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模式探讨

2016-02-26中国妇产科在线

作者:孙伟杰杨慧霞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围产医学分会共同制定了“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1](简称“中国指南”)。

经过系列宣讲和培训,更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始对孕妇进行甲

状腺疾病的筛查和管理。“中国指南”在以下方面对临床工作起

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产科医生与内分泌科医生合作,对妊娠

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日益规范;(2)更多的医

院制定了本机构不同孕周特异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3)经

过筛查可及时诊断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亚临

床甲减、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甚至甲状腺癌的孕妇,改

善了母儿预后。

然而,中国指南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1)推荐对所有孕妇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及TPOAb,对以上3项指标中至少2项异常者推荐治疗,需要治疗者所占比

例较少,需要关注临床上是否存在过度筛查的问题;(2)部分孕

妇在筛查后未经任何治疗,短期内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这

种情况应如何判定及处理;(3)推荐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标准不一

致,对临床工作造成困惑;(4)妊娠期普遍筛查增加了诊疗费用,

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例,每例孕妇筛查3项指标需花费约155

元,显著增加了我国的卫生经济学成本。因此,应对以下问题进

行思考:是否有必要对所有孕妇普遍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是否

有更好的筛查模式?国际学术组织对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是如

何推荐的?

一、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的必要性

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妊娠期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孕妇临床甲减损害子代的神经智力发育[2],增加早产、流产、低出生体重儿、死胎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3],必须给予治疗(推荐级别A)。未经治疗的亚临床甲减或低甲状腺素血症增加流产(OR=1.157,95%CI:1.002~1.336)、胎盘早剥(RR=3.0,95%CI:1.1~8.2)及早产(RR=1.8,95%CI:1.1~2.9)的风险[4-5]。甲状腺疾病

的症状多不典型,不易及时发现,需要测定甲状腺功能进行诊断。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有必要进行筛查。中国指南推荐,有条件的医院和妇幼保健部门对妊娠早期妇女开展甲状腺疾病筛查,筛查指标为血清TSH、FT4和TPOAb,筛查时机

选择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妊娠前[1]。

妊娠期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并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妇及时治疗,可改善母儿预后。但不同甲状腺疾病的筛查价值有所不同。临床甲减孕妇经过有效治疗后,不增加妊娠不良结局和危害子代智力发育的风险,因此,妊娠期筛查对临床甲减较有意义。但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及TPOAb阳性的治疗效果尚存争议。Negro等

[6]的随机对照研究认为,甲状腺功能正常(TSH<4.2 mU/L)孕妇如果TPOAb

阳性,增加流产或早产的风险,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流产及早产率。该研究共纳入984例孕妇,其中TPOAb阳性者115例(11.7%),治疗组57例给予左旋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治疗,未治疗组58例,以TPOAb阴性孕妇869例为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未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流产率分别为13.8%、3.5%和2.4%,未治疗组高于治疗组(RR=1.72,95%CI:1.13~2.25)和对照组(RR=4.95,95%CI:2.59~9.48);未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早产率分别为22.4%、7%和8.2%,未治疗组高于治疗组(RR=1.66,95%CI:1.18~2.34)和对照组(RR=12.18,95%CI:7.93~18.7)。但Lazarus

等[7]的随机对照研究则显示,妊娠期筛查及治疗甲减不能提高子代3岁时的认知功能。该研究纳入21 846例孕妇,研究组16周前(中位孕周为12+3周)检测TSH和FT4,筛查阳性指TSH>第97.5百分位数,和/或FT4<第2.5百分位数。筛查阳性者390例,开始治疗的中位孕周为13+3周,予口服左旋甲状腺素150 μg每天1次。对照组分娩后检测TSH及FT4,其中404例阳性。研究组与对照组阳性孕产妇的子代3岁时的智商分别为99.2与100,智商<85的比例分别为12.1%和14.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的阴性结果可能与以下2个因素有关:一方面,开始治疗的时间较晚,对结果的影响有限;另一方面,研究对象的病情均较轻,研究组与对照组的TSH分别为3.8与3.2 mU/L,均<4 mU/L。

以上2项研究的角度不同,且尚缺乏足够的随机对照研究,尤其缺乏干预

治疗对亚临床甲减子代智商影响的相关研究。因此,尚不能总结出普遍筛查的利弊。尤其在资源落后地区,妊娠期普遍筛查项目的推广要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出发,考虑到成本效益比等问题。

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筛查模式的选择

筛查模式包括筛查人群、筛查时机及筛查指标等内容。

1筛查人群:

应对所有孕妇进行筛查还是仅对高危人群筛查,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研究提示,仅对高危人群筛查易导致部分患者漏诊。王薇薇等[8]研究认为,应在妊娠早期对所有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该研究对沈阳的2 899例妊娠4~12周孕妇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

FT4、TSH及TPOAb,采用妊娠早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范围,研究结果显示,高风险组甲减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风险组(RR=3.1,95%CI:

2.4~4.0),若仅对高危孕妇筛查甲状腺功能,会导致56.7%的临床和亚临床甲减患者漏诊,以及64.7%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漏诊。

筛查漏诊病例的妊娠结局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Negro等[9]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妊娠<12周的孕妇共4 562例,分为普遍筛查组与目标病例筛查组。普遍筛查组2 280例(高危人群482例,低危人群1 798例),均立即检测TSH、FT4及TPOAb,阳性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目标病例筛查组2 282例,其中高危人群454例立即检测,阳性者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低危人群1 828

例产后检测,妊娠期无干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普遍筛查组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并未降低。因此,妊娠期普遍筛查的筛查效率有一定局限性。

2筛查时机:

目前妊娠前筛查对改善妊娠结局的证据尚不充分。仅有中国指南推荐“筛查时机选择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在妊娠前筛查”。其他指南推荐的筛查时机均为妊娠期。

3筛查指标:

TSH是诊断甲减最敏感的指标,也是干预治疗的最佳特异性指标,因此,各指南均推荐以TSH作为筛查的首选指标。FT4及TPOAb作为筛查指标则存在一定争议。部分研究支持将FT4及TPOAb作为筛查指标。陈彦彦等[10]研究(n=4 800)显示,妊娠20周前筛查TPOAb的阳性率高达9.17%,TPOAb阳性者比阴性者更易发生亚临床甲减(OR=5.586),TPOAb阳性是妊娠20周前发生亚

临床甲减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王薇薇等[8]分析了妊娠早期甲状腺疾病的高危

因素(TPOAb阳性、甲状腺疾病个人史、甲状腺疾病家族史、其他自身免疫疾

病史、流产史、早产史、生育治疗史),发现TPOAb的RR值最高,为4.7(95%CI:

3.6~6.0)。Negro等[6]研究也显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POAb阳性孕妇流

产及早产的风险高于TPOAb阴性者。另外有研究显示,单纯性低甲状腺素血症

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及子代神经智力发育异常的风险[11-13]。因此,部分学者

认为单纯筛查TSH可能影响对低甲状腺素血症及TPOAb阳性者的关注及治疗,

从而影响妊娠结局。目前仅中国指南推荐同时筛查TSH、FT4及TPOAb,但因

为考虑到关于单纯性低甲状腺素血症及单纯TPOAb阳性者的治疗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故不推荐常规进行治疗。

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影响筛查效益[14],增加筛查项目可增加灵敏度,但同时会增加筛查费用。所选指标应既能及时筛查出需要治疗的病例,又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目前常用的几种筛查模式为:(1)TSH;(2)TSH和FT4;(3)

TSH、FT4和TPOAb。目前评价普遍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的研究均显示,普

通筛查经济有效,其所选指标为TSH单项,或TSH和TPOAb联合筛查[15-16]。因此,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研究,以确定妊娠期筛查指标的合理性。

三、国际学术组织对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的推荐内容

国际学术组织均明确指出,目前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是有必要的,虽未推荐普遍筛查,但强调仅针对高危人群筛查存在一定的漏诊可能。国际学术组织的指南对筛查的具体问题也给出了相关建议。例如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提出,所有孕妇在初次就诊时,应口头询问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史,是否使用过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物。美国内分泌

学会(American Endocrine Society)则强调:TSH>2.5 mU/L时应复查确认,推荐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将TSH控制在2.5 mU/L以下。见表1。

总之,目前研究显示妊娠期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是必要的,但对筛查阳性者进行治疗的益处尚未十分明确;同时,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模式仍存在一定争议,各学术组织制定的指南亦存在差异。临床开展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时,需要充分了解指南制定的背景,针对每例孕妇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筛查结果给予合理咨询和解释,并注意减轻阳性筛查结果给孕妇带来的心理负担。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指南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指南:要点 作者:Sandra A. Fryhofer, MD 大家好,我是Dr. Sandra Fryhofer,欢迎来到我的医学讲座。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指南,摘自美国甲状腺协会并发表于《甲状腺》期刊上。下面请听我分析其重要性。 妊娠可以作为对甲状腺的一次压力测试。妊娠时,甲状腺腺体体积增大约10%。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T3和T4值较未怀孕时增加了50%。显而易见,妊娠期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低于非妊娠期TSH的正常值。 对于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检查的建议 对于妊娠期间TSH值控制的新的建议如下: 早期妊娠:低于2.5,范围在0.1-2.5之间 中期妊娠:0.2-3.0之间 晚期妊娠:0.3-3.0之间 在妊娠期间,如果TSH值>2.5,应该去检查T4水平以确定是否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如果T4水平低于正常值,则诊断为临床甲减,对胎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同时增加了早产儿、低体重儿、流产的风险。临床甲减必须受到治疗。 如果TSH值高而T4值正常,则诊断为亚临床甲减。如果这样,下一步应该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检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需要治疗。亚临床甲减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一项大型的研究显示未经治疗的女性所生的孩子智商较低。 如果TSH值≥10,不管T4值是否正常,都必须治疗。在怀孕20周前,应每4周复查TSH水平一次,然后在怀孕26-32周时再查一次。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女患者的观点 患有甲减的女性想要怀孕该怎么办呢?需要强调的是,在妊娠早期4-6周时就应当补充额外的甲状腺激素。根据新指南的推荐,在病人怀孕之前,临床医生应当建议病人调整药物剂量从而使TSH值<2.5。另外,一旦病人停经或者在家积极验孕发现怀孕,应当提高25-30%的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应根据TSH水平进行调整,所以怀孕前20周须每4周复查TSH 一次。

甲状腺疾病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甲状腺疾病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大家都知道,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健康成人体内的碘的总量为30mg(20-50mg),其中70%-80%存在于甲状腺,是我们人体甲状腺用来合成甲状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素对于我们机体的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是维持机体骨骼、神经系统,尤其是胎儿期大脑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 甲状腺是人类最早发育的内分泌器官,自从妊娠12周开始,胎儿甲状腺即开始吸收碘,至妊娠20—22周调节甲状腺分泌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基本发育完善。 如果这时缺碘达到某种程度就可以引起母亲和胎儿低甲状腺素血症,导致胎儿大脑不可逆的损害。碘缺乏是全世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甲状腺素的合成、分泌受到下丘脑-腺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素的调节,甲状腺 素对下丘脑、腺垂体有反馈性调节作用。甲状腺素还根据血中碘的水平调节吸收碘和合成甲状腺素能力的自身调节功能,交感付交感神经也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目前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合并妊娠和妊娠后合并甲亢、甲状腺功能低下的 孕妇不在少数,正是甲状腺疾病直接影响母亲正常的妊娠过程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妊娠期甲状腺素分泌与正常情况一样,同样受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调节。由于促甲状腺素与我们妊娠后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构相似,固此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以加强甲状腺细胞的吸收碘的能力。妊娠初三个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大量分泌,甲状腺的合成能力上升,比没怀孕时高10%--30%,妊娠结束后,随着HCG水平下降,甲状腺活动度恢复正常。 妊娠中晚期,母体循环中无机碘向胎儿转移,以确保胎儿甲状腺素的合成与胎儿发育,使母亲碘丢失进一步增加,妊娠后母亲对甲状腺素的需求量比平时增加1.5 倍并贯穿于整个孕期和哺乳期,主要供孕妇本身合成甲状腺素。对于碘供应良好的妊娠妇女体内碘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如果在一个中度或明显缺碘状态下,即可以发生甲状腺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甲亢与妊娠: 甲亢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甲状腺疾病,未控制的甲亢对妊娠妇女的不良影响包括:流产、早产、先兆子痫、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危象、胎盘早剥和感染。妊娠期甲亢治疗不当或未经治疗对胎儿的影响重庆最好的妇科医院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以致新生儿甲亢,早产儿、足月小样儿。 有效地控制甲亢可以改善妊娠的结果。孕三个月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导致的甲亢发生在妊娠早期,发生率为1.5%,一过性妊娠剧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为孕妇呕吐、体重

美国甲状腺协会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美国甲状腺协会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美国甲状腺协会妊娠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特别工作组 前言 妊娠对甲状腺和甲状腺功能具有明显影响。在碘充足地区,妊娠期间甲状腺腺体大小增加10%,在碘缺乏地区,增加约20%~40%。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增加50%,每天碘需求量增加50%。这些生理的变化可能导致妊娠前三个月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碘缺乏妇女在妊娠后期发生甲减。 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范围在胎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下,在整个妊娠期间均下降,在妊娠前三个月正常低限但尚未充分界定,上限为2.5 MIU/ L。妊娠前三个月大约10%到20%的妇女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或甲状腺球蛋白(Tg)抗体阳性且甲状腺功能正常。妊娠前三个月甲状腺功能正常TPO或TG抗体阳性的妇女中,约16%在妊娠后三个月其促甲状腺激素会超过4.0 mIU/ L,妊娠前三个月TPO或Tg抗体阳性的妇女有33%~50%会发生产后甲状腺炎。从本质上讲,妊娠是甲状腺的应激试验,在甲状腺功能储备有限或碘缺乏的妇女会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在怀孕前甲状腺功能正常但有潜在桥本甲状腺疾病的妇女会发生产后甲状腺炎。 关于甲状腺和妊娠/产后期的相互作用进展很快。直到最近,促甲状腺激素2.5 MIU/ L,为怀孕前三个月TSH的正常上限才被接受。这对于文献的解释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断的关键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显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显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妊娠具有不利影响已被广泛接受,目前研究集中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产妇和胎儿健康的潜在影响、在甲状腺功能正常TPO和/或Tg抗体阳性的妇女流产和早产之间的关系,产后甲状腺炎的流行病学和长期影响方面。最近完成的前瞻性随机研究已经开始给出关于治疗甲状腺疾病对母亲、胎儿的影响,未出生的孩子将来智力的影响方面急需的数据。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负责制定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指南。特别工作组由甲状腺疾病和妊娠领域的国际专家、ATA的代表、亚洲和大洋洲甲状腺协会的代表、拉丁美洲甲状腺协会的代表、美国妇产科学院的代表和北美助产士联盟的代表组成。工作组包括甲状腺疾病专家、妇产科医生和助产士以确保新指南被广泛的接受和采用。 根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的意见总结,给出推荐强度,分为5级。A级证据:强力推荐。证据肯定,能够改善健康结局,利大于弊。 B级证据:推荐。有很好的证据,能够改善健康结局,利大于弊。 C级证据:不做推荐或者不作为常规推荐。有证据能够改善健康结局,但是利弊接近均等。 D级证据:反对推荐。因为证据不够有力或者对于健康结局弊大于利。 I级证据:缺乏证据,或者证据质量差,或者证据自相矛盾,无法确定对健康结局的利弊。 推荐 1 1 应该应用最佳的碘摄入量的人群中妊娠早、中、晚期特定的TSH参考值范围。B级证据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模式探讨 2016-02-26中国妇产科在线 作者:孙伟杰杨慧霞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围产医学分会共同制定了“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1](简称“中国指南”)。 经过系列宣讲和培训,更多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始对孕妇进行甲 状腺疾病的筛查和管理。“中国指南”在以下方面对临床工作起 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产科医生与内分泌科医生合作,对妊娠 期和产后甲状腺疾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日益规范;(2)更多的医 院制定了本机构不同孕周特异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值;(3)经 过筛查可及时诊断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亚临 床甲减、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甚至甲状腺癌的孕妇,改 善了母儿预后。 然而,中国指南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1)推荐对所有孕妇筛查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及TPOAb,对以上3项指标中至少2项异常者推荐治疗,需要治疗者所占比 例较少,需要关注临床上是否存在过度筛查的问题;(2)部分孕 妇在筛查后未经任何治疗,短期内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这 种情况应如何判定及处理;(3)推荐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标准不一 致,对临床工作造成困惑;(4)妊娠期普遍筛查增加了诊疗费用, 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为例,每例孕妇筛查3项指标需花费约155 元,显著增加了我国的卫生经济学成本。因此,应对以下问题进 行思考:是否有必要对所有孕妇普遍进行甲状腺疾病筛查?是否 有更好的筛查模式?国际学术组织对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是如 何推荐的?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甲亢)护理 评估要点:有无甲亢危象的症状,宫缩及产程进展情况,新生儿全身情况。 护理问题: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于疾病和妊娠引起的机体代谢量增高有关。 2. 睡眠型态紊乱与疾病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有关。 3.有胎儿受伤危险与甲亢不能控制或治疗药物通过胎盘对胎儿影响有关。 4. 感知改变有视觉丧失危险与甲亢腺功能亢进所致浸润性突眼有关。 护理措施: 1.妊娠期护理(1)提供心理支持:耐心向孕妇及家属讲 解妊娠与甲亢相互影响。教会孕妇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情绪紧张。(2)饮食护理:应保证每日进食足够量热能,多食高蛋白食物,多食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少食辛辣食物,不宜食含碘丰富食物或药物。出汗多时需多饮水。 忌烟酒加菲、浓茶,以免造成兴奋而加重神经系统和对胎儿的影响。(3)活动与休息应充分休息降低产妇的营养物质的代谢,白天适当活动,夜间保持充足睡眠、环境安静和轻松气氛。(4)用药治疗的护理丙硫氧嘧啶能较快的控制甲亢且通过胎盘极少,为首选药物。目的是将甲状腺素控制在正常高值或轻度甲状腺水平,以防止胎儿发生

甲状腺功能低下,又不会引起孕妇腺危象。注意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咽痛、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表现,应警惕粒细胞缺乏症,以停药并紧急处理。(5)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定期监测体重及基础代谢率,及时发现甲亢危象的症状和体征。表现为高热39°C以上,脉率140次/分,脉压增大,焦虑、烦躁、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伴有脱水,休克,心律失常及心衰或肺水肿。有甲亢危象的症状给予吸氧、高热降温,镇静、做好抢救配合行动,补液注意滴速如发现甲亢危象,滴速在7-8滴/分。(6) 眼部护理部分甲亢患者产后有病情加重倾向,不但需要继续用药,且要增加药量。指导孕妇保护眼睛,戴深色眼镜,以减少光线和灰尘的刺激。高枕卧位和限制钠盐摄入可减轻球后水肿,改善眼部症状。 2.产褥期护理(1)母乳喂养:产后需继续服用抗甲亢药物 者不宜哺乳,因为药物能通过乳汁影响新生儿甲状腺功能。 不能哺乳者应指导回奶后注意事项。(2)加强观察:产后由于子宫收缩、大量体液回到体唇环,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心衰,应注意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主诉。(3) 预防感染1)分娩后产妇抵抗力下降,易感染,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子宫收缩情况,有无压痛,恶露的量、色、味,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衣物,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每日早晚2次做好会阴护理,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规范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诊治规范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参考值 1.、断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本单位或者本地区需要建立妊娠期(T1、T2、13)特异的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值 2.、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参考值制定方法采取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NACB)推荐的方法。参考值范围是2.5th~97.5th(超出本单位测定值上限的 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筛查 1、在高危妊娠人群中筛查,有30%~80%的甲亢、亚临床甲亢或者甲减.亚临床甲减漏诊,建议全部妊娠期妇女进行筛查。 2、筛查指标选择血清TSH.FT4和TPOAb。筛查时机选择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在怀孕前筛查。 一、甲减 1、定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midi8m,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l%左右。 2、分类 (1)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类: ①原发性甲减: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原发性甲减的病因中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亢131碘治疗三大原因占90%以上。 ②中枢性甲减或继发性甲减: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病变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者促甲状腺素(TSH)产生和分泌减少所致的甲减。垂体外照射、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及产后大出血是中枢性甲减的较常见原因。 ③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实现生物效应障碍引起的甲减。(2)根据病变的原因分类:①药物性甲减;手术后或131碘治疗后甲减;②特发性甲减;③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手术后甲减等。 (3)根据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程度分类: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 3、诊断 3.1病史:如甲状腺手术、甲亢131碘治疗;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病史和家族史等。3.2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表现以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为主,病情轻的早期病人没有特异症状。典型病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