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伟大的开端

合集下载

第13课《伟大的开端》课件

第13课《伟大的开端》课件

①是中国近代历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意义 事件 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条件 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中共一大 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二、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
1921年
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
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一、选择题
1.青岛市有一座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是为纪念一次伟大 的学生运动而修建的,在这场运动中,爱国学生喊出了“还我 青岛”的口号。以此判断这次运动是( B )。 A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戊戌变法运动 D. 南昌起义 2.“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 的中央局书记。”请你判断此人是( D )。 A. 鲁迅 B.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陈独秀 3.“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 史事件是( D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三、工人动的高潮
从1922年初到1923年2月相继爆发的工人运动
香港海员大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
施 洋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林 祥 谦
小结
一、五四 爱国运动
原因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爆发
发展 结果
5.4
北京 (中心)
学生(主力)
6.3
上海 (中心)
工人 (主力)
初步胜利
1919年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事件
是(
C

A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五四运动爆发于( A 1915年
B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13课伟大的开端说课课件

历史八年级上北师版第13课伟大的开端说课课件

北大学生许德珩
一、五四风雷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 北京 上海 经过:两个阶段 学生为主力
工人为主力
五四精神:彻底的永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
旧资民产主阶主级义革命 新无民产主阶主级义革命
党的名称 奋斗目标
当前任务
领导机 构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领导工人阶级, 中央局, 开展工人运动 陈独秀为
书记
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完成表格,教师用讲述法向学生介绍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 简单解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两个基本概念。在讲述当前任务时,联系第三 部分工人运动的高潮,初步得出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
实的资料。
导入新课
• 今年6月1日儿童节,学校为大家举办了一个大型游园活动, 同学们都玩得很开心,那明年,我们还庆祝儿童节吗?学校将 为设我置们理庆由祝:哪与学一生个密新切的相节关日的?事你情知能道引这起学个生节的日极的大来兴由趣吗,?由
此自然地引导学生关注要学习的新内容。
新课教学
•一、五四风雷
• 课后练习: ①完成《学导练》的部分选择题及材料分析 题。 ②以五四青年的身份撰写“五四运动”的宣 传口号、标语。
五、教学反思
• 这节课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年龄特点, 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 方法。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 获得新知识。课前预习和收集资料培养了学 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组合作教学充分调动 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归纳 能力。
第二阶段:工人、商人站起来
结合收集的资料以及五四运动的过程,小组讨 论:五四运动体现了怎么样的爱国精神?

13课 伟大的开端

13课  伟大的开端

同学们试想,中国作为战胜国,仍然摆脱不 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中国人能不愤怒吗?中国的 正义要求遭到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以后,人民外恨 列强,内恨卖国的军阀政权,长久埋藏在人们心中 的愤怒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见证五四:情景再现 梳理知识 弄清五四运动 的基本史实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北京大学学生的游行队伍
3、对比分析法:对于一些抽象的名词 概念,采用对比法,既适合学生思维所 保留的知觉和具体的特性,又能满足他 们脱离儿童期后其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 展的要求。通过对比所形成的强烈反差, 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同时 要注意启发对比。 4、讨论法: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 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让他们发现彼此思维中的闪光点,并培 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史海探究
中国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呢?这 是本课的第二个难点,我将历史意义创设为问 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 “焕然一新”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就方面入手,列举成功事例, 以此突破这一难点。这样,把学生学习的权利、 机会和快乐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 主人。
学生游行路线图
天安门 集会
火烧赵家 楼
东郊民 巷请愿
讲述“五四”运动的过程时,我采取了情景 教学法,使历史再现。通过情景剧再现真实 场景,并请一名学生模拟五四运动学生喊口 号等活动 ,制造气氛,使学生融入历史,感 受历史,也为后面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理 解五四精神的含义埋下伏笔。
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的变化

难点是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共成 立的伟大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五四”运动为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因为这些问题具有抽象性,理论性 较强,特别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它既同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历 史知识结构相联系,又同新民主义革命的知 识相关联;还由于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 了的其抽象思维能力不够成熟,在理解上有 一定难度,因而定其为难点。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伟大的开端赣榆县初级中学:李欣一.教材内容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学习板块的概述部分为我们讲述了四个问题,分别是五四运动与中共诞生的时代背景、五四运动兴起的标志与过程、中共诞生及历史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景。

本课题的主旨是“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二.课标要求: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根据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三、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精神,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敬仰。

四、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大家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主要的节日?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五四”和“七一”是我国两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伟大的开端》。

(二)进行新课:1.教师展示课件:教学目标,点名学生朗读。

2.学生自主学习,梳理知识,初步建立知识结构(1)教师巡视教室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导学生自学,答疑。

八上历史第13课笔记

八上历史第13课笔记

13、伟大的开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五四运动)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一战后,巴黎和会的召开A、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什么要求?B、巴黎和会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呢?根本原因:列强侵略中国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结论——弱国无外交!落后挨打!罢课爱国不止是学生的事!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4、五四运动的结果:1、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3、释放被捕学生说明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5、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影响A.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B.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共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组织基础。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爱国精神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前途是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领导的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革命的前途是引向社会主义社会。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历史条件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广泛建立:中共一大召开焕然一新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思考:为什么说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新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社会主义群众基础——更广泛⏹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其它政党有什么不同?(1)指导思想不同:马克思主义(2)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的利益(3)奋斗目标不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工人运动的影响,经验教训和启示:▪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

【公开课课件】八年级上第13课《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课件

【公开课课件】八年级上第13课《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课件

一、寻源五四——五四运动的背景
北洋军阀鼻祖: 袁世凯
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
①1897年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 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 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 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由于袁世凯几乎全 部承认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使得日本在山 东的权利合法化。
提示:“五四精神”在新的时期应有新的内涵, 可围绕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振兴中华、乐于 奉献等方面来谈。
青年志愿者期待你的加入
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收回青岛主权 导火线
二、走进五四——五四运动的过程
1. 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了什么口号? 2. 从这些口号中能看出人民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谁? 3. 从口号中你能看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态度如何?哪些地方能表现出 来?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共产党与近代其它政党有什么不同?
(1)指导思想不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代表的阶级不同: 代表着中国最广大的工人和农民 (3)奋斗目标不同: 最终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 产主义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醒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 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 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1)
成 立 条 件
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的
传播
下部组织基础: 五四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
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时间:1921年9月23日
(2)
地点:上海--------嘉兴 代表:张国焘、刘仁静、李达、李汉俊、毛泽东、何叔 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 海、包惠僧 名称:中国共产党 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内容 任务: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中央局 历史意义: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 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4.为什么说中共的诞生是“开天辟地”?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 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 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 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路线提供了客 观可能性。
(2)经过
前期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斗争方式:游行抗议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后期 时间:6月5日 地点:上海 斗争方式:罢工
地点:
主力 :
方式:
过 程
前期:
北京
学生
示威游行
后期:
上海
工人阶级
罢工
三罢
罢课
罢市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一、五四风雷

第13课《伟大的开端》课件共25页

第13课《伟大的开端》课件共25页
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
机器,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其导火线是什么? (2)从材料二看此事件在6月5日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什么是五四精神?当代青年应当如何在和 平年代弘扬五四精神?
爱国、民主、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 ,把祖国和 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天下之忧,乐 天下之乐 ,以天下为己任,甘愿在国家民族面临 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
讨论: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 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 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 织的发起者之一.
的中央局书记。”请你判断此人是D( )。
A. 鲁迅 B.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陈独秀
3.“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
史事件是(D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材料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

















一、选择题
1.青岛市有一座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是为纪念一次伟大 的学生运动而修建的,在这场运动中,爱国学生喊出了“还我
青岛”的口号。以此判断这次运动是B( )。
A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戊戌变法运动 D. 南昌起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兴起
第13课伟大的开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2、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3、根据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用影视片段和历史图片等各类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精神。

2、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五四运动
简介顾维钧,播放《我的1919》片段。

(教师对巴黎和会背景作简单介绍)
讨论:听了顾维钧对日本代表的反驳,你们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1、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2、去争本不要争的权利的屈辱。


讨论:那你认为最终这场讨论的结果会怎样呢?
(可让学生尽可能地说出判断理由)
我们的同学判断对了,最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们的外交努力全部失败,大家能体会到当时中国人心中的愤怒与屈辱吗?
(播放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最后的陈词)
讨论:为什么中国作为战胜国,却依然要承受战败国般屈辱的结果?
(弱国无外交)
消息很快传回了国内,正如顾维钧所预言的,中国人是绝对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的。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运动开始酝酿、勃发并最终改变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请学生看书p63页~64页,回答以下问题:
1、五四运动的重心先后在哪里?
2、五四运动的主力先后是什么人?
3、五四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4、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
如果你是当时北京的学生,你会不会参加?为什么?
(教师对五四运动作简要补充)
讨论:你觉得我们常说的五四精神是什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回顾五四运动,你觉得学生和工人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
请学生阅读p65页最后一段小字。

讨论:事实告诉我们虽然封建王朝被推翻了,民国成立了,但中国的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早期革命者领导的革命并不适合中国的特殊情况,五四运动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阶级的强大力量,如何把这股力量动员起来,把中国带向民族的复兴成为当时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思考的问题,而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大家打开了新的思路,看到了新的前途,中国需要一场更为深入、更为彻底的革命,而能完成这一使命的只有工人阶级,能领导这一阶级的只有一个政党,共产党。

所以,我们把五四运动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以,我们把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共产党成立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了。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请学生阅读p66~p67,了解共产党建立的基本史实。

(播放相关视频)
现在中国的执政党是哪个党?
(教师简介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情况。


归纳回答:1、中国共产党什么时候成立的?
2、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3、共产党的目标是什么?
讨论: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其他政党有什么不同?
(革命理论更为完善,革命目标更为远大,革命信念更为坚定,更加深入群众。


所以,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到中国新的革命。

三、工人运动的高潮
讨论: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哪些斗争?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
说明反动势力还很强大,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

中国的革命力量不管新的还是旧的需要联合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