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德国宝马汽车公司为宝马车重新定位财经学案例分析
小鹏汽车案例分析

小鹏汽车案例分析汽车公司财务分析报告案例xx集团公司设立于年,就是由原德国戴姆勒宝马汽车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分拆而变成。
强强联合携手使xx集团公司一跃沦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小汽车生产商。
20xx年xx集团公司拆分,携手9年后,戴姆勒宝马与克莱斯勒又各奔东西。
19xx年5月7日,戴姆勒奔驰公司总裁于尔根施伦佩和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罗伯特伊同在伦敦宣布两家生汽车产商合并,戴姆勒奔驰以360亿[1]美元的价格收购克莱斯勒,组建了xx集团公司,由此xx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商、世界第五大汽车公司。
xx产品涵盖小排量汽车、豪华轿车、轻型商用车、重型载重车以及舒适型长途客车。
xx旗下的轿车品牌包含迈巴赫、梅赛德斯-宝马、克莱斯勒、道奇、普利茅斯和smart;商用车品牌包含梅赛德斯-宝马、福莱纳、Sterling、西星、三菱扶桑和Setra。
案例分析: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合并19xx年5月7日,德国的戴姆勒宝马汽车公司出售美国第三小汽车公司克莱斯勒价值约为393亿美元的股票,全面收购这家公司,共同组成“戴姆勒一克莱斯勒”股份公司,宝马和克莱斯勒将分别所持其中57%、43%的股份。
这一并购行为涉及的市场交易金额高达920亿美元。
合并后的新公司成为拥有全球雇员42万,年销售额达亿美元的汽车帝国,占据世界汽车工业第三把交椅。
【一】背景分析: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和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均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公司,戴姆勒-奔驰的拳头产品为优质高价的豪华车,主要市场在欧洲和北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产品几乎全部集中于大众车,与戴姆勒-奔驰在产品和市场范围上正好互补,两家公司的合并是着眼于长远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合并。
两家公司各自的规模以及在地理位置上分属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使合并的复杂程度和评估难度大大提高。
【二】具体内容的运作:由于净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决定持续经营公司的内在价值,而受股票数量、市场交易情况、投机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具有短期波动性,因此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账面价值法、市场价格法等均被否定,最终决定采用收益法分别对两家公司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确定换股比例。
宝马汽车的市场定位分析

宝马汽车的市场定位分析宝马汽车的市场定位分析目录一前言二简单了解市场定位1 市场定位的概念2 市场定位的形式3 市场定位的步骤4 市场定位的策略三宝马汽车与市场定位分析1 宝马起源及介绍2 宝马的市场定位分析四宝马汽车的市场定位1 宝马的定位方法2 宝马定位后的发展五宝马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1 如何解决市场竞争压力2 在未来发展趋势分析3 未来的市场分析六总结1 概述宝马汽车的当前定位及市场形式2 概述宝马定位后的发展3 概述宝马汽车的当前任务以及发展形式七引言绪论八结束语九致谢十参考文献前言在现代市场营销中,对产品进行合适的定位,区别于竞争对手,彰显独特个性以成为营销的常用手段,汽车产品作为日益成熟的大众消费品,其精准的定位对产品价值的提升和企业理念的宣扬有重要的作用。
定位理念及定位策略的产生时信息爆炸时代对商业运作的影响结果。
各种传播媒介的产生,如广播,电视,互联网,录影带,录像带,光盘使用消费者目不暇接,同时产品的爆炸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电视广告,广播广告,报刊广告,街头广告,楼门广告,电梯广告等广告媒体的无孔不入也会使消费者难以对产品和传播进行有效区分。
定位理论自诞生以来便成为市场营销的常用手段,定位只是根据产品的特性并结合企业实际,总结提炼出并区别于竞争对手,有自我独特价值,并易于传播的核心诉求,给消费者以记忆及联想,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定位置,形成一定特色,是消费者趋势购买。
这种定位区别于竞争对手可能会死外观,可能是降价,可能是尺寸,也有可能是价值。
所谓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特征或属性的重要程度,强有力的塑造出本企业产品的与众不同,给人映像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的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
也可以说,市场定位是一种产品在市场上的位置,这种位置取决于消费者或用户怎样认识这种产品。
汽车产品的定位是一门艺术,如果定位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过汽车业正成为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同时,汽车产品已经出现同质化趋势,是的汽车在营销的中的定位变得十分重要。
企业选址案例课堂PPT

眼下,其他欧洲和亚洲汽车生产商都在把生产转移到东欧的
低成本国家,因此,将生产宝马最畅销3系车型的莱比锡车厂,看来像
个巨大赌注。
经过竞争激烈的选址过程,宝马舍弃捷克而选择在莱比锡设
厂,该决定令许多业内分析师震惊。一些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最后
一家建在西欧的大型汽车厂,标志着德国政府对汽车业发挥的影响力
。在德国,每7个人就有一个在汽车业工作。
德国浓厚的机械文化。
6
劳动力条件
人口约60万,是原东德的第二大城市。 失业率达到22%,超出正常的失业率4%-5%将近17%。 莱比锡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 莱比锡市拥有悠久的工业传统,工人的技术熟练。 德国汽车工人平均工资比东欧汽车工人高6-7倍,工作时
间少10%。 所有工人都讲德语,省却了棘手且成本高昂的翻译。 沟
13
影响因素
一、商圈内的人口消费能力 二、区域内的城市交通和周边的商圈的竞争情况
14
一、商圈内的人口消费能力
店家借助市场调研公司的力量来收集这方面的数据。有一种 做法是以某个原点出发,测算5分钟的步行距离会到什么地方, 然后是10分钟步行会到什么地方,最后是15分钟会到什么地方 。根据中国的本地特色,还需要测算以自行车出发的小片、中 片和大片半径,最后是以车行速度来测算小片、中片和大片各 覆盖了什么区域。如果有自然的分隔线。然后,需要对这些区 域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计算这片区域内各个居住小区的详尽的 人口规模和特征的调查,计算不同区域内人口的数量和密度、 年龄分布、文化水平、职业分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等许多指 标。家乐福的做法还会更细致一些,根据这些小区的远近程度 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再划定重要销售区域和普通销售区域。
资令德国汽车业在竞争中处于很大的劣势。尽管莱比锡工厂位于远东的地区,
91先行案例:宝马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定位

第9章国际市场调研9.1 先行案例:宝马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定位宝马汽车公司(德国巴伐利亚汽车公司,缩称BMW)是一家出口导向的德属汽车公司,其前身是一个飞机发动机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转入汽车行业。
20世纪70年代以后,宝马汽车公司已发展成一个世界性集团公司,拥有16座汽车制造工厂,员工总数超过十万名,每年制造100万辆汽车。
透过分布全球120个国家的分支机构,宝马公司的顾客群达千万人之众,产值名列全欧第7位,销售额居第5位。
其产量的2/3皆属出口,而且出口的主要地区集中于高度工业化国家,如欧盟、日本和美国。
在今日世界名车市场上,宝马这一品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这种由德国制造的高档豪华型轿车是全球技术最先进、造型最优雅、性能最优异的轿车之一。
1994年,宝马汽车公司的总销售额达300亿美元,利润达50亿美元,销售量约100万辆,在世界豪华型市场上占有率为10%。
9.1.1 宝马公司在美国的市场定位宝马在进军美国市场的过程中,进展并不顺利。
早在1974年前,宝马汽车公司就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但其知名度却一直很低,甚至当时有不少美国消费者误认为宝马汽车是英国产品。
当时美国市场上,卡迪拉克牌(Cadillac)汽车的销售量为150000辆,林肯牌(LINCON)为90000辆,奔驰牌(Benz)为40000辆。
宝马要在美国市场上获得成功,势必要从这些竞争对手中夺取市场。
1974年,为了拓展宝马汽车在美国的潜在市场,宝马汽车公司投下巨资,在美国收购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并同时开展大量的广告活动。
为测试宝马汽车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公司在美国西部进行了一项调查活动。
活动中,把一辆宝马汽车与卡迪拉克、林肯等品牌汽车停放在一起,试探人们的反应。
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人对宝马汽车均无好感。
他们嘲笑宝马汽车的外形笨拙得像个铁盒,轮轴露在外面有损雅观。
他们为自己的车有电动车窗、真皮椅座、镀铬车身而自豪,而宝马汽车在这些方面却一样没有提供。
bmw企业管理

案例一: 1993年,大多数国家的汽车制造业被卷入一个全新调整 时期,欧洲、日本也在不景气中开始类似的重新改组,面 对低迷的市场,宝马整合市场定位和提高生产力策略,绕 过了汽车市场的低谷。当年,宝马是德国唯一能够避免减 时工作却又能创造利润的汽车制造商,并维持了汽车市场 中高级豪华车种最成功厂牌的地位。 案例二: 在推行环保的大潮流下,2011年4月17日晚,在第十四 届上海国际车展开幕前,宝马新能源车——BMW 5系长轴 距插电式混合动力原型轿车基于全新BMW 5系长轴距,在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前宣布世界首发。它采用插电式混合动 力,是国内第一款豪华级别的新能源车。在新能源车领域 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并取得领先地位。
透过分布全球的120个国家的行销公司宝马公司所建立的顾客群达千万人之众奠定了宝马名列全球12大生产交通运输工具集团之一的地位产值名列1993年大多数国家的汽车制造业被卷入一个全新调整时期欧洲日本也在不景气中开始类似的重新改组面对低迷的市场宝马整合市场定位和提高生产力策略绕过了汽车市场的低谷
BMW公司的历史始于1916年,公司最初是一 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1917年还是一家有限责 任公司, 1918年更名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 份公司并上市。 一贯以高档品牌为本,正是企业成功的基础。 BMW集团拥有BMW、MINI和Rolls-Royce(劳斯 莱斯)三个品牌。这些品牌占据了从小型车到 顶级豪华轿车各个细分市场的高端,使BMW集 团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专注于高档汽车和摩托 车的制造商。
(10)完善的工资制度与良好的上 下级关系
宝马公司员工从来没有裁员的记忆。宝马 公司员工之间关系非常融洽。这种和谐共处关 系植根于1959年的那份劳工协议,这也是宝 马公司的力量源泉。1972年,公司将员工纳 入其利润分配体系。公司制度规定:公司实现 其当年财务指标,员工将得到相当于一个半月 薪水的奖金。 在宝马公司里,管理人员与他们的下属和 同级打成一片,这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公司 内部的斗争现象。
品牌重新定位案例

品牌重新定位案例:宝马、李宁、宜家的重新定位cdmatimes发表于:2007-5-23 14:48来源:品牌xx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重新定位取代定位,成为企业更关注的词语。
代表实践:xx、xx、xx的重新定位。
最近,由于某热播影片对宝马“为富不仁”的调侃,这个汽车业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再定位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事实上,这一年里,不光是宝马,还有李宁、宜家、飞利浦……就连红旗这个在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地位的品牌也在再定位的路上艰难前行。
品牌定位是指为某个特定品牌确定一个适当的市场位置,以吸引目标顾客。
市场不是静止的,品牌的定位也不能一劳永逸。
正如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所认为的那样:也许一种品牌在市场上最初的定位是适宜的,但当“消费者爱好偏移”或“竞争品牌逼近”时,它可能不得不面对重新定位的问题。
可见,品牌的定位总是与竞争者、消费者以及品牌自身这三个因素相伴而行,而再定位则是为了治愈对这三个因素认识不清而引发的三种病症。
区别竞争对手很多品牌长着相似的面孔,它们以相近的价格向同类顾客出售近似的产品。
这是由于企业患上了竞争近视症——不是想办法超越对手,而是模仿竞争对手来给自己的品牌定位。
这个时候,你只有通过再定位来塑造一张不同的面孔,与竞争品牌形成区隔,才能从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中解脱出来。
首先要做的是对竞争品牌的定位进行深度了解,找出其空档。
这个空档可以是被竞争品牌忽略的消费人群,如麦当劳退出竞争激烈的家庭市场,转而针对尚未被竞争对手占领的年轻人市场来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也可以是与竞争品牌不同的核心价值诉求,如旺旺果冻在初入市场时,曾比照喜之郎等知名果冻品牌给自己定位,结果没有成功,后来经过对果冻市场的仔细研究,发现果冻品牌大多诉求“温馨、亲情”、“健康、营养”,于是旺旺果冻提出与众不同的“快乐”主张,将自己定位为“快乐的果冻”。
而王老吉走得更远,它将再定位的目光投向了行业之外。
德国宝马内部治理模式

0%-9.9% 10%-24.9% 25%-49.9% 50%-74.9% 75%-100%
股东大会 董事会 16.7
单层制董事会 3.2 6.9 德国
美国 66.0 17.4
31.9
41.3 1.5
13.0 2.1 首席执行官 (CEO)
BMW GROUP
与英美外部治 理模式比较
股权结构 董事会制度 激励机制
公司简介
公司理念: Sheer Driving Pleasure 纯粹驾驶乐趣
BMW的蓝白标志象征着旋转的螺旋桨,这正是公司早期历史的写照。 但是现任的宝马总裁却说,宝马的总部在慕尼黑,德国的巴伐利亚州,而巴伐利亚 州的州旗是蓝白相间的,宝马的名字又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宝马就代表了巴伐利亚, 代表了德国最精湛的发动机技术。 宝马的车系有1、2、3、4、5、6、7、I、M、X、Z 几个系列。 1系是小型汽车,2系是小型轿跑,3系是中型汽车,4系是中型轿跑(含敞篷),5 系是中大型汽车,6系是中大型轿跑(含敞篷),7系是豪华D级车,I系是宝马未量产的 概念车系列,M是宝马的高性能与跑车版本,X系是宝马特定的SUV(运动型多功能汽车) 车系,Z系是宝马的入门级跑车。
BMW GROUP
运营方式—— 宝马公司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
利益相关者的协调——
宝马公司主要关注的利益相关者是:大股东,雇员和银行,这个和 德国大部分的上市公司的情况是一样的。
几乎所有的德国上市公司都有一个或几个大股东。 据统计,1985年至1997年,约有85%上市公司拥有持股超过 25%的大股东,约有47%的公司拥有持股超过50%的大股东。 这些大股东可以是其他公司、富有家族、银行或者保险公 司。散户很难有发言权。 在德国,雇员超过500的公司,雇员可能占到监事会成员的 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银行在德国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德国的公司治理被认为是银行主导的。银行不仅一般作为 公司的债权人,还可能持有公司股票,还可以为其客户在 股东大会上代理行使投票权。
德法实践报告法律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培养法律意识,本报告选取了某公司劳动争议案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该案例的深入剖析,旨在揭示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法律适用以及解决途径,为今后类似案件的解决提供参考。
二、案情简介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
公司规模较大,员工人数众多。
2018年,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以降低成本。
在裁员过程中,部分员工对裁员方案提出异议,认为公司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员,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随后,部分员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三、争议焦点1. 公司裁员是否合法?2. 公司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员?3. 员工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四、案例分析1. 公司裁员是否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确需裁减人员时,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裁减人员。
在本案中,公司未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也未听取其意见,且未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因此公司裁员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裁员不合法。
2. 公司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在本案中,公司未优先留用上述人员,也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员,因此公司裁员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
3. 员工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在本案中,公司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员,侵犯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员工可以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五、解决途径1. 劳动仲裁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赔偿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材料】德国宝马汽车公司为宝马车重新定位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是一家出口导向的公司,宝马车的7/3销量集中在欧洲市场。
1993年元旦是欧洲市场一体化形成的一个时间标志。
这段时间,许多汽车制造商纷纷调整对欧共体市场的销售策略,宝马公司也不例外。
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宝马车已在世界上创立了一种以技术与运动风格为核心的鲜明形象。
不过,创立一种驰名世界的品牌形象是一回事,在某一特定市场上成功地销售又是一回事。
为了迎合欧洲不同国家市场的不同要求,宝马公司决定对欧洲五国(奥地利、意大利、荷兰、法国、瑞士)的消费者需求进行详细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欧洲顾客购买汽车的动机类型及其在不同国家所占比例。
调查结果如表8.9所示。
的,在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是有效的,如可靠性、质量和技术先进等。
那些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汽车将首先被消费者淘汰,而符合这些要求的汽车也不一定就会畅销。
这是所有潜在购买者对用做交通工具的汽车的同质化需求。
宝马公司把这些标准称为基本要求。
对调查数据的交叉分析显示,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汽车特性的要求各有不同,这表现在对汽车特性重要程度评价上的差异,并且这些看法和国别相关。
在荷兰,汽车的吸引力有赖于“内部品质”,如精工细雕的内部配置。
在奥地利,汽车也应该展示个人的自信,“车如其人”的观念在这里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强。
在意大利,人们十分希望汽车能符合驾驶员的个人风格,他们对设计和审美品质以及行驶中的动力要求十分强烈。
这反映了不同细分市场对汽车的发散性需求。
这使宝马公司认识到,宝马车要在各国取得好的销售业绩,除了宣传可靠性、质量和技术先进之外,更重要的是广告诉求点所传递的宝马车的定位信息,必须符合各国汽车消费者的口味。
在制定市场定位决策时,充分考虑到宝马汽车应尽可能多地对目标市场的成员富有吸引力,并创造一个能超越竞争对手的独特定位。
宝马公司因此改变了传统的以技术与运动风格为核心的定位和品牌形象。
新的定位扩展至包容了情感因素、审美价值、风格雅致、构思精巧、独特超群和个性鲜明等因素,突破了宝马品牌的传统形象,更利于在不同市场上营销。
◇思考与讨论题
1.宝马公司为什么要改变宝马汽车原有的“技术与运动风格”的定位和形象? 2.为什么说即使符合“可靠性、质量和技术先进”等基本要求的汽车也不一定就会畅销?
3.考虑在欧洲五国应该分别采用何种广告诉求,既能传递宝马车的定位信息,又能符合各国汽车消费者的偏好?
4、从该案例中总结概括出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具体分析和决策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