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划分

合集下载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存在、认识、价值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在东西方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东西方哲学思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就东西方哲学思想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人类思维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一、东方哲学思想东方哲学主要指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日本哲学等亚洲国家的哲学思想。

东方哲学强调内在的修养、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宇宙整体的认知。

其中,中国哲学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六家为主要流派,印度哲学则包括耆那教、佛教、吠舍、耶舍、密宗等多种学派。

1.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儒家思想提倡仁爱、礼仪、忠恕,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墨家强调兼爱、非攻、节俭,主张消除战争和贫困,实现和平与公平;法家注重法治、重视规范和制度,提倡严明的法律和秩序;名家重视言辞的辩证和辩论,强调言论自由和民主;兵家注重战争策略和军事技巧,强调实战和实践。

2. 印度哲学印度哲学强调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追求解脱和涅槃。

耆那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说谎、不淫欲、不酗酒,强调清净和苦行;佛教强调四圣谛、八正道,主张舍离欲望、超越生死轮回,追求解脱和菩提;吠舍强调逻辑推理和辩证方法,注重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耶舍主张唯识法、唯心论,强调心识和心性的本体论;密宗注重密传和灵性启示,强调修行和启悟。

3. 日本哲学日本哲学融合了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日本道家、日本儒家等学派。

禅宗注重禅定和悟道,主张顿悟和直指人心;日本道家强调自然和谐、艺术修养,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越;日本儒家注重礼仪和道德、家族和社会,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西方哲学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指古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基督教哲学和现代哲学等欧洲国家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强调理性思维、个体自由以及科学方法的运用。

英美语言哲学和大陆语言这学的区分和评价

英美语言哲学和大陆语言这学的区分和评价

英美语言哲学和大陆语言哲学的区分和评价(1)思想渊源不同:欧陆派的思想开端于柏拉图,而英美派则承袭了亚里士多德传统。

(2)语言研究的层面不同:英美分析哲学关注语言的表达层面,属于谓述真理,在对“是什么”的回答中侧重“什么”,至于“什么”的本源就不闻不问了。

欧陆语言哲学则属于前谓述真理,在对“是什么”的回答中重点在“是”本身,回答“是”的生成性。

(3)哲学研究的范围不同:英美语言哲学家们往往静止地、孤立地考察语言现象,因而过分强调语言在表达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把哲学研究仅仅限制在语言范围,特别是限制在“符合语言规则均语言”范围内,似乎只要揭示了这种语言的逻辑结构或澄清了它们的用法,哲学就完成了使命。

欧洲大陆哲学主要以注重研究人类自身生存价值和生活意义,崇尚非理性思维为特征。

(4)对语言研究在哲学研究所起的作用的看法不同:在英美语言哲学家们看来,语言问题直接与哲学的本质有关,解决哲学问题的关键是澄清语言的意义、建立新的哲学上专门的语言。

因此,在英美语言哲学家们那里,语言哲学与其说是一种认识论,不如说是一种方法论。

在大陆哲学家们那里,研究语言并不是哲学的本质和全部任务,仅仅因为语言表达直接与我们对自身的存在和外部世界的认识有关,才把它作为重要的媒介物而放到了本体论的研究范围,因此这种语言哲学不仅不是一种方法论,而且是对方法论的批判,对各种形式理解的前提和限制的批判。

评价:大陆哲学家们的语言观比英美语言哲学更能恰当和全面地反映人类语言的本性,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语言观也为英美语言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途径。

当然,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语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大陆哲学家们的语言观与英美哲学家们所侧重的分别是语言功能的不同方面。

因此,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比较,其目的并不在于以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为了能够根据语言的本性吸取双方各自的优势,更好地推进语言哲学研究的发展。

参考以下文献归纳整理:苏珍.语言与存在——从英美与欧陆语言观的对比中看海德格尔的语言观[J].湖北广播电视口气学学报,第22卷第3期.江怡.语言解释和心灵的结构——英美与大陆语言哲学比较研究初探[J]. 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4期.。

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对峙

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对峙

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对峙在哲学领域,英美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一直以来都是两个主要的流派。

它们在很多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论,也因此产生了许多对峙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之间的对立以及各自的特点。

英美分析哲学强调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倾向于通过语言和逻辑推理来探讨问题,并注重清晰精准的表达。

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有罗素、维特根斯坦等。

他们认为哲学应当像一门科学,要建立在逻辑思维和严密推理的基础上,注重解决特定问题和概念的澄清。

英美分析哲学在20世纪初盛行于英国和美国,成为当时主导的哲学思潮之一。

相比之下,大陆哲学更加注重哲学与人文、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探讨人类存在、意义等更加抽象的问题。

代表人物有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等。

大陆哲学强调对存在、历史和文化等问题的研究,倡导综合性、深度思考和对生活意义的关注。

这一流派在欧洲大陆兴起,并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思想文化。

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之间的对峙主要体现在对哲学方法和问题的理解上。

英美分析哲学认为哲学应当像一门科学,要通过逻辑推理和语言分析解决问题;而大陆哲学则更加关注抽象概念、存在意义等问题,强调综合性研究和深度思考。

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和取向导致了两种流派在很多问题上产生碰撞和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哲学界,英美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之间越来越多地展开了对话与交流。

一些跨流派性质的研究项目也相继展开,试图超越传统的对立与争论,寻求更加全面和包容性的研究视角。

这种趋势不仅有助于各自流派关注更广泛领域问题,也有助于推动哲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作为两个主要的哲学流派,在方法论、问题取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二者之间亦不乏交流与融合之处。

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性与互补性,使得当代哲学研究更加多元化与丰富化。

未来,希望随着对话与交流的深入发展,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能够更好地互相启迪、共同前行,为人类思想文化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对峙

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对峙

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对峙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是西方哲学领域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在方法论、问题关注和理论体系上存在巨大差异。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方法论、问题关注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和比较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对峙。

历史背景英美分析哲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和美国,其发展与逻辑实证主义、语言分析等思潮有着密切关系。

其代表人物包括罗素、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

而大陆哲学则承袭了欧洲大陆的传统,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强调系统性和综合性。

方法论英美分析哲学注重逻辑语言分析和形式化推理,在问题阐释和解决上使用精确的逻辑方法。

通过逻辑推理和语言分析,分析问题并通过建立明确的定义和命题来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

大陆哲学则更加关注理论的张力和综合性,试图通过构建哲学体系达到对问题的理解和探索。

问题关注英美分析哲学更加注重语言、逻辑、认知和科学等问题。

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语义学、形式逻辑、心智哲学以及科学方法论等。

而大陆哲学则更加强调人类存在的本质、价值观念、社会政治等问题。

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存在主义、意识形态批评以及社会理论等领域。

影响英美分析哲学在逻辑语言分析和科学方法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在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具有积极影响。

而大陆哲学则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并且在政治哲学和社会思潮中具有深远影响。

对峙与融合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之间存在着对峙,但在现实中也不乏相互借鉴与融合之处。

近年来,一些跨流派研究也在增加,致力于将两种流派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更为全面丰富的哲学体系。

结论英美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作为西方哲学领域两个不可忽视的流派,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论、问题关注和理论体系。

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对峙,但也可以在实践中相互借鉴与融合,为现代世界提供多元而丰富的思考方式。

参考文献Smith, D. W., & Thomasson, A. L. (Eds.). (2015). Phenomenology and philosophy of mind. Routledge.Soames, S. (2014). Philosophical analysis in thetwentieth centu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Moellendorf, D. (Ed.). (2019).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tinental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Williamson, T. (2018). The 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Routledge.。

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

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

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知识、价值和现实等问题的学科。

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其中,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是两个重要的哲学传统。

本文将分析这两个哲学传统的特点和区别。

一、分析哲学分析哲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和美国,其主要特点是强调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

分析哲学家们认为,通过对语言和逻辑的分析,可以解决哲学问题。

他们关注语言的含义、逻辑的规则以及概念的清晰性。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伯特兰·罗素、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等。

分析哲学的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

逻辑分析是通过逻辑原理和推理规则来分析问题,以求得准确的结论。

语言分析则是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解释来理解问题的含义和概念。

分析哲学家们认为,通过逻辑和语言的分析,可以消除哲学问题中的混淆和模糊,使问题变得清晰和明确。

分析哲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语义学、逻辑学、认知科学等。

分析哲学家们关注语言的含义和逻辑的规则,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本质和过程。

他们试图通过逻辑和语言的分析,解决哲学问题,推动哲学的发展。

二、大陆哲学大陆哲学是指欧洲大陆地区的哲学传统,主要包括德国哲学、法国哲学和西班牙哲学等。

大陆哲学的特点是强调对人类存在、自由意志和历史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大陆哲学家们关注人类的主体性和历史的发展,试图通过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的分析,揭示人类的本质和价值。

大陆哲学的方法主要是思辨和批判。

大陆哲学家们通过思辨和批判的方式,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他们关注人类的主体性和历史的发展,试图通过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揭示人类的本质和价值。

大陆哲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存在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等。

大陆哲学家们关注人类的存在和自由意志,研究人类的主体性和历史的发展。

他们试图通过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揭示人类的本质和价值,推动哲学的发展。

三、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区别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在方法和研究领域上存在一些区别。

东西方哲学差别之小议_3100102671_阎清晖

东西方哲学差别之小议_3100102671_阎清晖

东西方哲学差别之小议一.定义的差别定义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纵观西方哲学,描述世界的语言大多是分析性质的。

每个哲学流派的理论阐述都是判断式的。

从泰利斯的“水是万物之源”(P33),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P259),再到马克斯的“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西方哲学研究某一个事物时,常常是把未知的事物理型化,再用已知的简单事物的相加来表示,称作定义。

因此,西方哲学常常是从定义出发,建立一套公理化的体系,在用这个体系解决实际问题。

定义省略了事物的次要属性,但是,主次关系会随着研究对象的改变而改变。

定义的过程实质上是把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推向了极端,即“什么时候是这个属性在起作用,什么时候是那个属性在起作用”,而这些边界常常是模糊不可寻的。

每当叩问定义的边界时,西方哲学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异化,走向事物的反面。

异化可以体现在公理化体系的构建中,譬如第二次数学危机;也可以体现在主观推理与客观现实的不符,譬如:人工智能的电脑算不算是人?因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只要是融入了社交网络,有了自己的社会关系,就可以算作人了?我有些不同意,孰是孰非有待商榷。

相比之下,东方哲学存在概念的兼容,并且强调概念的适用有条件。

区别于“什么是什么”的分析句式,东方哲学的句式是:“此时它是这样,彼时它是那样”。

譬如禅宗对于“人是猪”的理解:人本来不是猪;但是在轮回中,人的前世可以是猪。

又如中医辨证非常讲究“天时”(气候和时间所带来的“生存格局”的变化),“地利“(地理因素)和“人和”(人的社会关系和个人心态)。

区别于西医将各个脏器细分且结构化,中医的理论更像一个黑箱,用一些原始的定义(阴阳,五行,营卫等等)将现象归类,用现象推导概念,再由概念推导现象。

这些推导的依据就是规律使用的条件。

东方哲学避开了异化的难题,却也面临窘境——虽然肯定了规律适用有其条件,但是这些条件具体是什么,又如何得知,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即肯定了边界存在的重要性,却没有说清如何得知边界在哪里。

哲学中的趋势是什么

哲学中的趋势是什么

哲学中的趋势是什么
在哲学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趋势和流派。

以下是几种目前较为流行的哲学趋势:
1. 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这是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学派之一。

它注重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试图通过清晰准确的语言来解决哲学问题。

2. 大陆哲学(Continental Philosophy):与分析哲学相对应,大陆哲学存在于欧洲大陆,注重解释人类经验、文化和存在等问题。

法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如让-保罗·萨特和西蒙·德·波伏娃就属于大陆哲学传统。

3. 实用主义(Pragmatism):实用主义认为,真理和价值应该根据其实际效果和实用性来判断。

这一哲学趋势强调行动和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经验和实证研究。

4. 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批判理论源于法兰克福学派,关注社会解放和批判现代社会的问题。

它试图揭示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和压迫,推动正义和解放。

5. 自然哲学(Naturalism):自然哲学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试图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结合起来。

它认为自然界是唯一的真实存在,人类对它的认知应该依靠科学方法。

6.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质疑现有的理论和结构,并强
调主观性、多元化和文化差异。

它关注权力、语言和知识的关系,并试图揭示现代性带来的问题。

这些趋势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常存在重叠和相互影响,不同的哲学学派和思想家可以在不同的趋势中取长补短。

此外,哲学领域也不断涌现新的思潮和趋势,如环境哲学、科技伦理等,以应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挑战。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

东西方哲学的差异中国人的哲学,向来都推崇天人合一,以世界和谐为原则,从大处去观察世界,从宏观上去把握世界.而西方的哲学,特别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世界观,向来便是以严谨谨慎的态度,从小处去研究世界,从微观上去了解世界.东西方哲学的巨大差异哲学中的元存在问题,又称为本体论、本原论等等。

对它的认识,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哲学包括唯心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二元论哲学在西方哲学家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康德等等。

当今中国大陆的学人对一元论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大都已经耳熟能详,而对于二元论哲学大多数没有听说过,这是教育的偏激所致,哲学教育应当以哲学史启发和激励诘问、反思、批判、否定和超越的思维能力和勇气,因为哲学和其中蕴含的真理是在争论中不断地成长着的,在哲学界,任何一家之言都不能代表真理,更不能穷尽真理。

伯拉图的二元论哲学指存在着感性世界和睿智世界。

笛卡尔的二元论是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独立的存在。

莱布尼茨的二元论则是现实的和可能的两种存在。

康德的二元论简单的说是可知的现象和不可知的物自体两种存在。

一元论哲学的本体论简单的说是存在和思维两者是统一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思维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哲学则相反。

这就是哲学史中千年争论的主题。

但是在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当中,发现居然有具体存在和抽象存在两个概念反复出现。

将以上的哲学大师们的意见汇总和归纳一下会发现,二元存在是共同的认识,但对二元的理解有很大的区别,对两者的关系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

能不能统一起来呢?应当能,因为存在属于自然的真理,人类的认识与它相吻合时才接近真理,"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是人类认识的必然。

西方哲学博大精深而且精微细腻,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但是,西方哲学家们并不了解中华哲学,例如在1995年出版的《剑桥哲学辞典》中,居然没有伏羲和周文王。

当然就不可能了解《易经》的哲学真谛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From analysis of arithmetic to th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nalysis: all significant thought and discourse can be analyzed into elementary propositions that directly picture states of affairs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Analytic philosophers make notoriously bad historians . . . NOT BUT Frege/Husserl Bentham/Coledridge (ca. 1905) (ca. 1780)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Philosophical Methods and Results like Science! “Since science in principle can say all that can be said there is no unanswerable question left.” (Schlick, 1918)
Quine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Who? When? What? Why? & Who cares? Anglo-American philosophers (ca. 1970)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stinction is a professional self-description Distinguish philosophy from nonsense Study Abroad / Ridicule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Carnap (Late Wittgenstein)
Contemporary Analytic philosophers: “think and write in the analytic spirit, respectful of science, both as a paradigm of reasonable belief and in conformity with its argumentative rigor, its clarity, and its determination to be objective” (OCP, 1995)
analytic and Continental traditions” (CCCP, p. 1)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The ‘Analytic’/’Continental’ distinction is a product of analytic, not Continental philosophy!
Two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chemistry:
Chemical Analysis Chemical Synthesis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Analytic philosophy is philosophical method II.a) What is Analysis? Analysis = decomposition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Relativity Theory ‘space’ and ‘time’ ‘matter’ ‘events’ Psychology mind as ‘mental’ mind as ‘physical’ ‘space-time’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Philosophical problem-solving: e.g. ‘existence’ since Plato’s Theaetetus “The golden mountain does not exist’ = “There is no entity c such that ‘x is golden and mountainous’ is true when x is c, but not otherwise”
OVERVIEW: Part 1: History of Distinction Part 2: Systematic Analysis of Distinction CONCLUSIONS: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Part 1: History of the distinction “Kant . . . final great figure common to both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Warning: Category conflation ‘Continental’ ‘Analytic’ Geography Method
However: ‘Analytic’ & ‘Continental’ are used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Two part characterization: “What distinguishes analytical philosophy, in its diverse manifestations, from other schools is the belief, first, that a philosophical account of thought can be attained through a philosophical account of language, and, secondly, that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can only be so attained” (Dummett, 1993)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Part II: Systematic Approach What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nalytic’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What does this distinction between analytic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mean? II.a) What does ‘analytic’ mean? II.b) What does ‘Continental’ mean? II.c) What distinguishes them?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Origin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From Frege through Russell & Wittgenstein to Vienna & Berlin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Philosophy is not one of the natural sciences . . . The result of philosophy is not a number of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s’, but to make propositions clear.” (Wittgenstein)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philosophy of logical analysis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 or Linguistic Philosophy (1945-1960, Austin, Ryle)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Examples: 1. material objects 2. mental states sense-data behavioral dispositions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movement
Two related difficulties: 1) technical nature 2) historical context “”Continuity” had been, a vague word convenient for philosophers like Hegel, who wished to introduce metaphysical muddles into mathematics. . . . . . . . . a great deal of mysticism, such as that of Bergson, was renderd antiquated” (Russell. 1945)
The Analytic / Continental Divide
"Frege was the grandfather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Husserl the founder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school, two radically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movements . . . remarkably close in orientation . . . They may be compared with the Rhine and the Danube, which rise quite close to one another and for a time pursue roughly parallel courses, only to diverge in utterly different directions and flow into different seas„ (Dummett, 19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