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考

“城市双修”背景下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考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城市管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依据,在我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指导着城市的建设。
以往的老城区控规的编制往往迫于政策要求和政治任务,编制完成的控规深度参差不齐。
同时老城区存在着现状空间复杂,用地权属杂乱,城市更新无规律等因素加大了老城区控规编制和实施难度。
城市双修背景下,对于老城区建设的指导,老城区控规与城市双修规划的结合为老城有机更新带来新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城市双修;可实施性;问题导向;思路转型1、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经历了粗放型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城市新区扩张和老城发展缓慢成为我国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普遍现象。
然而快速的城市膨胀,也带来了诸多“城市病”。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将“双修”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任务,存量规划和减量规划受到更多关注。
笔者之前参与多个县城老城区控规的编制,同时也在对其动态维护中,存在着规划和实施之间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县城管理局限性和规划编制本身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双修”背景下,针对老城控规编制需要更加重视问题导向和思路创新。
2、城市双修与控规"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强调“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1]。
控规作为城市建设管控的直接法定手段,控规的一成不变让其丧失了指导城市建设的作用,或者说控规动态维护,造成不间断的变更控规,甚至突破控规的强制性内容。
城市双修的出现,促进了各类城市规划编制转变思路。
3、宝昌镇老城区工作情况简介1)项目概况太仆寺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最南端,距离周边省会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均在150-350公里范围内,交通区位条件较好。
例谈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例谈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乡规划法》及《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明确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许可的直接依据,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的前置条件。
目前城市开发方式已由零星建设、"见缝插针"的形式逐步转变为成片综合开发的形式,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土地有偿使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城市建设按规划有序地进行。
但是,有的开发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和高利润,导致了容积率、建筑密度等方面的失控,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损害了社会整体利益。
因此,必须通过制定科学的控规来有效地引导和控制城市开发管理,合理、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城市土地。
阜新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城市,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经济转型试点市,目前正在努力创建经济转型示范市。
老城区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在经历了长期城市发展,如今的阜新老城区出现了大量的城市问题,如老城区功能定位尚需进一步明确,职能有待进一步调整;用地布局功能凌乱,各类性质用地零散分布,缺少系统的功能布局结构;公共设施网络不完善,缺少区域核心和分区中心,没有形成体系;一些街道及沿街立面景观破旧,道路拥挤,沿街景观较差;绿地系统缺乏,沿街缺少必要的开放绿地,使城市整体空间风貌形象大打折扣;存在大量的旧居住区,社区服务设施匮乏,城市整体形象无法得到全面提升,需要拆迁重建或完善设施配套。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总体规划,然而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已指导阜新的城市建设十余年,从实施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实际看,现行的《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与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人文理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规划编制标准较低,特别在城市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上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所需,制约着城市的弹性发展和拓展能力,因此,阜新市政府在2008年就提出对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指示,但是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审批需要一定的时间,由于城市建设离不开控规的指导,这就需要规划者认真总结上一轮规划,找准问题,把握方向,通过规划重新定位老城区,完善老城区各项功能,确定城区布局结构,提升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高控规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才能将老城区更新改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新城。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点

浅析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点程东梅(夏邑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河南 夏邑 476400)摘要:在“五级三类”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下,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要点,也是进一步探索编制技术路径及其他研究的前提条件。
在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当中,如何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在全面了解、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意义自然资源部于2018年成立之后,我国城乡规划体制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伴随国土空间规划的深入发展,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于2019年5月出台以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确立,并实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方向明确化,在空间和时间上,国土空间规划对一定区域国土开发和保护作出了明确安排,其中便包含详细规划,要求在市县及以下进行详细规划编制。
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编制合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指导,因此,必须从编制体系和控制内容方面入手,积极探索新的规划途径。
1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意义在机构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给城乡规划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
(1)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详细规划编制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第一编制层次,通过量化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可以将总体规划当中的平面控制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三维空间控制,将总体规划当中的定性控制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定量控制,将总体规划当中的宏观控制转化为对城市建设的微观控制,以此实现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控制,切实深化、落实整体规划意图,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
老城区1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

扬州市老城区1号街坊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编制规划的背景、目的为加强老城区传统风貌保护,科学指导老城区整治与更新,逐步适应城市发展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需求,在《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的指导下,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分街坊对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的细化和深化。
第2条编制规划的基本依据本规划的编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按照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老城区的特点而制定,符合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3条规划的法律运用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区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划,凡与本规划有矛盾和冲突的,以本规划为准。
对违反本规划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处罚。
第4条文本与图则的法律效力,与其它有关的规范与技术标准的关系1、文本与图则配套使用,二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文本涉及的指标是结合扬州老城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所制定的,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江苏省及扬州市的有关规范和规定。
3、本规划解释权属于扬州市规划局。
第二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第5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3、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3)4、《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2002)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6、《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8、《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9、《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0、《扬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2002)第6条规划原则1、遵循“整体控制、积极保护、合理保留、全面改善”的原则,体现全面保护老城区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基本要求。
2、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尽量保持街坊原有格局和空间形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用地功能,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合理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方便居民生活。
宿迁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

宿迁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公示
2002年初,市规划局委托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宿迁市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规划范围
古黄河、黄河路以东、运河路及京杭大运河以西,城北路以南,杨公路、思虞路以北的用地,总面积768.41公顷。
(二)旧城区性质
市级商贸金融中心,以楚汉文化为核心的传统风貌旅游区,市区主要居住地。
(三)总体布局
形成“两纵四横”的交通干线,以幸福路为生活主轴线,形成以幸福中路、幸福南路、黄运路为主,东大街为辅的商业街区;以项里公园、黄河风光带、运河风光带与各类园林绿地、广场,形成层次丰富的绿地系统;居住以社区为单位,遍布整个旧城区,其中马陵社区内局部地段为传统民居及街巷空间保护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

1 总则1.0.1 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增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定。
1.0.2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定为依据,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结合、规划设计与开发衔接,将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宏观控制要求,转化为微观控制的规划编制层次。
1.0.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对象主要是城市近、中期建设地域中的新区(含开发区)或旧城改建地区。
其规划成果是城市建设管理、修建设计和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1.0.4 控制性详细规划依法经当地人民政府或其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方能生效。
1.0.5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其它有关技术规定。
1.0.6 本规定由湖北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2 规划基础资料2.0.1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对所在城市的建设发展历史、现状及规划等情况作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2.0.2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2.0.3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收集以下基础资料:2.0.3.1 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对本规划区的规划要求及相邻地段已批准的规划资料;2.0.3.2 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1/2000),其用地分类应分至小类和补充细分类;2.0.3.3 人口分布现状资料: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等;2.0.3.4 建筑物现状资料:建筑物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2.0.3.5 公共设施规划与分布情况;2.0.3.6 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资料及专项工程规划资料;2.0.3.7 土地经济分析资料:地价等级、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况、开发方式等;2.0.3.8 所在城市及地区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2.0.3.9 所在城市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资料及城市环境质量资料;2.0.3.10 有关部门对该地区的要求及近期建设项目内容。
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

熊
璐
王雨松
XI ONG Lu;W AN G Yu o s ng
【 要 】 旧城 区的 形 成 是 历 史 演 进 的 产 物 ,是 城 市 人 文 积 摘 淀 的场 所 。 旧城 更 新 是 一 个 复 杂 的 系统 工 程 ,它 包含 用地
功 能转 换 、 基础 设 施 更 新 、历 史 文 脉 保 护 、环 境 改 善 等诸
2 项 目背景分析
宁 波城 市 核 心 由甬 江 、余 姚 江 、奉 化 江 三 江 汇 聚 而
ABSTRACT: i p p rwi h e uaoy d ti dp a f Ths a e, t terg ltr eal lno h e
Ja g e e ta r ao n b i s a x mp e d s u s s i n b ic n r l e fNi g o c t a n e a l, ic s e a y
旧城 更新 区的控规编 制
— —
以宁波江北核心 区控规为例
REGUL T0RY DET L AN F RMUL Tl A AI ED PL O A ON OF REGENERA TED ARE OF OL NNER CI Y: A D I T A CASE ST UDY OF REGUL T A ORY DE AI E AN OF J ANGBEI T L D PL I CENT RALARE NGB A I NI N O
dea ldpln; t ie a poit n f r ulton n si o m ai
1 引言
二 萍 皿 冈 空 {浩茹量
旧城 是 指 城 市 建 成 区 中 某 些 经 济 衰 退 房 屋 年 久 残 旧 市 政 设 施 落 后 、 居 住 质 量 较 差 的 地 区 。 为 了 使 其 恢 复
临泉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泉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临泉县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内容一、规划范围本规划适用于临泉县老城区,东至临化路、南至阜临路、西至西堤路、北至泉河南路,共7.17平方公里用地范围内各街区、地块以及各类用地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
二、规划目标1、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促进老城区更新改造。
2、承担大型商贸、教育医疗、娱乐休闲等职能,配套居住用地,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
3、在建设城市中心区新形象的同时,注重保护老城传统道路格局特色,结合城市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创造老城独有的景观风貌。
三、功能定位县级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中心;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宜居老城。
四、空间结构本区的空间结构为“一心、两轴、四片”。
“一心”指县级商业核心;“两轴”指光明路、前进路城市发展轴;“四片”指四个以居住为主的功能片区。
五、整体性控制本区用地类型主要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辅以适量的市政设施用地等。
规划范围内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分四个组团;商服用地布置在光明路两侧、临鲖路两侧;市场用地布置在阜临路北侧、四化路南侧;文化娱乐用地布置在光明路东侧、四化路北侧;公共交通用地布置在四化路北侧;供水、供电、邮政、电信等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原址保留,除保留县消防大队外,在解放路东侧、临鲖路以南新增消防站一处;城区内共设置机动车停车场八处;生态绿地主要沿西堤路、环城北路堤坝外侧设置,公共绿地主要布置在光明路两侧、泉河南路南侧,西堤路东侧、顺河路南侧,泉河南路南侧、人民路北侧,泉河南路南侧、人民路北侧,十字河两侧等;防护绿地布置在临化路两侧。
规划区内道路用地、绿地、市政配套设施用地总量需要严格控制,不得作为其它用途减少其用地面积,而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用地所占比例可适当调整。
本规划所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是对未来土地使用的控制与引导,现状合法的土地使用与本规划规定使用性质不符的,原则上可继续保持其原有的使用功能;一旦这类土地要求进行改造与重建时,必须与本规划规定的使用性质相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讨摘要:老城区处于“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阶段,现
状复杂,涉及到人口、用地、建筑、交通、公共设施、城市景观、与遗址保护区环境协调等多个方面,规划所面临的技术难点除了老城区所固有的、过去大量存在的物质性老化问题、城市中心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失调问题、山水环境的利用问题,还须考虑行政中心搬迁对本区功能结构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地的重新利用问题。
基于老城问题的复杂性,规划编制必须对现状进行全面详实的深入分析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与产生的根源,同时,还应从城市整体功能合理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科学的确定规划区开发强度和城市形态的控制。
关键词: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强度,城市形态
abstract: in the old “over-urbanization” or “lag urbanization” sta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complex, involve population, land use,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public facilities, urban landscape, and site reserves in many way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planning faces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addition to the old, the past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physical aging problem, city center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sorder, the landscape of the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this move the influence of function
structure and the accompanying the new use land. based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old problems, planning must be present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tailed analysis to seize the essence of the problem and the root causes of,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the whole city function of rationality angl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ity by the accurate grasp,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trength and city planning determine control of the form.
keywords: both private and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development intensity, urban form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
一、规划区现状问题解读
规划区现状用地布局混乱,用地结构不合理,不同用地(主要是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之间相互混杂。
路网未能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道路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不健全,路面狭窄,路况差。
大部分居住建筑布局混乱、层数低、密度大,且年代较长、质量差、保留价值较小。
并与零星分散的工业用地犬牙交错,造成相互干扰,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严重缺乏市民休憩活动的公共绿地和文体娱乐空间,缺少区级公园和街头绿地。
市政公用设施薄弱,排水系统不完善,由于埋深浅、横断面积小,排水能力差,常发生
阻塞和溢流等问题;供电线路出线凌乱,供电、电讯线路乱接乱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以及城市用电的安全。
老城改造面临的更重要和更复杂的问题应该是利益关系等问题。
规划面临的问题不仅要把老城改造好、建设好,而且要妥善处理好涉及到政府、开发商及广大人民群众等方方面面和不同层次的利益关系问题,而这些问题既复杂又现实。
二、规划技术路线
通过对现状用地构成、开发强度、地价规律分析确定规划区主要功能区、城市核心范围、同时遵循经济规律指导用地布局。
1、通过对现状人口分布规律、人均指标和现状建筑质量评价确定老城区人口疏散范围。
2、通过对现状建筑高度及老城区周边环境分析确定老城区整体高度控制,确定城市轮廓线。
3、通过对现状道路网密度、交通质量、停车设施分析老城区动静态交通问题。
4、通过对老城区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已经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来合理确定老城区公共设施。
5、通过对老城区现状历史遗存、自然要素、建筑空间分析确定保护范围、景观特色、空间景观序列等。
通过对现状用地、人口、建筑、交通、公共设施、景观的分析评估,同时结合总体规划对该地段的道路交通组织、功能定位等综合分析确定老城区规划思想和发展目标。
实现方案的基本内容如:
性质定位和用地布局结构、人口容量和居住模式、交通组织和路网规划、公共设施布局、保护范围和保护方式、景观序列和城市轮廓线等内容。
规划技术线路图示如下:
三、规划思路
1、区域分析
区域分析整体把握的方法,从总体规划对老城区的整体定位和开发强度分析。
区域的规划问题从以下两个层面来研究:
第一个层面是总体层面,主要考虑从老城组团整体环境的分析出发,明确该片区的发展方向,确定功能定位,开发强度和高度分区从而提出本次规划范围老城区的开发思路、原则、用地布局的基本构思以及原则确定本区的开发规模。
第二层面是在用地功能规划的基础上,依据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容量、可能划拨出的配套设施用地规模和周边地区的具体情况,以及路网的交通能力等方面因素提出片区发展的总体规模,根据用地布局提出各地块的控制要求。
控制指标的要求兼顾分期建设要求,最后针对开发规模从横向比较以确定其可行性,并作为制订建设管理的依据。
2、控制体系
采用“老城区建设总量—分片区容量控制--地块容量控制”三级控制体系。
3、控制方法
为应对规划管理实际工作中对于控规弹性的需求,本次控规在用地控制手段上运用实线控制、点位控制和指标控制三种方式组合控制,刚柔结合,提高控规的实际可操作性。
(1)实线控制
进行实线控制的用地,在分图图则中,用实线划定,即对地块的位置、边界形状、建设规模、设施要求作出强制性规定,原则上不予更改。
若特殊情况必须更改的,必须经过相应调整、论证及审查程序,报审批机关审批。
(2)点位控制
进行点位控制的用地,在确保设施规模的前提下,可结合相邻地块开发与其他项目进行联合建设(不独立占地),达到集约使用土地,功能互补的双赢效应。
老城区的公厕、开闭所、邮政所、有线电视机房、移动通信基站、热力交换站等采用点位控制的方法,保证实施规模,不对用地在空间上落地控制。
(3)指标控制
进行指标控制的用地,其建设控制要求以规模指标的形式予以确定,对位置、边界形状未进行空间落地,在进行下位规划编制时必须按照相应指标予以落实。
老城区居住开发面积比较大,对小区级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居民健身设施、卫生站、文化活动站、综合食品店、综合百货店、餐饮、肉菜市场、其它第三产业设施、储蓄所、物业管理等采用指标控制,本次规划给出相应的公共设施
配置表格和规模,以便于规划管理参考。
参考文献:
夏南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第二版),同济出版
社.2008.11.01
桑劲. 理想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创新实践(2010.6.no.39) ,同济出版社,2010.06.01
杨斌、刘峥嵘. 城乡规划法指导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2010.4期
孙翔、姚燕华. 基于规划发展单元的总规-控规联动机制研究,城市规划,201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