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杂病医案2则_杨志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玉美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杂病医案2则
杨志刚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福建福州350004)
关键词 田玉美;经方;内科杂病;医案;狐惑病;百合病;甘草泻心汤;百合地黄汤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3-5699(2012)12-1280-02
田玉美教授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湖北省著名中医,全国第1批、第3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临床辨证施治常以仲景之旨为圭臬。擅用经方治疗内科病,对诸多疑难杂病亦屡起沉疴。笔者有幸随师伺诊,今不揣鄙陋,试撷其要者,介绍如下,与同道分享。
1 狐惑病案
刘某,女,34岁,某部队医院护师。初诊日期: 2004年11月25日。患者自诉2个月来,反复口腔溃疡、眼睛赤痛、前阴溃疡,阴部分泌物多,有异味,伴脐周胀痛不适,大便干结。多次在西医院就诊,最后诊断为“白塞氏综合症”,应用抗生素、激素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刻下症见:口腔多处破溃,眼红,刺痛感,脐周胀痛不适,便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数。辨证:湿热内蕴。治法:清热燥湿解毒。方拟甘草泻心汤加减。处方:甘草6g,黄连6g,干姜3g,法半夏10g,白芍20g,忍冬藤30g,土茯苓5g,厚朴15g,当归15g,淡苁蓉15g,木香1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外洗方:苦参250g,7剂,日1剂,分2次外洗。同时嘱其饮食清淡,保持心情舒畅。12月2日2诊:上症均较前好转,无脐周腹胀、便干,出现心烦失眠。上方去厚朴、淡苁蓉、木香,加黄芩10g,牡丹皮15g,生地黄15g,7剂。12月11日3诊:口腔溃疡、眼赤痛明显好转。续服上方7剂。2005年2月23日随访,症状悉愈,未再复发。
按:《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历代医家对于狐惑病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于该病由湿热生虫之说有待商榷。田老认为:狐惑病皆与湿热有关,其证候表现皆湿毒热气所致,而咽干等症状则是由于肝肾二经蓄热在内,阴液不能上达所致。治宜清热化湿,泻火解毒为主,兼用外治法。此方中用甘草,补脾泻火解毒;黄连、干姜、半夏同用,辛开苦降,清热燥湿。忍冬藤、土茯苓解毒除湿,厚朴、广木香行气燥湿,辅以白芍、当归养血活血止痛。首诊服药后出现明显的心烦、失眠症状,亦属狐惑病临床表现之一,有是证,用是药,加以清热养阴之品后症状悉除。并指出,该病溃烂部位较多,病人较为痛苦,应给予全面综合处理:处方用药应多法同用,如内服外洗,上下兼治;精神层面应指导患者避免过劳,心情愉快,保持足够的休息。对待患者,应予耐心解释,嘱其坚持治疗。
2 百合病案
梁某,女,46岁。2004年11月20日初诊,心慌、胸闷、气短半年,伴头昏、眼花、口干、口苦,小便赤。4个月前曾因此住院,所有检查包括心电图、CT、脑电图等均未见异常。但仍感心悸、神志恍惚,易紧张,发作时胸闷、气短、头昏、手抖,无恶心呕吐。患者丈夫诉其性格偏内向,平素为家中琐屑之事常懊恼,家庭关系紧张,胆小惊慌甚至不敢出门。饮食、睡眠可,舌尖红,苔薄黄微腻,脉滑数,其月经、白带均正常。辨证:心肺阴虚,痰热内扰。治法:清心润肺,清热化痰,方拟百合地黄汤加温胆汤化裁。处方:百合15g,生地黄15g,胆南星5g,茯神15g,炙甘草6g,陈皮10g,法半夏10g,枳实15g,竹茹10g,郁李仁10g,酸枣仁20g,柏子仁10g,五味子6g,红枣7个,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忌食油腻、酒等物。11月27日2诊:头昏缓解,现情绪稳定,但易紧张,发作时胸闷、气短,饮食、睡眠可,大便干结,2~3d1次。守上方去竹茹,加生龙骨、牡蛎各30g,泽泻15g,香附15g。
·
1280
·
2012年12月第32卷第12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Vol.32No.12 D OI:10.13463/ ki.jlz y y.2012.12.031
·医史文献·
《淑景堂药性赋》与《珍珠囊药性赋》比较研究
李柳骥1,肖红艳1,张 戬1,丁 杰2,严季澜1
(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100029;2.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201203)
摘要 《淑景堂药性赋》是清·李文锦仿照金·李杲《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总赋》体例撰写的一部本草歌赋。比对两书内容、统计所载药物,发现二书内容上没有太多继承性。《淑景堂药性赋》中48%的药物均与《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不同,且所载寒性药物比例最高,以实用性作为增减药物的标准。作者对药物的增减、药性的调整显示了其个人用药习惯及地域、时代的影响,推测其为清代温病学派发展过程中一位擅用寒凉药物的地方医家。 关键词 淑景堂药性赋;珍珠囊药性赋;比较研究;本草文献;药性;李文锦 中图分类号R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5699(2012)12-1281-03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上海分项目(项目编号2010GJ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选择了400部中医药古籍进行整理研究,《淑景堂改订注释寒热温平药性赋》就是其中的一部。
1 《淑景堂改订注释寒热温平药性赋》一书的由来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以下简称《珍珠囊药性赋》)一书,为金代李杲在其师张元素著作《珍珠囊》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并不断完善而成书,书中的总赋部分,可谓对《神农本草经》的深入揭示和阐发,详《本经》所未言。
《淑景堂改订注释寒热温平药性赋》(以下简称《淑景堂药性赋》)四卷,系清代医家李文锦所撰。李文锦,字襄
,号治庵、淑景堂主人,金陵人,约生于康
熙朝末期,卒于乾隆朝末期。据李氏自述:“世传《珍珠囊寒热温平药性四赋》,学医者宗之,以为东垣先生书。夫东垣先生,旷代名儒,医林硕望,著作种种,胥奉鼎彝,而是赋中句读声韵聱人齿牙,转折起承滋人拟议,抑何与先生著作迥不侔也?岂其代远年湮,好事者李代桃僵,自用者佛头狗尾,借先生名以相炫欤?”由于音韵和行文均存在缺陷,且“所载之药冷僻12月4日3诊:患者诉目前情绪稳定,精神放松,大便调,续服上方7剂。嘱其保持心胸开阔,精神愉快,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做到“糊涂一点”。并告知其联系方式,如有不适,随时联系沟通。之后嘱其家属认识该病表现,注意其情绪变化,防止诱发发作。
按:《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田师认为百合病多与情志相关。平素忧思不断,抑郁寡欢,以至暗耗阴血,虚热内生,熏灼心肺,扰及百脉而致病;同时思虑伤脾,气血生化
之源受阻,神气失于依附,百脉失养而发病。该患者即典型病例。辨证方面该患者久病阴虚内热,炼津为痰,痰热扰于心肺而心神不安,故病性属虚实夹杂。治疗上以百合地黄汤和温胆汤化裁,佐以养心安神之品,全过程紧扣病机辨证施治,故收良效。田师还指出,百合病与情志相关,故作为医生,不应简单处方了事,而应在非药物方面如精神心理层面给予患者耐心指导,有效沟通,必要时给予其亲密家属指导教育(因为亲密家属与其长期共处,更了解其习性),方能收效快捷。该病例亦体现了这一点。
作者简介:杨志刚(1979-),男,硕士研究生,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
(收稿日期:2012-10-15)
·1281· 2012年12月第32卷第12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Vol .
32No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