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第二初级中学 翰墨书香养正气 感恩特色育英才
浅谈基层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

浅谈基层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发布时间:2022-07-07T08:54:22.721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3月5期作者:陈文娣[导读] 新洲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之邦,历史悠久,问津书院就在此地。
陈文娣武汉市新洲区文化馆湖北武汉 430400摘要:新洲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之邦,历史悠久,问津书院就在此地。
唯楚有才新洲可谓天灵地杰,得天独厚。
一直以来新洲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群众从事文化活动的热情满满,问津艺术节、广场舞大赛等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还有本地刊物《问津文艺》也以文会友小有名气。
但是在新洲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同时,新洲区文化馆人才的匮乏与难以为继,基层文化馆的人才建设如何进行,如何打破困局,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新洲区文化馆;公共文化;人才建设文化馆是中国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社会教育而设立的事业机构。
也是群众从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文化馆功能的多元性,要求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的多样性。
因此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馆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文化馆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笔者从事文化工作34年,发现基层文化馆普遍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而且特别严重。
现以新洲区文化馆为例浅谈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目前新洲区文化馆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新洲区文化馆始建于1951年,现在职在岗员工22人。
在年龄结构方面其中90后2人,80后2人,70后16人,60后2人,从年龄结构上看,新洲区文化馆的人才队伍在年龄结构层面上面临老龄化的趋势,50岁左右的人有16人,从我国现行55岁的退休制度,这16人都面临在几年内退休的问题;在学历方面有初中学历一人高中学历一人专科学历3人本科学历13人,虽然在学历上中规中矩,但是学历不等于专业能力,本科学历13人中只有一人是专业学历,12人是后期在党校和电大进修的文凭,专业也多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等;三是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缺乏书法、舞蹈、写作、摄影、曲艺和文学创作等人才。
湖北武汉新洲区邾城二中18-19学度度初一第三次抽考-语文

湖北武汉新洲区邾城二中18-19学度度初一第三次抽考-语文亲爱的同学们,请你认真看题,认真审题,细心做题,相信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本卷须知1.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七大题,总分值12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一卷〔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得答在“试卷”上。
4.第二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一】〔共12分,每题3分〕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书写不正确的一组是( )A、甲胄.〔zhòu〕嘈.杂〔cáo〕一如既.往〔jì〕B、蓦.地〔mò〕阴霾.〔mái〕苦心孤诣.〔yì〕C、凝.注〔níng〕婆娑.〔suō〕魂牵梦萦.〔yíng〕D、袅.袅〔liǎo〕仓.桑〔cāng〕史无前列.〔lì〕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1〕我面对这壮烈牺牲的小飞虫的尸体,大概有种感沉重地压在我心头。
〔2〕我从不肯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3〕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着迷。
A、罪恶妄弃奇特B、罪孽不记得奇特C、罪孽妄弃奇崛D、罪恶不记得奇崛3、以下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特大交通事故,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
B、能否努力学习是考上高中的重要条件。
C、写作文时,我们应尽量幸免写错别字。
D、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漂亮的地方。
4、下面语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②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③在山上,谁都喜爱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
教育学会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湖北省“我与我的书”读书征文一等奖名单公示由湖北省教育工会委员会、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两家牵头,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具体实施的全省中小学教师“我与我的书----教师阅读年”征文比赛活动,受到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中小学教师的热情参与,活动圆满成功。
截止十月底,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秘书处共收到各地中小学教师撰写的征文达四千余篇,征文评审小组对应征稿件进行了认真地评议和复核,评选结果已经揭晓。
为慎重、稳妥,现将其中获得一等奖的作者与作品名称刊发于湖北教师教育网“教师教育分会”栏目,网址为:/,敬请获奖者自行登录查询,如有发现剽窃、抄袭作品,欢迎广大教师监督举报。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秘书处联系电话: (027)88312256 附件:湖北省“我与我的书”读书征文一等奖名单湖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二○一一年十一月十日附件:湖北省“我与我的书”读书征文一等奖名单(武汉市新洲区)(黄梅县)(江陵县)(洪湖市)(武汉市汉阳区)(松滋市)(石首市)(安陆市)(武汉市江夏区)(丹江口市)(公安县)(麻城市)(黄州区)(随县)(东宝区)(房县)(夷陵区)(谷城县)(宜都市)(曾都区)(郧县)(天门市)(武汉市黄陂区)(枣阳市)(蕲春县)(赤壁市)(武汉市江岸区)(钟祥市)(武汉市硚口区)(西陵区)(武汉市汉南区)(红安县)(咸安区)(汉川市)(应城市)(郧西县)(掇刀区)(大悟县)(崇阳县)(武汉市江汉区)(老河口市)(团风县)(沙市区)(竹溪县)(罗田县)(宜城市)(大冶市)(监利县)(京山县)(武汉市武昌区)(综合)(通山县)。
5.20修改自评报告

传承国学经典文化高扬素质教育风帆——新洲区邾城街向东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第一部分:学校概况邾城街向东小学地处新洲城关东南城乡结合部,东临博物大道,南接龙腾大街,西邻区总工会,北望区教育局,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小学,服务范围覆盖向东村及周边农村留守儿童。
学校前身为“汪家祠堂”,创建于1968年。
而后历经三次搬迁,几易其名。
经不断发展壮大,学校现占地面积6666平方米,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
学校配有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的各类功能室,教学仪器装备达到2006配备的标准。
还配有班班通、校园宽带、有线电视、校园监控系统,建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学生宿舍标准高、功能全,能为学生提供较为优质的服务。
学校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794名,其中寄宿学生数612名。
现有教职工77人,专任教师48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市区学带优青5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高学历教师占91.6℅。
近几年来,学校坚持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在“与经典同行,以道德立身”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紧紧围绕“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办学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精心打造“国学经典浸润下的养成教育”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和效益、育人水平和质量同步协调发展。
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武汉市语言文字示范校”、“武汉市健康教育标杆学校”、“新洲区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新洲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新洲区小学‘堂堂清’教学比武先进学校”、“新洲区‘十一五’班主任队伍建设工程先进学校”、“新洲区先进职工之家”、“新洲区教书育人示范岗”、“新洲区技术装备管理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被誉为新洲教育界迅速成长的一颗新星。
第二部分:自评过程及结果学校十分重视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把它当作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并以此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契机,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新动力。
1.全员参与,共同创建。
劳动洗涤心灵技能立德树人——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徐沟小学特色创建纪实

尚劳习艺,励志修身;实践创新,编织人生!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徐沟小学致力于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逐步探索出一条素质教育特色发展之路。
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街徐沟小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是武汉市新洲区传统民俗文化教育基地。
校园环境优美,育人氛围浓郁,现代教学技术设施完备。
学校设有多功能室、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少先队活动室、教职工之家、音乐室、美术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教室以及塑胶跑道、硅胶篮球场等运动场所。
学校现有两个教学部,小学部有6个教学班,学生168人;附属幼儿园有3个班,86名幼儿。
教职员工23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学历达标率100%。
市、区优秀班主任5人,省骨干教师6人,区优秀教师2人,师资力量雄厚。
励志修身、实践创新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基本形成“尚劳习艺,编织人生”的教育特色,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发展主线,以深化劳动实践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教育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教学上全力推进“2631”工程,构建“愉快教育”,搭建快乐学习平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设有巧手编织、打腰鼓、舞蹈、经典诵读等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充分体验劳动和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爱劳动、会劳动,做有用的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校先后获得“新洲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新洲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新洲区文明单位”“新洲区卫生教育先进学校”“武汉市语言文字示范校”等多项荣誉称号,附属幼儿园被评定为武汉市三级幼儿园。
目前,徐沟小学正行驶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建现代化学校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
(图/文胡智峰詹重诚)▶校长胡智峰▶书记潘年生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优质的办学环境。
“德艺”双馨结硕果

“德艺”双馨结硕果发布时间:2021-11-15T07:43:58.51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36期作者:董汉金贾海英[导读] 走艺术特色发展之路,“德艺”双馨结硕果,成为武汉市素质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第四小学431400摘要:以德育人的口号近年越来越成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因为更加看重培养人德行的意义,也意味着教育超越了生存单一目的而具有全人格培育的完善价值的意义,在这里,艺术教育给予的审美熏染的价值也更为凸显。
为青少年全面发展着想,艺术教育必须得到更为强力的支持,才有益于少年强则国家强的呼唤实现。
关键词:素质教育以德育人艺术教育道德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句话不仅阐述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以德育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根本伦理道德要求。
18年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第四小学坚持以德育人,走艺术特色发展之路,“德艺”双馨结硕果,成为武汉市素质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一、厚德崇善,搭建育人舞台德育是学校工作之首,是育人之魂,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学校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精心组织开展德育主题系列活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把学校教育作为德育主阵地,建设厚德崇善和谐校园。
校长书记担任全校德育总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政教处、少先队、年级组齐抓共管,以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的“三爱”主题活动铸师魂、锻师德,齐心育人。
着眼践行,立足行动,扎实开展各项德育活动。
学校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为精神引领,制定了15项重点活动项目,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诚信建设制度化、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文明研学活动、扶贫济困活动、公众人物“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活动等。
求真教育在路上

求真教育在路上穿越岁月的崇山峻岭,新洲区邾城街中心小学从1905年的“黄冈县新洲镇官立两等小学堂”一路走来——苑若源远流长的长江,栉世纪之风,沐时代之雨。
百年沧桑,锻造了她的丰厚底蕴;时代昌明,催发了她的自信步伐。
在艰苦创业中勃发生机,在不断壮大中与时俱进,在顺利融合中建树立业。
厚德载物,含英咀华;天道酬勤,成就天下。
意气风发的新洲邾城中心小学正以她厚重的历史积淀去激发创造热情,紧跟科技新潮,包孕思想万象,涵养人文精粹,以绰约的风姿屹立于时代的潮头。
邾城街中心小学地处化乐路55号,占地面积13300平米(20亩),建筑面积20125平米,现有学生4086人,班级70个,教师205人。
二〇一三年,学校为传承百年办学的优良传统,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打造精品特色,形成学校品牌,积极作好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围绕办学理念系统作了大量工作!专家顾问团协同全校教师历经一年时间,经过大量而细致的前期调研和访谈、问卷等工作,凝练出了“问津致远”的校训和“求真教育”的办学特色,提出了“小学大成、百年唱响”的办学理念、培养“质真朴雅、敏行博学”的阳光少年的培养目标、“敬业乐群、严慈相济”的教风、“乐思乐学、渐进渐成”的学风。
这套办学理念系统的形成,是集纳了学校全体教师和专家、学者的智慧,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高度慨括和浓缩,真实地反映了学校在过去的百年中所作的工作,对今后百年的办学历程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发展路径,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小学大成”从四个方面去理解其独特性——教育的目的和志向;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教育系统的衔接;“小学”的意义。
只有“小学”打下终身发展的夯实基础,才可以“大成”,为学生长远的人生幸福和终生成就奠定基础。
“百年唱响”暗合中心小学百年老校文化及教育底蕴深厚,“百年”以彰显其历史积淀,并有梳理绾结之意;暗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规律,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规律,基于中心小学办学可持续性的再构,以此为新的起点,“唱响”一词喻指办学再次起航,形成可持续发展之态势。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特色小结

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特色本学期,在东湖开发区教育局“有效德育”大旗的引领下,武汉市光谷第二初级中学有效德育工作初见成效。
现将我们的特色总结如下:一、以“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为突破口,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2010年9月,光谷第二初级中学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教育学专业研究者团队成立了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班主任工作素养;,进行问题研讨,解决班主任工作困惑,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班主任工作品位。
”作为省德育年会邀请发言单位,“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4名成员在东湖开发区教育局基教处罗吉宝主任带领下,参加了湖北省2011年德育学术年会。
作为大会指定的5家发言单位之一,是唯一一个以团队形式亮相的学校。
会后,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杜时忠教授在下榻处亲自接见了我校“漫步者”班主任工作坊的4位成员,并给我们寄予厚望。
在本次年会中,吴小章老师的论文被评为省德育论文一等奖,张薇、黄坤两位老师分获二等奖。
这一切都昭示着我校在有效德育方面所进行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二、以聘请专家与家长探讨“家庭教育”为手段,关注学生的持续成长。
2012年4月14日,我校有幸请到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秘书长曹萍老师,开展了以“让爱成长“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宣讲会。
我们的的愿景是:用心感悟教育真谛,用声音传播家庭教育理念,让孩子在爱中感知、成长。
通过此次活动,家长们反响不错,不少家长认为这次活动让他们明白了家庭教育的真谛。
三、以“家校联系本”为媒介,架起家校无障碍沟通的桥梁2010年9月以来,我校开始通过“家校联系本”主动争取家庭教育支持与配合,教师与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合作空前高涨。
在我校,每一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参与其中,每一本家校联系本上都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学生当天的表现情况(含作业反馈)、老师的建议、家长的意见,高效的实现了家校无障碍沟通。
四、以学生的生命教育为主体,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了探索学校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新亮点,寻求师生共同和谐健康发展之路,让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更加生动的“放眼未来”美丽愿景,让教育教学更好地闪现人性光辉,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我们把生命教育纳入了学校发展总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