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课件

合集下载

《物种起源》绪论经典课件

《物种起源》绪论经典课件
时间: 分钟 时间:3分钟 提示: 提示:可以先划出每一段 的关键句再作概括。 的关键句再作概括。
文章大意
1、整理成书的过程 2、提前发表的原因 3、说明书的性质 4、对帮助过自己的 自然学者表示谢意 5、介绍本书的基本 观点 6、介绍研究的方法 7、介绍著作前三章 的内容 8、概括第四章以后 的内容 9、强调观点的正确
专题一板块1 专题一板块1、内容目标
1.从人类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及对客观世界内在规 律 . 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的把握的角度,引导学生享受发现与探索的乐趣。 2.感悟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对人类负责 . 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的精神,使学生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 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值进行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3.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 .能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 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 评价和质疑。 评价和质疑。 4.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并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 .在阅读过程中, 特点。 特点。 5.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 句的表现力。 句的表现力。
① 环球远航:考察搜集资料 代 《物 回国后整理材料、做札记 起 源 钻 》 写 作 经 过 ) 研 札记 苦 种 (刻 交
① ② ③
古生物地质分布
全部完成还需岁月, 但体力渐感不支 ②提早发表摘要的原因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华莱斯的结论几乎 与己相同 错误在所难免 ③对内容的一些说明 (谦虚谨慎) 谦虚谨慎) 内容过简 希望以后得以补充

《物种起源》绪论课件4

《物种起源》绪论课件4
《物种起源》绪论达尔文科隆Fra bibliotek岛(达尔文岛)
关于绪论
绪论:一般说明著作的内容、 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 资料来源以及作者情况等的文体。
它一定是作者本人写的,是著 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表达上以说明、 议论为主。
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人格 魅力
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标出 你觉得较能体现达尔文性格特点 的一处,并具体地说说表现了他 怎样的品格,要求回答前先把标 出来的语句读一读。
神 创 论 者 讽 刺 达 尔 文
西 方 学 者 嘲 笑 达 尔 文
具有审慎的科学态度 长期从事艰苦的研究工作 谦虚有礼又坚定勇敢的真正的学 者,真正的科学巨匠!

物种起源变异ppt课件

物种起源变异ppt课件
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为研究物种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有助于深入探究生物演化的过程和机制。
物种变异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1 2
物种变异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某些变异可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能力,进而影响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种变异影响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某些变异可能会改变生物的习性或能力,进而影 响其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作用。
的生活方式。
人类的进化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出 了更加聪明的大脑和更加灵活的 身体,同时也形成了复杂的社会
结构和文化传承。
人类的迁徙
人类在历史上曾经散布到世界各 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和种 族。这些文化和种族之间相互交 流、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人类文
明。
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植物的起源
植物的进化
植物的分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物种之间通常存在明显的生殖隔离,即使进行人工杂交,也无法产生可育后代。
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为环境变化、基因突变等原因产生变异,形成新的物种 。
物种的分类
物种可以根据其形态、遗传、 生态等特征进行分类。
分类系统通常采用生物分类学 的方法,将生物界分为界、门 、纲、目、科、属、种等七个 等级。
对于不同等级的物种,可以采 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物种起源与生物演化的关系
物种起源是生物演化的结果
物种起源是生物在演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等因素而产生的新的 物种。
物种起源与生物演化相互促进
物种起源为生物演化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而生物演化又促进了新的物种的形成和生态 系统的平衡。
现代生物技术对物种起源与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物种起源》课件

《物种起源》课件

全名《依据自然选择 或生存斗争中适者生 存的物种起源》。是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 一部重要著作。“物种” 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 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 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 物类群。“起源”即生 物是怎样产生的。
绪论 不同于序言,只能由作 者完成。用来说明著作 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 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 作者情况的文体。目的 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 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 解全书的内容。
基本 观点(5-9)第01章——在家养状态下的变异 第02章——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 第03章——生存斗争 第04章——自然选择 第05章——变异法则 第06章——(学说的难点) 第07章——转化的困难(对于自然选择的种种异议) 第08章——“本能” 第09章——“杂种”问题 第10章——“地质记录”的不完全 第11章——生物通过时间在地质上的连续 第12章——生物通过空间的地理分布 第13章——生物通过空间的地理分布(续) 第14章——生物的分类或亲缘关系 第15章——(复述和)结论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 22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后又 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然科学, 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 身份参加了“贝格尔号”军舰为期五 年的环球旅行。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 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 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物种起源》
学习目标
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 以分成几部分?能理清《物种起源》 的章节内容吗? 2.本文中作者阐明了哪两个关 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第1段——写作经过
第2段——发表原因 第3段——摘要 第4段——表示感谢 对《物种起源》写作和出版情况的说明。
第5段——提出观点
第6段——研究方法 第7段——前三章 第8段——以后各章 第9段——重申观点 介绍《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批判神创论,同时阐释 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3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苏教版 (共24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3.3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苏教版 (共24张PPT)

地作了全景式、多层面的深入报道。
2001年1月出版的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现状,认为云南澄江化石使脊椎
动物出现提前了6千万年。这些化石有助于古生物学者证实大约5.3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帽天山虫
奇虾
微网虫
螺旋藻
为什么说澄江动物化石群对达尔文的 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
指的就是这里。澄江生物群再现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为揭示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
贵的证据。澄江生物群化石保存在细腻的泥岩里,动物软体附肢构造保存精美,且呈立体保存。构造细节能比较容
易地在显微镜里用针尖揭露出来。澄江生物群自是迄今世界上发现古生物门类最多的区域。 1984年以后的10年间,
来自10多个国家的50多位古生物学家,在澄江帽天山地区采集了约5万块化石,古生物学家们迄今为止已在澄江化
石中发现了40多个门类的80余种动物。1996年8月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放了一条使每一个中国人心
醉的消息:云南澄江发现的动物化石群是人类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接着"焦点访谈"对澄江县帽天山及化石产
阅读资料,讨论交流:
课本上谈到的 云南省澄江县帽天 山动植物化石群的发现从哪个方面向 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挑战?
这是否能证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是错误的?为什么?
曾经称霸地球一亿多年历史的恐龙群体现在只有化石了。 他们会为什么全部消失呢?我们人类会重上对当时哪两个观点提出了挑战?它的作 者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人?
英国尺蠖蛾三次变颜色的故事。
19世纪初期,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尺蠖蛾翅 绝大多数呈浅色,只有很少是黑色的,它们栖息 在桦树干上。浅色的翅膀与桦树皮颜色很接近, 使捕食它们的鸟类不易发现它们。但是,到了 1850年左右,工业开始发展,工厂的烟使树干变 黑了。这样,浅色翅膀的尺蠖蛾很容易被发现, 首先就被吃掉,不久只剩下了黑色的尺蠖娥。现 在由于污染被治理,情况又向相反的方向转变, 因为白桦树干又变成了白色,于是浅色翅膀的尺 蠖娥又开始多了!

《物种起源》PPT课件

《物种起源》PPT课件

我国就有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相信第一个 人是由一个名叫哈奴姆的神在陶器场里塑成的,《圣经》 上也有上帝用泥土造人的说法。
但是无论在我国、在西方,都有和神创论相对立的生物进化的思想, 认为万物是变化的,一种生物是由其他生物演变来的,这是一种进 步的思想。
我国古代就有“腐肉生蛆”、“枯草化萤”的说法。在印度的 经典里也有从汗液和粪便中产生出各种寄生物和苍蝇等的记载。这 些说法,今天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能够 提出生命是一种物质自然变化过程产物的观点来和神创观点相对立, 还是很可取
达尔文在途中接受了均变论观点,加上
亲眼见到的大量事实与他原有的观点大相径 庭,使他彻底跳出了特创论的旧范畴,把进 化论置于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除《物种起 源》外,达尔文的著作还有《人类和动物的 表情》《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植 物界的异花传粉及自花传粉的效果》等,他 对生态学、行为学、心理学等都有很大的贡 献。达尔文为人坚忍不拔,虚心好学。73岁 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C、 严肃而审慎的态度。
D、谦逊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A
总结:
本文共有几个基本观点?课文的原句是?
1、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 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2、我们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 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 件。
长句的知识及分析长句的方法
长句容量大,信息丰富,也显得庄重,适用 于详尽地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多用于书 面语,特别是科技语体和政论语体。 分析长句时,首先要注意寻找主干(主、谓、 宾),剔除枝叶(定、状、补)或分清各分句间 的层次关系(偏正、并列、转折等),以达到对 句子大意的把握;其次要注意“枝叶”在句中的 作用,它们往往在程序、时间、范围、条件、数 量、位置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限制,从而使长 句严密而周到,很多时候,“枝叶”在句中的作 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去掉它们会使句意大变。

《物种起源》绪论PPT课件

《物种起源》绪论PPT课件

•3 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 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 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 本内容。
•4 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
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
22
难点 分析
1.作者认为“物种” 是怎样产生的?
物种中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 出来的,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2、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 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 手段。
.
20
领悟择需性阅读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确定阅读区间,
注意提示语言,
抓住关键语句,
提取有效信息。
.
21
•如何认识文章的关键句
•1 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
•2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 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第六、第革两段都是针对“家养变异”的问题 来说的。作者把这一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 原因应是“家养变异”对于研究物种起源有着 重要的意义。经过这样的合理推理后,我们就 可以把“家养变异的意义”作为本题的答案了。 说完整了应是:家养变异可以为处理 “生物变 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的问题和其他一 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阅读目标:
(择要性阅读)
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 成几部分?
2.本文中作者阐明了哪两个关于物 种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
17
整体把握课文的要领
辨明文体,
联系作者,
理清思路,
把握要点。
.
18
《 写作
物 经过
种 (1-4) 起
源 》
基本
绪 观点
论 (5-9)

物种起源课件

物种起源课件

物种起源课件物种起源课件物种起源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物种起源的理论和证据,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一、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物种起源研究的基石。

他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即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逐渐改变物种的特征。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进化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自然选择与适应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的关键机制之一。

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繁殖机会。

适应是物种起源和进化的基础,它使得物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发展出各种特征。

三、化石记录与演化树化石记录是研究物种起源的重要证据之一。

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生物的形态特征和演化历程。

演化树则是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形态和遗传信息,构建起物种起源和进化的关系图谱。

四、遗传变异与基因突变遗传变异是物种起源和进化的基础。

基因突变是遗传变异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导致个体的基因组发生改变。

这些变异可能对个体的适应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物种的进化。

五、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物种起源和进化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它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至关重要。

物种起源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六、人类与物种起源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也是物种起源和进化的产物。

通过研究人类的进化历史和基因变异,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这对于理解人类的生物学特征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物种起源是生物学中一个令人着迷的课题。

通过研究物种起源和进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和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

希望这个课件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和思考的方向,激发对物种起源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让我们一起探索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之谜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节说“物种变异”的一个“最重要 的条件”是“自然选择作用”,结 合全文看,请你举出另一个条件。
家养变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982年,英国伊丽莎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加 德纳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a), 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b)的 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 于共的祖先—“哺乳鸟”。这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 共同祖先是2.25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出来 的,因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爬行动物 更接近。与众不同的是,加德纳提出这一学说时, 并不像以往的动物进化研究者那样主要依据古代 动物的化石资料,而是依据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 和生理特征的比较。 画横线的句子中,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各 是什么?
远航考察\搜集整理研究\思考并作 札记\写成纲要
第2节,使达尔文早日发表“摘要” 的原因,具体来说有:
工作将近结束;体力渐感不支; 同行竞争激烈
第3节“错误的窜入”能否改为 “错误的出现”?为什么? 不能。“窜入”表明错误客观存在,难 以避免。而“出现”则表明错误有可能 是主观上造成的。
4节关于“一般博物学家”的观点,达尔 文认为有些正确,有些错误,并且指出 有两个错误,这两个错误是
③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 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3.第五段开头的“因此”指代什 么内容?
明确:指代第四段中的一个重要内 容,即“仅仅以单方面的条件来解释 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 是不合理的。
4、指出词语在文中的正确 理解
第1节“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 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中的 “这些”具体指代:
1895年11月24日,在英国伦敦,这是 很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 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一书的第 一版一千二百五十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 罄。许多读者因买不到它而悻悻然。原先 不甚乐意承印它的出版商突然精神一振, 又再版三千册,也很快卖光了。欧洲各国 不少读者还要求邮购。这在当时确是罕见 的。
Hale Waihona Puke 学 重点语句 习 重 语段阅读 点 综合练习
整理成书的过程(1)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
(1—3)
内容过简的说明(3)
长期观察 实事求是 谦逊审慎
物种由演变而来(4)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5) (4-7)
家养变异的作用(6)
强调观点的正确(7)
决不轻率 亲身实践 不避缺陷 毫不动摇
1.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 产生的?
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 概念,于1859年出版 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 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 学史上的一个转折 点。 随后骏马征服 《动
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 异》、《人类起源及性的 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 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摘自《辞海》(1999 年版)
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 生物办的进货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 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 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 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 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 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 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 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 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得 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 之一。 摘自《辞海》(1999年版)
再见
明确: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 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 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自然选择 是物种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
2、辨析选择题,在第4段中,作者以啄 木鸟、职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 看法?( 3)
①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 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②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 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 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查理士·达尔文 的头一部巨著。
作者:达尔文 内容简介 学习重点
作者简介
2、关于作者:查理·罗伯 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 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 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 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 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 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 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 物和地质等 方面的大量材 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
1、生物的身体构造不能归因于外界的条 件 2、不能解释生物身体构造及与其他几种 生物的关系
5节说“所以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 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 值的重大。”“它的价值”在哪?
1、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 的变异是可能的; 2、我们将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 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