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健康行为的特征word版本

合集下载

健康教育学复习题(含答案)word版本

健康教育学复习题(含答案)word版本

1、影响人类健康因素和主要的因素,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增加的原因(不良健康行为)。

1)急性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威胁所造成的突发事件2)慢性、持续性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对健康构成的威胁3)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4)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的因素是行为与生活方式2、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概念。

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和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

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和核心问题。

健康:身体的、精神的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健康教育:是通过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健康素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健康促进的具体目标:1)全面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2)促进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环境的健康3)预防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中相关的危险因素4)促使个人和社区人群降低因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所致的危险5)降低性别、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公平性,特别关注脆弱人群的健康健康促进的主要策略:1)社会动员: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基础,以社区参与为原则,以自我完善为手段。

2)倡导与游说3)协调健康教育的主要特点:1)多科性和跨学科性;2)以行动改变为主要目标3)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4)注重计划的设计和效果的评价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尤其是组织的行为改变。

3、在健康促进中,政府的角色促进健康和社会发展是政府的核心义务和职责,并由社会其他所有部门共同承担。

如果没有一个由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成极具凝聚力的领导机构是难以完成促进健康的使命的。

重新认识健康促进面临的挑战、建立新的战略伙伴关系、调整战略方向。

4、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卫生宣教的关系卫生宣传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是健康教育的发展与延伸,其概念要比健康教育更为广义。

危害健康行为的特征

危害健康行为的特征

危害健康行为,简称危险行为,是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1.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
危害健康行为具有以下3个特点:
(1)危害性: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如吸烟行为。

(2)明显和稳定性: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

(3)习得性:行为多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养成。

2.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
(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2)致病性行为模式: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等。

(3)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4)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等。

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知识

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知识

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知识一、健康相关行为总述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人们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培养、建立和巩固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一)健康相关行为概念及其分类健康相关行为是行为学科的一个分支,指个体或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涉及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内容众多,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便于对其进行研究。

按照行为对行为者自身和他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

(二)促进健康行为1.概念及特点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具有5个方面特征:(1)有利性:行为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2)规律性:行为有规律地发生而不是偶然行为;(3)和谐性:个体行为表现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即个体根据整体环境随时调整自身行为;(4)一致性: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与其内在的心理情绪一致,没有冲突;(5)适宜性:行为强度适宜,有理性控制,无明显冲动表现。

2.促进健康行为分类促进健康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1)基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适当的身体活动、积极的休息与适量睡眠等。

(2)戒除不良嗜好:戒烟、戒毒、戒除酗酒、戒除滥用药物、戒除网络成瘾等属于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3)预警行为:指对可能发生的危害健康的事件预先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预防事故发生,以及能在事故发生后正确处置的行为,如驾车使用安全带,溺水、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自救和他救行为。

(4)避免环境危害行为: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那些引起人们心理应激的紧张生活事件等属于积极避免环境危害行为。

(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指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卫生保健服务,以实现三级预防,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包括定期体检、预防接种、患病后及时就诊、遵从医嘱、配合治疗、积极康复等。

其中:1)求医行为:指人们感到不适,或察觉到自己患有疾病时,主动寻求科学可靠的医疗帮助的行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youth health-risk behaviors ) :凡是给青少年健康、完好状态乃至成年期健康和生活质 量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的行为。
青少年是高发人群,又作“自我创造的危险因素〞。 1.伴随性意识的觉醒,常成心做出危险动作。 2.独立意识强,眼光从家庭转向伙伴,受伙伴影响大 。
问题:1、何为网络成瘾? 2、网络成瘾的表现和分类? 3、如何有效控制和预防网络成瘾?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精神成瘾行为
1.电子游戏机成瘾
2.网络成瘾 长时间玩电子游戏机,或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 而不能自拔,并对身心造成一定伤害的现象。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网络成瘾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网络成瘾危害
1.生理危害:干眼症,颈背痛,颈肩肘综合症,腰椎间盘突 出,晕厥,恶心,呕吐,大脑兴奋过度,睡眠节律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发紧张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 诱发癫痫,猝死。
2.心理危害:心理和行为异常。思维惰性〔思维广度和深度,信息 焦虑综合症〕。逃避现实社会。易发生社交障碍,抑郁,孤独, 影响儿童少年的社会化进程。
(5)良好可塑性。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主要特征:
(1)明显偏离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期望。 (2)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各异(直接/潜在)。 (3)有个体聚集性和群体聚集性。 (4)有鲜明的后天习得性(模仿、学习获得)。 (5)有良好的可塑性。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3 第三节 健康危险行为形成相关理论 4 第四节 健康危险行为预防和控制策略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十一分。
第一节 概述

养生生活中的极端行为分析

养生生活中的极端行为分析

养生生活中的极端行为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一些人开始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追求健康。

这些极端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负面效果。

本文将对养生生活中的极端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二、体育锻炼的过量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体育锻炼被广大人群认可为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

然而,有些人过分追求运动量,在没有专业指导下盲目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甚至忽视身体疲劳和休息需求。

这种极端行为往往会导致过度劳累、肌肉损伤、呼吸系统疾病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脏问题和骨质疏松。

三、极端节食与排毒另一个常见的极端行为是节食和排毒。

一些人会通过长期限制摄入的食物种类或数量来达到减肥或排毒的目的。

然而,这样的行为往往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可能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此外,过度追求排毒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四、强制性健康检查一些人过分依赖健康检查来获取生命安全感,频繁进行各种体检项目以确保自身健康。

虽然健康检查在及早发现某些潜在疾病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过于频繁或无必要地进行体检可能会带来诸多问题。

盲目排队等候耗费时间和金钱资源,并且某些高频率的辐射检查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损害。

五、不合理的饮食补充品使用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大量各种类型的饮食补充品。

一些人为了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在没有专业指导下滥用和依赖各类补剂。

但实际上,我们正常饮食已经可以获得大部分所需营养,过度依赖补充品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药物摄入、代谢失衡和肝肾负担增加。

此外,无规律的饮食补剂使用还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六、极端的精神修养除了身体健康,许多人追求精神上的平静和宁静。

但一些人可能采取一些极端手段来达到这个目标,例如长时间练习冥想、完全与社交脱离等。

然而,精神修养同样需要平衡和适度,过渡沉湎于某种修行方式可能导致对现实生活的忽视、社会关系疏远甚至心理问题。

最新健康相关行为PPT课件

最新健康相关行为PPT课件
吸烟、酗酒、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良 饮食习惯、静坐的生活方式等 特点:潜伏期长、特异性差、
协同作用强、变异性大、 广泛存在
2、致病行为模式: 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
A型行为模式 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表现:赶时间、没有耐心、不安于现状、 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
致病行为模式
❖C型性格(行为模式) 与肿瘤的发生有关(胃癌、宫颈癌、肝 癌等) 表现:不善于表达自己,高度顺从社会, 内在的愤怒和敌视 内向、抑郁、过分谨慎,忍让、自我克 制、爱生闷气
二、危害健康行为 (health-risky behavior)
指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 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行为。
主要特点 危害性:对个体、他人或社会的健康有
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潜在的危害 稳定性:有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习得性:在后天的生活经历生活方式与习惯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tefficacy scale, GSES) 4、社会人口学因素 5、提示因素:诱发健康行为发生的因素
(三)团体健康相关行为 1、团体的概念 2、促进健康团体行为
危害健康团体行为 危害所有人群的行为 3、干预策略和方法
健康相关行为PPT课件
第一节 行为
指有机体在外界环境刺激下所引起的反 应,包括内在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S 刺激
O 机体
R 行为反应
(stimulus) (organization) (reaction)
美国行为学家Breslow等进行的为期5年 的跟踪研究推出7种促进健康行为:
1、每晚睡眠7~8h 2、定时早餐 3、维持正常体重 4、每周锻炼5次(每次35分钟以上) 5、适量饮酒 6、不吃零食 7、不吸烟 “维多利亚宣言” 健康的四大基石

(完整word版)行为医学总结

(完整word版)行为医学总结

行为医学总结(人民卫生出版社韦波)第一章、绪论1、行为医学是研究和发展关于行为科学中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并把这些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康复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

2、行为医学的研究对象健康人、有行为问题的人、动物行为医学3、行为医学的研究任务研究人类行为的起源、研究人类行为的生物机制研究行为对健康保障和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研究社会文化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健康的问题研究涉及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各种行为第三章、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与社会化一、遗传与人类行为1、基因:由DNA组成的携带遗传物质的小单元。

2、人类行为遗传学:是在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行为现象的遗传机制为其研究的根本目标.二、大脑与人类行为1、前额叶皮质与人类行为前额叶受损导致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认知方面:主要表现在注意方面,常见低觉醒、分心、视觉搜索和凝视障碍能动性方面:运动减少或运动增多。

记忆方面:工作记忆受损2、颞叶与人类行为颞叶受损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视知觉障碍和记忆障碍;记忆障碍;颞叶癫痫发作。

三、神经递质与人类行为1、乙酰胆碱:兴奋神经元的作用,与记忆功能关系密切2、多巴胺:多巴胺含量减少可导致帕金森症3、五羟色胺: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痛觉、睡眠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

4、去甲肾上腺素:在多种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觉醒、认知功能、调节血压。

四、各年龄段行为特点1、婴儿期婴儿言语方面:简单发音(0—3个月)、连续音节(4-8个月)、咿呀学语(9-12个月)、说出明确的词(11-13个月)认知方面:感知觉得到初步发展,注意选择性有一定发展2、幼儿期认知发展: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性占主导,而随意性和抽象逻辑性初步发展。

性别认同:能够正确说出自己的性别,但是不能认识到性别是不变的属性。

3、儿童期思维发展:逐步过度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认知方面: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得到全面发展4、青少年期思维方面:思维的逻辑性,且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行为医学)健康行为与不良行为

(行为医学)健康行为与不良行为

对各种促进健康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

:
有利康性:这种行为有益于自己、他人和社会
规律性:一定的重复性和持久性。
和谐性:能根据整体环境随时调整自身行为。
一致性:行为本身与内心的动机和能力协调一致
适宜性:受理性控制,行为强度适中。
第二节:健康行为的表现
有一位男性 3 5岁的商人,由于金融危机,他的几个企业出现 较大的问题,为此他烦燥不安, 焦虑恐惧,严重失眠,每 日服用 2片氯硝安定,只能入睡1 - 2个小时;同时他的应酬 繁多,每日的吸烟量大约在 2包以上,晚餐都在酒店中, 每
15%疾病
世界人口健康分布状况
第一节:健康行为及相关概念
健康行为(Health behavior)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 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
狭义健的健康行为指那些对个体健康起直接促进作用的行 为,如康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等。
广义的健康行为是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所谓的“风 险降低行为”,这一类型的行为通过对已有的不良生活习 惯的控制或戒除,能够降低危害健康的可能性。
第二节:健康行为的表现



健 康

1=没有喝过 2=1天 3=2天 4=3天 5=4天 6=5天 7=6天 8=7天
第二节:健康行为的表现

克利夫兰大学的Halerstang博士曾对 300 余名冠心病人进 行11 年的追踪观察:
量 ✓ 62 岁的内科医师,频繁发作心绞痛,自从循序渐进地执行

(行为医学)健康行为与不良行为
复旦女博士于娟:《此生未完成》
复旦女博士于娟:《此生未完成》
➢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 (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 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 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 居也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害健康行为的特征
精品文档
危害健康行为,简称危险行为,是指不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

1.危害健康行为的特点
危害健康行为具有以下3个特点:
(1)危害性:行为对自身、他人、社会健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存或潜在的危害:如吸烟行为。

(2)明显和稳定性: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非偶然发生。

(3)习得性:行为多在后天生活中学到、养成。

2.危害健康行为的类型
(1)日常危害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职业活动中危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缺乏体育锻炼等。

(2)致病性行为模式:指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如,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型行为模式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等。

(3)不良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患病到疾病康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利于健康、疾病康复的行为,如瞒病、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4)违规行为:指违反法律法规、道德规范并危害健康的行为,如药物滥用、性乱等。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