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决定因素

合集下载

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决定理论
该理论的倡导者为马歇尔,认为利率是由储蓄和投资等⾮货币的实际因素所决定的。

主要内容是:储蓄代表资本供给,投资代表资本需求,利率则是资本的租⽤价格,若资本供⼤于求,资本使⽤者付给储蓄者的报酬就低,反则反之。

所以,资本供求即储蓄与投资决定利率⽔平。

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该理论的倡导者是凯恩斯,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3.可贷资⾦利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的供求决定的。

可贷资⾦的需求主要由投资需求、⾚字需求和家庭需求三个要素构成,可贷资⾦的供给由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个要素构成。

4.IS-LM曲线模型的利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率是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形成的。

5.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以剩余价值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分割为起点,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资本的资本家那⾥分割来的⼀部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所以,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率的⾼低取决于平均利润率。

由于利息只是利润的⼀部分,平均利润本⾝也就成为利息的界限。

⼀般情况下,利率不会与平均利润率恰巧相等,也不会超过平均利润率。

总之,利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

6.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
影响利率的其他因素包括经济运⾏周期、通货膨胀率及预期通货膨胀率、借贷风险和国际利率⽔平等经济因素,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等政策因素,以及利率管制等制度因素。

利率和汇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机制

利率和汇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机制

利率和汇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机制利率和汇率是国际金融市场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参数,它们的变动对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利率和汇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机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利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机制利率是借款人向贷款人支付的费用,代表了资金的成本和借贷市场的供求关系。

利率的变动影响着整体经济环境和个体的借贷行为。

以下是利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机制:1. 宏观经济情况宏观经济状况是影响利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经济增长迅速、就业率高、通胀率低时,央行通常会降低基准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相反,当经济增长放缓或通胀压力增加时,央行倾向于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

2. 货币政策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利率水平。

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改变利率政策工具等方式来影响市场利率。

央行的货币政策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市场利率的变动。

3.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上的利率水平也会影响到整体市场利率的变化。

债券的价格和利率呈反比关系,当债券价格上涨时,利率相应下降,反之亦然。

债券市场的变动会传导到整个市场利率体系中。

4. 国际利率差异国际利率差异对利率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市场的资金可以自由流动,当国家利率较高时,资金会流向该国,提高该国的货币供应量,进而降低该国的利率水平。

因此,国际利率差异也会对汇率变动产生影响。

二、汇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机制汇率是用来表示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它的变动对贸易顺差、资本流动、国际投资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汇率的影响因素和变动机制:1.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汇率变动的重要驱动因素。

当一个国家的出口超过进口,形成贸易顺差时,该国的货币需求会增加,进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超过出口,形成贸易逆差,该国的货币需求会减少,造成汇率的贬值。

2. 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指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其他国家的行为。

当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入增加时,该国的货币需求会上升,汇率会升值。

相反,如果资本外流增加,该国的货币需求减少,造成汇率的贬值。

货币与利率关系

货币与利率关系

货币与利率关系货币与利率是经济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对利率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利率的变化又会对货币的需求和供应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下面将从货币供应量、利率的决定因素以及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利率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利率的下降。

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增加了贷款和信贷的发放,相当于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市场上的货币总量会增加。

此时,供求关系将导致货币的价格下降,即利率下降。

其次,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导致利率的上升。

当中央银行通过紧缩货币政策,减少了货币的供应量,市场上的货币总量会减少。

此时,供求关系将导致货币的价格上升,即利率上升。

二、利率的决定因素除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利率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利率通常较高,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利率通常较低。

2.通货膨胀预期: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导致利率上升。

因为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人们会预期未来的货币价值会下降,所以他们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来抵消货币贬值的风险。

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贷款利率来影响市场上的利率水平。

4.债券市场状况:债券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利率。

当债券供大于求时,利率上升;当债券供不足时,利率下降。

三、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会刺激经济增长,提高投资和消费水平,从而促进就业和生产。

然而,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

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可能会导致经济放缓和流动性不足。

这将抑制投资和消费需求,对企业和个人的借贷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利率的定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利率的定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利率的定价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利率成为了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的定价是通过供求双方的博弈决定的。

影响利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

本文将对利率的定价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利率的定价机制利率是市场经济中货币资金的价格,是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交易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利率的定价机制是通过供求双方的博弈决定的。

供给方面,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是这个市场上提供资金的主要供应商。

它们通过制定贷款利率的方式向市场供应资金,以获取利润。

如果市场上供给资金的机构过多,那么它们之间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利率也会相应地下降。

如果市场上供给资金的机构较少,那么它们之间的竞争则不会太激烈,利率也会相应地上升。

需求方面,借款人是市场上需求资金的主要消费者。

借款人的需求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生产需求等。

如果需求方比较多,那么借款人将会更加有选择性,他们可以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借款者。

相反,如果需求方较少,那么借款人就会更有议价空间,推动利率的上升。

供求双方之间的交易是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

当市场供需平衡时,市场利率也会在该点上形成。

当供需关系发生变化时,市场利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影响利率的因素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影响利率的最主要因素,它决定了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经济增长越快,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就越小,银行对借款人的信任程度就越高,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也就越低。

相反,经济增长越慢,借款人的信用风险就越高,银行对借款人的信任程度就越低,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也就越高。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国家央行通过调整货币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如果央行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那么货币供应量就会减少,银行的贷款成本就会增加,银行向借款人收取的贷款利率也会增加。

相反,如果央行采取宽松型货币政策,那么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银行的贷款成本就会降低,银行向借款人收取的贷款利率也会降低。

利率决定因素

利率决定因素

1.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利息率是由供求均衡点决定的,如认为由资本供求所决定的实际利率论、由货币供求所决定的流动偏好论以及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可贷资金论等。

与之相对,马克思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

2。

利率的影响因素:
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错综复杂,许多因素都与利率息息相关,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与制度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
政策因素包括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其中,以货币政策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
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

3。

我国利率决定及影响因素有:
利润的平均水平;
资金的供求状况;
物价变动的幅度;
国际经济的环境;
政策性因素。

利率水准的高低取决于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以及央行所采取的行动。

此外,央行也利用一种可以精确掌握的市场机制去操控或固定市场利率,尤其是隔夜的拆款利率,以便建立官方的指标利率(benchmark),作为其他放款订价的参考。

(1)不同国家的官方指标利率有不同的名称,例如:
(2)在美国、德国、日本与瑞士称为「贴现率」(discount rate)
(3)在法国称为「干预率」(intervention rate)
(4)在加拿大称为「银行率」(bank rate)
(5)在英国称为「货币市场交易率」(money market dealing rate)。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一)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高低的最基本因素。

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率仍取决于利润率,并受平均利率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利率以平均利润率为最高界限,且利率最低也不会等于零,否则就不会有借贷行为。

即利率总是在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摆动。

并且利率水平的变化与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变化成正比。

当平均利润率提高,利率一般也相应提高,平均利润率降低,利率也相应降低。

(二)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的高低决定于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的供求情况。

这是因为,借贷资金同其他资金一样,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运动,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资金供过于求时,利率下降;同时,利率也反作用资金供求,利率上升对资金的需求起抑制作用,有利于资金来源的增加;利率下降,会使资金需求增加。

所以,资金供求关系是确定利率水平的一个基本因素。

(三)国家经济政策利率对社会再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国家把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

利率不能完全随借贷资金的供应状况自由波动,而必须受到国家的调节,因此而产生的一些代表国家意向的经济政策就对利率产生直接的干预和影响。

世界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制定的金融政策影响市场利率,进而达到调节经济、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的目的。

(四)物价水平利率的变动与物价的变化有密切有关系,一方面,物价的高低影响着银行吸收社会资金的成本大小,从而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物价上涨往往同货币贬值互为因果,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就必须考虑保持货币的实际价值。

同样,在信用关系的另一方也有一个货币保值的问题。

所以,为保证信用双方都不因物价变化而受到损失必须合理调整利率水平。

利率的几个影响因素

利率的几个影响因素

利率的几个影响因素
利率是指借贷资金所产生的利息费用或收益的比例。

利率的确立和变动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
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利率。

当中央银行加息时,利率通常会上升;反之,降息则通常会导致利率下降。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的普遍价格上涨。

高通胀可能导致利率上升,因为借贷者需要更高的回报来抵消通胀带来的购买力贬值。

3. 经济增长:经济繁荣期通常伴随着利率上升。

当经济增长强劲时,借贷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利率上升。

4. 市场供求关系:利率的水平也会受到借贷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

当借款需求高于可供应的资金时,利率上升;反之,供过于求可能导致利率下降。

5. 政府债券收益率: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也可以影响其他贷款的利率水平。

当政府债券收益率上升时,其他贷款的利率通常也会上升。

6. 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

当外国投资者对某个国家的债券感兴趣时,他们可能会购买更多的债券,从而推动该国的利率下降。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实际上,利率受到复杂的经济和金融因素的共同影响。

在决策投资或借贷时,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做出明智的决策非常重要。

货币银行学 第2章第5节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货币银行学  第2章第5节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 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 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
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1.平均利润率 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 利率受制于利润率。利润率有平均化的趋势。 利率受制于平均利润率。
2.银行成本 借贷资金的成本、经营的所有费用
(三)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1、利息本质:所谓利息,乃是在一特定时期以内,放弃 周转灵活性之报酬。
2、利率的决定因素
货币供给(外生变量,
与利率无关)
i
货币需求(与利率负
相关),强调货币因
素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3、利率对产出的作用 MS i I GDP
Ms A
B
Md M
(三四)新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主要观点:利率是由货币方面的因素与实物方面的因素共 同决定,即由可贷资金的供求所决定的。
实利息负担减少
4.中央银行政策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影响可贷资金供求
5.商业周期 利率的顺周期特征
6.借贷资金供求状况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资金的价格——利率决定于
资金的供给与需求。 供大于求:利率下降 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7.政府预算赤字 一种观点:预算赤字增加导致利率水平上升 另一种观点:对美国而言,资金供给是无穷大,预算赤 字对利率水平没有影响
第五节 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
本节要点
马克思利率理论 古典学派利率理论 凯恩斯利率理论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一、利率理论 (一)马克思利率理论 利息本质: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 利率决定基本因素:平均利润率 利率影响因素:供求关系 利率受借贷资本供求影响在零与平均利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利率决定因素
(一)利率的调整---计息期短于一年时间价值的计算
◎ 名义年利率——以年为基础计算的利率 ◎ 有效年利率(实际利率,effective annual rate, EAR )
——将名义利率按不同计息期调整后的利率
设一年内复利次数为m次,名义年利率为rnom,则有效年利率为:
EAR
1
rnom
则每月偿还额×(P/A,1%,360)=250 000元=PV,
其中, (P / A,1%,360 ) 1 (1 1%)360 97.218 1%
即每月偿还额=250 000/97.218=2 572元 也就是说,使用第二种偿还方式可使每年偿还额降低30 864元
(31 037-12×2 572=30 864)。
1(10004) 4(11147%1%7) 8)%213163969
北方公司向银行借款1000元,年利率16%。 按季度复利计算,试算其实际年利率:
(1 4%)4 1 17% 1000 (1 17%) 2 1369
1000 (1 4%)8 1369
[例3-10]假设你刚刚从银行取得了250 000元的房屋抵押 贷款,年利率12%,贷款期为30年。银行给你提供了 两种还款建议:
(1)在未来30年内按年率12%等额偿还;
(2)在未来30年内按月率1%等额偿还。
你如何决策?
分析得对吗?
(1)如果按年偿还: 则每年偿还额×(P/A,12%,30)=250 000元=PV,
其中, (P / A,12%,30) 1 (1 12%)30 8.055 12%
因此每年偿还额=250 000/8.055=31 037元 (2)如果按月偿还,月利率为1%,共有30×12=360个月,
(1)还款方式一: 到期本利和仅为:250 000×(1+12%)30=7 489 980,
(2)还款方式二: 按年计息,本利和应为:
EAR
1
rnom
m
1
(1
12% )12
1
12.68%
m
12
250 000×(1+12.68%)30=8 981 423元,
如果按月计息,本利和应为:
250 000×(1+1%)360=8 987 410元(5 987元为误差)。
m
1
m
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其终值就越大。 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其现值越小。
表3-1
频率 按年计算 按半年计算 按季计算 按月计算 按周计算 按日计算 连续计算
不同复利次数的有效利率
m
rnom/m
1
6.000%
2
3.000%
4
1.500%
12
0.500%52ຫໍສະໝຸດ 0.115%365
0.016%

0
EAR 6.00% 6.09% 6.14% 6.17% 6.18% 6.18% 6.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