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教学大纲
武术大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基本动作。
2.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武术套路。
- 能够运用武术进行简单的自卫和健身。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础知识:- 武术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 武术的分类和流派。
2. 武术基本动作:- 手型:拳、掌、勾、爪。
- 步型:弓步、马步、仆步、虚步。
- 基本动作:冲拳、劈拳、推掌、踢腿等。
3. 武术套路:- 选择一种适合学生水平的武术套路进行学习。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武术基础知识与基本动作1. 导入:-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武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武术基础知识讲解:- 讲解武术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 介绍武术的分类和流派。
3. 基本动作示范与练习:- 示范拳、掌、勾、爪等手型。
- 示范弓步、马步、仆步、虚步等步型。
- 分组练习基本动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武术套路学习1. 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武术套路讲解:- 介绍所选武术套路的名称、特点及练习方法。
- 示范套路动作,强调动作要点。
3. 分组练习:- 学生分组练习套路,教师巡回指导。
-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2. 技能考核:- 通过动作示范、套路练习等方式,考核学生对武术基本动作和套路的掌握程度。
3. 反馈与改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 《武术》教材或相关武术教学资料。
2. 教具:- 武术道具(如拳套、腿靶等)。
3. 环境布置:- 安排宽敞、安全的练习场地。
武术教学大纲设计方案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和实战技巧,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二、课程内容1. 武术理论:武术起源、发展、流派、拳种、器械等。
2. 基本功训练:拳法、腿法、步法、平衡、柔韧性、力量、耐力等。
3. 套路教学:初级套路、中级套路、高级套路。
4. 实战技巧:攻防技巧、实战演练、实战比赛。
5. 武术文化:武术精神、武术礼仪、武术养生等。
三、教学安排1. 总课时:根据学生年级和教学目标,共设置3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 第1-4周:武术理论介绍,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
- 第5-8周: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武术技能。
- 第9-12周:初级套路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套路动作。
- 第13-16周:中级套路教学,提高学生的套路水平。
- 第17-20周:实战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 第21-24周:高级套路教学,提高学生的武术综合素质。
- 第25-28周:武术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武术精神。
- 第29-36周:综合实践与考核,包括实战比赛、论文撰写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武术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 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套路动作和实战技巧。
3. 演示法:通过教师或优秀学生的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对话法:通过师生互动,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比赛法:组织实战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心理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纪律、学习态度等。
2. 技能考核:通过套路、实战技巧等技能考核,评价学生的武术水平。
3. 知识测试:通过理论知识的测试,评价学生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综合实践:通过实战比赛、论文撰写等形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武术教程》、《武术基础教程》等。
武术散打套路培训教学大纲

武术散打套路培训教学大纲武术散打套路培训教学大纲武术散打是一种集合了多种武术技巧的综合格斗运动,它注重实战性和技术性的结合。
在武术散打的训练中,套路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探讨武术散打套路的培训教学大纲,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套路训练。
一、套路的分类和特点武术散打套路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和技术特点进行分类。
常见的套路有长拳、短打、腿法、擒拿、摔技等。
每种套路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和特点,例如长拳注重远距离的攻击和防守,短打则更注重近身搏斗和爆发力的发挥。
套路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技术水平,还能够培养学员的反应能力、协调性和意志力。
通过不断地练习套路,学员可以逐渐掌握各种技术动作,并能够在实战中迅速做出反应。
二、套路训练的基本原则1. 渐进式训练:套路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进行。
学员需要先掌握基本的动作和技术要领,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直至能够熟练地完成整个套路。
2. 反复练习:套路的学习需要反复练习,只有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才能够形成肌肉记忆和提高技术水平。
学员应该坚持每天进行套路的练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动作和技巧。
3. 灵活应用:套路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战中灵活应用。
学员在练习套路的同时,应该注重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不断的实战模拟,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和战斗力。
三、套路训练的具体内容1. 基本功训练:套路的学习离不开基本功的打磨。
学员应该注重基本功的练习,包括站立姿势、步法、拳法、腿法等。
只有掌握了基本功,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套路中的各种技术动作。
2. 套路拆解:套路的学习可以通过将其拆解成各个技术动作的练习,逐步将其组合成完整的套路。
学员可以将套路分解成不同的段落,分别进行练习,然后逐渐将其整合起来。
3. 套路演练:学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员进行套路演练,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
在演练过程中,学员可以模拟实际战斗场景,进行攻防交替的练习,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武术套路大纲(专修)

《武术套路》课程教学大纲(专修)适用专业:体育教育课程编码:11001032制定单位:术科教研室执笔者:陈鹏生审定时间:2006年12月1日审定:体育系教学工作委员会一、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定义是一门全面系统教授武术套路基本理论、技术和培养专项教学、训练、裁判能力的课程。
(二)编写依据武术套路专修课程教学大纲是依据修订的《西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并结合我院的教学时数而编写的。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一)培养学生从事武术专业应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和武术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掌握主要章节的概说、基本技法,较全面的了解武术理论基础知识。
(三)重点掌握国际国内竞赛套路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套路,了解不同拳种的技术特点和风格。
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武术教学训练的专业技术能力。
(四)掌握武术套路教学与训练的一般原则、特点、常用的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和训练手段,达到四会要求(会练、会教、会讲、会写)。
(五)掌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主要精神和条款内容,了解组织竞赛的整个过程,具备组织竞赛的能力,裁判等级达到国家二级。
三、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一)学时与学分:216学时(其中理论课20学时,包括实践课2学时;技术课188学时,机动6学时),三学期授课完毕,分别为96、40、80学时。
(二)总学时及时数分配(三)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四)技术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纲要(一)理论教学部分第一讲武术概述1、武术的概念知识点:武术的基本定义2 、武术的特点与作用知识点:特点、作用3 、武术的内容与分类知识点:运动形式的分类、套路练习形式分类、拳术、器械的名词解释和运第二讲武术简史1、远古时期的武术知识点:武术的产生有生产劳动来决定2、商周时期的武术知识点:冶铜业的出现促进武器的不断改进3、春秋战国时期的武术知识点:铁器的出现;剑术理论出现4、秦汉三国时期的武术知识点:角抵、手搏、击剑项目出现;武术的套路技术也得到较快发展5、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知识点:阻碍武术发展的原因6、隋唐时期的武术知识点:武举制的实行7、宋元时期的武术知识点:“社”组织的出现促进民间武术的发展8、明清时期的武术知识点:出现记载武术套路图谱的书籍;出现内功、外功和南派、北派之说9、民国时期的武术知识点:中央国术馆的建立;参加奥运会表演10、新中国成立后的武术知识点:五大新变化第三讲拳、械技法1、长拳的概念知识点:长拳的概述;形成和发展、特点、内容和方法基本技法:四击、八法和十二型、十种技法的基本要点2、剑术技法知识点:剑术的主要方法、运动特点、基本技法3、棍术技法、知识点:棍术的概说棍术的主要方法、运动特点、基本技法4、太极拳技法知识点:太极拳起源;太极拳的流派及其运动特点、主要方法、基本技法5、南拳技法知识点:南拳的主要方法、运动特点、基本技法、第四讲武术套路运动的教学1、套路教学的原则和特点知识点:套路教学的五点原则;武术教学的四点基本特点2、套路教学的阶段与教学步骤知识点:四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套路教学的五个步骤3、教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点:六种教学方法;示范面的运用;组织练习的形式有哪四种第五讲武术套路运动训练武术运动员早期选材的内容与方法知识点选材的五个部分;遗传选材的具体方法;生化指标的检测第六讲武术技术图解方法(介绍)1、武术技术图解的一般方法知识点图解的定义;武术技术图解的一般方法的内容2、武术技术图解的学习方法知识点自学演练的要点3、武术技术动作的整理方法知识点整理方法的具体步骤第七讲武术竞赛的组织裁判1、武术竞赛的组织知识点:组织工作的内容;竞赛规程的内容;裁判员应具备的条件2、武术竞赛的编排知识点:编排的步骤和方法;编排的一般原则3、武术竞赛的裁判实施知识点:总裁判长、裁判长的任务4、裁判评分方法(二)技术部分1、武术基本功练习及初级套路技术点(1)专项素质训练:肩、腰、腿(胯、膝、踝)(2)弹跳力素质训练:原地纵跳、半蹲跳、全蹲跳、弓步跳、分腿跳、跳绳,重点突出踝关节的爆发力及灵活性。
武术大纲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 掌握武术的基本术语和动作名称。
2. 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素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爱好。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基本理论:-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武术的分类与特点- 武术的健身与自卫作用2. 武术基本动作:- 基本站姿、步型、步法- 手型、手法、步法、腿法- 常见套路的基本动作3. 武术套路练习:-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武术套路- 分步骤讲解和示范套路动作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 课堂常规:- 整理队伍,点名报数。
- 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2. 导入新课:- 通过简短介绍,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讲解(10分钟)1. 武术起源与发展:- 简述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引导学生了解武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武术分类与特点:- 介绍武术的分类,如拳术、器械、内外功等。
- 分析不同类型武术的特点。
3. 武术的健身与自卫作用:- 强调武术的健身和自卫功能。
-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武术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基本动作练习(20分钟)1. 基本站姿、步型、步法:- 详细讲解和示范基本站姿、步型和步法。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2. 手型、手法、步法、腿法:- 逐一讲解和示范手型、手法、步法和腿法。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部分:套路练习(25分钟)1. 选择套路:- 根据学生年龄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武术套路。
2. 分步骤讲解和示范:- 将套路动作分解成若干部分,逐一讲解和示范。
-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规范性。
3. 集体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集体练习,教师指导。
-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第五部分:总结与反馈(5分钟)1.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

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为了满足大学生们对武术的需求,制定一份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武术套路教学大纲势在必行。
一、教学目标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武术套路,大学生们可以培养自身的身体素质,提升自我防身能力,并且在锻炼中培养意志力和毅力。
因此,教学目标应包括技术要求、身体素质要求和心理素质要求。
二、教学内容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基本功训练、套路表演和对抗演练三个方面。
基本功训练包括拳法、腿法、身法、步法等基本技术的训练,套路表演则是将基本功训练的技术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套连贯的动作序列。
对抗演练则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实战模拟,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中,应明确采用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武术教学注重师徒传承,但在大学校园里,教学方法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可以采用示范讲解、分组练习、个别指导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武术技巧。
四、教学进度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应规定教学进度,明确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由于大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有限,教学进度要合理安排,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术和套路动作。
五、考核评价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应设立考核评价制度。
考核评价可以包括理论考试、技术表演和实战演练等多种形式。
通过考核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们的不足之处,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资源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大纲还应明确教学资源的利用和配置。
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也可以邀请武术名师来校授课。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适当的场地和器械设备,以保证学生们的正常教学活动。
七、教学保障为了保障大学生武术套路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
包括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配备专业的教学设备和器械、提供教学场地等。
武术套路教学大纲

武术套路选修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武术是集踢、打、摔、拿等攻防技击动作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博击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武术运动的概述、竞赛规则、裁判方法、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五步拳、初级长拳、规定长拳、罗汉拳、初级棍术、初级剑术、初级枪术等系统地讲授了中国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功法。
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武术的内涵,掌握它的运动技能,使大学生强身健体、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更能具备一定的防身自卫的能力。
由此达到增长劲力、克敌制胜,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1.掌握和运用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终身锻炼的有效手段。
2.能通过习武活动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3.发展并保持与本专项有关的体能。
4.养成正确的竞争意识与良好的合作精神,形成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武术基本功,熟练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掌握套路的全套动作,领悟其技击原理。
3.发展专项素质,提高专项动作质量。
难点:1.武术基本素质的柔韧性练习。
2.套路全套动作的熟练掌握程度。
四、教学内容、形式及学时分配五、教学大纲内容(1)理论部分1.基础理论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我国体育的过去和现在;当代体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体育的健身功能与增强体质;体育的审美功能与完善个性、完美性格;体育的社会综合教育功能与素质培养;高等学校体育的地位、目的与任务;体育的娱乐功能与健美、文化,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形式等。
2.专项理论武术运动概述、简史、特点和作用、内容分类、竞赛规则、裁判方法、竞赛组织工作、图解知识;武术练习时的注意事项;健身作用及实用价值等。
(2)实践部分1.体能发展与本专项有关的体能的身体练习,如徒手或手持器械发展力量;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练习,有助于发展灵敏素质的套路练习。
2.技能①武术基本功:肩臂练习:压肩、绕环、抡臂等腿部练习:正压腿、侧压腿腰部练习:下腰②踢腿:直摆性腿法:正踢、侧踢、外摆腿、里合腿、单拍脚、双拍脚屈伸性腿法:弹腿、蹬腿、侧踹腿、弹腿冲拳、蹬腿推掌、前扫腿、后扫腿③手型手法:手型:拳、掌、勾手法:冲拳、架掌、推掌、亮掌、劈掌④步型步法: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步法:击步、弧形步⑤跳跃:二起脚、旋风脚、外摆莲、旋子、侧空翻(侧手翻)⑥平衡:提膝平衡、扣腿平衡、侧身平衡、燕式平衡、望月平衡⑦武术套路:传统类五步拳、通臂拳、七星拳、罗汉拳、齐眉棍、梅花刀、达摩剑、少林拳、少林刀、少林棍、少林抢、少林剑。
武术套路训练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武术套路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武术技能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武术套路基本动作2. 武术套路组合练习3. 武术套路表演技巧三、教学对象武术爱好者、武术培训班学员四、教学时间共8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武术套路基本动作教学1. 导入:介绍武术套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武术套路的基本动作要领,如手型、步型、身型等。
3. 示范: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二课时:武术套路组合练习1. 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基本动作。
2. 讲解:讲解武术套路组合动作的技巧和方法。
3. 示范:教师进行组合动作示范,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4.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组合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三课时:武术套路表演技巧1. 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组合动作。
2. 讲解:讲解武术套路表演的技巧,如节奏、力度、眼神等。
3. 示范:教师进行表演技巧示范,强调动作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4. 练习:学生进行表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第四课时至第八课时:武术套路综合训练1. 复习:复习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
2. 练习: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包括基本动作、组合动作和表演技巧。
3. 比赛与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武术套路比赛,展示所学成果。
4. 总结:总结训练成果,表彰优秀学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武术套路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武术套路组合练习中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3. 学生在武术套路表演中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4.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运动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套路教学大纲
《武术套路》
选项课
2
72学时(其中,8学时,64学时)
非体育类专业
一、
(一)性质
课程是以传统哲学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技击动作为练习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
形式、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二)目的
武术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对学生身体的影响,全面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改
善身体有氧代谢能力;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武术理论知识和技术。
(三)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用武术套路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强体健身、
防身自卫、娱乐身心。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功、徒手套路、器械套路,并能持之以
恒的加以习练,为终生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一) 教学内容
1.理论部分
1.1 武术运动概述
1.2武术运动简史
1.3 武术运动特点及对身体锻炼价值
1.4武术拳术、器械的基本技术要求
1.5武术的分类及基本功、基本动作
1.6武术竞赛基本规则及裁判法简介
2.实践部分
2.1基本功
2.1.1压腿、压肩、正踢腿、侧踢腿、斜踢腿、外摆腿、里合腿
2.1.2弹踢冲拳、弹踢推掌、仆步穿掌、仆步轮拍
2.1.3正拍脚、斜拍脚、后撩腿、正蹬腿、侧踹腿、
2.1.4前扫腿、后扫腿、腾空飞脚、侧手翻
2.2武术套路
2.2.1二十四式太极拳
2.2.2 五步拳
2.2.3 三路长拳
2.2.4初级剑
2.3素质
(二)学时分配
基本理论 4 4 11
基本功 7 7 19
武术套路 18 18 50
素质 5 5 15
考试 2 2 5
合计 36 36 100
教学重点是武术套路的基础理论、基本功和成套动作的学习。
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兴趣,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1] 《太极拳运动》[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武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