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课走进具象艺术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具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掌握具象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能够欣赏具象艺术作品并加以评价;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具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技巧;•具象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三、教学内容1. 具象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技巧1.1 什么是具象艺术?具象艺术是用真实的客观形象表现主题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以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实和具有普遍共性的人类经验为表现内容,力求揭示生命和情感深处的真谛。
具象艺术通常采用写实的表现手法和细腻的技巧,力求给人带来直观感受和触动人心的艺术体验。
1.2 具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形态的再现:具象艺术重视形态的真实再现,力求给人带来真实感受和生动的形象;•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具象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不仅能够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还能够传达画家对主题的情感表现;•構图的设计:通过视角的改变、画面構图的设计等手段,使具象艺术的作品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和情感共鸣;2. 具象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2.1 具象艺术作品欣赏的基本要素•主题:具象艺术作品的主题通常是以人、物、景为主;•形式:形式是具象艺术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直观地反映画面的感觉效果;•特点:具象艺术作品的特点是聚焦于现实生活的某个经验或主题。
2.2 具象艺术作品的评价方法•表现技巧: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进行评价;•内容意义:评判具象艺术作品是否能够深入人心,表达主题所要表达的含义;•艺术价值:评判具象艺术作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是否具有生活的实用性和观赏性。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介绍具象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表现技巧和其重要性等方面的内容。
2. 课堂讨论通过对具象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加深学生对具象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3. 听取专家讲座邀请具有相应经验的艺术家或艺术专家,进行具象艺术讲座和艺术现场实践。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3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课件(共18张PPT)

1816年,“梅杜萨号”军舰由于指挥者无能,不 慎搁浅,只好弃船。船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 命,剩下的150名船员乘坐紧急搭建、有救生船拖曳的 大木筏。但船长偷偷下令割断绳索,让他们在汪洋大 海里听凭命运摆布。在饥渴和酷暑的折磨下,许多人 开始绝望,木筏上尸体横布,最后获救的时候,只有 十几人幸存。但是法国政府怕此事张扬出去受到舆论 谴责,只在官方报纸上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在人民 有冤无法诉说的情况下,席里柯决定要以此为题,让 它再现出那惊心动魄的场面。
什么是具象艺术?
具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形象 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黄荃 《写生珍禽图》
山雀
[qú]
北红尾鸲
我们所熟知的还有哪些是具象艺术?
米隆
(1)此画体现了具象艺术的哪些特点? (2)画中有哪些典型形象?
如何鉴赏具象艺术?
1、画面中的典型形象有 哪些?典型环境是?它们 二者的关系是什么?
2、这些形象和环境带给 你怎样的感受?
3、作者希望通过这幅作 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荷拉斯兄弟宣誓》达维特
1.画中画了什么内容?试 着描述一下。
2.三个拱门对画面的构图 起到了什么作用 ?
3.作者借此表达怎样的思 想感情?
人美版第3课 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3课教案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具象艺术作品使学生明白具象艺术和以后所学的意象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具象艺术在整个美术门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进行美术鉴赏必须掌握的知识能够认识和辨析具象艺术基本上就达到了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中应立足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通过对比来找到具象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教学中应采用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启发归纳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紧抓以学生为主体来作为主线,让学生去思考观察想象讨论归纳具象艺术作品。
同时在本课中,注意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能让学生自主找到具象艺术所追求的艺术目标。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通过对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
学情分析
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
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
而这些。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课题: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具象艺术的概念。
2. 了解具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 通过欣赏具象艺术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4. 通过自己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5. 了解具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重点:1. 具象艺术的概念。
2. 具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3. 具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和欣赏具象艺术作品。
2. 如何通过自己的创作来理解和表现具象艺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1. 教师出示一幅具象艺术作品,请同学们先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然后教师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这幅画所表达的主题。
2. 通过引入,让学生们知道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具象艺术。
二、讲授1. 什么是具象艺术?具象艺术,即能够直观地看到客观事物的艺术形式,例如风景画、人物画、静物画等。
具象艺术作品通常都是有明显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的。
2. 具象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在具象艺术中,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画,因为画可以最直观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形象。
在具象艺术中,最常见的绘画形式是油画,因为油画具有鲜明的色彩、浓郁的质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具象艺术的特点是:准确地描绘客观世界,通过艺术手法表现主题和情感。
3. 具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
具象艺术因为其直观性、易于欣赏的特点,一直保持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艺术中,具象艺术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例如:印象派、野兽派和新表现主义等。
这些变革和创新,使得具象艺术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并且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强的表现力。
三、看图欣赏教师出示不同的具象艺术作品,让同学们欣赏,并就其主题、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
四、创作实践1. 分组活动,让学生们自行组队进行创作,可以选择画人物、静物或风景等主题。
2. 教师给出一些基本的画技指导,例如如何描绘轮廓、绘制阴影等。
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决定实行改革开 放的伟大决定。1978年后,首先在农村实行“家 庭联产承包制”,又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度并存。后又开始 开放经济特区。中国经济彭勃发展 • 1978年的变化则是中华民族走向富裕道路的开始。 这一年,有无数中国人的命运因中国的变化而改 变;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将 引起全世界目光的关注.
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
具象艺术:真实地再现现实。 意象艺术:表达主观的精神世界。 抽象艺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
画家罗中立,1948年生于重庆,重庆市璧山县人, 1977年-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 任教。画家罗中立现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当代 艺术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 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油画协会常务理 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画家罗中立奖励为艺术事业执着追求并富有创造精 神的优秀青年艺术学子,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催生后备 新人。1992年创建罗中立油画奖学金,用于鼓励全国 艺术院校研究生、本科优秀毕业生。
具象艺术的特点:
• 再现性《父亲》这幅画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了。 从技术层面来讲,应该说很多人都可以画了,但 是《父亲》内在的情感,它的社会意义等,那个 时代的这种背景离开以后,就没有再复制它的条 件了。 • 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 他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农民。正是他 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 他是我们精神上的父亲!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

人美版第3课走进具象艺术教案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具象艺术的定义、特点及历史背景;2.掌握具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及表现技巧;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份具象艺术作品。
1.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3.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
1.3 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2. 教学重点1.具象艺术的概念和特点;2.具象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3.具象艺术作品的创作。
3. 教学难点1.具象艺术作品的创作;2.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4. 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引入学生对于具象艺术的简单认知,比如说展示一些有名的具象艺术作品,问学生有没有见过,他们对于这些作品的认知。
4.2 讲解环节1.什么是具象艺术?–具象艺术是一种以具体现实对象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
2.具象艺术的特点有哪些?–作品直观、真实、具体;–表现手法多样、表现技巧成熟;–对现实世界的具体描绘,可以使人体验到生活细节的真实感受。
3.具象艺术的历史背景?–具象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牵涉到不同阶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艺术传统和艺术趋势。
–在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等历史时期,具象艺术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4.3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具象艺术作品的创作。
1.提供给学生一些常见的具象艺术物品,比如说水杯、书、手机等。
让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观察和描述,写出自己的感受;2.提供给学生一些具象艺术作品,比如说画作或者雕塑作品,并让学生进行这些作品的仿制。
4.4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5. 优化教学1.确保现场展示物品的数量和质量足够;2.在提示创作时不会把具体作品的构成元素给直接告诉学生;3.在作品展示及时点评制度方面选择一个公正的方式。
6.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具象艺术获得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具象艺术的创作和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第三课 走进具象艺术 课件

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 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议论 纷纷,叫好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孔子也有了标准像!
如果当时有照相机摄影艺术孔子像还会有 争议吗?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具象艺术指艺术形象与自然形 象基本相似或极为相似的艺术。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写生珍禽图 黄筌 (五代 四川成都人)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
《肖像之相—小唐》
冷军
1963年生于四川。 1984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 汉口分院艺术系。 现任武汉画院副院长,国家 一级美术师。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 如果让同学们表“跳高” 这一主题,从助跑、起跳、跃 竿、落地四个环节,你会选择 哪个环节入画?为什么?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艺术的典型性表现出瞬间性特征, 即艺术家选取的是艺术形象最典型的一 瞬间。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皇英诺森十世》 油画
委拉斯凯兹(西班牙)
返回
社会记录功能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开国大典》 (油画,1952——1953)董希文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
社会干预:它以真实、生动而具有
个性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
并由这些形象构成的故事、情节或主题
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认识和
教育的作用。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高中《美术鉴赏》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ppt课件

ppt课件
7
--探究与学习--
具象艺术的特点
请欣思考:
通过对刚才几幅画作的欣赏,请 你说一说具象艺术有什么特点? 请你举例说明。 提示:可以通过与其他的艺术形 式的对比总结出具象艺术的特点 。
《清明上河图》欣赏
自主鉴赏提示:单击网页预览页面查p看pt网课络件介绍,单击“欣赏”文本框开始欣赏
27
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
小结
具象艺术的历史及重要性; 具象艺术的特点: 1. 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和客观性; 2.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 情节性和叙事性; 怎样欣赏具象艺术: 1. 肖像艺术; 2. 主题性艺术;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1. 社会记录功能; 2. 社会干预功能。
ppt课件
28
ppt课件
15
--感受与鉴赏--
具象艺术的鉴赏
肖像艺术; 主题性艺术: ——典型形象; ——典型环境。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具象艺术要塑造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 ?你印象作深刻的类似例子有哪些?
ppt课件
16
--感受与鉴赏--
具象艺术的鉴赏
一、肖像艺术
《蒙娜丽莎》成功塑造 了一位城市资产阶级妇 女形象,据说她是一位 皮货商的妻子,画像是 这位24岁的妇女刚失去 了心爱的女儿,悲切抑 郁。达芬奇为了让她面 露微笑,想出种种办法: 唱歌、说笑话,让快乐 的气氛帮助她展现笑容。
ppt课件
1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
高中《美术鉴赏》理解与交流
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德)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
--观察与发现-- 下边的三幅作品是分属三种不同类型的艺术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1.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货 郎 图 李 嵩
[sōng]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1.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或叙事性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
三。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一、肖像艺术 二、主题性艺术
先请同学们欣赏当代实力派 的油画家王沂东和冷军的写实油 画作品,看看具象艺术具有什么 样的特点?
新 婚 油 画 王 沂 东
马 灯 的 故 事 油 画 冷 军
晒 干 鱼 油 画 冷 军
柿 子 油 画 冷 军
王沂东山东诸城人,中央美院教授,他的肖像 画特点,纯古典写实风格,寻求民族特色、古朴凝 重而又俏丽灵动的艺术魅力扣人心弦,具有乡土气 息和精神内涵。 冷军的作品特点极端写实,力求细节与整体的 完美统一,千方百计的寻求新的技法,如木纹做旧, 模拟物质表面质地生成过程,像这种如实的反映客 观世界,真实的描绘世间物象的美术作品,我们称 之为具象艺术。
回顾上节学过的三种艺术类型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教 皇 英 诺 森 十 世
委 拉 斯 凯 兹
作品的用色相当 精彩,闪闪发光 的冠帽和法衣, 同洁白的亚麻衣 领以及镶在衣服 上的白花边,形 成一种鲜明而有 变化的色调,再 加上暗红色的天 鹅绒背景和镶在 椅背上闪闪发光 的宝石,使整个 画面呈现出一种 沉着厚重而又华 贵的气氛,以显 示出教皇至高无 上的地位。
典型形象 典型环境
返回
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人物的本质特征只存在于一个人或 几个人中,要求作品集中传达出人物的神态、 气质和精神面貌,即“传神”或“气韵”, 但肖像作品也可以是主题性的。
主题性作品:即使是个别人物形象也是集合和 抽取了众多人的特征后塑造出来的,因而他们 就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三、怎样欣赏具象艺术
1、肖像艺术 2、主题性艺术
四、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1. 社会记录功能 2. 社会干预功能
课堂达标检测
1、下列不属于具象艺术的特点的是( ) A.视觉真实性 B.典型的艺术形象 C.形象组合超越时空 D.叙事性 2、下列关于《蒙娜丽莎》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② 油画;③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典范作品; ④ 明暗与色彩过渡衔接自然微妙; ⑤ 属于意象主义绘画; ⑥ 画中人物神秘的微笑传达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自信和人文思想; ⑦ 技法写实逼真 A.①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⑦ 3、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古代东方思想的杰出代表,其 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主流传统思想的主体。(见图) 这尊孔子雕像从艺术语言上讲属于( ) A.具象 B.意象 C.抽象 D.其他
清明上河图-郊野风光
清明上河图-虹桥
清明上河图-市区街道
虹桥上下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是北宋末年画家, 字正道,东武人(今山东诸城县人)。幼年 时喜好读书,青年游学京师,后习绘画。工 于界面,尤善于画舟车、建筑物等现实生活 题材。曾画有《西湖争标图》和《清明上河 图》。后者至今尚存,是一幅具有重大历史 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
田横五百士 ( 油画1928-1930 )徐悲鸿
田横是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 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后,四方豪杰纷纷响应,田横一家也 是抗秦的部队之一。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 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 (现名田横岛,在山东)。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担 心日后为患,便下诏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 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田横为 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带了两个部下,离开海岛, 向汉高祖的京城进发。但到了离京城三十里的地方,田横 便自刎而死,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 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保存了岛上五百人的生命。 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 下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 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便都蹈海而死。 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 岂非至贤!”
肖 像 艺 术
藏蒙 )娜 丽 达莎 芬( 奇油 (画 意, 大 利厘 )米 厘 米 ,
·
77 ×53 1503—1505 年 巴 黎 卢 浮 宫 ,
静 坐 的 莫 瓦 特 歇 夫 人
油 画 1856
安 格 尔
主题性艺术
血衣 素描195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王式廓
《血衣》是王式廓以在华北地区参加土地 改革运动 所积累的生活体验与素材为基 础而创作的大型素描(油画稿),也是曾 经引起广泛社会反响的杰出革命历史画。 它以一位农村妇女手持的血衣作为揭示主 题和画面情节的中心,用一系列饱受封建 剥削和摧残的农民形象体现了控诉斗争激 情,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 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的到 来。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真实 、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 心世界,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具象艺术的意义
社会记录功能 社会干预功能
返回
社会记录功能
社会干预功能
夯 hāng歌(油画,1957—1962年,165厘米×320厘米,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藏) 王文彬
小
1.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或叙事性
结
一、具象艺术的历史及重要性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 象。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 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 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纵横交错、 店铺鳞次栉比、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作者 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理解,选择那些具有形象 性又具有时代特点的事物及情节加以表现,如载运江南 粮米财物的漕船,与北方经济交流的骆驼队,以及各阶 层人物的活动。其中有力夫、纤夫、小贩、市民,还有 少数官宦人家的上流社会人物。整个画面有静场、有高 潮,跌宕有序。船过虹桥的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位 臵,是画面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紧张的场面。桥下河 面水深流急,为使漕船过桥,船工情绪激动紧张,有的 撑船,有的掌舵,放桅杆的、掷缆绳的、呼喊指挥的, 加上桥上的人为之奔走呼号,显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
第 3 课
走进具象艺术
通过以上几位画家的作品 我们可以看出具象艺术的特 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具象艺术的功能:
1、记录的功能 2、社会干预性功能
二。具象艺术的特点
1.艺术形象的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