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培养计划

合集下载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二年。

二、培养目标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为已经获得第一学士学位并在油田工作的学员开设,本专业在全脱产的学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培养适应能力强,掌握石油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石油工程领域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钻井与完井、油气开发工程及油田化学领域的设计、施工以及初步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应用数学、地质学方法及系统的力学理论进行油气田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3.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方面的书刊,能起草本专业的文本等;4.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油气钻采工程设计和油气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5.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学位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藏物理、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基础、油田化学。

3.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石油工程生产实习、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最低总学分93.5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71.5 学分,实践教学22 学分。

自主发展计划6 学分。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八、自主发展计划学生应取得 6 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具体详见《长江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九、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制定人:夏宏南学院审定人:夏宏南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二年。

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表

法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表

西南政法大学辅修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能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通过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问题的基本能力。

修完必修课68学分,选修课20学分,完成毕业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修完必修课56学分,选修课20学分,完成毕业论文。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配备西南政法大学辅修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备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

修完必修课58学分,选修课20学分,完成毕业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辅修会计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通过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修完必修课55学分,选修课20学分,完成毕业论文。

西南政法大学辅修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的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数学专业课程计划(1)

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数学专业课程计划(1)

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的教育资源优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自愿进行跨院系、跨学科学习。

旨在培养数学功底扎实,具有在工科专业或数学学科和其它学科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接受系统的数学训练、数学功底扎实,具有双学位的复合型人才;接受系统的数学训练、数学功底扎实的高素质教师。

二、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三、学制学制2年四、学分要求本专业辅修学生最低需修满54个学分五、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不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六、各类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七、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表八、专业主干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数学分析课程英文名称:Mathematical Analysis课程简介:《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的形成及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内容包括实数集与完备性,一元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反常积分等。

教材:《数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参考书目:1.《数学分析》,陈纪修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2.《数学分析讲义》,刘玉琏、傅沛仁主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主讲教师简介:1、曹小红,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的研究。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过《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文科高数》等课程。

在“Proc. Amer. Math. Soc.”、“J. Math. Anal. Appl.”、“L. Alg. Appl.”、“Studia Math.”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入选“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2、任亲谋,男,副教授。

任教期间曾三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

曾讲授过《数学分析》、《复变函数》、《线性代数》、《高等代数》、《高等数学》、《亚纯函数值分布论》、《亚纯函数奇导方向》等,后两门为函数论硕士生开设,其余均为本科生课程。

社科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社科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

社科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熟练掌握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分析技能,在修读完我校主修专业的基础上,能够适应国家政策和社会建设需要,在党政机关、教育机构、科研部门、公共管理事业、新闻媒体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事务管理、政治调查、公共政策分析、政治发展评估和预测等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有深厚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和人文关怀,了解政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中国政治实践和现象的能力;能熟练运用统计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研究工具,具备娴熟的语言表达、文字写作和国际沟通技能等的基本能力。

三、学分要求选本专业为第二学位的学生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46学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21学分,专业选修课15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0学分。

成绩合格并获得第一学士学位者,完成第二学位专业课程和培养环节要求后,可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

在主修专业毕业时未能完成第二学位学习,但已修第二学位课程学分达到2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必须全部修完)、不再继续第二学位学习者,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在主修专业毕业时未能完成第二学位学习,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者,可申请继续攻读第二学位,在主修专业毕业离校后两年内以旁听形式进行补修,成绩合格、符合第二学位培养要求者,可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1、只有2门(含)以下第二学士学位课程未修;2、毕业综合论文训练已经完成。

申请退出第二学位的学生可以在选修期间的每学期初提出。

四、课程设置1.专业核心课程(必修)≥21学分40700273 政治学概论 3学分40701133 西方政治思想史 3学分(新开课) 中国政治思想史3学分(新开课) 中国政府与政治 3学分30700803 行政管理学概论 3学分30700533 比较政治学基础 3学分30700383 社会科学统计学入门 3学分2.专业选修课 ≥15学分40700413 政治社会学 3学分40700723 政治经济学原理 3学分(新开课) 比较政治经济学 3学分(新开课) 公共政策分析 2学分30700823 政治学研究方法 3学分00701162 西方政治制度 2学分00700932 电影与政治 2学分30700792 国家理论研究 2 学分(新开课) 认识现代国家 3学分(新开课) 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 2学分(新开课) 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 2学分(新开课) 中国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 2学分(新开课) 社会治理的理论与方法 2 学分(新开课) 民主的历程 3学分00701032 美国的民主 2 学分70700263 现代治理技术:定量政治分析方法 3 学分80700673 政务大数据应用与分析 3 学分(新开课) 实证研究设计与实践 2 学分00700972 博弈论与政治 2 学分00700992 司法政治 2学分(新开课) 比较公务员制度 2 学分(新开课) 公法 2学分(新开课) 公共事务伦理 2学分(新开课) 政治传播学 2 学分(新开课) 组织行为学 2 学分00700982 拉丁美洲政治 2 学分 3.综合论文训练 10学分40701060 综合论文训练 10学分 进入第七学期后,由各专业方向自行安排。

第二学士学位期间学习计划

第二学士学位期间学习计划

第二学士学位期间学习计划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历已经成为人们竞争的重要资本。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继续深造来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

而在这一过程中,拥有第二学士学位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学士学位既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拓展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竞争力,又可以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在我即将开始第二学士学位学习的时刻,我认真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1.1 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在第二学士学位学习中,我打算选择与我本科专业相关的领域,因此我希望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最新的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1.2 提升学术能力。

在本科期间,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但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写作能力等方面,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具有学术素养的人才。

1.3 拓展人脉关系。

在第二学士学位学习中,我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学位证书,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结识更多的同行和专业人才,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1.4 增强职业竞争力。

通过第二学士学位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增强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和准备,使自己在职场中更具备竞争力。

二、学习计划2.1 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士学位学习中,我打算选择与自己本科专业相关的领域进行深造,因此在课程选择上,我会优先选择与我的专业相关的课程,以满足自己的专业学习需求。

此外,我也会兼顾其他方面的课程,比如人文社科类的课程,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视野。

2.2 时间安排我计划每天抽出至少4个小时来进行学习和阅读,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理论,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另外,我也打算兼顾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

2.3 资源整合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以及网络等资源,积极寻求各种学习资料和学习渠道,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数学专业课程计划

陕西师范大学第二学士学位数学专业课程计划

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的教育资源优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自愿进行跨院系、跨学科学习。

旨在培养数学功底扎实,具有在工科专业或数学学科和其它学科进一步深造和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接受系统的数学训练、数学功底扎实,具有双学位的复合型人才;接受系统的数学训练、数学功底扎实的高素质教师。

二、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三、学制学制2年四、学分要求本专业辅修学生最低需修满54个学分五、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不进行学历电子注册)六、各类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七、数学与应用数学辅修专业教学计划表八、专业主干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数学分析课程英文名称:Mathematical Analysis课程简介:《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学生必修的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的形成及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容包括实数集与完备性,一元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反常积分等。

教材:《数学分析》,华东师大学数学系主编(著),高等教育,2007年5月参考书目:1.《数学分析》,纪修主编(著),高等教育,2001年7月2.《数学分析讲义》,玉琏、傅沛仁主编(著),高等教育,2005年9月主讲教师简介:1、小红,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的研究。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过《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文科高数》等课程。

在“Proc. Amer. Math. Soc.”、“J. Math. Anal. Appl.”、“L. Alg. Appl.”、“Studia Math.”等国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入选“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2、任亲谋,男,副教授。

任教期间曾三次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

曾讲授过《数学分析》、《复变函数》、《线性代数》、《高等代数》、《高等数学》、《亚纯函数值分布论》、《亚纯函数奇导方向》等,后两门为函数论硕士生开设,其余均为本科生课程。

财务管理(第二学士学位)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财务管理(第二学士学位)2022级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财务管理(第二学士学位)2022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为培养能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 备管理、经济、金融、法律及会计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 适应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与证券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 所等中介机构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二、毕业要求根据以上培养目标,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毕业要求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能,了解国家有关经济、金融、财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

毕业要求2——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熟练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 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加以应用,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

毕业要求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综合分 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毕业要求4—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毕业要求5—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毕业要求6——具备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和人文修养。

毕业要求7——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本专业学制为2年。

1 .最低毕业总学分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65学分。

2.课程学分分配表1课程学分分配表、教学基本结构与学分分配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8 243 .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 审计学、内部控制、公司财务案例4 .实验及实践教学安排表2实践教学体系一览表五、毕业与学位授予本专业学生必须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环节学分,总学分达到65学分,发给本专业毕业证书。

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附件:财务管理(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表专业:财务管理(第二学士学位)专业代码:4006 基本学制:2。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

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二年。

二、培养目标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为已经获得第一学士学位并在油田工作的学员开设,本专业在全脱产的学员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培养适应能力强,掌握石油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与石油工程领域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钻井与完井、油气开发工程及油田化学领域的设计、施工以及初步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应用数学、地质学方法及系统的力学理论进行油气田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3.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方面的书刊,能起草本专业的文本等;4.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油气钻采工程设计和油气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5.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2.学位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渗流力学、油藏物理、钻井工程、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基础、油田化学。

3.实践性教学环节:地质认识实习、石油工程生产实习、石油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最低总学分93.5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71.5 学分,实践教学22 学分。

自主发展计划6 学分。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石油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八、自主发展计划学生应取得 6 个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具体详见《长江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试行)》。

九、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制定人:夏宏南学院审定人:夏宏南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第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方案一、基本学制:二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