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公示语汉英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学号:******************成绩:西安翻译学院高职高专毕业论文题目: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及其翻译策略*者:**指导教师王建娜专业班级08级商务英语4班院系外国语学院完成日期2011年3月公示语汉英翻译及其翻译策略武荣外国语学院08级商务英语04班(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A Discussion on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ndIts StrategiesWu RongBusiness English Class 04, Grade 08,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Xi’an Fanyi University,Xi’an 710105)摘要: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双语公示语的重要作用开始日渐显现出来,进而公示语汉译英的翻译也尤为重要。
英语公示语亦如雨后春笋般之趋势遍布于全国各车站、公园、景区等公共场合。
但英语公示语翻译却不尽如意,错译、乱译、死译等现象比比皆是,有时甚至出现拼写错误的现象。
本文总结了公示语汉译英翻译的特点,并对目前存在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
关键词:公示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frequ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come to China. The importance of bilingual public signs becomesmuch more obvious so that the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is especially important.The English public signs, like the trend of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spread allover the public places such as vehicle stations, parks, scenic spots, but the translation ofEnglish public signs is not satisfying and there are many terrible phenomena such as falsetranslation, careless translation , rigid translation and even spelling mistak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nalyses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translation and puts forward to the public signs translating strategies.Key words: Public signs; Culture differences; Translating strategies引言公示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实用语言,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是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公示语英译失误分析及解决办法

是一个涉及 源语 推理的过程。一个最 常见的例子就是
其实, 与地名的 翻译有 所不 同, 路 、 道名 称 的 道 街
翻译要 采用“ 专名 ”+“ 通名 ” 原则 , 以, 放东 路 只 所 解
能翻译 为 E t i agR a , s Jf a e n od 同样 , 阳大街 只能 翻译 朝
英国著名语 用学 家 JnyT o a18 en hm s93年在 《 文 跨 化交 际 中 的语 用 失 误 》( rs.u uePam t a - CosC l r r a cFi t g i l ue 一文 中给语用失误下的定义是“ h ai y o n r) T e nb i — i l tu t
和参照功能 。示 意功 能是指让人 们 明白示 意 内容 , 如 s ri d已消毒 、 lboe ; t iz e le f l okd 指令功能是指用公示语的 u
信息来指导人们 的行 为 , So 、 epot ; 照功 如 l K e u 等 参 w
能多用 在 服务 性 的公 共 场 所 , T l G t B s es 如 o a l e、 ui s n
P k。 r a
( 翻译不地道 三) 我国各地 的英 语公示 语有 很多 翻译 得不 地道 , 例 如把“ 小心滑 倒 ” 成 Si C e l , 是请慢 慢 地滑 译 l a f l 这 p r uy 倒之义 ; 把折扣 店 Dson S r 译 为 B ra hp 把 i ut te c o agi So , n
Cn r 。 et 等 e
二 、 示 语 英 译 中存 在 的 问题 的分 析 公
目前我 国的公示语英 译存在 的问题 比较 多, 归 但 纳起来 主要有拼写 错误 、 翻译混乱 、 翻译不 地道、 文化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原则1.“静态”与“动态”结合公示语在使用中的功能不同,所展示的信息状态也不同,既有“静态”,也有“动态”。
“静态”意义的公示语是指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宗教会所、科教机构、涉外机构、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方面的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
公示语大量应用名词,直接、准确无误显示特定信息。
如:新鲜果蔬Fresh Produce、票务处理Ticket Problems、网吧Internet Caf、吸烟席Smoking Seat、会议中心CONFERENCE CENTER、餐饮部FOOD & BEVERAGE、商务中心BUSINESS CENTER、经理DIRECTOR、正在施工ROADWORK、海关THE CUSTOMS、注册登记REGISTRATION等。
“动态”意义的公示语是指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更多使用展现“动态”意义的语汇表达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
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公示语发出者要求采取的行动上。
如:向右转弯Turn Right;严禁拍照No Photographing;谢绝小费No Tipping;仅限紧急情况下使用Emergency Use Only等。
“静态”公示语与“动态”公示语在特定语境中的有机结合,恰当摆布,可以满足公众、旅游对信息的需求,有效提高生存和消费的质量。
2.使用常见词汇(common words)英语公示用语的词汇选择应考虑到广大公众和旅游者的文化水平,尽量避免生僻词语、古语、俚语和术语。
如:请勿乱扔废弃物No Littering;有人Occupied(厕所);绕行Detour;小心易碎Fragile;专用车位Private Parking等。
由于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任何歧义、误解都会导致不同后果。
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公示语都是多年实际使用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语汇。
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

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摘要】:公示语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通用公示语和专用公示语,类别不同,翻译策略也不同。
通用公示语的最佳翻译策略,是照搬目的语中的功能对等语。
专用公示语,由于无法从目的语中照搬,其翻译方法只能是仿译和创译。
公示语翻译的语用等效,包含着功能对等和表达规范两方面。
功能对等,是指译文同原语在功能意义上对等,起到相同的功用。
表达规范,是指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常规和接受习惯。
两者是做好公示语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功能对等;表达规范;方法一、引言公示语是统称,指”在公共场合以醒目的方式起指示、提醒、说明、请求、警告和鼓动等作用的文字语言(林庆扬语)”。
学界通常把公示语翻译方法归结为三种,借用,仿译和创译,并强调语用等效。
但是,什么情况下借用,什么情况下仿译或创译,从哪些方面把握语用等效,却没有说得十分清楚。
文章试图阐述公示语的两种分类及其对翻译的意义,并说明功能对等与表达规范是实现语用等效所应把握的两个方面,也是做好公示语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二、两类公示语及两种翻译策略为清楚地认识公示语现象及其翻译方法,文章把公示语分为通用与专用两大类。
通用公示语指具有国际普遍适用意义的公示语,即通常所说的具有提示、指示、限制和强制等功能的公示语。
专用公示语,指特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商家以及个人等开展社会活动和业务活动所使用的公示语(如标语、广告、简介、须知等)。
类别不同,翻译方法也不同。
通用公示语的翻译方法,主要不在于翻译,而在于借用。
他国人到了我国,见到的还是他所习惯的自己本国的公示语,岂不妙哉!人类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且文明程度大致相当,各国都少不了以公示语的形式对人们给以提示、限制等。
因此,虽然各国语言形式千差万别,但彼此都有着功能对等语。
借助信息化和全球化,借用起来并不难。
在通用公示语方面,英美国家可能更发达和完善,一般中国有的公示语,主要英语国家早已有之,所以行拿来主义,洋为洋用,可以事半功倍。
公示语英译问题和翻译策略

浅议公示语英译问题和翻译策略[摘要]随着全球经济膨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往来合作迅速增加,公示语——城市文明的标示,已经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窗口。
但公示语翻译中问题百出,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公示语,公示语界定、公示语英译中的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公示语的英译策略,并用城市交通公示语的英译作为例子进行表述。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翻译策略引言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往来合作不断增加,公示语——国家的名片、城市的脸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莱夫·格兰杰在参加北京主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期间,谈到了公示语翻译的重要性时,他说,“外国人来中国会有一些紧张感,比如公共标识看不懂”,这表明我国公示语的翻译已存在着颇多的问题。
提高公示语译文质量,这已成为当前翻译工作者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一、公示语的界定公示语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带有告示、指示、提示、警示、标示等信息意图的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
在实际应用中,公示语的主要功能有四个: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
二、公示语英译中常见问题浅析(一)错译问题公示语的错译问题似乎随处可见,这类问题主要有:单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误译等。
单词拼写错误现象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如在某高速公路边一块指示牌写着“封闭区域arae closed”。
语法错误也是比较常见的错误现象,“be carefully, gap!”很明显carefully不能用作表语,此处应该用形容词careful。
误译现象也时有出现,在海南贵港市火车站曾有这样一个标识牌“no not lie down”,后来被媒体发现修改为“do not lie down”。
(二)用词不当如果在公示翻译中出现用词不当现象就会造成词不达意的效果,这类问题主要是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习惯的差异造成的。
如在公交汽车站牌中乱使用station一词,在美国,bus station 一般指公交汽车的始发总站,无论是在公交汽车报站时还是在站牌上,都出现过类似于“谭固站 tangu bus station”这样的公示词语,在这里应用“bus stop”而不是“bus station”。
公示语英译的主要问题及其英译策略

公示语英译的主要问题及其英译策略谢柯【摘要】Based on the survey of public signs, the authors find that there are quite a few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ublic signs, such as the Chinglish expression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se problems,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refer to parallel texts when translating, and then 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Translators should pay most attention to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reading expectations and habits when translating Chinese public signs and only this can make the translations be accepted by them and achieve the same effect.%通过对公示语的调查分析发现,公示语的英译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具有明显的中式英语特征,译文不准确或不地道。
文章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在英译公示语时参照平行文本,接着提出相关翻译策略。
英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将目标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和习惯放在中心位置,才能使译文得到他们的认同而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
【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公示语;英译;问题;策略【作者】谢柯【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一、引语公示语是一种在公共场所常见的特殊文体,可以是简洁的文字、简单的图标或图文并茂的图片,引起大众的注意,对人们表示某个提示、要求或警示等,主要包括路标、广告、旅游指南、社会宣传、告示等[1]43。
城市公示语英译

城市公示语英译1. 引言城市公示语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通过悬挂在城市街头、广场、公园等地方的标语牌或广告牌上,向市民和游客传达相关信息。
这些公示语通常以简洁、生动的方式呈现,旨在吸引人们的注意,并有效地传达特定信息。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包括常见翻译策略和技巧,并提供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2. 常见翻译策略2.1 直译法直译法是最基本的翻译策略之一,即将源语言(中文)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英文),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在城市公示语的英译中,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保留原始信息,但有时可能会产生不够自然流畅或难以理解的表达方式。
例如:•中文:欢迎光临我们美丽的城市!英文:Welcome to our beautiful city!2.2 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源语言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这种方法在城市公示语的英译中常常被使用,因为它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并且使翻译更加自然。
例如:•中文:绿色出行,共享未来!英文:Green travel, share the future!2.3 增译法增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需要,对源语言文本进行适当的增补或补充。
这种方法在城市公示语的英译中常常被使用,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
例如:•中文:请保持环境整洁英文:Please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 and tidy3. 翻译技巧3.1 注意上下文在进行城市公示语的英译时,要注意上下文信息。
有时候一个短语或句子可能在单独看时很难理解,但放在特定背景下就能明白其含义。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充分考虑上下文,并尽量还原原始信息。
例如:•中文:爱护花草树木英文:Take good care of flowers, plants, and trees3.2 简洁明了城市公示语通常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达信息,因此在翻译时要尽量遵循这一原则。
过于冗长的翻译可能会使信息不够清晰,甚至失去吸引力。
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公示语汉英翻译策略研究摘要: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学习、工作、经商和观光,英文公示语便显得日益重要。
可在我国的公示语翻译中,出现了很多错误,致使外国人看不懂英文公示语,甚至产生误会。
如何根据公示语的特点和功能翻译公示语,成为展示中国对外形象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公示语;特点;功能;汉英翻译一、问题的提出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飞速增长,从2004年开始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与此同时,中国的商务环境和旅游环境也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经商或观光旅游。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成为各国人们沟通最便捷的工具。
因此,为了方便外国友人,中国的很多地方,大到国际机场,小到乡村的旅游饭馆,几乎所有的外国人能看到的公示语都用中﹑英文标识。
但是,由于翻译错误,致使外宾看不懂英文公示语,甚至产生误会,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对外交流的国际形象。
如,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夫·格兰杰在北京市政府主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上,做了题为《经济预测与北京奥运》的主旨演讲。
在随后接受北京电视台《世纪之约》栏目专访时,他提到了北京的公示语的设置和使用问题。
他说:“外国人来中国会有一些紧张感,比如公共标识看不懂。
”[1]中国翻译协会会长﹑著名翻译家刘习良也在“首届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上指出:“一些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翻译作品﹑翻译教材在文化市场流传。
诸如将道路交通‘出口’翻译为‘EXPORT’,将‘眼科医院’错译为‘Eye Hospital’,将‘一次性用品’翻译为‘A TIME SEX THING’等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在公共场所﹑宾馆饭店、旅游景点不时闯入我们的视线。
”[2]可见,我们的公示语翻译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二、公示语的特点公示语是一种给特定人群观看,以达到特定目的的特殊文体。
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街头的路牌、广告牌、路标、商店招牌、警示语、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策略与方法【摘要】:公示语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通用公示语和专用公示语,类别不同,翻译策略也不同。
通用公示语的最佳翻译策略,是照搬目的语中的功能对等语。
专用公示语,由于无法从目的语中照搬,其翻译方法只能是仿译和创译。
公示语翻译的语用等效,包含着功能对等和表达规范两方面。
功能对等,是指译文同原语在功能意义上对等,起到相同的功用。
表达规范,是指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常规和接受习惯。
两者是做好公示语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功能对等;表达规范;方法一、引言公示语是统称,指”在公共场合以醒目的方式起指示、提醒、说明、请求、警告和鼓动等作用的文字语言(林庆扬语)”。
学界通常把公示语翻译方法归结为三种,借用,仿译和创译,并强调语用等效。
但是,什么情况下借用,什么情况下仿译或创译,从哪些方面把握语用等效,却没有说得十分清楚。
文章试图阐述公示语的两种分类及其对翻译的意义,并说明功能对等与表达规范是实现语用等效所应把握的两个方面,也是做好公示语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二、两类公示语及两种翻译策略为清楚地认识公示语现象及其翻译方法,文章把公示语分为通用与专用两大类。
通用公示语指具有国际普遍适用意义的公示语,即通常所说的具有提示、指示、限制和强制等功能的公示语。
专用公示语,指特定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商家以及个人等开展社会活动和业务活动所使用的公示语(如标语、广告、简介、须知等)。
类别不同,翻译方法也不同。
通用公示语的翻译方法,主要不在于翻译,而在于借用。
他国人到了我国,见到的还是他所习惯的自己本国的公示语,岂不妙哉!人类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且文明程度大致相当,各国都少不了以公示语的形式对人们给以提示、限制等。
因此,虽然各国语言形式千差万别,但彼此都有着功能对等语。
借助信息化和全球化,借用起来并不难。
在通用公示语方面,英美国家可能更发达和完善,一般中国有的公示语,主要英语国家早已有之,所以行拿来主义,洋为洋用,可以事半功倍。
应当注意到这样的事实:我国社会上所用的和专家学者所建议的最佳公示语译文无一例外都是借用自目的语。
所谓”借用”也就是不加任何改造的”照搬”,亦曰拿来主义。
严格地说,照搬不是翻译,但却为翻译所用,并优于翻译。
例如:我国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幼席”,闭门造车式的译法可能是”For Those Who Are Old, Weak, Sick, Handicapped or Pregnant.”陈小慰教授从北美搬来的是”Courtesy Seats”。
Courtesy意为”礼让”,其得体性远胜过汉语。
吕和发(2004:40)认为,”由于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沿袭性,因此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
”也就是一对一的整体置换。
”小心落水”,”堤陡水深,注意安全”,以及”碧水清清,却也无情,河湍势险,请勿戏水”等表达不同而功能相同的汉语警示语,从目的语中拿来的就是:”Danger!Deep Water!”认识通用公示语及其照搬策略,意义重大,有助于结束当前普遍存在的乱译局面,提高通用公示语”翻译”质量,因为业余人士,包括大中学生,也能很快掌握。
相反,对公示语不加区分,一概采取”独立自主”方针,往往是事倍功半。
如某公园标牌”小草青青,足下留情。
”吴伟雄教授(2004:31)没有把它当作通用公示语看待,自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照搬的方法,而是自己动手,译作”The grass so fair,Needs your care.”此乃取法乎上之举,又要”音美”,又要语用对等,何其难也。
(”care”功能意义不明确,”留情”的含义不是叫人真地去”care”,而是”走开”。
)公认的最佳译法”Keep off the Grass”,不是我们苦想来的,而是从目的语借用来的。
借用有效,却有限。
对专用公示语,由于无处去借,拿来主义行不通,只得采用仿译和创译的方法翻译。
仿译就是有改造地拿来,即运用已有的目的语表达式表现新的内容。
创译就是没有现成的译法可参考,全凭译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文化知识,创造性地翻译。
当然,绝对意义上创译是不存在的,创译也是基于目的语语言规约与接受习惯,是隐性的仿译。
对于通用公示语,由于照搬的本来就是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自然符合功能对等与表达规范原则。
而专用公示语的翻译,则是需要从功能与规范两个方面加以认真把握的。
三、功能对等与表达规范是公示语翻译应把握的两个方面我国公示语翻译研究,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表述和例证也不一样,但都在反复说明一个道理:公示语翻译必须做到语用等效,而非停留于字面翻译。
语用学研究的是如何在恰当的环境中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达到成功的交际。
语用等效是个笼统的概念,应包含功能对等与表达规范。
作为公示语翻译所应把握的两个方面,功能对等与表达规范,事实上已为我国翻译学者和专家应用于公示语的翻译和研究,并散见于他们的总结性论述中,如:“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
”(贺学耘,2006:57)“在暂时无法找到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应当参照实际功能需要选择适宜形式风格进行试译。
(吕和发:2004:40)”“只有认真探讨英语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和语言风格,才能真正准确发挥英语公示语…的积极作用”(王银泉,2006a:76)又说:”在汉英翻译中,如何…翻译成既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又能全面传达其深刻含义的对等译文值得探究。
”(王银泉,2006a:73 )“翻译时应当把每一条公示语都看作是一个翻译单位,采取交际翻译法来译,同时还应遵循英语公示语的规范。
” “不仅简明规范,而且感召功能非常突出。
”“其警示功能一览无余,同时也符合英语公示语言言简意赅的特点。
(牛新生,2007:65-66)“要求译文优美、贴切,既能准确表达”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涵义,又符合译文读者的欣赏习惯及文字表达方式,易于传颂。
(桂林市政府和中国翻译协会在2005年4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见贺学耘,2006:59)吴伟雄教授的”获奖译文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堪称绝妙,不仅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 又将原语的功能意义完整地传译到了译文中,是公示语交际翻译的成功实例,获得应征译文优秀奖第一名完全是当之无愧的。
”(云浮翻译网,见贺学耘,2006:59)上述不同的表述,实质上都可以归入功能对等和表达规范两方面。
功能对等是指译文在功能意义上同原语相当,起到相同的作用;表达规范是指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常规和接受习惯。
两者揭示了公示语翻译的规律,也是判断公示语翻译优劣成败的标准。
对等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对等,也不是用科学的方法所能测量的,而是大致对等或等效。
丁衡祁教授(2002:44-46)从10多个方面所列举的不规范英语,都是在功能对等与表达规范上出的问题。
四、功能对等提到功能,学界通常提到英语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
此外,还应有宣传功能、介绍功能和陪衬功能。
就陪衬作用而言,我国的公示语英译,在有些地方,有些场合,目的不是给外国人看,或者根本不会有外国人看,而只起到陪衬作用。
一些公示语翻译得虽然很差,但的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因而翻译质量上也不重视,随便找个人翻译一下,同中文摆在一起,看上去很美。
中国特色的专用宣传语和简介性公示语是公示语翻译的重点和难点,是需要下功夫翻译好的地方,也是英雄用武之地。
此类翻译应从功能对等上着眼。
”绝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翻译,做’表面文章’。
必须要使语言翻译得既准确又地道,尤其是要把原文中的’潜台词’或言外之意传达出来。
(丁衡祁,2004:75)”语用学告诉我们,语用含义是一种依赖于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意义,它不是揭示人们说了什么,而是告诉人们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
而意味着什么,有时则是需要仔细琢磨和品味的。
如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宣传用语:”进军南京,大展宏图。
MarchingintoNanjing, Creating a Grand Prospect. “王银泉教授(2006b:78)从语法上纠正了一下,改成”MarchingintoNanjingtoCreateaGrandProspect.”:其一,该译文陪衬功能大于宣传功能。
目的是用洋文装门面,并不是用来给外国客户看的。
其二,进军南京,大展宏图,从字面看,显然是老板的内心独白或者对其合伙人的鼓动,并不是呼唤国内外同行都去南京跟他合作或竞争,不具此种”呼唤”功能,因此,可不必翻译。
其三,房地产公司的广告,中文造声势,英文装门面,目的是取信于市民,诱导市民购买他们开发的房产。
因此,王银泉教授那样简单处理也就达到了目的。
其四,如果真有吸引老外买房的意图,只要译得能给人以遐想和印象即达到目的,比如可译作We Make Difference in Nanjing或Beyond Your Idea of Houses. 这样似乎比原译更能体现翻译意图,更具感召功能。
要做到功能对等,就必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克服母语语言和文化的负面影响,准确传达真实意图与功能信息。
从事外宣30多年的黄友义同志,根据自己的多年实践,认为”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这一原则是外宣翻译具体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应始终想到”外国人不是中国人”,不能按我们自己的习惯向他们宣传。
”翻译中国特色的材料时尤其要注意思维方式的转换,否则事倍功半。
”(黄友义,2005:32)只有很好地掌握两种语言的语用对比知识,了解两种语言的语用差异,才能使译语起到和原语同样的功用。
五、表达规范做到了功能对等,但如果不符合目的语表达常规和接受习惯,同样不是好的翻译,影响公示语的效果。
公示语翻译还必须符合目的语公示语文体特点和接受习惯。
规范是交际活动标准化的结果。
诺德指出:”某种文本在相同情况下重复使用,其功能大致相同,这种文本就获得了常规形式,甚至上升为社会规范。
因此语篇体裁常规在文本创作和文本接受两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Nord,1997:53)。
”做到表达规范,就是要在用词和风格上遵从目的语习惯和常规。
常规”是人们所默认但不具强制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基于常识或建立在期待之上,即人们对特定场合中应该如何做的期待。
(Nord,1997:137)”。
翻译中,如果无视目的语体裁规范和接受习惯,仅仅凭主观臆断和闭门造车,译出的东西往往是靠不住的,甚至会损害委托方形象,失去读者的信任,无从实现翻译意图与功能。
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
某一公示语在使用中会产生多种变异。
变异就是求新、求奇、求巧、求美, 讲究创造性,符合特定公示语语言特点和接受习惯。
变异旨于造成一种突出感,更有效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引起人们兴趣,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