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反相器
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

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概述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是一种利用CMOS反相器来恢复信号完整性的技术。
CMOS反相器是一种基本的数字电路,它由两个互补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组成。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上拉晶体管导通,下拉晶体管截止,输出信号为低电平。
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上拉晶体管截止,下拉晶体管导通,输出信号为高电平。
原理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的原理是利用CMOS反相器的非线性特性。
当输入信号的幅度低于CMOS反相器的阈值电压时,CMOS反相器不导通,输出信号为零。
当输入信号的幅度高于CMOS反相器的阈值电压时,CMOS反相器导通,输出信号为电源电压。
这种非线性特性可以用来恢复信号的完整性。
应用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中,例如:时钟信号再生:CMOS反相器可以用来再生时钟信号。
时钟信号是数字电路中非常重要的信号,它用于同步电路的运行。
由于时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失真。
CMOS反相器可以用来恢复时钟信号的完整性,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
数据信号再生:CMOS反相器可以用来再生数据信号。
数据信号是数字电路中传输信息的信号。
由于数据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失真。
CMOS反相器可以用来恢复数据信号的完整性,确保信息的正确传输。
模拟信号再生:CMOS反相器可以用来再生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它可以表示各种物理量。
由于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失真。
CMOS反相器可以用来恢复模拟信号的完整性,确保信息的正确传输。
优点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简单: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电路非常简单,只需要几个晶体管就可以实现。
低功耗: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电路的功耗非常低,非常适合于电池供电的设备。
高速度: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电路的速度非常快,可以用于高速数字电路。
抗噪声能力强:CMOS反相器信号再生电路具有很强的抗噪声能力,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和干扰的影响。
cmos反相器工作原理

cmos反相器工作原理CMOS反相器是一种常用的数字逻辑门电路,由一对互补MOSFET(MOS 场效应晶体管)组成。
它的核心组成部件是P型MOS和N型MOS管,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P型MOS管(PMOS):PMOS管是一种具有P型沟道的器件。
它的沟道是由N型衬底掺入的P型材料构成的。
当PMOS上的栅极电压低于临界值时,沟道形成,并且电流可以流过沟道。
当PMOS上的栅极电压高于临界值时,沟道被截断,电流无法流过。
2.N型MOS管(NMOS):NMOS管是一种具有N型沟道的器件。
它的沟道是由P型衬底掺入的N型材料构成的。
当NMOS上的栅极电压高于临界值时,沟道形成,并且电流可以流过沟道。
当NMOS上的栅极电压低于临界值时,沟道被截断,电流无法流过。
在CMOS反相器中,一个PMOS管和一个NMOS管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互补对。
它们的栅极由同一个输入控制,且互补对电源共享。
工作原理如下:1.输入为高电平时:当输入为高电平(逻辑1)时,输入端的电压被传递到NMOS管的栅极。
其结果是NMOS管导通,沟道形成。
同时,输入端的高电平也被送到PMOS管的栅极,但由于PMOS管的特性,栅极电压为高电平时导致PMOS管截断,沟道断开。
因此,在输入为高电平时,NMOS导通,PMOS截断,输出为低电平(逻辑0)。
2.输入为低电平时:当输入为低电平(逻辑0)时,NMOS的栅极电压为低电平,导致NMOS截断,沟道断开。
与此同时,输入低电平也传递到PMOS的栅极。
由于PMOS的特性,低电平导致PMOS导通,沟道形成。
因此,在输入为低电平时,NMOS截断,PMOS导通,输出为高电平(逻辑1)。
通过这种方式,输入的逻辑电平被反转,从而实现了反相器的功能。
CMOS反相器的优点之一是功耗较低。
因为在输入为逻辑1时只有一个NMOS导通,输入为逻辑0时只有一个PMOS导通,其他管子都是截断的,消耗的功率非常小。
此外,CMOS反相器还具有高噪声抑制能力和较高的输入阻抗。
COMS反相器原理

Y
VDD
B
图3-5-14 带缓冲级的与非门
A
上述电路虽然简单;但存在一些严重缺点: 1 输出电阻受输入端状态的影响; 2 当输入端数目增多时;输出低电平也随着相应提高;使低电平噪声容限降低
3 5 CMOS电路
3 5 1 CMOS反相器工作原理
3 5 2 CMOS反相器的主要特性
3 5 3 CMOS传输门
3 5 4 CMOS逻辑门电路
3 5 5 CMOS电路的锁定效应及 正确使用方法
图351 CMOS反相器
D
G
S
S
G
D
vO
VDD
TL
T0
vI
3 5 1 CMOS反相器工作原理
CMOS反相器由一个P沟道增强型MOS管和一个N沟道增强型MOS管串联组成 通常P沟道管作为负载管;N沟道管作为输入管
第一种形式: 在反相器基础上增加一对P沟道T'P和N沟道T'N MOS管 当控制端为1时;T'P和T'N同时截止;输出呈高阻态;当控制端为0时;T'P和T'N同时导通;反相器正常工作 该电路为低电平有效的三态输出门
EN
图3516 三态输出CMOS门结构之二
A
Y
VDD
≥1
TN
TP
A
Y
&
TN
当输入vI为高电平时;负载管截止;输入管导通;负载电流IOL灌入输入管;如图356 所示 灌入的电流就是N沟道管的iDS;输出特性曲线如图357 所示 输出电阻的大小与vGSNvI有关;vI越大;输出电阻越小;反相器带负载能力越强
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
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的电路。
CMOS反相器是一种用于取反输入信号的数字电路。
它由一对互补型MOSFET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组成,包括一个P型MOSFET和一个N型MOSFET。
CMOS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到P型MOSFET的栅极,同时也连接到N型MOSFET的栅极。
而输出端则连接到两个MOSFET的源极之间。
其中,P型MOSFET的源极连接到正电源(VDD),而N型MOSFET的源极连接到地。
当输入端的电压为高电平(逻辑1)时,P型MOSFET的栅极电压低于P型MOSFET的阈值电压,导致P型MOSFET处于关闭状态,不导通。
与此同时,N
型MOSFET的栅极电压高于N型MOSFET的阈值电压,导致N型MOSFET处于
导通状态。
当输入端的电压为低电平(逻辑0)时,P型MOSFET的栅极电压高于P型MOSFET的阈值电压,导致P型MOSFET处于导通状态。
与此同时,N型MOSFET的栅极电压低于N型MOSFET的阈值电压,导致N型MOSFET处于关
闭状态,不导通。
根据上述工作原理,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输出端会产生低电平(逻辑0)的
信号;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输出端会产生高电平(逻辑1)的信号。
因此,CMOS反相器能够将输入信号取反输出。
CMOS反相器具有低功耗、高噪声容忍度和良好的抗干扰能力等优点,因此被
广泛应用于数字逻辑电路和微处理器中。
它在现代电路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帮助实现数字电路中的信号处理和逻辑功能。
CMOS反相器的分析与设计

CMOS反相器的分析与设计CMOS反相器由一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型MOSFET和p型MOSFET)组成。
n型MOSFET和p型MOSFET分别由n型沟道和p型沟道构成。
它们的沟道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共用的沟道。
根据输入电压的高低,CMOS反相器能够在输出端产生相反的电平。
CMOS反相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MOSFET的负阈值特性,即当输入电压高于一些阈值电压时,MOSFET处于关断状态;当输入电压低于阈值电压时,MOSFET处于导通状态。
CMOS反相器由这两个互补的MOSFET构成,保证了输入电压上升时一个MOSFET关闭,另一个MOSFET打开,输出电压下降;输入电压下降时,一个MOSFET打开,另一个MOSFET关闭,输出电压上升。
这样就实现了电平的反转。
1.确定输入输出电平:根据电路的需求,确定输入输出电平的高低电压范围,并根据具体电路的工作电压确定电源电压。
2.选择适当的MOSFET: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n型MOSFET和p 型MOSFET,以满足工作电流和电压要求。
3.确定电阻参数:根据MOSFET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电阻参数来限制输入电流和确定电路的放大倍数。
4.确定电容参数:根据电路的带宽要求,确定输入和输出端的负载电容。
5.确定工作频率:根据电路的工作频率要求,确定MOSFET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6.进行电路仿真:通过电路仿真软件,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CMOS反相器的设计可以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如LTSpice来实现。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MOSFET,并确定电源电压和电阻电容参数。
然后,通过电路仿真软件搭建CMOS反相器电路,并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观察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波形曲线,验证电路的正确性和性能。
如果需要进一步优化电路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各个元器件的参数来实现。
总结起来,CMOS反相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字逻辑门电路,利用MOSFET的特性来实现输入输出电平的反转。
CMOS反相器的概述

CMOS反相器的概述CMOS反相器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逻辑门,可以进行数字信号的反相操作。
CMOS反相器由CMOS技术制造而成,具有低功耗、高可靠性和低噪声的特点。
在数字电路中,CMOS反相器被广泛应用于时序电路、计数器、存储器等模块。
CMOS反相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N型MOS管和一个P型MOS管,N型管和P型管的栅极通过逻辑信号控制,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N型管导通,P型管截断;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N型管截断,P型管导通。
这样,输出信号就与输入信号相反,实现了信号的反相操作。
CMOS反相器的输入和输出特性非常重要。
在CMOS反相器中,输入和输出电平可以区分为三个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开路状态。
当输入电平为高电平时,即逻辑1时,N型管导通,输出电平为低电平,即逻辑0;当输入电平为低电平时,即逻辑0时,P型管导通,输出电平为高电平,即逻辑1;当输入电平为开路状态时,即逻辑Z,输出电平保持上一个状态。
CMOS反相器的优点在于其低功耗和高可靠性。
由于CMOS技术将N型和P型管结合在一起,只有当输入信号改变时才会有电流流动。
在不改变输入信号时,CMOS反相器几乎不消耗功耗。
此外,由于N型和P型管分别负责导通和截断,CMOS反相器对噪声和电压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提供稳定的输出信号。
另外,CMOS反相器还具有较高的噪声容限和抗串扰能力。
在数字电路中,信号的传输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和串扰,这会导致信号的失真和误差。
CMOS反相器在设计上减小了管子之间的互感和电路之间的耦合,使其能够在抗噪声和抗串扰方面有较好的性能。
这使得CMOS反相器能够适应较严苛的工作环境,提供可靠的信号处理能力。
尽管CMOS反相器具有许多优点,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CMOS反相器采用两个互补型MOS管连接而成,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精心控制各项参数,如电流、阈值电压等,这使得制造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此外,CMOS反相器在频率较高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延迟和功耗问题,因此在高速和高频率应用中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和补偿。
反相器

PMOS sat
1.5
NMOS res
1
PMOS sat
NMOS res
PMOS off
0.5
0.5
1
1.5
2
2.5
V in
图5.5 由图5.4(VDD=2.5V)推导出的CMOS反相器的VTC
CMOS反相器. 10
2021年4月8日10时59分
CMOS 反相器:动态特性的开关模型
门的响应时间是由通过电阻Rp充电电容CL(电阻Rn放电 电容CL)所需要的时间决定的
IDp
IDn
VDSp
Vin = 0 Vin = 1.5
VDSp
IDn
Vin = 0 Vin = 1.5
VGSp = -1 VGSp = -2.5
对X轴求镜面
Vin = VDD + VGSp IDn = -IDp
Vout
平移 VDD Vout = VDD + VDSp
图5.3 将PMOS I-V特性转换至公共坐标系(假设VDD=2.5V)
Vin = 0.5 Vin = 0
Vout
图5.4 静态CMOS反相器中NMOS和PMOS管的负载曲线(VDD=2.5V)
CMOS反相器. 9
2021年4月8日10时59分
CMOS 反相器的 VTC
NMOS off PMOS res Vout
2.5
NMOS sat PMOS res
2
NMOS sat
VDD
VDD
Rp
Vout
CL
Rn
Vout CL
Vin = 0
Vin = V DD
CMOS反相器. 11
图5.6 静态CMOS反相器动态特性的开关模型
第10讲 CMOS反相器

实验结果
高偏斜 无偏斜 低偏斜
反相器的PN比
PN比:一个设计中, 反相器的P管“宽长比”与N管“宽长比” 之比,即(WP/LP)/(WN/LN)。PN比与工艺相关,一般在1.5-3. ”最佳PN比”可采用以下方式两种方式之一确定 (1)根据静态特性:使反相器的转换点电压为1/2VDD。 (2)根据动态特性:使反相器的tplh和tphl相等。 两种方法本应一致,但实际略有区别。 典型情况LN=LP=L(min),PN比等价于P管和N管的宽度比。
第10讲 CMOS反相器
电路结构和逻辑功能
反相器是CMOS数字电路性能设计的基准。其它 逻辑门的性能要按等价为反相器时的性能来考虑.
直流特性
1.传输特性曲线 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曲线
直流参数VIH和VIL的物理意义
VIH 最小可靠输入高电平电压.完整的名称应为VIH(min). VIL 最大可靠输入低电平电压.完整的名称应为VIl(max).
管宽度较大,会导致面积和功耗增加. 实际设计中,普通反相器的PN比小于“最佳PN比”, 一般约等于最佳PN比的平方根. 驱动时钟信号的反相器的PN比按保证上升、下降 延迟相等的“最佳PN比”设计.
反相器的动态电流
输出电平 变化时才 有电流。
注意:测 功耗要看 电源的电 流,不是 输入信号 源电流。
反相器的动态功耗
充电平均电流 平均功耗
I avg
Qc VDD Ctot T T
2 Ctot VDD 2 Ctot VDD f clk T
Pavg VDD I avg
数字电路功耗的一般表达式
2 Pd k VDD f CL
由于一个复杂数字电路中只有一部分逻辑门在 时钟作用下发生状态变化,因此用平均开关行 为因子k修正。 数字电路的功耗与电源电压平方成正比,与频 率和负载电容成正比,减少k或CL是低功耗设计 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OS反相器
由本书模拟部分已知,MOSFET有P沟道与N沟道两种,每种中又有耗尽型与增强型两类。
由N沟道与P沟道两种MOSFET组成的电路称为互补MOS或CMOS电路。
下图表示CMOS反相器电路,由两只增强型MOSFET组成,其中一个为N沟道结构,另一个为P沟道结构。
为了电路能正常工作,要求电源电压V DD 大于两个管子的开启电压的绝对值之与,即
V DD>(V TN+|V TP|) 。
1、工作原理
首先考虑两种极限情况:当v I处于逻辑0时,相应的电压近似为0V;而当v I处于逻辑1时,相应的电压近似为V DD。
假设在两种情况下N沟道管T N 为工作管P沟道管T P为负载管。
但就是,由于电路就是互补对称的,这种假设可以就是任意的,相反的情况亦将导致相同的结果。
下图分析了当v I=V DD时的工作情况。
在TN的输出特性i D—v DS(v GSN=V DD)(注意v DSN=v O)上,叠加一条负载线,它就是负载管T P在v SGP=0V时的输出特性i D-v SD。
由于v SGP<V T(V TN=|V TP|=V T),负载曲线几乎就是一条与横轴重合的水平线。
两条曲线的交点即工作点。
显然,这时的输出电压
v OL≈0V(典型值<10mV ,而通过两管的电流接近于零。
这就就是说,电路的功耗很小(微瓦量级)
下图分析了另一种极限情况,此时对应于v I=0V。
此时工作管T N在v GSN =0的情况下运用,其输出特性i D-v DS几乎与横轴重合,负载曲线就是负载管T P在v sGP=V DD时的输出特性i D-v DS。
由图可知,工作点决定了V O=
V OH≈V DD;通过两器件的电流接近零值。
可见上述两种极限情况下的功耗都很低。
由此可知,基本CMOS反相器近似于一理想的逻辑单元,其输出电压接近于零或+V DD,而功耗几乎为零。
2、传输特性
下图为CMOS反相器的传输特性图。
图中V DD=10V,V TN=|V TP|=V T= 2V。
由于V DD>(V TN+|V TP|),因此,当V DD-|V TP|>vI>V TN时,T N与T P两管同时导通。
考虑到电路就是互补对称的,一器件可将另一器件视为它的漏极负载。
还应注意到,器件在放大区(饱与区)呈现恒流特性,两器件之一可当作高阻值的负载。
因此,在过渡区域,传输特性变化比较急剧。
两管在V I=V DD/2处转换状态。
3、工作速度
CMOS反相器在电容负载情况下,它的开通时间与关闭时间就是相等的,这就是因为电路具有互补对称的性质。
下图表示当v I=0V时,T N截止,T P导
通,由V DD通过T P向负载电容C L充电的情况。
由于CMOS反相器中,两管的g m值均设计得较大,其导通电阻较小,充电回路的时间常数较小。
类似地,亦可分析电容C L的放电过程。
CMOS反相器的平均传输延迟时间约为10ns。
13、2CMOS逻辑门电路
1、与非门电路
下图就是2输入端CMOS与非门电路,其中包括两个串联的N沟道增强型MOS管与两个并联的P沟道增强型MOS管。
每个输入端连到一个N沟道与一个P沟道MOS管的栅极。
当输入端A、B中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时,就会使与它相连的NMOS管截止,与它相连的PMOS管导通,输出为高电平;仅当A、B全为高电平时,才会使两个串联的NMOS管都导通,使两个并联的PMOS管都截止,输出为低电平。
因此,这种电路具有与非的逻辑功能,即
n个输入端的与非门必须有n个NMOS管串联与n个PMOS管并联。
2、或非门电路
下图就是2输入端CMOS或非门电路。
其中包括两个并联的N沟道增强型MOS管与两个串联的P沟道增强型MOS管。
当输入端A、B中只要有一个为高电平时,就会使与它相连的NMOS管导通,与它相连的PMOS管截止,输出为低电平;仅当A、B全为低电平时,两个并联NMOS管都截止,两个串联的PMOS管都导通,输出为高电平。
因此,这种电路具有或非的逻辑功能,其逻辑表达式为
显然,n个输入端的或非门必须有n个NMOS管并联与n个PMOS管并联。
比较CMOS与非门与或非门可知,与非门的工作管就是彼此串联的,其输出电压随管子个数的增加而增加;或非门则相反,工作管彼此并联,对输出
电压不致有明显的影响。
因而或非门用得较多。
13.3、异或门电路
上图为CMOS异或门电路。
它由一级或非门与一级与或非门组成。
或非门的输出。
而与或非门的输出L即为输入A、B的异或
如在异或门的后面增加一级反相器就构成异或非门,由于具有的功能,因而称为同或门。
异成门与同或门的逻
辑符号如下图所示。
13.4 BiCMOS门电路
双极型CMOS或BiCMOS的特点在于,利用了双极型器件的速度快与MOSFET的功耗低两方面的优势,因而这种逻辑门电路受到用户的重视1、BiCMOS反相器
上图表示基本的BiCMOS反相器电路,为了清楚起见,MOSFET用符号M表示BJT用T表示。
T1与T2构成推拉式输出级。
而M p、M N、M1、M2所组成的输入级与基本的CMOS反相器很相似。
输入信号v I同时作用于M P与M N的栅极。
当v I为高电压时M N导通而M P截止;而当v I为低电压时,情况则相反,M p导通,M N截止。
当输出端接有同类BiCMOS门电路时,输出级能提供足够大的电流为电容性负载充电。
同理,已充电的电容负载也能迅速地通过T2放电。
上述电路中T1与T2的基区存储电荷亦可通过M1与M2释放,以加快
电路的开关速度。
当v I为高电压时M1导通,T1基区的存储电荷迅速消散。
这种作用与TTL门电路的输入级中T1类似。
同理,当v I为低电压时,电源电压V DD通过M P 以激励M2使M2导通,显然T2基区的存储电荷通过M2而消散。
可见,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可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