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角下游戏软件本地化翻译策略

合集下载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国产游戏翻译以《原神》为例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国产游戏翻译以《原神》为例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国产游戏翻译以《原神》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游戏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越来越多的国产游戏开始走出国门,面向全球玩家。

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翻译的质量成为了影响游戏国际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旨在从功能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国产游戏翻译的策略与方法,并以《原神》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功能目的论是一种重视翻译目的和功能的翻译理论,它强调翻译应服务于特定的目的和受众,而非仅仅追求语言对等。

因此,本文将从翻译的目的和功能出发,分析《原神》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其游戏文化的传播和玩家体验的优化,以期为国产游戏翻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对功能目的论的基本理念进行介绍,阐述其在游戏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原神》游戏文本的分析,探讨其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体现功能目的论的原则,包括游戏文化的传递、玩家体验的优化以及游戏机制的适应性等方面。

本文还将总结国产游戏翻译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国产游戏翻译的整体水平,推动国产游戏更好地走向世界。

二、功能目的论概述功能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翻译理论,由德国翻译学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并由其与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共同完善。

该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应基于译文的预期功能。

在功能目的论中,翻译不再被视为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动。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因此,译者需要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灵活选择翻译策略,以实现翻译的目的。

功能目的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原则,即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

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它强调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即结果决定方法。

电子游戏本地化汉化翻译策略分析

电子游戏本地化汉化翻译策略分析

电子游戏本地化汉化翻译策略分析电子游戏本地化汉化翻译策略分析随着电子游戏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

然而,将游戏本土化成为一款成功的汉化版本,并非易事。

本文将就电子游戏本地化汉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1. 考虑文化适应性游戏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产品,它的故事、人物、背景等各个方面都深受制作国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汉化翻译时,必须考虑到目标受众所在的文化背景。

游戏中的笑话、梗、文化隐喻等需要根据中国文化进行重新解释和本土化,以确保游戏能够被玩家理解和接受。

同时,还需要避免涉及到敏感的政治、宗教和历史问题,以免引发争议。

2. 保留原游戏的风格和特色每款游戏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特色,这些是游戏吸引玩家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汉化翻译过程中,要尽力保留原游戏的风格和特色,以保持游戏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例如,如果原游戏是一个幽默搞笑的游戏,那么在汉化翻译中就需要注重保留原文的幽默感,使其在汉化版中能够得以延续和传递。

3. 适当调整游戏难度和挑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玩家群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游戏难度和挑战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

为了满足中国玩家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游戏的难度,并提供一定的挑战。

这样可以增强游戏的可玩性,吸引更多的中国玩家加入进来。

4. 提供良好的本地化用户界面游戏的用户界面是玩家与游戏之间的桥梁,良好的用户界面能够提高游戏的易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为玩家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

在汉化翻译时,要确保游戏的用户界面能够符合中国玩家的使用习惯和审美观念,比如调整菜单布局、字体大小、按钮位置等等,使其更符合中国玩家的直觉和习惯。

5. 进行全面优化和测试在进行电子游戏的本地化汉化翻译之前,需要对游戏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测试。

这包括对游戏进行语音、字幕、图像等各个方面的优化,确保在汉化版中没有错误和漏洞。

同时,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在不同的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下,游戏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没有技术故障。

目的论视角下的游戏本地化翻译策略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的游戏本地化翻译策略研究

一、引言
游戏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在此 背景下,游戏本地化翻译策略成为了游戏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游戏本地化 翻译不仅要传达游戏中的信息,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玩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以实现游戏的顺利推广和降低玩家门槛。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游戏本地化翻译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游戏本地化翻译策略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游戏简介、角色对话、任务说明、 道具名称等各个方面。实现方式则包括语言润色、文化诠释、图像处理等手段。 目的论视角下的游戏本地化翻译策略有助于提高游戏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对于 游戏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四、案例分析
以某款出口海外的游戏为例,该游戏的本地化翻译策略在推广过程中取得了 良好的效果。首先,该游戏的翻译团队充分了解了目标市场的文化特征和语言习 惯,为制定合适的翻译策略奠定了基础。在翻译过程中,团队灵活运用目的论原 则,既保持了原作的风格和特色,又满足了目标市场的需求和期望。此外,该游 戏的翻译团队还根据目标市场的反馈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游 戏在海外市场的吸引力。
4、行业标准与规范:推动制定游戏本地化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促进游戏产 业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健康发展。
参考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互联网的普及,竞技游戏作为一项国际化的娱乐活动,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玩家的喜爱。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竞技游戏的本地 化翻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次演示将从功能学派目的论的视角探讨竞 技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介绍相关关键词,概述研究现状,阐述 功能学派目的论视角下的研究,探讨应用与展望,并总结结论。
1、游戏本地化的必要性。游戏作为文化产品,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学者 们认为,游戏本地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推动跨文化交 流和理解。

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

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

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游戏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一部分。

而要让世界各地的玩家都能沉浸其中,感受游戏的乐趣,游戏的本地化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英雄联盟》为例,探讨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的研究。

一、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的背景和意义网络游戏的本地化翻译是将原始游戏中的文本、界面、任务等元素,经过翻译和调整,使其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玩家。

本地化翻译的目的在于提升游戏的用户体验,增加玩家的参与度和黏性。

本地化翻译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地域和语言的限制,让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通过游戏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了全球文化的融合。

其次,本地化翻译能让玩家更好地理解游戏内容,增加游戏的可玩性和深入度。

最后,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本地化翻译有助于拓展市场,提升销售额。

二、《英雄联盟》的本地化翻译实践《英雄联盟》是一款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玩家的网络游戏,自上线以来就展现出了强大的本地化翻译实践。

以下是该游戏在翻译方面的一些实践探索:1. 文本翻译《英雄联盟》的文本翻译是最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

游戏中的对话、任务描述、技能介绍等都需要被翻译成玩家所使用的语言,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和操作要点。

在进行文本翻译时,开发商要充分考虑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将游戏内容传达给玩家,同时保留游戏的风格和特色。

2. 界面本地化除了文本的翻译外,《英雄联盟》还进行了界面本地化的工作,包括游戏菜单、设置选项、操作界面等。

这样做可以帮助玩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游戏,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3. 主题和情感的传达游戏本地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它还要传达游戏设计者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开发商通过对剧情、角色、配音等方面的本地化处理,使得玩家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都能感受到游戏的核心理念和情感体验。

三、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的挑战与对策在进行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时,开发商面临着一些挑战。

游戏本地化中的译后编辑策略

游戏本地化中的译后编辑策略

游戏本地化中的译后编辑策略摘要随着游戏行业的发展,游戏本地化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环,而译后编辑策略也成为游戏本地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首先对游戏本地化的概念和现状进行了介绍,接着分析了译后编辑策略在游戏本地化中的作用及其实施方式,并探讨了游戏本地化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和建议,以帮助游戏本地化从业人员更好地应对译后编辑的挑战,提高游戏本地化质量,满足玩家的需求。

关键词:游戏本地化;译后编辑;策略;挑战;质量1. 游戏本地化的概念和现状游戏本地化是指将游戏的内容、文化、语言等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玩家需求和文化背景,从而提高游戏的可玩性和市场竞争力。

当前,随着移动游戏的全球化,游戏本地化已经成为游戏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已经不亚于软件本地化。

据市场研究机构Statista预测,到2022年,全球游戏本地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44.6亿美元。

2. 译后编辑策略的作用及实施方式在游戏本地化过程中,译后编辑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保证译者译出的内容准确、流畅、通顺,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用语、文化背景和玩家口味,从而让游戏更贴近当地玩家,提高游戏的成功率和用户留存率。

实施译后编辑策略的方式有很多,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审校编辑:由专门的审校人员对已翻译的文本进行核对和修改,确保其准确、流畅、通顺;(2)本地化测试:对游戏在本地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Bug、错误等进行测试和修复,确保游戏的稳定性和可玩性;(3)本地化锅炉板:对游戏中需要本地化的所有文本进行归类、整理和统一词库,以方便后续的本地化工作。

3. 游戏本地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挑战虽然译后编辑策略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游戏本地化从业人员的注意。

比如,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翻译的不准确和不通顺,需要本地化人员对当地文化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本地化工作量大、时间紧、成本高,需要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和资源,充分利用好技术手段等。

目的论视角下游戏名称本地化翻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游戏名称本地化翻译策略

文化长廊目的论视角下游戏名称本地化翻译策略张莉 天津大学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游戏产业以令人咋舌的速度开疆拓土。

在引进海外游戏时,游戏本地化也逐渐引起了注意。

文章以从目的论出发,以游戏名称的本地化翻译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在目的论指导游戏名称本地化过程中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游戏名称;翻译策略作者简介:张莉(1993-),女,汉族,甘肃人,天津大学翻译硕士。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189-01一、引言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诞生于上个世纪。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游戏产业也以独特的魅力风靡于全球。

根据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信息中心与中娱智库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发展报告》,在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发展,整体营业收入约为2189.6 亿元,同比增长23.1%。

由于国内游戏产业起步较晚,且我国拥有着庞大的游戏市场和用户群体,所以当前国内游戏市场只能借助于庞大海外市场游戏软件的本地化来补充。

本地化是指将一个产品按特定国家、地区和语言市场的需要进行加工使之满足特定市场上的用户对语言和文化的特殊要求(陈谊,2011: 158)。

游戏名称是游戏本地化翻译的重要内容。

在游戏本地化翻译过程,译者需要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但游戏名称翻译即是一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一种商业行为(肖志艳,2011: 189)。

一个好的游戏名称翻译可以吸引大量的玩家和带来商业利润。

但是目前,国内对游戏本地化翻译的研究比较有限,对游戏名称本地化翻译的研究更加少之更少。

所以作者认为研究游戏名称的本地化翻译及其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的论理论简述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诞生于德国,后来发展成为了近代最具影响力的翻译流派之一。

目的论,又称为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则是这一流派的理论核心,由Hans Vermeer提出。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子游戏本地化——以英雄联盟中的角色技能翻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子游戏本地化——以英雄联盟中的角色技能翻译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子游戏本地化——以英雄联盟中的角色技能翻译为例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子游戏本地化——以英雄联盟中的角色技能翻译为例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电子游戏的本地化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电子游戏需要通过本地化的翻译来满足不同地域玩家的需求。

而在电子游戏中,角色技能的翻译则是本地化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部分。

本文以世界知名的电子游戏《英雄联盟》为例,从目的论的视角探讨角色技能翻译,旨在探讨本地化翻译的重要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电子游戏本地化的重要性电子游戏本地化是指将一款游戏从原始语言翻译为其他语种,以适应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的玩家。

随着电子游戏市场的全球化,游戏开发商越来越重视本地化翻译。

本地化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玩家,还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和游戏口碑。

在电子游戏的本地化过程中,角色技能的翻译是关键环节之一。

技能是游戏中角色的特殊能力,直接决定了游戏玩家的策略和战斗力。

因此,技能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对玩家的体验至关重要。

二、英雄联盟中角色技能的翻译问题《英雄联盟》是一款极富人气的多人在线战术游戏,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

然而,在该游戏的技能翻译中存在一些问题。

1. 文化差异导致的歧义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差异,技能名词的翻译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游戏中的一位角色“Blitzcrank”拥有一项技能叫做“Rocket Grab”。

在该技能的翻译中,有些地区选择了“火箭抓取”这个词汇,但这个译文可能在某些地区引起误解,让玩家产生技能是与火箭有关的想法。

2. 翻译与游戏设置的不协调电子游戏具有独特的设定和背景故事,角色技能的翻译需要与游戏的设定相协调。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技能翻译与游戏设定之间存在不一致。

以《英雄联盟》中的一位角色“Teemo”为例,该角色拥有一项技能叫做“Blinding Dart”。

然而,在某些地区的翻译中,这个技能被翻译为“致盲镖”,这与游戏中角色技能的实际效果不太一致。

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

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

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以《英雄联盟》为例导言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其中,《英雄联盟》作为一款广受欢迎的在线多人对战游戏,无疑是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研究的一个有趣案例。

本文将以《英雄联盟》为例,探讨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的重要性、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的重要性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是将原创游戏内容、界面、对话等进行文化和语言的转换,以满足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玩家的需求。

它不仅能够帮助游戏开发者拓展全球市场,还能够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玩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英雄联盟》这样的全球游戏来说,准确而贴近的本地化翻译不仅能够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还能够增加游戏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市场份额。

二、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的挑战1. 文化差异挑战不同语言和文化有着不同的习惯、观念和体验方式。

游戏中包含的文化元素,如名词、口语表达、俚语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为了保持游戏的地域化与可玩性,翻译人员需要熟悉目标语言和文化,准确把握游戏中的文化元素,并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

2. 技术术语挑战网络游戏涉及到大量的技术术语,如装备、技能、地图等。

对于这些专业术语,翻译人员需要具备深入了解游戏规则、设定和机制的能力,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不同游戏版本之间的技术术语可能存在差异,翻译人员还需要及时跟进游戏的更新和改动。

3. 时效性挑战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的另一个挑战是时效性。

网络游戏通常会更新和扩展,翻译人员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更新翻译内容,以满足玩家的需求。

同时,网络游戏还会出现紧急维护和突发事件,翻译人员需要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翻译。

三、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策略与应对方法1. 团队合作网络游戏本地化翻译需要团队的合作,包括游戏开发者、翻译人员、本地化专家等。

游戏开发者提供游戏内容和资源,翻译人员和本地化专家负责翻译和调整文化背景,以满足玩家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论视角下游戏软件本地化的翻译策略【摘要】视频游戏产业在全球迅猛增长,大力带动了游戏软件本地化行业的发展。

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游戏厂商的必争之地,更加奠定了游戏本地化的巨大需求和重要性。

本文着重以目的论为视角,以视频游戏星际争霸2为例,从目的语类型与功能上解读游戏文本的翻译,探讨可循的游戏软件本地化翻译的原则与策略,以期达到为游戏玩家带来更好游戏体验的目的。

【关键词】游戏软件本地化;目的论;翻译策略一、游戏软件本地化游戏软件本地化就是将采用国际化(全球化)技术开发的国际化版游戏软件(通常为英文版)转化为针对特定语言的版本,也就是将游戏软件从英文版(源语言版本)转化为本地化语言版(目的语言版本)的过程,针对中文进行的本地化过程也称为汉化。

由此可见,本地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要将游戏软件本身及其相关的内容从英文(源语言)转化(翻译)为目的语言(本地语言)。

作为商品的游戏软件,除去本身游戏品质外,其在本地语言市场的销量与本地化翻译质量密切挂钩,优秀的本地化翻译质量可以带给游戏玩家高质量的游戏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游戏软件在本地语言市场的销量。

因此,对游戏软件本地化翻译进行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据笔者了解,近十年(2002-2012)中国期刊网对游戏本地化翻译的研究有3篇,从目的论视角研究游戏本地化翻译还没有。

本文拟从目的论入手,以游戏软件星际争霸2官方简体中文版和官方英文版的游戏文本为材料,从目的语类型功能及异化归化角度来探讨游戏软件本地化翻译策略。

二、理论依据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活动,并且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

翻译时,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翻译。

也就是说,对同一原文文本,目的不同,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也可以不同。

这就是试图打破原文至上的地位,把翻译从原文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译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

诺德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

诺德给翻译下的定义为: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

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

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而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根据目的论,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即一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nord,2001)。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目的性原则要求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要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即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为了达到目的,就要使用合适的方法策略。

根据friedrich 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的观点,翻译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让作者去接近读者。

前者被lawrence venuti(文努迪)称作异化,后者被称作归化。

异化的翻译是“通过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有意地打破目的文化的规范”,而归化翻译是“采用透明的,流畅的风格为译者把陌生感降到最小的翻译策略”。

lawrence venuti 是异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

他提倡在译文中体现源语言文化中的特色。

而归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是西方的翻译家 eugene a.nida,他提出了“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概念,强调把译文读者放在首位,并通过仔细分析源语言(source language)的信息和意图,做到“译文基本上应是源语言最切近的自然对等” [7]。

一般来说,归化策略中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具体可分为意译、替换、增译和省译,而异化策略中的具体翻译方法主要包括音译和直译。

三、目的论视角下游戏软件本地化的翻译策略根据诺德对文本功能的分类解释,游戏软件中的文本只有两个功能:所指功能(referential function)和呼唤功能(appellative function)。

所指功能是指示现实世界或虚拟世界事物或现象的功能,主要包括:向语言接受者提供信息的功能(所指事物是文本接受者未知的事情);元语言性质的功能(所指事物是语言或其特殊用法);指导功能(所指事物是操作说明);教学功能(所指事物是接受者要学习的整个领域)。

呼唤功能是以接受者为导向的,旨在针对接受者会采取行动的感受或意向引起他们的共鸣,促使他们以特定的方式作出反应(nord,2001:42)。

通常情况下游戏文本中的人物名,地名,单位名以及游戏教程中出现的文字都属于所指功能,而战役中出现的剧情对话等属于呼唤功能。

根据诺德工具型翻译中翻译类型的定义,游戏软件中的文本只有两种翻译形式:等功能翻译和异功能翻译。

等功能翻译的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再现源文功能,其翻译的重点是等同源文功能,主要用于技术文本,说明书和收据等。

异功能翻译的目的是取得近似于源文功能的功能,其翻译的重点是转换源文功能。

源文在文化和时间上与译文读者有较大距离,在新的语境中保留源文功能没有太大意义。

根据不同功能和形式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有时同一种功能也有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下面运用目的论在游戏软件星际争霸2的文本对不同功能采用的翻译策略方法进行分析。

(一)所指功能所指功能的定义相对宽泛,这就造成了同一种功能可以采用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的情况。

(1)人物名与地名原文:vermillion 译文:佛米利恩原文:moebius 译文:莫比斯原文:horner 译文:霍纳以上例子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对于源语的人物名与地名,采用的均为异化翻译中的音译,保留了源语文化特色。

(2)目的语文化近似的事物名称原文:marine 译文:陆战队员原文:refinery 译文:精炼厂原文:command center 译文:指挥中心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近似的名称,不存在文化障碍,采用了一般的传统翻译。

(3)目的语文化差距大的事物名称原文:viking 译文:维京原文:behemoth 译文:巴哈姆特原文:xel’naga 译文:萨尔纳加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距较大的名称,保留源语文化特色,采用异化翻译中的音译。

(4)虚构事物的名称原文:mutalisk 译文:异龙原文:protoss 译文:星灵原文:zergling 译文:跳虫游戏文本中有许多专有名称,在源语译语文化中都属于新词汇,在特定的游戏之外找不到所指。

这种词汇,需要根据特定游戏中的所指的特点进行创新,采用的是归化翻译中的替换翻译。

(5)游戏教程系统文本原文:gather 8,000 minerals 译文:采集8000的矿产资源原文:complete the mission on hard difficulty in less than 25 minutes.译文:在25分钟内完成困难难度的任务原文:this controls the volume of all sounds in the game.译文:可控制游戏中的所有音量。

游戏教程和系统文本的翻译型式为等功能翻译,必须实现为目的语读者准确再现源文功能的要求,因此采用归化翻译中的意译。

(6)游戏文本中成就名称原文:you shall not pass 译文:此路不通原文:silver streak 译文:风驰电掣原文:solitaire 译文:轻松一刻成就系统是游戏的一个重要部分,记录并且奖励玩家在游戏过程中达到的各种要求,增加玩家良好的游戏体验。

成就均以徽章形式出现,因此简洁明了的翻译是最佳选择,采用归化翻译中的意译。

(7)游戏文本中技能名称原文:yamato cannon 译文:大和炮原文:jet pack 译文:喷射背囊原文:hardened shields 译文:刚毅护盾游戏文本包含大量技能名称,但并不是等功能翻译形式,而是异功能翻译形式,因此采用异化翻译中的直译。

(8)游戏文本中技能说明原文:allows reapers to jump up and down cliffs译文:使收割者可以跨越悬崖移动原文:siege mode/tank mode译文:切换攻城模式/坦克模式原文:tac nuke strike译文:使用战术核打击游戏中的技能说明为典型的等功能翻译,为实现源文功能,采用归化翻译中的意译。

(9)游戏文本中章节名原文:scene 5 - good man 译文:场景5 好人原文:scene 7 - zeratul’s warning 译文:场景7 泽拉图的警告原文:scene 8 - the prophecy 译文:场景8 预言章节名通常非常简短,运用异功能翻译形式,不保留源文功能,因此采用异化翻译中的直译。

(二)呼唤功能游戏文本中的剧情对话均属于呼唤功能,目的是针对游戏玩家使其犹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创造良好的游戏体验。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1)异化翻译中的直译原文:convict 626. 译文:罪犯 626.原文:murderer. pirate. traitor. 译文:杀人犯.海盗...叛徒.原文:not me... 译文:不是我游戏文本中的剧情对话有很少一部分文本采用异化翻译中的直译来达到呼唤功能,这种类型的文本一般非常短小。

(2)归化翻译中的意译原文:nice suit. 译文:装备不赖嘛.原文:old times. 译文:像以前一样.原文:didn’t take long for him to gloat 译文:这么快他就按耐不住了剧情对话属于异功能翻译形式,几乎全部采用归化翻译中的意译来达到呼唤功能,是最适合的翻译策略方法。

四、结语通过对比星际争霸2英汉两个游戏文本,可以得知,由于游戏软件本身的复杂特性,游戏软件本地化翻译过程中同一种文本功能不能对应某一种固定的翻译策略方法,而是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达到目的语文本功能。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不可能只采用一种翻译策略和方法,规划和异化是相辅相成的,单纯的归化或异化产生的翻译是不存在的。

根据游戏文本的不同功能和类型,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尽可能完整而准确地实现目的语功能。

值得指出的是,虚拟事物名称翻译属于游戏软件翻译的一大特点,在没有任何其他所指参考的情况下,通过对游戏中特定所指的事物特征进行联想创造出合适的译文,需要译者灵活掌握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1].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invisibility[m].london:rouledge.1995:20.[3].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2):13-20.[4].贾文波.原作意图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2(4).[5].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6].司显柱.译作一定要忠实原作吗?--翻译本质的再认识[j].上海科技翻译,2002(4).[7].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1).[8].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