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专题复习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专题复习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答题模式:
指-----析------点
例题:分析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两句回忆去 年的今日,春风吹拂,桃花盛开,一位姑娘在桃 花下显得格外美丽,是虚写。后两句写今天和煦 的春风依旧,桃花依旧艳丽多姿,可是却不见了 那位美丽的姑娘。虚实衬托,含蓄地表达了对美 丽姑娘的相思之情。
拓展练习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 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 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 大丰富诗歌的内涵,开拓诗中的意境, 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同时,为读者 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 趣味。
虚实结合的类型 1、回忆过去的内容 2、想象未来的内容 3、梦境仙境的内容 4、想象对方的情况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 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 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虚实结合手法赏析

虚实结合手法赏析

虚实结合手法赏析
虚实结合是中国文学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将现实与想象、具体与抽象、已知与未知、主观与客观等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以产生深远而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在诗歌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可以用来营造特定的意境和表达情感。

例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中,上片描述的是眼前的实景、实事、实情,而下片则是对别后生活的设想,这是虚写。

通过这种方式,诗人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此外,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运用了“己方为实,对方为虚”的写法。

诗中说自己思念家乡和亲人,却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说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这种写法比单方面表达自己的思念更加委婉,情感更加深沉和真挚,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文学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深远的艺术效果。

它不仅可以帮助诗人和作家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与拟人不同。

虚与实是相对的。

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文章写得更加生动,更吸引人,使人可以有很好的想象空间。

“虚”是指理论、观点、政策、思想。

“实”是指事实、实践、业务、材料。

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在写作上既要反映事物具体的方面,更要揭示抽象的本质的方面。

离开了抽象的方面,光讲具体的方面,容易陷于就事论事的事务主义的泥坑;同时,离开了具体的方面,光讲抽象的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腾云驾雾,大而无当。

只有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有虚有实,虚实结合,文章才会有血有肉。

“虚实结合”赏古文——诗歌鉴赏虚实结合表现手法摭谈

“虚实结合”赏古文——诗歌鉴赏虚实结合表现手法摭谈
妆 。相顾 无 言 , 有 泪千 行 。料 得年 年 肠断 处 : 夜 , 松 冈 。 惟 明月 短 这 首 词 很 多 人 烂熟 , 苏轼 悼 念 亡 妻 王 弗 的词 。阴 阳两 隔 , 是 漫 漫 十年 。他 梦 魂 相 扰 , 记 得 她 小轩 窗下 梳 妆 的 样子 , 深 的 犹 深 眷 恋 , 然 可见 。 宛 三 、 实 结 合表 现 手 法 诗 歌鉴 赏题 解 题 思 路 虚
想见 ̄ s 僧 自然是古寺 而来 , 回古寺去 了 , JJ l, ; 再 而古寺就深 藏在
种 风情 , 与何 人 说 ! 更

掌握虚实结合表现手法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不但 能提高文学 审美情趣 ,而 且能提高语 文素 养, 培养 良好文化涵养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 :要养 成纯正的 “ 文学趣味 , 我们最好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 , 自然能欣 赏小说戏 剧及其他 文学种类。” 诗歌贵在传情 , 诗人传情达意 的载体是 一连串的叠加 的纷
趣和韵味 。又如脍 炙人 口的《 山藏古寺 》 画面上只见崇 山峻 深 ,
岭, 山路 蜿 蜒 , 小 僧 在 溪 边 汲 水 。 古 寺 “ ” 了 , 人 们 可 以 一 虚 掉 但
( ) 过 虚 与 实 的对 比 、 托 , 而 突 出和 渲 染 了某 种 情 二 通 衬 从 感。 ( ) 织答题语言。 三 组 眼见 为实 , 想 为 虚 ; 心 已然 为 实 , 然 为 虚 ; 临 其 境 , 观 未 身 仰 俯 察为实 ; 接千载 , 思 视通 万里 为虚 。老 子 日 :有 无 相 生 ” 《 “ (老
诗 歌 鉴 赏虚 实结 合 表 现 手 法摭 谈
广 东省佛 山 市顺德 华侨 中学
文学 的鉴赏能 力 、 文素养 的提高都离不 开想象 , 想象 语 在 之 中我们 才能感受屈原 的飘风云霞和李清照的风情万种。

表现方法之虚实结合

表现方法之虚实结合

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
赏析:本段是作者写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间的 美景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 手法,虚实结合,表现了薄雪覆盖下的山坡上的美 景,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
找出朱自清的《春》中 “春花图”虚实结合的句子, 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实写,前面是颜色,后一句是味道,色味结合)闭了眼,树上仿 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相反相成形成 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
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实写) 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
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虚写)
——鲁迅《雪》
赏析:作者虚写蜜蜂在花丛中纷飞与喧腾,用“记不真切”说 明“仿佛看见”,以记忆模糊反衬眼前景物的鲜明,非常真切、 自然,有冬花枝头春意闹的诗意之美,虚实结合,突出了江南 美丽雪景中的春意。
结合课文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内容。
答案示例:安塞腰鼓是一个虚 实相生的范例。它在实的描写 给人以最强悍、最直观的视听 冲击,又把读者带入到一个虚 的境界:实写形体,虚写感受 突出腰鼓的强大震撼力。这种 虚实结合,使安塞腰鼓蒙上了 一层迷人的光晕,充满了艺术 的张力。
答题格式:
答题格式: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实 写 ......,虚写......,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 想像,表达了作者......之情。
作者由眼前蓬勃盛开的紫藤萝花,联想到“生死谜、手足 情”,睹物释怀,虚实结合,进而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从而使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1.虚幻世界和梦境。

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

2.想象和回忆。

例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属虚写,表明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

后两句属实写,具体描写了满西湖荷叶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和谐的搭配着。

《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

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

又如陆龟蒙的《吴宫怀古》香径长洲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一诗中,诗人将昔日吴王荒淫腐朽的事实和眼前吴宫的残破凄惨景象浓缩在一句诗里,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批判的态度。

3.设想之境。

例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实象、事实、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阕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阕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等。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有时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例如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一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诗歌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A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 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 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 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 就是一个虚象。诗云: 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 霓为衣兮风为马” 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 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 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 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 现实的黑暗。 现实的黑暗。
已逝之景之境。 B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 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 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 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 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 故国” 雕栏玉砌”存在, “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 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 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 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 “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 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赤壁怀古》 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云: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 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 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 故也是虚景。 故也是虚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下正是赵鼎, 承蒙大家跟我分 享我的情感 情感! 享我的情感!
自号得全居士 解州闻喜(今 得全居士。 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解州闻喜 今 属山西)人 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 属山西 人。与李光、李纲、胡铨合称“南 宋四名臣” 赵主要从政,也能词。 宋四名臣”。赵主要从政,也能词。有《得 全居士词》 全居士词》。清末王鹏运把他和李光等四人 的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 的词合编为《南宋四名臣词集》。早期所写 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 多为闲情绮语,南渡后所作,多为家国乡关 之思。 之思。

诗歌表现手法之虚实结合例析[高中语文]

诗歌表现手法之虚实结合例析[高中语文]

③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 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4.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
容具体说明。
答: ①主要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②前两句实写,表达自己远离家人,身居客舍的孤寂凄然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再现火烧赤壁这一史实,集中笔 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诗
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
业无成的感慨。不是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练习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偶成
(宋)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①前三句实写:松荫之下柴门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 地飞舞,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眼前之景。
②最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
③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 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描绘出一幅萧条凄凉的秋郊夕照图,是实写。 ②《归园田居·其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描绘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是实写。
2、所谓“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
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它是抽象的,主观的。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
感;后两句虚写,想象故乡亲人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③虚实相生,以虚写实,把深挚的思乡情思抒写的更加婉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辅相成 渲染烘托 相反相成 对比反衬
塑造形象 表达情意
三、链接高考,规范答题步骤
(2010年江苏)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醉别江楼, 橘柚飘香,满江风雨,是实写;后两句由实入虚,想 象友人夜泊潇湘,愁听凄苦猿啼,孤寂难眠。虚实结 合,渲染惆怅悲凉的氛围,拓展了意境,表达了对友 人的不舍和牵挂之情。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 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
【参意, 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 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训练2、(2013年福建)
虚指诗人通过联想和想象而虚拟出来的。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
(1)柳永《雨霖铃》
(2)李白《越中览古》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 (3)李商隐《夜雨寄北》 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 5)苏轼《江城子》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 的布。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白苎新袍入嫩凉”
是实写,点明送别的时令;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 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 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 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3)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煜《虞美人》 (5)苏轼《江城子》
• 在诗歌中,“虚”常包括四类: • 1、设想的未来之境 • 2、已逝之景之境 • 3、借助想像,从对方起笔 • 4、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2、思考下列诗歌中虚、实的关系,表达效果
(1)柳永《雨霖铃》 (2)李商隐《夜雨寄北》 (3)李白《越中览古》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5)苏轼《江城子》 表达效果: 丰富意象 渲染氛围 营造意境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1)柳永《雨霖铃》 却话巴山夜雨时。 (2)李商隐《夜雨寄北》 (3)李白《越中览古》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5)苏轼《江城子》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虚实结合
滦南一中 郑春华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中虚景和实景的概念 2.辨清诗歌虚实结合手法的特点 3.掌握虚实结合类考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齐 白 石 画 作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
从 虚 实 角 度 赏 析
一、概念阐释
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规范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手法 (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第二步:阐运用 (结合诗句阐释实景、虚景) 第三步:析效果 (丰富意象,开拓意境) (前后形成对比、反衬,突出情感) (渲染某种氛围,突出情感)
四、链接高考,强化训练
训练1、(2011年安徽)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1)柳永《雨霖铃》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 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 (2)李白《越中览古》 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 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 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 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 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训练3、(2013年天津卷)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 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 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训练2、(2013年福建)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
总结:
1、虚、实的概念 2、虚实结合手法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虚实结合类考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4、规范答题训练
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 (1)柳永《雨霖铃》 (2)李商隐《夜雨寄北》 (3)李白《越中览古》 越中览古
(唐)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战士还家尽锦衣。 (5)苏轼《江城子》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二、关于虚实结合表达技巧的体味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1、辨清虚和实,明确虚写类型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1)柳永《雨霖铃》 想得家中夜深坐, (2)李商隐《夜雨寄北》 还应说着远行人。 (3)李白《越中览古》 (4)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5)苏轼《江城子》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
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 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 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 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 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