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膛爆炸事故分析(正式版)
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详解

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详解一、炉膛爆炸的危险性燃气锅炉炉膛爆炸是由于可燃气体漏入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处在爆炸极限范围时一接触到适当的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事故.伴随着化学变化,炉内气体压力瞬时剧增,所产生的爆炸力超过结构强度而造成向外爆炸,由于在极短时间内大量能量在有限体积内积聚,造成锅炉炉膛处于非寻常的高压或高温状态,使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二、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类型及其原因1、点火爆炸原因天然气管线设计安装不合理;连续点火不成功,再次点火时通风吹扫不够;阀门质量差易泄露或杂物卡住阀门关闭不严;点火过程中熄火或燃烧器未点燃,点火枪火苗未熄灭;违反操作规程,未吹扫,先开气,后点火;2、熄火爆炸原因供气压力波动大;低负荷运行时给风量太大;燃烧器部分堵塞,气量不足;运行中鼓风机故障,风量不足,燃烧不完全;3、烘炉爆炸原因烟道通风不畅,烘炉时燃烧不完全,可燃气体在炉膛、烟道聚集到爆炸浓度极限时发生爆炸;三、燃气锅炉炉膛爆炸预防措施1、火爆炸预防措施点炉前认真检查并确保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冷态试运行完好;检查确认电气仪表、控制调节部件、自动保护装置、燃烧自动调节、连锁报警保护装置等工作正常;检查天然气管线、阀门等是否经过惰性气体置换或吹扫,是否有泄露;检查天然气供气压力是否正常;点火前是否按规定对炉膛进行通风吹扫;检查运行人员是否符合操作条件,有无违章操作;2、火爆炸预防措施运行人员要随时加强锅炉的巡回检查,防止锅炉因故障自动熄火;运行人员发现锅炉熄火时要立即紧急停炉关闭锅炉天然气总气阀;认真查找原因并排除熄火故障,防止运行后再次出现熄火;3、炉爆炸预防措施烘炉前认真检查并确保锅炉及其附属设备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冷态试运行完好;检查确认电气仪表、控制调节部件、自动保护装置、燃烧自动调节、连锁报警保护装置等工作正常;运行人员严密监控烘炉中的各种仪表和参数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四、要防止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无论多么先进多么高级的自动监控系统,离开了运行人员的操作和监控,都会发生安全事故;不断分析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运行人员技术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不妥之处请同行们纠正;。
某火电厂锅炉炉膛爆燃事故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5 事 故整 改 和防 范措 施
事 故 发 生 后 , 运 指 挥 部 组织 调试 单 位 、 理 单 位 、 装 试 监 安 单位 、 生 产 单 位对 发 生 事 故 的主 观 和 客 观 原 因进 行 分 析 , 通 过 分 析 原 因和 总 结 教 训 增 强 各 单 位 安 全 意 识 ,提 高 安 全 认
煤火 检 未 汇 报 试 运 指挥 部及 相 关 人 员 , 且 未 及 时 恢复 。 并
() 理 单 位 没 有 做 好 监 督 管 理 工 作 , 能 及 时 发 现 事 3监 没 故 隐 患并 提 醒 试 运 指挥 部和 调 试 单 位 进 行整 改 。 () 运 指 挥 部 全 面 指挥 协 调 工 作 不 到位 。 4试
稳 定 时 , 及 时投 油助 燃 。 运 行 技 术 标 准 中 和 《 组 整 套 启 未 在 机
动调试大纲》 要求先投油, 中, 燃烧稳定后再投煤粉燃烧 。
运 行 阶段 ,并 决 定使 用 离 子 点 火 装 置 点火 。9 3# 锅 炉 启 动 :0 2 吸 、 风 机 , 行 炉膛 吹扫 ;:0 动# 锅 炉 一 次 风 机 、 封 风 送 进 94启 2 密
机运行, 等离 子 点 火装 置 四角 拉 弧 ;:9 动# 锅 炉 A 运 行 , 95启 2 磨
X s 。 ◆ 术 流 uhd l 学 交 羹 euii au
某 火电厂锅 炉炉膛爆燃事 故的分析及 防范措施
张 正 喜
( 夏 电力 投 资集 团 公 司 , 夏 银 川 70 0 ) 宁 宁 5 0 1
摘
要: 分析 了某火力发 电厂锅炉 炉膛爆燃的主要原 因, 提出 了有效 的防范措施。
炉膛爆燃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炉膛爆燃事故1、事故经过:×年8月14日15时20分,2号炉经过第一次(检查性)大修后的第一次点火启动,因电气设备需要消缺于15日2时41分停炉。
15日11时10分,2号炉第二次点火准备校定锅炉安全阀。
本次点火最多曾同时投用6支油枪(共12支),汽包压力最高达15.1MPa。
15日20时16分校完安全阀停止最后一支油枪(AB 层3号角),炉膛熄火。
2号炉炉前油系统处于循环备用状态,准备电气专业设备消缺完毕后第二天再启动。
20时28分停A送风机、A引风机;20时29分停B送风机、B引风机,停止炉膛吹扫。
20时40分炉膛发生爆燃。
事后检查损坏情况:炉膛水冷壁四面从内向外鼓,整体不同程度变形;炉膛四角有三个角开裂,其中2号角最大开裂400mm,一根水冷壁管被拉断;炉膛和尾部烟道刚性梁随水冷壁和尾部炉墙呈不同程度变形,其中5根开裂;炉膛左右两侧二次风箱和风道全部损坏,A、B空预器出口一、二、三次风道局部爆破和变形;热控设备的执行机构和电缆桥架部分损坏;一根外立柱及部分相连横梁损坏变形。
2、事故原因:因为炉膛是在停炉灭火的情况下发生爆燃的,而此时制粉系统尚未启动,因此对事故前后的燃油系统的设备状态进行了检查核实。
炉膛熄火后,2号炉的燃油跳闸阀(总阀)在“开”位(本次为顺序停油枪停炉,该阀在“开”位符合逻辑规定),12支油枪燃油手动截止阀在“开”位,关断阀(Fisher公司EZ667型)在“关”位。
检查12支油枪位置除其中的3支(AA4、AB3、CD3)没退出外,其余均在退出位置。
3支未退出的油枪中,AB3是最后熄火的油枪,根据启停逻辑属正常位置,AA4、CD3因油枪卡本次点火中未投用。
检查炉内油燃烧器,发现唯独CD层1号角油燃烧器处有明显油迹,并延伸至下面两个燃烧器喷口一直到炉底冷灰斗处。
将此支油枪的燃油关断阀(Fisher公司产品EZ667型)进行了解体检查,发现此阀阀盖固定螺栓不紧,且有少量燃油外漏。
煤电厂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煤电厂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电厂作为传统的能源供应商,在电力行业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煤电厂锅炉炉膛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爆炸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某煤电厂锅炉炉膛爆炸事故为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以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一、案例概述某煤电厂位于山西省,年发电量约为200万千瓦。
在一次例行运行中,该煤电厂的锅炉炉膛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成立了专家组进行调查,并发布了相关的调查报告,以下为案例分析的主要内容。
二、事故原因分析通过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和调查,专家组得出了以下主要的事故原因:1. 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及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该煤电厂的锅炉设备已经投入使用超过30年的时间,锅炉炉膛等部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
同时,由于设备维护不及时,一些关键部件出现了故障,使得炉膛内压力失控,从而导致爆炸。
2. 燃烧不稳定:在事故发生前,锅炉运行一段时间,但燃烧情况一直不稳定。
煤粉燃烧不充分,炉膛内积存了大量的可燃气体。
当点火引燃时,一旦遇到明火或其他火源,就会引发爆炸。
3. 过热和超压:由于炉内温度升高和烟气反应过程中的不完全燃烧,炉内压力持续升高,超过了锅炉所能承受的极限。
此时,炉膛因压力过大无法承受,从而发生爆炸。
三、教训与改进措施通过对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教训和改进措施,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1. 定期设备检修:煤电厂的主要设备如锅炉等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及时替换老化和磨损的部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加强维护和管理:要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清洗,确保设备表面干净、无积存物。
对关键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燃烧控制技术改进:加强燃烧控制技术研究,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可燃气体的积累,在炉膛内建立稳定的燃烧环境,降低爆炸风险。
4.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煤电厂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操作规程和紧急应对措施,保证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突发事件做出应对。
锅炉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锅炉爆炸事故案例分析2000年9月23日,山西省潞城市潞宝焦化实业总公司所属煤气发电厂发生一起锅炉炉膛爆炸事故。
此锅炉1999年11月制造,型号为SHS20-2.45/400-Q,用于发电。
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 42万元。
1.事故经过2000年9月23日10时15分,潞宝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行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
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摧毁,炉膛内水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 m。
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 mm,部分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
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飞砖落到直径约80 m范围内,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 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 m处有12 m长的裂缝。
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2人砸死,5人重伤,3人轻伤。
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 m范围内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
2.事故原因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碟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内聚集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达到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
具体分析如下:(1)当班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全面的认真检查,在点火时未按规程进行操作,使点火装置的北碟阀在点火前处于开启状态,是导致此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煤气发电厂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厂领导没有执行有关的指挥程序,没有严格要求当班人员执行操作规程,未制定违规操作行为,职责不明,规章制度不健全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公司领导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
在安全生产方面失控,特别是在各厂的协调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和相应规章制度,对各厂的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也是造成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
一起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

过程 进 行 交 接 。 在 没有 对 床 料 成分 确 认 和 对 炉
内床 料进 行检 查 的情 况 下 ,白班 和 中班错 将煤 渣混合 物作为床料 投放 到炉 内。
4 .原 因分析 4 . 1 直接原 因
锅炉 炉膛 爆 炸分 两种 ,即正 压性 爆 炸和 负
压性爆炸。 正 压 性 爆 炸是 指 炉 膛 或尾 部 烟 道 内 积存 的燃 料和 空 气 的混 合 物达 到一 定浓 度 并被 引燃 时所 造 成 的急剧 而 不可控 制 的燃 烧 ,导 致 烟气体 积瞬 间增大 , 因炉膛 空间不 能泄压 , 造成 炉墙倒 塌 , 水 冷壁 、包覆管 、刚性梁 及炉顶 等设 备严 重损 坏 。 负 压 性爆 炸 是 指 运 行 中 的锅 炉 发 生突 然熄火 , 送 风机 又突 然停 转 , 炉膛热负 荷急 而呈真空状态 , 造成内凹变形 , 裂缝或设备严重损
启 动过程 中 ( 在 以往也 采取过这 种方法 ) 是通过 作制度 , 运行记 录制度 、交换班 制度 、 启 动现场 煤 仓 和给煤 机 系统 向炉 内投料 ( 采取这 种 方法 总体 调度 指挥 协调 方 面还 存在 薄弱 环节 ,有 关 应严格控 制煤不 能和渣料混 合 ) ,在这 次 6号炉 安 全管理 制度也未 能严格 执行 。 点火 启动 过程 中,由于 白班 下达 指令 不 当将原 4 . 3 故 障树分析 料 与煤 仓 内的灰渣 ? 昆 合 ,当天 白班和 中班 都将 混 有原煤 的渣料 当作床料投 放到炉 内 。
企 业 改变 床料 加放 方 式 ,没有 及 时修 改锅 待熄火 原 因消 除后 , 对 炉膛进行 吹扫 , 方可重 新 炉 操作 规程 ,也 没有 及 时 出台有 关 的书面 的 操 点 火。
一起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分析

一起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分析通过对一台SZS10-1.0/250-Y(Q)型工业燃气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分析,来警示人们一定要按照技术规范和科学的程序来操作特种设备。
标签:锅炉;爆炸;分析2012年10月某日11时30分陕西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处的一台型号为:SZS10-1.0/250-Y(Q)的新安装生产工业燃气锅炉在厂家调试过程中发生了炉膛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锅炉燃烧器、炉墙全部损坏,部分水冷壁管和对流管束等受压元件变形,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
1 事故前概况锅炉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质量证明书和产品合格证等技术文件显示的主要技术参数为:额定蒸发量10t/h,额定工作压力 1.0MPa,过热蒸汽温度250℃,给水温度104℃,燃烧方式为微正压中心回油机械雾化、旋流燃气和配风,设计燃料是100号重油、可燃气体,排烟温度167℃,设计热效率为91.0~90.7%。
该锅炉安装前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办理了告知手续,安装过程也已经经过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检验所进行了安装质量监督检验,并出具了《锅炉安装质量监督检验报告书》;锅炉水质也已经过调试化验达标。
锅炉本体安装完毕,控制系统、燃烧器、燃气管路及各类仪表、阀门也已经安装就绪,实际已经进入烘炉、煮炉的调试阶段。
使用单位给锅炉提供的可燃气气源是液化石油气,并用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作为储气罐直通燃气管路,锅炉生产厂家的现场技术服务人员对《烘炉方案》等准备工作未提出意见,表明点火烘炉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2 事故发生经过经事故调查2012年10月某日开始连续一周时间该石化公司的10t/h锅炉烘炉运行正常。
但在10月某日9时30分厂家技术服务人员要求停火更换电动碟阀,准备调试点火程序,9时55分锅炉熄火停运。
此时该锅炉生產厂家的3名技术服务人员进入现场准备再次进行调试,大约11时18分锅炉厂家的现场技术服务人员第一次启动锅炉燃气自动运行程序,点火失败,期间有大量的液化石油气进入炉膛;控制柜距锅炉本体约30米,锅炉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是用对讲机联系,在确认锅炉没有点燃时,燃烧器前的锅炉厂家的现场技术服务人员高某催促,让再试一次,控制柜前的亓某约在11时30分第二次启动自动程序,炉膛吹扫结束,刚进入点火,就发生锅炉炉膛爆炸事故。
锅炉炉膛烟道爆炸事故

锅炉炉膛烟道爆炸事故/130/70-AⅡ锅炉有循环流化床锅炉共有的特点,多种情况都能造成锅炉停炉:如受热面的磨损;床上结焦;给煤系统的堵塞、损坏;除灰系统的损坏;旋风分离器角阀的损坏;附属机械的故障;供电、电器的故障及损坏都可引起停炉,在这里不再辍述。
本文通过该炉型的一起事故的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希望能为今后/130/70-AⅡ锅炉安全运行提供一些帮助。
1锅炉概况/130/70-AⅡ单汽包强制循环M型布置;中温旋风分离;全钢结构炉架;炉膛为全膜式水冷壁悬吊的封闭结构,轻质保温层,额定供热量58MW、额定出口压力、额定出口温度130℃、回水温度70℃、排烟温度为137℃、循环水量为826t/h、设计效率%、使用煤种为二类烟煤的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
锅炉为室内布置,由前部及尾部两个竖井烟道组成。
前竖井采用悬吊结构,其四壁由膜式水冷壁组成,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有一次风室、布风装置、炉膛密相区、稀相区及烟风转向室;尾部竖井为支承结构,其内部布置省煤器Ⅰ、省煤器Ⅱ、省煤器Ⅲ及钢管立式空气预热器。
两竖井间通过两个并列布置的旋风分离器相联通。
前部竖井采用敷管炉墙,外置金属护板,后部竖井采用轻型护板炉墙。
配置干式板状卧式电除尘器。
该炉于2003年制造,2004年安装,2005年11月试运行并开始供暖。
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监督检验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规定。
技术资料运行记录齐全。
2事故经过据工作人员介绍:2007年01月19日早6点左右发现炉温下降,采取了加大给煤,调大鼓、引风措施无效,于是怀疑引风机故障,派人检查引风机运行正常,炉温仍在下降,不到20分钟炉温下降到600℃,于是采取紧急停炉措施,紧急关停给煤、鼓、引风,后事故发生了。
从发现故障到烟道爆炸有20分钟左右。
从上述事实可以判定:这是一起炉膛烟道爆炸事故。
发生锅炉炉膛爆炸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有燃料和助燃空气的积存;二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的浓度在爆炸极限内;三是有足够的点火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165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炉膛爆炸事故分析(正式
版)
炉膛爆炸事故分析(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炉膛爆炸事故。
炉膛爆炸是指炉膛内积存的
可燃性混合物瞬间同时爆燃,从而使炉膛烟气侧压力
突然升高,超过了设计结构的允许值而造成水冷壁、
刚性梁及炉顶、炉墙破坏的现象,即正压爆炸。
此外
还有负压爆炸,即在送风机突然停转时,引风机继续
运转,烟气侧压力急降,造成炉膛、刚性梁及炉墙破
坏的现象。
本节中着重讨论正压爆炸。
炉膛爆炸(外爆)要有3个条件:一是燃料必须
是以气态积存在炉膛中,二是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达
到爆燃的浓度,三是有足够的点火能源,三者缺一不
可。
炉膛爆炸常发生在燃油、燃气、燃煤粉的锅炉
上。
不同的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和爆炸范围各不相同。
由于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非常快,每秒达数百米甚至数千米,火焰激波以球面向各方传播,近于燃料,同时被点燃,烟气容积突然增大,因来不及泄压而使炉膛内压力陡增而发生爆炸。
2)引起炉膛爆炸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在设计上缺乏可靠的点火装置及可靠的熄火保护装置及联锁、报警和跳闸系统,炉膛及刚性梁结构抗爆能力差,制粉系统及燃油雾化系统有缺陷;
二是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误判断、误操作,此类事故占炉膛爆炸事故总数的90%以上。
有时因采用“爆燃法”点火而发生爆炸。
此外还有因烟道闸板关闭而发生炉膛爆炸事故。
3)炉膛爆炸事故的预防。
为防止炉膛爆炸事故的发生,应根据锅炉的容量和大小,装设可靠的炉膛
安全保护装置,如:防爆门、炉膛火焰和压力检测装置,连锁、报警、跳闸系统及点火程序、熄火程序控制系统。
同时,尽量提高炉膛及刚性梁的抗爆能力。
此外,应加强使用管理,提高司炉工人技术水平。
在启动锅炉点火时要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点火,严禁采用“爆燃法”,点火失败后先通风吹扫5~10min后才能重新点火;在燃烧不稳,炉膛负压波动较大时,如除大灰、燃料变更、制粉系统及雾化系统发生故障、低负荷运行时,应精心控制燃烧,严格控制负压。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