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计算化学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知识总结与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知识总结与复习提纲

高一化学知识总结与复习提纲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原子与元素- 原子的基本概念与结构- 元素的分类与周期表2. 化学式与化合物- 化学式的表示方法与意义- 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与常见化合物的性质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平衡法则- 反应类型与常见反应2. 化学平衡- 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达式- 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3. 平衡与反应速率- 平衡的影响因素与Le Chatelier原理- 反应速率的确定与控制三、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的变化2. 化学反应热- 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焓变计算与应用3. 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Arrhenius方程 - 反应速率常数与活化能的计算四、酸碱中和反应与盐类1. 酸碱的性质与离子理论- 酸碱的定义与性质- 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与离子反应 2.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滴定与常见滴定曲线分析- 盐类的生成与特性3. 盐类的命名与应用- 盐类命名规则与结构公式- 盐类在生活中的应用与实际意义五、溶液的性质与离子解离1.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质与溶剂的含义与浓度表示方法 -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与溶解度曲线分析 2. 弱电解质与离子解离- 弱电解质的特点与离子解离程度- 离子解离常数与溶液的电导性六、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电化学基础- 电池与电解池的构成与原理- 电位与标准电极电势2. 电解与电解质- 电解的概念与电解质的特性-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产物的判断3. 电化学与工业应用- 电解反应的应用与电镀原理- 蓄电池与燃料电池的原理与应用总结与复习提示:高一化学知识的总结与复习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化学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应重点掌握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酸碱中和反应与盐类、溶液的性质与离子解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等内容。

化学复习题纲

化学复习题纲

化学复习题纲化学复习题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它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广泛的学科。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复习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化学复习题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化学知识。

一、基础概念复习1. 原子结构:原子的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特点、周期性规律和应用。

3.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4. 物质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影响因素。

5.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

二、无机化学复习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3. 盐的性质:盐的组成、性质、制备和应用。

4.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的性质、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和应用。

三、有机化学复习1. 烃的分类:烃的分类、结构和性质。

2. 单质与化合物: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3. 功能团:醇、醛、酮、酸等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团特点和命名规则。

4. 聚合物:聚合物的分类、合成和应用。

四、化学实验复习1. 常见实验仪器:试管、烧杯、容量瓶等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化学实验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常见化学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化学实验现象: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常见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五、应用化学复习1. 燃烧与能量:燃烧的定义、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应用。

2. 酸雨与环境保护: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3. 化学肥料与农业:化学肥料的种类、成分和作用。

4. 化学药品与健康:常见化学药品的种类、成分和应用。

六、化学知识的应用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妆品、日用品、食品等生活中常见化学产品的成分和应用。

2. 化学在工业中的应用:石油化工、冶金、电子等工业领域中常见化学过程和产品的应用。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一、化学基础知识复
- 元素、化合物及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元素的分子式和化合价
- 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常见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
-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
- 摩尔和物质的量之间的转化
- 溶液中的浓度计算
- 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方程的计算
-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移动平衡的影响因素
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特性
-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征
- 同位素的概念和应用
-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性
- 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和转化
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
- 醇、酸和酯的性质和应用
- 碳氢化合物的分类和特性
-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类型
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 常见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化学实验中的化学计量和计算
-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反应和现象
-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以上是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提纲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提纲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提纲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组成:原子核与电子- 原子核:质子、中子- 电子排布:电子云、量子数、泡利不相容原理2. 元素周期表- 发展历史- 周期与族的划分- 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3. 主族元素与过渡元素- 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过渡元素的一般特性4.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键能、键长、电子亲和能、电负性二、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消除反应2. 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勒夏特列原理- 平衡常数与反应自发性3.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 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 水的离子积、pH值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确定- 氧化剂与还原剂- 电化学系列与标准电极电势三、溶液与化学动力学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质、溶剂、溶液的组成- 溶液的浓度表示:摩尔浓度、质量百分浓度2. 溶液的物理性质- 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渗透压与渗透平衡3. 化学动力学- 反应速率的定义与测定- 反应机理与速率方程- 催化剂的作用与分类四、热化学与能量变化1. 热化学基础-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热与焓变- 燃烧热与中和热2.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3.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反应热的计算-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五、电化学1. 电化学基础-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法拉第电解定律2. 电池与电化学能源- 伏打电堆与化学电源- 标准电极电势与电池电动势- 燃料电池与太阳能电池3.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金属的腐蚀机理- 电化学防腐措施- 金属的钝化现象六、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与分类- 有机分子的基本结构- 烃类、卤代烃、醇、酚、醛、酮、酸、酯、胺2.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 聚合反应与缩合反应3. 生物分子与天然有机物质- 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天然有机产物的提取与应用七、化学实验基础1. 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 实验室安全规则- 化学废物处理与环保意识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3. 常见化学实验-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化学合成实验以上提纲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和巩固化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论与计算化学复习资料

理论与计算化学复习资料

理论与计算化学复习资料在化学学科中,理论和计算化学是非常重要的分支,它们为研究化学反应、物质结构、性质等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手段。

因此,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理论和计算化学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化学学习和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一、理论化学理论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过程和物质性质的科学,在化学学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理论化学主要包括理论热化学、量子化学、反应动力学、结构化学等方面的内容。

理论化学为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且常常从实验研究中得到验证和修正。

理论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键、化学反应热、反应速率、同位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这些知识的原理和应用,能够熟练运用常见的理论工具解决化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二、计算化学计算化学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解析物质的分子结构、反应动力学和性质,以达到预测及解释实验结果的目的。

计算化学主要包括分子模拟、量子化学计算、动力学模拟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预测和设计新材料、药物等。

计算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分子轨道理论、密度泛函理论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掌握这些知识的原理和应用,具有使用一定的计算化学软件进行分子结构、能量、动力学模拟等方面计算的能力。

三、复习资料推荐1.《理论化学》,蔡元培,杨振宁著。

该书不仅详细讲述了化学反应热、化学平衡等基础知识,还探讨了化学反应机制、化学键等深入的理论内容。

2.《分子模拟:原理和应用》,曾吉兰著。

该书以分子动力学为主要手段,介绍了分子模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化学领域的应用。

3. Gaussian 09: A.02,Gaussian 16等计算化学软件。

这些软件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计算化学软件,其中Gaussian系列软件主要用于计算分子电子结构的理论和实际计算计算,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材料、药物等领域。

以上是理论与计算化学的一些相关知识和复习资料推荐,学生应该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掌握基本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此提高化学理论和计算水平。

大学化学复习提纲

大学化学复习提纲

理想气体状体公式PV=nRT注意气体常量的单位:R=8.314 J⋅mol−1⋅K−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1.概念:状态函数P15(特点),热和功(注意规定符号)p162.化学计量数(1.1)反应进度(1.3)[指的是书中最右边的公式顺序]p173.∆U = Q + W (1.4)热力学第一定律P18。

4.两种反应热的定义,Q V=∆U - W =∆U(1.6),Q p=H2-H1=∆H(1.7)p205.Δr H m=Δr U m+∑νBg RT (1.8)6.标准状态p226. Δr H mΘ的定义,Δr H mΘ=∑νBΔf H mΘ(B)(1.9)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1.熵(S)——混乱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三定律即S0KΘ= 0p34,标准摩尔熵S mΘ的比较,Δr S mΘ=∑νB S mΘ(B)(2.5)注意:单质S mΘ不为零(对于指定单质在298.15K的标准熵值不是零),而Δr H mΘ,Δr G mΘ及(H+,aq)的人为规定值为零2.ΔG<0, 自发过程,反应向正方向进行(2.7)3. Δr G mΘ=∑νBBΔf G mΘ(B),是T的函数(2.8)p37不在298.15K时,Δr G mΘ=Δr H mΘ−TΔr S mΘ,计算时注意S的单位。

(2.10) 根据Δr H mΘ,Δr S mΘ的正负、温度的影响可分四种情况。

T转折=Δr H mΘΔr S mΘ4. 化学平衡具有的特征p395会写出任意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p40(书写规则),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6.能熟练应用范特霍夫等温式:P42(2.19)A 判断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B 计算非标准状态下的吉不斯自由能变。

7. 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 θ的有关计算p428化学平衡的移动Δr G m =RTln Q Kθ (2.22).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p43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加总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及性质1. 化学元素与原子结构2.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3.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4.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氧化还原反应2. 酸碱中和反应3. 氮循环与生物化学过程4.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三、化学原子论与周期表1. 原子结构与量子数2. 原子尺度的量子结构3. 元素周期表与周期特征4. 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四、化学键与物质的结构1.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2. 金属键与金属性质3.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4. 键的极性与分子间相互作用五、溶液与溶解性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2. 溶液的浓度与浓度计算3. 溶液的溶解度与溶解平衡4. 溶解热与溶液的物理化学过程六、化学热力学1. 热能与焓的变化2. 反应焓与生成焓3. 焓的计算与应用4.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条件七、电化学与电解反应1. 电介质与导电性2. 电解质溶液与电解反应3. 电解与金属电沉积4. 非金属元素的电化学性质八、化学动力学1. 反应速率与速率方程2.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4.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九、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2. 有机官能团的性质与反应3. 碳氢化合物与烃类化合物4. 有机物的空间构型与立体异构十、高分子化合物1. 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2. 聚合反应及其机理3. 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与应用4. 天然与人工高分子化合物十一、化学与生活、环境1. 合成药物的化学原理2.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3. 化学与环境保护4. 化学与能源开发利用以上为2024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希望通过此提纲能够帮助同学们对高中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提高考试成绩。

祝同学们顺利通过考试!。

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

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O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应用于回答化学变化中什么微粒没有改变)02结构:核外电子(带负电)原子质子(带正电)(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不含中子相等关系:原子量领子数+中子数在原子时有:电子数=质子数=核内电荷数= 原子序数03原子性质:质量、体积甚微;不断运动;有间隔2、分子(构成除稀有气体外的其它气体、有机物、水)01定义: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应用于回答化学变化中什么微粒改变)02分子结构:分子由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应用于分子用什么来描述)03分子的性质质量、体积甚微、不断运动、有间隔。

(应用于解释日常中的某些现象)04分子的写法:某种物质的分子符号就用其化学式表示。

例如: 3 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3、离子(构成酸、碱、盐及其它化合物)01定义:当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的微粒称离子。

02性质: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即: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离子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b、离子能导电c、离子中有:质子数= 核电荷数=原子数质子数趣子数4、原子、分子、离子的联系分子01原子得失电子离子原子分离02物质的描述:a、物持由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b、物质由离子构成(NaCI由Na+和CI —构成)c、物质由元素组成(MgO由Mg元素和0元素构成)分子的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

二、元素——组成物质的宏观单位。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a、用拉丁字母表示b、元素含义:仁表示该元素的符号2°表示一个该原子(P)3°表示该物质(Fe)三、初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和用途物质俗称性质用途S硫磺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P 赤磷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P2O5 固体)用物制烟雾弹C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微扰项的选取对于计算能否收敛影响巨大 耦合簇理论(CC) : 基本思想:采用指数的波函数描述一个电子簇的相互作用,从而仿照 CI 的 原理对相关能进行修正。 CCS,CCSD,CCSDT…… 特点:不能校正非动态电子相关 多参考从头算法: 自然轨道(NO) :将密度矩阵进行对角化后得到其对应的本征波函数为自然 轨道,利用自然轨道组合出的组态波函数收敛更快 对于轨道近简并的情况,采取多参考法 多组态自洽场叠代 MCSCF:相比于 CI,不仅需要对系数进行变分,还需要 对波函数进行变分 CASSCF:对于选取的活性空间进行 FCI RASSCF:限制虚轨道不予激发,选定轨道进行 CASSCF,其它进行 CISD Size-Consistency and –Extensivity:原子相距无线远的能量为两个原子能量之 和;电子数目线性校正 CI 不满足 13、密度泛函理论 HK 定理:电子密度函数唯一的决定了体系的势场,从而决定了体系的一切 性质;体系总能量关于电子密度的函数服从变分原理。 基本思想:K-S 方程是一个关于电子密度函数的方程,确实存在,但是电子 密度泛函却不知道, 如果进行自洽场叠代, 首先需要给出了一个合适的密度泛函。 DFT 近似就是依据这种思想,设计密度泛函从而完成 K-S 方程的求解。
9、从头算法基组的选取和基函数的计算
Slater-Type Obital(STO) :无节点型简化径向函数,非正交 AO,不利于计算 但是对于物理图像描述较好 Gaussian-Type Obital(GTO) :无节点高斯函数,可做质心展开,在笛卡尔系 可分离变量,方便积分计算,但是物理图像不清晰 AO 基集的大小等级: 1、极小基组
1、非相对论近似; 2、Born-Oppenheimer 近似:将分子整体的平动,转动与核内部振动分离, 讨论电子运动的坐标系中心选在质心,原子核相对静止。 (引出电子哈密顿) 3、轨道近似:认为电子处于其他电子的平均势场下运动,从而以此近似电 子相关项,得到闭壳层 HF
即:能量=单电子哈密顿+库伦排斥能-交换能 3、含时薛定谔推出不含时薛定谔 要点:
计算量大约是 N 的四次方量级 7、HMO 与久期方程 基本近似:1、使用π电子基组;2、忽略双电子积分;3、LCAO-MO 近似。
8、从头算法基本思想
基本特征:1、只用到 MO 三近似和 LCAO-MO 近似;2、只用到电子质量, 普朗克常数和元电荷量三个基本物理参数;3、考虑全部的电子运动,在精确计 算电子积分的基础上进行自洽场叠代求解 Roothaan 方程。
STO 1 1 1 1 1 2 2 2 2 13 17 23
GTO 6 6 6 6 6 4 4 4 4 46 50 56
10、布局分析 利用密度矩阵计算各个轨道中电子占据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Mulliken 布局分析对于 AO 基组依赖较大,含弥散函数的 AO 基组得到的布局分析结果不 可靠。 11、从头算法的局限性 1、非相对论近似引入能量的正偏差; 2、BO 近似未考虑分子振动能引起能量负偏差; 3、轨道近似引起电子排斥被过高估计,引起正偏差,也称为相关能误差。 修正方法:2 最好修正,只要计算分子振动就能给给出 ZPV 校正;1 用赝势 法可以进行校正, 常用 ECP 基组校正; 3 采用 CI, 电子微扰和 CC 可以进行修正。 12、相关能的校正 组态相互作用法(CI) : 基本思想: 将所有电子可能排布的激发态都考虑进去进行线性组合,从而达 到修正相关能的目的。 CIS:考虑激发一个电子的所有组态;CISD:考虑激发一个或者两个电子的所 有组态;CISDT:考虑激发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电子的所有组态;FCI:考虑所 有激发组态。 特点:物理意义明晰,但是计算非常昂贵。 微扰理论(PT) : 基本思想:体系的真实哈密顿是 HF-SCF 的哈密顿和相关能哈密顿之和,其 中 HF 的哈密顿可解,相关能哈密顿不可解,但是若把相关能作为微扰项,根据 微扰理论, 微扰项和未微扰态之间存在递归关系, 可以基于此对相关能进行校正。 微扰理论中采用(真实能量-HF 能量)作为微扰项。 MBPTn
5、UHF 和 RHF 对于开壳层体系(比如氧气) ,由于两类自旋电子的数目不同,所处的环境 也不同,因此没有必要严格限制电子占据的自旋轨道,即认为 a,b 电子分占不 同的空间轨道,这在理论上是合理的,所以 Slater 和 Pople 等人提出了 UHF。 UHF 采用交叉叠代,因此计算量大约是 RHF 的 2 倍,收敛较慢。 6、半经验 MO 基本思想: 1、简缩 AO 基集,一般采用π电子基集或者全价电子基集 2、单电子哈密顿用经验参数替代 3、不同程度忽略双电子积分
3、 n-311G: 原子实的每个 AO 用 6 个 GTO 展开, 价层每个 AO 用一个 STO-3G 和两个 STO-1G 展开,即:
4、 极化: *表示加上 6 个 d 极化函数, **表示加上 3 个 p 极化函数 (仅对 H, He 有效,若不是这两个原子同*) 5、弥散:+表示加上 4 个小 Zeta 弥散函数,++表示加上一个小 Zeta 弥散函 数(仅对 H,He 有效,若不是这两个原子同+) 基函数的计算实例:
H 原子用 6-31G 1s 6-31G 合计基函 6-31++G 合计基函 6-31++G**合计基函 STO 2 2 3 6 GTO 4 4 5 9
Na 原子用 6-31G 1s 2s 2px 2py 2pz 3s 3px 3py 3pz 6-31G 合计基函 6-31+G 合计基函 6-31+G*合计基函
方法名称 Hartree-Fock Slater 方法 局域密度近似(LDA) GGA 交换能泛函 Slater 交换泛 函 Slater 交换泛 函 Beche 交换能泛 函 相关能泛函 无 均匀电子气模型 (VWN) Perdew86 LYP PW91 PBE TPSS 加入一定比例 HF 相 关 备注 前 DFT 方法 SVWN E=f(ρ,▽ρ) E=f(ρ,▽ρ) E=f(ρ,▽ρ) E=f(ρ,▽ρ) 2 E=f(ρ,▽ρ,▽ ρ)
1、 量子力学的五个基本假设 1、微观体系的状态可以用波函数表示; (波函数假设)2、微观体系的力学 量用厄密算符表示; (算符假设)3、算符对应的全部本征函数构成一个数学完备 集; (态叠加原理)4、微观体系力学量测定平均值等于该力学量算符的状态期望 值;5、泡利不相容原理 2、MO 的基本近似与 Hartree-Fock 方程导出
2 2 ∂Ψ (r , t ) i =− ∇ Ψ (r , t ) + V (r )Ψ (r , t ) 2m ∂t
Ψ (r , t ) = Ψ (r )Ψ (t )
基于上面两个等式进行分离系数法求解即可 4、从含时薛定谔到 Roothaan-Hall 方程过程中用到的近似
meta-GGA hybrid-GGA
TPSS 加入一定比例 HF 交换
பைடு நூலகம்
特点:密度泛函理论避开了单电子近似的假设,通过花费与 HF-SCF 像仿的 计算量就能够得到与 MP2 精度类似的结论,成为较为流行的算法。
2、扩展基集
常见的扩展基集: 1、Double/Triple-Zeta Basis Set 2、极化基组
3、弥散基组
因为 STO 基组可以被 GTO 展开表示,因此常用高斯基函数系如下: 前提:每个 AO 对应至少一个 STO 1、STO-nG 基组:每个 STO 用 n 个 GTO 展开 2、n-31G:原子实的每个 AO 用 6 个 GTO 展开,价层每个 AO 用一个 STO-3G 和 STO-1G 表示,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