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七年级下 五单元话题一复习

第五单元话题一复习导学案单词:大门_________按照、经过_________地铁_________总是、一直_________快点_________步行_________飞机_________火车、培训_________船、舰_________小船、舟_________工作日_________早的/地_________鸟_________捉住、染疾_________软体虫_________很少_________散步、步行_________从不_________骑_________公园、停车________ 观看、手表_________ 电视_________(全称)足球_________ 电影_________开始_________在学校_________在……之后______ 床____篮球_________游泳_________听_________音乐_________图书馆_________星期_________一次、曾经_________ 两次、两倍_________伟大的_________ 墙_________长城_________生活、生命_________美国(人)的_________或者、否则_________结束、在……上面_________更多(的)_________谈话_________短语:在学校门口你的新自行车看起来很漂亮!骑自行车来学乘地铁乘公共汽车该做某事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快点_________ 步行_________每逢工作日笨鸟先飞!步行去学校乘公共汽车/地铁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骑自行车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步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多久一次___________ 做家庭作业_______________踢足球____________ 每逢星期天_______________看电影_______________ 和某人一起散步去某地_______________有点乐趣_____________ 乘地铁回家_______________在6:20在学校开始做某事上……课一会儿在大约9:45 踢足球/打篮球去游泳/钓鱼听音乐去公园会朋友一周一次/两次看书这个穿牛仔裤的女孩乘地铁到……了解某人的校园生活乘一辆黄色校车步行去学校结束在某人的业余时间没有更多时间放学后很高兴和你聊天和某人谈话与……不同句子:⑴新年好!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新年好!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⑵你通常几点钟起床? ________ ________ do you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六点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赵普导学案(新版)苏教版

赵普学习目标1.准确翻译全文,注意重点字词,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习本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
3.激发珍惜时光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情,学习赵普为国勤奋学习的精神。
●重点:准确翻译全文,背诵全文;学习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和叙事简洁的方法。
预习导学1.作者及作品介绍。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阖.户(hé) 启箧.(qiè) 掷.地(zhì) 薨.(hōng)奏dú(牍) 赵匡yìn(胤) 龌chuò(龊) 补zhuì(缀)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寡.学术(少) (2)及.为相(等到) (3)每归私.第(自己的)(4)阖.户(关) (5)启箧.(书箱) (6)竟日..(整天)(7)发.箧(打开) (8)既.薨(已经) (9)深沉..(沉着)(10)岸谷..(第二天) (12)颜色..(脸色)..(严肃刚正) (11)明日(13)卒.(终于) (14)龌龊..(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15)循默..(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4.翻译下列句子。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他学问不多。
(2)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他)晚年读书很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整天读书。
(3)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4)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太祖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这个人。
5.整体感知,概括段落大意。
本文共两段,写了赵普两件事:合作探究问题一:本文朗读节奏如何划分?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4.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
5.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6.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精选

《繁星》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 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学习重点、难点:1. 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2.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二、预习导学1.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⑴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纳凉模糊摇摇欲坠半明半mèi()shà 眼()yíng ()火虫⑵文学常识填空《繁星》作者(),我国现代的()家、()家。
他所创作的小说《》、《》、《》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2.有感情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⑴用横线划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用波浪线划出三次看繁星的情况和感受的词句。
⑵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由此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二、合作研讨:1. 比较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的不同之处,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2.课后探究、练习二3.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这些语句的精妙之处,并说说其表达的作用。
三、拓展延伸请说出古诗词中描写星空的句子和现代汉语中与星星有关的成语。
句子()成语()四、当堂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船cāng()静jì()yíng()火虫2.说出此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对此进行具体评析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往事依依》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
(2)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
2、过程和方法:(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读中注意圈点勾画。
(2)精度探究,揣摩文章的思路层次,寻求过渡语段,感悟文中蕴含的感情因素。
(3)比较阅读,将本文与后面的几篇文章从内容、情感、结构、语言等方面对比阅读,找出异同点,加以感悟、品味。
(4)心领口诵,在反复诵读中引起感情共鸣,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期末复习教师学案

安国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阅读现代文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整理,理解、当堂检测。
复习重点:第五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理解,依文答题。
一、常规字词复习二、默写《口技》4--5段三、复习第五单元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整理2、解释词语20个:1、拽2、毛骨悚然3、怏怏不乐4、毋宁5、吞噬6、语无伦次7、羸弱8、告罄9、虞10、斫11、泅12、砭骨13、履践14、崔巍15、阴霾16、闻所未闻17、海市蜃楼18、踉踉跄跄19、声情并茂20、孜孜不倦四、现代文阅读完成练习,首先进行概括训练,理清思路。
本节课训练重点:理解文意,依文答题。
作业:解词21个,文学常识5个,各一遍。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崔巍.(wēi)作.践(zuō)沮.丧(jǔ)哀悼.(dào)B、砭.骨(biān)羸.弱(léi)弥.补(ní)不朽.(xiǔ)C、阴霾.(mái)匍匐.(fú)告罄.(qìng)战栗.(lì)D、无垠.(yín)毋.宁(wù)俄勒冈.(gǎng)拽.(zhuài)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姗姗来迟不可思意养精蓄锐刚毅不屈B、语无伦次踉踉跄跄海市蜃楼锲而不舍C、郑重其是不毛之地斩钉接铁迫不及待D、知足安命聊以自慰议口同声齐心协力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中国考察队员首次对南极海冰进行了跟踪,获得了海冰变化的第一手资料。
(2)、中国政府一贯致力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主张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3)、春光之下,微风吹拂,两岸的杨柳更出迷人的风姿。
A、监测维护显现B、检测维护显见C、检测维持显现D、监测维持显见4、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使文意顺畅。
课题: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整理与复习导学案

课题: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整理与复习导学案课型:新授课时数:1课时主备人:王建华执教:学生班级:姓名:教学目标:熟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重难点:会熟练的利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相关的练习单元课程重点内容整理:1、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用“割补”法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过“割补”后,可以简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h2、如果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或底),就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出底(或高)。
计算公式如下: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高即a= S÷h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即h= S÷a3、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必须对应。
判断与高对应的底的关键是看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哪条边垂直,所垂直的那条边就是与高对应的边。
4、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方框,然后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5、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即是,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即S=ah÷26、如果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或底),就可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底(或高)。
计算公式如下: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即a= 2S÷h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积×2÷底即h= 2S÷a7、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复习目标】1、复习人民解放战争中的相关历史史实2、培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难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三、【课时安排】 1 课时四、【理清时序、知识整合】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年8月重庆谈判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进攻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全面内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6-1949)战略进攻——-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9.4.22-23 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五、【考点梳理随点巩固】(一)重庆谈判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2、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3、时间:,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二)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2)转战陕北的时间:;原因:2、战略进攻阶段(1947.6)(1)1947.6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2)意义:a、中共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揭开了进攻的序幕。
b、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3、战略大决战阶段:(1948.9)(2)在平津战役中,北平获得解放的方式是:,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是:。
(三)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1949.4)1、1949年4月,和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
命令下达时人民解放军已打下的军事基础是。
2、1949年4月23日,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六、【深度拓展合作探究】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七、【课堂检测】★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A.《双十协定》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D.《国内和平协定》2、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苏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

苏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初中七年级资源执笔人:梁欣审核人:时间:2010年5月日【单元学习目标】1.能了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并通过这些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能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会写比较典型的消息。
3.能分析新闻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
4.能通过看书读报,网上交流,了解信息并与人交流。
5.熟悉新闻制作的过程。
6.掌握采访技巧,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
7.体验新闻工作者的艰辛。
第一课时一.积累词语【考点解读】字音的考查:涉及的都是常用字,其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有差别的渐成主角;多音字也多有涉及。
因此考生要能熟悉并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声母表、字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给汉字注音,进行正确拼读;掌握常用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注意形声字的准确读音;能准确识记日常生活中常用汉字的读音,尽可能不受方言影响。
字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别字上,别字又集中在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上。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那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语,尤其是常用的多音多义字、形似字、成语中易写错的字。
1.重点词语。
亘(gèn)古钦(qīn)佩步履(lǚ)蹒跚(pánshān)真挚(zgì)呕(ǒu)心(lì)血吞噬(shì)铠(kǎi)甲伫(zhù)立翩跹(piānxiān)紧cù蹙粗犷(guǎng)舷(xián)窗俯瞰(fǔ kàn)抿(mǐn)住踮(diǎn)起脚蓦(mò)地玛瑙(mǎnǎo)真谛(dì)暴虐(nüè)混沌(húndùn)蘸(zhān)着窗帘(lián)溅(jiàn)落硕(shuò)大顷(qǐng)刻荧(yíng)光屏抛锚(máo)锨钮(niǔ)问鼎(dǐng)苍穹(qióng)蕴(yùn)含瞬(shùn)间头衔(xián)公寓(yù)荻(dí)港噙(qín)满媒(méi)体歼(jiān)灭崭(zhǎn)新嘉(jiā)宾督(dū)战肃穆(mù)沧(cāng)桑承诺(nuò)泄(xiè)气愍(mǐn)之迄(qì)今掳(lǔ)去梦寐(mèi)以求啖(dàn)之遗骸(hái)氤氲(yīnyūn)硇(náo)洲脚髁(kē)蹴蹋(cùtà)冀(jì)州边疆(jiāng)襁褓(qiǎngbǎo)凤阙(què)狞(níng)恶臆(yì)测脂膏(zhīgāo)号啕(háotáo)孪(luán)生管钥(yuè)菡萏(hàndàn)甚蕃(fán)花卉(huì)芙蕖(fúqú)淤(yū)泥泥淖(nào)婀娜(énuó)倩(qiàn)影鸳鸯(yuānyāng)馥(fù)郁瑶(yáo)池濯(zhuó)清涟亵(xiè)玩袅(niǎo)婀斑(bān)驳矜(jīn)持藕(ǒu)断丝连卓(zhuó)著瘀(yū)血噫(yī)(叹词) 弥(mí)望2.多音多义字【碴】胡子拉碴(chā)冰碴(chá)【泊】罗布泊(pō)停泊(bó)【朝】朝霞(zhāo)朝鲜(cháo)【参】参加(cān)人参(shēn)参差不齐(cēn)【横】横向(héng)蛮横(hèng)【塞】瓶塞(sāi)要塞(sài)堵塞(sè)【艾】自怨自艾(yì)方兴未艾(ài)【差】出差(chāi)差劲(chā)差不多(chà)参差(cī)【蔓】蔓延(mà)藤蔓(wàn)3.四字词语风平浪静亘古未有成群结队惊心动魄喜出望外沉默寡言咬牙切齿晶莹剔透翩跹起舞蓝天碧海浩瀚太空举世瞩目灯火辉煌安身立命亭亭玉立枯叶凋零从容不迫扶摇直上自力更生横空出世锐不可当问鼎苍穹夺人风采经久不息生机勃勃循序渐进自怨自艾背城一战月晓风清心旷神怡一尘不染含辛茹苦4.选词填空(1)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结凝聚凝固)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2)她斜靠在床上,紧蹙着眉头木然地望着天花板,忽地,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不安、(激动冲动躁动),带着几分痛苦。
语文知识点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word导学案-总结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准确行动的语言,训练细致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描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描述、背诵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能力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指导中融入的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感受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得封闭性和落后性。
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完成学案:教学过程:课前学习:基础知识题。
1、本文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______(体裁)选自___。
作者鲁迅,原名______,是我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他写的小说集散文集有()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菜畦()宿儒()倜傥()()敛()脑髓()桑葚()斑蟊()攒在一起()秕谷()拗()盔甲()锡箔()()人声鼎沸()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合作探究;(一).“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二).文章在写百草园时插入了美女蛇的故事,选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A.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目的是使鲁迅懂得做人之险。
B.这个故事是长妈妈讲的,它表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也给这个儿童乐园增添了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复习导学案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初中七年级资源执笔人:梁欣审核人:时间:2010年5月日【单元学习目标】1.能了解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并通过这些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能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会写比较典型的消息。
3.能分析新闻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
4.能通过看书读报,网上交流,了解信息并与人交流。
5.熟悉新闻制作的过程。
6.掌握采访技巧,培养学生与人交际的能力。
7.体验新闻工作者的艰辛。
第一课时一.积累词语【考点解读】字音的考查:涉及的都是常用字,其中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有差别的渐成主角;多音字也多有涉及。
因此考生要能熟悉并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声母表、字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给汉字注音,进行正确拼读;掌握常用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注意形声字的准确读音;能准确识记日常生活中常用汉字的读音,尽可能不受方言影响。
字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别字上,别字又集中在音近字、形近字、音形相近字上。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那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词语,尤其是常用的多音多义字、形似字、成语中易写错的字。
1.重点词语。
亘(gèn)古钦(qīn)佩步履(lǚ)蹒跚(pánshān)真挚(zgì)呕(ǒu)心(lì)血吞噬(shì)铠(kǎi)甲伫(zhù)立翩跹(piānxiān)紧cù蹙粗犷(guǎng)舷(xián)窗俯瞰(fǔ kàn)抿(mǐn)住踮(diǎn)起脚蓦(mò)地玛瑙(mǎnǎo)真谛(dì)暴虐(nüè)混沌(húndùn)蘸(zhān)着窗帘(lián)溅(jiàn)落硕(shuò)大顷(qǐng)刻荧(yíng)光屏抛锚(máo)锨钮(niǔ)问鼎(dǐng)苍穹(qióng)蕴(yùn)含瞬(shùn)间头衔(xián)公寓(yù)荻(dí)港噙(qín)满媒(méi)体歼(jiān)灭崭(zhǎn)新嘉(jiā)宾督(dū)战肃穆(mù)沧(cāng)桑承诺(nuò)泄(xiè)气愍(mǐn)之迄(qì)今掳(lǔ)去梦寐(mèi)以求啖(dàn)之遗骸(hái)氤氲(yīnyūn)硇(náo)洲脚髁(kē)蹴蹋(cùtà)冀(jì)州边疆(jiāng)襁褓(qiǎngbǎo)凤阙(què)狞(níng)恶臆(yì)测脂膏(zhīgāo)号啕(háotáo)孪(luán)生管钥(yuè)菡萏(hàndàn)甚蕃(fán)花卉(huì)芙蕖(fúqú)淤(yū)泥泥淖(nào)婀娜(énuó)倩(qiàn)影鸳鸯(yuānyāng)馥(fù)郁瑶(yáo)池濯(zhuó)清涟亵(xiè)玩袅(niǎo)婀斑(bān)驳矜(jīn)持藕(ǒu)断丝连卓(zhuó)著瘀(yū)血噫(yī)(叹词) 弥(mí)望2.多音多义字【碴】胡子拉碴(chā)冰碴(chá)【泊】罗布泊(pō)停泊(bó)【朝】朝霞(zhāo)朝鲜(cháo)【参】参加(cān)人参(shēn)参差不齐(cēn)【横】横向(héng)蛮横(hèng)【塞】瓶塞(sāi)要塞(sài)堵塞(sè)【艾】自怨自艾(yì)方兴未艾(ài)【差】出差(chāi)差劲(chā)差不多(chà)参差(cī)【蔓】蔓延(mà)藤蔓(wàn)3.四字词语风平浪静亘古未有成群结队惊心动魄喜出望外沉默寡言咬牙切齿晶莹剔透翩跹起舞蓝天碧海浩瀚太空举世瞩目灯火辉煌安身立命亭亭玉立枯叶凋零从容不迫扶摇直上自力更生横空出世锐不可当问鼎苍穹夺人风采经久不息生机勃勃循序渐进自怨自艾背城一战月晓风清心旷神怡一尘不染含辛茹苦4.选词填空(1)这些“南极人”,这些身上(凝结凝聚凝固)着南极精神的“南极人”!(2)她斜靠在床上,紧蹙着眉头木然地望着天花板,忽地,又起来,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子,不安、(激动冲动躁动),带着几分痛苦。
(3)饭后,她慢慢朝后山走去,想让自已(翻腾翻滚翻动)的心潮平静一些。
(4)一架直升机来到了海区上空,不停地在那里(盘飞盘旋旋转),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已经临近。
(5)它是全船所有测量设备的控制中心,带动着各种电子、光学测量设备,严密(搜罗搜查搜索)着目标。
(6)这一个个兴奋的报告,打破了机房内的(沉寂沉静寂静)。
(7)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待命遵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人瞩目,令国人(自豪豪迈骄傲)的飞天之旅。
(8)“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严庄重严肃)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饱含蕴藏)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9)我军前锋,(业已已经亦已)切断镇江、无锡铁路线。
(10)江泽民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主要首先)是香港同胞创造的。
5.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并品赏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1)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治王岛已经变成混沌一片。
他们抬着器材,建筑材料,穿梭似地飞跑着……(2)任凭冷硬的风吹吹拂着头发,她象雕塑一般伫立在山顶。
(3)出潜艇“一分钟准备”时的操作实况:“(4)接着气象船、防护救生船驶来了,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5)人们含着激动的泪水欢呼起来,欢呼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一声春雷!(6)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7)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8)大家都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
(9)跟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10)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示例】(1)这里形容模糊一团的景象。
(2)久立,给人一种庄严肃穆感。
(3)课文中“播放”的意思。
(4)指很镇定、不慌不忙的样子。
这里体现了准备工作有序进行的状态。
(5)是比喻,突出了水下火箭发射成功所事业来的巨大意义。
(6)形容火箭的急剧上升。
(7)出外作战,表示完成一项重大的、艰巨而光荣的、史无前合理负担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就像打胜一次大战役。
(8)这里有着丰富的内涵,期待中国人民航天梦的实现,期待杨利伟的光荣出征,期待“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9)有保留、保存的含义,这里指导杨利伟的光辉形象与壮举将永留史册。
(10)使其变成原来的样子,说明香港政权本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
第二课时二.名句积累。
1.,金石能开。
2.《采莲曲》中人花相映,采莲少女衣脸和荷叶、荷花相映的诗句是,。
描写采莲少女的诗句是,。
“人面桃花相映红”和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两句诗含义相同,这两句诗是,。
3.《莲叶》中直接描写莲叶色彩和形象的诗句是:。
荷花荷叶得以差差绿、柄柄香是因为:,。
4.《赠荷花》,。
两句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
既是写花,又是写人,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的两句诗是:,。
写荷花花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红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的诗句是::,!5.世事难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苏轼如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用《赠荷花》中的两句诗说:,。
6.秋瑾女士曾发出“秋风秋雨愁杀人”的感叹。
李商隐的“”和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7.《白莲》一诗中写出白莲淡雅高洁,独具个性和气质的诗句是:,。
抒写白莲内心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的诗句是,。
8.《莲》中,表达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把莲子的风味香气写得那么传神,使全诗充满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的诗句是:。
9.《爱莲说》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的句子是。
写莲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写莲正直美名远播的句子是,,。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的两句话是,。
三.文学、文化常识。
1.《七子之歌》选自《闻一多全集》。
作者闻一多,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采莲曲》是一首七绝抒情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著名诗人。
曾任江宁丞。
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3.《莲叶》是一首七绝抒情诗,作者郑谷是晚唐诗人。
4.《赠荷花》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5.《白莲》的作者陆龟蒙,苏州人,字鲁望。
唐朝农学家,文学家。
6.《莲》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江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辛弃疾同属豪放派词人。
7.《爱莲说》的作者是周敦颐,宋代的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元公是他的谥号。
8.《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初一曾学过他的抒情散文《春》,他是扬州人,字佩弦。
9.李渔,是清代的戏曲理论家、作家。
第三、四课时四.【考点解析】1.综合性学习运用语文知识,发现、探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能根据材料提出和探究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
2.常见题型:(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2)概括新闻主要内容(3)拟写标题做题思路:通读结构提取整合提取信息:1.导语是对新闻主体事件的高度概括,可从导语入手提取关键词2.提取的信息应该是最新鲜、最重要、最本质的答题模式:人(物)+事件+结果比较新闻标题和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概括主要信息新闻标题概括关键信息更简练、醒目、有吸引力综合性学习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在第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介绍,作为社会最困难群体,我国残疾人就业状况明显改善。
截止目前,全国处于就业年龄段的2500万残疾人中,就业人数已达2193.6万人,其中,城镇已就业残疾人累计达到430.4万人,农村达1763.2万人,1000 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