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进入式教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及对基础英语教学的启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及对基础英语教学的启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主张以实践性的方法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对基础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提倡实践性学习。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强调实践性学习,认为实践性学习是学习的关键。
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性学习,如练习口语、听力等,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重视学习者的自主性。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认为学习者有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
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强调学习者的反馈。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反馈,认为反馈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应及时给学生反馈,及时纠正错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对基础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应提倡实践性学习,重视学习者的自主性,强调学习者的反馈,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毛 艳 丽
( 周口师范学院 , 河南 周口 4 6 0 60 1)
摘 要 :本文综述和评价 了 建构 主义理论 并探讨 了该理论对英语教学 的启示。 旨 在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 词 :建构 主义理论; 英语教 学
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听到的知识 知识“ 外化’。 1
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 , 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是 根据 自己的经验 背景 , 外部信息进行主 动地 选择 、 工 对 加
和处理 , 从而获得 自己的意义。 学习意义的获得 , 是每个学
・
习者 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 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 编码 , 建构 自己的理解。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 的
I h o y Re e r hl e r s a c T
I学 — ● — 一 埋 — — — 一 论 l
给学生提供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 文字材料 、 、 女 口 书籍 音 像资料 、A 与多媒体课件以及 Ie e上 的信息等) CI nr t tn 并定期 进行网络 自主听力教学 以帮助他们来 达到 自己的学 习 目 标。对学生的 自主学习可以作 出不 同的设计 : 支架式教学 ,
教学(ad m ces nt co)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 : R n o A cs Isu tn。 ri 支架式 教学应 当为学 习者建 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 一种概
念 框 架 ( neta f m w r) c cpul r e ok。这种 框 架 中的 概念 是 为 发 o a
构主义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再像 以前那样给学生传递 知识 ,
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在教学 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 , 学习者可 以随意通 过不 同途径 、 不同方式进入 同样教学 内
支架式模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模式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作者:游彩霞来源:《教育界·中旬》2013年第12期【摘要】支架式是一种被引进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阅读技巧为基础,试着讨论支架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对象是高中生。
根据收集回来的测试数据和一个小的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文化背景和交流能力,也能得出些教学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支架式Ⅰ引言建构主义源于瑞士认知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
根据他的学习理论和环境,建构主义模式能被定义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推动者。
它利用学习环境因素使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结构。
根据这一理论,教学模式主要有三个方面: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
支架式教学可以被定义为:“脚手架教学模式应该是为初学者提供一种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
从上面列出的所有这些定义,本文简要分析支架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其假设如下:(1)这个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吗?(2)它可以提高你的合作能力吗?(3)这种教学模式能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吗?(4)这个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吗?Ⅱ实验过程2.1对象由高一年级的56个学生参与这个实验。
他们来自榆社中学重点班185和普通班186。
这两个班被当做比较班。
重点班是对照班和普通班是实验班。
有29个男生和27名女生。
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7岁。
2.2工具研究中两个工具包括一个测试卷和一份问卷调查。
测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阅读水平。
测试卷是2007年英语高考题的阅读理解题。
测试共有五篇文章约1500字。
每一篇文章,有四个多个选择项。
每题占2分,满分40。
在实验的最后,论文调查问卷分发给所有的学生为测试学生的对实验的反应。
这个问卷的假设为基础看支架式是否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中发挥重要作用(见附录3)。
共有5个问题(见表4)。
他们从三个中选择一个答案(是的,不确定的和没有)。
61份问卷是有效的,其中4人无效,因为有些学生没有完成一些项目。
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提高学习效果: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教学设计注重情境和实践,能更好 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 的应用价值
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在英语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语言输出,强调学生在真 实的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 机会,有义理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然而,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1、对教师要求高: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和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能力和教学技能。部分教师可能难以胜任这种教学方 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 标和情境,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在英语教学 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游戏 化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 的优势和不足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当积极 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 学习动力和效果。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案例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案例一、案例背景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科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随机选择某个学生或某个问题,来激发全班同学的参与和思考,增强课堂互动性。
二、案例描述在一所中学的语文课上,老师为了提高课堂互动性和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讨论,采用了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老师将全班同学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并放入一个装有小纸条的盒子里。
2. 课堂开始后,老师先抽取一张纸条上面写有一个同学的名字,并让该同学回答一个问题或发表自己对某个话题的看法。
3. 该同学回答完毕后,老师再次抽取一张纸条,并让这个同学提出一个问题或观点,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回答或讨论。
4. 整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加入自己的评论或观点,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和交流。
5. 当所有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讨论之后,老师可以对本次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三、案例效果通过随机进入教学策略,这节语文课的效果显著。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课堂互动性。
由于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讨论,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学们也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2. 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随机抽取问题或观点,让同学们有机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可以听到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见解,从而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视野。
3. 促进了知识的传递和交流。
通过讨论问题、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等环节,同学们可以彼此分享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并且可以相互启发、帮助。
4. 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兴趣爱好,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四、案例总结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互动性和激发同学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抽取问题或观点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
论“支架式”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论“ 支架 式’ ’ 教 学对英语教 学的启示
@ 杨 廉 珠
摘要 : 在 当今 时代发展 的大趋势 下, 教 育改革也进行得 如 火
如茶. 不 断 变化 的 社 会 现 实 对 人 才 的 需 求 产 生 了极 大 的 影 响 。 因 此, 教 师 的 教 学理 念 以及 教 学方 式 的转 变也 成 为 需要 迫切 解 决 的 问题 之 一 。 本 文 从 建 构 主 义理 论 的 角度 出发 , 探 讨 了在 “ 支 架式 教
完成对所学知识 的意义建构 。 ( 5 ) 效果评价—一对学习效果 的评 价包括学生个人 的 自我评价
、
引 言
在传 统的英语教 学 中, 教师往往过分 注重 自身 的主导性 , 采 取单一 的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 法对学生进行语 法词汇等方 面的输
入, 很 容易 忽视学生 的 自身特点和接受 能力 , 跳 出学生本 来 的知
识体 系和学习环境 , 使学 生 的主动性无 法得到充分 发挥 。 英语语 言学习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 自身 的参与 和练习。
因此 , 针对 目前 我国英语 教学 的现状 , 加强学生 的英语语 言技 能 ,
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 习评价 , 评价内容包括 : ① 自主学习能力 ; ②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 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1 . “ 支架式” 教学 的含义 有学者将 “ s c fo a l d i n g ” 译为 “ 扶助 ” , 认为其有两 种意思 : 一是
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对学习者进行 帮助 , 像 大人带孩子走路一 样 , 可谓之“ 扶” ; 另外 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支持 和合作 , 可谓之“ 祝” 。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支架式教学及对外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An I p l i n t eTe c ig o gih W rt gf o h c fod n m l at o t a h n fEn l i n r m t eS a l i g c o h s i I sr c o fCo sr c v n tu t n n tu t n o n tu t eI sr ci i i o
Ke o d : Co sr c vs ’ e f e c i g; a o d g I s u t n; e t a h n f gih wrt g yW r s n t t it SVi w o T a h n S f l i t c o t e c i g o En l i n ui c n n r i h s i
维普资讯
20 0 6年 8 月
江 西 教 育 学 院学 报 ( 社会 科 学 )
A g 06 u. 0 2
第2 7卷第 4期
Jun f i gintueo d ct nSca Sine) o ra o a x stt f u ao ( i cecs l Jn I i E i o l
ZHOU Jn - h , HANG n - a g ig z iZ Mig fn
( ho o i a gae , i u stt, i u 30 0 C ia c S ol f r g Ln ugsYc nI tu Yc n3 6 0 , h ) oF e n h ni e h n
V 1 7N . o. o 2 4
建构 主义教 学模 式中支架式教 学 及对
( 宜春 学院 外 国语 学 院 , 西 宜春 江 摘 3 60 ) 3 0 0
要 : 建 构 主 义 是 当前 流行 于全 球 的 一 种 社 会 科 学理 论 , 教 学理 论 越 来 越 受 到 教 育 界 的推 崇 。在 建 构 主 义 的 教 其
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体会

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体会【原创版】目录1.引言2.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的具体内容3.工作体会4.总结正文【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我国高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即推进英语课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将结合所提供的文本,探讨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的相关内容以及我的工作体会。
【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的具体内容】1.推进英语课程进农村: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与城市学生同等的英语学习机会,通过线上教学、远程教育等方式,让农村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英语教育资源。
2.推进英语课程进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英语学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英语应用能力,满足其终身学习的需求。
3.推进英语课程进企业:与企业合作,针对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开展实用英语培训,提高员工的英语沟通能力,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工作体会】1.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有利于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满足多元化需求:通过推进英语课程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英语学习需求,促进全民英语水平的提高。
3.培养实用型人才: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实用型人才。
4.促进教育公平: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间的教育差距,为农村和社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总结】高校英语课程三进工作是我国提高英语教育质量、满足多元化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机进入式教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王晶晶(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沈阳,110034)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是目前广受关注的学习理论,也是21世纪前后所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随机进入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一,学生可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价值观等随意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
它对英语教学有很多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247—01一、引言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观,是学习理论从联结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皮亚杰的建构理论最具代表性。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李志厚,201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从“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来说明(何克抗,1997)。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既然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情境,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协作与对话的方式,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那么学习者必然是这个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学者就是其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
支架式策略,抛锚式策略,随机进入式策略。
是最能体现建构主义理念的三种教学策略。
二、随机访问式教学理论及特点随机进入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弹性认知理论。
这种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
由此可见,随机进入教学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情境下。
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的要求,正是针对发展和促进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提出的。
也就是根据弹性认知理论的要求而提出的。
所谓随机进入式教学,就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
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来,随机进入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在不同的情景下,从不同的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广泛而灵活的且可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这是一种旨在获得高级知识,旨在培养认知弹性的教学。
三、传统教学模式与随机进入式教学模式对比首先,传统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的教学侧重不同:传统教学强调基本技能的记忆,传统教学模式严格与固定的课程联系在一起,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不只是单独的自我学习。
那么,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随机进入式教学包含了建构主义教学的一些特点,除此之外,随机进入式教学也有很多区别性的特点(高文,徐斌艳,吴刚,2008)。
第一,随机进入式教学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进行,当然有时候也不受地点的制约。
第二,随机进入式教学没有固定的授课模式,只有按照学生和所学知识的要求来设计教学的方式。
第三,老师只起指导作用,真正要完成学习的整个过程,还是要依赖小组集体的努力。
在课堂上,学生是中心。
在特定情境下,学生通过主动实践,合作交流,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充分得到拓展,从而达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不断提高自身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第四,随机进入式教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不是完成教学目标。
第五,为了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随机进入式教学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的过程四、随机进入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启示由于随机进入式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此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方法是:第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应该在元认知层面进行,以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反省意识和反省水平,意识到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第二,帮助学生建立思维的模型,即要了解学生思维的特点。
第三。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利用随机进入教学的方式,可将教学文本设计成超文本,这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机处理多牵涉的语言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微观分析。
随即进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采取讨论。
发言等多种形式进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
培养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
教师应高度重视评价和反思环节。
当学生展示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之后,教师应组织评价与反思。
本小组的成员可反映在研究该课题时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是待解决的。
其他同学也可对此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疑问,为继续研究的提供素材。
五、结论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随机进入式教学对英语教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作为典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之一,随机进入式教学在不用的时间,情境下,根据不用的学习目的,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合理的。
有效的,自主的教学情境,完成学习。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自主中逐渐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其次,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从浅入深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回答,从而培养思考问题的方式,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创造性和评判性的思维看待事物和问题。
参考文献:
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何克抗.1997.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74~81.
李志厚.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