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文学
历史传记文学

历史传记文学1. 传记文学概述传记文学是以人物为主题,通过对其生平、事事、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描写,塑造出一个具有代表性、奇特性、讽刺性、冲突性、情节性、思想性等特征的形象。
传记文学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历史、文化的巨大变化。
2. 《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由司马迁在西汉时期撰写完成,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标准的纪传体和杂史体两种形式。
其中,《本纪》是研究人物品德、生平和主要事件的篇章,而《列传》则是着重描写人物的思想、才能和行事风格的篇章。
《史记》所涉及的人物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和领域,如始皇帝、孔子、司马迁、吕不韦、项羽、刘邦等。
这些人物既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又是文学中的传奇人物,通过对其思想、情节、结局等方面的描写,形成了我国传统史学的基本框架和文化遗产。
3.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角的长篇小说。
该小说由清代著名文人曹雪芹所著,全书共120回,分为三十回、四十回和五十回三个部分。
小说以贾宝玉的生活为主线,以贾府的兴衰为主旨,通过对家族成员及其周边人物的动态刻画,分析了封建大家庭的缺陷,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人生的无奈。
《红楼梦》描绘的人物非常丰富多彩,家族内部的琐事、宴会比赛、新娘选定等具有生活情趣的情节,使读者沉浸在清代封建大家庭的细节中;而通过对人物性格、思想和行为的揭示,又能够反映出作者对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及其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看法。
4. 魔幻现实主义传记文学魔幻现实主义传记文学是一种具有新闻采访的语言特点和文学独立性的文体,是将现实主义和魔幻元素巧妙地融合起来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
它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独到视角、诙谐幽默、抽象拟人等手法,从而塑造出新奇、有趣和思想深刻的形象。
代表作品有《疯癫日记》、《梁家河》等。
总的来说,传记文学是一种非常有益和富有魅力的文学形式,它不仅能够传达人物本身的价值和思想,同时也具有高度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参考价值。
传记与传记文学

传记与传记文学: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的图书资料。
传统的传记著作,强调的是人物考订,如年谱、行年考、大事记等,在《中图法》中,传记归为历史类。
传记文学(或文学性传记),属于广义散文,是以有名有姓的真人真事为对象进行创作的文学。
其特征:一是忠于事实,所写的内容确实是生活中存在和发生过的人和事;二是忠于历史,通过对人物生平事迹的描写,表现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
在《中图法》中,传记文学归为文学类。
应该说,传记与传记文学都是历史与文学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边缘文体作品,只是它们的“原色”含量有所不同。
它们的区别,一般地说,以记述历史事实为主的史实性传记属于历史科学范畴,入历史类;用形象化手法生动地描写人物的文学性传记属于文学范畴,入文学类。
然而,传记与传记文学(或文学性传记)的界线是很难截然分清的。
2012,一些史年以来实性传记采用了文学的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冲击着“传记”的传统形式,使传记与传记文学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了。
传记文学不同于虚构的人物故事为内容的其它文学作品,它具有“传记”和“文学”双重性质。
作为传记,它有信史的价值,作为文学,它有艺术的功能。
在实际图书分类过程中,有的名为传记文学,实为历史著作。
因此,传记与传记文学的分类要视具体图书内容来归类。
可以从以下二方面把握:⑴ 如是真实地反映历史事件或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无虚构情节,只是在忠于史实的前提下,适当进行艺术加工的,可根据图书的最大用途归入历史类;以形象化方法,生动地描写人物形象,符合报告文学、故事或小说、散文体裁特征的,才归入文学类的有关类目。
例:《伟人孙中山》,李茂高编著,入K827.6。
《我的前半生》,溥仪著,入I521。
《藤野先生》,鲁迅著,入I626。
英雄人物事迹和各科先进人物事迹则入D政治有关类目。
如,《中国当代少年英雄传》,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入D462.263。
⑵ 记录人物一生或较长时间的生活历史,旨在详尽地描绘出人物的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入历史类目;而只截取人物的某一阶段的活动片断,旨在表现一定社会意义的主题的,入文学的“报告文学”或“故事”类目。
传记文学的阅读技巧

传记文学的阅读技巧
传记文学是一种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学形式,其阅读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传主生平:在阅读传记文学时,首先要了解传主的生平,包括出生背景、成长经历、主要成就和贡献等。
这有助于理解传记的内容和主题,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把握传记文学的特点:传记文学具有一些特点,如真实性和文学性。
真实性是传记文学的基本要求,作者需要真实地记录传主的生活和事迹。
同时,文学性则要求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描绘手法,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3. 分析传记的写作手法:传记的写作手法包括叙述、描写、议论等。
分析这些写作手法,可以了解作者如何处理传主的事迹和形象,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 挖掘传记的主题和意义:传记文学不仅仅是记录传主生平的文字,也包含了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和观点。
通过挖掘传记的主题和意义,可以深入了解传主的形象和生平,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
5. 注重阅读体验:传记文学的阅读是一种体验式的阅读,读者需要沉浸其中,感受作者的描绘和情感。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与传主和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理解传记的内容和主题。
总之,阅读传记文学需要耐心和投入,要注重细节和情感体验。
通过深入了解传主的生平、分析写作手法、挖掘主题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传记的内容和主题,享受阅读的乐趣。
传记文学的特点和价值

传记文学的特点和价值传记文学是以描述某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学形式。
它记录了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人物,如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这些人物都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传记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拥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首先,传记文学的特点是真实性。
与小说不同,传记文学是基于事实而写成的。
传记作者必须深入研究被描述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从大量的史料和资料中筛选出真实而有代表性的内容,避免虚构。
这种真实性使得读者对被描述人物的了解更为准确和深入。
其次,传记文学的特点是独特性。
每个被描述的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性格、思想和人生经历。
传记作者需要针对被描述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以揭示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和时代特征。
因此,不同的传记,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着诸多不同之处,丰富了阅读体验。
与此同时,传记文学也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通过对某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描述,传记带给我们深入的历史感受。
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转型时期,某些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塑造了重要历史轨迹。
通过传记我们能够了解这些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
此外,传记文学还有振奋人心的鼓舞作用。
许多传记书籍都描绘了被描述人物的艰苦奋斗和顽强不屈精神,为我们树立了高尚的榜样。
在艰难困苦的时刻,读者可以从这些传记中汲取勇气和力量,继续前行。
总之,传记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它的真实性、独特性、历史价值和鼓舞作用,使得它成为了许多人们心目中不可或缺的阅读之一。
传记文学带给我们的是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感受,是一本生动的人生教科书。
什么是传记文学(精)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1.通假字 ⑴可与不--不=否,表疑问语气.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奉=捧,用手托. ⑶拜书送于庭--庭=廷,朝廷 ⑷如有司案图--案=按,察看. ⑸设九宾礼于廷--宾=傧 ⑹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穆 ⑺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孰=熟,仔细. ⑻请奉盆缻秦王——缻=缶 2.一词多义 ⑴负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谦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2)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3) 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么仇也
完璧归赵
秦王:欺诈 1,愿以十五城 请易璧 2,坐章台见相 如,传以示美 人及左右 3,召有司案 图,指从此以 往十五都予 赵。
相如:反欺诈 1,璧有瑕(设计智取) 2,持璧却立,倚柱,努发上冲冠(说 理斗争) 3,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誓死捍卫) 4,大王亦斋戒五日(缓兵之计) 5,使其从者归璧于赵(保全璧) 6,未尝有坚明约束者(送璧理由) 7,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提出 建议) 8,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委婉劝告)
3.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 亲. ⑸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4.词类活用 ⑴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传记文学

• • • •
3.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1)真实性与文学性 (2)哲理性与形象性 (3)思辨性与审美性
(二)
• • • • • •
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5、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探究——探讨文 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 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 6、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 么现实意义?
其它概括事迹题型: •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3)在国家需时, 邓叔群是如何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 《吴良镛:筑梦人生》:吴良镛在建筑领域 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 明。(6分) •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侯仁之被称为城 市的知音,这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 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 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 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 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类传记既要记 述人物的生平又要评论人物的思想、生活和贡献。 评传的对象一般是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 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著 名人物,如《孔子评传》。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 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 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 学描写。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 语比较平实。
• (三)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 1. 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 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 2. 做了什么事?(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有时候写了几件事。) • 3. 这个人怎么样?(是好人,还是坏人?一般是好人, 主要看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 4. 是思路层次,文章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 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 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 等。 • 5. 是写作技巧和语言特点,这两项内容虽然现在的高 考命题很少涉及,但对它们有个粗略了解,可以帮助 理解文本内容。
关于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的特征
• 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必须具有相当 的完整性。 (有别于只写人物一 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 文学﹑人物特写等。 ) • 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 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 感染力。 (有别于普通的人物 传。 )
传记文学的形式 •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 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 小说接近。
• 二、杂体传记文学即杂传文学 • 杂体传记文学包括史传之外的一切 具有传记性质的作品﹐如碑诔﹑传 状﹑自传等。秦汉时期即已出现这 类作品﹐但它的发达兴盛﹐主要在 唐代以后﹐至明清尤盛。 (韩愈 ﹑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宋濂 ﹑顾炎武﹑黄宗羲 )
关经历的作 品称传记﹐其中文 学性较强的作品即 是传记文学。
传记文学的特征
• 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 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 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 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 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 ﹐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 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 (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
传记文学的分类
• 一、历史传记文学即史传文学 • 司马迁《史记》:“本纪”﹑“世 家”﹑“列传”开创以人物描写为 中心的“纪传体”﹐成为以后历代 正史的标准文体。(班固的《汉书》
﹐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 ﹐沈约的《宋书》﹐李延寿的《南史》 ﹑《北史》﹐欧阳修的《新唐书》等 )
传记文学的分类
传记类文本知识点总结

传记类文本知识点总结一、传记类文本的知识点总结:1. 了解传记文学的基本概念传记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主要描写某个人的一生经历和成就。
传记文学是具有历史性、纪实性和文学性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素材,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准确的叙述,展现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
2. 传记文学的种类和流派传记文学包括传记、自传、回忆录等多种形式。
不同种类的传记文学在描写手法和风格上有所不同,有的着重于客观描述,有的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有的强调历史事件的叙述。
3. 传记文学的写作技巧和要求在写作传记类文本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叙事技巧和叙述方法。
要围绕人物的成长经历和重要事件展开叙述,注意结构的安排和描写的细节,力求真实客观,生动有趣。
4. 传记类文本的创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写作传记类文本需要深入的调查、研究和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全面揭示人物的形象和个性。
要注重注重人物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切忌走入枯燥、平淡和功利的泥潭。
5. 传记类文本的价值和意义传记文学以其真实性和导向性,可以使人们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真相,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认知。
传记文学在文学艺术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启迪人们的智慧,滋润人们的心灵。
二、传记类文本的写作规范1. 确定传记的主题和人物在写作传记类文本时,首先要明确传记的主题和描写的人物,需要对人物的生平经历和成就有深入的了解,明确叙述的重点和着力点。
2. 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撰写传记类文本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包括史料、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
需要对人物的生平经历和所处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3. 审读和整理资料在搜集资料之后,要对资料进行审读和整理,筛选出相关的内容和重要的信息。
整理出完整的人物生平和事件经历。
4. 创作大纲和结构安排在进行传记类文本的创作之前,要先草拟大致的创作大纲和结构安排,对要叙述的内容进行初步的规划和安排。
5. 开展实际写作工作在进行实际的传记类文本创作时,要注意叙述的角度和描写的方法,要力求真实客观,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篇章结构
⑴从选材剪裁角度: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 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 实、新颖、有力。
⑵从结构安排角度: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 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 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你怎样理解作者选取浦口车站送别时“买桔”这 一场景?(《朱自清传》)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可以造成悬念、埋下伏笔, 以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2、叙述顺序
⑶插叙:叙述主要事件时暂时中断线索,插入 另一件事。
作用:可以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对主要 人物的身份、性格作简要介绍。
3、描写
(1)环境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两个方面。
作用: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增加事情的 真实性;②渲染气氛,烘托传主的心情;③ 寄托传主的思想感情;④反映传主的性格或 品质。
②第三人称(他传):是指作者以局外人 的视点进行叙述的笔法。
作用: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 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顺序 ⑴顺叙:对人物和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
进行叙述。 作用: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 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⑵倒叙:先写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断, 后写事件经过。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 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
• 性(1传)文、体记从。叙文述属人于称实看,用传类记文可分章自,传它和记他传述。人前物者是 生作平者自事己迹撰,写展的,示如人:物鲁迅的写生的活《经鲁迅历自和传精》,神沈 风从貌文的,《总沈结从人文自物传一》生。后成者败是的他经人撰验写教的训,如,: 已《经华罗成庚为》当、今《“社布会衣总影统响”大孙中、山流》传等广。 的一 •种(还文2有)的体、传从。记表,达一方面式记看述,人一物般的的经传历记,以一记面叙加为以主评,论,
四、阅读传记应注意的两点:
第一、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毛毛写作《我的父 亲邓小平》用了几乎十年时间,搜集并深入钻 研有关邓小平的资料。司马迁写《史记》,经 历了十年,如果加上他搜集史料、调查研究所 花去的时间,可以说一部《史记》倾注了他的 毕生精力。这些例子都可说明真实的重要性。
第二,熟悉传记文学的写法
从创作方法来说,传记可分为历史 传记和文学传记。文学传记一般采用顺 叙的方式来写作,即按照时间顺序来记 叙人物生平,以平实明快的叙述为主, 穿插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评说,增加一 点抒情和议论的色彩。
1、表达方式:叙述人称的选择,
叙述顺序的安排,描写的特点等。
艺术 特色
2、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夸张、
印象;可以把不便于明说的意思含蓄地表达出来,赋予
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2、对比法
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 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
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
更加尖锐。
8/17
鉴赏指津
3、衬托法 事物与事物之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它可以突出强调
二、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 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 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 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 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三、如何阅读一篇传记文?
⑴了解传记的文体特点 ⑵整体阅读全文,初步感知全文大意。 ⑶ 理清行文线索、结构;弄清主旨。 ⑷局部探究文中的典型细节,从中感悟 传主的思想性格。 ⑸联系自己的实际,反省自己,从与传 主的对话中获得人生的教益。
反复、引用等。
3、篇章结构:选材剪裁、结构安排等
4、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先抑
后扬等。
5、语言的特点和风格:生动形象、自然亲
切、浅显质朴、幽默诙谐、委婉含蓄等。
一、表达方式
1、叙述人称 ①第一人称(自传):指文本以当事人的口 吻来叙述的方法。 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 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表现的主体事物,表达强烈的感情和感受,在文中可以 丰富文章的表现技法,深化文章的主题。 4、先抑后扬法 先抑后扬的手法,使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前后形 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给读者致而 又特别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环节所作的特写 式描写。
作用:刻画传主的形象,再现传主所处的 典型环境和所表现的典型性格,呈现传主 的内心世界,展现传主的精神品质,增强 传记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二、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 的气势或感染力。
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 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 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 感人的力量。
选取这一场景是为了表心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 爱,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思考角度: ①是否围绕中心选择取舍。
②是否选用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人物性格、内 心情感的材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材料。
③是否选用新颖生动、有特点的材料。
鉴赏指津
7/17
㈡鉴赏表现手法
1、象征法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 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
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 丹心照汗青》。
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3)从创 作方法分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 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 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 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 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大传 (4)从篇幅长短分 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