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河套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集
赣州“福寿沟”保护及利用规划研究

赣州“福寿沟”保护及利用规划研究摘要:看一个城市是否发达,不光要看GDP、高楼大厦,还要看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下水道等;看一个城市的规划是否合理,不仅要看楼间距、绿化程度,还要看人们需要的地方,比如给排水系统。
给排水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的供水、排水系统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保护;排水1 “福寿沟”简介福寿沟系古代水利专家刘彝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任虔州知州时主持修建的赣州古城排水系统。
整个系统分为福沟和寿沟两大部分,其集水范围大致以文清路为界。
文清路以西,即城西北之水,流入寿沟,经西门城脚下和西门口两个“水窗”(出水口)排入章江;文清路以东,即城东南之水,流入福沟,经水窗口(俗称水叉口)、行祀庙、涌金门、北门四个“水窗”排入章江。
福寿沟主沟断面尺寸,宽0.7~1.0m,深1.7~2.0m,砖沟墙,用条石覆盖。
均井巷、姚衙前等处仍保留福寿沟的原状。
福寿沟所经之处和众多的池塘相连,其中有著名的城内三池(凤凰池、金鱼池、嘶马池),现在大多数池塘已被填塞,现存最大的有厚德路狮子塘和八境公园的李王塘。
在排水系统中,采用沟塘互联,可以增加暴雨时的调节容量,减少街道被淹没的范围和时间,又可以利用污水养鱼、种菜,是赣州市城市建设史上最早的污水综合利用工程。
2 “福寿沟”现状历经近千年的沧桑,福寿沟随着城市变迁和发展保存下来,并在发挥其排水功能。
福沟和寿沟均位于河套老城区东北区块,福沟位于该区块北端,寿沟位于南端,两沟互不连通。
寿沟始起建国路,经均井巷折向姚衙前路、方干巷北上攀高铺路,折向章贡路往东经涌金门排入贡江,干线全长约1km,寿沟断面约0.9×1.4m,沟深1.5~2m。
福沟始于文清路,经小巷南折大公路、健康路东折厚德路,往东经东壕塘排入贡江,全长约2km。
福沟断面约0.5×0.7~1.0m及0.9×1.0~2.1m,沟深1.6~2.5m。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巴彦淖尔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决定-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巴彦淖尔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决定正文:----------------------------------------------------------------------------------------------------------------------------------------------------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巴彦淖尔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决定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细化的要求,结合我市各类产业园区和工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的需求,经有关专家审查论证,市政府决定对巴彦淖尔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
具体调整内容如下:一、总体规划调整内容㈠行政办公用地总规中行政办公用地集中安排两片:一片位于乌拉特大街北侧,约14.65公顷;另一片集中于新华街以北地段,约61.0公顷。
调整后将其中乌拉特大街北侧约14.65公顷用地调整为一类居住用地,将行政办公用地布局至新华街南、五一街北侧地段;将利民街北侧约23.77公顷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
㈡商业金融用地⒈总规中在新华街北、金川大道东安排约32.2公顷商业金融用地,调整后将其中约6.1公顷调整为行政办公用地。
⒉总规中在新华街南安排约11.4公顷文化娱乐设施用地,调整后将该用地调整为行政办公用地,将文化娱乐设施用地安排至五一街南地块。
⒊调整后在五一街南增加约8.68公顷体育用地。
㈢教育科研用地(河套大学用地安排)总规中教育科研用地布置于城市东部区,现状河套大学周边,总用地约127.35公顷。
调整后将教育科研用地安排至乌兰XXX路西、金沙路东、新华街南、红铁街北地段,约85.03公顷。
㈣居住用地控规中减少最多的居住用地在乌兰XXX路西、金河路东地段,即河套大学用地。
为此,在曙光街南、铁路北地段增设一条支路即红铁街,划出约45.37公顷用地安排为城市居住用地。
赣州市水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

赣州市水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布内容一、规划范围赣州市水东组团位于赣州市中心城区东面,贡江、赣江右岸,与河套老城组团、水西组团隔江相望。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厦蓉高速,西南邻赣江、贡江,东至贡江大道及自然山体,用地面积23.64km2。
二、地位与作用本规划是指导本地区建设的法定性文件,是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直接依据。
在本地区内所进行的各项城市建设活动,均应遵循本法律条文。
三、发展定位赣州中心城区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滨水生态新城。
四、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规划水东组团人口规模为15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水东组团建设用地面积为1275.14公顷。
详见附表1。
五、规划结构规划水东组团的空间结构为“一核、二轴、四心、四区”。
一核:以宋城旅游、水西民俗休闲、水东田园度假为主要内容的三江口文化旅游核心。
二轴:沿江文化旅游发展轴及虔东大道城市发展轴。
四心:商业中心、田园度假旅游中心、马祖文化中心、七里瓷窑文化中心。
四区:北部居住区、田园度假区、南部居住区、七里瓷窑文化体验区。
六、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水东组团以京九铁路、虔州大桥-水东大道为界限分为3个街道,虔州大桥上游地区至京九铁路地区为东河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京九铁路至贡江大道地区为贡江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虔州大桥下游地区为虔东街道,下辖3个居住小区。
(1)行政办公设施规划行政办公设施按居住区级、小区级两级设置。
保留水东镇镇政府和水东镇派出所;新建1处派出所。
其余行政办公设施结合社区中心、邻里中心设置。
(2)文化设施布局规划文化设施按区级、居住区级、小区级三级设置。
规划区级文化设施一处,居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社区中心内,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邻里中心内。
(3)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共设置小学8处、初中3处、高中2处。
(4)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体育设施按区级(独立占地)、居住区、小区级(配建)三级设置。
规划设置区级体育设施3处。
居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社区中心内,小区级文体设施附设在邻里中心内。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自然资源部2021年3月前言为深化落实《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加强对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规范制图表达,制定《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制图规范(试行)》,明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纸表达的要素、色彩、符号等。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细化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纸表达要素内容。
本规范包括总则、一般规定、调查型图件制图要求、管控型图件制图要求、图件色彩和符号表达、附录。
本规范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自然资源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社。
目录1总则 (1)2一般规定 (2)2.1空间参照系统和比例尺 (2)2.2图件种类 (2)2.3图件的合并与拆分 (3)2.4基础地理要素 (3)2.5注记 (4)2.6图幅配置 (5)2.7图纸要素 (6)3调查型图件制图要求 (8)3.1市域国土空间用地用海现状图 (8)3.2中心城区国土空间用地用海现状图 (9)3.3市域自然保护地分布图 (11)3.4市域历史文化遗存分布图 (12)3.5市域自然灾害风险分布图 (12)4管控型图件制图要求 (13)4.1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13)4.2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13)4.3市域农(牧)业空间规划图 (14)—I—4.4市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14)4.5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15)4.6市域基础设施规划图 (15)4.7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16)4.8市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规划图 (17)4.9市域矿产资源规划图 (17)4.10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17)4.11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19)4.12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分区规划图 (20)4.13中心城区控制线规划图 (20)4.14中心城区绿地系统和开敞空间规划图 (21)4.15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图 (21)4.16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21)4.17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22)4.18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图 (23)4.19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图 (23)4.20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规划图 (24)5图件色彩和符号表达 (25)5.1底图色彩引导 (25)5.2用地用海色彩引导 (25)5.3规划分区色彩引导 (25)—II—5.4各类控制线和符号引导 (25)5.5样图示意 (26)附录A图幅配置示意 (27)附录B用地用海分类配色指引表 (29)附录C规划分区配色指引表 (31)附录D各类控制线配色及表达指引表 (32)附录E其他符号 (33)—III—1总则1.1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市级行政区域(市、地、州、盟,下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件的制作。
赣州市水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文本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规划根据、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发展战略及建设方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生活居住区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公共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文物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规划控制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规划实行方略与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赣州中心城区水东片区旳发展需要,为顺利进行水东片区生态旳保护与都市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文本(下称文本)。
第二条本次规划文本合用于水东片区23.4平方公里范围内旳各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旳规划管理工作。
规划区内开发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均应符合文本旳规定。
第三条文本波及旳控制指标和技术规定是根据既有旳有关原则、规范指定旳,未波及旳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西省和赣州市旳有关法规、标精确定。
02赣州都市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示稿201031012

目录一、 规划期限与范围 (1)(一)规划期限 (1)(二)规划范围 (1)(三)实施效力 (1)二、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 (2)(一)总体发展目标 (2)(二)交通系统发展目标 (2)三、 交通发展战略 (5)(一)核心战略 (5)(二)重大交通发展政策 (6)四、 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 (7)(一)综合交通走廊规划 (7)(二)区域交通协调策略 (7)(三)市域交通系统规划 (10)五、 都市区交通系统规划 (13)(一)规划目标 (13)(二)交通组织模式 (13)(三)公路网络布局 (13)(四)公交一体化规划 (14)六、 中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15)(一)交通组织思路 (15)(二)城市道路网络规划 (16)(三)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20)(四)公共客运枢纽规划 (22)(五)城市停车系统规划 (23)(六)旅游交通规划 (24)(七)慢行交通规划 (25)(八)物流系统规划 (27)(九)河套老城区交通规划指引 (28)七、 近中期建设规划 (30)(一)市域交通建设规划 (30)(二)中心城市交通建设规划 ......................................................... 31 公 示稿一、规划期限与范围(一) 规划期限本规划规划期限、范围与《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0-2030年)一致。
规划期限为2012-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 规划范围规划分为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市三个层次。
市域层次:市域行政管辖范围。
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
重点在于落实对外重大交通设施布局,根据市域空间结构及产业布局确定市域综合交通体系。
都市区层次:包括章贡区、赣县、南康市、上犹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崇义县、大余县及赣州开发区。
总面积2.01万平方公里。
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

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河北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空间数据标准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8月目录1. 总则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基本规定 ..................................................................... ...... 2 3.1. 一般要求 ..................................................................... ... 2 3.2. 总体规划成果空间数据命名规则 .................................................... 2 4. 总体规划成果空间数据图层编码 ....................................................... 4 4.1. 设区市、县(市)域规划成果图层编码命名 .......................................... 4 4.2. 中心城区规划成果图层分类与命名 .................................................. 6 5. 设区市、县(市)域规划成果图层属性表结构 ........................................... 8 5.1. 一般规定 ........................................................................ 8 5.2. 设区市、县(市)域空间布局现状图(XSY_XZ_KJBJ) ............................... 8 5.3. 城镇(村)体系规划图(XSY_GH_ZCTX) ......................................... 10 5.4. 城乡总体规划图(XSY_GH_ZTGH) .. (12)5.5. 空间管制规划图(XSY_GH_KJGZ)................................................ 13 5.6. 产业布局规划图(XSY_GH_CYBJ)................................................14 5.7. 综合交通规划图(XSY_GH_ZHJT) ................................................ 15 5.8.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XSY_GH_WHYC) ...................................... 16 5.9.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图(XSY_GH_STHJ) (17)5.10. 基础设施规划图(XSY_GH_JCSS) ............................................... 18 5.1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XSY_GH_GGFW) .......................................... 22 5.12. 城市规划区范围图(XSY_GH_GHFW) .. (24)6. 中心城区规划成果图层属性表结构 ................................................... 25 6.1. 一般规定 ..................................................................... .. 25 6.2. 空间布局现状图(ZXCQ_XZ_KJBJ) ............................................... 25 6.3.用地评价及发展方向分析图(ZXCQ_XZ_PJFZ) ..................................... 27 6.4. 用地布局规划图(ZXCQ_GH_YDBJ) (28)6.5. “五线”控制规划图(ZXCQ_GH_WXKZ) ......................................... 29 6.6. 道路交通规划图((ZXCQ_GH_DLJT) (30)6.7. 绿地系统规划图(ZXCQ_GH_LDXT) .............................................. 32 6.8. 景观风貌规划图(ZXCQ_GH_JGFM) ..............................................32 6.9. 给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JSGC) .............................................. 33 6.10.雨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YSGC) ............................................. 34 6.11. 污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WSGC) ............................................35 6.12. 再生水工程规划图(ZXCQ_GH_ZSS) ............................................. 36 6.13. 电力工程规划图(ZXCQ_GH_DLGC) .............................................36 6.14. 通讯工程规划图(ZXCQ_GH_TXGC) ............................................. 37 6.15. 供热工程规划图(ZXCQ_GH_GRGC) ............................................38 6.16. 燃气工程规划图(ZXCQ_GH_RQGC) ............................................ 39 6.17. 综合防灾及环卫工程规划(ZXCQ_GH_FZHW) ....................................39 6.18. 近期建设规划图(ZXCQ_GH_JQGH) ............................................. 40 6.19. 远景规划图(ZXCQ_GH_YJGH) .................................................421. 总则1.1 为提高城市(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技术手段,推进规划成果应用,规范总体规划电子成果,特制定本标准。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赣州市中心城区地名命名方案的公告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赣州市中心城区地名命名方案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17•【字号】•【施行日期】2008.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赣州市中心城区地名命名方案的公告市地名委员会制订的《赣州市中心城区地名命名方案》已经2008年9月2日召开的市政府第二十三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告。
请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在使用和发布相关地名信息时,以《方案》中公布的地名为准。
特此公告二○○八年十月十七日赣州市中心城区地名命名方案根据市城建规划部门的规划,市地名委员会对中心城区的目前在建道路和部分规划拟建道路、桥梁、公园提出了初步命名意见。
经媒体公示后,对征集意见进行了研讨,形成如下方案。
一、桥梁1、飞龙大桥:跨章江至飞龙岛在建大桥。
因飞龙岛命名。
2、章江大桥:地处市疾控中心附近,连接新区兴国路的在建大桥二、河套内老城区以文明大道北段、西郊路以西与章江合围的杉木树下、二康庙、三康庙地带片区,以及北起贡江南岸、南止赣州火车站、西起八一四大道和五洲大道、东止京九铁路的“站北新区”,作为老城区。
以“能够彰显赣州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古代名人、名建筑及人文景观名称,或者以“能够反映赣州市客家文化民风民俗特色”的名称,命名这两个片区的道路。
具体如下:(一)杉木树下片区1、木客街:东西走向。
东起青年路与西郊路交叉口,向西偏北延伸,止于章江北大道。
赣人自古有“木客”之称。
2、木栏井街:东西走向。
东起西郊路,向西偏北延伸,止于章江北大道。
因该路所在地建国初期属“木栏井”村而取名。
3、虔州路:东西走向。
东起西郊路(红旗大道西段转盘附近),向西偏北延伸,止于章江北大道。
以赣州原名“虔州”命名。
4、廉泉路:南北弓状走向。
北起木客街(青年路西端转盘附近),向南过木栏井街、虔州路、西桥路、红旗大道,再折向东,过高琰路、贵和路、杨公路,止于东坡路与忠诚府街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