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比较和欣赏
滕王阁诗翻译和赏析

滕王阁诗翻译和赏析滕王阁诗是唐朝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翻译和赏析两个方面对滕王阁诗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一、滕王阁诗的翻译滕王阁诗的原文如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凉风,共长天休。
洵美悲夫,葛亦玄之叹。
至今笔砚,口诵心忖。
滕王阁诗的翻译可以采用直译或意译的方式,下面是一种较为通顺的翻译版本: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光照耀着天空,这片土地与衡山相连。
襟怀江河之气,环抱五湖之水,控制着蛮荆之地,引领着瓯越之民。
这里物华天宝,龙的光芒射向斗牛之城;这里人杰地灵,徐孺留下了陈蕃坐席上的智慧。
英雄的州子才俊辈出,人才的星星之火熠熠生辉。
在滕王阁,枕着坐拥夷夏之交的神台,宾主尽享着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威风凛凛,遥遥临世;宇文新州才华横溢,暂时停留。
十天休假,胜友如云;千里相逢,高朋满座。
龙蛟起舞,那是孟学士的诗才;紫电青霜,那是王将军的武库。
家君做宰相,路上以名望闻名区内;年幼的童子又怎么明白,自己得到了胜利的款待。
此时的九月,正处在三秋之序;潮水涨落,凉风吹拂,天地共同进入了休息的时刻。
实则美丽令人悲叹,正如葛亦玄的一声叹息。
至今,笔砚仍然存在,口中诵读,心中思忖。
二、滕王阁诗的赏析滕王阁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享誉古今。
下面从主题、形象描绘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滕王阁诗进行赏析。
1. 主题滕王阁诗以写景与抒发思想感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

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4篇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释:(1)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位于山西代县。
(2)摧:毁坏。
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临危形势。
(3)向日:迎着太阳。
亦有版本写作“向月”。
(4)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指铠甲,战衣。
(5)向:向着,对着。
(6)开:打开,铺开。
(7)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8)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9)塞土燕脂凝夜紫: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
燕脂,即胭脂,深红色。
这里写夕晖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10)塞上:亦有版本写作“塞土”。
(11)燕脂:调脂饰女面,产于燕地,故曰燕脂,一种红色化妆品。
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
据说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
一作“胭脂”。
(12)临:逼近,到,临近。
(13)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
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4)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15)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16)报:报答。
(17)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才、招揽隐士。
(18)意:信任,重用。
(19)玉龙:宝剑的代称。
(20)君:君王。
翻译:战争的乌云翻滚而来,像是要把城楼压垮;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抵达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

《江南》原文及翻译赏析《江南》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汉代乐府民歌,咱们一起来瞅瞅它的原文和翻译,顺便欣赏欣赏其中的妙处。
原文是这样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短短几句,画面感十足!您瞧,“江南可采莲”,简简单单五个字,就把咱们带到了那个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
在那里,莲花盛开,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莲叶何田田”,田田这两个字用得多妙啊,形容荷叶茂盛相连的样子,仿佛能看到那一片片又大又绿的荷叶挨挨挤挤地铺满了整个池塘。
再看“鱼戏莲叶间”,小鱼在莲叶间欢快地游来游去,那场景别提多有趣了。
后面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来写鱼儿嬉戏的场景,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跟咱们捉迷藏似的,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在那边,让人忍不住跟着小鱼的身影到处寻找。
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这首诗的美,就在于它的简单和纯粹。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情感,就是这么一幅生动的江南采莲图,却让人感受到了无尽的欢乐和生机。
我记得有一次去江南旅行,正好赶上了莲花盛开的季节。
那满池的莲花,真的就像诗里写的那样,荷叶田田,美不胜收。
我站在池边,看着小鱼在莲叶间穿梭,心里别提多舒畅了。
当时还有几个小朋友,在旁边兴奋地喊着:“看呀,小鱼游到东边去啦!”“不对不对,游到西边啦!”那场景,和这首《江南》所描绘的简直一模一样,让我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总之,《江南》这首诗,无论是原文还是翻译,都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自然的魅力。
它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的美景,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希望大家都能从这首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和快乐!。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两译本比较与赏析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两译本比较与赏析《TheLakeIsleofInnisfree》是一首由古怪的诗人威廉考特林埃勒文(WilliamButlerYeats)所作的诗歌,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诗歌。
这首诗歌描述的是一位旅人回忆起游历过的一个小岛Innisfree,他乘喜悦的心情,褪去都市喧嚣,静静地在岛上放空自己的心灵。
该诗歌有许多翻译版本,其中两个最受欢迎的版本是王尔德(Ouang)和普希金(Pushkin)的翻译。
王尔德的译文“我要去Innisfree,一个湖边的小岛”,是一种抒情化的翻译,这种译法更加符合诗歌的原本情绪。
而普希金的译文“我要去Innisfree,一处绿荫蔽日的小岛”,则更强调了诗歌中岛上静谧的气氛。
然而,考特林埃勒文写下的这首诗歌,其实是一首抽象的、深刻的诗歌,背后蕴含着他对自由的渴望,对自我的追求和追寻灵魂的决心。
诗歌描述了大自然与人类灵魂相通的情景,将自然的宁静及其影响描绘地淋漓尽致,反映了考特林埃勒文内心深处独特的想法和感受。
因此,翻译时应尽量保留诗歌的原义,而不只是追求文字的好看,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出诗意。
考特林埃勒文的诗歌在翻译后,并没有失去其精妙的表达,反而更加具有诗意,更有助于让读者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及其中含蓄的深邃的思想。
此外,两位译者的翻译也具有各自的风格,比如,王尔德的翻译更具有抒情色彩,普希金的翻译则更强调沉稳内涵,带给读者不同的体验。
从这两个版本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翻译不仅需要坚守原文的想法,还需要将自己的理解与审美融合进去,以达到使读者感受到这一经典诗歌真正魅力的效果。
总而言之,考特林埃勒文的这首《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是一个抒情的、深刻的诗歌,翻译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原文的情感、思想、审美诠释的淋漓尽致,传播出原作的魅力,让大众更深入地领会和欣赏这首经典的作品。
石头记译文及赏析

石头记译文及赏析《石头记》译文及赏析《石头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它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这部小说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基础,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家族兴衰史,并通过主人公贾宝玉及其他众多人物的命运和情感纠葛,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
本文将为读者带来一篇《石头记》的译文及赏析,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一、石头记的译文曹雪芹的《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非常高度艺术性的小说,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其中的美感和深意。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还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美感和艺术性。
对于《石头记》的译文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情感的真实性。
由于小说中存在大量的对联、诗歌和口语等复杂的语言形式,译者需要在翻译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以便将这些表达准确地呈现出来。
例如,在对联的翻译中,译者可以借鉴同音、同义或相近意的方式进行翻译,以保持对联的韵律和趣味。
在翻译诗歌时,译者应该注重把握原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将诗歌中的美感传递给读者。
对于一些具有地域特色和口语特点的表达方式,译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使翻译更符合目标文化的语言习惯。
二、《石头记》的赏析《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闻名于世。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中心,以荣府和贾府两个家族为背景,展现了宏大的家族兴衰史和人性的复杂。
它通过对封建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描写,以及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批判,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石头记》的叙事方式独特而精妙。
它采用了回溯式的叙事结构,通过描写贾宝玉前世的一个梦境,引出了整个故事的起因,同时也为小说的后续情节留下了悬念。
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作者灵活运用了时空转换的手法,通过精细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展示了丰富的人物心理和复杂的社会关系。
与叙事方式相辅相成的是小说中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比较 欣赏与翻译(1)

比较欣赏与翻译Whoever has made a voyage up the Hudson must remember the Catskill Mountains. They are a dismembered branch of the great Appalachian family, and are seen away to the west of the river, swelling up to a noble height, and lording it over the surrounding country. Every change of season, every change of weather, indeed, every hour of the day, produces some change in the magical hues and shapes of these mountains, and they are regarded by all the good wives, far and near, as perfect barometers. When the weather is fair and settled, they are clothed in blue and purple, and print their bold outlines on the clear evening sky; but sometimes, when the rest of the landscape is cloudless, they will gather a hood of gray vapors about their summits, which, in the last rays of the setting sun, will glow and light up like a crown of glory.凡是在哈得逊河上游航行过的人,必定记得卡兹吉尔丛山,那是阿帕拉钦山脉的一支断脉,在河的西岸,巍然高耸云端,威凌四周的乡村。
汉语诗与英语诗翻译欣赏之比较

汉语诗与英语诗翻译欣赏之比较诗歌是语言的结晶,诗歌往往以其精炼的形式、和谐的音韵和节奏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享受。
汉语诗、英语诗的欣赏也不是一件易事。
英语诗歌在其一千多年的演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丰富的诗体。
这些诗体都有各自的规律、音韵、主题和表现方式,它们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尽管诗歌能满足人们内心的渴望,但还是有许多人对它敬而远之,觉得诗歌晦涩、奇怪,难以理解。
欣赏诗歌就要欣赏语言的节奏及形式特点,欣赏诗歌格律的韵律、音节及句式。
不管英语还是汉语诗歌,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句子中的排列,其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
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能产生声音回环的美,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汉语诗歌行中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在一定位置上重复,也能产生音乐美的听觉效应。
英语诗歌与汉语诗歌作为不同民族的诗歌种类,在诗歌的语言形式上有着自己的独有的习惯和风格。
1)汉语诗歌的格式韵律、音节、押韵很规范。
而英语诗歌的韵律、音节格式变化很大。
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下江陵》)又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黄鹤楼》)如:波西·比希·雪莱的《Music,When Soft V oices Die》(《轻柔的声音寂灭后》):Rose leaves,when the rose is dead,Are heaped for the beloved’s bed;And so thy thoughts,when thou art gone,Love itself shall slumber on.根据英语诗歌的优美韵律,按汉语诗歌的韵律翻译如下:情人,玫瑰花凋寂,在你的床上堆积;你的爱,你的思恋,你去后,还在床上安眠。
同样的韵律、音节格式在汉诗中也有。
如: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2)诗歌的语言不同于其它文体,它的跳跃性很大,一般对具体的形象描写,要让读者产生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而表现出来。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
这首诗通过对大海壮阔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广阔胸怀。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瞅瞅这首诗的原文和翻译,好好欣赏欣赏它的妙处。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咱们先来聊聊这诗的开头。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啊,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到了碣石山,站在那儿放眼去看大海。
这一下子,就把咱们的视野也给拉到那广阔无边的大海边了。
想象一下,他站在那高高的碣石山上,海风呼呼地吹着他的衣角,他那坚定的眼神,望着那波涛汹涌的大海,心里头不知道在琢磨啥呢。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海水啊,那是不停地晃荡着,一浪接着一浪。
那些个山岛呢,就高高地耸立在那儿,像是在跟大海较着劲。
你看这画面,多有气势!就好像咱们在海边,看着那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一堆堆的水花。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海边不光是有大海和山岛,还有那成片成片的树木和密密麻麻的花草。
它们在海风的吹拂下,摇摇晃晃的,好像在互相说着悄悄话。
这场景,多生动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天的风一吹,那声音听起来有点凄凉。
可是这大海可不买账,反而掀起了更大的波浪。
这波浪一浪高过一浪,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争着抢着要往岸上跑。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可真是神来之笔!太阳和月亮的升起落下,好像就是从这大海里出来的;那银河里闪闪发光的星星,也好像是从这大海的怀抱里蹦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三: The quality of managing executives, especially those with marketing responsibilities, goes a long way in determining the future of an enterprise.
翻译比较与欣赏
——企业单位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
原文: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大、中专学历以上的技术、 管理人才占员工总数的30%以上。
译文一:Boasting tremendous technological strength, the company owns a technical and managerial staff with either specialized secondary education or higher education which accounts for 3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its employees.
原文:一个企业的前途怎样,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的经营管 理人员,尤其是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
译文一: The future success of an enterprise depends heavily upon its managing executives, especially those with marketing responsibilities.
译文一:“Quality and prestige first” is our principle.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is our policy. We aim to develop business with traders all over the world. We comply with contracts and keep promise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选用译文二 • 译文一采用了分译的方法,将汉语中的流水句进行拆分,行文脉络比
较清晰,但重点不突出。 • 译文二采用了整合的方法,把方针和政策作为修饰语,目you!
选用译文二: • 根据英文读者的思维方式,在行文方式上应开门见山,点明中心,所以
采取语篇重构,排除译文一。 • 译文三与译文二大体相同,但译文二用词更加简练,有利于译文预期功
能的实现。
原文:我公司坚持“以质量和信誉取胜”的方针,实行平等 互利的政策,参考国际习惯做法,重合同、守信用,积极发 展与世界各地厂商的贸易往来。
译文二:The company boasts tremendous technological strength with well qualified management and staff.
选用译文二 • 译文二较简练,突出原文重点,为更好地宣传企业打下基础 • 译文一信息过于冗杂,不便于读者理解接受,且逻辑关系不明显
译文二:By placing “quality and prestige first” in the utmost important position and by adopting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s as our policy, we aim to develop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traders all over the world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contract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our commercial integ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