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简述
分析哲学

Page 15
总结与感想
分析哲学作为当代西方哲学重要思潮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更 为重要的是,哲学分析方法已经被普遍运用在哲学研究的广大 范围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当代哲学发展直接受到分 析哲学运动的极大影响,并通过分析方法而与当代科学产生了 深入的互动联系。 分析哲学是一个观点相当庞杂的思潮或流派,不仅在它的各个 支派之间,甚至在一个支派内部,也有很多分歧。尽管如此, 他们的观点仍有一些共同特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重视语言在哲学中的作用,把语言分析当作哲学的首要任务, 甚至当作它的唯一任务。 ② 普遍重视分析方法。 ③ 反对建立庞大的哲学体系,主张在解决哲学问题时要从小问题 着手,由小到大地逐一解决。
Page 13
弗雷格澄清“等于”这个概念的。论证“a=a”和“a=b” 在“a=a”里面,表达的含义是与自身的相同,是逻辑中的同一 律,这个等式是逻辑上先天成立的,是分析性的;而“a=b”则 表达的是两个事物的相等,它不是在逻辑上先天成立的,而是 综合性的后天成立的。 这里弗雷格举了一个例子,以金星为例,金星有两个名字:启 明星和长庚星,a=a就等于说启明星等于启明星,是在自言自语, 是先天成立的,而a=b就等于所启明星等于长庚星。 启明星之所以能够等于长庚星,关键在于二者都指称了同一个 事物——金星,在这里这个“=”表达的含义就是指称的相同, 因为指称相同才可以说a=b,启明星等于长庚星。 但是同一个事物金星具有的两个名称,虽然指称相同,但是这 两个名称的意义却不同。 之所以意义不同,关键是于虽然是同一个对象,但是两个名称 却是以不同的方式给予的。
Page 6
3、反叛传统
在罗素和摩尔登上哲学舞台之前,在英国哲学界占据主导地位 的是新黑格尔主义。 罗素和摩尔这两位分析哲学先驱以“反叛传统”的姿态开创崭 新的哲学事业,这使得分析哲学在诞生之初就带有强烈的“青 年造反运动”的色彩。 因为在黑格尔哲学里有着不可容忍的缺点:“世界上的所有问 题都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世界上的所有问题。”这 种方法表面上看好像解决了一切问题,其实则是毫无用处,什 么也解决不了。 作为分析哲学家批评的标靶,黑格尔以一种讽刺的方式影响了 分析哲学的风格。黑格尔哲学追求宏大体系,而分析哲学一开 始就拒绝建造宏大体系,并始终保持了“零敲碎打”的工作风 格。关于这一点,罗素表达的最为彻底:“当时有一种革命的 情绪,有一种解放的感觉。
西方哲学史第五讲 分析哲学

他被誉为“世纪智者”。他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本,论 文数千篇,门类广泛,涉及哲学、数学、伦理学、社会 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学、文学等诸方面,享有 “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之称。 罗素同时还是一个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从事过和平主 义、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和教育改革等项活动,写过 很多政论性文章。罗素1920年—1921年曾来华讲学, 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有友好的感情。罗素在1950年因 《西方哲学史》一书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弗雷格的主要思想
弗雷格毕生的工作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为数学提供 可靠的逻辑基础。他所关心的哲学问题偏于逻辑研 究,这也是后来语言哲学传统特别是早期语言哲学 的特征之一。
1、命题函项:教材67页
这基本上是把数学里的函式概念 引用来理解语言和命 题。3 n+n是一个函式,n代入不同的数值,或自变元 , 整个函式就代表不同的数值,代入1,其数值为4,代入 2,其数值为8,等等。函式本身不表示任何特定的数值, 弗雷格据此把函式称为"不饱和的"或"不完整的"。自变 元代入了特定的数目后,这个函式就有一个特定的数值, 因此成为"饱和的"或"完整的"。
弗雷格关于指称和含义的思想对于分析哲学意义理论的 形成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他揭示出客体、语言、思想和真值(一个句子的含义是 它的思想内容,其指称则是它的真值)之间的关系,构 建了讨论意义问题的基本框架。特别是他提出的有些名 称和句子有含义而无指称的观点,为后来关于意义标准 和界限的讨论,开辟出路径。纵观弗雷格的思想,我们 可以看到,用新兴的数理逻辑来分析、处理语言,已经 获得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心成果。
开创此学派的重逻辑分析的重要人物几乎都是著名 的逻辑学家。此学派也往往以此为一种理智上的特 权来标榜,似乎他拥有了一种解决或“横扫”两千 年来的哲学问题的秘密尖端武器。 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其他流派相比,分析哲学特别重 视逻辑。他们认为,逻辑处理的是人类特有的语言 能力、推理能力、概念思维的能力和理性探究的能 力。因此,他们往往通过逻辑研究来开展他们的工 作。
罗素的分析哲学

罗素的分析哲学分析哲学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以其逻辑严谨、语言精确和科学精神闻名。
山县:巴特利特以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伯特兰·罗素无疑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
罗素在其一生中发表了大量哲学著作和论文,对分析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素及其背景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在20世纪初受到了逻辑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对戈德尔和怀特海等哲学家的研究,使他深刻认识到语言与逻辑在哲学中的重要性。
在他的作品中,罗素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清晰的语言表达,以解决哲学上的各种难题。
分析哲学的起源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思潮,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它注重对语言和逻辑的研究。
其起源可追溯至早期的逻辑哲学,尤其是罗素与怀特海合作撰写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
该书使用符号逻辑的方法,试图将数学的一切建立在坚实的逻辑基础之上。
罗素认为,通过清晰定义概念并使用逻辑语言,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清晰思考和解决哲学问题。
罗素的主要观点1. 语言与意义罗素认为,语言是思想表达的重要工具。
他提出了“描述理论”,即通过语句中的描述来传达意义。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谈论“那只天鹅”,我们通常会通过描述它的外形、颜色、行为等特征来理解这个概念。
在《逻辑原理》中,他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清晰而精准的逻辑结构,提升其含义和表达能力。
2. 论证与真值在古典逻辑中,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罗素在《形式逻辑》中系统化了这种思维方式,通过引入各种联合、交集和假言命题等基本元素,加强了论证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他鼓励通过反复论证来验证观点,并强调严谨性与完整性,以避免抽象概念带来的模糊不清。
3. 自由与知识在政治与社会问题上,罗素持有自由主义观点。
他认为,一个健康社会应该鼓励个人自由以及知识的追求,这才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罗素的分析哲学

罗素的分析哲学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对分析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分析哲学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通过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罗素的分析哲学思想,并探讨其对哲学领域的影响。
一、逻辑原子主义罗素是逻辑原子主义的倡导者之一。
逻辑原子主义认为,语言和思维可以通过逻辑原子的组合来解释。
逻辑原子是最基本的概念,不能再分解。
通过逻辑原子的组合,可以构建出复杂的概念和命题。
罗素认为,通过逻辑原子主义可以解决哲学中的一些难题,如语言的意义和真理的问题。
二、逻辑与数学的关系罗素认为,逻辑和数学是密切相关的。
他通过逻辑的研究,发展了数理逻辑,并提出了著名的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是一个自指的命题,它引发了对集合论的深入思考。
罗素通过逻辑的分析,揭示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分析哲学与科学罗素认为,分析哲学与科学是紧密相关的。
他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科学方法可以解决哲学问题。
罗素的分析哲学对科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兴起。
四、逻辑与语言罗素认为,逻辑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他通过逻辑分析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提出了逻辑语义学的概念。
逻辑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真理条件,对语言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道德哲学罗素对道德哲学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性的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基于人类的理性和共同利益的。
罗素的道德观对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对哲学的影响罗素的分析哲学对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通过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些难题,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罗素的思想对逻辑学、语言学、科学哲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罗素的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他通过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些难题,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罗素的思想对逻辑学、语言学、科学哲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

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分析哲学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其特点是对语言和思想进行分析。
分析哲学的崛起主要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维也纳圈,该圈由一群认为哲学应该从逻辑和语言出发,用明确的概念和精确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哲学家组成。
分析哲学家们试图回答一系列问题,比如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意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语言的本质?分析哲学家们认为,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分析语言和概念来回答。
语言哲学是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探讨的是语言的意义以及语言的关系和现实的关系。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意义的归属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关注的是像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语义特征。
语言哲学家们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是语言本身拥有意义,还是语言中的单词、短语等单位才有意义?他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描述现实的语言能力,这个问题主要包括语言的描述能力和描绘现实的能力。
逻辑哲学主要关注逻辑的本质和逻辑原则的应用。
它探讨的是什么样的思维过程可以被认为是正确和合理的,以及什么样的论证才是有效的。
逻辑哲学家们对论证的形式和规则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确定哪些论证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逻辑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判断论证的有效性和无效性,使我们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一个命题是否正确。
总的来说,分析哲学重视思考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概念分析,强调语言和思维的相互关系,强调逻辑原则在思维中的重要性。
语言哲学强调语言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工具之一的性质和语言表达在人类思维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逻辑哲学则是关注论证、如何得出分析结论和推理的正确方法,提供几乎所有哲学派别和学科都需要的基础工具。
这些思想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在解决哲学中的诸多基本问题,是哲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工具。
解读罗素的分析哲学

解读罗素的分析哲学研究报告一、引言罗素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分析哲学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解读罗素的分析哲学,探讨其核心思想和对哲学的贡献。
二、罗素的分析哲学概述罗素的分析哲学起源于逻辑经验主义和语言分析学派的思想,他试图通过逻辑和语言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
罗素认为,哲学问题的根源在于语言的模糊性和不准确性,只有通过逻辑和语言分析才能揭示真理。
三、逻辑经验主义罗素的逻辑经验主义是他分析哲学的基础。
他认为,真理只能通过经验和逻辑推理来获得,哲学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逻辑经验主义强调逻辑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逻辑分析才能揭示真理。
四、语言分析罗素的分析哲学强调对语言的分析。
他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准确分析,才能揭示真理。
罗素关注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义意义,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
五、逻辑原子主义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是他分析哲学的重要理论。
他认为,语言可以通过逻辑原子的组合来构建复杂的陈述,而这些逻辑原子是无法再分解的最基本的语义单位。
逻辑原子主义强调逻辑的原子性和复合性,试图通过逻辑分析来揭示真理。
六、对哲学的贡献罗素的分析哲学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强调逻辑的重要性,使得逻辑成为哲学的核心领域。
其次,他通过语言分析揭示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义意义,为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的逻辑原子主义也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七、结论罗素的分析哲学是现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他通过逻辑和语言分析解决了哲学问题,强调逻辑的重要性,揭示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义意义。
罗素的分析哲学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逻辑学、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分析哲学

《逻辑哲学论》
没有写的第二部分,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 或不能说,而只能显现的部分,却是最重要 的部分。“不能说的东西”大致四个方面: 逻辑形式 哲学的本质 伦理学,“唯我论”“生命意义的问题” 对于“世界存在”的特殊神秘的感觉
《逻辑哲学论》
全书由七个主要命题组成: 世界是一切发生的事情。 发生的事情,即事实,是诸事态的存在。 事实的逻辑图像是思想。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 命题是基本命题的真值函项。 真值函项的一般形式是[]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就必须保持沉默。
不是自身的一个部分的一切类的类:如果这 个类是自身的一个部分,那就意味着它不是 自身的一个部分;如果它不是自身的一个部 分,那又意味着它是自身的一个部分。
理发师悖论 一个克里特人说,所有克里特人都是说谎者。
摹状词理论:
金山悖论:迈农提出当人们说“金山不存在” 时,即将一个不存在的东西作为一个命题的 主词时,他们其实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虽 然不是作为实体的存在,而是作为观念的存 在。 如果你说金山不存在,那么显然有某个你说 它不存在的东西,即“这座金山”,因而这 座金山一定存在于什么地方,否则“这座金 山不存在”这个陈述没有任何意义。
《教育的宗旨》
理想品质的四个基本特征: 活力:活力能使人们摆脱逐渐过时的旧思想, 扩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兴趣,由此减少他 们对其他人取得成就的不恰当的忌妒。 勇气:自尊和不受个人情感影响。 “勇气完善的典型出现在有诸多兴趣的人的 身上,他感到自我仅是世界的一小部分。这 不是通过鄙视自己、而是通过看重许多非他 自身的东西而达到的”。
敏感:罕有的但却是重要的抽象的同情。这 种同情有助于减轻那些远方和看不见的痛苦。 智力:不是通过向孩子们灌输信仰,而是建 立在孩子对世界本能的好奇心上。
什么是分析哲学

• 语言游戏: 我们都生活于 各种语言游戏之中
• 生活形式: 遵守规则是我 们不得不做的事情
分析哲学的发展(一)
• 维也纳学派和逻辑经验主义 代表人物: 石里克 (M. Schlick, 1882-1936)
卡尔纳普 (R. Carnap, 1891-1970) 主要观点 • 以自然科学为模本改造哲学 • 坚决反对形而上学 • 提出意义的可证实性 • 以物理主义统一科学
• 作为一种学说纲领,分析哲学已证明是一条死胡同,是一 次失败。而作为一种方法论资源,它已证明是无限富饶和 多产的,并且在哲学的每一个领域内都可以感受到它的有 益影响。
——N. 雷谢尔:《分析哲学的兴起与衰落》
• 分析哲学有各种不同的表述,而使它与其他学派 相区别的是其相信:第一,通过对语言的一种哲 学说明可以获得对思想的一种哲学说明;第二,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综合的说明。逻辑实证主 义者,维特根斯坦在其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牛 津“日常语言”哲学和美国以蒯因和戴维森为代 表的后卡尔纳普哲学,尽管相互区别很大,却都 坚持这些相互交织的准则。
2, William G. Lyca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00
3, Siobhan Chapman, Philosophy for Linguists,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00
言意义的逻辑分析 4, 重视对意义和指称问题的研究,强调意义在于用法
新近的分析哲学
• 主要代表 蒯因 (W. V.O. Quine); 普特南 (H. Putnam) 戴维森 ( D. Davidson); 达米特 (M. Dummett) • 主要思想 1. 对语言的研究就是对心灵的研究 2. 实用主义是研究哲学的最好方法 3. 一切哲学都只能是分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哲学简述分析哲学简述1、简介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分析哲学是一种以语言分析作为哲学方法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或思潮,主要包括逻辑经验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见日常语言哲学),也包括批判理性主义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不属于这些支派的分析哲学家。
分析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主要思潮之一,发生于上世纪初的英国剑桥,本世纪中叶以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流传,在英语国家哲学界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上世纪后半叶开始走向衰落。
它与科学哲学构成了20世纪英美哲学的主流。
它的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工语言的分析方法,另一种是日常语言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哲学家看来,二千多年来,科学取得了扎扎实实的进步,而哲学几乎在原地循环,哲学的落后和科学的进步形成鲜明的对照。
分析哲学家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 1、科学的理论是可以公共地检验的,而哲学的理论不能被大家检验;2、科学的语言是可以互相交流的,而哲学的语言不能被大家都理解;3、科学的方法确实可靠,而哲学的方法玄虚混乱。
因此,分析哲学认为:要推动哲学的发展,就必须发扬科学的这三个方面的优点,排斥哲学的这三个方面的缺点。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原来的那种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不应成为科学的皇后,而应成为科学的奴仆,哲学应为科学服务。
具体地说,哲学家不应去创造一套独立于科学之外的或凌驾于科学之上的体系,而应把自己的研究范围限于对已经提出的理论进行逻辑分析,弄清楚其中哪些概念是没有意义的,研究语言的特性和研制理想的语言,以及完善科学的方法。
2、发展历程分析哲学的基本思想最初见于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G.弗雷格的著作中,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的英国。
它继承了D.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和A.孔德、E.马赫等人的实证主义传统,是在当时兴起的数理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在英国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黑格尔主义的一种反抗。
其创始人除弗雷格外,主要有英国的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G.E.摩尔、L.维特根斯坦等人。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的头十年,这是分析哲学的形成时期,以弗雷格的逻辑思想、摩尔与罗素等人反叛绝对唯心主义和提出哲学但分析方法为标志。
第二阶段发生在20年代至40年代,这是分析哲学得到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以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维也纳学派的形成为标志第三阶段是50年代以后,这是分子哲学从欧洲大陆移师美国之后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分析哲学开始从鼎盛走向衰退的阶段,主要以奎因的逻辑实用主义为标志。
3、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德语: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1848年11月8日-1925年7月26日),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分析哲学的奠基者。
1848年生于德国的魏玛,父亲是一所女子学校的校长。
1869-1871年间在耶拿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和哲学,后转到哥廷根大学,1873年在该校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次年返回耶拿大学任教,1879年起担任数学教授,直到1918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概念文字》(1879)、《算术的基础》(1884)、重要文章《函数和概念》(1891)、《论概念和对象》(1892)、《论意义和意谓》(1892)。
他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使高斯以来建立的数学体系更趋精确和完善,确立了算术演算的基本规则。
他的数学哲学基于三个主要原则,这也是他毕生遵循的哲学信条:1、否定数学来源于经验,强调数学真理的先天性;2、数学真理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基于数学的非经验基础,而客观性是思想的必要条件;3、一切数学最终都可以化归为逻辑,数学概念可以定义为逻辑中普遍要求的概念,数学公理可以从逻辑原则中得到证明。
从这些原则出发,弗雷格认为哲学首先必须是一种逻辑,是一种对思维的逻辑表达,是一种建立在意义理论上的真理理论。
而对语言意义的分析就是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他对哲学任务的这种重新规定,标志着当代分析哲学的开端。
弗雷格最初对分析哲学的影响是他的反心理主义观点。
在《算术基础》中他提出哲学研究的三条基本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始终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严格地区别开来。
真理是客观的,不以作出判断的人为转移;思想不是思维的主观活动,而是思维的客观内容。
被判断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以个人的思维活动为转移;也是公共的,可以为不同的个人所掌握;思维活动则是主观的、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人那里是不同的。
由于思想是客观的,因此也是自足的。
弗雷格对心理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客观的东西与主观的东西的区分,在分析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一,这使逻辑研究摆脱了传统的心理学影响,使逻辑学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从而确立了其独立地位;其二,他把语词的意义和被判断的内容看做是客观的、公共的,可以为所有的人所掌握。
这不仅保证了这些思想内容的可理解性,也为对这些思想内容进行逻辑分析提供了先决条件;其三,承认思想内容的客观性,意味着就确认了数学和逻辑对象的客观性,这为分析哲学、特别是逻辑经验主义试图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哲学的理想提供了思想前提。
他认为,认识论在哲学上并不具有优先地位,一旦我们要想寻求认识论问题表达的可靠性和精确性,我们就容易看到,对语言的逻辑形式的研究才是哲学的真正开端。
弗雷格之反对心理主义也为数理逻辑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他认为传统的谓词逻辑不能用于处理表达关系(如A大于B)的判断,在他建立的逻辑系统中取消了主谓词的区分,创造了一个判断符号作为共同的谓词,并把逻辑推理的过程确定为以判断为起点,直接进入对判断与判断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更充分地显示出逻辑这门学科的科学性质。
语境原则他的三条基本原则的第二条被称为“语境原则”,即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而不是在孤立的语词中,才能找到语词的意义。
这条原则在分析哲学产生了重要作用,成了当代语言哲学的基本原则。
语境原则强调在逻辑推理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判断而不是概念,在确定意义的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句子而不是语词。
使用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或作出判断,而孤立的语词或词组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判断或句子的意义决定了其中的概念或语词的意义,概念或语词没有独立的意义。
弗雷格的语境原则经过维特根斯坦的应有和发挥后成为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研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意义与意谓弗雷格对意义(含义)与意谓(指称)的区分是他后期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的一个主要贡献。
他认为一个名称之所以能够指称它的对象是因为它有意义。
暮星和晨星虽然指称同一个星体,但这两个名称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因此命题“暮星就是晨星”比命题“暮星就是暮星”提供更多的知识。
相应于符号,有确定的意义;相应于这种意义,又有某一意谓;而相对于一个意谓(一个对象),不仅有一个符号。
每个句子都表达了一种思想,它是能够成为许多人共有的、思维的客观内容。
句子表达的思想就是句子的意义,而句子的意谓就是句子的真值即对错。
有些句子,特别是神话和文学作品中的句子,可能只具有意义而没有意谓。
弗雷格认为追求句子的意谓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因为只有确定了真假对错,我们才能说得到新的知识。
我们要从句子的意义到达句子的意谓。
弗雷格区分意义与意谓的思想,不仅澄清了传统哲学在语词与所指对象的关系上所存在的混乱认识,而且为后来的意义理论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
同时,弗雷格把意义研究看做是哲学的首要任务,并把意义理论看做是哲学的基础部分,这种认识为当代西方哲学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转变,直接导致了以语义研究为哲学核心任务的分析哲学的产生。
弗雷格是现代数理逻辑的主要创始人,也是分析哲学的奠基者。
他以分析哲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所始创的数理逻辑成为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的主要研究手段,他在语言哲学方面的观点对后来的分析哲学也有很大影响。
此外,他对罗素、维特根斯坦和分析哲学的另一主要代表人物R.卡尔纳普等还直接发生过影响。
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 )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872年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18岁进剑桥大学随怀特海学习数学,也学哲学等其他学科。
1910年任军区大行星哲学讲师,1916年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被取消讲师资格。
1920年到苏联和中国访问。
20-40年代主要著书立说。
1931年继承伯爵爵位,1944年任剑桥大学研究员,1949年获英国荣誉勋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0-60年代主要参加许多进步的政治活动,享有广泛的国际声誉。
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与怀特海合著,1910-1913)、《逻辑原子主义》(1918)、重要论文《论指示》(1905)。
罗素的思想渊源是以洛克、贝克莱、休谟、穆勒等人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而他的直接思想来源是弗雷格的逻辑思想。
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03年以前的新黑格尔主义时期;1904-1920年的新实在论和逻辑原子主义时期;以及1921年之后的“中立一元论”时期。
他在晚年承认,最能代表和体现他哲学思想精华的还是逻辑原子主义思想。
罗素在分析哲学的建立过程中,最先强调要把形式分析或逻辑分析当作哲学的固有方法,并加以广泛应用,他对日常语言提出批评,主张创造精确的人工语言系统,他还提出类型理论和摹状词理论。
他的观点对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尤为强烈。
逻辑分析方法罗素对分析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提出的逻辑分析方法。
他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即以现代数理逻辑为工具,着重从形式方面分析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中的命题,以求得出准确的哲学结论。
在他看来,日常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都模糊不清,哲学中经常使用的某些抽象名词更是歧义丛生,它们无法成为严格科学的一部分。
因此要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之进行分析和改造,并由此建立一种理想的人工语言。
逻辑分析方法主要是一种下定义的方法,包括“实在定义”和“语境定义”。
前者是指,被定义的对象是不以语言的使用方法为转移的复合物或事实,这种定义有真假特性,它们有经验的综合命题来表达;后者指被定义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它是用一组语言符号取代另一组语言符号,没有真假可言,是由先天的分析命题来表达的。
罗素在他的逻辑分析中主要使用语境定义的方法。
他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逻辑中不完全符号和限定摹状词的分析,使他提出了后来被誉为“分析哲学典范”的“摹状词理论”。
罗素希望包含了正确的逻辑句法的理想人工语言能够对哲学命题作出准确的表述和解决传统的哲学问题。
这种哲学理想正是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奋斗的目标,它直接促成了以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理想语言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