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合集下载

面向新文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

面向新文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

面向新文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实践探索作者:欧阳静李秀芹杨秀丽惠珊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09期摘要: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交叉融合,与教育体系创新融合,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关注社会层面的反馈评价。

该文围绕构建“以本为本”的创新创业目标教育体系,优化“内外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组建“内引外联”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支持体系,创建“问题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保障体系,构建“分类分级”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实践探索。

关键词:医科院校;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文管类专业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9-0054-05Abstrac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omote the cross-integr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new technologies, the innovative integration with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with talent train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at the social level.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people-orient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optimi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ordin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sets up a "internal introduction and external communi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 support system. Theestablishment of a "problem-orient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ork guarantee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a "classified and grad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Keywords: medical college; new liberal ar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on major新文科之“新”旨在突破原有传统的文科思维和文科模式的多学科交叉互构,国家提出新文科建设战略的整全性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度应然角色塑造提供了具有时代属性的标签打造。

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t i嚼 b s ,p c clt c i ta n o bi【 rn a i ae r t a e h a i a 唱 e m ad t ud l
pa ia t a hn q aiy o to a d v la in r t l e c ig u l c nr l n e au toI cf t s tm . T u c n i rv p a t a e c i yse hs a ‘ oe mp rc i l a hn c t g qai a d tan hg u ly pl d t lns u ly t n r i ih q ai a pi ae t t e
毕业设计 、 社会实践及各类学科竞赛等多个
维度出发 , 把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与实 践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 , 构建 了图2 所示的 以实践教学为整体 , 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为 平 台 , 础理 论 与生 产 实 践相 结 合 、课内 基
自身实践 能力欠缺 ,或许可以胜 任理论教 学 ,却不 一定适 应实 践教学 的需要 。
才 。
内 容综 合 , 重 培养 学 生的 团 队精 神 和 创新 注 实践 能 力 。 多 维 实践 创新 教 学 体 系 的 多 维性 主要 体现 在 实 践 教学 环 节 的 层次性 和阶 段性 上 , 是 基 于 不 同 年 级 学 生 的 专 业 知 识 、实 践 能 力的 差 异 ,开 展 从 基 础 一专 业 一 综 合 一 创
师”素 质的师资队伍 ,也制约 了实践教学
的 开 展 。 很 多 年 轻 教 师从 高 校 走 向 高 校 ,
B sd n h su e t’ pa tc l n c e tv a e o te t dn s r c ia a d ra ie a it c lia ig o wa e s in e nl bly i utv rn f tr ce c a d

构建“五维度”学分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构建“五维度”学分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产吐与科技云2019年第18卷第6期构建“五维度”学分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吴小平熊振倜【内容摘要】为了有效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好似“两层皮”、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只服务于少数有创业意向学生等问题,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五维度”学分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五维度”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触合【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改项目"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ZJGB2016163)和湖南省教育规划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项目“高校院校'政府-园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编号:XJK16BJCY29)成果。

【作者简介】吴小平(1979-),男,江西抚州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熊振倜(1963~),男,湖南沅陵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创新创业文件。

面对这一新形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髙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选择。

一些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

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有的高职院校只是开展了一些GYB.SYB培训,并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仍然是“两层皮”,两者并未实现真正融合或融合度不深,不能协调发展。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所提倡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素养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素养。

2023年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政策

2023年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政策

2023年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政策2023年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政策一、前言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造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我国决定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政策,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政策目标1.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使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

2.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培养模式。

3.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结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创新创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 提高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立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

三、政策举措1.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各级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增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鼓励企业和创业者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为教育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资源。

3. 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和实训,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政府将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制度,对具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和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4.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结合:鼓励企业与教育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

政府将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支持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创业团队的发展。

5.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强与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秀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和资源。

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国际创新创业交流和竞赛,并支持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的国际化发展。

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论高职院校“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设及实施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渐探索出了一种“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本文将从该模式的内涵与特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和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关探讨。

“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是指高职院校通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建立起完整的、覆盖教育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五维”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五个维度,包括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师资培训、资源共享和评价机制;“一体”则是指这五个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协调;“分层递进”则是指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渐进式设计。

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个性化教学、实践性强、评价科学、师资力量强大。

在“五维一体分层递进”教学模式中,课程设计是核心。

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群,将相关课程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横向联系;通过对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和优化,使课程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实践教学方面,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实习、实训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

“五维一体分层递进”教学模式还十分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

高职院校通过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评价信息,开展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师资力量也是该教学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

高职院校会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素养,建立高效的师资团队,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五维一体分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是构建这一模式的核心。

创新创业教育维度怎么写

创新创业教育维度怎么写

创新创业教育维度怎么写引言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但是,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我们需要关注哪些维度呢?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维度与内容,以期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1. 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创新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尝试的精神。

在创新思维培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

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思想,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跨学科思维的能力。

•进行创新性项目或实践活动。

让学生亲身参与创新实践,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意识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

具备创业意识的学生能够主动发现机会、勇于创新,并具备一定的风险承担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我们可以开展以下教育活动:•创业案例研究。

引导学生学习和分析成功的创业案例,了解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创业思维。

•创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创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创业的过程,了解创业的风险与机遇。

•创业导师辅导。

邀请成功的创业者或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制定创业计划并提供相关指导和经验分享。

3. 创新创业团队培养创新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高效的团队能够充分发挥成员的优势,共同完成创业项目。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团队项目学习。

组织学生参与跨学科的团队项目,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

•激励机制建设。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例如,设立创新创业竞赛,并为优秀团队提供奖励和支持。

五维实践教学体系包括(3篇)

五维实践教学体系包括(3篇)

第1篇一、知识技能维度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五维实践教学体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应具有层次性、递进性,从基础实践到综合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确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 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实验室、实习基地、企业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二、创新能力维度1. 创新意识培养:通过创新课程、创新竞赛、创新项目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创新能力训练: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例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

3. 创新成果转化: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职业素养维度1. 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2. 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 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社会责任维度1. 公民意识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身心健康维度1.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 身体健康教育:开展体育锻炼、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通过宿舍管理、生活指导等,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五维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高职“双向融合、三阶递进、四维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双向融合、三阶递进、四维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Liu Shizheng, Wu Xiongxi, Gao Qifeng (Zhejiang Industry Polytechnic College, Zhejiang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social competitiveness of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ith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tegration technology,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fulcmms, th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fYom four dimensions: u Course System ・ Teaching Resources - Training Platform ・ Quality Evaluation''. Constmct a 44 two-way integrationn curriculum system fo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create "three-dimensionaln high-qual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build a " four-dimensional training practice platform"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44 closed loop”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as implemented to achiev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 two-way integration ; third-order progressive ; four-dimensional traini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介绍了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开设创业核心类课程、学术报告交流类课程和模拟实训等活动,建立起连贯、完整、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观念上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无非就是就业、升学,但是伴随着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日益被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日益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因此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构建层次分明、科学立体的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教育的核心。

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类课程没有真正融入学校的教学体系。

当前,高校公共基础课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一些专业基础类课程,而能提供给学生进行选修的课程不多,内容结构也都较杂乱,地位不高。

创新创业类多以选修课形式向学生开课,被挤压的一个较狭小的空间,地位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定位不清,实践实训环节缺乏有力地支撑,课程的作用、辐射面及影响力都较小,因此很难达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效果[1]。

2.创新创业课程孤立于专业教育之外,没有进行深度融合。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都比较孤立,最多与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课程结合在一起,并没有与专业课程融合起来。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学生很难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创业实际中,创业活动缺乏专业支持,没有可行性。

而专业教育的效果也难以通过创业活动来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成了空中楼阁,创业活动脱离了专业技术的支持,形同虚设[2]。

3.缺乏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团队。

教育成功的离不开高精尖的师资团队。

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教育是由专业教师兼任的,缺乏专职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

且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教师比起一般专业教师,还需要更丰富的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人文科学素养、创业实践经验。

但是目前大多数指导教师自身创业经历都较少,因此更难以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

讲解的理论知识脱离创业实际,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这样自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创新创业型人才[3]。

4.创新创业课程与信息化手段结合度不高。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微课和慕课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使传统教学方式产生巨变。

创新创业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体现创新创业课程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二、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1.开设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

按照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开设创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相关的选修课,如:《创业学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等。

该类课程相当于基础通识课,注重培养创业者的素质,给学生提供学习经营管理、创业理论等方面知识的机会。

2.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思维。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与专业能力的养成相结合。

应该以专业课程建设为契机,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从学科专业与就业岗位的关联入手,发掘专业课程中与创业相关的教育资源,使得同学们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开拓创业视野,培养创业思维[4]。

3.结合专业背景,开设创业核心类课程。

以我院药学专业为例,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各类药品经营企业。

因此我们专为药学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创业类课程——《药店创业》。

站在市场需求的角度,通过对药店定位的思考、从规划、选址、采购、布局、陈列、销售、售后等方面对药店创业进行了详细地描述,探讨了如何具体的开创和经营一家药店。

这类课程从实际出发,把药店和创业联系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创业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4.学术报告交流类课程。

创新与创业过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过程,除了基础类知识和专业知识,同学们更需要实际创业经验和案例的交流。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形成一种创新创业氛围,可邀请创业训练专家、企业负责人、创业成功人士、校友等开展系列化“创业论坛”,介绍创业方法和过程、分享创业案例、激发创新精神,开拓学生的创业思路和视野。

5.开展模拟实训。

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展示大学生的创业实力和成果,并支持和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省和学校的计划项目。

通过各项赛事,使同学们学习创业知识、获得创业经历、培养创业、锻炼团队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比如,药学专业就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了手工制剂创业大赛活动,同学们在动手制备了手工皂、紫草膏、润唇膏、护手霜等产品,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创业的艰辛和乐趣,增强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业中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建成层次分明、科学立体的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

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的精神、提升创业实践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谈晓辉,张建智,关小舟,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究与探索——以中南大学能源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6(6):92-94
[2]胡叶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7,(51):223-224
[3]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55-57.
[4]杨益彬.基于多层次创业教育目标的高校多维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0,(6):38-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