以保周全, 可坍塌事故还是发生了。
近年来,国内城市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一股地铁建设热潮,而且在目前 加大基础建设的背景下,包括地铁项目在内的各种公共工程被提上了 日程。此时发生的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管理的 警钟。
对我们未来工作的挑战
工程系统概念和系统工程理念的树立 安全第一,科学设计、科学施工是关键 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支撑高科技工程 责任、严谨、科学、观察、思考、分析
其次是“超速”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地下铁道专家施仲 衡就曾直陈,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每年地铁建设里程不 超过10公里,莫斯科用了近70年才建成200多公里的地铁, 而在我国呢?很多城市每年都有四五十公里地铁投入运营。
“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地铁工程不是一般的铺路架桥,不仅施工项目多、施工技术复杂,地 下施工也有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不仅要顾及施工站段的地质环境, 也要顾及周边地段的地质条件和地面建筑,属于高风险工程。这就要 求地铁施工时应该有完善的技术保障体系、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监测制 度,更重要的是,需要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2008年7月14日,杭州地铁一处工地曾发生过一次路面坍 塌事故,导致出租车滑落死亡一人。但遗憾的是这次坍塌 事故付出的生命代价并未阻止事故的再次发生。也就是说, 杭州地铁1号线萧山湘湖站段的施工本该因为特殊的地质条 件引起格外注意,也给了杭州地铁避免继续发生类似安全 事故的契机,但路崩地陷仍再次发生,灾难降临,众多生
杭州地铁工地坍塌事故
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许,杭 州萧山区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 大面积地面塌陷事故,导致萧山湘湖 风情大道75米路面坍塌,并下陷15米。 正在路面行驶的多辆车陷入深坑,多 数地铁工地施工人员被困地下 , 坍塌 口至少埋压50余人,目前已造成6人 死亡15人失踪.
11月16日,杭州施救人员正在抽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