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苏州园林简介 有人说
苏州园林知识点

苏州园林知识点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吸引了无数游客和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将为您介绍苏州园林的知识点,从其历史渊源、设计特点、常见的园林元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而真正盛行的则是明代和清代。
苏州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发达的经济商贸而成为园林建设的热门地区。
众多的园林在此时兴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二、设计特点1. 精巧的布局:苏州园林以精巧的布局而著称,常采用曲径通幽的手法,通过错落有致的景点将整个园林分为多个景区,每个景区都有独特的主题和韵味。
2. 池塘水景:水是苏州园林的灵魂,池塘和水景的设置常常是园林的重要核心。
曲折的小桥、石雕、假山等元素与水景融为一体,营造出宛如仙境般的氛围。
3. 假山石雕:苏州园林的假山石雕技艺独步天下,通过巧妙的制作技巧和石材的运用,打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石雕形象,增添了园林的艺术价值。
4. 园林墙壁:苏州园林常常以墙壁来围合景区,墙壁经过特殊处理,砌成亭亭玉立的砖石墙,增加了整个园林的精致感和私密感。
三、常见的园林元素1. 园门:园门是苏州园林的入口,常常以精美的门楼和雕花作为装饰,给人以庄重而不失华丽的感觉。
2. 建筑:苏州园林的建筑多以小亭、轩子、花厅为主,建筑采用木材和砖石相结合的方式,造型别致。
3. 花草植物:苏州园林注重对花草植物的悉心栽培和烘托,常常根据季节变化来搭配不同的花卉,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4. 水景:苏州园林中的水景包括池塘、溪流和小瀑布等,水景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与建筑、植物相互映衬,增加了园林的灵动性和美感。
综上所述,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园林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更是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遗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苏州园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够亲身去感受其中的美妙。
苏州古典园林介绍

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苏州古典园林介绍苏州是中国园林之乡,拥有众多的古典园林,这些园林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它们以自然山水为基础,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的兴盛是在明清时期。
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以“山水相依、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为特点,它们的设计理念是“小而精、精而美、美而雅、雅而致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有拙政园、留园、虎丘山、狮子林等。
其中,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著名的一个,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拙政园的设计理念是“山水相依、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它的建筑风格以“小而精、精而美、美而雅、雅而致远”为特点。
拙政园的建筑和园林布局都非常精美,每一处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另一个著名的代表作品,它的建筑风格以“山水相依、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为特点,园内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景观,如“梅花桩”、“翠樽亭”、“莲花桥”等,每一处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虎丘山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古老的一个,它的建筑风格以“山水相依、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为特点,园内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景观,如“虎丘塔”、“虎丘石”、“虎丘亭”等,每一处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狮子林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最具有特色的一个,它的建筑风格以“山水相依、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为特点,园内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和景观,如“狮子山”、“狮子亭”、“狮子洞”等,每一处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总之,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们以自然山水为基础,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
苏州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以“山水相依、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花木扶疏”为特点,它们的设计理念是“小而精、精而美、美而雅、雅而致远”,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苏州园林的知识

苏州园林的知识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以其精美的设计、高超的工艺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一、历史渊源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期,吴王阖闾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开始在苏州地区建造宫殿和园林。
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逐渐成为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以后,苏州园林的数量和品质都达到了高峰,成为了文人雅士的聚集之地。
二、设计特点1.自然美:苏州园林追求自然美,将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巧妙地融为一体。
园中的山石、水池、花木等元素,都经过精心设计,营造出一种宛如自然的美感。
2.空间布局:苏州园林的空间布局注重层次感和立体感,通过巧妙地运用空间、明暗、虚实等手法,使游客在不同的角度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色。
3.文化内涵:苏州园林的设计不仅注重形式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中的景致、题词、雕刻等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三、四大园林1.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它位于苏州市区东北部,占地面积达6.1公顷。
园中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特色。
其中,东区的花园为全园精华所在,中区以荷风四面亭为中心,南面是荷花池,西区以玉兰堂为主。
拙政园的设计精妙绝伦,充分展现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结合。
2.留园:留园位于苏州市市区东南部,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这座园林占地约5公顷,以水景为主,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融合。
园中建筑形式多样,包括亭台楼阁、廊桥水榭等,形成了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留园的特色在于其水景的处理,利用水池、小溪、瀑布等元素创造出清新宜人的氛围。
3.网师园:网师园位于苏州市市区东南部,建于南宋时期。
这座园林占地约0.4公顷,以小巧精致著称。
园中景观布局紧凑,以水池为中心,辅以假山、花木、亭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
网师园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尤其是利用借景手法,将周围的景色巧妙地融入园中,增强了景观的层次感和深度。
苏州园林建筑特点

苏州园林建筑特点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致的设计闻名于世。
它们不仅是艺术的杰作,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的体现。
苏州园林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苏州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园林的设计始终遵循着“人定景,而景成园”的原则。
通过精心设计的景观,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园林中的池塘、假山、花草树木等元素,都是精心布局和安排的,以创建出和谐、宜人的生态环境。
每一个景点都能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其次,苏州园林注重空间的层次感。
苏州园林以小巧的面积创造丰富的空间变化,通过错落有致的池塘、假山和建筑物布局,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层次感。
在园林中,你可以从一个小山坡上眺望远方的景色,也可以从一个小桥上俯瞰池塘中的鱼儿。
这种层次感给人带来一种视觉和心灵的愉悦,同时也展示了古人对空间布局的深刻理解。
再次,苏州园林注重细节和精致的装饰。
园林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是精心设计的,比如对假山的形状进行精雕细琢,对树木的修剪进行精确的控制等等。
园林中的建筑物也丝毫不逊色,雕梁画栋、红墙绿瓦,每一个柱子和梁檩都是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
这些细节的处理使得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纯粹、高雅的美感,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
此外,苏州园林注重情景的塑造。
园林的设计者通过多种手段来给人创造不同的情景。
例如,通过回廊、亭台和廊桥之间的错落有致的安排,为园林中的互动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在这样的园林环境中,人们可以品味茶香、听琴曲,或与友人畅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密的氛围。
这种情景的塑造使得苏州园林成为人们交流与社交的理想场所。
总之,苏州园林以其自然融合、空间层次、细节装饰和情景塑造等特点成为了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瑰宝。
这些特点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创造力和智慧,更通过对自然、空间和人文的诠释,向世人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智慧的杰作,它们的魅力会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苏州的古典园林建筑有何特点

苏州的古典园林建筑有何特点苏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古典园林建筑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杰作。
那么,苏州的古典园林建筑究竟有何特点呢?首先,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在布局上讲究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
园林的布局并非规整对称,而是顺应自然地形,巧妙地利用山水、植物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曲折幽深、富有变化的空间效果。
比如拙政园,以水为中心,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水边,与周围的假山、树木相互映衬,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这种布局方式让人在游览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惊喜,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师法自然”的理念。
其次,在建筑形式上,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丰富多样。
有亭、台、楼、阁、轩、榭、廊等多种类型。
亭通常建于园林中的高处或水边,供人休憩观景;台则多建于空旷之地,可登高远望;楼一般高大宏伟,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之一;阁造型轻巧,常作为藏书或观赏之用;轩多为敞开式建筑,通风良好;榭依水而建,与水景相得益彰;廊则起到连接各个建筑和景点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
这些建筑形式各具特色,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再者,苏州古典园林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
从建筑的门窗、栏杆到屋顶的脊饰,都精雕细琢,充满了艺术气息。
门窗的图案多种多样,有几何图形、花卉、人物等,既美观又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
栏杆的造型也十分丰富,有的简洁大方,有的则雕刻着精美的花纹。
屋顶的脊饰通常采用龙、凤、麒麟等传统吉祥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
此外,建筑的色彩也很有讲究,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显得素雅宁静,与园林的整体氛围相契合。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多采用木材、砖石、瓦片等传统材料。
木材具有温暖、自然的质感,常用于建造梁柱、门窗等;砖石则坚固耐用,用于砌墙、铺地等;瓦片则用于屋顶的覆盖,不仅能防雨,还能增加建筑的美观度。
这些材料的运用,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又与园林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苏州园林详细介绍

苏州园林详细介绍
苏州园林,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苏州
园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历代造园艺术家通过不断的努力,
使苏州园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拙政园以“真”字取胜,留
园以“秀”字闻名,狮子林以“奇”字见长,网师园以“藏”字
见长。
不同风格的园林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苏州园林至今已有约五百年历史。
经过几代造园家的经营,现存
有五十多处著名园林,其中不乏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布局讲究“中而偏”、“正而不邪”、“淡而有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全园分为四大类:山水、建筑、花木、盆景。
园林建筑是造园的基础,有了建筑才有了庭院。
苏州园林
以山水取胜,大多依山傍水而筑。
著名的有网师园、狮子林、沧
浪亭、艺圃和退思园等。
山水是苏州园林最具特色的要素之一,
讲究借景和对景。
苏州园林大都以水为中心,水中有山,山水相连。
—— 1 —1 —。
苏州园林:深入了解江南园林艺术

苏州园林:深入了解江南园林艺术江南园林艺术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一支重要分支,而苏州园林则是江南园林艺术的最佳代表。
苏州园林以其精致的设计、自然的布局和细腻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深入探讨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从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建筑特点以及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进行解析。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
苏州园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发展壮大的时期是明清时期。
由于苏州地势低洼,水域众多,加之盛行园林文化,使得苏州成为了中国最富盛名的园林之一。
苏州园林至今大致分为四个时期:明代初期的平江新园,明代中期的拙政园,清代初期的留园和清代中期的网师园。
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自然和谐。
以拙政园为例,其设计极为精妙,以自然元素为基础,追求悠闲、舒适的园林环境。
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注重景点的错落有致,通过独特的院落设计、重建篱笆等手法,使得园林内的景点看似相连却又各有独立,给予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此外,苏州园林还善于运用水来形成园林的特色景观。
例如,拙政园中的著名景点“寒山对月”,便是利用水面倒映的效果,使得园林景观更加生动活泼。
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苏州园林的建筑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而是注重细节和造型的精致。
建筑多为木质结构,以假山、水池、廊桥等为主要构件,给人以宁静、和谐之感。
同时,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对称思想,通过左右对称、前后呼应的手法,使得整个园林具有一种和谐的氛围。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也是其深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州园林不仅是景观的集合,更是文化与理念的体现。
苏州园林常常以诗、书、画为主题,配以石碑、对联、古董等装饰,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此外,苏州园林还借助园林布局来体现家庭观念,比如“寒山对月”象征夫妻间的相互关怀与依赖,“断桥残雪”则寓意父母与孩子的情感纽带。
这些文化内涵使得苏州园林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景点,更是一个富有哲理和情感共鸣的艺术品。
除此之外,苏州园林还以其坚持传统、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精神而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和认可。
苏州文化常识

苏州文化常识一、苏州文化概述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毗邻上海。
苏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苏州文化以园林、诗词、戏曲和美食为代表,其中最为知名的是苏州园林。
二、苏州园林1. 苏州园林的特点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它们以小巧玲珑、精致细腻、布局合理、造型优美而闻名于世。
在设计上,苏州园林注重“虚实结合”,即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更多的景观效果。
2. 苏州园林的代表作(1)拙政园:始建于明朝中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它以水为主题,在小空间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2)留园:始建于明朝中期,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留园布局紧凑,景致秀美,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作。
(3)虎丘:始建于公元514年,是苏州最古老的园林之一。
虎丘以山为主题,景色秀美,文化底蕴深厚。
三、苏州诗词1. 苏州诗词的特点苏州地处江南水乡,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
因此,苏州诗词以描绘江南风光、写意人情为主要特点。
它们通常含蓄、婉约、清新、自然,并具有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
2. 苏州诗人代表作(1)杨万里:明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和“闲适安逸”的生活态度而著名。
他的《临安春雨初霁》和《小池》等作品被誉为中华经典。
(2)唐寅:明代著名画家和诗人,他的画与诗都具有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
他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赤壁怀古》等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化遗产。
四、苏州戏曲1. 苏州戏曲的特点苏州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它以细腻、婉转、柔美为主要特点,表现出江南女子的温婉和细腻。
2. 苏州戏曲代表剧目(1)昆曲: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代表之一,也是江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剧种。
它以唱腔婉转悠扬、动作缓慢优美而著称。
(2)评弹:评弹是苏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其唱腔清新自然、音调柔和优美。
五、苏州美食1. 苏州美食的特点苏菜以清淡为主,讲究原汁原味,追求自然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苏州园林简介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
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
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
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
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
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
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
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
最为悠久。
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
的佳作。
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
清四大园林。
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
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
历史。
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
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
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
狮子林既有苏州古
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
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
美誉。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
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
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
全园建
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
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
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
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
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
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
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
价值。
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
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
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
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
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
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
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
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
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
池北假山,全用
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掩映。
二。
苏州园林的特色
1、借景的造园手法
游苏州园林,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
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园林讲究“步移
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
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
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
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
园内庭台楼榭,游
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
畅、流通、流动。
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
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
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
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
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
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
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
在拙政园“倚虹亭”中能看到园外的北寺塔;沧浪亭的花窗中,能欣赏到屋外的竹林,这都是常用的借景手法。
2、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
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
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
中国园林在其发展
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
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
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
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
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
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
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3、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
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
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
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拙政园、留园、
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
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
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
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
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
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 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
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是伟大的历史建筑物!
4、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
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
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
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
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
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
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
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
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
获得精神满足的。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 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
物价值。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